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七五七卷)  2002/6/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 檔名:12-017-0757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九段「劫轉變差別」,請看經文:

  【爾時普賢菩薩,復告大眾言:諸佛子,應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劫轉變差別。】

  這一段對於我們來說,非常重要。前面所說的,是說明事實真相。時節因緣有善有惡、有染有淨,我們知道一個概略了,但是最重要的,有沒有辦法轉變?這是我們非常關心的。像現前這個社會,許多人都意識到,會有大災難,很可能會發生第三次核子戰爭。所以有許多人在想,有沒有辦法能化解?這個化解就是轉變,怎樣能夠轉惡為善、轉染為淨,這是許許多多人心裡所希求的。這一段經文告訴我們,確確實實是可以轉變,轉變的真因在心。心要覺悟,你才能轉變。心要不覺悟,就沒有法子轉變。小到自己一生的幸福,所謂改造命運;大,整個世界、整個剎土都可以有變化。這個變化,還是前面總結裡頭所說的「悉依眾生心想生」。如果我們修行,真的把自己境界提升到明心見性,所有一切迷惑、苦難全都轉過來了,這是我們不能不懂的,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我們是凡夫,要想覺悟,最好的方法是聽經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為眾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以音聲為佛事。在中國,古時候孔老夫子也是以音聲做佛事。我們在書籍裡面看到,他有三千弟子,這是說當時跟孔老夫子學習的有三千人,有特殊成就的七十二賢人,成就真正的德行學問,以及為社會服務的能力。夫子一生教學,釋迦牟尼佛一生也是教學。世尊會下成就最殊勝的是菩薩,凡夫聽經聞法修行證到菩薩的果位,其次證到阿羅漢,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很多很多,不只七十二個。所以,聽經比什麼都重要,聽經是人生最大的福報。什麼人沒有福?一生沒有聞到佛法,這個人沒有福。無論他是怎麼樣的富貴,他一生沒有聞到佛法,沒有覺悟的機會。聞到佛法,他有覺悟的機會。所以,你要是有緣遇到,你會真正發心,一生鍥而不捨。

  我做學生的時代,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,十年如一日。李老師不管在什麼地方講經,我們是常隨眾,十年當中一堂課沒有缺,奠定修學的基礎。學成之後,我們每天在講台上,我們不敢說講經,而是做心得報告,我把我所修學的,我的心得、我的感想向大家做報告。老師早年教導我們學生:我們對於聽眾要有恭敬心。聽眾是什麼人?都是我的老師,都是我的監學,都是我的長輩。我做學生的,我學了,要向家長做報告。老師要我們用這種心態降伏自己的傲慢煩惱,我們依教奉行。所以,我有一些經典,我自己題的字都是「研習報告」,不敢說是「講記」,我都寫「研習報告」。

 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還是研習報告,把我自己修學的一點成績、心得奉獻給大眾。我真正體會到聽經聞法的真實利益,所以把這個當作是我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。不管是哪一個法師居士大德講經,如果跟我講經時間不衝突,我一定去聽。不但我要向他學習,我還跟他結法緣。到這個道場聽經,我會禮佛三拜,法師升座,我也向法師頂禮三拜。我這個三拜是有願的,第一拜我跟法師結緣,第二拜我跟道場常住大眾結緣,第三拜我跟這個道場所有的信徒結緣,法緣才殊勝。你沒有這個心,你哪兒來的法緣?很多人都說我的法緣很好,我自己也有感覺。法緣怎麼來的?老師教的,念念與一切眾生結法緣。

  自己要養成謙虛卑下。我們要把別人捧在上,自己要謙虛。《華嚴經》末後五十三參,我們看看每一位善知識,都是讚歎別人,謙虛自己,我們應當要知道學習,然後才能夠改造自己的命運。所以,改造自己命運最重要的是聽聞正法。你們看看袁了凡先生,他是怎麼樣把命運轉過來的?聽雲谷禪師一番開示,他覺悟了。所以我常常給同學們說,我們一生當中什麼都可以放下,什麼都可以不放在心上,只有一樁事情:聞法、讀經。我不能一天不讀經,我修學有了一點成就,我不能夠一天不做學習報告,我做學習報告是報恩,「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」,我就用這個方法。

  所以講經,這些年來我也遇到不少感應的事情。從一些靈媒、一些其他的管道透出來的訊息,九法界的眾生都在聽《無量壽經》,都在聽《華嚴經》。我聽了這些訊息,我感覺得我的責任更重,有許許多多我們肉眼見不到的眾生都在聽,自己行持更要檢點。古人講的「舉頭三尺有神明」,不要說是我們言語動作、我們起心動念人不知道,鬼神知道。鬼神知道,佛菩薩焉能不知道?所以,人決定不能欺人,更不能欺騙自己。沒有機緣遇到佛法,那就難說,不能怪他。有機會遇到佛法,如果把聞法輕易放過,這是自己一生當中最大的損失。

  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道場經營得不如法,什麼原因?不懂佛法之過。為什麼古時候祖師大德們的道場那麼樣的興旺?現代有做義工的,古時候也有。古時候做義工最多的兩種人,一種是讀書人。因為古時候沒有學校,沒有圖書館,要找書籍很不容易,到哪裡去找?寺廟。寺廟有藏經樓,藏經樓就是現在所講的圖書館,它裡面收藏得豐富,念書人想要什麼樣的資料,藏經樓裡頭都可以找到。而且那個時候的出家人,世間法他都通達,年輕的讀書人遇到困難的時候,找法師給他講解,中國世間法、諸子百家,出家人都懂,都能教你。所以我們看到歷史上許許多多的偉人,年輕的時候作窮秀才,都在寺廟裡面念書。在寺廟裡一面念書,一面要工作做義工,常住分配他一些工作。

  還有一種義工,叫討經單的,專門來聽經。寺廟裡面講經,天天講。寺廟都建立在深山,你天天去,很累,路很遠,不好走;所以聽經的時候住到寺廟,叫討經單,等於說報名,寺廟裡同意分配你寮房,就是宿舍,你住在寺廟裡。寺廟也會分配一些工作給你做,這是寺廟裡頭標準的義工,他們能做得好。天天聽經,天天聞法,有疑惑向出家人請教。他們雖然是短時期的,但是住在寺廟裡面生活起居一切活動跟出家人完全相同。不同的地方只有在誦戒,半月半月誦戒,這個在家居士不參加。除這個之外,都一樣,平等的。

  我們現在曉得,許多道場出了問題,什麼原因?不聽經之過。現在很遺憾的是,許許多多道場沒有講經的,這個難怪。凡是有講經的,機會一定要抓住,我們決定不能夠空過。現在方便,如果這個道場非常興旺,香火鼎盛,參拜的人很多,工作很繁忙,那怎麼樣?現在可以用閉路電視,使工作人員都有機緣聽經。這個科學工具給現代人帶來方便,這是現代人真正的福報。但是如果用這些工具去看一般娛樂的節目,你就錯了,你被世間污染了,每天在電視裡給這些電視節目來薰習,不如薰習佛法來得好。佛法要長期薰修,你才會有進步,你才能真正改造你的命運。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那個求,是要如理如法的求,就有感應。理要是不懂,法也不懂,你求就不會有感應,你就求不到。你懂得經論的道理,懂得求願的方法,哪有不感應的?所以,轉變在智慧。煩惱輕,智慧長,這是轉變的真因。

  前面長行這一段說明轉變差別。清涼大師註解裡面講,轉變差別有兩種,一種是專講世界的成住壞空;一個大劫裡頭四個中劫,這四個中劫就是成住壞空,這是轉變,這個就剎土來說。第二個意思,專門說住劫裡頭成住壞空,這四個劫裡頭只有一個劫「住劫」,住劫,這裡頭有眾生在裡面居住,住劫裡面那個居住的人,居住在這個剎土裡面的人,他們心行善惡能使染淨轉變。由此可知,世界轉變確實是眾生的心行,眾生心行是轉變的因素。把惡轉成善,把染轉成淨,或者是把淨轉成染,把善轉成惡,都在眾生的心行。其次,那就是佛菩薩,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起了作用。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,起什麼作用?教化眾生,喚醒眾生。眾生迷惑顛倒,沒有智慧、沒有能力辨別什麼是善、什麼是惡,什麼是染、什麼是淨,什麼是邪、什麼是正,什麼是真、什麼是假,乃至於什麼是利、什麼是害,佛菩薩來教他,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,這是神聖的教育,佛菩薩的教育。

  我從學佛,我學佛這個因緣跟一般人不一樣。我跟老師學哲學,老師在最後一個單元把佛經介紹給我,講佛經哲學,說:「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裡面的最高峰,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我是這樣入佛門來的。所以我入佛門不是迷信,我知道經典是大學問,我是為求學進來的。所以一生,五十年了,天天在學習。你們今天看到我這個樣子,五十年累積下來的這種成績。成績在哪裡?成績在面孔上,成績在身體上。所以我常常給年輕的同學們說,要真幹!這裡頭不能作假的。作假,你這個形相做不了假,你的氣質做不了假,你沒有辦法裝。

  中國古人講,讀書在變化氣質。佛法裡面雖然沒有講變化氣質,佛法講轉惡為善,轉迷為悟,轉染為淨,轉凡為聖,都在轉變。這個地方講的,給你講轉變。菩薩在這個當中,諸佛如來、諸大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,幫助世間人轉變。佛菩薩只有這個心願:幫助眾生,決定沒有條件,決定沒有代價的,無條件為眾生服務,希有難得,值得人尊敬,值得人佩服,這是我們要學習、要效法的。我們真正講報佛恩,只有依照佛菩薩的作法,隨順佛菩薩的教誨,從事於社會教育工作,像世尊一樣,做一個社會教育的義工、義務工作者。對於一切眾生,只盡義務不享權利,沒有權利。

  眾生對於出家人有供養,我們要不要收?早年老師教導我們,供養出自於自動的,出自於歡喜心,出自於如法的。什麼叫如法?他供養的財物叫淨財,是他能力辦得到的、多餘的。如果這個供養,他去借錢來供養,這個不如法,這個不能接受,這叫不淨財。為什麼?他有負擔。供養的這個財物不論多少,是論心。你的心真誠,心清淨,如法的供養,功德很大。不是說我供養的錢多,功德就大,不是的。所以許許多多修福的人,他有勢力,有權勢,有財富,反而種不到福。哪些人種真正的福?窮人,他雖然供養的錢很少,一塊、兩塊,甚至於幾毛錢,功德是圓滿的。我們懂這個道理,我們對他恭敬。有權有勢的達官貴人豪門貴族,供養的錢雖然多,他那個真誠恭敬心不如貧窮人,所以他得的福往往不如貧窮人供養幾毛幾分錢,他不如。這個道理,諸位去看看《了凡四訓》,《了凡四訓》裡頭有一段這樣的故事,講修福,一個是圓滿的福,一個是一半的福,你去看看,你就了解。

  佛菩薩、祖師大德跟我們講的是真話,決定不欺騙人。聞法這個機會難得,你要是把聞法機會介紹給別人,果報得聰明智慧。如果有這個聞法的機緣,你把他障礙了,你勸他不要聽,把他障礙,帶他到哪裡去玩,把他聞法機緣斷掉,得什麼果報?生生世世愚痴的果報,因果報應絲毫不爽。所以我們自己不能講經沒有關係,我們介紹別人,哪個地方有講經,介紹別人來聽。我們現在這個地方,除了講堂講經之外,講堂並不大,容納的人數有限,我們每一座講經都錄相,都做成光碟流通。這些光碟都是免費贈送,有許許多多善心人,他們出錢出力來做這個光碟流通,這叫法布施,他拿錢出來做,這是財布施。所以做這個好事情的人,他將來得的福報聰明智慧,得大富大貴,他在那裡種這個因。如果他只知道做,修福,將來我能夠得富貴、得聰明。他自己如果不聽,勸別人聽,自己不肯聽,得的果報就不圓滿。會什麼果報?我們世俗人常講「聰明一世,糊塗一時」,他是很聰明,但是會做出糊塗事,糊塗事做出來之後,再下一生,果報就不如意,很難避免三途苦報。這當中的轉變,變化很大、很複雜,我們不能不曉得。

  我們勸別人聽經,自己一定要聽。自己要是對佛法沒有相當的契入,沒有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,我怎麼敢勸人?為什麼?我信心不足。我能勸人,我真的得好處,真得利益。對自己、對別人、對社會,我們可以說,最難得的是這些因因果果你清楚,你明瞭。清楚明瞭,怎麼會造惡因?不造惡因,怎麼會感惡果?這就得自在。我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是善因、淨因,不但善而且清淨,於事於人沒有希求,真正做到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,這是淨因,你得的果報清淨。純粹是利益社會、利益眾生,得的果報善。所以真正修行,你得到的是淨善的果報。修清淨善因,最明顯的果報是身體,我常講的,不容易衰老,不會生病,煩惱輕、智慧長,健康長壽,這個人多幸福、多美滿。

  人到中年之後,最大的福報就是健康無病。福報再大,你一身都是病,躺在床上,日夜三班護士照顧,享那種福,你願意嗎?早年我在台灣有一位護法,她的公公得老人痴呆症。家裡非常富有,日夜三班護士照顧,好像這樣子十幾年才走,我們看到了。她也曾經來問,問她公公這個因果。我們給她講,她懂了,但是她一家人不相信。一家人兄弟姊妹很多,只有她一個學佛,其他人都不相信,活得很辛苦,這是業報。有沒有辦法化解?有,但是我們不能說,說了什麼?「這個和尚不懷好意,又來騙錢了。」反而叫他造更重的罪業。

  這種情形,一定要懂得布施。你看看你這一年的醫藥費用多少?日夜三班護士,一班護士至少是兩個人,六個護士日夜照顧,這六個護士一個月拿多少錢?把這些布施去做好事。有錢人家,你拿去做好事,做好事會產生兩個效果:一個就是他壽命到了,他就走了,不受這個病苦;另外一種狀況,他還有壽命,壽命還沒有到,他慢慢恢復健康,享受他的晚年。所以有錢,有錢人要準備一筆醫藥費,這個不是好事情,他就等待他晚年的時候生病。為什麼不把醫藥費捐出去?世間有很多窮苦的人、生病的人沒有醫藥費,你去幫助他。有人說:「到我自己生病的時候,沒有醫藥費怎麼辦?」你把你的醫藥費布施出去,你就不生病了。為什麼不生病?沒有醫藥費。我懂這個道理,我從學佛,我就幹這個事情,我很歡喜布施醫藥費,所以不生病,身體健康,去檢查的時候,一點毛病都沒有。聰明人一定要把醫藥費布施掉。

  健康長壽有健康長壽的因,你要想得什麼樣的果報,你要修什麼樣的因行,轉變。「我不希望衰老」,衰老的因是什麼?諺語說得好:「憂能使人老。」你心裡頭的妄想分別執著很重,雜念很多,有憂慮,有牽掛,這是衰老的因素。我知道這個因素,我把這個因素放下、捨掉,真正做到在這個世間安分守己,老老實實過日子,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,心裡頭沒有憂慮,沒有牽掛,沒有煩惱,常生歡喜心,就不老,就這麼個道理。決定不要與人爭,常常要想到忍讓。佛教我們修忍辱波羅蜜,得清淨身。不貪不瞋不痴,果報當然殊勝。

  認真努力修學到有一定的程度,死生自在。你們諸位聽到,我不是講生死,「死生自在」,這個地方死了,那個地方就生了。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什麼把握能去?心同佛。佛的心是什麼?「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」,我修這個心,心同佛。願同佛,佛是什麼願?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幫助眾生斷惡修善,幫助眾生轉迷為悟,幫助眾生轉凡為聖。願同佛,行同佛,這是往生佛國必須具備的條件。我這些條件統統具足,怎麼說沒有把握?把握因果,我知道什麼樣的因是什麼樣的果報,什麼樣的果報是什麼樣因行感得的,我清楚,我明白。我修成佛之因,我得到的果當然是成佛之果,因果相應。

  聖賢教化眾生沒有別的,就是轉變。從哪裡轉變?因果轉變。所以因果教育,是聖賢的教育、神聖的教育。印光大師生在我們這個時代,一生當中特別提倡因果教育,他有大道理在。人要不懂得因果教育,你怎麼能夠聽得懂經論裡頭的道理?因果教育是學佛的根基。所以印光大師,他從《了凡四訓》、《太上感應篇彙篇》、《安士全書》,從這個地方幫助初學奠定根基,然後念佛求生淨土,這才能得生,我們要懂。許許多多人疏忽了這一點,沒有在這上下功夫,所以天天讀經念佛,誦經拜佛,不能往生,什麼原因?他的心願解行跟佛不相應。古人講:「口念彌陀心散亂,喊破喉嚨也枉然。」就這個道理。為什麼心散亂?不懂佛法,不明經義,經雖然天天誦,經裡頭什麼意思不懂。他會念,不懂意思,這個不行,誦經一定要解其義。不但要解義,佛常常在經上教導我們,要深解義趣,你解得愈深,你得的受用愈大。這是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五十年的學習,親身體驗到的,證實祖師大德的教誨真實不虛。

  最明顯的,你們同學能夠覺察得到,我在這個講席上跟大家做報告,年年境界有顯著的不同。如果諸位細心觀察,你會看到我月月境界都不一樣。所以,為什麼這麼歡喜?這歡喜從哪來的?歡喜絕對不是外來的。外緣,跟諸位說,我統統放下了。你們給我的一些供養,我收了,老師教的,收是什麼?你們是好心來種福田,我幫你們種,我幫你們做好事,功德是你們的。我非常清楚,世出世間一切法「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我捨得乾淨,連這個身都是畢竟空、不可得。世間人怕災難,我不怕,世間人怕死,我不怕,隨時隨處不論什麼死法,我都不驚不怖,我都歡喜接受,而且永遠感恩戴德,為什麼?這個地方捨身死了,極樂世界就生了,早一天死,早一天生,好事,不是壞事。這個身還留在這個世間,就是說還有一點事情要做,沒有休息的。如果休息,那就得走了。本師釋迦牟尼佛做出榜樣給我們看的,他老人家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不講經就走了。

  我的老師也示現給我看,他老人家講經說法講到九十七歲,不講經就走了。他往生之前最後一次在講台上講《華嚴經》,兩個星期,兩個星期不講經走了。我跟諸位同學說,我是效法老師,追隨老師,我要不講經,就走了。我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?學佛,先是自己學、自己修,修學有一點心得,跟大家講解,樂此不疲。無論在什麼環境,我沒有選擇的,聽眾多也好,少也好,我都歡喜講。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,暢懷法師告訴我:「香港人聽經的意願沒有,會來捧場。法師,頭一天,人會很多,來湊熱鬧。最後圓滿那一天,人會來。當中不一定會來,你心裡要做個準備。」我說:「沒有關係。沒有人,把桌子、椅子擺好,我對椅子講。我到時候就講,我一天也不會漏掉的。」我跟別人不一樣,所以這樣才能夠轉變,把自己轉變、環境轉變,現在也幫助別人轉變,幫助社會轉變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九段「劫轉變差別」,長行有十句,我們從第一句看起:

  【所謂法如是故,世界海無量成壞劫轉變。】

  這是第一句。前面我們說過,轉變真正的因素,第一個是眾生心行的善惡,第二個是佛菩薩的加持。佛菩薩純淨純善,純善純淨的心行緩和眾生的不淨不善,這樣才能維持這個劫剎正常的運轉。如果沒有佛菩薩純淨純善的加持,眾生的心行,惡業必定是增長,增長到一定的程度,就會導致這個剎土的毀滅。由此可知,佛菩薩對一切眾生恩德之大,真的是超過父母。向下這十句,普賢菩薩為我們做詳細的說明。

  第一句:『所謂法如是故』,這一句就是大乘經上常講的「法爾如是」。法爾如是,說的是什麼?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說得好,「隨業轉」,自自然然它就是這樣的,隨業流轉,與佛在大乘經裡面常常講的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相應。眾生心想善,剎劫就善,眾生心行不善,剎劫也不善。清涼在註子裡面講,「無量成壞劫轉變」,為我們說明宇宙之間變化莫測,非常複雜,絕不是單純的。近代科學技術進步,對於太空的觀測,不但是有高倍的望遠鏡,有無線電的望遠鏡,還有無人駕駛的太空船發射到太陽系的軌道,探測太陽系的九大行星。我們知道,探測木星、土星、火星,傳回來近距離一些照片,提供了許多的珍貴參考資料,這是從前科學家沒有法子想像的。對於這些星球轉變變化知道得愈來愈多,這些常識愈來愈豐富。但是,雖然比較起來是愈來愈豐富,實際上我們對於太空裡面一切的事物,知道的還是太少太少,遠不如佛在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。

  我們想想,佛何以能夠說得出這麼詳細?佛的智慧、佛的能力,不需要藉任何的機械儀器,他不需要。他是怎麼看到的?《金剛經》上講五眼圓明,如來有肉眼、有天眼、有慧眼、有法眼、有佛眼,不需要用望遠鏡。所以,對於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世界海微塵數的剎土,剎土裡面所有一切的狀況,佛的觀察真叫瞭如指掌,佛給我們的解說真的如數家珍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這種智慧能力,佛說得很好,不是他一個人有,我們大家都有。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德是能力,相是相好,一切眾生跟佛智慧德能相好是平等的。為什麼現在我們有這麼大的差距?佛說,眾生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,真的是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了。我們的病根,生生世世搞生死輪迴,生生世世受這些苦難,什麼原因?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。這是我們講席裡常常提到的,妄想分別執著把自己害慘了。我們現在明白,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就能恢復。你現在不能恢復,就是你沒有放下。祖師大德告訴我們,說得好,你放下一分,你就恢復一分,放下兩分,你就恢復兩分。菩薩修行沒有別的,放下而已,這真正叫從根本修。

  我的運氣算很好,跟佛法接觸、跟出家人接觸,頭一次、頭一天,章嘉大師就教我:看破、放下。所以說實在話,我的修學沒有走冤枉路,進入佛門第一天就上了軌道。看破就是明瞭,對於宇宙人生真相,佛經裡面所講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明白了。怎麼明白的?放下。放下一分,明白一分。明白一分,會幫助你放下一分。放下一分,又會幫助你明白一分。放下跟明瞭跟看破相輔相成,交互的起作用。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菩薩修什麼?就修這個,不斷的放下,不斷的看破。你得要真幹!

  一般人為什麼放不下?對佛法沒有信心,對經典所講的沒有信心,歡喜研究,不敢做。譬如佛講:「你放下名聞利養,放下你的財富。」這是一般人最害怕的,「天天要求財,你現在教我把財放下,捨財,我怎麼肯幹?」他不能夠幹,不能依教奉行,是他對於道理沒懂。你的財從哪裡來的?「我經營某種生意,怎麼賺得來的。」不是的,無論你做什麼樣的事業,那是緣,是發財的緣,因是你過去生中修財布施,所以你命裡頭有財。命裡雖然有財,要是沒有緣,財不能現前,果不能現前,因要加上緣。命裡頭有財,不管你經營什麼事業,統統都會發財,緣!是這麼個道理。命裡頭沒有財,不管你經營什麼事業,你只有賠本,你不會賺錢。沒有財,做哪個行業都做不成,一生貧窮潦倒。這個道理,這個事實真相,你果然參透,你就懂得佛教我們的是有道理。佛教我們捨財,捨財是布施,是得財富的因。我有能力,盡心盡力去修財布施,果報是得大財富。

  我這一生,命裡頭沒有財。算命的講財庫,我沒有財庫。照算命的來講,我這一生是貧窮潦倒。雖然有一點智慧,要是算不錯的話,一生可以做一個窮教員。在古時候,窮秀才,在三家村開一個小學店,私塾,教幾個學生,得一點點束脩,勉強糊口而已,是這麼一個命。為什麼果報會這樣艱難困苦?前世沒有修財布施。有一點智慧,前世修法布施,沒有修財布施。法布施,有一點聰明智慧,我跟善知識接觸,他們跟我談話,我聽得懂,這個一般講,古時候教書都講求悟性,我有悟性。佛經上講的,我對於前世了解一個大概,不是我有神通。我讀的經書很多,修慧不修福,我前世就是這麼一種人。知道修慧不知道修福,「羅漢托空缽」,這一世修行可以能證果,但是沒有福報,出去托缽沒有人供養,常常挨餓。佛教大乘人福慧雙修,我在這一生當中遇到佛法才懂得這個道理,修福重要!

  我所修的福慧,連無畏這三種布施,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我修三種布施並沒有希求果報。學了佛,應當如是,也跟這裡講的「法如是爾」,是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應該要做的。果報沒有等到來世,這一世就現前。我到四十歲的時候,無論在智慧、福德,這三種布施的果報都現前了,一年比一年殊勝。特別是福報,完全是學了佛之後才懂得,學佛之後才認真的修學,真幹,晚年所得的這個福報,不但我自己物質生活上真的是有求必應,我實在沒有想到,我在物質生活條件上還照顧了許許多多年輕的後學。這是我想不到的事情,我哪有那麼大的福報,自顧不暇,還能顧別人?現在在澳洲,建淨宗學院。往年在台灣,我們建了一個小的華藏圖書館、佛陀教育基金會。我們這麼多年來,財布施用在法布施上,財跟法合起來,這個布施面到整個世界。

  所以十方同修給我的供養,我不建道場,我不做別的事情,專門修法布施。法布施需要財:印經需要財,現在流通錄相帶、光碟也需要財。財施跟法施合成一個,所以智慧福報統統都現前,一年比一年殊勝。無論做什麼事情,反正所做的事情都是利益社會,利益眾生,正法久住。在財用上,真的是得心應手。不求,它自己來的。我們從來沒有說是伸手問人家要錢,沒有,永遠不可能有這個事情。我們一生所抱的宗旨,錢多,多做,錢少少做,沒有錢最好,為什麼?得自在,不要做了。十方的供養,在我們心目當中是大家委託我替他做好事,絕對不是自己受用的,是一切眾生託我替他做好事,我有責任、有義務要盡心盡力幫助他,成就他,我們永遠是這樣的心態。

  所以跟我,比跟其他的法師,是要受一些苦。我們的生活環境,沒有其他法師他們建的這些道場那樣的寬廣殊勝莊嚴,沒有。我即使在今天,在圖文巴建的這個道場算最大的,還是很小,跟別的法師不能比,小道場。但是,我們的道場有一個殊勝:我們不化緣,不巴結信徒,不攀緣。我們做得非常本分。我們的道場四眾一家,完全平等,確確實實雖然不能夠完全做到六和敬,我可以說,相似的六和敬有。接近六和敬,相似六和敬。我們還要認真努力在經教上下功夫,要不在經教上下功夫,真正的六和敬永遠達不到。什麼時候真正六和敬現前?每一個人都覺悟了。我們這個小道場裡,我不求多,能夠有十個二十個人覺悟,真正六和敬的道場就出現了。居住在道場裡面的大眾,能夠有一半人覺悟,這個要教學,不教怎麼行?不學怎麼行?

  現在有許多人打聽,要想到圖文巴去。現在還不行,為什麼?我們道場的工程,現在還在建築,還沒有完工,所以學院還不能招生。學院建好之後,三年不能招生。你要說為什麼?沒有老師。所以,這個三年我們要培養師資。三年之後能不能招生,看我們培養師資的成績。如果成績還可以,這三年大家認真努力修學,確實可以擔任教學的工作,我們就開始招生。沒有法子,這是佛法,不是世間法,在世間裡面我們找不到老師。雖然澳洲大學很多,博士也不少,那個博士不能教佛學。我們的淨宗學院是真正的佛學院,就是這裡面沒有世間法夾雜在裡頭,我們教學的內容完全是三藏十二分教,所以要培養師資。培養師資的方法,我們依照古老的辦法,讓發心學經教的,就是發心將來擔任學院教職的,他要不斷的再訓練,在講台上練習,每天他都要出來講經。這樣子,他學一部經典,不斷重複來講,講三年,希望三年他能夠講十遍。我們去聽他講,講的覺得滿意,點頭了,他將來在這個學院擔任某一個經論的講師,我就可以收學生了。

  你到這個學院來,你想學什麼?你想學的這個經論,我這裡有老師,我就收你。你想學的這個經論,我這裡沒有老師,沒有辦法,不能收你,你到別的地方去。譬如學大經的,你想學《法華》,你想學《楞嚴》,現在我這裡沒有老師,我就沒有辦法開這個課。大概是小部經論,像淨土五經一論,現在有學《地藏經》的,有學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的,只要發心肯擔任教職,專攻一門,我們採取這個辦法: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將來這個老師都是專家,你一生專教這一門功課。從初學一直帶到研究生,你就是一門深入。這一門可以講很多遍,遍遍不一樣,境界不相同。像我過去講《無量壽經》講十一遍,遍遍不相同,所以也是法爾如是。所以我們現在歡迎真正發心在這個學院將來擔任一門課程的,我提供你學習的機會,提供你學習的環境。我年歲大了,在這個學院只能帶一屆。我們一屆是九年。到第二屆,我就得交給學生們,這個學院由你們去主持,由你們繼續辦下去。我想,在九年當中,所有一切的根基規模都可以奠定了。這是我們在佛法修學弘揚上,也是一個轉變,不是認真,你就轉不了。

  我們轉變的根在戒律,現在大家都忽略了。我們從戒律上下手,從根本的根本:《弟子規》。《弟子規》是儒家的,真正是根本的根本,就是說你在家裡怎樣做一個好兒女,你在學校如何做個好學生。要不在這上面奠定基礎,佛法你再用功,再精進,你還是不得其門而入。為什麼?做不到。《弟子規》的內容是什麼?實實在在講,就是淨業三福第一條的前面兩句: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孝道師道就建立在這個基礎上。所以我們的學習綱領,給諸位說,就是淨業三福,學院的修學綱領。「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這兩句,我們就採取《十善業道經》。所以我們的課程,根據綱領做的。淨業三福第二條: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,我們採取的是《感應篇彙編》、《沙彌律儀》。我們今天不能好高騖遠,我們從最基本的東西去做。比丘、菩薩太高了,實在講,做不到。能夠把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都能夠做到,就是現代的聖賢。所以,我要求確實不高。最後一條,深信因果,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,我落實在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,以這個做基礎。在《地藏經》裡面,學地藏菩薩發心: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」,大菩提心!眾生無邊誓願度。《地藏經》是佛門的孝經,全經的內容是說明孝親尊師,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,《地藏經》的內容。深信因果,《地藏經》裡面講因果講得很多,所以發心、深信因果,這是大乘經,讀誦大乘,自行化他。這是學院前面兩年的課程,前面兩年是德育的課程。孔老夫子教學的四科,「德行」,你自己沒有德行,縱然有學問,也不能教化眾生,所以我們還是以德行擺在第一。

  我們要考核,這兩年下來,你的德行大家公認可以了,你才能進入第二個階段。第二個階段三年,學習淨宗(我們是淨宗學院)五經一論,這三年的時間奠定淨宗學習的基礎。修學期滿,你也能考試及格,你再進入第三個階段。第三個階段是研究,四年,你選一部經專修專弘。總共的學程九年,九年不能離開學院,我們沒有放假。不像一般學校過年放假,有寒假、暑假,我們沒有。本師釋迦牟尼佛沒有放過假,所以我們也沒有休假。

  我們為報施主恩,這些護法施主對於我們照顧,我們怎麼報恩?我們辦講座。施主對我們財供養,我們報答施主法供養,這是如法的。所以,將來在這個三年當中,我們會辦短期的講座。這個講座每一季辦一次,春夏秋冬四季,就是一年辦四次。一次十個星期,七十天,讓我們這裡所有學習經教的這些學生,他有機會上台去練講,把他修學的成績向大眾做報告。就是上台去講,報施主之恩。讓我們的施主看看你供養的這些法師居士,因為這裡頭學習講經的有居士,你供養的這些法師居士值得不值得?你要是滿意,歡迎你繼續供養。你要是不滿意,你可以不要供養這個道場。

  我們在澳洲,我們道場沒有信徒,說老實話,我們在那邊生活,經濟沒有來源。不化緣,不問人要錢,生活來源從哪兒來?我們在銀行開個戶頭,這個戶頭隨著我們的簡介跟經書流通。許許多多各地的同修知道了,他們每個月從銀行匯一點錢給我們,隨分隨力,你匯個十塊錢二十塊錢都很好。所以我們當地銀行對我們很滿意,知道我們的生活來源是來自全世界的。各地都有,連歐洲德國、法國、義大利、英國、西班牙都有。隨分隨力,不在多少,寄給我們十塊錢,不少!這個樣子好,每個人心非常安。

  你供不供養,我們都是一律平等待遇。因為我也不知哪個人供養的,不曉得。銀行裡面,每個月只是把帳單送給我們,告訴我們這個月你們有多少收入。從哪個地方來的,銀行知道,我們並不曉得。我們這個生活是這麼來的,自己不曉得,所以生活非常安定。我們省吃簡用,絕不浪費,維持穩定的生活,安心辦道。道場要化緣,常常要,那個很苦。你要應付信徒,要看信徒的臉色,你還要辦什麼道?你還修什麼行?所以真正修行,萬緣放下。攀緣,頭一個要放下,決定不能幹這個事情。真的,實在說是我們外緣斷掉了,沒有供養,斷掉了,好事!我們大家,我們有個念佛堂,念佛求往生。宋朝瑩珂法師三天三夜就成功,阿彌陀佛就來接引,我們要有這個信心。萬一哪一天沒有供養,道糧缺乏,我們集體在一塊念佛求往生,決定往生!我們有信心,有把握。這樣也是教化眾生,給眾生做個模範,念佛不是假的,是真的。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我們求往生。

  這個統統都是轉變,清涼大師註解得很好:「法爾隨業轉也。」他說:如果是這樣的話,這跟「起具因緣」有什麼兩樣?他老人家註解講得好,「因緣意在於因」,意思著重在因上,「轉變意彰於異」,轉變的意思非常明顯,讓你看出來它不一樣,前後不相同,所以是在果上講、在形式上講,著重在這裡。當然,轉變的因,還是在居住在這個剎中的眾生心行的善惡,這是真因;其次,有沒有感得佛菩薩應化在這裡頭做純善純淨的指導。這兩種緣要是具足,肯定轉染為淨,轉惡為善,轉災難為祥和。由此可知,教化是轉變的真因,我們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了解。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應化在一切剎土,幫助一切剎土當中的九法界眾生,以這個為事業,如來家業。如來家的事業,如是而已。我們今天加入如來家,就要知道如來家的事業是什麼?是自己好好修行,再幫助別人,自行化他,如來家業。說得更明白一點,如來家業就是幫助眾生做一個大轉變。

  佛在經上常常講,幫助眾生「轉煩惱成菩提,轉生死為涅槃」,這兩句話說的是究竟圓滿,可以說是總的綱領、總的路線,佛弟子決定不能違背。總的路線我們不違背,清楚明白了,階段性的我們要了解。階段性的,這裡頭有通權達變。階段,那是看這個階段、此時此處,眾生的行業是什麼?我們用什麼方法來幫助他,對症下藥。你一定要能夠了解,現前社會大眾他得的是什麼病。我們現在知道,現前大眾把倫理失掉,把道德失掉了。我們要怎麼幫助他?幫助他恢復倫理,幫助他恢復道德。現在的人不忠不孝、不仁不義,這是道德;我們如何來教導道德仁義?道是倫理,德就是人與人之間、人與自然環境之間、人與天地鬼神之間最恰當的行為,這是德。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」是八德,中國八德還有一個說法:「忠孝仁愛信義和平」,這是德的綱目,我們要怎樣教?今天我們在九樓要建立一個「萬姓先祖紀念堂」,教孝。教敬祖先,愛祖先,紀念祖先,光大祖先之德,我們用這個方法來教。這是階段性的,因為現在中國祠堂廢除,沒有了,祠堂是教孝的。我們在此地建紀念堂:先祖紀念堂,希望大家能夠醒悟、覺悟,孝順父母是第一德,這是德行的根本。今天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