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三九四卷)  2005/7/2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394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第五福田甚深,目首菩薩偈頌最後一首,第十首:

  【譬如大火起。能燒一切物。佛福田如是。燒一切有為。】

  偈頌十首,後面九首都是比喻,這一首是比喻「大火普燒,終歸寂滅」,這才到究竟圓滿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,「又此五喻,喻滅惑智二障」。惑障就是煩惱障,智障是所知障,通常佛法裡頭講的二障,二障是煩惱跟所知。五喻就是從前面第六首藥喻,第七日喻,第八月喻,第九大風普震,跟最後這個是大火普燒,這是講這五種喻。五種喻都是比喻斷煩惱成智慧,轉識成智。煩惱障裡面有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;所知障裡面跟無明、塵沙是分不開的,所以無明跟塵沙兩種煩惱都具足,唯有見思是純粹煩惱障。

  煩惱要是不斷,實在講,在大乘佛法裡面轉識成智、轉煩惱成菩提,怎麼樣把它轉過來,用什麼方法轉過來,諸位要知道。佛教導我們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學,戒是最初方便,定是轉業障的樞紐,慧開了就轉識成智。我們要想轉煩惱成菩提,煩惱是六道輪迴生死的根本,完全是事實。永嘉大師在《證道歌》裡面說得好,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這句話說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。凡夫迷失了自性,把夢當作真的。那我們現在處在什麼狀態?處在夢中,夢中境界沒有一樣是真實。現在這個現實的環境裡面,我們有沒有能夠覺察出來沒有一樣是真實,包括我們的身體?事實真相是什麼?現代的科學家也發現,雖然發現還是迷惑,這個問題《華嚴經》後面會討論到,就在這一品。為什麼覺察到了還轉不過來?煩惱習氣太重,佛門常講業障太重,所以你轉不過來,也就是明知故犯。

  科學家最近發現是什麼?發現時間、空間不是真的,這個發現是很了不起。他說時間跟空間在某一種條件之下都等於零。空間等於零就是沒有距離,這《華嚴經》說得很多,時間要等於零,沒有先後,那才叫事實真相。第二個發現這宇宙從哪裡來的。這宇宙裡頭的森羅萬象,現在科學家多數人都接受宇宙是爆炸而發生的,那到底是什麼東西爆炸?科學家最近找到爆炸的原點,這個原點很小,小到我們沒有法子理解它。這我們在講席裡面多次報告過。科學家用個比喻來說,小到什麼程度?他說頭髮,我們把這個比喻一根頭髮,頭髮切斷,切斷這裡有個平面,我們的頭髮是圓的,這一個平面它的直徑可以排列原點排多少個?他說一百萬後面有三個億,億億億,一百萬億億億個宇宙的原點。這麼小當然我們肉眼看不見,這是一根頭髮切斷,它的直徑,不是全面,一根直徑排列一百萬億億億個宇宙原點。這個原點爆炸出來之後就是這個大宇宙,我們現在所謂是宇宙。你看看無量的星球,無限大的空間。

  今天人類發明的科學技術,奈米,像現在的晶片小小的一片,大概像指甲這麼大,可以容納一部《大藏經》,我看再過幾年可以容納一部《四庫全書》,不可思議!大小不二,沒有大小,可是要比起宇宙的原點,那差得太遠太遠。宇宙原點那麼小,我們肉眼沒法子看見,它裡面包容著整個宇宙。今天一個小小晶片(指甲大的晶片),裡面能夠容納幾百萬個字,甚至於幾千萬個字,一點都不希奇,這是事實真相,這是科學最近的發現。

 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《華嚴》,科學家發現的是當然,這事相,裡頭到底什麼原因,也就是它的所以然我們還是迷惑,還是沒有辦法理解,佛知道其所以然。原點到底是什麼,佛知道,經典裡面講得很透徹。科學家發現的,在我想像中一定是數學推算出來的,原點有沒有發現?沒有,顯微鏡也看不到。一根頭髮的平面上要排列一百萬億億億個,太小了,今天的科學技術還沒有辦法來觀察到。這在佛法裡頭有沒有說?有說,那個原點就是法相宗裡面講的相分。

  相分從哪裡來的?相分是從見分變現出來的。見分不是物質,相分是物質,見分跟相分同源,我們今天講唯心、唯物,唯心是見分,唯物是相分,心跟物是一個根變現出來的。那個根是什麼?那個根在唯識裡面講自證分。自證分是法性的本體,心跟物都是它起的作用,作用不是真的,體是真的,永恆不變。它是不是爆炸?佛法裡頭沒有爆炸這種說法。佛法裡面,《華嚴經》也是法相宗重要的經典,法相宗是六經十一論,《華嚴經》是其中之一部。佛在經論裡面講宇宙的真相,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這麼複雜的東西,你看這八個字把它講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心現識變。這個心不是唯心、唯物的心,唯心、唯物的心是第二義,這叫第一義。

  法性有體、有相、有作用,我們通常講法性,講體,精神跟物質都是屬於現相,是它現的。現出來這個現相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變化?這個變化就是佛家講的「十法界依正莊嚴」,我們講宇宙之間森羅萬象千變萬化,為什麼會有變化?變化是識起的作用。性起作用沒有變化,識起作用就有變化。識是什麼?識是迷失了自性,也就是煩惱,有煩惱就有變化。所以大乘教裡佛常講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這個心想就是識在起作用,想什麼它就現什麼,想什麼它就變什麼。這說得很玄,一般人很不容易理解。

  古時候的人,佛說法,這一說他們就懂,他們就明瞭,我們不能不佩服,我們跟他比,望塵莫及。在我們現前的社會必須要什麼?你拿出證據來看,我才會相信,如果拿不出證據,我們不能接受,說你什麼?迷信,無稽之談。好在最近這些年來,我們很感謝日本江本博士,他用科學的方法做實驗,證明了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太難得!所以我看到這個報告非常歡喜,這個世間人可以相信想什麼變什麼。他用什麼做實驗?用水做實驗。水,我們知道水是礦物。我們一般講它是無情的,礦物,居然從水結晶裡面發現水它會看,它會聽,它懂得人的意思。我們以善的意念對待它,它的結晶變得非常之美;不善的意思對它,它現出來的結晶就很醜陋。他做了十年,照片有幾十萬張,我去參觀,他拿來給我看,發現什麼?發現最美的圖案就是「愛、感謝」。

  所以愛跟感謝,不管你是用哪一種的語言,我們世界上語言很多,無論是哪一種文字,水它都能看得懂,這奇怪!都能呈現出最美好的結晶。我們不懂這個世界上其他國家、族群的語言,水懂;我們不認識那些文字,水都認識,不可思議。從這個地方,我們就真正把佛經上所說的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證明出來了。所以我跟江本博士說,佛經上有這個說法,你現在把它證實。但是佛經上說,所有一切物質,凡所有相都有見聞覺知,就是說它都會看,都會聽,都懂得人的意思,都有見聞覺知,而且是都有色聲香味。我說你今天的實驗是把色相顯示出來了,它還有聲音、還有香、還有味,你還沒有能實驗出來。不但水有,泥沙、微塵都有,所有一切物質都有,他很驚訝。我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,你繼續努力,證明一切法從心想生。

  從他這個實驗,我們對於佛經上講的極樂世界、華藏世界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,我有更深一層的認知。所有一切世界平等的,我們這個世界跟極樂世界平等,跟華藏世界平等的,為什麼?唯心所現,那怎麼不平等!但是娑婆跟極樂苦樂差別太大太大了,那是什麼原因?那是從心想生。你們能不能懂我這個話?極樂世界上那裡的人,經上講都是「上善之人」,不是普通的善,上善!經上說得很清楚,皆是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」。你看他的心是善的,思想是善的,言論是善的,行為是善的,所有一切境界都變得非常美好,從心想生。我們今天這個世界,中國人講氣氛不好,外國人講磁場不好,磁場就是氣氛,為什麼?我們居住在這個地球上的眾生,特別是人,思想不善、心不善、念不善(念頭不善)、言不善、行為不善,所有一切萬物都變成最醜陋的,就是這麼個道理。江本博士給我們做了證明,所以娑婆跟極樂不二。

  這些年來我提倡三時繫念佛事,因為它跟淨宗有密切的關係,這個儀規是中峰禪師做的。他裡面的開示就講得很好,「彌陀即是我心,我心即是彌陀,極樂即是此方,此方即是極樂」。極樂世界在哪裡?也許同學們曾經聽說過,古人有說「唯心淨土,自性彌陀」。這句話就是說明什麼?說明時間、空間等於零,科學家是剛剛發現,沒有辦法落實,佛法裡頭已經落實了。所以只要我們把二障煩惱轉過來,也就是把我們這不善的心轉變成純淨純善的心,不善的念頭轉成至善的念頭,不善的行為轉成純善的行為,這個世界所有山河大地統統都轉變了,就像極樂世界所講的琉璃世界,七寶莊嚴。七是表法的,不是數字,代表無量,無量眾寶莊嚴。一切法從心想生,善心生極樂世界,不善的心變成娑婆世界,六道、三途、地獄不善的念頭變現出來的,這麼回事情!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  所以前面,此地講五喻,就是從第六到第十這五首偈,這五首偈都是教導我們破二障,轉煩惱成菩提,我們自己要善學。就是你會學,學一定要真幹,聽了之後懂得佛所說的意思。最重要的,把我們過去錯誤的觀念修正過來,這就是佛法裡頭講的正知正見。我們的知見裡面夾雜著自私自利,夾雜著貪瞋痴慢,夾雜了名聞利養,夾雜了五欲六塵的享受,這個心就變成了妄心,就變成嚴重的染污。學佛,學佛是什麼?學佛就是我們要向諸佛菩薩學習,他們有方法把這個染污除掉,恢復清淨心,恢復純善的心。

  我們中國古人,這是佛法沒到中國來的時候,中國古人就講到,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裡頭都說到。孔夫子、孟夫子那個時代佛法沒到中國來,中國這些古聖先賢講到人性本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本善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,善惡的善是相對的,是第二義,本性本善是第一義,不是相對的,就是跟佛法講的法性是一個意思,法性不是相對的。講到見分、相分,那就是相對了,那就是相對的善惡。本善,學佛就是把本善找回來。佛教導我們的方法是戒定慧三學。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,智慧開了就找回來了,二障煩惱都轉變成智慧德相。這不是口頭上轉,現象上轉,這個世界轉變成極樂世界,人人是上善之人。

  上善之人,古印度就稱他為佛陀,稱他為菩薩,凡夫就是上善裡頭夾雜著不善。這個上善好比是純金,凡夫是金的礦石,這裡頭有純金,但是摻雜很多礦石在裡頭,必須要把它提煉。修行就是提煉,把這些渣子淘汰掉,純金就現出來了。我們今天六道凡夫是剛剛從礦裡面挖出來的礦石,經過提煉,提煉還沒有到純淨,這就是講的聲聞、緣覺、菩薩;提煉到純淨,一絲毫渣子都沒有了,純金,那就叫佛陀。這個比喻不難懂。所以經典的教誨,是教導我們怎樣把自己,宗門裡常說的一句話,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把它找回來,本來面目就叫做佛。成佛沒有別的,本來面目找回來了。本來面目是什麼?就是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本善找回來。佛家講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」,把佛性找回來,性不是惡也不是善,本性找回來了。

  所以清涼大師這個地方的解說只有一句話,「喻滅惑智二障」。所知不是障,不像煩惱,煩惱本身是障,自私自利、貪瞋痴慢,這東西本身就是障,真心裡頭沒有這些東西。禪宗六祖惠能在《壇經》上講得好,「本來無一物」,本來無一物是本善、是自性,自性清淨心裡頭本來無一物。本來無一物怎麼個講法?《華嚴經》上講得簡單,講得扼要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。妄想就是智障,分別裡面有智障、有惑障,執著那就是惑障,迷惑了。所以《華嚴經》上講的,執著就是見思煩惱,分別就是塵沙煩惱,妄想就是無明煩惱,這兩個合起來看,我們對這個意思就明白了。

  如果對於一切法不再執著了,那現在我們處處執著,執著為什麼放不下?我們不知道宇宙一切萬法的真相,所以才有執著。如果知道它的真相,你就不會執著也不會分別了,甚至於妄想也就斷掉了。所以知道真相,真相是什麼?佛在《般若經》上講的「一切法」,這法是講法相也講法性,「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。我們今天人這個身體,你能執著嗎?你要曉得這真相是什麼?真相叫剎那生滅。我們不知道,以為這好像是真的,其實不是真的,確確實實我們用比喻講得很多,就像現在看電視,電視的畫面一樣。你不能說它有,你不能說它沒有,你說它沒有,這個現相存在;你說它有,了不可得,它這個現相剎那生滅。你要懂得電視構造的原理,你就曉得這是光波以極快的速度形成的畫面,畫面雖然很明顯,事實上確實它不存在。

  你明白這個道理,然後回過頭來再看我們現前這些事相,我們人活在這個世間,前一秒鐘跟後一秒鐘絕對不相同,就像電視、電影裡面的形相一樣,不存在,沒有一樣東西存在。所以古大德很感慨的說了一句話,「萬般將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,這就是說明「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。那因果在不在萬法裡面?當然在,既然萬法皆空,因果為什麼不空?因果也是空的。但是說因果不空,因果有三個現象,第一個是因果轉變不空,因變成果,果又變成因,轉變太快,永遠在轉變,因果相續不空,因果循環不空,它有這三個現象;有轉變的現象、循環的現象、相續的現象,從這個說它的現象不空。

  因此,我們在沒有徹底覺悟,沒有徹底突破十法界,現在科學家講不同維次空間;他承認這個東西存在,也沒有法子突破。我們到哪一天能突破,那是另當別論,沒有突破的時候,那這個因果就不能疏忽。為什麼?善因善境界,華藏、極樂是善心、善念、善因成就的,六道輪迴、三途地獄是惡因、惡念、惡行變現的。這個事實擺在我們面前,還是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可是這個虛妄,你沒有契入境界,你在這裡頭有感受。善境界你有樂的感受,不善的境界你有苦的感受,苦樂憂喜捨你沒有放下。如果突破了這個境界,苦樂憂喜捨沒有了,那叫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裡面的感受,決定沒有苦樂憂喜捨,那叫真樂,叫極樂。

  極樂的樂不是苦樂的樂,你要認為是苦樂的樂,那就錯了,那是相對的,沒有超越。極樂世界有沒有苦樂的樂?這經上佛不是常講有苦、有樂嗎?沒錯,那講的是什麼?四土裡面凡聖同居土。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見思煩惱沒斷,叫帶業往生,所以跟你講跟娑婆世界對比有苦有樂。到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,苦樂就沒有了,為什麼?入佛知見。這個時候二障沒有了,二障轉變成智慧德相,就跟江本勝的實驗一樣,你的念頭轉變了;也就是你真正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沒有了,現的是實報莊嚴土。

  那我們要知道在我們這個世界,我們現在住的是凡聖同居土,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實報莊嚴土?有,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跟阿彌陀佛的沒有兩樣,大不同的就是凡聖同居土。我們要想證實報太難太難了,所以淨宗法門的殊勝,阿彌陀佛的恩德在哪裡?就是在凡聖同居土。一切諸佛如來對於彌陀的讚歎,那真是讚歎到極處,讚歎阿彌陀佛為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,不是讚歎別的,是讚歎他的凡聖同居土。我們在經論、在祖師大德註疏裡面看到,這是真的,完全是事實真相,一絲毫誇張都沒有。我們能夠體會到這個境界,也不是三年五載。我學佛五十四年,講經四十七年,幾十年的時間才真正體會到,佩服得五體投地,漸漸自己能契入境界,這個事實真相逐漸逐漸明朗,執著分別自然淡薄。不但不執著,分別的念頭也淡了,但是妄想不容易斷。妄想是什麼?起心動念,還有沒有起心動念?有,分別淡薄,執著放下,這才能夠契入境界。

  底下這一句話,「至平等智地」。平等是真智慧,平等才有和諧,中國的俗語講和平。和是和睦相處,和敬相處,和愛相處,你看多美好!哪一個人不嚮往!為什麼做不到?因為你不平等。要想做到和睦、和敬、和愛,一定要有平等對待。我們對一切人事物,想一想我們有沒有用平等心來對待,這就是學佛,這就功夫。我對一切人事物還有分別,我這個喜歡、那個討厭,自己有沒有發現?如果自己常常會發現,你的智慧開了,這是什麼?這人覺悟了。能夠把不平等放下,以平等心處事待人接物,這叫真修行,這真功夫。唯有平等心現前,和睦、和敬(尊敬)、和愛自然就現前,這個現前,這是菩薩就不是凡人,你的功夫就超凡入聖。不在這上用功,你學佛是假的不是真的。人人都能覺悟,人人都能明瞭,人人都能夠轉變,這世界就變成極樂世界。所以「此方即極樂,極樂即此方」,這話一點都不錯!所以至平等智地。

  「普動諸有,皆證無為」。什麼叫無為?就是《般若經》上講的「一切法,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這是無為。無為是最完美的,一絲毫欠缺都沒有。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;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,無為法。無為而無所不為,那是極樂世界,那是《華嚴經》裡面所講的毘盧遮那如來的華藏世界。什麼時候能證(證就是契入)?完全靠自己覺悟、真修,我們就能夠契入。這是清涼大師給我們解釋,總結末後五首偈的修證、修行契入的綱要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說到此地。

  諸位請坐,我們接著看目首菩薩偈頌最後一首。清涼大師《疏鈔》第二段,「前四即善巧隨機,此五則終令造極,豈不等耶」。前四是講的第六首,第七、第八、第九,此五就是最後一首,我們今天所念的這個。前四是藥喻(阿伽陀藥)、日喻、月喻、大風普震,這是善巧隨機。由此可知,佛法沒有定法,普賢菩薩在修學十大綱領裡面跟我們說的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這是十願裡面的兩願,諸佛如來、菩薩聲聞、祖師大德們沒有不遵守的。這是教學裡面的原理原則,是自然的,是與法性完全相應的,應以什麼身得度現什麼身,應以什麼方式說法就用什麼方式。

  由此可知,現前這個社會,無論是在中國、是在外國,對於佛法或者是對於宗教懷疑的人很多,不能接受的人很多。這麼好的東西,為什麼人家不能接受?說實在的話,我們這一批學生無論在家出家,我們所表現的、我們所說的不懂得善巧隨機,這才造成誤會。你說對不對?為什麼我們不懂得善巧隨機?我們自己學習深入不夠,真的是不夠。不但講不夠,實在講差太遠!真正能夠應用善巧隨機,深入到什麼程度?智慧開了,你就懂得,你就有善巧隨機了。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境界,什麼樣的人物,你一定能夠叫對方生歡喜心、生尊重心。

  那我們今天接觸大眾會把大眾嚇跑,這是沒智慧,不但沒智慧,沒有定功;不但沒有定功,沒有好的形象,好的形象是持戒。你能夠持戒,佛法的修學,這基本的規戒(規矩、戒律)就是十善業道。淨業三福裡面講的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我們做到了沒有?這四句百分之百的落實,你才是個善男子、善女人。這佛經上一打開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我們看到這兩句,我有分,為什麼?我十善做到了。十善要沒有做到,經上講的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是講別人不是講我,我沒分,我沒有做到,這要懂。連十善都做不到,連孝親尊師都做不到,這是形象都做不到,你怎麼能去感化眾生?你怎麼能去教導眾生?哪有這種道理!所以你要能持戒,那你的形象好,人家看到你會對你生恭敬心,尊重你。你有定,人家就敬服,你要是再有慧,誰不聽你的?慧能夠幫助眾生破迷開悟。

  所以我們今天會給世間人造成許許多多的誤會,我們學佛沒有戒定慧,就差在這裡;我們講學不能感動人,原因也在此地。不但佛如是,儒亦如是。中國儒跟佛的關係非常密切,我們不能不知道,佛在《戒經》裡面教導我們,「學佛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,這是佛說的。那我們要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,你不能不聽話,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。大乘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,就好像讀書一樣,先讀小學,再讀中學,再讀大學,循序漸進。你說我小學、中學都不要,我一下就念大學,這不可能,哪有這種道理?佛的話就是這個意思。

  佛教從漢朝,後漢明帝,漢明帝永平十年(公元六十七年)傳到中國,到現在將近兩千年了。經典正式大量的翻譯,從漢明帝那個時候起一直到南宋,八百年間譯經的工作沒中斷。有一些是印度的大德到中國來弘法帶來的,有些是中國的大德不辭辛勞到西域、到印度去學習,學成之後帶回來。大量的翻譯,國家在操作,不是個人,所以有這麼完整的典籍我們今天可以讀到。

  宗派是在隋唐時候陸陸續續建立,大乘八個宗派,小乘兩個宗派。大概大乘八宗說起來一般人都很熟悉,小乘這兩宗說出來也沒有印象,小乘是成實宗、俱舍宗。小乘這兩宗唐朝中葉就衰了,它們從建立到衰,大概不到一百年就衰了,以後就沒有了。這是什麼原因?那中國人就是不從小乘學起,直接就學大乘,是不是違背了世尊的意思?沒有違背。中國學佛的這些學人,無論在家出家,沒有一個不讀孔子書的,幾乎沒有一個不讀老莊書的。所以中國這些學人都有儒跟道的基礎,儒家、道家代替了小乘,所以中國人可以直接入大乘,很輕鬆、很容易、很方便,道理在此地。流傳到今天問題出來了,現在在家、出家同修不讀儒書,也不讀道教經典,直接就入了大乘,結果變成什麼都不是,今天佛教的衰,原因在此地。我跟李老師十年,李老師知道我們沒有儒、道的基礎,所以他老人家跟我們上課是儒跟佛並重,補習。每個星期有一堂儒學的課程,一堂佛學的課程,我們這才真正得到一點受用。

  現在這個社會亂了,這種亂的現象,實在講,跟孟子那個時代非常相似。孟子是生在戰亂的時代,戰國,中國歷史上的戰國!戰國就是天天打仗,這世界上沒有太平日子。可是今天這個戰爭,由戰爭引起的災害超過孟子那個時代一百倍都不止。因為那個時候沒有槍炮,射遠的只有弓箭,弓箭能夠射多遠,這是我們知道的,所以還有地方可以躲避災難;深山大川人跡罕至的地方,還能躲避這些戰禍,現在在我們這個時代沒有法子躲避。尤其是科技雖然是進步,帶給我們的染污,我們所承受的災害,水的染污,食物的染污,乃至於空氣的染污,這在戰國那個時候沒有的,現在有了。我們現在所受的災難,確實超過那個時候百倍都不止,總是幾百倍,我們是活得可憐,無處可以逃避。

  現在戰爭爆發就太可怕!核武、生化的殺傷力,你到哪裡去找逃避?所以外國宗教裡頭講世界末日,這真的不是假的,我對於這個深信不疑,只有我們人真正覺悟、回頭了,那才能得救。一切苦難、災害真正的原因,就是這經文裡頭所講的迷惑、造業、受苦。如果能有善巧方便破迷開悟,我們都覺悟了。覺悟之後,我們就放下自私自利、放下名聞利養、放下貪瞋痴慢,與一切眾生平等對待,和睦相處。和睦、和愛、和敬真能落實,這世界多美好!

  這是清涼大師給我們說明前面四首是善巧隨機。真正做到善巧隨機必須有戒定慧的基礎,那今天我們怎樣幫助自己?怎樣幫助別人?這才不得已提出了《弟子規》的學習。《弟子規》是儒家的根,為什麼不從四書五經?四書五經做不到。我常講四書五經是儒家的枝葉花果,很好看,很美。我們現在的人讀四書五經,說老實話,不但學不到它的東西,連對它的真善美欣賞能力都沒有,所以這個書展開卷讀不下去,沒有興趣。現在人興趣是什麼?電視、電影、電腦。最有興趣的暴力色情、殺盜淫妄,對這個有興趣,這還得了!這不僅是染污,這是嚴重的造業,造業哪有不受果報的道理。這個果報就是世界末日,你說多麼可怕。

  所以我們提倡找儒的根、找佛的根,這些大乘經論,套一句佛法裡面的話,如果沒有深厚的善根,聽不進去。你想想看,戲院、電影院、歌舞場買票進去,那個買票都很貴,都有那麼多人去看;我們這講經有幾個人來聽?你就曉得,不能比!從這個地方,你就能夠觀察到現在人的心他想的是什麼,他念的是什麼,再聽聽他說的、他做的,然後你再想想世界末日可不可能?天災人禍為什麼這麼頻繁?都是有原因的,都離不開因果的關係,善因有善報(善果),惡因有惡報。

  所以我們講到善巧隨機,這才特別拈出儒家的《弟子規》,佛法的《十善業道》,這兩樣東西要普遍的推展,大力的去宣揚,提倡孝親尊師,提倡平等對待、和睦相處。從哪裡做?從自己本身做起,不要要求別人。本身真正做到像樣子了,自然能夠感動別人。孟夫子說得好,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這是中國古聖先賢傳下來的教誨,一定要從自己本身做起。要落實,圓圓滿滿落實淨業三福,以這個基礎念佛往生,你才有把握,一絲毫沒有懷疑。孝親尊師、慈心、修十善,從這個基礎上再提升,才是三皈、五戒、威儀,那才是小乘。你看小乘的基礎,沒有這個,那小乘學不到。有小乘,然後才能夠真正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,這是佛教導我們修學的程序、次第,我們要懂,不能夠躐等。

  今天人家問我,從哪裡下手?從《弟子規》下手。《弟子規》要做不到,你無論用多少時間、多少精力去學佛,還是得不到結果。一定從《弟子規》、從十善業百分之百的落實,你是經上所稱讚的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這是講到善巧隨機。終極的目標是教你證得究竟的佛果,究竟佛果是什麼?是無為,就是這首偈子裡頭所說的:

  【譬如大火起。】

  『大火』是比喻智慧,般若智慧。

  【能燒一切物。】

  這『一切物」就是指的二障,煩惱障跟所知障。障是迷惑,迷惑他就造業,造作一切善不善業;造善業,三善道,造惡業,三惡道,這就是六道輪迴。你造作六道輪迴的因,一定就受六道輪迴的果報,這叫苦!迷惑造業在六道裡頭受苦。「能燒一切物」,就是惑業苦都被智慧之火燒盡了,這個意思懂了嗎?智慧能夠消滅迷惑,能夠消滅造業,能夠消滅六道輪迴的苦報,這就指的一切物。一切物就是這個意思,就是惑業苦、就是六道輪迴。轉六道為極樂世界,就像中峰禪師所說的「此方即極樂,極樂即此方」。只要你有智慧火起來了,這個地方就變成極樂世界;沒有智慧,那你還是起惑造業,這個地方就變成六道輪迴。

  物質實在講沒有苦、沒有樂,就像水一樣,江本勝博士用水做實驗一樣,水本身沒有苦樂,沒有善惡。但是我們用善念去對它,它就變得很善;用惡念對它,它就變得很惡。你從這個實驗推展到虛空法界,山河大地,森羅萬象,沒有一法說跟我們的起心動念沒有關係,那你就錯了,統統有關係。所以你懂得這個道理,江本博士說得好,他說宗教裡面這些人,吃飯之前,吃東西之前,他一定要禱告,他說很有道理。禱告這個心善心、善念,你所吃的那些東西,它就變得最美好。他說這跟動念頭關係很大,你沒有禱告,沒有動念頭,那個東西的結晶比禱告的差很多。這是他的報告裡頭都寫出來,他對於這些宗教裡頭的人士,在吃東西之前禱告,他很佩服,這大有道理,非常正確。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,時時刻刻、在在處處保持一個善念,善心、善念。

  就像佛在《十善業道經》上講的一段最精采的開示,佛告訴我們「菩薩有一法」,有一個方法,「能離一切世間苦」。我讀這句經文真的寒毛直豎,太希有!一切世間苦。那個一切世間是講十法界,不但是三途六道,十法界。十法界的眾生,雖然是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那個菩薩是權教菩薩,沒見性。沒見性就是什麼?見思煩惱沒斷盡,當然有苦;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這才真正叫離苦得樂,那是什麼?超越十法界。不但是六道苦,十法界統苦。所以在大乘教裡面,四聖法界叫外凡,六道是內凡,都是凡夫沒見性,見性才算數。在《華嚴經》裡面,圓教初住菩薩見性了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就是法身菩薩。天台大師六即佛裡頭分證即佛,得到這個地位才算是學佛有了成就。你證得阿羅漢,證得辟支佛,證得權教菩薩,都不算是成就,這是講真話,真功夫一點都不騙人。明心見性,自性的般若智慧現前了,就是此地講的大火起了,般若智慧現前,十法界裡面的這些惑業苦統統都燒盡了。

  【佛福田如是。燒一切有為。】

  佛是過來人,佛已經將無明煩惱斷盡了,超越了等覺。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,如來果地破盡了,所以這是真正的『福田』。福田裡頭一切有為法都不存在,我們要問,佛法界裡面還有沒有十法界?還有沒有三途六道?這些現象還有沒有?有。雖然有這些現象,那為什麼說佛福田燒盡『一切有為』?這個境界裡頭有為跟無為不二,是一不是二。如果有為跟無為對立,不但他沒有證到究竟佛果,圓教初住菩薩的果位他都沒有證得,他在哪裡?他還在十法界,沒有超越。因為有為跟無為是分別,對不對?他分別沒斷,他怎麼能出十法界?有為跟無為也是執著,如果他還執著有為跟無為,那就是他沒有出六道;不執著有分別,有有為、無為的分別,他在十法界,雖出六道在四聖界,他沒有見性。

  這些我們都要懂,雖然自己做不到,要知道。為什麼?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生凡聖同居土,到那個地方見到阿彌陀佛,再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。佛一樣也跟我們天天講經說法,教導我們,我們現在在這裡已經打了底子,到那時候聽到佛給我們講,有這個印象,容易覺悟,容易提升。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慈悲,釋迦牟尼佛的恩德,給我們打下了基礎,破迷開悟,一定要證到究竟真實的果報,這就是無為法。

  證到無為永遠不會退轉,永遠不會有變易。那麼證得有什麼好處?有什麼用處?古德有一句話說「無為而無所不為,無所不為就是無為」。這個話愈講我們就愈難懂,無所不為是什麼?大慈大悲,就是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。在遍法界虛空界苦難眾生,哪個地方眾生起心動念想回頭、想學善、想學佛,證得無為法的那些菩薩就會跟他起感應道交,就會在他面前現身幫助他解決問題,這叫無所不為。

  那這樣說起來,成了佛、成了菩薩不累死?我們今天如果說是每天有一百、二百個客人,那就沒法子了,就累得不得了。成了佛、成了菩薩,每天你所接觸的這些眾生無量無邊。你聽到這個話害怕,算了,我還是別學佛了,我不作菩薩。所以一定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就不會害怕,為什麼?一切有為法,它本來就是無為法,無為跟有為是一不是二。所以他在十法界現身說法會不會感覺累?沒有,絲毫都沒有感覺到自己的累。不但沒有感覺到累,自己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。這個不好懂。你把《金剛經》上幾句話念一念,這是法身菩薩,圓教初住以上,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、「無我見,無人見,無眾生見,無壽者見」。見是什麼?念頭,不但不著相,連念頭都沒有。現相是不是有意思去現?沒有,自自然然的,眾生有感,佛菩薩就有應,感應道交。所有一切的現相都是幻相,這裡頭絕對沒有起心動念,決定沒有分別執著,它是功德。那個不是福德是功德,那是法性起用,這個境界太高了。

  我們今天起作用是什麼?是阿賴耶起作用,是八識五十一心所起作用,所以煩惱重重。有妄想、有分別、有執著,所作所為起心動念都是業。《地藏經》上講得很好,「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,無不是罪,無不是業」。那佛菩薩應化在十法界無量無邊身,他沒有造業,為什麼?他沒有起心、沒有動念,他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就能夠幫助無量無邊眾生覺悟回頭,轉惡為善,轉迷為悟,轉凡為聖,功德,這個境界不可思議!你明白這個道理,要作菩薩、要作佛那個願自然就生起來,為什麼?這才是究竟圓滿,這才是真樂。這個樂不是苦樂的樂,極樂世界,極樂就是形容這樁事情。苦樂的樂是相對的,樂是壞苦不是真樂;真樂是苦樂兩邊都沒有,與法性相應。法性是道,真實的大道,與道相應,與道相應者,我們稱之為德。

  所以這第五條「終令造極」,達到登峰造極,究竟的佛果,這才叫圓滿。如果不到這個境界,那不算圓滿。大圓滿,在《華嚴經》裡頭每段經文裡面都看到,你們想想這裡頭有什麼味道?能不能體會到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」,「性相一如,理事不二」。最高的境界、究竟圓滿的境界在哪裡?就在日用平常,離開日用平常,哪裡來的大圓滿!所以道,道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法性,在哪裡?無處不在,無時不在。在人間,在餓鬼道,在地獄道,十法界裡面沒有一法界離開它。

  這跟其他教學不一樣,其他教學有淺深次第,佛法有沒有?有,有淺深次第,但是淺深次第跟圓融是一不是二。《華嚴》常講「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」,圓融就是沒有次第,次第裡頭又沒有次第,沒有第次裡頭又有次第,所以法叫妙法,它就妙在此地,妙不可言。因此,佛法法法圓融,我想諸位也許聽說過,佛家常講「圓人說法,無法不圓」,任何一法都是佛法,佛氏門中,不捨一法。這是很多人誤會,什麼叫佛法?穿衣吃飯是佛法。你說我不要佛法,好,你不要穿衣,你也不要吃飯,沒有一法不是佛法。佛是什麼意思?佛是覺悟,佛是明白,你對於一切法通達明瞭就叫做佛法;你不通達、不明瞭,你迷惑顛倒,還是佛法,為什麼?你迷了佛法。學佛是什麼?你開始覺悟了,你覺悟了佛法。法是一切法,森羅萬象,佛是明白的意思,覺悟的意思;你對於一切法明白了、覺悟了,這叫佛法。

  悟有淺深廣狹不一樣,迷也有輕重淺深不相同,如何能破迷開悟,這就是佛法的教學。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。自古以來佛門裡頭常常講兩句話,把佛法說盡了,「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」,這叫佛法。苦從哪裡來?苦從迷來的;樂從哪裡來?樂從悟來的。你一覺悟沒有一樣不樂,覺悟的人在阿鼻地獄也快樂,那是什麼?菩薩,在阿鼻地獄度眾生,他怎麼不快樂?迷的人,迷的人在天堂也不快樂,沒覺悟。所以破迷開悟是因,離苦得樂是果。我們要離苦、要得樂,要求這個果報,那你一定要修因,因就是破迷開悟。佛法的教學,不單單講佛法教學,這個世間所有一切聖賢的教學,哪一樣不是幫助人破迷開悟?統統是!

  我在佛門裡面契入不深,稍稍契入一些,回過頭來看世間所有宗教的經典,我都能看得懂,都是聖人的教誨,都是幫助人破迷開悟,都是幫助人離苦得樂的。確實它只有淺深廣狹不同,方向目標一致。所以我們對於所有宗教都會尊敬,都能夠和睦相處,和愛相處,和敬相處。你要能真正覺悟,你就做到了,你還有障礙,沒覺悟;覺悟之後,沒有障礙,宇宙之間沒有障礙,十法界沒有障礙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