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0二0卷)  2003/4/23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020

  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這第二大段,辨言說答。我們將經文再念一遍:

  【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,承佛威力,普觀一切菩薩眾會而作是言:此諸菩薩甚為希有。】

  到這地方這是經文,第一段歎眾希有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,《疏鈔》裡頭,將文殊菩薩他的生平、修行證果、教化眾生的功德,給我們做了個介紹。我們把疏文也念一段,跟上一次能夠接上。「前眾疑問,佛令文殊答者,以文殊示居此土,生有十徵,來自他方,體含萬德,降魔制外,通辯難思」,昨天我們說到這地方。接著「化滿塵方,用周三際」。自行化他真正的基礎,就是體含萬德,就是這一句。如果不是多生累劫修行,積功累德,哪裡有這樣大的德行,有這麼大的智慧,有這樣殊勝的法緣?我們看了文殊菩薩,要想想自己。文殊菩薩是七佛的老師,實在說釋迦牟尼佛也是他的學生。過去早就成佛了,現在在他方世界,他還是佛陀。以佛的身分住在他方世界,到我們這世間來應化為菩薩身分,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。這種無比殊勝的大德大智大能,累劫修積的。他是我們最好的榜樣,最好的模範,我們應當發心向他學習。

  今天看到清涼大師在這地方的讚歎,「化滿塵方,用周三際」,這是說明菩薩德用深廣。十方無量無邊微塵剎土都是文殊菩薩教學活動的範圍,你說有多大?大到用微塵數來說了。這塵是微塵數,方就是方所,教化的處所無量無邊。經中說,這是文殊菩薩自己講的,「我身如微塵,今在他國土,三十二相明,在在無不現」。文殊菩薩的身就像微塵一樣,遍滿法界虛空界,哪個地方有感,他哪裡就有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就現什麼身;現無量無邊身,化遍法界塵沙之眾。菩薩受到一切眾生普遍的尊敬愛戴,那是慈悲感化的成就。真誠的愛心,清淨平等的愛心,遍法界虛空界,我們要學。

  幫助眾生,佛常講,無論是示相,無論是言說,這是教化眾生兩大工具。示相是給他看,言說是讓他聽,從見聞裡面覺悟。但是佛常常講,無論是示相、言說,一定要懂得契機契理。你現相言說不契機,不但眾生不能得到正面的覺悟,可能引起負面的疑惑,那就錯了。眾生機感千變萬化,就是一個人,我在過去內典講座裡頭詳細說過,即使一個人,你教這一個人。這一個人有童年的時候,有少年的時候,有青年的時候,有壯年的時候,有老年的時候,分多少階段。每一個階段的機感都不一樣,不能不認識,一定要契機。幼年的時候,學校教育,他上什麼學校?幼兒園。少年的時候上小學、上中學;青年的時候,大概是高中、大學;壯年的時候,他已經在社會上服務,接受的是社會教育;老年的時候,我感覺到宗教教育是最適合的,這時候已經到退休年齡了。所以,就是一個人來講,從年齡上分階段,你要懂得契機。就一年當中,春夏秋冬四季,四季季節不相同。人是凡夫,凡夫必定受外面環境影響,影響他的心理、情緒,也影響到生理。四時說法也不能完全一樣,一樣就不契機了。就一天來講,一天早晨、中午、晚上也不一樣,所以說法講到契機,真不是一樁容易事情,大學問!

  人在臨命終的時候,在要斷氣之前的兩、三天,這是今世跟來生關鍵的時刻,什麼最契機?萬緣放下,一心專念,求生淨土,其他都不能講。在這時候就是提醒,怕他迷惑,怕他有留戀,只有這一句提醒的話,時時刻刻提醒他,帶他念佛求生淨土。長篇大論大道理這時候用不著,講這東西,他會生煩惱,他會起妄念。所以,什麼時候什麼樣的開導說法,不能不懂,關鍵的時候就是最簡單、最直接,用簡短的幾句話,用字愈少愈好。

  蓮池大師,我們在《竹窗隨筆》裡面看到的。有人問蓮池大師,這是個專修淨土的人,問他老人家:你怎樣教別人念佛?他說他教別人念南無阿彌陀佛,念六個字。人家問:你老人家自己怎麼念法?他自己念阿彌陀佛。於是人家問他:你怎麼教別人念南無阿彌陀佛,你自己念阿彌陀佛,這什麼緣故?他就說:我這一生決心要求生淨土,信心堅定,願心懇切,我就執持名號,老老實實執持名號,不用客氣話。這樣說起來,「南無」是客氣話。「南無」是什麼意思?恭敬的意思,皈依的意思,皈命的意思,這不必要了。勸別人念佛為什麼要?因為他沒有發真正心求生淨土,目的是希望他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,所以加「南無」;真正要求生淨土,「南無」都不要加了。從這地方我們就體會到契機,對一個真正決心要求生淨土的人,念四個字就行了;沒有堅定的信念,勸他念南無阿彌陀佛,正確的。

  病人在昏迷的狀態,在嚴重的狀態,這時候守在身邊的人最重要的,觀察他境界現前了,什麼境界?家親眷屬。他會說:我看到某個人在門口。所說的都是已經過世的人,這要特別注意。《地藏經》上講得清楚,他所見到的這些人不是真的。什麼回事情?那是他的冤親債主,變現他家親眷屬的樣子來誘惑他,他如果跟他們去了,那一變臉就要跟他算帳,討命的、討債的,麻煩大了!所以在這情況之下,馬上提醒他「不要理他,念阿彌陀佛,等佛來接引你,看到阿彌陀佛,你才能跟他去,不管什麼人來都不可以跟他走」。就提醒這一句行了。他如果看到地藏菩薩來了,釋迦牟尼佛來了,都不可以,那不是真的,因為我們希求的是觀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、阿彌陀佛,西方三聖!西方三聖現前,是我們的本尊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冤親債主這些魔境,他還是有個規矩的,他決定不可以變你的本尊。他要變本尊來誘惑你的話,護法神不會饒他,他不敢的。他變其他的佛菩薩來誘惑你,你跟他去了,那是你自己的錯誤。你自己天天念阿彌陀佛,怎麼釋迦牟尼佛來時,你跟他走了?你錯了。我是要跟阿彌陀佛的,我不是跟釋迦牟尼佛的,釋迦牟尼佛教我跟阿彌陀佛。你有堅定的信心,你就不會上妖魔鬼怪的當。所以這樣的境界現前,立刻就告訴他「什麼佛菩薩來都不能跟他走,一定要等阿彌陀佛來」。開示、說法簡短明白,提醒他警覺性。大家幫他念佛,祈求佛來接引,這就對了,這是對臨終人最契機的開導說法。帶著他念佛,讓他有信心,勸他萬緣放下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親近阿彌陀佛,得金剛不壞身,成無量壽、無量智慧、無量光明,然後像佛菩薩一樣,在十方世界普度眾生。

  文殊菩薩之所以能「化滿塵方,用周三際」。三際是從時間上說的,塵方是從空間上來講的,三際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三際跟十方都是生滅法,在法相唯識,《百法明門》裡面的排列,它排在不相應行法,有為法,有為就是生滅法。過去、現在、未來是生滅法,空間十方是生滅法,生滅法就不是真的,幻相而已。佛法講真的,真的是不生不滅,不生不滅叫無為法,真如無為,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

  對於十方三世,我們冷靜的觀察,看看這世間,這些科學家有沒有辦法發現這事實真相。我聽說近代的研究相當接近,這是從數學理論上來推斷的,還沒有科學技術能夠證明。大乘佛法裡頭不但是發現,真的是證明,而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在情識裡頭,也就是六道眾生,他的感官的世界有十方、有三際。菩薩應化在其中,幫助這些眾生破迷開悟,徹悟宇宙人生的真相,就超越十方三際,就見到一真法界。清涼大師在《疏鈔》裡面,列舉經論裡面的介紹,諸位自己可以去參考。

  下面我們繼續看《疏鈔》的文,「道成先劫,已稱龍種尊王」。這是說文殊菩薩在久遠劫前,先劫已經成佛了,他的德號龍種上尊王如來。《大智度論》裡頭也說到,經文裡面稱為龍種上佛,這地方講的是龍種尊王佛,說明菩薩的本跡因緣。現在他在他方世界還是佛,底下說「現證菩提,復曰摩尼寶積」如來,這是現在。清涼《疏鈔》裡頭有節錄《央掘摩羅經》裡面所說的,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講的,「實為三世佛母,豈獨釋迦之師」。三世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母是比喻,母能生子,文殊菩薩能幫助人成佛,佛是從文殊菩薩口生的,文殊菩薩教的,這就是老師的意思。他是三世佛的老師,豈獨釋迦之師,不只是釋迦牟尼佛一尊。

  世尊為我們介紹的,釋迦以前七尊佛都是文殊菩薩的學生。這裡面有一個很深的啟示,我們要留意。我們從這地方能深深體會到,諸佛菩薩沒有自私自利,沒有名聞利養。決不是說你是我的學生,今天你示現成佛了,那我到這地方來,我是你的老師,你要用什麼禮節來對待我,沒有。老師來了怎麼樣?示現做學生。這學生對老師恭恭敬敬,表演給一般人看;換句話說,他在這裡表演做學生,應當用什麼心態來做學生,跟老師的教誨配合,你才能成就!沒有一絲毫驕慢,沒有一絲毫自尊自大。看到他對佛,看到他對諸菩薩,那麼樣的謙虛恭敬,他在這裡示相教我們,六道裡頭這些凡夫的習氣完全沒有,我們應當要好好的來學習。

  世尊弟子當中,古佛再來的很多,佛門裡頭常常講「一佛出世,千佛擁護」,你一個人示現作佛了,作佛目的何在?只有一個目的,幫助一切眾生轉迷為悟,轉凡為聖,就這麼一樁事情。過去古佛如來也就這麼一個心願,你今天發心帶頭來做這一樁好事,跟三世佛的心願完全相同,三世佛都來擁護你,都來幫助你。幫助你,當然不能用佛的身分,用什麼身分?用菩薩的身分、用羅漢的身分、用人天的身分,或者是做你的弟子,或者是做你的護法。真的是諸佛菩薩同心協力,把這教學的工作做好。決不是說我的學生當校長、當主席,我去不太好意思。凡夫有這樣的,這叫邪知邪見,佛菩薩沒有。

  前面一再給我們說到,菩薩成佛的時候,跟過去所有一切佛絕對沒有先佛後佛,沒有今佛古佛。先佛後佛、今佛古佛,凡夫的見解有先後,不知道佛境界。佛的境界是平等境界,確確實實沒有先後,沒有遠近。沒有遠近就突破了空間,沒有先後突破了時間。告訴你,時間、空間不是真的,真實法裡頭沒有時間,沒有空間,所以沒有遠近,沒有先後。成佛,什麼時候成佛的?平等成佛。這樁事情在這部大經裡面常常提起,多次的提起,目的很顯然,讓我們不斷的在薰習。薰習的時間不足,我們很容易退轉。常常薰習,薰習久了,印象深刻了,不定碰到什麼緣,豁然開悟,你真的入這境界了。文殊菩薩在此地,我們想想豈不也是示相在暗示我們,言說是解釋釋迦牟尼佛的示相。我們頭腦靈活一點,敏銳一點,我們也能看出:文殊菩薩你也在示相。你要有這樣的覺悟,文殊菩薩會對你莞爾一笑:你懂得了、你會了。清涼《鈔》裡面內容相當豐富,值得大家去看看,如果有時間的話,自己去看。

  我們再看下面《疏》文,「影響而來,一切咸見故」,一切咸見,「故」字是下面一句的,它四個字一句,「影響而來,一切咸見,故其說也」,到這地方這是小段。這是把文殊菩薩的身分很清楚的給我們介紹出來了,他是來做影響眾的,他的修行早就圓滿了。佛門弟子懂得這道理。我早年在台北講經,道安法師在北部辦大專佛學講座,請我擔任主講,那個時候我還不到五十歲。這講座辦得很成功。我每一堂上課的時候,我都看到我的老師周邦道先生,他坐在第一排很專心的聽講,而且還做筆記。那是個佛學家也是個教育家,抗戰期間我在貴州念書,他是我的校長,國立第三中學的校長。抗戰勝利之後,他做江西教育廳長,以後在台灣一直都在學校教書,在中興大學教書,在台灣做過考選部的政務次長。我是他的學生,我講經的時候,他就跟一般學生一樣很用功。這是什麼?影響眾。

  釋迦牟尼佛是文殊菩薩的學生,示現成佛了,為大家講經說法,文殊菩薩也在旁邊恭恭敬敬的在那裡聽講,做影響眾。「影響而來,一切咸見」,讓大家統統看到。你們如果說有問題,聽佛講經說法,或者看到佛的示相,不太清楚,不太明瞭,你提出這些疑惑,文殊菩薩可以給你解答。文殊菩薩為你解答,大家都知道他,他的確是權威,這解答決定沒有錯誤。所以「故其說也」,由他來擔任解說,佛只示相不說,請文殊菩薩來做說明。

  這下面有幾個疑問,「何不待請,敬同佛故」,一切大眾對文殊菩薩的尊敬,跟對佛陀沒有兩樣,所以不需要請。「何不待告,承佛神力,佛意許故」,其實我們在文裡面看到,經文上講到「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,承佛威力」,一般講承佛威力是得佛的加持。「佛意許故」,這地方的佛是雙關意思,近指現前釋迦世尊,遠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,所以不用待請,不用待告。

  「眾既念請,佛方現相」,佛為什麼示相?不是無緣無故的。大眾見佛,心裡面有這疑問,這叫做念請。雖然沒有說出來,佛有他心通,佛知道,所以佛示相答。我們前面看到了,佛現神通,答覆大眾。但是現這神通,我們中下根性的人,真的是看不懂,看得很熱鬧,所以說是「不會看的看熱鬧,會看的看門道」。我們看不出門道,只會看熱鬧。一定要找個內行的人,請文殊菩薩來給我們解說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講到此地。

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看清涼大師為我們介紹文殊菩薩,他介紹的確相當的詳細,我們接著看。

  「眾既念請,佛方現相,非夫尊極大士,安能理契潛通」,我們看這一句。這地方講,如果不是尊重到極處的法身菩薩,他怎麼能夠理契潛通?在理上講跟諸佛所證的一樣的圓滿,一樣的究竟,所以自自然然對於一切諸法通達無礙。通達說個潛通,這意思很深很深,隱、顯無不自在。從感應上來說,顯應冥應;從一般教學上來講,顯說暗示,無量善巧方便,自自然然流露,不加絲毫意思在裡頭,這是潛通。「故上以光示普賢,此乃冥加妙德」,妙德就是文殊菩薩。世尊對普賢顯加,對文殊菩薩這我們看到是冥加。這用意都很深,我們要細心去體會,讓我們在這裡面見相、聽教能悟入真實。真實在哪裡?真實就是自己,就是日常生活。每天工作幹活,待人接物,這就是全部的「大方廣佛華嚴」。我們果然覺悟了,就得大自在,就破迷開悟,就離苦得樂。

  下面說,「若爾,普賢云何定後更請,表說所信,甚深細故」。若爾,我們現在講,要是這樣說法,普賢菩薩為什麼入定之後再請?都是在現相。其實文殊、普賢他們都是古佛再來,他們哪還需要入定?所謂是行住坐臥都在定中,那個入定是做給人看的,做給別人看的,表示甚深之法。我們要把心定下來,才能說清楚,才能聽明白,這是佛教學的手段,佛門裡面講教學的儀式,一個規矩,現在人不會用了。

  我早年親近章嘉大師,章嘉大師還用這種方式。確確實實我們親近他,細心去觀察,他真的是在定中。李炳南老居士親近過他。大師圓寂之後,我到台中親近李老師,李老師給我談過,他說:他的境界,我們是凡夫不知道,但是我們在旁邊細心觀察,至少他得到清涼自在。這是李炳南對於章嘉大師的觀察。他說確確實實他跟別人不一樣,至少他得清涼自在,行住坐臥都在定中。我們有疑惑向他請教,我們的說話總是毛躁、輕率!大師他答覆我們的,那就是教導我們,穩重。他不是立刻就答覆你,他一定定下來,他定下來也就教你定下來,然後才教你。

  所以,給我印象最深的,一生永遠不會忘記的,我們頭一次見面,我向他請教一個問題:佛法的好處我知道了,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很快就契入?我問這麼一個問題,那個時候我二十六歲。這問題提出,章嘉大師差不多半個小時之後才答覆我。我提出問題的時候,他如如不動,眼睛看著我,我也看著他,大家都不說話。半個小時時間很長,真的定下來了,這是什麼?聚精會神等著聽他的答覆。他就用這方法,教你整個精神意志集中,他來給你說法。你這毛毛躁躁散亂心,他不跟你講,講了沒用處,聽了是耳邊風,你記不住,更不可能依教奉行。所以想想他那個方法高明,這就是講先入定。

  不過他入定不是眼睛閉著,他眼睛看著你的眼睛,這力量很大。他眼睛如果是閉著,我們還可以胡思亂想,他眼睛看到你的眼睛,你就不能亂想,你念念都在等待他給你開導。這半個鐘點了,他才說了一句話,只說一個字,「有」。我們的精神振奮起來了,有。有沒有辦法契入?有。這精神一提起來,耳朵豎起來,來聽他的教訓,他又不說了。但是這一次沒那麼長的時間,大概五分鐘,也相當長,五分鐘。五分鐘之後,很慢,他的速度非常慢,說了六個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我說得很快,他說得很慢。那一天我跟他坐了兩個小時,只講了幾句話,而這一句話的印象非常非常深刻。我向他告辭離開的時候,他老人家送我到門口,他也很活潑,他拍著我的肩膀告訴我:今天我教你六個字,你好好的去做六年。我真聽話了,真的做六年,六年就有感應,我自己的事情,一般講有一點預感。這六年之後,我已經把工作辭掉了,想出家修行。在埔里因緣不成熟,這到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教,學講經。

  果然在第六年的時候我有預感,在台中有很多同學,我就跟他們講,我說:我出家的因緣可能會成就了。他們問我:大概多久?我說:大概半年。結果一個月之後,台北圓山臨濟寺的心悟法師就派人來找我,勸我出家,緣成熟了。派的是林銘堅居士,以後他也出家了,他也跟我同年。抗戰期間,我在福建建甌念初中,以後我離開那個學校,他也在那個學校念書,但是我在學校時候他不在,他在學校時候我也不在。以後說起來,我們是前後同學,在台灣我們同事。我辭掉工作想出家學佛,他也跟著我學佛,也把工作辭掉了。圓山臨濟寺裡面的法師是福州人,跟他同鄉,關係非常好,他來勸我。好像在兩個多月的期間,來了九次。

  我覺得心悟法師、臨濟寺這批人,我也都認識就是了,很懇切,有這誠意,我才把這事情報告李老師。李老師說:奇怪,怎麼人家一勸你,你就動心?我說:不是,他來了九次。李老師一聽也愣住,他問我:你在這裡學得很好,為什麼要出家?我向老師報告:你老人家在這裡已經教了十年,我才來一年多,我在這邊有工作,不能專心學習。每天要工作八個小時,實際上,每天能夠學習的時間大概只有四個小時。我說:如果我能夠辭掉工作出家,專心來修學。我說:老師在這裡十年的教學,我想我兩年一定能趕上。他聽了這話點頭,這是我出家的因緣。

  所以,菩薩在這裡做種種示現,我們要能體會得到。普賢入定有入定的用意,都是在表演;文殊菩薩不需要入定,他有不需要入定的道理,都在為我們說法,都在唱戲。我們要能懂得,他表的什麼意思。下面說,「何不入定」?這在前面也有說過,因為這是十信位,是初學。信沒有入位,他還沒有學位,所以不需要入定。這三品經,《名號品》、《四聖諦品》、《光明覺品》,這三品是講如來正報。《名號品》是講身名,《四諦品》是講語業,《光明覺品》是講意業,如來果地上的身語意三業。所以他問得很好,「何不入定」?大師在此地跟我們說出來,「以果從因,同於信故」。這地方講果報,果不離因,信位不需要入定,如來果地隨順最初的方便,「同於信故」,所以也不需要入定。在一般菩薩說法,一定得佛的加持,這地方沒有看到加持。

  「何故無加,以無定故」。不入定,入定是得佛的加持,所以我們要想得佛加持,一定要知道把所有一切妄想雜念放下,這時候就有感應。所以,我們看到許多宗教的祈禱,時間雖然不長,他在祈禱的時候,幾分鐘當中,所有一切雜念妄想他都放下,一心專注,確實能得神的加持。佛門以前的這些大德們都知道,講經之前有儀式,儀式很長。如果照著古時候講經儀式來做,這儀式差不多要四十多分鐘,將近五十分鐘。法師拜佛之後就升座,在儀式裡面他就入定,這是求佛加持。現在我們不用這儀式,為什麼?現在工商業時代,大家都非常繁忙,分秒必爭,到這地方來浪費四、五十分鐘的時間,人家不來了。他來了馬上就希望能聽到經,所以我們的儀式省略掉了。兩個小時講經,前面的儀式,後面的迴向足足是用掉一個鐘點,兩個小時真正講經是一小時。所以我們前後都省略,前面只用三稱「本師釋迦牟尼佛」,念一個開經偈,我們就開始講經,後面念佛就迴向,就結束了。這是什麼?適合現代社會大眾的根機。

  所以古時候那個儀式裡面就有入定,就有加持。這地方雖然沒有入定,「又承佛神力,是冥加故」,承佛力就是冥冥當中加持,這我們要學。千萬要記住,我們在講台上講經教學,不是自己有這智慧,不是自己有這德能。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得太多了,看哪一位菩薩出來說法不是承佛神力普觀大眾?那個心虔誠恭敬到極處。印光大師講得就好,「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」。這講經的人,首先自己具足十分誠敬之心,上對佛陀,下對一切廣大的聽眾,以真誠恭敬心,哪有不得感應的道理!這種感應,冥加,暗中加持你,許多在講台上講經的同學都有這經驗。

  早年我在台中學經教,李老師就常常跟我講。他年歲雖然那麼大,對大眾講經一個星期一次,每逢星期三在慈光圖書館講經;每逢星期五在台中蓮社講古文,我們採取的本子就是《古文觀止》。這是老人家在台中三十八年,從來沒有中斷的,每個星期講一次古文,講一次經典。他講經的這一天,他這一天不工作,早晨大概八點多鐘他就到圖書館。圖書館有個休息室,有個房間,但是這房間他從來沒在裡面住過,只是每個星期三講經,他在裡面做預備。這一天不見人,不見客,心完全靜下來,真的萬緣放下,準備晚上這一個小時。因為當時有台語翻譯,兩個小時實際上只講一個小時。那麼樣的認真。他是做給我們學生看的,講經不可以那麼草率。心,他這一天心是定的,完全屏棄外緣。可是老師常常跟我說,他這一天所準備的東西,上了講台之後完全沒有用上。什麼原因?上講台之後,佛力加持,他所說出來的不是他預備的。

  這些事情到我們自己上講台講經的時候,也明顯的感受到了。我們自己講經也有充分準備,可是上講台之後,所預備的東西真的一半都用不上,自自然然的流露出來,沒有通過思考。現在有錄音,事後這錄音來聽聽看,還不錯,有的時候還覺得很好;我怎麼會講得這麼好?我們有這感觸。以前諦閑法師,我們在看到《圓覺經親聞記》裡面,他老人家有這說法,他看到這些居士們聽經的筆記,他就問這做筆記的人:這話是我說的嗎?是!沒錯,是你老人家說的。我怎麼會說得這麼好?佛力加持,自己不知道,講完之後自己也不曉得。所以,我們從這些地方肯定,你這誠敬心感得佛菩薩冥冥之中加持你。你在這講台上,你不是求名聞利養,你不是貪圖別人的恭敬、奉承,你是誠心誠意把佛法介紹給大眾,不附帶任何條件,你就得佛力加持。如果用佛法做一個手段,目的是要求得個人的名聞利養,這加持就沒有了。為什麼?你的心意跟佛不一樣,跟佛完全相違背,佛怎麼會加持你?

  末後還有一段,「歎眾希有者,略有五義」,這些大眾,希有是很難得,為什麼很難得?下面說了五點:第一個是「感應懸隔,難一遇故」,懸是距離遠,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不容易。這怎麼說法?為什麼不容易?真誠心難發。李老師早年教我「至誠感通」,真誠到極處不容易,但是不是至誠就決定不能夠感通。難,實在是難。至誠不能有一點私心,不能夾雜有一點私欲,你的欲望,你的希求,不可以。夾雜這縱然有誠,誠意不夠,誠意不足,難在這地方。誠意為什麼會不足?這與信心有關係。佛法如此的殊勝,幾個人知道?真正認識的人實在不多。我們知道,我們對佛法的信心,還不是一樣的逐年加深,不是一開頭就有這樣堅定的信心。一開頭是半信半疑,親近善知識之後,逐漸的加深,逐漸的加強。我們曉得許許多多的同學退轉,當年在一起親近老師的這些同學,那個時候都很不錯,可是隔幾年之後都退轉了。什麼原因?還不是對於佛法認識不夠究竟,不夠徹底。那個認識究竟徹底不是容易事情,你要具足信解,還要具足行證。從這些地方,我們就能體會到清涼大師講的意思,緣不容易遇到,千載難逢,感應緣。

  第二個「德行內充,總稱歎故」。來參加法會這些菩薩,他們的德行超越十法界,十法界裡面阿羅漢、辟支佛、菩薩們都比不上。這些都是法身菩薩,不是法身菩薩不能參與這法會,所以這經上講的菩薩是圓教三賢位的菩薩,摩訶薩是地上菩薩,菩薩摩訶薩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值得讚歎。他們的德行跟如來果地上總相應,這一句是讚歎菩薩的內德,我們一般講道德、智慧、能力,讚歎他的內德。

  第三「以名表法,甚希有故」,菩薩,每一個菩薩都有名號,名號是表法的。在沒有入位之前,名號主要是表自己修行的宗旨,念念想著自己的名號,希望名實相副;入位之後,名號多半是利他的,是教化眾生的。所以佛門裡頭常講,諸佛名號是表性德的,自性本具的萬德萬能,表這;菩薩的名號是表修德的。我們凡夫所有一切名號都有表法的意思,中國古時候,小孩出生,「命名」是一樁大事,非常慎重。為什麼?這名號就是父母、尊長對這小孩的期望,希望你長大能夠名副其實,意思在此地。所以,古時候人一生不能改名字,改名叫大不孝。改名是辜負你的父母、尊長,也許你這名字是祖父母給你起的,你辜負你的父母祖先。改名是大不孝,沒人敢改名字的。我們到現在出家還有這麼一點,但是現在出家的時候也忽略了,也是隨便起個名字,這跟從前不一樣。菩薩名字是化他的,我們懂得這道理,我們對於自己的名號,知道一定要符合自己的所修所行,用這名號常常提醒自己,別人叫你一聲名字,你立刻就有警覺心。我出家老師給我取的名字叫淨空,我也很歡喜,常常提醒我自己要清淨,要明瞭空這空義。一切法空,才真正得清淨心,不空就有染著;知道一切法空,你才真正能放下。名有意思在裡頭,都是幫助自己修行,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。

  第四個是「創起信行,未曾有故」。他們來帶頭,這創起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帶頭,做出信行的榜樣來給我們看。這意思是教導我們要有這意念,時時刻刻在這社會要做帶頭作用。這麼多年來,我們常常提到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。過去我在新加坡講經,講堂前面一副對聯就是這兩句話,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。時時刻刻要想著給社會大眾做最好的榜樣,這就對了。他們這些人都是這樣的,各個都是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,值得讚歎。

  最末後一句說「此一眾會,即是等空法界會故」,這一會等於遍法界虛空界的總會,這《華嚴經》上常常講的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一多不二,我們現前是不是?那看你有沒有這心?有沒有這願?果然你的心願解行與「佛華嚴」相應,那這一會又何嘗不是?如果是,這一會決定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擁護,這道場就無比殊勝莊嚴。這道場在哪裡?現在在虛空當中,在網路、在衛星電視,這意思你懂嗎?你在家裡面肯學,肯發心,你家庭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的道場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