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一五卷)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12-017-0115

  請掀開經本,第七十一面第一行:

  【爾時可愛樂光明天王。承佛威力。普觀一切少光天。無量光天。極光天眾。而說頌言。】

  這一段是說偈的儀式,跟前面意思完全相同,就不需要再說了。可愛樂天王,在前面我們看到他得的法門,是「恆受寂靜樂而能降現消滅世間苦」,所得法門的意思前面也說過,這個地方略略的提一提。「恆受寂靜樂」意思是說非有,「能降現消滅世間苦」是非空,這是得法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意思,非空非有這才與諸法實相相應。下面我們看他的讚頌,也有一首四句:

  【我念如來昔所行。承事供養無邊佛。如本信心清淨業。以佛威神今悉見。】

  前面三句都是說他所證得寂靜樂的境界。頌文裡面所說的都是因行,有因必有果,有果必有因。我們看到他在因地上所修學,就能體會到現前他所受用寂靜樂的境界,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。天王實際上是佛菩薩示現的,不是凡夫。『我念如來昔所行』,此地是讚歎毘盧遮那如來,常常念佛所行。「昔」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,佛所行的是什麼樣的行業?下面兩句就給我們說出來。『承事供養無邊佛』,所以他才能成就無上菩提,福慧雙修。什麼叫承事?什麼叫供養?這裡面的意思很深。承事是奉事之意,這都是下對上的敬詞,我們伺候父母叫承事,伺候師長叫承事,現在所謂是小心謹慎的照顧長輩。所以承事是講心態,供養著重在事相。供養裡面,佛在經上常常跟我們講:有財供養、有法供養。財供養裡面有內財供養,有外財供養;外財是我們以金錢、物品供養,這是屬於身外之物;內財供養是指我們的勞力,我們身體為他服務、為他工作,或者是為他籌謀、為他策劃,用我們自己的智慧能力,這些都是叫做內財供養,這個供養裡面統統都包括了。

  而且普賢菩薩告訴我們,「諸供養中,法供養最」,特別稱讚法供養。法供養,《行願品》裡面給我們舉了七個例子。「七」,諸位一聽這個數字就知道,它代表圓滿,就是所有一切的法供養,真的是無量無邊的法供養,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七大類,我們要這樣子看法。七大類裡面,第一條「如教修行供養」,這個意思就很清楚、很明顯。佛在經教當中教我們要做的,我們都能把它做到;教給我們不可以做的,我們決定遵守而不毀犯,這就叫如教修行供養。換句話說,清涼大師教導我們,修學一定要具足「信解行證」,這四條統統具足,就是圓滿的法供養,如教修行供養。佛的教誡很多,佛說這些經法我們要明瞭,不是說給某一個人聽,佛是應世間各種不同根機而說,因此我們只要在眾多法門之中選學一門,依照這一門修學就成功了。

  現在我們的道場,大多數同修都是選擇《無量壽經》,這個選擇是很恰當的,是得到世尊讚歎的。不但世尊讚歎,也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讚歎。為什麼?這個法門真正契合我們的根機,契合末法時期絕大多數眾生的根機,這樣才得到諸佛讚歎。這部經分量不多,對於現前的社會,每一個人工作都非常忙碌,所謂分秒必爭,如果選擇的經論部頭太大,像《華嚴》就不適合,分量太大很難受持。有些經典經文太短,也不容易收到效果,效果是講薰習的效果。而《無量壽經》,對現在的人來說就非常適中。佛教導我們每天要讀誦,首先要把經讀熟,熟了以後每天讀一遍就可以了。讀的時候不要趕時間,不要求快,要讀得字字分明,要讀得有韻味,這樣不但能攝心,也能幫助你開悟,不但能自利,也能夠利他。所以句讀要分明,段落要念出來,這樣才有效果。這部經從頭到尾念一遍,大概要多少時間?要兩個小時,這是古人讀書標準的速度。現在有人念得很熟,半個小時就念一遍,我叫他念一遍給我聽聽,我聽了好幾分鐘,一個字沒聽出來,念得像機關槍一樣,這種念法縱然自己得利益,不能利他。諸位要曉得,我們讀經的時候,縱然沒有人在旁邊聽見,有鬼神,我們要顧及他們,念得讓他們聽得生歡喜心,鬼神就護你的法。你這種草率的去讀,讀的時候他完全聽不懂,他就很討厭你,就走了;善神不護你的法,妖魔鬼怪圍繞著你,你的麻煩就來了。所以出聲讀經,利益很大,這是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,我們要懂得,要認真來學習。讀經、聽經都是屬於承事供養當中的一分。

  「無邊佛」,無邊是從數量上講,無量無邊。過去、現在這些作佛的人,他們的善根福德多厚,承事供養無量無邊諸佛,哪有那麼簡單?想想我們自己的善根福德,為什麼這麼薄?這個問題多少總能體會到一些。釋迦牟尼佛在《無量壽經》上,跟我們說明阿闍王子那一批人,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;如來往昔所行,他們承事供養無量無邊諸佛,四百億算什麼?這個數量太少了。這麼說起來,我們自己感覺得沒指望,為什麼?我們要到哪一生、哪一劫,才能夠累積像諸佛如來這樣的功德?這是一個很現實也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。如果這個事情是真的,佛法裡面講的圓頓法門,不就值得我們懷疑?這個事情得怎麼講法?如何來解釋?關鍵還是在迷悟。阿闍王子過去雖然供養四百億佛,還是迷而不悟,所以他成佛還得有時候,沒那麼快。如果你一旦開悟,覺而不迷了,承事供養無量無邊佛,給諸位說,一念之間可以圓滿。

  《華嚴經》,我們雖然讀得不多,才算是開頭,前面曾經跟諸位細說,我說這個意思你們能懂嗎?時間跟空間都是抽象的概念,不是事實,所以佛在這個經上講「念劫圓融」,《華嚴》給我們說十玄門。迷的時候,短時間變成很長的時間;悟的時候,很長的時間會變成很短的時間,所以叫念劫圓融。念是一念,劫是無量劫,一念可以展開為無量劫,無量劫可以濃縮成一念。我們會不會?如果會了,說老實話,《華嚴》會上我們這一生有分。如何承事供養無量無邊諸佛?無量無邊諸佛,就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。我們常說,以孝順父母之心,孝順一切眾生,以供養世尊之心,供養一切眾生,無量無邊眾生不就一時全都供到嗎?諸佛在哪裡?我們六根所對的皆是諸佛,很可惜我們不認識。你要真的認識,佛在經上常說,說得都是真話,一切眾生皆是我自己過去父母、未來諸佛,你在一念之間豈不是遍供嗎?圓滿的承事嗎?你要會學就在這個地方學,哪裡需要無量劫?

  而實在講,我們這一念就圓滿收攝無量劫,把無量劫收起來變成一念,一念遍供,真誠恭敬,孝順供養,一念周遍虛空法界,這一句你就做到了。這一念要保持,不要失去,我們這一生當中決定成佛,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我告訴諸位,你往生的果位決定是實報莊嚴土的上輩往生,不是在同居土,不是在方便土。你要是沒有這個意念,沒有這個心,你念佛多半是生凡聖同居土。諸位要真正把品位提高,提到最高不是難事情,這個事情真的是善導大師所說「總在遇緣不同」,這是善導大師講九品往生,三輩九品。古時候的大德認為上三品決定是菩薩往生,中三品是聲聞、緣覺往生,凡夫只能在下三品往生,古大德有這個說法。善導大師說不是如此,九品往生都在遇緣不同。根性大利之人,如果遇到的緣劣,品位也不會高;根性劣、業障重的眾生,有的時候遇緣殊勝,品位反而高升。善導大師這個話說得好,我們想想這是合理的,真的是合情、合法、合理,我們聽了應當深信不疑,他的話我們可以在《華嚴經》上得到證明。

  第三句是『如本信心清淨業』。這一句關鍵的字眼在「本」,本心、本性;本心就是自性,自性永遠是清淨的,在塵也不染。我們的自性現在有沒有污染?沒有。自性要是污染,那怎麼能叫真性?怎麼能叫本性?本性是本來如是,本來不染,本來清淨,信心是本心。我們現在,佛也在經上常講,我們被污染,什麼東西被污染?妄心被污染了。妄心不是真心,雖污染,沒有關係,一點都不妨礙,清涼大師在這個經上跟我們講,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怎麼會障礙?礙在什麼地方?礙在我們自己糊塗,把妄心當作真心,這一下就妨礙了。真心在哪裡?不知道,真心忘掉了,把妄當作真。妄心當了家,作主了,我們這才受害,這才搞十法界,才搞六道輪迴,才搞三惡道。真正覺悟的人、明白的人,知道妄心不障礙真心。

  這個說法還很難懂,我們舉個比喻來說,真心好比這個家的主人,這一家的家長、主人,妄心是他家裡的傭人,傭人聽主人之命,怎麼會礙事?不礙事。礙事的是什麼?傭人今天做了主,主人沒人理會、沒人認識,傭人當了家,這問題就嚴重,我們今天彷彿是這個樣子。八識五十一心所是傭人,不是主人,主人是清淨自性。釋迦牟尼佛在楞嚴會上跟我們指出,我們的自性是什麼?六根根性;六根的根性是自性,是清淨心。六識在眼叫眼識,耳識、鼻識、舌識,乃至於意識,這不是主人,這妄心,這是家裡的傭人;現在我們把自性捨掉,傭人作主當家。傭人不好,有分別執著,分別執著傭人搞出來的,主人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。在眼叫見性,見性見一切萬事萬物,這裡頭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。見性見,他見的是什麼?見外面是色性,這是禪宗裡面所講的明心見性,你見性了,你見外面的色性。

  可是今天我們並不是如此,我們雖然見性也見色性,可是自己完全不能夠覺察,我們只能夠覺察到眼識見色塵,這個我們覺察到,也體會得很深刻,在這裡面起妄想分別執著。起妄想分別執著叫造業,造業才有果報現前。如果用見性見外面的色性,不造業了,為什麼?它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法法平等,性相一如,理事不二。經上講的這些境界呈現在你的面前,你見到了,你接觸到了,這個境界是諸佛果地上的境界,你見到這個境界,你就成佛了。《法華經》上說「入佛知見」,就是指這樁事情,你入佛知見了。佛祖教人,是以這一招為教學終極的目標,我們做學生的人要能體會,體會到之後要能落實;體會是解悟,落實是證悟、證果。

  所以只要你用「本信心」,你的業就叫清淨業。為什麼?身語意一切的造作都與本信心相應,都與自性相應,這就是交光大師,在《楞嚴正脈》裡面所講的「捨識用根」,就看我們會不會?捨識,從今以後不再用八識五十一心所,用根中之性。交光大師這句話說得不錯,怕的是我們聽錯,怎麼聽錯?八識五十一心所不要,開除掉,我要用自性,你就把交光大師的意思搞錯了。捨識用根,家裡傭人照用,主人當家,不是把傭人都開除掉,開除掉主人不是累死了?主人作主,這些都變成傭人,用得很自在,是這個意思,叫捨識用根。捨識是講當家,捨識是識不要當家,自性當家,六根根性當家,是這麼個意思。所以有很多人讀《楞嚴經》,這個問題始終困惑,不知道怎麼樣捨識,怎麼樣用根,那識還能捨得掉?我要問你:這是什麼?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這怎麼辦?你要是一句話不說,你不是個白痴嗎?哪有白痴的佛?隨順一切眾生,跟一切眾生打交道往來,要派識去打交道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。就是諸佛菩薩很會用他的傭人,自己真做得了主宰,自己心裡乾乾淨淨,一塵不染,外面跟大家應付得非常周到。所以跟眾生往來,教化眾生,要用八識五十一心所,你不用它怎麼行?自己做主人公,就沒有妨礙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心地決定沒有沾染,永遠是清淨的,你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我們凡夫是最糟糕的,把自己主人公忘得乾乾淨淨,佛給你說出來你還不承認,那有什麼法子?以為八識五十一心所就是自己的真心,這錯了,大錯特錯!佛說得好,你這個錯誤的認知,縱然勤奮努力修無量劫,也不能證果;佛這個話說得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所以你一定要曉得,真是性,妄是識。真在哪裡?真在妄中;妄在哪裡?妄在真裡;真妄和合,真妄交織成一片;你一定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一點都不迷惑,你這才叫做佛知佛見。

  諸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,他從哪裡看?從形相裡面看你的真性,你的真性是佛性,你六根的根性是佛性,靈明覺知,你不是佛誰是佛?從色相裡面見法性,然後才恍然大悟,原來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性。性在哪裡?無所不是,無處不是,隨拈一物皆是自性。自性圓遍法界,所以任何一事一物也圓遍法界,這是《華嚴經》的宗旨,是《華嚴》的大意,你能夠契入,你才能證得法界,你入法界了。契入法界,自性裡頭本具的智慧、能力、德相都現前了,果報受用跟諸佛如來、法身大士沒有一絲毫的差別。可愛樂光明天王見到了,見到就是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他在此地示現給我們看的。

  末後一句話說:『以佛威神今悉見』,人家說話多謙虛,我們要學,沒有一絲毫傲慢的習氣。「我」為什麼能見到?承佛力加持。這個意思好,跟前面說偈儀裡面先後照應,前面他講「承佛威力」,這句話就是謙虛話,不是自己有智慧,不是自己有能力,是承蒙佛威神力的加持,我才能說、才能行。所以讚頌裡面,是因為佛威神力的加持,我才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。這一句話是謙詞,實在講也是真實,我們今天要不得諸佛威神的加持,我們哪裡會懂?哪裡會知道?所以我給同學們報告,我們在講台上展開經卷,是承佛威神加持,我們才能說出這一點意思。諸位同學在下面聽講,你能夠聽懂,聽得歡喜,也是承佛威神加持。為什麼?我們是生死凡夫,業障習氣深重,如果不得佛力加持,我們哪有能力能夠在經卷上看到它的義趣?看不出來,都要靠佛加持。

  現在我們要問,如何能得佛力加持?一定要發菩提心,要發心,要發度眾生的大願,你就能得佛加持。換句話說,我們要很認真、很努力去學承事供養,想想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他所示現給我們看。我們每天都在念三皈依,三皈依裡面告訴我們,「皈依佛,二足尊」,這個意思大家都懂。「二」是什麼?智慧、福報;「足」是滿足、圓滿的意思。佛的智慧圓滿,我們看到了,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,智慧圓滿,我們都承認;福德圓滿,我們就懷疑了,釋迦牟尼佛每天去托缽,三衣一缽,叫化子要飯,有什麼福報?我們眼目當中的福報是什麼?作帝王,大富大貴,以為那是福報。釋迦牟尼佛怎麼會有圓滿的福報?如果你要細心去想一想,也許你能夠體會到,世間這些作國王的,大富大貴的,死了以後,幾千年以後誰知道他?沒有人知道他,知道他的對他也很陌生。釋迦牟尼佛過世之後三千年了,這個世間多少人供養他,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雖然很苦,樹下一宿,他走了以後,塑他的像,蓋成宮殿來供養他,他不要樹下一宿了。你們想想這個福報多大?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,永遠受一切人的尊敬,這就是大福報。

  也許有人是非常現實,死了以後再大的福報,我也不知道了,我要的福報現在就要享到,這叫現實。其實佛不是沒有福報,佛是王子出身,捨棄王位而出家,他可以享受國王的福報。他告訴我們福不能享,再大的福報一享就要造業,造業就要受輪迴的果報,這個意思深,幾個人懂?世尊為我們示現什麼叫大福報?一生不造業;不但沒有惡的行為對待一切眾生,連一絲毫惡的念頭對一切眾生都沒有,這叫圓滿的福報,你懂不懂?幾個人能體會到?福德圓滿之相,絕沒有一個惡的念頭、惡的行為對待一切眾生,這是福報圓滿之相。世間富貴人,不說別的,天天在飲食裡吃眾生肉,佛家常說,你這一生吃牠半斤,你來生要還牠八兩,因緣果報絲毫不爽,這是真理,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。

  所以「二足尊」這種深義,這種密義,幾個人體會到?一生當中沒有一個惡念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那個心多自在、多清淨,那才是最高的享受。世間人只懂得五欲六塵的享受,我常講五欲六塵的享受就好比是吸毒,打嗎啡刺激的享受,那很痛苦的。諸佛如來的享受是正受,正常的享受,完全沒有副作用。世尊表演展現給我們看,我們要聰明,要看得出來,要向他學習,原來這個樣子才是圓滿的福報、圓滿的享受。我們世間人看他很苦,他看我們很苦,我們自己覺得很樂,殊不知他自己快樂無比;天王的快樂比不上佛。所以這首偈子意思很深。請看經文:

  【佛身無相離眾垢。恆住慈悲哀愍地。世間憂患悉使除。此是妙光之解脫。】

  這是清淨妙光天王的讚頌。在前面他給我們說,他得法是「得大悲心相應海一切眾生喜樂藏」,在長行裡面他告訴我們。讚頌裡面的第一句就是相應海。佛身『無相』,唯有無相才能『離垢』,「垢」是表污染,污染就是執著。稍微輕一點的則是分別,嚴重的是執著,這都是屬於污染。加個『眾』,眾多的意思,無量無邊的分別執著。分別執著從哪裡起來的?著相起來的。你以為這些現象真的有,你就被污染了。諸佛菩薩為什麼心那麼清淨,他知道所有一切現象不是真的,所以他就不受污染。《般若經》上講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自己這個身也是個相,也是虛妄。知道一切相是虛妄,對這個相不但不執著,連分別念頭都沒有了,哪裡還會有染污?這個事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有一些同修來見我告訴我,最近煩惱太多,我也只好勸勸他,不能跟他講真的,講真的他聽不懂。真的話怎麼講?真的話是:你煩惱很多,你把煩惱拿出來我看看。你仔細想想你這個身體,身體是很多細胞組成的,哪一個細胞裡頭有煩惱?把那個煩惱的細胞找出來,外科手術開個刀不就沒事情嗎?找不到,沒有,假的。煩惱是什麼?妄想裡面生的,完全不是事實。所以妄想裡面,根本的,執著這個身是自己,這才是一切大患的根源。佛知道,我們中國老子也知道,老子說了一句話,「吾有大患,唯吾有身」,他覺察到了。我最大的憂患是什麼?有個身,執著這個身是最大的憂患。所以三界之內高級的凡夫明瞭這個事情,身不要了,身不要到哪裡?無色界天。無色界天的人聰明,不要身,但是沒有根本解決,那只是暫時的。無色界天人執著空,四禪以下執著有,不是著空、就是著有,不能解決問題,不知道事實真相是非空非有,那才是事實真相。

  佛在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,事實的真相是相有體無,所以相叫幻相,不是真的,《金剛經》上比喻作「夢幻泡影」,教我們「應作如是觀」。幻相不能說它有,不能說它無;為什麼不能說它無?它確實現相;為什麼不能說相是有?相才現就滅掉了,它是個生滅法。生滅法非常非斷,你不能說它常,它立刻就變了;你不能說它斷,底下相續就生了,前面這個念頭滅,後面念頭就生,相續;相續就非斷,生滅就非常,所以是非斷非常,這是事實真相,剎那生滅。念頭剎那生滅,現相也是剎那生滅,不要認為現相是真的。譬如我們看講台前面地藏菩薩銅像,每天看到都是這個樣子,其實不是這樣子的,剎那生滅。昨天看的跟今天看的還差不多,相似相,決定不是真的。《金剛經》給我們說,所有一切現象存在的時間多長?「如電」;電是閃電,這是佛用比喻說。要說得貼切一點,佛在《仁王經》上告訴我們,給我們講一彈指,這一彈指的時間很短。一彈指有六十剎那,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,時間之短。我們彈指彈得很快,一秒鐘大概可以彈四次;一剎那裡面有九百生滅,那就是用我們現在彈指這個速度,一秒鐘可以彈四次,四乘六十再乘九百,剛剛好是兩個十萬八千。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的生滅,佛在《金剛經》上說「如露亦如電」,告訴我們所有一切的現象剎那生滅。一剎那有九百生滅,我們怎麼會覺察得出來?我們怎麼會知道這個東西是假的?根本就不存在,根本就不可得。你要知道根本不存在,你得失的念頭就沒有了,知道它根本不存在,得失的行為就沒有了,你才真正得到信心清淨。

  我們的真心,我們的自性,是不生不滅的,不隨這些幻相生滅而生滅,所以叫常住真心。世尊在楞嚴會上講得非常清楚,講得透徹,說得也多。這些話叫我們認識自己,認識諸法的真相,《般若經》上講「諸法實相」。認識清楚,明白了,就叫做看破;看破之後,一切法中不會再起心動念,不會再分別執著,那叫做放下。放下什麼?放下起心動念,放下分別執著。這個時候你自性般若智慧現前,你在日用平常跟大家接觸,處事待人接物,住真實慧,你是智慧用事,不再是煩惱。所以你一定要曉得,佛身無相,我們身也無相。佛是證究竟極果之人,他知道身無相,我們的身哪裡會有相?哪有這種道理?我們是在無相裡頭,一定要執著它有個相,這就壞了,所有一切麻煩都來了。所以佛身無相,這個身是真身,這個身叫法身。

  第二句說『恆住慈悲哀愍地』,這一句是講佛的大慈大悲。大慈悲心從哪裡生的?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,這是自性的智慧德能。見到許許多多的眾生,還在這裡迷惑顛倒,起惑造業,諸佛如來自自然然會去幫助他。幫助這一切眾生絕對沒有起心動念,決定沒有分別執著,很自然的。也許有人說,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沒有起心、沒有動念,怎麼可能跟眾生感應?怎麼知道眾生有苦有難?怎麼可能去幫助眾生?佛陀在世曾經有人有過這個疑惑,佛舉了個例子:佛的道場少不了大磬,少不了鼓;佛就指著大磬講,你去敲它一下,你敲它,它就響了,敲重一點它響得大,敲輕一點它就響得小,你敲的時候,這個磬有沒有在分別,有沒有在執著?他敲重,我要響大一點,它有沒有這個念頭?沒有。眾生有心感,諸佛無心應,唯有無心才能夠遍應虛空法界一切眾生。如果你有心有念,就不能感應了。有心有念充其量感應只對一個人而已,我們世間人常講母子連心,母親心裡有兒子,兒子心裡有母親,他們會有感應,這個感應是一對一。諸佛菩薩無心,他那個感應能夠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;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,這叫大慈大悲,哀愍一切眾生。

  佛在經上講,愈是眾生遭難的時候,感應特別明顯,感應也特別多。現在我們這個世間遭難了,佛菩薩在不在我們這個世間?如果你把心靜下來,妄想少了,雜念少了,你就會體會到沒有錯,佛菩薩確確實實在我們這個世間,在我們周邊,時時都在。如果你是粗心大意,妄想雜念很多,你就覺察不到。覺察不到他也在,不是說覺察不到他就不在了,那哪裡叫大慈大悲?那為什麼不救我們這些苦難?這個業是你自己造的,你自己一定要受這個果報。佛菩薩慈悲,有顯應、有冥應;冥應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暗示你,你自己要會體會、要會覺悟,覺悟之後回頭,回頭是岸。譬如像前面所講,過去我們從來沒有承事供養這個念頭,從來沒有以誠心誠意對待別人,現在我們知道錯了,我們以真誠心、恭敬心處事待人接物,以孝順心、供養心對待一切眾生,你這就回頭了。這一回頭,消災免難。你一個人回頭,你一個人消災免難,大家一起回頭,這個世界上天災人禍就沒有了。正是布袋和尚所說的「時時示世人」,暗示世間人,「世人常不識」,世間人很糟糕,他不懂,不認識,不知道回頭,那就沒有法子了。也許我們講,暗示我不懂,那你明示就好了;明示更不相信,你胡造謠言!加重他毀謗的罪業。所以你才曉得諸佛說法是慈悲,不說也是慈悲,免得你造口業,不能明說。明說的時候,你說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,人家聽你的話:你頭腦有神經病,你怎麼可以把別人當作自己,你大有問題;造業就來了,只能暗示,不能說明。在暗示當中,你體會到了,覺悟了,好;你不體會,不能覺悟,就算了,再等待下一次的機緣。我們想想佛菩薩教化眾生的方式手段,高明到極處,防範一切眾生;他已經造罪了,不讓他造罪加重,不忍心。

  第三句是『世間憂患悉使除』,這就是教化的果德。能夠接受佛陀教化的世間這些眾生,憂慮禍患都能夠消除,這就是長行文得法裡面講生喜樂藏的意思;憂除了之後就歡喜,災患除了之後就得樂。還是就世間人講,世間人五種受裡面,心有憂喜,身有苦樂,身離苦就得樂,心離憂就歡喜。憂患就是憂苦,除了之後當然他就得喜樂,所以長行裡面菩薩得「一切眾生喜樂藏」。凡是經上有個藏的意思,藏是代表無盡,所以稱為無盡藏,他的喜樂無盡。喜樂無盡,諸位想想,那個憂是連根拔掉,苦也是連根拔除,喜樂才無盡。我們今天根沒斷,所以喜樂的時間很短,那種很短的喜樂,豈不是跟世間人服毒得喜樂一樣的道理!佛陀教給我們是從根本上拔除,根本就在這邊第一句,「無相離垢」,這才是根本,世間的憂患永遠離開了。

  這是清淨妙光天王所得的解脫門,也就是說,他用這種方法明心見性,脫離六道,脫離十法界。這裡面我們要學,必須要記住即相離相,為什麼?性相是交融的、一體的。古人比喻說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把金比作性,把器比作相。如果你說我今天要真的,不要虛妄的,我要金不要器,金也沒有了。你要懂得,金就是器、器就是金,永遠是和合在一起,決定離不開,只要你把哪是真、哪是妄看清楚,不礙事了。金在哪裡?隨便拈個器都是金,器器皆金。如果著相,我叫你拿個鐲子來,你就不能拿個鍊子來,那不是鐲子,那是著相。我如果叫你拿金來,那不管是鐲子、鍊子、什麼玩意兒,只要是金,拿來就是,就都沒有錯。佛教給我們見性不著相,也不要破壞一切相,「佛法在世間,不壞世間相」,壞世間相,那佛法就壞掉了,哪有這個道理?要明白這些事實真相。

  離相是什麼意思?無相是什麼意思?無相是不著相。無,不是外面事相上無,是你心裡面無;不著,也不是外頭沒有相,你心裡頭再不執著這些相。相確實是有,與一切眾生往來,眾生說這個相叫什麼名詞,你順著他說,就沒事了。眾生說這個相,這是地藏王菩薩相,我們也就稱它地藏王菩薩相,這個問題就解決了。他心裡真的執著這是地藏王菩薩,我們明瞭,我們心裡清楚,絕不執著他是地藏王菩薩。為什麼?如果地藏王菩薩再現一個比丘相,手上又不拿錫杖,那你就不承認他是地藏菩薩嗎?地藏菩薩可以化無量無邊身,你怎麼能執著這一個相是地藏王菩薩?他現個童男、童女相,那也是地藏王菩薩。像前面我跟諸位報告過,布袋和尚現的相是彌勒菩薩,你不能認定那是彌勒菩薩,唐朝傅大士是居士身分,讀書人的樣子,那是彌勒菩薩。所以明白的人知道無相,無相無不相,無不相是他能現無量無邊的相,你才算是真的認識他了。凡夫著相不見性,他執著這個相才是地藏菩薩,變一個相,那個不是;覺悟的人是不管他怎麼變,那都是地藏菩薩。無相是這個意思,不是什麼都沒有,什麼都沒有就落到斷滅,那個錯了。

  因為你沒有執著、沒有分別,所以你就沒有被污染。我們今天學佛,被佛法污染,這是事實。看到這個像,地藏王菩薩像,你被地藏王菩薩污染了;看到這個塑像,這是阿彌陀佛的像,你被阿彌陀佛污染了。著就污染,分別執著就是污染,污染的事情太多了,說之不盡,真的是起心動念點點滴滴都是污染。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夠真正離開一切污染,什麼時候才能夠真正覺悟,把這些事實真相看清楚。所以佛教給我們,修學的方法一門深入,有道理。從一門先開始執著,受它污染,逐漸功夫加深就能夠脫離。我們要是搞許許多多法門,要想脫離這個困境就難了,一門是比較容易;一門解脫,門門解脫了。佛在經論裡頭,這些道理方法給我們說了很多,我們要能夠信受奉行。

  現在這個世間是遇到大災難的一個時代;我們中國人常講臘月三十,一年最後的一天,這一天要算帳,做生意的人今天做總結帳;一個世紀一百年的最後一年,那要算總帳。今年是一個大世紀,一千年最後的一年,這個帳很麻煩,一千年的因因果果,在這一年當中要做個總結。在中國古老的傳說有這個說法,外國古老的預言也有這個說法,我們仔細觀察現在社會的動向,可不可能?每個人心裡有數。如何消除這個災難,如何化解這個災難,不但要幫助自己,還要幫助社會,幫助一切眾生;我們有這種心願,有這種認知,你就是覺悟的人。唯一的方法在大乘法中,先求了解事實真相,進一步如何修行,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、錯誤的思想、錯誤的行為,才能夠消災免難。絕不是迷惑顛倒,還是胡作妄為,而求佛菩薩赦免,求佛菩薩保佑,求佛菩薩降福,沒有這個道理,那是迷信,那不是正信。迷信跟正信的標準就是因果的法則,想想與因果定律相應不相應,相應那是正信,不相應、相違背的是迷信。因果定律裡面跟我們講得很清楚,善因一定得善果,惡因一定感惡報,這是因果定律。再看底下這一首:

  【佛法廣大無涯際。一切剎海於中現。如其成壞各不同。自在音天解脫力。】

  自在音天王得法是「一念中普現無邊劫一切眾生福德力」,所以他在讚頌裡面,這四句前面一句是講能現,當中兩句是講所現。『佛法廣大無涯際』,涯際就是邊際,佛法廣大沒有邊際。什麼叫佛法?這是我們首先要認識清楚的。法是指一切法,世出世間一切法;佛這個意思是覺悟、是明瞭。世出世間一切法無量無邊,廣大無邊;覺悟明瞭是屬於智慧,也是廣大無邊。一般世間人都知道,佛家常講「佛法無邊」,有些不甚明白的人以為佛家喜歡誇大,只有你們佛法無邊,難道別的都有邊際,你比別人大?他不了解佛法是什麼意思。佛法無邊是個事實真相,與佛教實在講沒有什麼關係。一定要懂得「佛」,佛不是一個人,大家一聽到佛就想到釋迦牟尼佛這個人,以為釋迦牟尼佛的法是無量無邊,這錯誤了,不是這個意思。佛是覺悟的意思,這樣說明白大家就容易懂了。法,大家會承認虛空法界,哪一個不肯定它是無量無邊的?無量無邊的法你都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這個法就叫佛法,所以本來是廣大無邊的。這一句的意思實在講,也就是講自己的性識。清朝初年,青蓮法師註解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,他就用性識做為這個經的經體,五重玄義裡頭辨體。辨體的意思,要用現在的話說,就是世尊說這部經理論的依據,根據什麼道理說這部經,依性識。性識是能現能變,性識廣大無邊際,性沒有邊際,識也沒邊際,阿賴耶識也沒有邊際,它能變。這一句也含著有這個意思在。

  『一切剎海於中現』,一切剎海,剎在佛法裡講是依報最大的,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,就是一個大的星系。這個星系大到什麼範圍?我們很難想像。在以往我們總是以太陽系為星系的單位,佛法裡面講一個單位世界,往往我們都把它看作一個太陽系,這是一個小星系;這樣的小星系,一千個小星系組成一個大星系,我們稱它作小千世界;再由小千世界為單位,結合一千個小千世界,這麼大的星系稱為中千世界;再以中千世界為單位,結合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一個大千世界;這是佛法講的剎,剎是指這麼大的一個星系,就是指一個大千世界。這一個大千世界,在佛經裡面通常也稱它作三千大千世界。這三千是什麼?它是由一個小千、一個中千、一個大千,這樣組成的;不是說大千世界只有三千個,要是這樣說法,完全說錯了。說錯的人也不少,我們也常常聽說,佛家講世界有三千個大千世界,這講錯了。

  可是黃念祖老居士的看法,跟我們過去所說的不一樣。他這一篇文章,附印在《無量壽經註解》的後面。早年我到北京,他跟我討論這個問題,我覺得他說得也很有道理。他的看法,單位世界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銀河系,不是太陽系。他說經上講得明明白白,這一個單位世界是一個日月所繞,這個說法是有道理。我們現在講單位世界是一個太陽系,是太陽為中心,行星環繞著太陽來轉,太陽是中心;可是經上佛明明講太陽不是中心,太陽圍繞須彌山轉。太陽位置在哪裡?在須彌山的當中,半山當中,繞須彌山轉的。如果是這個說法,今天太陽繞什麼轉?繞銀河系轉。銀河系的中心,那才是佛講的須彌山,我們中國人稱銀河的中心叫黃極。太陽跟八大行星所行的軌道,我們中國古人叫黃道,是太陽運行的軌道,它是繞銀河系轉的。所以黃老居士認為,單位世界應該是銀河系,這個範圍就太大了。

  一個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,一個大千世界是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,是十億個銀河系,這是一個佛剎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在這個太虛空當中像這樣的剎土,這樣大單位的星系,不知道有多少,無量無邊。一尊佛的教化區就是一個大千世界,照黃老居士講是十億個銀河系,是一尊佛的教化區。釋迦牟尼佛現在沒有在我們地球上,也許在別的星球上,我們怎麼能說釋迦牟尼佛不在?沒有證得聖果的人,我們的生活空間就是這一個佛剎,你沒有辦法超越這一個佛剎,這一個佛剎裡面就是一個六道輪迴,所以沒有證得聖果的人,我們生活空間有這麼大,這是佛給我們說出的事實真相。無量無邊諸佛剎土,「海」是比喻廣大,太多太多了。「於中現」,於哪個當中現?於自性當中變現出來了。

  『如其成壞各不同』。世界星球這麼多,不要說諸佛剎土,就說我們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。如果娑婆世界,果然是黃念祖老居士所說,被他說中了,我們這個世界是有十億個銀河系,現代科學家還沒發現,用最精密的科學儀器,還沒有看到這麼多的銀河,在太空當中。換句話說,科學發展到今天,還見不到一佛土的邊際,還見不到,何況娑婆世界以外無量無邊諸佛剎土。就在這一個剎土裡面,成住壞空各個不同;這就是講星球,這是真的,星球成住壞空。這個現象,我們今天就很清楚,諸位在天文台天文望遠鏡裡面去觀察,常常會看到空中星消失掉,消失就是壞了;有的時候這個地方沒有星,忽然發現一顆星,成了,這個星生了。星球有生滅,成住壞空;成壞是生滅的意思。這個世界許許多多的星球,生滅成壞各個不同。

  星球何以有成住壞空?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依報隨著正報轉。這是佛把這個道理給我們說出來了,無量無邊的星球是依報,依報的成住壞空是隨著正報的業力所轉的。由此可知,眾生要修善業、積福德,依報就殊勝莊嚴;眾生要造作惡業,依報就很惡劣,造極大的惡業星球就會毀滅。這是佛給我們說的道理,跟科學家觀察得的結論不一樣;科學家是從物理現象裡面去觀察,諸佛菩薩是從虛空法界整體裡面觀察,觀察的結果不相同,我們應當要相信佛給我們所說的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