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八四0卷)  2002/9/5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840

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前面看別辨二十層大剎,第一段第六句:

  【佛剎微塵數世界周匝圍繞。】

  這是為我們說明主剎周圍的環境,有許許多多世界圍繞。這個現象,現代我們從天文望遠鏡裡面觀察到的天體,跟經上講的可以說是完全相同。當中一個大的星球,在它的周圍有比它小一些的星球,有更小的星球,還有很小的小星球。現在我們一般人對於太陽系都了解得相當清楚,太陽是中心,有九大行星,這是大行星『周匝圍繞』。除這些大行星之外,還有無數的小行星,各有各的軌道,它不會錯亂,也在圍繞著太陽很有規律的在運動。這是一個星系,我們看到「周匝圍繞」的現象。太陽是一個星系,這個星系又圍繞著銀河。像太陽這樣的星系又是無量無邊,無量無邊像太陽這種星系圍繞著銀河,在銀河周圍也是在「周匝圍繞」。這個下面講:

  【種種安住。種種莊嚴。】

  這還是屬於這一句。『種種』是星球、星系裡面的生物,我們現在講的動物、植物、礦物,『安住』在這個星系,安住在這些星球上,莊嚴世界!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,我們六道凡夫因為迷失了自性,六根的能力受了很大的侷限,沒有辦法突破時空的維次。即使我們利用科學的工具,這些科學工具對我們的觀察確實帶來了很大的幫助。但是我們的知識也是侷限在這個現象的「當然」,對於現象的「所以然」依舊是個謎。科學家有許多的推測,這些推測是不是完全正確,這個有疑問。

  像發現很多定律,過去人都以為這是真理,後來的科學家又有新的發現、有新的理論,往往把舊的定律推翻了,這個事情例子很多。所以現在科學家沒有人敢講他所發現的定律是永恆不變的,也很可能到底下一個科學家發現新的,又把他的理論推翻了。這就是真正「所以然」的道理還是一個問號、還是一個謎。

  我們在佛經上看到,佛所說的是有道理,佛的觀察不需要藉科學儀器,他就直接用我們六根的本能。所以佛在經上講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德就是能力、德能,一切眾生統統具足,不須要借重這些科學工具,用本能,本能才真正能觀察到真相。佛在大乘經上,關於這些事情佛也曾經說到,佛的說法往往也是簡單明瞭點到為止。為什麼?因為凡夫有障礙,佛所說出這個境界凡夫不能接受。凡是凡夫不能接受的,佛就不說了。

  所以佛依二諦說法,他教人依二諦,二諦是真諦、俗諦。「真諦」是講宇宙人生真相,佛說得少;「俗諦」是隨順我們眾生的知識、能力,這個一說我們都能接受。佛的教學方法非常巧妙,怎樣幫助眾生由俗諦再慢慢進入到真諦,這是佛教學的善巧。先教給我們用思惟,這是俗諦,最後告訴我們可以不用思惟,那就屬於真諦了。大乘教裡面所謂是「思盡還原」,還原就見到真的了,真的,心境就一如了。在這個境界裡面,所有不同維次空間全部突破,這不是科學機械能辦得到的。所以人的聰明,佛家講世間的聰明智慧、思惟想像、創造發明是有極限的、有限度的,心性的本能是無限的!

  中國外國自古以來都有一些預言家,我們在年輕的時候,對於這些預言的說法都充滿了好奇心。學佛之後,我向老師請教過,這些預言根據過去、觀察現在、推測未來,可靠嗎?準確嗎?我們能相信嗎?老師告訴我,世間大多數的預言是根據數學,那的確是很高深的數學,在中國是講《易經》,從數理上來推斷。但是這個推斷有時候準確,有時候不準確,為什麼?這個數字小數點多少位之下的,要是錯了一個字,準確性就產生偏差了;一絲毫沒有錯誤,大致上是準確的。所以用佛法的術語來講,它是屬於比量,它不是現量。

  但是預言裡頭有極少數,李老師舉一個例子,像黃蘗禪師他所說的,他說那個可能是正確的,因為禪師是定中的境界。在相當深度禪定境界裡面,可以突破局部的空間維次,他可以看到未來一百年、兩百年、一千年、兩千年,那完全看他定功的淺深,定功愈深突破空間維次就愈大。小小的定功能夠預料幾個月的事情,兩、三個月的事情,五、六個月的事情,很準確,這是定功淺者,他有這個能力。那個定功深的,能夠看到一百年、兩百年、四、五百年。

  黃蘗禪師是唐朝人,他的預言詩是講我們現代;換句話說,他的預言詩裡所說的大概是一千四、五百年以後的事情,這個定功我們看也相當可觀!他的預言詩不多,好像只有十四首,是從明朝開國講到現代,這一段時間在中國這個地區所發生的這些社會現象。但是這些預言無論是中國、是外國,言辭都非常隱晦,不容易看清楚,往往是事情過了之後,看他這個,他講得很對。在事情沒發生的時候看不懂,不知道他說些什麼;事後你把它仔細去研究一下,都有應驗。

  由此可知,這「種種安住,種種莊嚴」好像是有定數。這又為什麼?為什麼會有定數?最普遍的、最淺顯的,人一生的際遇,我們一般講命運,你遇到真正高明的這些人,他給你推算。像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,孔先生是相當高明的人,他是根據數理來推算的,算你一個人這一生命運算得很準確。他的依據是生辰八字、你出生的地方、你出生的時候,這都有關係。而實實在在的這數理的判斷也是「知其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」。所以,能夠把你的命運算得很準確,不知道你的命運是什麼人給你安排的,也不知道這個命運有沒有辦法改變。

  這樁事情一直到今天,社會上許許多多的大眾,對於自己的命運很關心。遇到這些算命、看相、看風水的,都想向他們請教,尤其是要求教改命的方法。這些江湖術士要跟你談條件,幫你改命運、幫你改風水,需要多少代價。諸位如果遇到這些,那你要想想:我付出這麼多代價了,我的命運、風水是不是真的改了?我們在歷史上看,那些真正高明的人,指點你的迷津,往往是沒有代價的。而是什麼?跟你有緣。

  孔先生跟了凡先生有緣,指點他;雲谷禪師跟了凡先生也有緣,幫他改造。從什麼地方改造?從心理上改造,這是正確的,這不是迷信。所以佛在經裡頭常常告訴我們,每個人確實有命運。命運從哪裡來?命運是過去生中造作的業力。我們每一個人,一切的動物、植物,凡是生長在這個地球上,都是業力變現的。佛說得透徹。能不能改?當然能改。要從行業上去改,從心行上去改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從這上改。如果心行善,言語造作善,你的命運當然是好的,當然是福、是吉祥;如果我們的心行不善,言語行為不善,我們的果報當然就不善了,常常遇到凶災,受到苦報。

  所以說到「種種莊嚴」,這個裡面有因、有果、有緣,種種是非常複雜,我們要認識清楚、要明瞭。種善因決定得善果,善是莊嚴,善果莊嚴善因;惡的因必定有惡報,惡報莊嚴惡因。佛法裡面講十法界依正莊嚴,十法界包括地獄,地獄裡頭那些惡的果報莊嚴他惡的行業。他那個惡的行業必須要消除,什麼方法消除?果報就消除了。所以,善的果報消你的善因,惡的果報消你的惡因,就報掉了;報掉了好,恢復到清淨心。但是問題是他在受果報的時候,他又造因,於是因果纏綿、相續、轉變、循環,好像永遠不斷。這個道理、這些現象我們要很細心去觀察,把它所以然之處發覺出來,這個樣子才真正能解決問題。

  在十法界裡面,十法界依正莊嚴裡面得自在。這個「得自在」就是祖師大德所謂的「不昧因果」,不是沒有因果報應,有!不昧是什麼?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像我們讀「安世高傳記」,安世高大師在中國示現兩次還命債,他清楚、他明白,前一世誤傷人致死,前一世。這一世遇到這個人的時候,也被這個人誤傷致死,一報還一報。再遇到的時候,這個怨結解除了,再遇到就不是冤家對頭,是朋友了。這是真實的事例,「冤家宜解不宜結」。

  我們受人毀謗,這個人毀謗我,他為什麼不毀謗別人?我們學佛的人,對佛法薰修有素的人,他會想到這個問題。他毀謗我,他不毀謗別人,這是果,果必有因。我肯定在前世曾經毀謗過他,現在遇到了,受他的毀謗,這是果報。甚至於受人的陷害,這個人陷害我,他不陷害別人,如果我們過去沒有緣,沒有這個因緣,這一生當中不可能有這些果報。果必有因,因必有果,我們一定要相信,深明事理,我心就平了,歡喜接受。為什麼?帳了了,這還帳、還債付清了;付清,我身心當然自在、當然快樂,這是學佛的人。

  祖師大德常常講一切作還債想。再見面是朋友了,再見面一定互相尊重,我有困難的時候,他會援手、會幫助我。所以,我們縱然無緣無故受人的誤會、毀謗,決定不要計較,決定不要辯白,誠誠懇懇歡歡喜喜接受。接受之後,自己要反省,古人教導我們「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」。有,我有沒有得罪他的地方?果然有,我要改過自新。他對我的誤會、對我的毀謗、對我的陷害,提醒我懺悔,提醒我改過。如果確確實實沒有,是很冤枉,那你就曉得我這一生跟他沒有過節,這個過節肯定是過去生的。過去生的過節,現在受到這個果報了,報完之後就化解了。所以不能有怨恨心,如果有怨恨心,這個結沒有解開,沒化解。沒有化解怎麼樣?將來還會遇到,縱然這一生遇不到,來生還可能會遇到。

  佛在經上講的「縱使百千劫,因緣遇會時,果報還自受」,佛給我們講的,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誰相信佛說的?我們在佛法裡頭半個世紀的薰修,深信不疑,能信能解而後才能行。有許多同修遇到我的時候跟我說,學佛幾年了,知道自己習氣煩惱很重,知道佛法好,就是改不過來,時時刻刻煩惱還起現行。問我怎麼辦?那我是從這幾十年學佛經驗當中體會到的。我告訴他:你薰修的時間不夠,所以你的功夫不得力。這一樁事情與自己宿世善根有密切的關係。

  宿世的善根從哪裡看?從心量上看。我沒學佛,處事待人接物心量比較大,不太計較,大而化之,很隨便,這種人宿世有善根,他修學容易。為什麼?容易放下。如果這個人心量很小,無論大小事情斤斤計較,這個修學比較困難。我在這一點是屬於前者,我從小對於一切事情好像天生就看得比較淡,能讓別人。

  年輕沒有學佛的時候,在社會上工作,我就能承擔我同事的過失。他們犯了過失,長官會罵人、會責備,當然不是很大的過失,小過失。我做事情謹慎,很少有過失,所以長官對我很信任、很歡喜。縱然有什麼過失的時候,他也不說,也不計較。為什麼?不常犯過!所以有些同事犯了過失,他說:這個老闆要罵人了!我說:沒關係,你說是我做錯了,他要問你,你說我做錯了,我替你承當。好事、有功,我能夠讓給別人,別人有過,我能夠代他承當。

  沒學佛之前,我歡喜為大眾服務,這個一般人講的犧牲奉獻,這個好像是天性。天性是什麼?前世的習氣。在學校讀書,我的老師很歡喜我,同學很愛護我。為什麼?我很樂意為學校同學們服務,能夠捨己為人,天性。對於名利不太重視,尤其對於錢財,從小對錢財就看得非常淡薄。而我母親對於我這個性格常常搖頭,不要錢,替人服務不要代價。好在母親是生長在農村,還有傳統的舊的觀念,這個道德觀念,沒有逼著我一定要賺錢、一定要求名求利,沒有。

  這些學佛之後,我們知道佛經裡面講的宿世善根,所以遇到善知識,善知識歡喜,好教!做學生聽話,能夠順從老師的教誨。我親近這個老師,我對他就有信心,我對老師不會懷疑。雖然有人在我面前毀謗老師,我也不懷疑,我有判斷的能力。你毀謗老師,說我老師這樣不對、那樣不對,你跟我老師有沒有交往?有沒有真的接近過?而很多都沒有往來,聽別人說的;聽別人說的不可靠,謠言!而我是真正親近老師,往來密切。你聽人說的,我親自接觸的,我親自接觸觀察的跟你講的不一樣。我要信我的眼睛,我要信我的耳朵,我要信我的觀察,我不能信你的謠言,這一點是我的長處,不輕易聽信謠言。

  所以我接受老師教誨十三年,十三年也不算短。章嘉大師教我三年,他老人家往生之後,我跟李老師十年,從這個基礎鍥而不捨。幾十年的學習,每一天沒有離開經本,煩惱習氣我也沒有刻意去斷它、去伏它,它自自然然的輕了。李老師跟我講的,我體驗到了,我跟他學,這都跟諸位報告過,他不讓我寫筆記,我曾經問他為什麼?他說:你的境界年年不一樣,到明年你的境界比今年提升了,你今年寫的東西沒用處了。我想想是有道理,所以真的聽了他的話,確實如此。

  老師這個開導,諸位同學,現在講經都留的有錄相帶,你可以從這個地方體會得到。《華嚴》我們講了四年,超過一千五百個小時,如果諸位把這個四年我所講的經,你從頭再聽一遍,你聽我四年前所講的,跟今天境界不一樣,有很大明顯的差距。你仔細再觀察,年年不一樣;再仔細觀察,月月不一樣。什麼原因?這個原因、道理我們現在很清楚很明白了,薰習,我每天在接受佛法的薰習,遠離世法的薰習。所以世法的情執一天比一天淡薄,佛法的法味一天比一天濃厚,道理在此地。

  於是古德所說的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我是五十年的薰修,年年在變,才變成這個樣子。你們薰修的時間短,沒有我的時間這麼長;你們的根機,仔細想想,大概沒有我根機這麼深厚。從小對人就用真誠心,這一生當中,這是我自己反省檢點,我能夠自慰,一生沒有害人的念頭,一生沒有做對不起人的事情,我很快樂。別人對我或許不信任,我對別人信任。

  所以黃念祖居士有一次開玩笑的講:淨空法師,你這一生要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你的來生福報大的不得了!這個話是真話,這不是讚歎。人的一生最幸福、最快樂、最大的好事,一生對人對事對物不虧心,對得起天地良心,對得起一切眾生。念念為眾生幸福美滿著想,絕對沒有一個念頭損人利己,沒這個念頭,只有損自利人,這是我一生。所以我很快樂、很幸福,身心清淨沒有污染,今天即使在紅塵裡面,也不會再染紅塵了。佛法薰修的利益,這是我這一生當中的經驗,提供給諸位同學們做參考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看這一段末後的這一句:

  【佛號淨眼離垢燈。】

  這是將本界的佛名說出來了。一個世界一定有一位佛陀,在這個地區教化眾生,沒有說一個世界沒有佛的。假如這個世界沒有佛;換句話說,這個世界不能成立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世界縱然是濁惡的,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,佛在經上常講五濁惡世,現在濁惡到極處,如果沒有佛力在這裡加持,這個世界決定毀滅。眾生造極重的罪業,世界還照樣存在,這什麼原因?必定有一股善的力量在支持,所以這個世間叫凡聖同居土。

  凡人造業,聖人在修福,凡人造極重罪業,還享聖人的福;享福並不知道,對於聖人也不知道感恩。聖人畢竟是聖人,聖人也不會怪你,真正是難能可貴。聖人之所以,在我們凡夫講很辛苦,來照顧這些叛逆的兄弟姊妹、叛逆的學生,還是這樣真誠清淨慈悲的來照顧,這就是性德圓滿自然的流露,很不容易!我們學佛不能不體會到這一個深層,要向佛菩薩學習。

  我們凡夫煩惱習氣重,禁不起絲毫打擊,受一點委屈,我們就很難過,就有怨恨的心,就有報復的念頭;這個動機我們要曉得,這是六道輪迴的根本,三途苦報的原因,第一個因素。學佛之後,我們常常反省一下,我們的功夫有沒有得力?譬如說,過去我們受到委屈,怨恨、報復!現在受了這個委屈,心裡難過、瞋恨,沒有報復的念頭,這就進了一大步,有進步了。如果更進一步,心裡頭難過,但瞋恚心沒有了,不但沒有報復的念頭,瞋恚心沒有了,那你就進了一大步了。到什麼時候,受一切的委屈,受一切的傷害,連那個心裡難過的心都沒有了,那你的功夫差不多了,你再努力一點,你就脫離三界六道了。為什麼?真的把輪迴心轉過來,這一轉過來就不是凡夫了,就入了佛菩薩的俱樂部了。

  所以修行在哪裡修?你看看《華嚴經》末後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」,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為我們提挈總綱領,他說「歷事鍊心」。歷是經歷,一定要經歷十法界依正莊嚴,這一切人事物有順境、有逆境、有善緣、有惡緣,統統要經歷,歷鍊,在這個裡頭磨鍊,磨鍊到順境善緣不生貪愛,心平靜的;逆境惡緣去鍊,不生瞋恚。善財童子一生能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,就是這個道理,就是這個方法。

  這個方法實在講,就是章嘉大師早年傳給我的「看破、放下」。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在逆境惡緣放下報復、放下瞋恚、放下難過。練功,真功夫!你放下報復的念頭,這是持戒波羅蜜;放下瞋恚的念頭是忍辱波羅蜜;心裡難過也放下,是般若波羅蜜。菩薩六度裡頭這三條比什麼都重要。

  在順境裡面、善緣裡面,我沒有佔有的念頭,沒有奪取,沒有佔有,這屬於持戒波羅蜜;沒有控制的念頭,那是忍辱波羅蜜;隨緣而不攀緣,是般若波羅蜜。就如同諸佛菩薩、法身菩薩一樣遊戲神通,成就究竟圓滿的佛道,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是這麼成就的。

  本界的佛名『淨眼離垢燈』,「淨」是清淨,「淨眼」是智慧之眼,沒有一絲毫染污。凡夫的六根有兩大類的染污、障礙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講「離二障垢,智眼清淨,照世如燈,然佛德無邊,各隨一義」,這個解釋簡單明瞭。「二障」是煩惱障、所知障。煩惱本身就是障礙,煩是繁雜,惱是擾亂,身心不安。

  煩惱無量無邊,佛在大乘經裡面,把它歸納為六大類,法相唯識經論裡頭稱它作根本煩惱;換句話說,這六大類展開是無量無邊的煩惱,佛法裡面常講的八萬四千煩惱,四弘誓願裡面說的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歸納起來六大類。這六大類頭一個是貪,其他是瞋、痴、慢、疑、惡見。惡見展開來也有五類,也是五大類,身見、邊見、見取見、戒取見、邪見,合起來叫見思煩惱,所以見煩惱是在思煩惱裡頭的最後一條「惡見」。

  所以說六個根本煩惱,把見思煩惱統統都包括在其中,簡單的說六個,詳細的,把惡見說詳細一點,那就是十條,叫見思煩惱。佛告訴我們見思煩惱是六道輪迴的根,如果煩惱斷了,你就超越六道輪迴了;煩惱要不斷,你決定出不了六道輪迴。為什麼?六道輪迴是煩惱變現出來的。煩惱「能變」,六道是「所變」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

  由此可知,我們要希望在這一生成就,這個不能不留意,雖然我們遇到的是無比殊勝的法門,帶業往生。帶業往生,古來祖師大德跟我們講得很清楚,只帶舊業,不能帶新業;可以帶種子,不能帶現行,這一點千千萬萬不能誤會。為什麼?你要是誤會了,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,脫離三界六道的機會錯過了。

  所以頭一條貪心不能不斷,於世出世間法都不能夠有貪心。貪又是所有煩惱的根本,六個根本煩惱再歸納,就成一個貪字。因為你貪不到,才會瞋恨;你要想貪求的,統統都能得到,你就不會有瞋恚心了。但是貪、瞋都是愚痴,你要不痴,不會有貪、瞋的念頭;貪瞋的念頭是從愚痴,愚痴就是不了解事實真相。說別人誤會我,我自己對自己就有一個很大的誤會,這個誤會就是痴,痴迷、不覺!誤以為這個身是自己,真正是很大很大的誤會,是誤會的根本。

  這個身,身是我所,不是我。佛法裡面的定義,「我」的定義經上講了很多,講八個意思,最重要的兩個意思;「我」有主宰的意思,「我」有自在的意思。那我們想想,我們這個身能不能做主宰?如果能做主宰,那我年年十八不是很好嗎?他為什麼要老?一年比一年老,一天比一天老,做不了主,沒有自在。要自在,我不生煩惱多好,我清淨快樂多好!為什麼達不到?你沒有自在。自在也就是自由的意思,沒有,沒有主宰,所以佛說這個身「無我」。

  到底有沒有真的我?佛說有,真有。「我」在哪裡?佛講法身是我。法身確實具足主宰的意思、自在的意思。法身不生不滅,是主宰;不來不去、不垢不淨、不常不斷,自在的意思。佛說般若有我,諸位要知道般若是報身,它有主宰,它自在。解脫裡頭有我,所以佛講自性這三德,法身、般若、解脫,三德!

  這三德每一條裡面都有「常、樂、我、淨」,我們講常樂我淨叫四淨德,清淨德,法身有、般若有、解脫有。你要證得法身、般若、解脫,你才有我!那個「我」豈不就是禪宗裡面常講的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你找到了,找回來了。跟諸位說,法身、般若、解脫我們都具足,只是迷而不覺,並沒有失掉。我們今天搞得這個樣子、搞得這麼可憐,實在講,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,迷失了自性,迷失了三德祕藏。三德祕藏就是法身、般若、解脫,也就是法身、報身、應身。解脫是應身,應化身是解脫,解脫是自在!所以我們今天這個身是業報身,法身是法報身,報身是智報身,佛菩薩的應身是解脫報身,他大自在!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。

  我們學佛,第一天入佛門接受三皈傳授,不就是把「覺、正、淨」傳給我們了!覺正淨這是一服藥,治什麼?治「迷、邪、染」。迷邪染是六道凡夫,佛給我們這一服良藥,我們自己要認識、要相信、要好好的服這服藥,希望藥到病除;覺正淨到了,迷邪染除了。除少分證阿羅漢果,除多分你就是菩薩,除盡了你就叫佛陀。一切諸佛在虛空法界教化一切眾生,無量無邊的經論,歸納起來不出覺正淨。

  由此可知,覺正淨是諸佛如來教化一切眾生的總綱領、總原則。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,確確實實一絲毫隱瞞都沒有,你頭一天接觸就全部給你,沒有一絲毫保留的。我們做人要像佛菩薩這樣,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保留、沒有隱瞞,完全用真誠心,清淨慈悲來對待。

  修行人在修行道路上參差不齊,差別很大,原因在哪裡?原因在有人修覺正淨還保留一些,有人沒有保留,迷邪染絲毫不保留的,這個人進步得好快,我們叫上根利智;有人也修覺正淨,但是迷邪染還得保持一半,一半一半,他的進展就慢一點;有人修覺正淨,百分只修個百分之二、三,百分之五、六,迷邪染還有百分之九十,他的進展就非常緩慢,就這麼回事情。放下,放下什麼?放下迷邪染。佛教菩薩修六度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是六服藥,對治你六種大病。

  布施是治慳貪的,慳是吝嗇,自己有捨不得幫助別人,吝財吝法,慳吝;貪是貪求,這是最嚴重的煩惱,佛用這個方法幫你消除這個煩惱。所以剛剛學的時候很痛苦,我賺錢很辛苦很難,看到別人可憐,比我更苦,有時候我掉頭而去,不理會他們。看看世間人,有錢有勢的比我多得很,他為什麼不幫助他?沒有學佛的人是這種思想,這樣的行為。

  學佛之後,佛要我們布施,看到有困難的人、貧窮有需要的人,我就幫助他一點。很難!開始怎麼學法?總是我多餘的幫助他一點,我不能把我多餘的全部幫助他,我在我多餘的百分之一、二。總得學若干時日,心量慢慢的大了一點,慈悲心透露出來一點,才能把我多餘的,看看你的需要,我分一半給你。或者我能夠分個百分之七十、八十給你,還是要保留一點。再過若干年,覺悟的層次提高了,看到你有需要的時候,我可以全部幫助你,寧可我自己生活困難一點,我也要救苦救難。層次慢慢提升了,慳吝的心捨掉了,貪求的心斷掉了。那你這樣做法,福報會一年比一年增長!

  捨財一定得財富,捨法一定開智慧。這個時候你怎麼辦?佛教給我們「捨得」。這是佛講「捨得」真正的意思,我們用的意思是用第二個意思。勸人,你不是求發財嗎?你要布施,財布施你才會得財富,那個人果然修布施了。他為什麼修布施?他為了貪財布施。原來我捨一可以得萬報,那我當然要捨,如果說你捨了之後,什麼都得不到,他就不肯捨了。所以他的布施是有條件的,不能像諸佛菩薩無條件的,無條件的得的福就更大了,得大智大富。

  大智大富現前來怎麼樣?自己不享受,要把你所得的再捨掉,叫捨得,這是佛教菩薩的真實義。你所得的統統都捨掉,然後你所得到的是華藏世界、極樂世界。華藏、極樂不是人造的,不是有意在那個地方策畫的,在畫圖、在構想、在怎麼樣建造,沒有!自自然然變現出來的境界,這個我們一般人沒法子想像。

  我們世間人,宮殿樓台總得要去設計、去畫圖、去建造,你才能有這個享受。佛告訴我們那是你沒有福,縱然做到帝王,你那個福報是有漏的,有漏是什麼?不清淨的。你所修的福報是有條件的,是為了要得福你才修福,為了要得發財你才修財布施,所以你所得到的是需要經驗、是需要策畫。佛菩薩沒有條件,無條件的施捨,他所得的福報是自然的,不需要設計,不需要建造。穿衣服,衣服不需要裁縫,心裡想穿什麼樣衣服,衣服已經在身上了,這才叫自在!要到去買料子、找裁縫、找人設計樣式,那不自在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我們要修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的福報。

  換句話說,修布施不附帶任何條件,歡歡喜喜布施,這個布施的人有大福報,這是如來對他的讚歎。為什麼?慳貪斷掉了。你的福報從哪裡來?是自性本有的德能相好。我常講自性裡頭有三個圓滿,圓滿的智慧、圓滿的德能、圓滿的相好,三個合起來叫大圓滿。我們要修大圓滿的福德智慧,不附帶任何條件,福報現前不享受是真享受,我的福報讓大眾享受,快樂!像做父母一樣的,那個慈悲的父母,他有福報,讓他的兒孫享受,兒孫滿堂,他很快樂。他自己的生活還是很簡單,看到兒女享受非常快樂。佛菩薩看到九法界眾生享受,快樂無比!

  持戒,持戒這一服藥是對治惡業的。我們的惡業很重,用什麼方法來消這個業障?持戒。你要不持戒,你的業障消不了,持戒是為自己消業障,消自己的別業,持戒也替眾生消業障,消眾生的共業。這個話怎麼講法?你持戒做給別人看,感動別人,讓別人覺悟。他這一覺悟,他尊敬你、仰慕你、向你學習,你不就度了一個人嗎?度眾生不要用言語,不必用什麼方法技巧,自己做榜樣、做模範給眾生看,特別是給那些造作惡業的眾生看。你們殺生,我不殺生;你們吃肉,我不吃肉;你們偷盜,我不偷盜。什麼叫偷盜?佔別人便宜就是偷盜,有佔人便宜的心,盜心!損人利己是偷盜。我沒這個念頭,我只有損己利人,這是佛菩薩。消自己的業障,破自己的惡業。

  忍辱這一服藥治瞋恚,瞋恚的煩惱非常猛厲,佛在經上常講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。怎麼樣斷這個煩惱?修忍辱波羅蜜。忍辱圓滿的相,佛在經上講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,是忍辱圓滿的相。忍辱仙人沒犯罪,沒有過失,碰到這個不講理的國王,這個國王對他產生誤會,說他有罪,凌遲處死。凌遲是用刀一片一片把肉割下來,這樣處死的,不是叫你好死,忍辱仙人一絲毫瞋恚的念頭沒有,忍辱波羅蜜圓滿!不但沒有報復的念頭,還有感恩的念頭,感謝他,成就他這一次的考驗順利通過,翻過來要報答他。忍辱仙人說,我將來成佛,頭一個度你。忍辱仙人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前身,釋迦牟尼佛第一個度的憍陳如尊者,憍陳如的前身就是歌利王。我們要學!

  精進波羅蜜這服藥是治懈怠的,懈怠是很嚴重的煩惱,提不起精神。學佛修道要有精神、要勇猛精進,懈怠懶散這是菩薩道上最大的障礙,所以佛教菩薩永遠保持勇猛精進。在你沒有證得無上道之前,一天都不能夠鬆懈。成佛之後,成佛之後自自然然勇猛精進。為什麼?度眾生。幫助眾生,做樣子給眾生看,沒有懈怠的,永遠沒有懈怠。你們想想看這味道。

  禪定這一服藥是治散亂的,凡夫的心散亂,妄念紛飛,一天到晚胡思亂想,佛用這一服藥來對治。禪定這個名相的意思一定要很清楚、很明白,禪是不被外面境界干擾,不被外面境界影響,外不著相叫做禪;眼見色不會被色相干擾、不會被色相迷惑、不會被色相起心動念,這叫禪定;外不著相是禪,內不動心是定。凡夫不行,凡夫眼見色,被色牽著走,他起心動念了;耳聽聲,被聲拉跑掉了;舌嘗味、鼻嗅香,六根隨著六塵轉,自己做不了主,這很可憐。

  佛菩薩自己做得了主,六根在六種境界裡面,佛菩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他不會被外面境界轉,他如如不動。六波羅蜜這五條是斷煩惱的,你看它所治的全是煩惱,破煩惱障!後面般若波羅蜜是對愚痴的,愚痴是所知障。

  「離二障垢」,垢是比喻;「智眼清淨」,舉一個例子,眼清淨,耳也清淨了,六根清淨,一塵不染。佛的德號裡面「淨眼離垢」,名號在教導我們修六波羅蜜,破煩惱、所知二障。清淨得到了。我們在講席裡常說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統統都得到了,一個得到一切都得到。我們淨宗是從清淨心下手,各個宗派不相同,用的方法手段不一樣,但是方向跟目標完全相同。

  「照世如燈」,照世如燈就像《般若經》上講的「照見五蘊皆空」;照見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;照見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;照見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。用燈來做比喻,燈是什麼?日能照、月能照,日月照不到的地方,燈能照,燈的意思很圓滿。這是把佛號裡面所含的義趣說出來了。

  向後的經文在佛法裡面叫做流水文,流水文意思都一樣的,這是二十重華藏世界,一重詳細介紹了,後面十九重就不必介紹,念念就可以了。但是念到我會介紹佛的德號,其他的都不必介紹,因為佛的德號不一樣,裡面表法的義趣不相同,我們在這個裡頭學習,向佛學習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