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八四八卷)  2002/9/9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848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華藏世界品」,右旋十海的第一段,離垢燄藏海,種所持剎,也是二十層世界。請看第七層,下面第六層介紹過了,請看第七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。】

  這是距離。

  【有世界名寶蓮華莊嚴。】

  這世界的名號。

  【形如半月。】

  這是說這個世界的形狀,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很大的星系。

  【依一切蓮華莊嚴海住。】

  這是依住。

  【一切寶華雲彌覆其上。七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。純一清淨。佛號功德華清淨眼。】

  佛菩薩的德號,都是為教化眾生而建立的。佛號是就性德而說的,菩薩號則是修德顯示的。性德,我們要明瞭;修德,要認真努力的來學習。佛在經上常講,性修不二,性德跟修德是一樁事情。

  但是性德是一切眾生本來具足,「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,不常不斷,不一不異」。凡夫迷失性德時間久了,如果沒有修德,性德是決定不能夠顯現出來的。所以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,修德非常重要。修德一定要跟性德相應,才能夠顯發性德。如果與性德不相應,背道而馳,那就錯了。把性德變成了三途六道,把自性本具智慧變成了無量的煩惱,這錯了。凡夫修學的依靠就是經典,經典就是佛菩薩性德的流露。

  我們看到這個世界『寶蓮華莊嚴』,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,這個世界叫「寶蓮華莊嚴」,你看名號多好!『純一清淨』,這個世界沒有三途、沒有六道,居住在這個世界裡面的眾生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。一般經論上講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,他們都沒有。有的,還有少許的無明沒有斷盡。

  佛在這個地方教化,德號是用『功德華清淨眼』,他的德號就是佛在那邊教學的綱領,教學的宗旨。「功德」不斷向上提升,「華」是比喻,代表六度萬行。在這裡我們就明瞭,什麼是功德華?戒定慧三學是功德華,六度是功德華,文殊菩薩的十波羅蜜是功德華,這個文殊菩薩的,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,功德華。這是自利利他。

  「清淨眼」,諸佛如來教導我們的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說一個清淨,這五種都具足,一種都不缺,真清淨!眼,六根之一,代表了六根。清淨眼豈不就是講的六根清淨,一塵不染。雖然六根清淨,自己證得寂滅地,這如來果地。大乘經上講的,法雲地的菩薩證得的是下品的寂滅地,等覺菩薩證得的是中品的寂滅,如來果地證得的是上品寂滅地,究竟圓滿!但是不捨眾生。虛空法界,迷失自性的眾生無量無邊,等待佛菩薩去教化,所以不能捨功德華。功德華是什麼?表演,表演怎麼樣修功,怎麼樣成德。

  中國古聖先賢先王,實在講,那都是菩薩再來的。他治國用什麼?以道治國,以德化民;那是聖人,那不是凡夫。道是什麼?倫常,倫常是大道。我們今天看看現前的社會,道不見了。夫婦之道,這個世間夫婦有!夫婦之道沒有了。父子有!父子之道失掉了。兄弟有!兄弟之道沒有了。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兄弟,親兄弟,為了爭奪遺產上了法庭,兄弟之道沒有了。君臣有,君臣之道沒有了。朋友有,朋友之道也沒有了。為什麼會沒有?沒人教!從前為什麼有?從前國家領導人教化人民。

  領導國家第一樁大事就是要教導人民明道、明德!施政最重要的一個課題就是教育,「學記」裡頭講得好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從政,從國家的領導人一直到地方的領導人,像在中國,中央政府、省政府、縣政府到鄉鎮,各個階層的領導人,他辦事什麼事情擺在第一位?教學!教什麼?教道德!其他的是其次,道德是根本。知道人與人的關係,那是真正的功德華。這個社會,這個國家才真正能做到長治久安。

  社會安定和平興旺,人民幸福,人人都能過好日子。什麼原因?道德的教育!不能不重視。家庭要興旺,如果沒有道德,你想想,家庭怎麼能夠興旺?印光大師出現在世間教化眾生,頭一個綱領「敦倫盡分」。敦倫盡分是道德的教育,是道;「閑邪存誠」是德。大道、大德!祖師大德、世出世間的賢聖,雖然他們極力在提倡,很可惜,認知的人太少,以致教學的成果不彰。又遇到現前世風日下,這個日下是真的,是一天不如一天,確確實實如古人所說「危急存亡之秋」。我們今天處在這個時代。

  要挽救劫運,幸虧在這個時代得力於高科技的發達,資訊傳播的便捷。真正有大覺悟的領導人,可以藉大眾傳播的工具,衛星電視、網際網路來落實道德的教育。就是這一尊佛的德號「功德華」與「清淨眼」,從功德華下手,得清淨眼。得清淨眼是我們佛門裡面講的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!佛眼清淨,佛心真誠,沒有絲毫雜染。通達明瞭宇宙人生真相,思想、見解、言行,沒有一絲毫過失,這是我們一定要學習的。

  希望自己在這一生當中能有成就,能夠達到佛菩薩對我們期望的水平,我們這一生就沒有空過,這一生活得有意義、有價值。希望我們四眾同學加緊努力。再看上面一層,第八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。有世界名無垢燄莊嚴。】

  世界名稱也很好。

  【其狀猶如寶燈行列。】

  這一種形狀,我們在天文照片裡面見過的,確實有這個樣子。

  【依寶燄藏海住。】

  這是世界的依住。

  【常雨香水種種身雲彌覆其上。】

  講世界上空的莊嚴。

  【八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。佛號慧力無能勝。】

  在這個世界,『無垢燄莊嚴』世界,教化這個世界的如來世尊,他的德號是『慧力無能勝』。我們想到世界的名稱,雖然這個世界不是純一清淨,我們想像當中應當比娑婆世界要殊勝。娑婆世界教主,教化我們的如來世尊釋迦牟尼佛,仁慈清淨,說明我們這個世間的人缺乏仁慈,缺少清淨。

  看看這一個世界,從佛的名號,他的教學的重點,我們就知道這個世界的修戒、修定、修慧。說個慧,必然包括戒、定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。「慧力無能勝」,特別加強在慧力;慧有力了,他就不會迷惑。世出世法,哪一法最殊勝?我們在大乘經裡面學習了這麼多年,總應該明瞭,世出世間法第一殊勝的就是智慧。唯有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,所以一切諸佛教化眾生,總綱領、總原則就是破迷開悟,那個悟就是「慧力」。

  慧力無能勝,這是如來果地;換句話說,等覺菩薩的智慧還比不上!這是究竟圓滿的德號。我們學佛,發心很重要。在求無上道這樁事情,不能得少為足。世出世間,特別是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享受,得一點點就可以滿足,好,這是好事。唯有求無上智慧這樁事情不可以得少為足,一定要求圓滿。其他的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的受用,得少為足是德行。為什麼?受用裡面不起貪瞋痴慢,不生是非人我。能夠捨己為人,歡喜犧牲奉獻,好事情。但是戒、定、慧這三個東西一定要達到究竟圓滿,不可以得少為足。

  現在我勸初學,水平很低。對於出家同學,我只要求《沙彌律儀》;對於在家同學,我只要求《弟子規》。我們一定認真努力把它落實,我要做到!我不是天天去念它,我要做到,字字句句都要做到。是不是以此為足?不可以,這是初階,是我們積功累德的第一步。眼前我要求大家,我們首先取得這個標準,然後不斷要向上提升。終極的目標要提升到如來的水平,這個才叫有志氣。這不是貪心,這是大德,成就自己才能夠成就眾生。這在大乘經裡面顯示很多,自他不二,成就自己,就是成就眾生。何況成就之後,以無量無邊的善巧方便幫助眾生,教化眾生。我們今天對於諸佛菩薩這一樁事有了少分的體會,能認知,我們歡喜讚歎,我們非常嚮往。當然接著的,就是認真努力的學習。再向上看第九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。有世界名妙梵音。形如卍字。】

  這世界的形狀。

  【依寶衣幢海住。一切華莊嚴帳雲彌覆其上。】

  這是世界上空的莊嚴。

  【九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。佛號廣大目如空中淨月。】

  『妙梵音』世界,佛號『廣大目如空中淨月』。「梵音」,梵是清淨的意思,沒有七情五欲的染污叫做梵。所以「梵」就不是欲界。七情五欲,雖然你沒有斷,你有定功,你有智慧完全控制住了。雖有,不起作用,這種功夫就生梵天,色界天的第一個階段。色界有四禪十八層天,初禪,梵天;二禪,光天;三禪,淨天;四禪是福天,福報最大。所以初禪是梵天,七情五欲離開了,身心剛剛得清淨,初得清淨,好境界。

  梵音,清淨音。在佛門裡面通常講,講經說法是梵音;讚頌、歌詠也是梵音。佛法裡常講的梵唄,就是唱念,像其他宗教裡面唱聖詩一樣,唱讚美詩一樣。佛門裡頭有音樂、有讚頌,你聽到心地會清淨,會安詳。諸佛菩薩說法的音聲也叫梵音。

  「梵」上加上一個「妙」字。妙什麼意思?妙是不執著就妙。見色聞聲,境界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心裡面如如不動,在受用,在享受,這個妙。如果見色聞聲,在享受當中起心動念,那就不妙。受用當中要不起心、不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這個妙。這個妙是什麼?《華嚴經》上講的無障礙。起心動念有障礙,不起心、不動念就是沒有分別執著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所以佛的德號「廣大目」。《般若經》上講佛五眼圓明,那才叫廣大目。

  我們凡夫只有肉眼,肉眼有障礙,隔一張紙就把外面的境界相障礙住了,你就見不到。天道裡面的天眼,比我們的能力就強。天眼通非礙,一切障礙他能夠透視,這個我們可以相信。為什麼?現在我們藉著科學儀器能透視,X光、紫外光。從這些現象上我們了解,我們這個眼的功能,在光波裡面,只能夠見一定的波度;比這個光波長的,長波,我們見不到;比我們現在能見光波,這個波短的,我們也見不到。

  佛在經上講,我們的眼跟佛的眼沒有兩樣。宇宙之間無量無邊不同頻率的光波,我們統統都能見,沒有障礙。為什麼現在我們的能力侷限成這個樣子?無量無邊頻率的光波我們統統都見不到,只能見到這一個頻率,這什麼原因?因為我們心裡面起了妄想分別執著,這佛經名詞講無明、塵沙、見思煩惱,把我們的能力失掉,障礙住。現在我們肉眼見的這個頻率,它沒有障礙,其他的頻率統統都被它障礙住,就這麼回事情。

  所以佛教導我們修定,修定是什麼意思?修定就是降伏妄想分別執著,斷滅妄想分別執著,修定的作用在這個地方。妄想分別執著要是伏了,伏住了,不起作用,我們的能力恢復一部分。如果把妄想分別執著都斷掉,我們眼的功能完全恢復,廣大目!完全恢復。這一恢復,科學家所說的不同維次空間全部都突破了,我們生活的空間大了,無限大!能力沒有恢復,我們的生活空間很小。不能恢復,借重工具稍微擴大一點點,沒有辦法稱心如意無限的擴大。

  最近這三百年來,人類發明了許許多多的機械,科學技術,把我們的生活空間向外擴張。在古代沒有這些工具,科學技術的工具,許許多多人在一生當中,確實有沒有離開他那個縣城的。這一個小地方,一個縣市,他沒有離開這個縣市的範圍。別的縣市一生都沒去過,真是叫老死不相往來,生活空間很小。現在科學技術發達,交通方便,我們的活動空間居然能夠達到整個地球。

  整個地球是我們的生活空間,那你就要曉得整個地球是一家人,所以現在有人講地球村,這個話說的不無道理。每一個星球在太空當中,一個星球就是一個村莊,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村莊上的人,怎麼能夠不相親相愛?怎麼可以不互助合作?我們同生活在這個小村莊上!技術愈來愈進步,我們眼看將來的民航機,速度比現在的飛機要快一倍到兩倍。現在飛越太平洋大概需要十個小時,將來的飛機飛越太平洋大概是四個小時。太平洋兩岸可以每天去早晚上班,上班下班。這不是個地球村是什麼?不能不認知。

  認知之後,我們的心量就拓開了,我們生活空間大了。但是借重機械還是受拘束,不能到太空其他星球上去旅行!太空當中星球太多太多。縱然我們再過若干年,有更進步的飛行工具,可以到火星上旅行,可以到金星上去旅行,我們還不能夠離開太陽系,這是借重於科學工具。佛教給我們方法高明,無需要借助科學工具,恢復我們的本能,這是極高明!我們的本能沒有障礙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無需要借重任何工具,一念、一剎那就能夠到達盡虛空遍法界任何一個星球、任何一個星系,不需要工具的。

  耳目都恢復了能力,廣大目。諸佛剎土,我們在這個地方看,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如同目前。「如空中淨月」,「淨月」是沒有雲彩遮蓋。這個後頭四個字是比喻,是我們的本能,我們應當努力尋求恢復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我們再看這個二十層世界的第十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。有世界名微塵數音聲。其狀猶如因陀羅網。依一切寶水海住。一切樂音寶蓋雲彌覆其上。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。純一清淨。佛號金色須彌燈。】

  這個世界非常奇妙,不可思議。我們在這段經文裡面看到,這個世界『純一清淨』。『微塵數音聲』,或「純一清淨」,這個聲音決定不是煩雜的聲音,決定不是痛苦的聲音。微塵數的聲音是什麼?肯定是如來說法的音聲。音聲何以那麼多?使我們就想到法門無量。佛在這個世間,宣說無量無邊的法門。微塵數的法門,當然就有微塵數的音聲,大法宣流。

  這個世界很像極樂世界,是一個圓滿的佛教大學,無論你想學哪一個科目,應有盡有。「純一清淨」,是法身菩薩居住的所在,這裡頭沒有六道、沒有九法界,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修學環境。菩薩在這個裡面成無上道,我們在想像當中他們的進度一定是快速的,只有進步,沒有退轉,他沒有退緣。

  『佛號金色須彌燈』,這個名號裡面講的三樁事情,一個是「金色」,一個是「須彌」,一個是「燈」。三樁事情都是比喻,比喻佛在這個世界教化眾生的重點,教化眾生的總的綱領。「金色」是比喻不變,不但是貴重,最重要的意思,不變。在五金裡面,這屬於金屬,金銀都在七寶當中。五金裡面,像銀、銅,受氧化之後它會變色,唯獨黃金不變。所以金在五金裡面一般人最喜愛。金之德,它表示這個德不變。聖人對於這個德行非常尊重。這是真正有大德的人,在任何狀況之下他不會被利誘,不會被威武所屈服,他不變節,他禁得起考驗。

  佛教菩薩,在九法界裡面示現教化眾生,決定不能被九法界所影響,不能被境界所轉。凡夫做不到,常常在變,是什麼原因?自私自利,名聞利養,五欲六塵,貪瞋痴慢放不下。所以境界現前,他立刻就想到與我有沒有利益,與我有沒有害處,他心就產生變化。志性不定,《地藏經》上講閻浮提眾生常常在變化,自己不能控制。

  所以佛教給我們修戒修定,非常有道理。真正持戒修定的人不會被境界所轉,不被境界轉就有能力轉境界。經上講「若能轉境,則同如來」,佛菩薩有能力轉境界,而不被境界轉,我們凡夫差就差在這裡。心常常隨著境界轉,而不能夠轉境界,不能在一切境緣當中保持著如如不動。這是在此地這個「金色」所表的義趣。

  「須彌」,這是我們這個單位世界之中最高的一座山,山名,佛稱作須彌山。須彌是梵文,翻成它的意思叫妙高。我們要取它的意思,不要著相。高,容易懂,妙,不好懂。我們這個單位,這個單位世界,佛常常講,日月繞著須彌山的中間在運行。須彌山的四方是四大洲。所以從前古德根據佛經上所說畫了一個圖形,當然現在人科學知識多了,看到這個圖形都好笑。沒有親自見到這個事相,憑著想像,憑著聽說想像,畫這麼個圖形出來,當然不切實際,這是自然的現象。

  現在我們曉得,日月繞銀河系轉,銀河系的中心那就叫須彌山。我們看看現在天文學家畫的銀河系的圖,銀河系當中確確實實是高出來的,這個形狀像一個缽一樣。也像我們中國農村裡面戴的斗笠,當中高起來的,愈往邊緣愈平。確確實實太陽系是在它的邊緣上,不是在中心。從太陽系往這個中心,確實是高,這是一個很大的星系。所以黃念祖居士他給我說,佛經上講的單位世界是銀河系,他說的是有道理。須彌山就是銀河系的中心,銀河系中心現在科學家認為那是黑洞,有很大的引力,連光都被它吸收進去,妙!所有一切物質統統到那個地方消失了,光都不能存在。

  在銀河裡面,小的黑洞不少,中心一定是個很龐大的黑洞。佛經上是取意思,不是講這個事相,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。用「須彌」表什麼?表自性。性德妙高,能生一切萬法,這是妙高的意思。本來具足圓滿的智慧、圓滿的德能、圓滿的相好。這個相好,就是虛空法界剎土眾生,大乘經上常常講,十法界依正莊嚴,自性本具的相好。

  「燈」代表智慧,無所不照。日月還有照不到的地方,燈能照到。所以佛經上講到智照,常常用日月燈,燈是無微不照,取這個意思。這一尊佛陀在微塵數音聲世界,以這個綱領原則教化那個世間的菩薩們。因為它是純一清淨世界,教化法身菩薩。由此可知,金色、須彌、燈,都是如來果地上的德能,究竟圓滿的德能。再看上面一層,第十一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。有世界名寶色莊嚴。】

  這個名稱也非常好。

  【形如卍字。依帝釋形寶王海住。】

  這是依住。

  【日光名華雲彌覆其上。】

  這是上空的莊嚴。

  【十一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。佛號迥照法界光明智。】

  『寶色莊嚴』世界,世界的名稱,從比喻上建立的。『佛號迥照法界光明智』,「迥」是遠,深遠;「迥照法界」是能照,「光明智」是所照。光明這個名詞,我們一般人不陌生。光明的對面是黑暗。佛經上常常用它來表智慧,黑暗表愚痴,這是一個對立。破了愚痴,自性智慧才能向外透露。

  我們現前沒有智慧。換句話說,我們這個心裡頭不放光明,心裡面所含藏的都是煩惱習氣,沒有智慧、德能。自己一定要明瞭,要有自知之明。沒有智慧、沒有德能不怕,在六道裡面,甚至於說在九法界裡面,這都是正常現象。如果有智慧、有德能,怎麼會到六道來?怎麼會生活在九法界裡頭?尤其是六道眾生,六道裡面的欲界眾生,欲界天以下的,愈往下愈苦,愈往下愈沒有智慧。

  現代的人比起古人,在智慧上那差很多很多。現在人發明了許許多多的科學技術,工具,你說這不是智慧嗎?在佛法裡面講不叫智慧,叫聰明;佛法裡面稱為世智辯聰,不是智慧。世智辯聰跟佛經上講的智慧有什差別?這是我們必須要搞清楚的。佛法裡面講的智慧是從清淨心生的;換句話說,心地清淨,不生煩惱,那個叫智慧。科學家雖然很聰明,發明許許多多一般人都做不到的這些創舉,但是他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,他沒有離開七情五欲。所以他那不叫智慧,那叫世智,世間聰明這個說法,世智辯聰。

  由此可知,佛所講的是性德的流露,性德自然的流露。起心動念,所作所為,它跟性德一定是相應的。隨順性德,這是智慧;違背性德,這是世智辯聰。差別在這個地方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  今天我們怎樣向佛學習?學習佛的光明智,重要!這是入德之門,這是成佛之道的起步。做人心地要光明磊落,不自欺、不欺人,從這裡做起。古聖先賢教人修養道德,求真智慧,積功累德,第一步說從「不妄語」始,這個話是真的。如果我們在這個人世間,常常心裡想的、身體做的都見不得人,都不好意思為人說出,處處要隱瞞,處處要粉飾,你說多可憐。這一種生活你想過得多苦?哪有心地光明磊落來得痛快?我們要想在這一生做一個自由自在的人,心理、身體沒有壓力的人,真的要學古人。諺語說得好,「人如果不做虧心事」,說「夜半不怕鬼敲門」。由此可知,虧心事不能做。

  對人對事,都不可以虧心。虧心是昧著良心,唯圖自利,傷害別人,所謂是損人利己!損人利己的事情不能做。傷害一切眾生對自己有利益的事情也不能做!我們看到一隻蒼蠅飛到這個房間來,通常人把蒼蠅打死了,為什麼打死牠?利益自己,我討厭牠。不是損他自利嗎?牠也是一條命,把牠放出去不好嗎?我們各人有各人生活空間,互相不干擾,這個好。為什麼要傷害牠?

  在這個房間裡面,小蟲、螞蟻、蜘蛛常常看見,不能傷害牠,把牠請出去不是難事。請出去的方法非常容易。我們用一個玻璃杯,塑膠的玻璃杯最好,像蒼蠅,蚊蟲牠們都喜歡亮光,都會爬到窗戶上,我們用這個玻璃杯扣上,就把牠放在外面去了。為什麼要殺牠?上天有好生之德,我們不殺害牠,牠不會來騷擾我們。我們以至誠心跟牠交往,不但這些小動物通人情,植物都不例外。花草樹木我們愛護它,對它好,它也有回報!你看,仔細觀察樹木花草,你有愛心對它,好像它也是以笑面相迎。我們彼此生活在一起,多愉快!

  用誠意、用愛心,真正關懷照顧,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。這樣的修學,長年累月,不知不覺煩惱輕,業障消,智慧長了。愛心愈來愈大,擴展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那就跟佛號裡面所說的「迥照法界」。從極微細的地方培養自己的智慧、光明,愛心、誠意,逐漸逐漸把它擴大,要擴大到虛空法界,這才真正有受用。再看上面一層,第十二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。】

  這講距離。

  【有世界名金色妙光。】

  這世界名稱好。

  【其狀猶如廣大城郭。】

  這個世界的形狀,像一座大城一樣,城市一樣。

  【依一切寶莊嚴海住。道場寶華雲彌覆其上。】

  上空的莊嚴。

  【十二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。佛號寶燈普照幢。】

  佛號表性德,自性本具的德能,光明確實是第一,最為顯著。德能、相好都從光明當中發現,這個道理、事相我們能夠想像得知。所以佛號,這個世界名『金色妙光』,佛號名『寶燈普照幢』。「幢」,高顯之意,我們現在人講非常明顯,普通一般人都能夠覺察到。不需要智慧高、德行高的人才能見到,一般普通人都能見到,這一點的意思很深。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為人演說,他自己的形相就是一座寶燈;寶是比喻的德,燈是比喻的智。道德、妙智,或者經上常講的妙慧,都一個意思。從他的形相、從他的身相上表現出來!普照世間,人人都能見得到。

  在中國古時候孔老夫子,他老人家的智慧、德行都被當代、後世人所稱讚。我們到今天耳聞都能夠生起仰慕之心,尊敬之意。夫子之身豈不是寶燈嗎?夫子之寶是什麼?在《論語》,他學生們所說的「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」,這是孔老夫子之寶!那是性德自然的流露,我們也有,我們被煩惱蓋覆住了,喪失掉了。夫子處事待人接物,溫,溫和、善良、恭敬、容忍、事事能退讓,這是自性本具的德能。在孔老夫子一生當中,行持裡頭流露出來。寶!我們要學習,要把它變成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所表現的。

  夫子一生教導學生的總的綱領、總的原則是什麼?後世讀書人總結孔孟;孔子說仁,孟子說義!換句話說,仁、義這兩個字是他教學的總綱領、總原則。落實在倫常上,五倫、五常、八德,這是儒家教學的總綱領。為什麼說孔曰仁,而孟曰義?倫常道德,古聖先賢遺留下來的,夫子述而不作,把它發揚光大,他真做到了。儒學,如是而已。佛學,印光大師總結的「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,信願念佛,求生淨土」。說得好!性相、理事,面面都說到了。

  我自己學佛五十年,我五十年也有一個心得報告!我的心得二十個字,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,這十個字是經上常講的「發菩提心」。發菩提心這一句話不好懂,縱然費了力氣講清楚了,聽的人未必能聽懂。經上講菩提心:至誠心、深心、迴向發願心。論上講菩提心: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,都不好講。所以我換個講法,沒有離開經論。真誠心就是直心,就是至誠心;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就是深心,深心很不好懂,這樣講起來大家概念比較清楚;慈悲就是大悲心,就是迴向發願心。

  我用了十個字,我們要這樣存心,這個心是佛心,這個心是真心,這個心是自己的本心!落實在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就是「看破」,看破是智慧,「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、念佛」。把這二十個字跟印光法師的十六個字合起來看,自己就知道怎樣學習了。

  佛的色身、三業是寶燈。菩薩的色身、三業,也是寶燈。如何塑造自己,使自己的色身、三業像佛菩薩,也是一座寶燈。「普照」就是利他,「幢」,利他要明顯,要讓別人一看就明瞭。為什麼?容易回頭,容易學習。諸佛菩薩在世間示現,為什麼?不為自己。決不是為自己德高望重,那就變成墮在名利裡去了,好名。名聞利養絲毫都不沾,他表現這個樣子幹什麼?教化眾生,為眾生做示範。

  知道這樣的用意,那你就想到,我們在當前要給眾生做哪些好樣子。你看看現在這個世間眾生,不知道孝順父母,不知道尊敬師長,那我們要做出孝父母,敬師長。現在這個世間眾生不知道夫婦之道,那在家的同學你要示現做出夫婦之道的樣子,教導社會。現在兄弟姐妹不能和睦相處,我要怎樣做到和睦相處給別人看。

  換句話說,看到社會有哪一種毛病,我就要用形象來對治。現在世間許許多多方面嚴重衝突,那要怎樣消除衝突?我說先要把自己的內心的矛盾衝突消除。內心什麼矛盾、什麼衝突?自利跟利他就衝突了,這是消滅一切衝突的根源。然後再慢慢擴張,才能解決世間一切紛爭的問題。「寶燈普照幢」!好,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