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八七七卷)  2007/12/5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877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」:

  前面我們學到第二段「釋名」。前面清涼大師為我們介紹,妙高山,就是須彌山。介紹完之後,說十住菩薩,「十住之行,亦復如是」,我們就曉得,這裡表法的用意,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,我們學到第四個小段「妙德」。今天接著看第五段,「七支奉戒,金山圍繞,七識流轉而為海印」,這就是眷屬妙。七支,什麼叫七支?在三十七道品是講整個修學的綱領,大小乘都包括在裡面,尤其是天台大師跟我們講的藏通別圓。講到戒律,七支還是說到根本的戒律,根本戒律是十善業,身三、口四、意三。七支就是講的前面身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淫欲,口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綺語、不惡口。這不但是學佛的基礎,也是做人的根本。

  一切經裡面都說,上品十善生欲界天,中品十善得人身。下品十善,實在講,下品並不是說他行善不得力,不是的。他修善的功夫,十善的功夫真正是上上品,為什麼變成下品?實在是跟孔子他老人家所說的意思相通,不謀而合。你看孔子說一個人,如果這個人他的才華如周公之美,周公是聖人,是夫子心目當中最崇拜的一個人。這個人他的才幹、才華像周公一樣,可是怎麼樣?他有個毛病,就是傲慢、吝嗇,「使驕且吝,其餘則不足觀也」。這就說佛門也不例外,修十善業道,他傲慢的習氣沒斷,好勝的習氣沒斷。現在講競爭,競爭不是好事情,競爭是屬於傲慢。修善積德,他為的是什麼?為自己,不是為別人。他得不得福報?得福報,得大福報,這是阿修羅跟羅剎,到這一道去了。那真的是修上品十善的阿修羅,阿修羅王;中品十善的,阿修羅王底下這些幹部,他的大臣;真正是下品十善,那阿修羅的嘍囉。屬於這兩道,阿修羅跟羅剎道去了,我們也不能不注意。如果有驕慢、驕傲,有吝嗇,吝嗇就是我們常講的自私自利。自私自利沒有放下,貢高傲慢沒有放下,你即使是修十善業道,奉持戒律,戒律守得很好,不是佛道,這個要知道,你的路走錯了。阿修羅、羅剎統統稱為魔道,你不是成佛,你是成了魔。這樁事情自古以來,從釋迦牟尼佛在世,很多,不是少數。佛教我們從根本修,你想想看,這個意思多深。

  這一節是講眷屬妙,佛的眷屬,佛陀的眷屬有菩薩、有阿羅漢。最下面的修十善業道,皈依三寶,受持五戒,這是佛眷屬。我們今天受了三皈五戒,是不是佛的眷屬?你就想想,七支你有沒有做到?七支是舉的十善業,十善業要沒有做到,受三皈五戒不是真的,是假的,不是真佛弟子,這一點我們要懂。為什麼十善業道做不到?實在說不是做不到,是我們不肯去做,不願意去做,不想去做,所以你做不到。為什麼?佛在經上講得太多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作佛都能做到,做一個三皈五戒的學人,哪有做不到的道理!太容易了。作佛好比是博士班的畢業生,博士學位,三皈五戒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,哪有做不到的?有人說:我很想做,做不到。你的想不是真的,為什麼?真的一定做到,你想不是真的,是假的,不是真想做到。

  可是我們中年以上的人,是有困難,困難在哪裡?習氣養成,諺語所謂的,習氣,從小養成不良的習氣,所謂習慣成自然,少成若天性,從小就養成不好的習慣,這是我們這一代。我們的祖先不是如此,中國是最重視倫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育,五千年來到清朝末年,一般人從小父母教。我們傳統教育疏忽、丟掉不過一百年,一百年不能說長,也不算短。所以不但我們不曉得,我們的父母不知道,我們的祖父母也不知道,大概要到曾祖父母他們才知道。學什麼?學《弟子規》。你看《弟子規》裡面的內容,跟十善業道去比較一下,十之七、八都是十善業道的意思。你把弟子規做到,十善業道你就可以打七、八十分,有七、八十分的基礎,努力一點就可以拿到滿分。這樁事情我們這兩年,通過在廬江湯池做的實驗,證明人民是教得好的,而且人民是非常好教的,不難!問題在什麼?沒有人教。所以我們認真學習不難。

  你看看湯池我們開學的時候,我要求老師們要先做到。不做到不能教學,你教了別人不相信,所以你自己要先做到。你如果要你家裡面兒孫好,你要做到,為什麼?上行下效。你的兒孫看你,你是他們的榜樣,所謂「上梁不正下梁歪」,你自己要正才行。我要求老師們四個月做到,把《弟子規》百分之百的落實,沒想到他們兩個月就做到,我非常感激,真難得。這些老師他們的基礎,是幼兒園的老師、小學老師,有教小朋友的經驗,我限他四個月,他兩個月做到。我們現在想學,我叫你四個月做到,你八個月能做到已經不錯了,你根紮下去了。有這個基礎,你再好好的學《感應篇》、學十善業,我相信有一年半的時間,儒釋道三個根紮穩了。這三個根紮穩,你是聖人、你是賢人,你是佛、你是菩薩。基礎奠定了,凡夫作佛不難!難,難在你不肯做,你願意搞六道輪迴。

  六道輪迴是自己造的,不是別人造的,「迷唯一念,覺止一心」,這就說明,十法界、六道輪迴從哪來?迷了。什麼迷了?念頭起就迷,有念就是迷,無念就是覺。我現在什麼念頭都沒有,你還不覺,為什麼?你還有個「什麼念頭都沒有」,這個念頭沒拔掉,那還在迷。真正一念不生,心地清淨光明,放光,那個境界跟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夜睹明星、大徹大悟是相同的,你成佛了。跟六祖惠能大師半夜聽五祖忍和尚講《金剛經》,講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明白了,跟那個境界相等。那是佛境界,那個境界成佛了,這不能不知道。佛法知難行易,你對於事實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,這個難,太難了;但是修行容易,只要你肯放下。所以放下是好事,不是壞事。現在一般人把放下看作壞事,放下不是好事,我把名放下、利放下了,好,名利都是你的,好像對我損失太大了。其實不然,我名利放下,你都收去了,你在搞六道輪迴,我超越十法界,你有沒有想到這裡面的利害得失?

  佛門有句話說,你要害那個人,你就請他做住持,請他做當家,為什麼?決定出不了六道輪迴,那真叫害慘!這個話祖師說的,不是假話。你願不願意做住持?願不願意做當家?好像沒有人不喜歡做。可是怎麼樣?你坐在這裡管人、管事、管錢,你腦子裡有這些東西,道沒有了。所以美其名,恭惟你一點,你修福,這修福是恭惟你,給你講假話。如果跟你講真話,你護持這個道場,如果要是不如法你墮三途,你在造罪業。你造罪業沒人告訴你,沒人敢講你,為什麼?跟你說了你會生氣,你不但不感激,你還跟人家結怨恨。真正聰明人不說你,看到你墮落也沒法子,救不了你。佛都救不了,人怎麼能救得了你?這是你自作自受。

  我這一生很幸運遇到韓館長,她統統包去,所以我什麼都不管,心才能在道上,才有這麼一點成就。可是我這一點成就,她也得到利益,為什麼?她的護持真正有一個成就的人,所以她沒有墮三途,她生天!你護持,你底下將來能出幾個真正覺悟的人,那你就有福報,你也不會墮三途,這個福報會幫助你生天。如果你底下所護持的,沒有一個能出來,都是庸庸碌碌的,那你問題嚴重了。見了閻羅王,閻羅王會問你,你護的什麼法?所以不懂戒律的,那沒有法子談,懂戒律的人知道。我們這一生,佛說得很多,得人身聞佛法,你的目的何在?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,不論宗派、不論法門,佛領導我們、帶我們走的路就是一條,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,離苦得樂。哪裡苦?三途苦、六道苦、十法界苦,離苦是離十法界,那真的是離苦得樂。

  脫離六道輪迴,這是方便法,不是究竟,脫離六道輪迴,就是告訴你,你永遠不會墮三惡道。你在六道裡面,雖然能夠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天,壽命到了還是要墮三途。所以佛講三界統苦。脫離六道,這是小果阿羅漢,不是大的果報,小果,就是告訴你說你不墮三途,你不再造貪瞋痴。貪瞋痴慢疑斷掉了,不是伏斷,是真斷。明白這個道理,就曉得,我們修什麼?就修這個。你還要爭名、還要爭利,這是跟佛教誨一百八十度的違背;佛叫你把它擺脫掉,擺脫掉你成就了。你還天天在爭,你爭這些東西就是增長貪瞋痴慢,疑在其中,你對世出世法都懷疑,所以你才搞貪瞋痴慢,分別執著嚴重的在增長、在提升,這就錯了。你不是佛的眷屬,你是魔的眷屬,修得再好,積功累德做多少善事、善行,你是阿修羅的眷屬,你是羅剎的眷屬。簡單的來說,佛是以清淨心為宗旨;羅剎就以好勝、好強、競爭,以這個為宗旨。我們要學佛,就要把這些不善的習氣統統淘汰掉。

  在今天的社會,你這樣的做法,一般人看到,你這個人沒出息,阿Q精神。我就是這個例子,初學佛的時候處處都讓,總是吃虧,出家之後也是如此。所以我的朋友、同學、認識我的人,出家之後包括悟字輩的這些同修,他們怎麼批評我?淨空法師只會講經,除了講經之外他一無所能。一生都受別人擺佈,都被別人控制,一點反抗能力都沒有,我是這麼一個人,他們批評得一文不值。到這麼多年來,慢慢的對我有了點信心,看出因果報應上的一樁事情,那就是什麼?吃虧有福。你們處處佔便宜,我處處吃虧,吃虧的人後福無窮,這些人他們看到了。難得,現在對我另眼相看,證明古人講的「吃虧是福」。你不肯吃虧,福報從哪來?有些人這福報是前生修的,我前生沒修福,我的福報是這一生修的,學佛之後修的,沒學佛之前不知道!

  這個也很好,給大家做個樣板、做個樣子,你細細去觀察。我這一生當中,觀念裡頭沒有道場,一生不要道場,我知道我是凡夫,我要是搞一個道場,我肯定墮三途。澳洲這個道場是不得已而建的,這大家曉得,我們離開台灣之後,有二十多個悟字輩的同學跟著我,沒有人收留,沒有依靠,這建個道場給他們,建好就想交給他們。但是在國外人地生疏,我年歲大,講經的時間長久,還有些人能信得過、能支持我,所以學院掛個名,他們好辦事。實際上只是掛個名而已,什麼都不管;你要叫我管事,我名也不掛,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。

  十善業道要特別重視,要認真努力的學習,真正現在我們想到這幾年在這裡提倡的,要從《弟子規》下手,要從《感應篇》下手,然後才到《十善業道》。如果你不從這個順序,你專修十善業你學不到,你沒有根。中國歷代在家、出家學佛成績輝煌,靠什麼?靠儒釋道三個根,你想把這三個根捨掉,無論是修哪一家的都不會成就。充其量像從前李老師所說的,你成就世間人所謂的學者,不是學佛,也不是學儒,也不是學道。你搞的是佛學、儒學、道學,搞這個東西,成就再大,與了生死、出三界毫不相關。最後就是說,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,李老師說這個話,真的,不是假的。真正修道人一定要以釋迦牟尼佛做為榜樣,他老人家你看看,開悟之後,三十歲開始教學,就是講經教學,七十九歲走的,一生沒有道場。走的時候在野外樹林裡頭往生的,不是在房子裡頭,這就是告訴我們捨得乾乾淨淨,確實沒有一絲毫留戀,我們學佛要以他老人家為榜樣。我學佛第一個出家老師章嘉大師,他就告訴我學釋迦牟尼佛,所以第一本叫我念的《釋迦譜》、《釋迦方誌》。我們對世尊有了認識,知道他一生的行誼,產生真誠的恭敬、仰慕,真放得下。

  「七支奉戒」是因,「金山圍繞」是果報,像前面講的七金山、七香水海,果報。「七識流轉而為海印」,七識是前七識,這不單講末那,末那、意識、前五識流轉在十法界。海印是什麼?同時,海印是沒有先後。印,像中國人印信蓋印,你看印章上很多字,一蓋下去統統現前,沒有前後。你書寫的時候有前後,蓋印沒有前後。轉八識成四智也沒有前後,也是一剎那當中,這是華嚴教義。「第一義天,依持而住」,大乘教裡面講天,有講五種天,五種天最後一個是第一義天。第一義,著重在義,天是比喻高,最高的,第一義天是最高,沒有比這個更高。那就是佛陀、法身菩薩,明心見性,這稱第一義天。所以大乘圓教初住以上,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就可以稱為第一義天。第一義天裡面,也就是見性的人,見了性的人,我們常講四樁事情,不生、不滅、不老、不死,他真的得到。六道裡面包括色界天、無色界天,都有生老病死;四聖法界裡面有變易生死,分段生死他沒有了,有變易生死。到這個地方,生死沒有了,初住以上沒有了,見性了。

  在佛陀教學目標裡面,目標就是大家常念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你學佛學什麼?就是要求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這句話可以翻,不是不能翻,為什麼不翻?叫尊重不翻。為什麼?這是佛法所追求的終極目標,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,這是你所求的。無上正等正覺是一切眾生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各個人都有。現在為什麼沒有?現在因為你起了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。你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你就是無上正等正覺。我們在六道裡,生生世世無量劫來,染污太嚴重,真的是想放下沒有辦法放下,佛有方便,佛教我們慢慢放。這章嘉大師以前教我的,不能一下放,慢慢放,天天放、月月放、年年放,只要你肯放就有進步,就慢慢提升。像爬樓梯一樣,這是方東美先生告訴我的,跟章嘉大師教的是一個意思,像上高樓爬樓梯。頓悟不是爬樓梯,像現在講坐電梯上來,他不是爬樓梯。可是方老師沒有用電梯比喻,方老師說他有本事,一跳就上去,一步就上高樓了;你沒有那個本事,不行。你能不能十層、二十層的高樓,你在底下一下就跳上去?那要功夫,你沒有那功夫,那我們爬樓梯。

  此地講「第一義天,依持而住」,就是破了無明以後他們的住處,他住在這個地方是不生不滅、不老不死,這就是大涅槃的境界。惠能大師住在這裡,所以他說「何期自性,本不生滅」。它本來沒有生滅,生滅尚且沒有,哪來的老死?「可以神會,非情能升」,你可以能體會,情就是情識,也就是煩惱,你還有煩惱習氣,你上不去。可以神會,我們一般講解悟,你在佛法有長時間的薰修,跟你講你能懂,你能體會到幾分,這就很不容易。這就是章嘉大師講的看破,你能看破,你還不能放下。從前李老師講經常常講,世間人不能成就,好像經聽得很多了,甚至於他也會講經,也能上台,說看得破、忍不過,放不下。名聞利養現前還是不行,他還是忍不過,這就是他不能徹底放下。徹底放下,在佛法裡說大英雄,英雄是什麼?別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,這稱之為英雄。所以非將相之所能為,將是元帥、將軍;相是什麼?是總理、是宰相。他們做不到,他們放不下,名聞利養放不下;你能把名聞利養給放下,真英雄。我們供佛的大殿叫大雄寶殿,雄就是英雄,大英雄寶殿。大英雄是什麼?別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。別人做不到的是什麼?是放下。別人放不下,他能放下,放下本來是佛。

  下面說「不離本處,遍應十方」,這一會是在須彌山頂。前面一會第二會是在菩提場,菩提場上釋迦牟尼佛在那邊沒離開,可是天宮的天人他們有感,佛同時應身。忉利天宮人看到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,我們人間是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場,在我們人間講經說法,不離本處升忉利天。清涼這句話說得好,不但升忉利天,遍法界虛空界哪個地方有感,他同時都應,遍應十方,這是神通廣大。這種能力,佛說一切眾生各個都有,一點都不希奇,為什麼?自性。你只要見性,性沒有時間,性沒有空間,時間、空間都不存在。我們凡夫是受了時空的限制,出不了時空的範圍,所以有先後、有此處、有他方,必須離開此處才能到達彼方。見性的人不需要,為什麼?性無窮大,沒有邊際。就好像我們現在用的網路、用的電視一樣,我們在香港佛陀教育協會,在這個地方跟大家一起學《華嚴》,在整個世界,在這個時候你只要打開頻道都能收到,也是遍應十方沒有離本處。不過我們還是受這些機械的限制,自性裡面沒有這些機械限制,它是自然的應現。

  這樁事情很像江本勝博士做的水實驗,同樣的一杯水,每個人對著它,統統都應。沒有人呢?沒有人還是有應,為什麼?自然環境裡頭有磁場,它還是應。這個感應是自然的,沒有原因,沒有理由,有感就有應,感應是因果。所以因果是自性裡頭本具的,不是外來的。迷的時候有,現十法界依正莊嚴;悟的時候還有,現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同時應現,沒有先後,沒有彼此,這樁事情唯證方知。我們現在是從經上聽到佛這麼說,佛說這些話終極的目標,希望我們自己親自證得。什麼時候我們不離本處遍應十方?應當學,放下執著你就能遍應十方,應的範圍不大,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小千世界。在我們聽起來,小千世界也不得了,小千世界多大?一千個銀河系。你在一千個銀河系裡面,你不離本處遍應十方,這是阿羅漢。菩薩能力就強了,菩薩能力能不離本處遍應十方,那個十方是大千世界,三千大千世界,是十億個銀河系,不是一千個。阿羅漢是一千個銀河系,菩薩是十億個銀河系。初住菩薩到佛,就明心見性,那就沒有數量了,遍法界虛空界。

  學佛,諸位要記住,不管是哪個宗派、哪個法門,往生極樂世界也不例外,最後的目標是什麼?統統是明心見性。我們在此地娑婆世界,這個環境不好,沒有好老師、沒有好的同參道友,修學非常困難。世尊為我們介紹有好地方可以去,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換個地方去學習,到那個地方所有一切障礙都沒有了,而且就是時間不需要很長,就達到明心見性。所以到極樂世界不是去享福的,到極樂世界去證明心見性,是為這個事情去的。見阿彌陀佛,你就曉得我見阿彌陀佛,我來幹什麼的?我來要學成佛的,我到極樂世界是來作佛的這就對了。就像六祖當年到黃梅見忍和尚,忍和尚問他:你到這個地方來,你想學什麼?他說:我要作佛。他來作佛的,我們到極樂世界是去作佛。

  下面說「映蔽佛日,及菩薩月,而成涅槃生死晝夜」,佛日、菩薩月都是代表教學。要知道佛菩薩的示現,佛菩薩的講經說法、弘法利生、普度眾生,統統叫方便法。所以佛在經上講得很好,「佛法因緣生」,因緣生就不是真的,你要明瞭。佛在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很好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法是佛法,不可以執著。你學佛法,你執著了,執著就變成所知障。所以馬鳴菩薩教我們聽經學教,要用什麼態度?離言說相、離名字相、離心緣相,這就教你聽經學教把分別執著放下。你有分別心、有執著心,你學不到,你所學的那是世間法,不是佛法。如果你不執著、不分別言語,文字是言語的符號,不執著言語、不執著文字、不執著名相,懂就懂,不懂就不懂,不要去想,不要去研究。為什麼?一研究是第六意識,那不是佛的意思,是你自己的意思。開經偈上說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你所解的全是自己的意思,看經望文生義;聽經亦復如是,隨著音聲生義就錯了。你所生的全錯了,這是非常困難的一樁事情。由此可知,佛言語文字是什麼?是做個橋梁。我們所謂這個東西是指路牌,指示你的方向,不是目的地,要懂這個意思。把指路牌當作方向,錯了,自古以來犯這種錯誤的人,不計其數,太多了!《華嚴經》在哪裡?這經本是《華嚴經》,錯了,這哪裡是《華嚴經》!真正《華嚴經》在哪裡?自性華嚴,唯心華嚴,那是真的。可是我們學習,我們中下根性的人要依佛的方便,依靠佛的方便慢慢的契入到真實,就是一面學,一面要懂得放下,不要執著,你才有悟處。悟處也不能執著,一執著就錯了,所以說你心有體會,可以神會。

  「成涅槃生死晝夜」,涅槃沒有生死晝夜,這句是說你成大般涅槃,這是正說;另外一個衍生的意思,有涅槃生死晝夜,那是什麼?你的應化身,就是這個地方講的,不離本處遍應十方,你在天道隨順天道,隨順天道的生死晝夜,你在人間隨順人間,我們現在講時差,你在哪裡你就隨順那個地方,隨順那個地方的眾生。我們現在一般講此時此處,在這個地方應化隨著這個地方的眾生。像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在印度,隨順印度眾生的生死晝夜,他有沒有生死晝夜?沒有。示現是不是裝著做?沒有,沒有裝著做作。也就是說世尊的示現、諸佛如來的示現、法身大士的示現,絕對沒有起心動念。起心動念那就墮落,那不是示現,為什麼?起心動念迷了。這個道理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,認真努力去學習,這叫真學佛,這叫真的回歸自性,真的回頭。我們得走我們的路,決定要奉持禁戒,這是世尊最後的遺教,在《涅槃經》裡面講的。如果說把戒律廢除、戒律捨棄,決定不能成就;已經成就的人,諸佛菩薩沒有不嚴持戒律的。為什麼?給眾生做好榜樣,就是大慈大悲,就叫普度眾生。你不能給眾生做不好的榜樣,這個道理不能不懂。真正嚴持戒律,發菩提心,菩提心是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覺悟的心、慈悲的心,沒有一個妄念。自自然然,往上面說,跟佛菩薩感應道交,從下面講,跟一切眾生也感應道交,這是真正學佛,真正在行菩薩道。

  下面講生果妙,「生教行果而為妙樹」,這些是為眾生,不是為自己。這是講菩薩應化在十法界,應化在十方世界,自自然然生教行果;教是言教,行是身教,果就是把因果報應做出來給眾生看,也就是佛家常講的三轉法輪。對於上上根的人示轉,一指示他就明白,像惠能大師那種人好教,幾句話一說,他就開悟、他就證果,上上根人。對中根人,你指示他,他還不懂,必須苦口婆心的勸導他,那就是行教。勸人是一定要做榜樣,用行動慢慢叫他看到,他覺悟。對於鈍根的人,勸他,他也不相信,他也不能接受,怎麼樣?果。果是什麼?拿果報作證,現在人講要把證據拿來,真正把證據拿出來,你相不相信?這些都是能夠得度,都是有善根的。

  如果說證據拿來還不相信,佛法講那是一闡提的眾生,一闡提是什麼?沒善根,佛來了也度不了他,他還是不會接受的。但是一闡提現前不能得度,將來還是會得度,為什麼?教行果他接觸到,接觸不信沒有關係,一歷耳根永為道種,阿賴耶識裡大乘教的種子他種下去了。你現在不相信,你造種種業,你受種種報,報受盡之後,以後再得人身會遇到大乘,你相信,為什麼?阿賴耶識有種子。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明白,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得度,一闡提有佛性,「生公說法,頑石點頭」,頑石也承認。一切眾生都有佛性,石頭也有佛性,它不叫佛性,它叫法性。

  見性的人,不要說見性,就是說把執著放下的人,執著放下沒有見性,阿羅漢,就能夠跟天地萬物溝通。實在講,我們一切眾生跟天地萬物也是息息不住的在交流,有感應,但是妄想執著太嚴重,你沒有覺察到。不是沒有覺察就沒有感應,有,沒有覺察還是有感應。這與清淨心有關係,心愈清淨你能夠覺察到感應,跟天地萬物的感應,跟諸佛菩薩的感應,跟一切鬼神的感應。因為它是一體,怎麼會沒有感應!所以你逐漸的往上提升,你生活的境界不一樣,漸漸擴大那才叫受用,佛經上講的境界。我們今天很可憐,被煩惱習氣嚴重的拘束,我們的生活圈子太小,苦不堪言。如果放下執著,圈子就大了,你的生活範圍一千個銀河系,在一千個銀河系裡面,你想到哪裡立刻就到,不需要交通工具。見性,那個大自在你就可想而知,遍法界虛空界。

  下面講第九資具,「世界初成,菩薩先出,為眾生現種種資具」。世界有成住壞空,現代的天文學家藉著高科技的手段,把望遠鏡裝在無人駕駛的太空船上,發射到太空。二十多年前發射出去的,現在距離我們地球有幾十億公里,要用公里來計算。我們看到一張照片,在柯爾報告裡頭,他選擇了一張,我們看到,在銀河系裡有個小點,藍色的,那就是地球。是我們太空船距離多少?距離四十億英里,距離地球四十億英里拍攝下來傳回來,你看到一點點藍色的星。如果我們不需要用交通工具,比它更圓滿,你能夠生活在遍法界虛空界,哪個星球上眾生有感,你就會在那裡現身。不是說到那裡去,沒有來去!為什麼?法性遍一切處。相是什麼?相是性變現的。性就像虛空一樣,實在講虛空還是自性變現出來。

  我們現在用簡單的比喻,性好像什麼?好像電磁波,我們在這裡講經用電磁波傳遍在虛空,在地球上無論你在哪個地方,你有接收的設備,頻道按下去,畫面就出來了。是不是我們這個畫面從此地用電磁波,有距離傳到那邊?好像是有,實際上沒有。因為電磁波已經傳遍整個地球,外太空還達不到,這個地球,你在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,只要有接收的設備就能看到。當你見性之後,你的自性是遍法界虛空界,法界虛空界裡面所有一切的萬法,能生萬法。這個虛空無數的星球,星球裡面有各種不同的眾生,十法界依正莊嚴哪裡來的?自性變現的。自性變現,有沒有分別執著?沒有。有分別執著也能有變現,小通,小小神通;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是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神通,這神通叫德。佛說的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能現的是德,所現的是相,智慧遍法界虛空界,德能遍法界虛空界,相好遍法界虛空界,有緣就現,沒有緣不現,不現不是不在。什麼叫緣?感,眾生有感,自性它就現,是這麼個道理。

  所以世界初成,就有眾生移居到那個世界,移民一樣,與那個世界有緣的眾生,他自然就到那裡去了。可是眾生還沒去的時候,菩薩先去,為什麼?菩薩知道那批眾生要到那邊去居住,菩薩在那邊先替他們安排,現種種資具,就是他所需要用的、生活的都給他準備好。在很多宗教裡面說神造世界,大概就這個事情。譬如我們地球,這個地球形成的時候,菩薩先來,地球上還沒有人,他先來,早就給你安排好。這有動物、有植物、有礦物,將來人在這裡居住,他就能運用這些、採用這些。可是現在的人不知道愛惜大自然,隨著自己的意思還要糟蹋大自然,破壞大自然,那麻煩就來了,這世界就會毀滅。世界的成住壞空也不是自然而然的,是眾生的業感,這個要懂得。眾生心地善良的時候,這個世界是成住;眾生心行不善,這個世界就壞空,離不開因果。

  「世界將壞,菩薩後沒,為說上定,令免三災」。這有道理,真叫慈悲到極處,世界將要壞的時候菩薩最後走;換句話說,菩薩先來,菩薩後走,佛菩薩沒有不在世間的。釋迦牟尼佛滅度不在了,那是佛的方便說,不是真實說,真實怎麼樣?沒走。我們現在明白了,佛菩薩是法性,他沒有來去,這就是緣現與不現,緣成熟的他現了,緣不成熟的他不現,不是他不存在。好比我們收看電視一樣,我們頻道按下去,這就是緣,畫面現了。我們再按一下頻道沒有了,不看它就沒有,不是它不在,諸佛菩薩的示現亦復如是。我們迷了,迷了把自性變成什麼?變成叫靈魂,靈魂是怎麼有的?執著有的。你執著要是沒有了,放下了,靈魂就恢復,恢復什麼?恢復叫自性。我們佛講靈性,就不是靈魂,迷了叫靈魂,悟了叫靈性,靈性遍法界虛空界。靈魂在法界虛空界橫衝直撞,自以為是;不知道我,我是遍法界虛空界是我,真我。迷了之後,只把這一點點東西認為是我,這就是經上講的「可憐憫者」。

  世界將壞,這也是個緣成熟,有很多眾生警覺到世界壞了怎麼辦?我到哪裡去?佛菩薩趁這機會,來幫助你,幫助你破迷開悟,幫助你脫離將要壞的世界,壞的世界是什麼?三災。三災是大三災不是小三災,火災、水災、風災,水火風不是沒有原因,有原因,貪瞋痴來的。瞋恚是大三災火災的因,如果這個世界上眾生瞋恚心都很重,這個世界毀滅了,被火燒掉了。現在我們這個世界,居民瞋恚心很嚴重,你看明顯的,地球上的溫度上升。科學家的解釋,是從相上說的;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是從性上講的。相不能解決問題,現象是果,性是因,如果我們居住地球上的人,都能夠把倫理、道德、因果找回來,都能夠遵守,「息滅貪瞋痴,勤修戒定慧」,地球上的溫度又會降低。瞋恚滅掉,火災就沒有了;貪愛放棄了,不再有貪婪,水災就沒有;不再愚痴,風災就沒有。不再競爭,地震就沒有,競爭是心的不平,就是傲慢。地震就沒有。佛從性上講的,真的,只有佛法能救一切苦難眾生。

  佛是說過世間人有共業、有別業,這個地區要受三災,但是這裡面也有好人,也有真正能放下的人他不受。這些人雜居在一起,所以使這個災難緩和了,是有災難,降溫、降輕了,沒那麼嚴重。要看如果斷貪瞋痴的人愈來愈少,就是修戒定慧的人愈來愈少,具足貪瞋痴的人是愈來愈多,這個世界上災難就逐步上升、逐步的擴大。我們就曉得,怎樣化解?提倡教育,幫助人覺悟。教育沒有別的,幫助別人覺悟,了解事實真相,貪瞋痴慢對自己決定沒有好處。人內有貪瞋痴叫三毒煩惱,這三種嚴重的病毒,外面有誘惑,五欲六塵誘惑勾引你裡面的貪瞋痴,你就很容易生病,病從哪來的?病從這麼來的。裡面把貪瞋痴息掉,外面雖然有誘惑,誘惑也是病毒,外面的,你不受影響,你不受它的誘惑,這裡面產生不共業。如果你有智慧高、福報大,你居住在這個地方,這個地方人雖然造種種不善業,沾你的光,不是沒有災難,災難減輕,災難緩和。你要是離開這個地方去了,捨棄這個地方走了,這個地方災難就多,災難就嚴重,就這麼個道理。

  你就曉得,你一個人修福,你一個人放下,雖然自己提高,這提高是你的性德提升,同時你也修了大福報,為什麼?因為你的善能夠跟這個地區人的不善衝擊,把他們的不善降溫。這利益一切眾生,眾生不知道,你自己也不知道。但是你到一定的程度,那你就很清楚、很明白,原來自行就是利他,要利他決定要自己修行,自己不修行不能利益眾生。這個世間,《壇經》上講得好,苦難眾生福不能救,你有大福報,你發大財,你把這財布施給他們,你救不了他的苦,你化解不了他的災難。怎樣能夠真正救他化解災難?你自己好好修,你是大智慧、大福德之人,大家都沾光,道理在此地。所以這個東西不是財富能解決問題,也不是你的權位能解決問題,是你的德行,是你的智慧。

  佛菩薩的德行、智慧,統統都用在教學上,釋迦佛如是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無一不如是,他都在教學,再看世出世間的聖人亦如是。然後你就曉得,我們在世間要成就第一等的功德、第一等的事業,是什麼?是教育,教學相長。我遇一個人教他,兩個人也教他,只要跟人見面都教他。而且教人最重要,首先你要肯定佛說的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。你可不能輕視他,他造極重的罪業要墮阿鼻地獄,你還是尊重他,為什麼?他本來是佛。他為什麼造罪業?他迷失了自性,墮地獄是他的果報,他自作自受。我們幫助他,盡自己的心,他能信、能解、能行,他就回頭,他真的得度;他不相信、他不懂、他不能行,你給他阿賴耶識裡頭種了種子,還是真的幫助他。

  所以佛教菩薩,菩薩跟一切眾生接觸,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,他討厭我,我趕快避開,他很歡喜。這個避開不是怕他,是不讓他生煩惱,大慈大悲。因為他生煩惱,對他是很大的傷害,他起了怨恨,看你就不高興,那個怨恨是地獄因。我迴避,不讓他生氣,他就少墮一次地獄,真慈悲。世間人不懂,佛菩薩清楚,我們如果不深入經教,我們對於佛菩薩的用心、弘願、大行,就完全不知道。說這些,都是佛菩薩應化在九法界。至於佛菩薩在一真法界,那沒法子,不能體會,也說不出。到你功夫漸漸往上提升,你漸漸契入,所以這個地方可以神會,不可以言傳,你自然會知道。

  下面說高者,這解釋高的意思,前面是講十樁事,「高者,具成八萬四千諸度法門,自在障外」。這是須彌山的高,也是表法,高是什麼?具是具足,成是成就,一絲毫欠缺都沒有,具足成就八萬四千諸度法門;換句話說,具足究竟圓滿的佛法。佛是覺悟的意思,法是方法、門徑,究竟圓滿幫助眾生破迷開悟的方法。自己怎麼樣?自在障外,障就是十法界,自己在一真法界,在障外。「為眾生故,入生死海,亦具八萬四千諸度法門」。這就說出來了,你看佛、菩薩,這個菩薩是法身菩薩,就是初住以上,這不是十信位的菩薩。為眾生故,眾生有感,入生死海,記住就是前面所說的遍應十方。不離本處是一真法界,障外,不離障外;遍應十方,十方是障內。十方裡面就是什麼?他有妄想分別執著,妄想是無明煩惱,分別是塵沙煩惱,執著是見思煩惱,「願消三障諸煩惱」,這是十法界,遍應十方。應化也具八萬四千諸度法門,前面是性具,自性裡頭本來有的。應化在十法界這是講修德,他在那裡修行,他的修行就是身教,就是前面講的教、行、果,他要示相,性具裡頭沒有形相。所以八萬四千法門不是學來的,你自性裡頭本來有的,只要見性全都出來,惠能大師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。

  「據金剛性,鄰勝義空」,金剛是講不壞、不變不異,這是什麼?自性。鄰是做鄰居,勝義空是真空,佛講空講了幾十種空,勝義空是第一義。空不是沒有,不是說什麼都沒有,空有不二是勝義空。為什麼說空?因為它沒有形相,六根接觸不到,眼看不見,它不是色法,耳也聽不見,心裡想也想不到。心裡想是第六意識,第六意識也緣不到,所以叫空。它什麼都有,樣樣具足,只要有緣馬上就現前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