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六一八卷)  2006/8/2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618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賢首品第十二」,「發心行相」,清涼大師最後一段《疏鈔》,我們接著前面的鈔文,把文念一段對對地方。「雖知法門如空無所有,而有誓願畫繪莊嚴虛空,雖知佛道非成所成,如空中種樹,使得華果,名假觀也」。前面說過發心為什麼要跟三觀相應,這個道理很深,如果與三觀不相應,就不是真正的菩提心。換句話說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起心動念、待人接物沒有例外的,如果都能夠與三觀相應,就是菩薩行。穿衣吃飯是菩薩行,工作是菩薩行,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菩薩行。你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,當體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心裡頭沒有絲毫掛礙。確實可以做到一塵不染,永遠保持著你的清淨,身心清淨,煩惱不起。不但是智慧增長,動用無不是智慧在起用。

  這個地方是舉個例子而已,我們要懂得這個例子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這是《華嚴》的教義。雖然知道「法門如空無所有」,《金剛經》上說的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那法要不要修?還是要修。「而有誓願畫繪莊嚴虛空」,這句從比喻上說的,法門無量誓願學,就是用無量法門來繪畫莊嚴虛空。諸位想想這個味道,它與前面的空相應。「雖知佛道非成所成」,這個非字是貫下去的,非成、非所成。「如空中種樹,使得華果」。

  所謂假觀是從法相上說的,諸位必須要知道。空觀是講法性,它不是精神,它也不是物質,但是精神世界、物質世界是從它所現所變的。所變的雖然有相,所現所變有相,這個相剎那生滅,念念不住,所以相不是真的。相(現相)在佛法裡稱之為妙有,什麼叫妙有?有而非有,非有而有,也稱為幻有。佛常常用「夢幻泡影」來比喻,比喻法相,我們很難體會到!可是大乘教裡有句話說得好,「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」,這是真的。體裡面什麼都沒有,它能現幻相,幻相不是真的,不礙空體。

  從法相唯識來講就比較容易體會到,精神的世界是阿賴耶的見分,物質的世界是阿賴耶的相分,見相兩分都是屬於法相。法性是什麼?上面那兩種,自證分、證自證分,那是法性。所以用四分來解釋,我們就有很清楚的一個概念,自證分是體,證自證分是佛性,就是本體裡面本來具有的般若智慧,這不是從外面來的,本體本來就有的。所以「出現品」裡面佛說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如來智慧就是證自證分;德相,德就是自證分,相就是見分跟相分。我們這樣說法,諸位對法相要能夠學到一點,你聽到就會有個概念,它是一不是二,這裡面沒有對立,沒有矛盾,沒有衝突。所以,法性是和諧的,法相是和諧的,性相是和諧的,整個宇宙是和諧的。宇宙變出來的所有法相沒有一個不和諧,性相和諧,精神跟物質和諧,事事無礙是說一切諸相的和諧。

  為什麼不和?迷了!迷了諸法實相。迷了之後,就生起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麻煩大了,這是什麼?違背了自性。這不是性德,不是如來智慧德相,要知道。這是真正在起無明,無明生煩惱,煩惱造罪業,罪業感得果報,六道三途!六道三途有沒有?永嘉大師講得好,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。我們聽經聽了這麼多年,你有沒有聽懂?沒懂。為什麼我說你沒懂?你沒有能體會得。你所聽到的這些東西記在心裡,佛學常識。為什麼不懂?你沒有學佛。學佛你才能契入境界,這個重要。你沒有得受用!方東美先生五十幾年前,我學佛五十五年前,告訴我,「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你不能契入境界,你得不到這享受,契入才會得到!

  不但佛如是,世間學術也如是,儒跟道不例外。你看從前讀書人常講「孔顏之樂」,孔是孔子,顏是顏回,他們樂的是什麼?我們一般人講的是安貧樂道!他們的物質生活很貧苦,但是每天非常快樂,我們講精神生活豐富,物質生活欠缺,很快樂。那個道是什麼?你沒有契入,我們一般講你沒有得道,你怎麼會快樂?得道就快樂!道要怎麼得到?學而時習之就得到了。把你所學的東西完全變成你的思想、見解、生活、行為,你就快樂了。儒如是,佛也如是。經典裡面說的這些東西,你沒有得受用,你沒有能落實。此地講的空假中非常重要,如果這三個東西你懂了,你能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起心動念、生活工作、待人接物,那你多快樂!你這個快樂就是佛菩薩的快樂,你才懂得它。

  我們很想得到,為什麼得不到?我們的學習沒有按照次第來學,好像種樹一樣,樹的次第是要扎根,我們沒扎根。這是現前普遍的現象,這個根,我們不能怪別人,也不能怪自己,只可以說我們生不逢時!儒釋道三家的根大家疏忽了,疏忽了將近一個世紀。我們從小沒學過,不能怪父母,父母他們從小也沒學過,不能怪祖父母,祖父母從小也沒有學過。大概從小能夠學過,沾到一點邊的,我們的曾祖父母、高祖父母。如果在香港來講,在我想像當中,高祖父母的時候已經丟掉,問題嚴重!所以我們所學的,儒也好、佛也好、道也好,都沒有根。沒有根就沒有生命,死的,不是活的,怎麼樣勤苦的學習都得不到。你看日常生活當中,起心動念還是煩惱習氣,自私自利沒有捨掉,名聞利養沒有捨掉,貪瞋痴慢沒有捨掉,你怎麼能成就?

  我在這些年來,實在講是到處流浪,我的一生是佛菩薩安排的。流浪當中省悟過來,吃的苦頭太多,省悟過來了,認真的反省,長時期的反省,才發現根重要,對自己從根救起。所以別人重視的是大經大論,我重視的不是這個,我重視的是根,基礎。佛教的根,《十善業道經》;儒家的根,就是我們中國五千年傳統家教的根,現在我們選擇的是《弟子規》,可以說是中國五千年國家家教的集大成,很難得!道教的根,《感應篇》。我們每天拿著這個東西來反省、懺悔、改過自新,腳踏實地!念佛求生淨土,這才能往生。搞真的,不能搞假的,搞假的是搞得好看,不得受用,樣樣都要搞真的。

  對於所有一切諸法實相,總的來講,法相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,才心開意解。我們知道所有一切現相體空、相假,所以對於一切現相沒有留戀。我們用,用中,中道,不偏於假,也不偏於空,非空非假,即空即假,學這個。這個東西落實在哪裡?落實在弟子規,落實在十善業,落實在感應篇,你就會嘗到法喜,你就會體會到孔顏之樂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。你要不能兌現,那個喜悅你得不到,不但你得不到,你想也想不出來;佛菩薩的法喜,常生歡喜心,你也想不到。真懂得之後,你對佛法的修學不疲不厭,身心愉悅,人就不容易衰老。

  學法門、行佛道不為自己,為眾生!就是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為一切眾生做最好的樣子,這就叫中道,不為自己。對自己有沒有妨礙?絲毫妨礙都沒有。對自己來說,就是不斷的提升自己的靈性,不斷的斷煩惱,斷煩惱的習氣,向上提升。所以菩薩為什麼教化眾生?在教化眾生裡面成就了自己。順境、善緣不起貪愛,在逆境、惡緣不生瞋恚,天天幹什麼?斷貪瞋痴。這個東西初學,今天斷掉了,明天又冒出來,為什麼?習氣太深。要到多長的時間才能把貪瞋痴伏住、控制住?古人常常給我們講,上上根人大概要三年五載,那真是了不起;中等根人,二、三十年;下根人時間就更長,四、五十年。鍥而不捨,天天認真的幹,才能夠控制住。控制住了,法喜現前,法味嘗到了,這是真的,其他全都是假的。在這個世間,就如同佛在經上所說的遊戲神通,佛菩薩是遊戲神通,我們遊戲人間。世出世法都不生貪戀,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覺,現身說法,幫助眾生覺悟。我為什麼要這樣做?幫助眾生覺悟。

  釋迦牟尼佛在《梵網經》上告訴我們,三千年前他降生在印度,示現成佛,這一次是第八千次;換句話說,他久遠劫就成佛了,又到這邊來表演這一套。為什麼?跟唱戲一樣!他來了,諸天善神、菩薩好多看到佛來表演,大家也都跟著下來。跟著下來做在家、出家的弟子,所謂是「一佛出世,千佛擁護」,都下來幫助他。他來唱主角,我們大家唱配角,替他跑龍套,搞得好熱鬧,表演給沒覺悟的眾生看。你看世間人爭名逐利,賢首菩薩在這段經文裡面,前面就給我們說出,「不求五欲及王位」,都是世間人拼命追求的,「富饒」,哪個不想求發財,「自樂」,追求快樂,「大名稱」,我們現在講的是名聞利養,世間人拼命追這個。

  釋迦牟尼佛全得到了,出生就是王子,十九歲的時候統統捨掉,剃髮出家去修道。你說什麼最快樂?如果道不比這些東西快樂,釋迦牟尼佛的示現就毫無意義了;道比這個快樂。佛法裡面所說的世味(世間的滋味)哪有法味濃!這正是方先生所說的「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你要不能把世味捨掉,最高的法味你嘗不到,它蓋覆住、障礙住了。要捨!

  我自己很幸運,慶幸自己這一生遇到這三位老師都是高人。我頭一天拜訪出家人,章嘉大師,我向他請教,方老師告訴我佛法的殊勝,我懂得了,我向大師請教有沒有方法叫我很快的契入?章嘉大師的教誨跟一般人不一樣,他言語很少,態度很嚴肅,嚴肅裡面充滿了慈悲。我一個問題提出來,半個小時之後才答覆,他看著我,一直看我到整個心情定下來,他才講話,這是有道理的。如果你是心浮氣躁,給你講沒用處,你聽了耳邊風,不但你記不住,你無法體會到。所以讓你整個心情定下來,才給你講,講兩句話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我講的速度快,他講的速度很慢。

  所以頭一天第一個問題,他就教我看破、放下,我聽了能體會到。接著我向他老人家請教,從哪裡下手?他告訴我從布施。布施就是捨,布施就是放下,放下你的執著,放下你的分別,放下你的妄想,你就成佛了。他答得真好!話說得很簡單,事實上可不簡單。第一天我離開他老人家,他送我到門口,拍著我的肩膀告訴我,「今天我教你六個字,你好好的去做六年」。我也是真聽話,依教奉行,所以得一點利益。

  我們是個知識分子,喜歡看書,他教我看《釋迦方誌》、《釋迦譜》。這個書在台灣當時書店買不到的,《大藏經》裡面有,他告訴我,《大藏經》裡有。我到善導寺「太虛大師紀念館」,那裡面有藏經,找出來抄!我用手抄本。什麼東西?釋迦牟尼佛傳記。這種教學的方法,我們在這麼多年來看看這些法師大德們,不是這個教學法。這是什麼?這是契機。你要想學佛,你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,你對他不認識,那你是迷信。我們明瞭之後,我才體會到佛教不是宗教,它是教育,認清楚了。他老人家一生,開悟之後,三十歲開悟,開悟之後就從事於教學,教一輩子。七十九歲入滅的,教學四十九年,從三十歲到七十九歲。

  對大眾是教學,對一個、二個人也是教學,從來沒有一天中斷過。所以我心目當中,佛教是佛陀的教育,要用現在的名詞來說,佛教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;釋迦牟尼佛的身分,用今天的話來說,他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,我們可以這樣稱他。他的身分是個義務工作者,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。他一生教學沒有收人學費,沒有接受學生的供養,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,真正是中國人所講的安貧樂道。他對於這種工作不疲不厭,快樂無比!放棄王位,放棄榮華富貴,這裡頭的道理就深了。為什麼?我們學佛要從這個地方學,處處給社會大眾做榜樣,做好樣子。

  你們貪著,你看我不貪著。光說不貪著,人家不相信,我有,能捨,這叫真的不貪著,人家才相信。你沒有,什麼都沒有,你說不貪著這就毫無意義,沒人相信你。有,不貪著,所謂是難捨能捨,難忍能忍,難行能行。明白了,物質的世界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你可以受用,你不能擁有,擁有不到,包括身體。身體我可以受用它,我能不能擁有?擁有不到。為什麼?剎那生滅。這句話懂得的人也不多,真正懂得就了生死。你看一般人貪生怕死,不知道事實真相,不知道身相是剎那生滅的。明白人知道剎那生滅,還認真學習,還在裝模作樣,那就是遊戲神通。

  沒有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的人,這一切種種示現是提升自己,要提升到大徹大悟。所以要知道,利他才是真正自利,利他很微薄,自利很豐厚。自利就是提升自己的境界,提升自己的靈性,那是自利;利他則是做種種表演,種種示現,希望他看到、聽到、接觸到,他有領悟。誰能領悟?有緣人。大乘教裡常講「佛不度無緣之人」,無緣之人是佛做種種示現,他沒有看出來,那叫無緣人。佛的一切示現立刻就覺察到,這有緣人。佛是天天做示現,天天在表演,身語意三輪教誨,這個恩德不是父母之恩能比擬的。生生世世永無間斷,沒人知道。真的能夠體會到了,進步不是加法而是乘法,倍倍相乘,幾何級數,快,進步就快了。難就難在入門,入門時習氣太重,怎樣把那個習氣控制住,習氣放下,依教奉行,這才能提升。

  祖師大德在這裡用些比喻,比喻得好,很有味道,修學這個法門是繪畫在空中,還非常認真在畫。證果,佛法的果位,阿羅漢、菩薩,菩薩裡我們在裡面讀的,十信菩薩、十住菩薩、十行菩薩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。這些是什麼?這些統統叫空中種樹!有沒有花果?不能說有,也不能說沒有。妙!法真是妙,妙法,非空非有,即空即有,空有是一不是二,這是真妙。你要曉得花果,有花果之名,有沒有花果之實?沒有。為什麼沒有?這個連中國老子《道德經》上頭一句話都說得很清楚,「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」。所以佛告訴我們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這個話要聽懂,捨不是說經典不要了,不要念了,那你就完全錯了,經典要天天念。捨是什麼?捨執著、捨分別、捨妄想,這就對了,那真的叫如法!不是說經典不要,戒律不要,規矩不要,那個人會墮三途。

  我說了這些話,這兩句比喻諸位能不能體會得?如果還不能體會得,沒關係,《華嚴經》是無數次的重複,好在這裡,這是佛的慈悲。這個地方沒聽懂,下面還有,還會講到,再沒有聽懂,後面還有。所以他跟我們中國古人教學不一樣,古人教學不願意再第二遍,你一遍沒聽懂,後頭不跟你講;佛慈悲,不斷的提示你,不斷的薰習你,長時薰習。可是最重要的,你要是個活的根才行,如果不是活的根,天天澆水都沒用,死的。活的根是什麼?十善業道重要,十善業道是活的根。十善業道要靠什麼才能活得了?要靠弟子規,要靠倫理道德的教育。這就說明世尊滅度之後,弟子們弘揚佛法從四面八方,為什麼傳到現在,在中國這一支非常的茂盛,茁壯開花結果,其他的連印度本土都不能跟中國比,這什麼原因?

  我們一般講,水土適合於這個植物的生長。中國的水土是什麼?中國水土是孝親尊師。中國人是最懂得教育,五千年前就重視教育。小孩從什麼時候教起?從懷孕就教起。你說這還得了。在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國家民族有這樣的認知!教育的內容,五倫八德,五千年沒有改變。教育的核心就是愛,五倫裡頭頭一句「父子有親」,就是親愛,這是中國教育的根,教育的源泉就是親愛。父子的親愛是天然的,那是道,沒有人教。教育主要的目的,這父子的親愛如何保持著你一生不變,這是教育第一個目標。第二個目標是這個愛要發揚光大,你愛父母,父母愛子女,擴大的時候,愛兄弟姐妹、愛你的家族、愛你的鄰里鄉黨、愛社會、愛國家、愛人類、愛一切眾生,擴大,這是中國傳統的教育。它跟佛法的大慈大悲相應,佛教的教育是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,你看看跟中國五千年傳統是什麼關係?然後你才會知道,佛教傳到中國為什麼它能夠生根,它能夠茁壯開花結果,在這個世界上造成無比的殊勝,道理在此地。

  我們再看看現在的世界,現在世界麻煩來了,所缺乏的就是愛心,這個缺乏麻煩就大了,現在的社會充滿了仇恨。西方有通靈的,現在西方人這個也很多,也不說是迷信了。這些神靈,西方人稱神靈,附在病人的身上,我們中國人叫附身,外國有。附身透露的訊息,我摘錄了這一段,這是神靈透露的,好像是在美國有個精神科的醫生叫魏斯。他出了四本書,台灣有得賣,有翻譯的,我是在那裡面節錄下來的。神靈透的消息,「充滿仇恨與憤怒的苦惱世界是地獄」,那我們現在社會是不是地獄?「貪婪、欲望而瘋狂的痛苦世界是餓鬼,忘恩負義、寡廉鮮恥者的世界是畜生」。我們今天的社會是不是仇恨、憤怒、苦惱?是不是貪婪、欲望、瘋狂?是不是忘恩負義、寡廉鮮恥?這神靈透的訊息。

  消除這三個惡世界,建立清淨無垢的世界,是所有一切神靈應化在世間的本願。所以這個世界上是兩種人,一種是來受果報的,一種就是來工作的。工作就是我們講乘願再來,來幫助眾生的。他在日常生活當中,言談舉止、一切所為都是在教化,都是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,覺悟的樣子,我們要能體會到。體會到之後,你就知道怎麼學習。具體的學習,認真落實弟子規。弟子規是性德,不是哪個人發明的,做人就是要這樣。佛菩薩示現在人間,他就是這樣,所以它是性德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幾分鐘。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鈔文,「雖知法門及佛果,非修非不修,非證得非不證得,以無所證而證而得,中觀」。中是真實的智慧,佛門裡面講中觀,你看看中國老祖宗傳統教導我們用中,所謂是中庸之道!空有二邊不偏,偏在空有毛病,偏在有也有毛病。偏在空裡面,不度眾生,慈悲心沒有了;偏在有邊,產生愛見,則生煩惱,這都是偏在一邊,不圓滿。大乘教菩薩走中庸之道,二邊不離,二邊不著,得大自在!真正的解脫。所以知道法門,法門無量誓願學,知道法門,知道佛果,法門跟佛果,「非修非不修」,這一句是講法門;「非證得非不證得」,這一句是講佛果。「以無所證而證而得」,以無所修而修,以無所證而證,做得挺起勁,做得真自在。

  我們讀經要會讀,聽要會聽,佛經上講個原則,我們怎樣把這個原則應用在生活,活修、活學、活用,這才能得自在,這才能解決問題。世間有沒有難事?沒有難事。我還沒有遇到過難事,沒有一樣不能解決的。這個解決就是你要到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就沒難事,沒有東西能難得倒你。如果你是非空、非假、非中,那個麻煩就大了,處處都是障礙,觸處成障。知道一切法體空、相有、用中,你就圓融、就圓通了。圓通了,就是清涼大師在《華嚴經》上給我們講的,「事無礙,理無礙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。這是佛法對九法界眾生的利益,真實利益。九法界裡頭包括菩薩,無明習氣沒有斷盡,不能算究竟圓通,不能講究竟。

  我們從哪裡開始?一定按部就班,你想一下達到那麼高,做不到,先從不執著。怎樣不執著?章嘉大師教的,先從放下,什麼都能放得下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沒有負擔,沒有累贅,沒有牽掛,沒有憂慮,常常保持著清淨心,沒有壓力,身體輕鬆,心裡沒有負擔,你才會用中。一般人為什麼不能用中?他不懂這些道理。或者也學習過,甚至也能講得頭頭是道,可是依然是觸事成障,障礙重重。這是什麼原因?沒放下、沒看破。看破才真正放下,放下是真正的看破,這兩個相輔相成,看破是智慧,放下叫功夫。

  所以非修非不修,這就顯示出不二的意思,非修是離相,非不修是即相。做不做?真做,樣樣都做得非常圓滿。我們初學的人,我給諸位透點訊息,非修是對自己,非不修是對眾生。對自己要真正有修,你已經著相,著相修,好事情,修福,果報在三善道。所以對自己是修而無修,自己不著相,那就提升自己的境界;對眾生要修,做樣子給他看。眾生迷惑,我們做出覺悟的樣子給他看;眾生有煩惱,我們做出快樂的樣子給他看。

  早年我在美國住在加州,四面鄰居都是當地人,他們看到這一家人,我們跟館長一起,一天到晚都是笑容滿面。所以鄰居看了很羨慕,來問我,你們為什麼這麼快樂?由此可知,他們生活不快樂。你要幫助人,你看社會的現象,如果是不善的,反其道而行之。他有自私自利,我沒有自私自利;他貪名聞利養,我捨棄名聞利養;他貪五欲六塵,我放下五欲六塵;他有貪瞋痴,我有戒定慧。你曉得他的病,我們所現的相正是對治他的毛病,他只要看懂了,只要看出來,他會來問。他來問就是想學,我們就可以教他,他就會接受。

  在佛法講慈悲為本,慈悲是理性的愛心,沒有情執,這個愛就叫做慈悲。世間的愛裡頭有感情、有情執,這個不好,所以佛換個名詞,用慈悲,不用愛。實際上慈悲跟愛在形相上來講沒兩樣,骨子裡頭有不同。一個是帶著感情,一個不帶感情,是理智的,理智的愛是慈悲,這我們要搞清楚!所以對自己無修而修,對別人修而無修。總而言之,無修是對自己,修是為別人。但是我們自己在煩惱習氣沒有斷盡時,我們要真修,真修也不要著相,你的進度就快;如果著相,進度就很慢,大乘教裡最怕的是著相。無修而修,無證而證,是中道。

  下面說「是名非偽非毒,名之為真」,偽是假,那不是假的;非毒裡面不帶煩惱習氣,沒有煩惱習氣,這是真的,真的定義在此地。毒是什麼?三毒,貪瞋痴是三毒。人為什麼會生病?裡面有貪瞋痴三毒,外面有五欲六塵的誘惑,內外交感人就生病;如果裡面沒有三毒,外面就不會感染。所以心地清淨的人不會感染病毒,心地慈悲的人接觸病毒就會化解掉,慈悲能化解病毒!這樁事情諸位看過「山西小院」這套紀錄片,你就明白了。這些人都得了重病,差不多多半都是癌症,醫院放棄治療,告訴他們家人,他的壽命頂多三個月。他們自己也知道,所以生死也看破了,一心念佛求生淨土,念了三個月,病好了,再去檢查,沒有了。

  人家說是奇蹟!這是什麼奇蹟?你把貪瞋痴捨掉了,一心念佛,感應道交,不可思議!所以人怕,他天天念病,我這裡有病,那裡有病,沒有病就念出病來了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大乘教裡頭佛講了無數次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你為什麼不想佛,為什麼不想覺正淨,你去想病幹什麼?想什麼,什麼就現前。這樁事情你看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實驗,這科學的證明,真的是一切法從心想生。想善,想人性本善,這是真的。人所有一切惡行都是暫時迷惑而發生的,不是他的本性。所以人人都可愛,人人都值得尊敬。

  餓鬼、地獄眾生,我都不敢輕慢,都尊重他們,蚊蟲、螞蟻我們看到合掌稱菩薩。能不能溝通?能!你家裡這些小動物,蚊蟲、螞蟻、蟑螂、老鼠,可以共同生活,互相不干擾。家裡有蚊子,蚊子不咬我,我也不必把牠驅逐出境,牠喜歡在哪裡就在哪裡,彼此交個朋友,同參道友!我在這裡讀經,牠也來聽;我念佛,牠也跟我一起念。有時候看到牠往生,牠往生一定在你面前,表演給你看。在我們想像當中,牠希望你替牠辦後事,往生了,我們把牠埋葬起來。小動物統統都有靈性。不但小動物,我們在澳洲院子很大,樹木花草統統有靈性,我們是一片愛心對它,樹木花草就長得很茂盛;如果我們不理它,它就長得不好。

  你從這些地方真的能體會到,整個宇宙是活的,現在講有機,連石頭都是活的,一點都不假。為什麼?我們知道這是法相。法相從哪裡來的?法相是法性變出來的。法性有見聞覺知,法性有色聲香味,這是本來有的,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,不常不斷,不一不異,性德!自性本具的。所有一切相分都是自性變現的,相分哪有不具足性德的道理!所以它具足的有德能。你要用心去發現,這個發現在佛家就叫做證,證得了,你發現它真有。

  我們用真心,真心就是至誠心,《起信論》裡面講的直心,菩提心之體。你用這個心對待宇宙一切萬物,沒有一個不能和睦相處的。為什麼?一個生命共同體,這一個生命共同體就是法性,遍法界是一個自己。沒人知道,佛知道,法身菩薩知道,明心見性就知道,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就知道,學教的人學到大開圓解他知道。然後,不必要學,自然熱愛一切眾生,一切眾生包括植物、礦物。眾生的本義是眾緣和合而起的現象,所以植物、礦物、自然現象,全都是眾緣和合而現、而變的,是自己,不是他人,你怎麼會不愛?見到眾生有苦難,你怎麼會不幫助?自然幫助,沒有條件。大乘教裡頭講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無緣是沒有條件,同體就是你肯定,確實整個宇宙一切萬物跟自己是一體,同體大悲。這才叫非偽非毒,名之為真。

  「非空非愛見,名之為正」,不落空。小乘落空,凡夫愛見,這個愛是感情,我們一般講情見,帶著有濃厚的情在,那就有偏見,有錯誤的知見。菩提心發出來是真心現前,裡面非空非愛見,愛見就是有邊,空有二邊都不是,這正知正見。「如是慈悲誓願,與不思議境智,非前非後,同時俱起」,這句話很重要。「如是」是指前面所說的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「誓願」就是所發的四弘誓願,就叫弘願,真是弘願,弘是弘大。為什麼?願願都遍法界虛空界,念念即是法界虛空界。法界虛空界就是「不思議境」,「智」是覺悟,明白了。不思議境是什麼?十法界依正莊嚴,包括我們這個境界都在其中。絕對不是說不思議境界跟我們不一樣,那就錯誤。《華嚴》裡面講的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,難道我們還是一多以外的嗎?哪有這種道理!

  我們也常常看到經教裡講的,「心外無法,法外無心」,法是境界,心是智慧,法性跟法相是一體。歐陽竟無說佛法不是宗教,也不是哲學,為什麼?哲學裡頭有能有所,佛法也講能所,但是能所是一不是二,能所不二,哲學裡頭沒有這個說法。它不是宗教,而為今時所必需,這裡頭講得清楚,他在民國初年講的。而湯恩比博士是英國的一個歷史哲學家,他是在七0年代時候講的,差不多比歐陽竟無差半個世紀,都有這個看法。佛教是人類所必需,為什麼?有這種智慧、有這種德能才能化解一切問題。

  今天大家的問題嚴重到極處,最明顯的是衝突。西方人學校裡頭還有和平學院,我參加的就是澳洲昆士蘭大學的和平學院。和平學院所研究的東西,內容是消弭衝突,促進世界社會的安定與和平,這是他們學習的主題。我在學校我們教授座談會裡,我跟大家說,那全是和平學院的教授。我說消弭衝突,衝突不能消弭。為什麼?消弭它又增加仇恨,這問題不能解決。中國老祖宗教導我們不是講消弭,叫化解,化解是和平的。你看我們生病,生病有病毒,西醫講消毒,毒要把它消滅掉;我們中國中醫裡頭沒講消毒,化毒、解毒。你從語氣、從心態就知道中國人和平,外國人要把它消滅,不一樣!

  所以我跟大家建議,我們要搞世界和平運動,要有真正的愛心、慈悲心,再惡的人都要原諒他,你要肯定人性本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當時有個老教授,美國人,資深的教授,很有名氣的,他問我,「希特勒本性也善嗎?」我說沒錯,希特勒的本性也是善的。為什麼這麼惡?那是習性,他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,被惡劣的環境染污,才變成這個樣子。本性決定本善。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人要承認、要肯定,要想化解社會衝突的人要肯定。他毀謗我,我不能毀謗他,為什麼?我知道他本善,他不知道我。他毀謗我,我也要去毀謗他,那我跟他一樣。所以,這就是程度不相同。

  這一招是章嘉大師教我的。有一天,我去看他老人家,反正去都是上課的。我口袋裡裝了一本書,他看到了,你口袋裡什麼書?我就拿給他看一看,是一本什麼?煮雲法師寫的,批判基督教的。那時候基督教寫了一本東西毀謗佛教,難得我們佛教裡也有人才,提出辯駁,寫得非常好,也是引經據典反駁他。章嘉大師看看,笑著搖搖頭。我說這是人家侮辱我們、毀謗我們,我們提出正確的辯論,這應該的,沒有什麼。他老人家搖搖頭說,他只說了一句話,一個三歲小孩跟一個八十老翁。三歲小孩小拳頭伸出打幾下,八十老翁還跟他打一架嗎?他雖然沒有說話,意思我完全懂,哪有老人跟小孩打架的!小孩無知,大人原諒他就好了,不用辯駁。社會上大人很多,看得很清楚,你一辯駁,兩個人一樣高,程度相等,吵架才吵得起來,打架才打得起來。一個程度高,一個程度低,絕對打不起來。我明白了,從這學到了。

  為什麼人家造謠生事毀謗你?對你了解不夠程度,或者受別人挑撥,挑撥的人對你也不了解。需不需要解釋?不需要。他要罵隨他罵,罵到他累了,自然就不罵了;打就隨他打,不要還手,打到他打不下去,他不就不打了嗎?一回手,愈打愈起勁。一邊打人,一邊不還手,頂多打個三下就打不下去,問題不就解決了嗎?這是什麼?不是小事,這是真理。解決再大的糾紛,就是這個道理,要和解,要有愛心,要幫助他覺悟。縱然他不能接受,不能接受是一時,時間長了慢慢就覺悟了,你要有耐心等待。到最後臨死的時候他也會覺悟,一生當中想想所接觸的人,哪個是好人?哪是壞人?他會明白。縱然到死不明白,死了以後就明白了,死了以後就有五通。身體丟掉之後,障礙沒有了,他有五通,五通就能看到過去未來,就明白了。何必計較?何必執著?何必無事生事?別人縱然是毀謗、侮辱、陷害都是無事,只要自己不生事就無事;自己要應付,事情就來了,那叫大錯特錯。

  慈悲誓願與不思議境,是同一個時候,同一個處所,「非前非後,同時俱起」。一起一切起,一滅一切滅,生滅無常,剎那不住。你了解這個道理、事實真相,你才曉得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。這時候問你,你還有什麼難題?你還有什麼不能解決的?沒有了。

  再看下面這段,「慈悲即智慧,智慧即慈悲,無緣無念,普覆一切,任運拔苦,自然與樂,不同毒害,不同但空,不同愛見,是名真正發菩提心」。這是我們要學的,你學會了就快樂無比,應用在生活,對生活不執著;應用在工作,你會非常認真為眾生服務;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,一定是圓通自在無礙,真正的慈悲心。慈悲心就是智慧,智慧就是慈悲心,「慈悲遍法界,善意滿娑婆」。「無緣無念,普覆一切」,這個一切就是遍法界虛空界,你的慈悲、你的善意圓圓滿滿。無緣是沒有條件,無念就是沒有起心動念,這是什麼?自性,本來就是這樣的,佛是這樣的,菩薩是這樣的,我是這樣的,你也是這樣的,本來是這樣的。

  現在我做不到,做不到是我迷失了本性。我的性德,慈悲是性德,是不是普覆一切?是的,一點也沒錯。你值不值得尊重?當然值得,諸佛尊重你;值不值得禮敬?諸佛禮敬,明白的人禮敬。縱然你造作阿鼻地獄的罪業,佛菩薩對你禮敬絕對沒有減一絲毫。只是對你所做的錯誤不讚歎,禮敬、供養都沒有差別。十大願王就是這樣教我們的,禮敬諸佛沒有差別,十法界沒有差別。要尊重別人,要尊重一切眾生,要尊重鬼神,他將來都要成佛;蚊蟲、螞蟻將來都成佛,牠有佛性。那些無情的山河大地、樹木花草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,圓滿一切種智就是成佛,情與無情同成佛道,怎麼能不尊敬?

  尊敬的心流露出來的時候,快樂無比!你為什麼會沒有快樂?你對這些人沒有尊敬的心。尊敬心是本來有的,你現在把尊敬心失掉了,所以你沒有快樂。你感覺得有煩惱、有苦惱、有痛苦,是你把性德迷了;凡是隨順性德,沒有不快樂的,真的是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。你起心動念決定是利益一切眾生,決定是跟《華嚴經》所講的一樣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一迷,障礙就起來。

  我們現在普遍看到的,我們喜歡讀書,翻到後面版權頁,「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」。這是什麼?這人生活得很可憐、很苦,他迷失了自性。迷失自性是念念為自己的利益,想得點版權稅,得點利益。如果是真正覺悟的人,沒有版權,「歡迎翻印,功德無量」,那個快樂不是金錢能買得到的,果報就非常殊勝。為什麼?你修布施。你書本是要花錢印的,布施出去了,布施財得財富,布施法得聰明智慧;法能幫助人覺悟,能幫助人離苦,這無畏布施,你得健康長壽,這個利益太大了。加上這八個字,這個利益全都沒有了,變成什麼?變成商品。你賣的多少錢,你已經收回來了,其他的果報都沒有了,可憐!非常可憐!

  我這一生當中所做的大家都看到,學的人不多。我沒有版權,念念利益一切眾生,一切眾生給我的回報非常豐厚,確實是像諺語所說的「心想事成」,感應道交不可思議。這從哪兒來的?老師教的。年輕的時候,老師有德行、有學問、有經驗,看到我們叫小朋友!章嘉大師大我三十九歲,李老師也是大三十九歲,祖父輩。看到我面相很薄,所謂很薄就是沒有福氣,貧窮下賤,而且又短命。過去生中沒修!不學佛的人不知道,學佛的人懂得,每個人的稟賦不同,過去生中修的。為什麼你這一生有財富?你過去生中財布施多,你得的果報,所以算命講你的財庫豐足,多!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賺錢,這是財,你的財庫豐足。法布施,智慧;無畏布施,健康長壽。

  我在過去生中,學佛以後才知道,過去生中只修了點法布施,沒有修財布施,沒有修無畏布施,所以這一生是貧窮潦倒,而且短命。老師教我,命雖然有,但不是一定的,你們念《了凡四訓》,你看雲谷禪師的開示不就清楚了嗎?命不是別人給你定的,你自己前世修的,所以命可以改變。每天你的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對你的命運都有加減乘除。你一個善念,加;起個惡念,就減了,但是幅度都不大,所以還是算得很準。如果你大善就大起,大惡就大降,那就不準了。所以老師教我,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我們也沒有想改變命運,什麼都不想。真的接觸淨土之後,只想往生西方世界,親近阿彌陀佛。

  章嘉大師教我從事這個行業,我這個行業是章嘉大師替我選定的,我也很聽話,依教奉行。而且告訴我,從事這個行業,你的一生是佛菩薩替你安排的,你什麼都不要操心。我聽了很歡喜,一生佛菩薩替我安排,順境是他安排的,逆境也是他安排的,我懂得。順逆境界我都要好好的學習,統統有長進。我也經過不少很大的打擊,但是每個打擊就大幅度的向上提升,智慧提升了,福報也提升;你要不好好的學,一個打擊就把你打下去了。學習就是在逆境裡面不生瞋恚,不但不生瞋恚,還要生感恩。為什麼?消業障!無始劫跟今生造作的業障消掉了。對於幫助我消業障的人,他們要受果報,因為他的心行不善,他要受果報。我要報他的恩,我要把我修行功德迴向給他,希望將來他受果報的時間短,希望他受的苦難輕。念念都是個憐憫的心!這是真的,我這一生親身的經驗。

  時間愈長、年歲愈大,愈清楚、愈明白,感恩不盡,一切眾生,沒有一個眾生對我沒有恩德,知恩報恩。怎樣才是真正知恩報恩?依教奉行,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。要學佛菩薩的行誼,在這個世間一切時、一切處給眾生做最好的榜樣,這就是報恩。所以這個地方講得好,「任運拔苦」,幫助眾生,幫助自己,「自然與樂」,任運也是自然的意思,一絲毫勉強都沒有,隨緣而不攀緣。「不同毒害」,毒害是什麼?雖然拔苦與樂,裡面摻雜著三毒,摻雜著自私自利,那就是毒害。「但空」是阿羅漢、是四空天,自己獨樂樂。獨樂樂是什麼?禪悅。對於眾生疾苦不聞不問,這是但空。「不同愛見」,愛見是凡夫,情執沒斷。這才叫「真正發菩提心」。

  下面是清涼大師的解釋,這個解釋我們就可以省略掉了。講了這麼多,清涼大師告訴我們,佛在經論裡頭講得很多、很詳細,這裡所引用的概略而已。「顯經深玄」,本經前面、後面講「菩提心義」很多,這是佛教學的一種特殊方法,不捨眾生,不怕重複,讓你一層一層的體會,境界不斷向上升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