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二一八卷)  香港九龍  檔名:12-017-0218

  請掀開經本,日天子偈頌第二首開始:

  【如來色相無有邊。隨其所樂悉現身。普為世間開智海。燄眼如是觀於佛。】

  光燄眼天子,他修學證得的是「以一切隨類身開悟眾生令入智慧海解脫門」。我們看他的讚頌,讚頌也是他的心得報告。這四句,前面二句是講隨類現身。「如來」是指真如自性,真如自性沒有色相,但是它能現無量無邊的色相。色相是怎麼現出來的?是隨眾生心而現的;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。說佛有應,不如說自性有應,所以他不用佛,他用如來,就說明自性本具的能力,這能力不是從外面來的,自自然然就現身。諸佛菩薩可以隨眾生心、應所知量,現無量無邊的色相。我們再反過來問問,我們凡夫能不能隨心應量?如果凡夫不能,佛法在理論上就有欠缺,就講不圓滿。說實實在在話,凡夫跟佛沒有兩樣,跟諸佛如來同一個真心,同一個本性,所以覺悟的人隨心應量,迷惑的人還是隨心應量。這裡頭極微細的現象,一般人是習而不察,天天幹這樁事情,他就是天天不能覺悟,他不能夠覺察。如果凡夫不是隨心應量,佛所說的一切法就不通了,佛所講的一切法虛幻不實,那也就說錯了。所以我們一定要有能力覺察到諸法實相,從哪裡覺察?從我們本身覺察,我們的相,我們的身,隨著我們自己的念頭起變化,這不是隨心應量是什麼?當我們心歡喜的時候,相貌就現歡喜相,當我們憂慮的時候就顯憂慮相,『如來色相無有邊』;當我們歡喜的時候身體就好,當我們憂慮的時候身體就衰。所以色相與身體狀況隨著念頭在起變化,諸佛如來如是,一切眾生哪個不如是?眾生身是虛幻不實,諸佛身也是虛幻不實,真實的身是什麼?真實的身是清淨法身,沒有現相,那是真實。有相都是虛妄,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所以十法界是虛妄,一真法界還是虛妄,十法界不可以分別執著,一真法界也不可以分別執著,你才得大自在,才得真解脫。十法界我不分別執著了,一真法界分別執著,你還是墮落了。墮落到哪裡?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。只要有分別執著,決定見不到一真法界,事實的真相我們要知道。

  生佛不二,不過諸佛的心是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覺悟的心、慈悲心,所以他現的相好。我們常講「相好光明無等倫」,為什麼?心好,念頭好,現的相就好。我們凡夫起心動念跟佛恰恰相反,佛是真誠心,我們是虛偽心;佛是清淨心,我們是染污心;佛是平等心,我們是貢高我慢心;佛是智慧心,我們是愚痴心;佛是慈悲心,我們是自私自利心。所以佛現的色相,三十二相八十種好。如果是大乘了義經裡面講,佛現的是「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」。心好,相就好;心好,現的環境就好,極樂世界,華藏世界。心不好,現的相就不好,身體就不好,居住環境也不好。所以佛講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我們要明白這個大道理。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?從心想變出來的。我們為什麼不往好的地方想,要往壞的地方想?什麼是壞?想自己的利益就是壞;什麼是好?想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的利益就是好。所以我們六道凡夫現的相,都是從自私自利現出來的,沒有放下自私自利。地獄純是自私自利;餓鬼道九分自私自利,一分利益別人,鬼道;畜生道八分自私自利,兩分利益別人;人道是一半自私自利,一半利益別人;天道,愈往上面去,利益別人的念頭愈多,利益自己的念頭愈少;到無色界天,只有一分自私自利,九分利益別人。所以自私自利的念頭始終沒有放棄,出不了六道輪迴;哪一天我們把自私自利的念頭完全捨掉,這個人就超越六道輪迴。六道、十法界就是這麼一回事情。所以一真法界法身大士們,在《華嚴經》裡面講圓教初住菩薩以上,他們決定沒有自私自利,起心動念都是為一切眾生。他們現的色相,真的可以說盡善盡美。

  『隨其所樂悉現身』,隨其所樂,「其」是指九法界有情眾生,眾生心有感,佛菩薩立刻就有應。眾生之感,這是一個念頭,佛菩薩所應,無量無邊的色相。這個道理又深了,又不好懂,確實是不好懂。一個念頭轉過來,虛空法界統統轉變了;虛空法界轉變了,就是如來的感應,如來應了。我想諸位在經上見到過,經上有這麼個說法,菩薩成佛時看到山河大地一切眾生皆成佛道。菩薩成佛,這是一個人境界轉了;他一轉之後,他看到山河大地所有一切眾生都轉了。《華嚴經》上講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,一轉一切轉,一悟一切悟,一迷一切迷。這是「隨其所樂悉現身」。我們要細心,現在人講要冷靜,讀經、聽講你才能心有所會。宗門祖師說法常常問學生:「會麼?」會麼就是你體會到沒有?這是境界。會了,就入境界了。怎麼入?他轉過來了。不轉過來,不會!會就轉過來了。這個境界極其微細、極其深廣,《楞嚴》上講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看你悟入的層次,你悟入的淺,聲聞境界;悟入的深,菩薩境界;悟入的再深一層,法身菩薩境界;看你悟入淺深,境界不相同。圓教裡面,像《華嚴》圓教給我們說五十二個位次: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;這五十二個位次就是五十二種不同的境界,你悟入多少,境界不一樣。可見境界不是真的,真的那就應當是一樣,它不是真的,隨著你的心想起變化。

  初信位的菩薩跟二信位的菩薩,所見的境界不相同。初信、二信都聽佛講經說法,「佛以一音而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」,初信位的菩薩解得淺,二信位的菩薩就理解深一層,三信位就更深一層。大家雖然一樣,在一個地方、一個講堂,可是這一個講堂境界不相同,各個不一樣。這就說明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這些現象,即使對我個人,一個人,它也不相同。怎麼不相同?我們一個人要是認真修學,天天有進步,天天境界不一樣。什麼境界不一樣?你所看的一切人事物都不一樣,天天在變化。如果你斷惡修善,惡念沒有了,善念生起來,你看到一切眾生山河大地都善。從前沒有轉過來的時候,看到一切眾生山河大地都惡,現在看到都善,豈不是一切眾生山河大地隨著我們念頭在變嗎?你證得阿羅漢果,看到一切眾生山河大地都是阿羅漢境界;你證到菩薩果位,看到一切眾生都是菩薩,樹木花草也是菩薩;你證得如來的果位,佛果,你看到大地一切眾生都成佛了,都是佛。我說這些話,很多人聽不懂!聽不懂是真的,聽不懂是應當的,為什麼?你境界沒轉過來,你怎麼會懂?你怎麼會相信?佛在經上講的這些話,佛教我們修,教我們證,教我們依照他理論方法去修學、去學習,學習到最後,證明佛講的話句句都是實話。所以相沒有一定的相,剎那剎那在變。諸位要記住,不是一年一年變,不是一天一天變,剎那剎那在變。所以,這兩句話的意思深廣無盡。佛給眾生做榜樣,佛是以純善之心,我常講心善、意善、行善。中國童蒙教學的時候,小朋友三、四歲,教他念《三字經》,《三字經》第一句話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這個善是佛家講的善,佛家講的善不是善惡之善,善惡的善就不善了;善惡二邊都不著,那是真善,那叫本善。有善有惡,善惡相對,相對就不善,這個道理深。極樂世界誰懂得?一般人都把苦跟樂相對來看,那不是極樂,不是佛說的意思。苦樂二邊都捨掉,這才是真的樂,那才叫極樂。極樂是中道,稍微有一點偏邪就錯了。苦樂是偏在二邊,是偏邪,不是中正。唯有中正是真的,偏邪就是虛妄的。

  第三是『普為世間開智海』。諸佛菩薩隨著眾生的感,以無量無邊色相來應化,目的何在?幫助眾生開悟。所以我們一定要清楚,覺悟眾生是第一功德。你不執著功德,那叫真實功德;執著功德,功德就轉變成福德。一切福德邊的事,如果離開妄想分別執著,就全部轉變成功德;只要有一絲毫執著的念頭在其中,功德就變成福德。福德是三界之內去享受,我們今天看到世間富貴的人家,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,有億萬的財富,那是福德。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講得好,「此事福不能救」,福德再大,不能救,不能救什麼事情?了生死、超輪迴的事情,福德不能救。什麼能救?功德能救。功德裡面,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你就能了生死,你就能脫輪迴,你就能斷煩惱、生智慧。唐朝善導大師說得好,修行人這一生中有多大的成就,「總在遇緣不同」,這個話說得沒錯。「緣」這個字裡頭,也是很深很廣。釋迦牟尼佛在世,這個緣是第一殊勝,跟著釋迦牟尼佛修學的人依舊有許許多多不能成就的,緣能說不殊勝嗎?祖師大德的教誨,我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,章嘉大師善知識、大善知識,李炳南老居士大善知識,親近他的人,一天到晚跟在他身邊的人,有沒有成就?沒有成就。這是緣不具足嗎?沒錯!緣有四種緣,你能夠在善知識的身邊,只是四種緣裡的一種緣,叫增上緣,另外三個緣沒有,你白跟了。另外三個緣是什麼?親因緣,所緣緣,無間緣;最後一個增上緣。

  跟在釋迦牟尼佛面前,增上緣具足了,如果沒有親因緣、沒有所緣緣、沒有無間緣,就像經上講的城東老母一樣。因為佛說,「佛不度無緣之人」,城東老母天天跟佛見面,這個老太太,佛天天見面,怎麼說沒有緣?好!佛說你不相信,我示現給你看。佛走到她面前,她掉轉頭,走到那邊去;佛有神通,又變一個身在她那邊,她一看到,掉轉身往這邊走;佛再現一個身,她又往這邊走了;四面都是佛,她抱頭痛哭,低下頭來哪個都不看。佛教大家看,沒有緣。她沒有什麼緣?她沒有親因緣。親因緣是我們佛法講的種子,善根種子她沒有。在我們一般同修來說,親因緣都有,過去生中都曾經學過佛,也曾經供養過佛菩薩,親因緣決定是有。沒有,那就跟城東老母一樣,聽到佛教掉頭就去了,那是沒有親因緣。我們現在緣不足在哪裡?所緣緣不足。所緣緣是好學,我們不好學,又想學又不肯真幹,我們缺這個緣。無間緣也沒有,無間緣是什麼?你學習不能間斷。我們學習是常常間斷,時時刻刻間斷,這一念阿彌陀佛,下一念胡思亂想,就斷了。我們自己要曉得自己毛病在哪裡,要下定決心痛改前非,我們才有救。在四種緣裡面,我們缺了一半,所緣緣缺了,無間緣缺了,因此依舊隨順習氣煩惱,這不能成就。所學到的一些佛法就順口溜,記問之學,自己絲毫不得受用,甚至於造無量無邊的罪業。

  像法輪功的李洪志,造無量無邊的罪業,打著佛的招牌,用佛家這些名相術語,曲解其意,搞什麼?搞名聞利養,欺騙眾生。《楞嚴經》上講的話,你看兌現了,現在現遭王難,王難就是犯了法,執法的人要通緝他,這就是從前的王難。死墮地獄,現在造這些犯法的事情,要受刑事處分是花報,果報在阿鼻地獄。他這個罪大了,破和合僧,他不是破一個道場,他是破整個世界整個的佛法,你說這個罪多重,愚痴到了極處!千佛出世,不通懺悔。我們想想,他為什麼會造這麼嚴重的罪業?還不是為了自私自利。我們學佛,看到他這個樣子,回頭自己要反省反省,他造的是極重的罪業,我們雖然造的罪業沒那麼重,有沒有造罪業?如果還造罪業,他那個大罪不通懺悔,我們這個罪業還能夠懺除。要回頭,要懺悔。懺悔要怎麼懺法,這樁事情非常重要。因為我們是凡夫,古人說得好,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,所以凡夫都有過失。不但六道凡夫有過失,十法界的四聖還是有過失,他們過失輕、過失少。懺悔法門就比什麼都重要,懺悔就是知過肯改,知善肯修。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,什麼是懺悔?懺悔就是儒家所講的不貳過。我知道錯了,從此以後再不犯同樣的過失,這才叫懺悔。絕對不是說,做錯了事情,在佛菩薩面前禱告禱告,求佛菩薩原諒,明天再幹,幹了再去禱告,這個沒有用處,這是假的,不是真修行;真修行,不重形式。形式上在佛菩薩面前發露求懺悔,那是形式,真正修行人不重形式重實質,真的覺悟了,真的回頭了,真的不犯,已經做的過失不再犯了。這種佛菩薩面前發露懺悔,有沒有必要?也有必要,那是演戲,是做給別人看的。是那些沒有學佛的人,看到出家、在家這麼多學佛人在佛菩薩面前懺罪,讓他看了心裡有所感動。所有一切形式,要記住是唱戲唱給別人看的;自己真正用功夫,沒有形式。從前學佛人懂,現在學佛人不懂了。為什麼不懂?沒人教他。

  我這一點點利益是章嘉大師教的,章嘉大師著重實質不著重形式。他老人家非常重視戒律,教給我怎麼受戒?他教我不要到什麼戒場裡面去受戒,我說:那戒怎麼受法?「你做到一條,你就受了一條」,我這才恍然大悟。佛說不殺生,我從此之後對一切眾生不再殺害,我這一條戒就得了,不是在形式上。這是真善知識!形式上受了,照幹,等於沒受一樣。三皈五戒都要著重在實質,不著重在形式。可是現在學佛的人著重在形式,不知道實質,所以全是假的。這個假的,也不要當兒戲,為什麼?罪過很重。沒做什麼壞事,哪來的罪過?都是地獄的種子。你犯的最大的過失,你自己不知道,什麼過失?破壞佛法形象,破壞佛法形象就是五逆罪裡面破和合僧。我受了三皈,我完全沒有照做,把佛法三皈的形象破壞了,人家一看,「這個人是佛教徒,你看他是這樣子的;這個出家人惡劣到極處,還不如一個平常人」,你把佛法形象破壞了。佛法是天人師表,經上常常讚歎佛是天人師,師是什麼?最好的榜樣。你把最好的榜樣,從你自身把他毀掉,你的罪不是阿鼻地獄是什麼?你說「我又沒有害人,我又沒有騙人,我又沒有殺人」,但是你把佛法形象破壞了。所以印光法師一生,為什麼不收出家徒弟?是他老人家的大慈大悲。為什麼?收一個出家徒弟,就送一個人到阿鼻地獄,不忍心!李炳南老居士一生不勸人出家,不勸人受戒,這都是一個真正覺悟人、明白人,不害人。你勸人去受戒,他受了戒,他又做不到,他破壞佛教形象,做不到就是破壞佛教的形象,這個罪就相當重。受個戒,不是榮耀,「我受了菩薩戒,我是菩薩」,貪瞋痴慢的菩薩,一天到晚還搞是非人我的菩薩,侮辱了菩薩,你說這個罪多重!所以出家這件衣服不是好穿的,真正肯學是無量無邊的福德,違背了聖教是無量無邊的罪業,幾個人懂?難怪你不懂,沒人講了。經也不看,說老實話,經擺在面前看不懂;不但經看不懂,古人的註解也看不懂。我常說字字句句無量義,你為什麼看不懂?你的心性,你的智慧,被你的煩惱習氣蓋覆住,你智慧不能現前,所以面對著佛的言語文字,你不但不懂,你還把它誤會,誤解如來真實義,曲解如來真實義。

  這首偈子裡面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,我們看到日天子,這是太陽神,是諸佛如來應化的,他不是凡夫。但是他現的相是凡夫,是日天子,他的地位身分跟四王天相同,欲界品位並不高。他皈依三寶,發菩提心,修菩薩道,「普為世間開智海」,這句話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,為的是世間一切眾生,幫助他們開智慧。一切言語造作、起心動念都是覺悟眾生的,眾生看到了,聽到了,接觸到了,能不能覺悟?那是眾生的緣具不具足。緣,剛才講了,四緣具足這才有成就,四種緣裡頭缺一條都不能成就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才曉得並不是每一個親近善知識的人、每一個親近殊勝正法道場的人都有成就,那你是看錯了,你想錯了。前面三種緣:親因緣、所緣緣、無間緣,這三種緣具足,在佛法裡面叫法器,我們世間人講這是人才,可以造就,這是本身具足的條件。外面的條件只有一個增上緣,你遇到好的老師,好的同學,好的修學環境,統統是增上緣。所以本身條件不具足,縱然遇到好的道場,好的同參道友,好的老師,一樣不成就。但是往往也有本身條件缺乏的人,但是他老實,他肯學,要是在好增上緣當中有一段時期的薰修,慢慢他的親因緣、所緣緣、無間緣慢慢養成,他也能成就,這個我們在歷史上看到許許多多的例子。最明顯的例子是念佛堂,在念佛堂念佛的這些蓮友們,煩惱習氣深重,善根不能發現;如果有個很殊勝的念佛堂,他進入這個念佛堂能生歡喜心,喜歡在念佛堂念佛,時間久了,慢慢的他煩惱輕了,善根種子起現行。所以好的增上緣,確實是有必要的。

  大凡中下根性,外面增上緣比什麼都重要。佛為眾生講經說法,就是給大家做增上緣。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上看到一個例子,阿闍王子與五百大長者,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,善根福德非常深厚,天天聽世尊講經說法,往生極樂世界的念頭沒生起,還生不起來。聽佛講《無量壽經》,非常歡喜讚歎,動了個念頭,「我將來作佛也要像阿彌陀佛一樣」,還不肯往生,還不肯求往生。諸位想想,如果不是常常聽世尊講經說法,他這個念頭也生不起來,你就曉得煩惱習氣多重;供養四百億佛這個善根,還是被煩惱習氣蓋住,不能起現行。我們看看別人,再想想自己,自己有沒有求生淨土這個念頭?沒有!怎麼知道沒有?如果有求生淨土這個念頭,萬緣就放下了;還沒有放下,沒有真心求生淨土。換句話說,真正要發心求生淨土的人,自私自利的念頭就斷了,貪愛執著世間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這個念頭也斷了,這個人是真正想求生淨土,真正想親近阿彌陀佛。他這個念頭沒斷,他是玩假的,他不是搞真的。從前李炳南老居士說了一句話,說這些學佛的人,在家、出家搞假的,李老師四個字批評他們,「玩弄佛法」。我們細細想想,他老人家所說的這句話,「玩弄佛法」,你造業可重了。玩弄佛法,就是世間人常講的消遣佛法,把它當消遣,這種心態學佛還得了嗎?佛是至善純善,你的心行不善。

  如果我們從廣義的教義上來講,玩弄佛法比不肯玩弄佛法還要勝一籌,勝在哪裡?佛法的種子種在他阿賴耶識裡去了,地獄是照墮,苦是比別人受得多,地獄罪報受完之後,這個金剛種子遇到善緣起現行,他還能夠去作佛。那個不玩弄佛法的人作佛的機會沒有了,雖然不墮地獄,但是他成不了佛。所以明眼人對於這一類的人還是讚歎、還是同情,以悲憫心來幫助他;幫助他覺悟,幫助他回頭。只要一口氣沒斷,回頭懺悔還是來得及,像《觀無量壽佛經》講的阿闍世王一樣,能回頭。這就是為什麼要多聽經,為什麼世尊當年在世,用講經說法這個方法幫助人。佛法傳到中國之後,這兩千年當中,早期祖師大德們也是用講經說法幫助一切大眾。我們淨宗,慧遠大師以後,又多了一個方法,提倡共修。佛家共修,確確實實是遠公大師所提倡的。到唐朝中葉,馬祖道一和尚,禪宗稱他作馬祖,他俗家姓馬,不是我們在媽祖廟拜的媽祖,俗家姓馬,他的法名叫道一。這是禪宗第八代的祖師,也就是惠能大師的徒孫,跟百丈禪師兩個人建立叢林制度,就是把共修制度化了。這是中國佛教的特色,在過去沒有建立制度,制度化是他們兩個人開始。這是佛教在中國革命性的一個改革,對於中下根性的人大有利益。

  都是普為世間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做種種示現。我們要能體會,要能觀察入微,然後才知道怎樣修學,怎樣幫助自己離一切相,怎樣幫助別人修一切善;離一切相自度,修一切善度他,圓滿成就菩薩道,這是如來家業,續佛慧命。於是我們漸漸領悟到,宗門教下祖師大德教我們從根本修,根本是什麼?根本就是離相修善,這是根本。離相就是離妄想分別執著,常常保持清淨心,清淨心沒有妄念。我們沒有辦法保持,為什麼?一天到晚胡思亂想,妄念太多太多了。可是自己要警覺到,這些妄念就是輪迴的根,妄念不除,輪迴就出不去。妄念裡面,如果是貪就是餓鬼道的因,死了以後鬼道去了;瞋恚的因,死了以後地獄道去了;愚痴的因,死了之後畜生道去了。妄念太可怕!淨宗法門的殊勝,博得一切諸佛如來的讚歎,就是他斷妄念的方法特別巧妙,就是把妄念轉變成阿彌陀佛,要轉得快,要保持得久。所以為什麼教你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念佛,就是把妄念統統轉變成佛號,佛號功德不可思議;不管你有心無心,功德都很大。我們在許多典籍裡面看到,餓鬼道、畜生道聽到佛號減輕痛苦,畜生在被殺的時候苦,如果有人在旁邊看到,合掌給牠念幾聲阿彌陀佛,那個利益就太大了。不但是畜生被殺的時候痛苦,殺了之後吃牠的肉,刀切牠,在鍋裡面去煎牠、炒牠都痛苦,我們凡夫不能覺察,「牠已經死了」,已經死了,牠神識沒離開。為什麼不離開?愚痴,牠執著那個身就是牠,那個肉就是自己,執著!牠不執著就沒事情,牠執著,所以你碰到牠的身體,牠還是有痛苦。這個時候聽到佛菩薩名號,牠就清涼,牠就減少痛苦。

  這些事情我們不讀佛書,不看古人這些公案,我們決定想不到。我們只想到畜生被殺的時候痛苦,沒有想到死了以後牠還念念不離開牠的屍體。畜生如是,人又何嘗不如是?為什麼如是?愛惜他的身體,過分愛惜自己身體,死了以後做守屍鬼,他的神識離不開他的屍體。守屍鬼,守屍鬼很可憐,他不能去投胎。所以佛教人,修行人第一個要「破身見」。見思煩惱裡頭,見惑頭一條是身見,知道身不是我,身是我所,是我所有的,就像衣服一樣,我們知道衣服不是我,衣服是我所有的。你有這個覺悟,將來以後擺脫這個身見就容易,知道身不是我,換一個身體很容易,不困難。往生到極樂世界要換身體,要把這個身體捨棄,就像一件破舊衣服一樣,歡歡喜喜把它脫掉,毫無留戀,換成金剛不壞身。金剛不壞身是金剛不壞心變現出來的,我們自己有這個心,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,那是增上緣。我們什麼是金剛不壞那個心?我們對於阿彌陀佛的信仰堅定不移,對於阿彌陀佛的弘願決定不懷疑;四十八願,願願接引眾生,決定不懷疑;對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成就決定嚮往,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,深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忠告,勸勉我們發願往生,這個心願就是金剛不壞的心。我們具足這樣的親因緣、所緣緣、無間緣,無間緣是念念不中斷,阿彌陀佛給我們做增上緣,這決定往生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下下品往生的人也是圓證三不退,去作阿惟越致菩薩,不可思議!

  不但我要去,我要成就,而且念念願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各個都在一生圓滿成就,這一念就是修善,自己求生就是斷惡;自己求生是自度,念念希望別人都能成就是度他。你有這個念頭,你有這個心,你決定有這個行為,時時刻刻幫助別人認識佛法、認識淨土,修學佛法、修學淨土,你常存此心,常有此意,自自然然時時刻刻你會幫助別人。我們印送這些經書,印送這些勸勉別人的文字,我們沒有版權,歡迎翻印。這是一念善心,這是一念善行,這是好事。好事,如果後頭印上「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」,這個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斷乾淨。好事,希望別人好,但是我自己的利益不肯放棄;可能別人因此得度了,自己不能得度。別人如果看到這些文字,聽到這些說法的錄音,他真放下了,他成就了;我們自己還貪圖一點小利,還想收一點版權的利潤,自己不能得度。這裡頭的理跟事,都要清楚,都要明瞭。

  所以菩薩在這個世間,到這個世間來為世間一切眾生,在這個世間所作所為無一不是利益世間一切眾生,就是將來示現往生,還是為利益一切眾生。往生是做出往生的樣子給別人看,給眾生做證明,像我這個樣子就決定往生。所以從生到死這一生當中,點點滴滴都是為世間一切眾生,沒有一絲毫為自己,菩薩應世,這個人是真菩薩。我們是不是?我們可以是,只要肯幹就是。從前不是,從前是凡夫,現在肯幹,凡夫就作佛了。凡夫成佛,不是說死了以後再來成佛,不是!念頭一轉,行為一變,凡夫就成佛了。超凡入聖就在轉迷為悟,迷的時候是凡夫,悟的時候就作佛了。我們常講,章嘉大師過去教我、告訴我,佛法知難行易,你要轉凡成聖容易,但是你要知道這樁事情難。你為什麼不肯轉?是因為你不知。知道了還不肯轉,知得不透徹,一知半解;知道透徹,立刻就轉過來。沒有轉過來,你是業報身,你活得很辛苦,活得很累;轉過來之後,你是菩提身,你是願力身,你活得輕鬆,活得自在,活得快樂。這個樂是真樂,不是世間你得財富升官發財那個樂,一切都失掉的時候,你就感覺到苦,那是世間人苦樂之樂。入佛境界的人,順境樂,逆境也樂,善緣樂,惡緣還是樂,那叫真樂,不會受外面境界干擾,不被外境所轉。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「若能轉境,則同如來」,不被外面境界轉,自己有能力轉境界,這才是真樂。諸佛菩薩如斯示現,光燄眼日天子他學這個法門,他在這個法門裡面成就,我們一般人講得道證果,所以他也以種種不同的色相,為一切眾生示現,幫助一切眾生開悟,幫助一切眾生證果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