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一九一卷)  2003/12/19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191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光明覺品」經文第一段,我們把這個文念一遍:

  【爾時世尊,從兩足輪下,放百億光明。】

  到這個地方就是一段。清涼大師為我們講解這一品的經文,就將經文分兩大段。第一段就是「如來放光」,經文就是這一句;第二大段是「光至分齊」,就是說他的光到達的邊際。現在我們先看這一段,放光的這一段。《疏》裡面給我們解釋,「足下放者,表信四義」。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,人而無信不能立足在這個社會上。佛法教人也是以信為根本、為基礎。在那個時候佛法沒有傳到中國來,中國人就講「人無信則不立」。由此可知,這個道是自然之道,不是人想出來的。固然古人有所謂「英雄所見,大略相同」,這裡頭我們要注意到的是英雄所見,不是他的思惟,不是他的想像,不是他的主張,也不是他的創造,就是他所看到的,看到的是自然現象,是自然而然的法則。所以你有這個智慧、有這個德能,你能看見,古聖先賢能看見,後來的聖賢也能看見。這是我們一般人所講的見識,他有這個能力。

  中國古老的聖賢也看重信,人立足於社會最重要的是信用。西方人非常重視信用,流行的用信用卡;可是中國古聖先賢講信用,不必用卡,就是一句話,什麼憑據都沒有。言而有信,這叫性德,這是自性本有的德行。在中國人講五常,五常是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。古人對於信看得很重,比自己的身命看得還要重。由這個地方我們能體會到,身命是短促的、是無常的,性德是永恆的、是真常的。真常跟無常兩個一比,真常重,古人重視這個有道理。

  佛在此地教導菩薩,初學的菩薩從哪裡入門?從信入門,十信位。信有四義,這個「義」是道義。四義裡面第一個,「自下而上,信最初故」。大乘佛法裡面說「信為道元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」。性德在世出世間法裡面,它是基礎、是根基。像我們現在蓋大樓,這是基礎,這是第一層。第一層要不堅固,幾十層的大樓你怎麼能蓋上去?由此可知,這個基礎重要。修學淨土的同學,大家都知道,淨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,這三個條件第一個是信,第二個是願,第三個是行,信願行為淨土三資糧。這個意思就是取得淨土三個基本的條件,你要具足。

  蕅益大師在《彌陀要解》裡面跟我們講信,他講了六條,第一個信自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你看看《華嚴經》在此地所說的,清涼、李長者給我們的開示,也是講信自己,自信自心智慧、境界、身行周遍法界,即一切處不動智佛,這是信自己。在淨土,你首先要肯定深信不疑,阿彌陀佛是自性彌陀,西方淨土是唯心淨土,唯心所現。第二,這才信他,西方極樂世界確確實實有阿彌陀佛,這個阿彌陀佛是我們自性所現的,唯心所現的,確有其人。面對著我們面前有張三、有李四,面對這麼多人,這麼多人從哪裡來的?還是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,離開性識無有一法可得。古來祖師大德常常說,我們要能體會這個意思,要能夠了解事實真相。

  虛空法界、剎土眾生,哪一法不是自性?哪一法不是唯心?所以宗門才說「若人識得心,大地無寸土」。果然契入,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一切萬法,包括虛空,原來就是自己的心性。心性現在變成現相,相就是性,性就是相,性相是一不是二。我尊重心性,那你就是尊重一切人,尊重一切事,尊重一切物,為什麼?那是自性,那是能現。我愛自性,那你就要愛一切現相。因為性相不二,理事一如。

  凡夫迷了,無論是在性分還是在相分,念念起妄想分別執著,所以把自性變現的相分扭曲了。這種扭曲不是真的,如果是真的,諸佛如來那也隨著你扭曲了,為什麼他不呢?他心目當中這個世界是一真。由此可知,扭曲是你自己,與他人無關。這樁事我們從比喻當中能夠體會到,像我們眼睛很好的人,睜開眼睛看一切景觀現象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我們把這個比喻作佛知佛見。如果這個人戴上一個太陽眼鏡,我戴上一個太陽眼鏡,我這個鏡片是藍色的,這一戴上整個世界景觀全是藍的,這把外面境界現象扭曲了。扭曲是我自己扭曲的,我自己感受扭曲的,我旁邊這個人沒有戴眼鏡,我說這個都是藍色的,他說不是的。那邊那個人戴了一個眼鏡,他鏡片是紅色的,他看一片都是紅的。另外一個他戴的是綠色的,還有一個戴的是黑色的,每個人看的這個境界都不一樣!

  由此可知,迷人就是戴上眼鏡,覺悟的人眼鏡拿掉了、放下了。還有一等迷人戴了好幾付眼鏡,紅黃藍白黑統統都有,一起都戴上,九法界裡面的眾生就好像這種比喻一樣。所以佛說大家都一樣,大家都平等,只要把你的那些眼鏡去掉、丟掉、放下、丟棄掉,不都是佛知佛見嗎?所以我們說扭曲,這是你自己扭曲,與別人不相干。眼睛的色彩無量無邊,不外乎三大類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就這三大類。這三大類你要不肯放下,你永遠見不到真相。諸位從我這個比喻裡面去想想,你就明白了。

  在這個地方我們建立自信心,建立對他的信心。這個他是佛,諸佛如來,在本經我們信毘盧遮那如來,在往生經裡面我們信阿彌陀佛,一切經教裡面我們信釋迦牟尼佛,全是自性所現的。淨宗裡面常常講「自性彌陀」,你把這個意思一引申,自性釋迦,自性遮那。如果你真的明白了,虛空,自性虛空,世界,自性世界,這一切人,自性一切人;自性一切物,自性山河大地,自性樹木花草,沒有一樣不是自性,沒有一樣不是唯心所現。所以離開性識無有一法可得。從這個地方你才真正肯定宇宙是一體,人與人的關係,人與一切生物的關係,與一切動物、植物、礦物的關係,與天地鬼神的關係,與一切不同維次空間生物的關係,這就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一家人!我常講,我們說一家人還有距離,實際上,一體,現在人常講的是一個生命共同體。這裡頭要記住,一個生命,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生命共同體,我們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。信自,信他,信事,信理,信因,信果,這叫正信。

  第二「最卑微故」。因為信是最初,所以他最卑微。由這個地方我們就要明瞭,凡是具足信心的人一定是謙虛卑下。我們在經教裡面看到釋迦牟尼佛,對一切眾生謙虛卑下;在中國,我們看到孔子、看到老子、看到孟子,他們一生所表現的也是謙虛卑下。你要問為什麼?他具足性德。性德表現在外面的就是謙虛卑下。所以從這些地方我們能夠覺察到我自己有沒有性德,我有幾分性德。你還有傲慢,你還有瞧不起別人,你沒有性德。

  沒有性德,這個問題嚴重了,你修淨土,你一天念阿彌陀佛,念十萬聲佛號、念二十萬聲佛號,你能不能往生?不能往生。為什麼不能?信願行三個條件裡頭,信沒有。「我信,我不是不信」,你那個信是自以為信,你是真正不信。為什麼說真正不信?你心目當中只有阿彌陀佛,其他一切眾生你沒瞧在眼裡,你瞧不起,沒有性德。阿彌陀佛是自性彌陀,你瞧不起那個張三,那個張三是自性張三,跟自性彌陀無二無別,你懂不懂?不懂。所以往生不容易。你輕慢眾生,甚至於毀謗眾生,你怎麼能往生?自己究竟犯了什麼過失不知道,真不知道,還以為自己修行功夫不錯了。

  佛門裡面有不少人修行,他用的方法是拜佛、禮佛,一天拜三千拜。以我們最尊貴的頭禮佛之足,最卑微之足,修什麼你明白嗎?修恭敬心、修謙下心,謙虛卑下,修這個。這個東西修了,在生活上管用嗎?以對佛這種恭敬對一切眾生,你真學會了。我對佛五體投地,對別人貢高我慢,能不能往生?不能往生。為什麼?法身菩薩、諸佛如來,生佛是一不是二,生是眾生,佛是諸佛。你看看用的這個詞句,它不是佛生不二,生佛不二,眾生在佛的上面。諸佛菩薩這樣的看人、這樣接物,一片真誠恭敬、謙虛卑下。所以障礙裡面,貪瞋痴是嚴重障礙,這裡頭有傲慢。傲慢從哪裡來的?傲慢是從瞋裡頭來的。嫉妒傲慢障礙你這一生的成就,你不能開悟,你不能往生。臨命終時,這李老師以前常說「該怎麼生死還怎麼生死」。這一句話的意思是說你依舊受輪迴、受業力主宰,你的業沒有消掉。什麼是業?妄想分別執著是業,自私自利、貪瞋痴慢是業。虛偽、染污、高下,這個高下就是不平等,我比你高,你不如我。

  我們人生在世間,我常常講最重要是提升自己境界,其他的事情都不是最重要的,有緣就做,沒有緣就不做。今天早晨鎧師來找我,今年聖誕的晚會,大家在籌備,說是沒有人翻譯,沒有人翻譯就不要翻譯了,這小事一樁!有人翻譯,好,很好,沒有人翻譯也好,我省了說很多話,沒有一樣不好;隨順性德,讓大家都歡喜,這就好。不要叫人生煩惱,叫人生煩惱就不好了。記住大乘經裡頭常說「菩薩所在之處,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」,我們要常常記住。

  怎樣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?你要懂得謙虛,懂得恭敬、懂得卑下。儒家講禮,禮的精神,一句話「自卑而尊人」,這懂禮。禮裡頭沒有驕慢,沒有自以為是,總是要抬舉別人,學忍、學讓、學放下。要曉得《般若經》上講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我們所做的是與眾生有利益的這個事情要做,但是要有緣。緣,我們講機會、機緣。遇到有機緣,我們很認真努力做,無一不是幫助眾生;幫助眾生覺悟,幫助眾生離苦得樂,我們做的是這個事情。但是我們不求,那是什麼?那是緣分,機緣,緣分不是我的事情,眾生的事情。眾生有福,那個機緣很多,機會很多;眾生沒有福,一個機緣都找不到。但是我們的心願是圓滿的,永遠是圓滿的。

  早年,我們在台北建立一個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。紐約那邊的同修聽到了,聽到我們建華藏佛教圖書館,有兩、三位同修到台北來看我,希望我能到美國去弘法。緣不成熟,於是他們就說:那法師講經可不可以錄相?把錄相帶寄到紐約去。我說我們沒有這個設備,有這個設備,可以。當時他們送了一筆錢,好像是兩萬多美金,我記得換成台幣有七十多萬,送這筆錢來了。我們就向日本採購機器,就把圖書館名稱加上一個視聽,這是好事情,緣分。所以華藏視聽圖書館是這麼來的,都是自自然然來的。

  以後我常常講,這個講不是我先說的,方東美先生講的,他老人家常講:電視是個很好的工具,要好好的利用,教化眾生。但是今天電視裡面的內容,電視本身沒有罪過,這個內容播放,教人殺盜淫妄,這個有罪過,機器本身沒有罪過。水可以載舟可以覆舟,完全看人怎麼個用法。如果這個東西用在教學、用在弘法,太好了。方先生給我講過好多遍,所以我在講經的時候也常常說。我雖然常常說,勉勵大家去做,為什麼?我自己沒有這個機緣,沒有財力,沒有這個緣分。人家送我們這個機器,我們只是小小的在做,把我們講經的錄相帶寄到美國去。

  從圖書館建立到現在三十多年了,沒有想到這個緣真成熟了。現在有一個華藏衛視頻道,衛星頻道,全世界都能看到,每天二十四小時不斷的在播放。我們想不到。從來沒有考慮這麼一樁事情,同學們自己做的,我沒有幫助她一分錢,也沒有鼓勵她過。陳居士把這個消息告訴我,我還諷刺她,我說這個東西用錢太多,看你能夠支持到幾時?這個意思是說恐怕壽命不長。我們台灣有幾個佛教電視台,不就是這樣,以後沒有法子繼續再播,就停播了。它是今年九二年元旦開播的,差不多快一年了,還不錯!這一樁事情她做得不錯、做得很好。我還是在這裡靜靜觀察,看它有多長壽命。這是緣分。

  昨天她告訴我,今年她要送大眾同修第二個禮物。她說去年送第一個禮物就是衛星頻道開播,今年第二個禮物,她說就在最近這幾天就可以完成了,是衛星跟網路連結。將來你在電腦裡面就可以能夠收看衛星電視,不要用天線了。現在我們曉得許多地方要用一個大電線,圓形的大耳朵,中國人叫鍋,要個很大的鍋才能接收得到,以後不要了。你的手提小電腦就能接收,方便太多了。電腦可以接電視,畫面可以接到電視,所以人多一起來看,你看看電腦代替了天線,這是她今年送給大家的禮物。我也不說支持的話,一切什麼?隨緣。我不反對,我也不贊成,你們就曉得我的態度,然後你就曉得我心地的平靜,決不多一樁事情。

  我是出家人身分,我盡我的本分就是講經教學。現在年歲大了,講講經也不教學了,要辦自己的事情,自己提升境界往生是大事,其他於我不相干。在國際上的社會安定和平,我也只做到這一次,我們元月到日本開這個會,以後這些活動我一律不參加,我的工作就在這個攝影棚,萬緣放下。佛法沒有別的,一直要放,到最後把一品生相無明也放下了,圓滿成佛了,那才得到究竟圓滿的自在,性德圓滿顯露。哪個地方眾生緣成熟了,那個時候是應化,是示現、是應化幫助一切苦難眾生。所以我殷切期望年輕人要發心、要努力來接棒。

  學院、學會都要有新人來領導,如果我們自己家裡頭沒有人,我們向外聘請。最近昆士蘭大學跟格里菲斯大學和平中心,學校裡面沒有適當的人來主持,他們招考,向全世界來招聘,對於這個工作有興趣的他來應徵。格里菲斯多元文化中心的主任來自加拿大,昆士蘭大學和平研究所的主任來自英國。向外招聘這個方法好,大公無私。我們自己學院跟學會沒有人才,我們也用這方法向世界招聘。有德行、有能力的我們聘請,請他來主持,來培養人才,教化眾生。這個在世出世法裡面,大公無私,也是給佛門樹立一個最好的榜樣,真正這個道場做到十方常住,無量功德。

  所以我們要學,真正這是從頭學起,學謙虛、學卑微、學恭敬,信心的落實就在這些地方。你說你信心,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見不到。所以你無論怎麼樣用功,苦修,修的是什麼?人天有漏福報。這人天還有問題,為什麼?人天要有人天的德行,你來生能不能再得人身?能不能生天?那不是空口一句話。生天要具足上品十善,四無量心,慈悲喜捨。要得人身,要具足中品十善,儒家的五常,佛法的五戒。你不具足這個條件,你來生得不到人身,但是福有。福在哪裡享?畜生道享福,餓鬼道也享福,地獄道沒有,不能不懂。你看看現在的畜生,我們常常看到人家家裡養寵物,那真有福報!一家人有不和,但是對他那個寵物沒有一個不愛牠,牠福報大,前生修的。你細心去觀察那一個家庭、一個家族,寵物福報最大,他們家裡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牠;各個人都關心寵物、伺候寵物、愛護寵物。那麼我們這一生當中,努力修佛、拜佛、念經、拜懺,是不是將來準備去當寵物?要多想想。我說的話不是假話。

  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放光四義,「表信四義」第三句,第三個意思。「三為行本故,智論第九云,足下放光者,身得住處,皆由於足」。《大智度論》裡面這一句話說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信,足下放光是表信,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所以信是行之本。這一發心就是覺悟,始覺,開始覺悟。開始覺悟,他信什麼?《起信論》裡面說,信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。本覺是諸佛如來果位所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,本覺,我自己本有;現在我迷失了,迷是不覺,這不覺,不覺是本無。那我就應當相信,我本有的我一定可以證得,本無的,我一定可以斷掉,因為它本來沒有。像自私自利、貪瞋痴慢、五欲六塵、名聞利養本來沒有,自性裡頭沒有這個東西。六道、十法界,自性裡頭沒有;一真法界,華藏、極樂,自性裡頭本有。本有,哪有不能證得的道理,本無,哪有不能斷盡的道理!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,你就是初信位的菩薩,你就是正知正見,你從前錯誤的見解一掃而光。

  在中國,儒家所講的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所以儒家的教育是聖賢的教育。接受教育的目的何在?希聖希賢。希望我能夠成聖,希望我能夠成賢,人人皆可做堯舜。堯舜是中國的大聖人,人人都可以做,問題就是你想不想做?所以教育肯定人性本善,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,善惡的善已經不善,為什麼?相對的。本性本善,不是修的,你迷了本性才有善惡。善是什麼?隨順本性的是善,違背本性的就是惡,善惡是這麼分的。所以本善,本善就是道,自然的大道。人迷了,雖迷但是他能夠遵守古聖先賢教誨,隨順自然的法則,隨順大道,這就叫德,這就叫善;違背了本善,那就是惡,違背道德就是惡。所以善惡的善是第二等的,在佛家講是第二義,不是第一義。教育建立在第一義上,所以他有信心,一切眾生本性本善,所以一切眾生皆可以成聖成賢,皆可以做堯舜。在佛法裡面講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一切眾生當然可以成佛、可以成菩薩。所以佛法裡面,這為行本故。

  佛法修行,修什麼?佛經裡面的術語,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這是梵語音譯的,它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,這是我們所求的,這是自性本來具足的。宗門提出來的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自性本來具足無量無邊究竟圓滿的智慧、圓滿的德能、圓滿的相好,我們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。現在我們迷失了,知道迷是可以斷的,自性裡頭究竟圓滿、大圓滿是可以恢復的,因為它本來就是,這是行本。

  你要相信,相信自己是佛,相信一切眾生統統是佛,我們就不敢輕慢。你的煩惱習氣你才能斷得掉。你今天煩惱習氣嚴重斷不掉是什麼原因?你沒有信心,你不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成佛,《華嚴》、《圓覺》如是說。大乘經上常講「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」,這個話好懂,我們聽了都能夠接受。說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我們不懂,很多人聽了這個話搖頭,不能接受。但是佛給我們講的句句是真話,一點都不假。大乘菩薩戒經裡面說得更好,「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,未來諸佛」,這是說一切眾生跟我是什麼關係。既然是過去父母,要不要孝順?既然是未來諸佛,要不要尊敬?如果一個人對一切眾生有孝順心、有尊敬心,這個人在菩提道上一帆風順,他沒有障礙,他很容易成就。無論是順境逆境,無論是別人讚歎你,或者是毀謗你,或者是陷害你,你都如如不動,你的孝順心、恭敬心沒有減少一分一毫,我肯定你在這一生當中成無上道。你不能成無上道、不能成就,就是你沒有信心。所以信心建立太難太難!如來足輪放光來表這個境界。

  清涼大師舉《大智度論》第九卷裡面的一句話,「足下放光者,身得住處,皆由於足」。我們這個身體,身體能夠站在這個地上靠什麼?靠足,沒有足你就站不住了。《大論》把這個身比作什麼?比作五十二個階位。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,像一個人身,妙覺是在最高。依靠什麼?依靠最下面這一層,這一層是足,依靠它才得住處,依靠它才能夠建立。所以說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道是菩提大道。菩提大道的根源是性德。我不說信心,我說性德。這個信心是自性本具的德能。

  所以學佛首先要開發性德,你要沒有性,什麼都不能成就。老師培養學生他的標準是什麼?完全看這個學生的性德。學生具足性德,老師一定特別照顧。老師的照顧有時候不露痕跡,被照顧的學生自己不知道。但是老師在暗中觀察得非常微細,為什麼?他要成就你,也就是說他要選你做他的傳人,現在人說接班人,格外用心,長時間的觀察。你的信心堅定,信心不改變,信心不動搖,你是真正的基礎,無上菩提得到這個足就能建立。你具足這個條件,如果要是不栽培你、不成就你,這個老師叫失人,那是他嚴重的過失,他沒有傳人,佛法到他這裡就斷掉了。我常常說,世出世間事業要是沒有繼承人發揚光大,自己做得再好,你死了你的事業就完了,你的成績等於零。所以成就不在乎自己,在乎你自己的事業要能延續。《了凡四訓》裡面常講善惡因果,講求的是什麼?講求的是影響。你影響的面愈大,影響的時間愈長,這是善的,功德大;如果是惡的,罪過大,要看影響。

  佛教導我們為一切眾生做榜樣、做好樣子。佛法活活潑潑,這前面給諸位都多次報告過,現在這個世間缺少什麼?現在缺少的太多太多了,連根本毀掉了,所以一切要從頭來起。從頭,頭一個就是信,我們要相信自己,相信自己本性本善,相信自己有佛性,相信自己有實德能,相信自性如佛所說不生不滅、不來不去、不常不斷、不一不異。我們的性德遍虛空法界,跟一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,只是覺迷不相同。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怎樣幫助自己破迷開悟,轉迷為覺,我們今天是做這個事情。要知道自行就是化他,我們把自己所覺所悟的用在生活上。用在生活上就是行道,為行本故。

  我相信我們的性德原本是真誠的,是清淨的,是平等的,是正覺的,是慈悲的,我今天就是要這樣行。李老師常講的改心,我從前的心是虛偽,從前的心是染污,會受外面境界影響,也就是說會受外面境界刺激。投我所好的我歡喜,不如我自己心願的,我討厭。這個喜怒哀樂愛惡欲是染污,現在有沒有染污?現在還有,但是比從前輕了好多。從前染污是百分之百,現在我的染污充其量也不過是百分之十、百分之二十,不會超過百分之二十;從前染污,我不能控制,現在染污我能控制,這就是改心。以前我對人有虛偽,現在對人一片真誠。從前我對人不平等,確實我貢高我慢,跟袁了凡早期差不多;現在我對人恭敬,現在我懂得謙虛、懂得卑下,事事不敢在人前面,我們走在後面好,處處讓別人。

  我這一生是為別人當助手,始終不站在前面做為領導人,不可以。這是我從小就沒有做一個領導人,沒有這個意念,一生沒有起過這個念頭。我喜歡幫助人,替人當參謀。我小時候,我父親的朋友很多,他好客,這些長輩看到我小時候這些言行作為,都稱讚:他將來是個好參謀,這小孩是個好參謀。我能出主意,點子很多,幫助別人,不帶頭做事,所以沒有領袖慾。能夠跟到一個好的主人,我能做一番作為;沒有好的主人,我會退隱。諸葛亮遇到劉備很辛苦,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,五十多歲就過世了。他要是沒有遇到像劉備這樣的人,這麼器重他、尊重他,言聽計從,我相信他的壽命很長。他隱居不出來做事情,自己耕幾畝地,日子能過得去,讀書,跟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常往來,遊山玩水,他會過這個日子。

  我這一生非常嚮往、羨慕隱士。我讀歷史,我很喜歡《隱逸傳》,這些人與大自然為朋友,把世間事統統撇在一邊。但是世出世間志士仁人有一分責任心,那就是用自己現前機緣能夠做得到的,要幫助苦難眾生。那我們今天能做到的是看到古聖先賢的典籍這麼好,太好了。深深體會得夫子所說的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」。方老師給我講的「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我要把這個享受提供給大家分享,這是應當的,不能自己獨享,那就有過失,應當跟大家分享。

  我這一生學佛五十二年,跟大家講解、研究、討論,四十五年,四十五年所幹的就是分享佛法的樂趣,佛法離苦得樂。雖然有很多人誤會,都是好事情,我都非常感激。因為這種誤會、障難,佛法裡面講的消業障。無量劫來累積的業障到哪裡消?這樣消掉。這是佛法裡頭常說的重罪輕報。本來這些業障都要到三途去消,現在有這麼多人幫助我消業障,我求之不得。毀謗、侮辱、猜疑、障難,無一不是消業障。我對於這些人存的是感恩的心,他們不怕造業、不怕毀謗正法,替我消業障,我感激,我會報答。因為毀謗三寶的罪很重,我把我修學的功德迴向給他,希望減輕他的罪業,希望他早一天能夠回頭,回頭是岸。這些都是把自己學到的東西落實在生活上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這行本。

  這麼多年我選擇淨宗不是盲目的,你從這裡能看到我的個性。懺雲法師勸我修淨土,我跟他在一起住五個半月,這五個半月他教我讀《彌陀經疏鈔》、《要解》、《圓中鈔》,而且把這三部經科判畫成表解,教我讀《印光大師文鈔》。我從《彌陀經》這三部註解科判畫出來之後,我生大歡喜心。科判再繫上經文,這一部經的義趣是一目了然,這都在沒有出家之前做的,這是科學的方法。佛法在兩千多年已經應用了,這我們不能不佩服。讀《印光大師文鈔》,對淨土態度改變了,不敢輕視,但是沒有發心修淨土。

  以後親近李老師,李老師多次勸我修淨土,我口頭上不能違背,老師很厲害,他看出來,知道我的興趣在教,在經教,尤其是《華嚴》、天台、《楞嚴》、《圓覺》,非常有興趣,對淨土並不熱衷。一直到民國六十年,這三十多年前,今年好像是民國九十二年,六十年。我在台北第一次講《華嚴》,也講了好幾年,有一天突然心血來潮,細心觀察文殊、普賢這兩位大菩薩修什麼法門?善財童子修的是什麼法門?這細心一觀察,他們修淨土法門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給我莫大的震撼。我對於淨土法門才真正生了信心,這個信心是文殊、普賢、善財的示現,我看到這樣的人還發願求生淨土,我們要不求淨土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尤其看到《華嚴》末後這一品「入法界品」,怎麼入的?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這樣入的。我對於淨宗死心塌地,不是容易事。這是我自從學佛十二年之後,以淨土的話說是二十年,我學佛二十年之後才歸淨土。

  在淨土裡面,我最喜歡的是蕅益大師的《要解》,言簡意賅,尤其是他老人家講的六個信,信自、信他、信事、信理、信因、信果,講絕了。所以淨宗學會成立之後,我們提出修行的根本,行本,以堅定的信心,沒有懷疑,我們相信《觀經》裡面講的「淨業三福」,是一切諸佛修行證果的大根大本,世尊親說「三世諸佛淨業正因」。我們用這個,從這裡入門。

  這三條,第一條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。我是要做到!我們要不認真的去做,那就是不孝父母,那就是不順師長。善導大師在《觀經疏》•「上品上生章」上說,佛教我們怎樣做,我們要完全無條件的順從,把它做到;佛教我們不能做的,決定不可以違犯,這就是真正的孝親尊師。陽奉陰違,這不是孝子,這不是好學生。換句話說,你這一生不可能有成就,只是在佛門裡面種個善根而已。這個善根這一生當中,不會發芽,不會長成。你要想真正在這一生當中成就,淨業三福是比什麼都重要。它不但是淨宗,它通一切佛法,為什麼?三世諸佛淨業正因,三世講過去諸佛、現在諸佛、未來諸佛,都是依靠這個,你都要相信。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如果你的心行違背了這三條,你決定不能成就。第一條是根本的根本,第二條是第一條的增上,有了第一條才會有第二條。

  第二條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。由此可知,受持三皈的時候,佛怎麼說?善男子、善女人。那個善就是前面第一條,你能孝順父母,你能夠奉事師長,能夠慈心不殺、修十善業,你才是善男子,善女人。你這一條沒有做到,換句話說,你沒有條件去受三皈五戒。三皈五戒授受的條件是善男人、善女人。我們今天傳授三皈五戒也都叫善男子、善女人,那他善是不是做到了?不知道!所以這種三皈叫做結緣三皈,不是真的,給你阿賴耶識裡頭種個三皈的種子,不起作用。這我們要知道,結緣三皈。

  真的三皈,那還得了,真的三皈是把你這一生當中方向、目標改正了。方向是什麼?菩薩道,目標是無上佛果,真改變。那怎麼修?對人對事對物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,佛法僧是覺正淨。你遵守這樣的指導原則,在這一生當中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都相應,都不違犯,這叫你真正得到三皈。三皈傳授你得到了,你是真正佛菩薩的種性。這一般人好像植物裡頭的種子,你這個種子種下去,將來一定開花結果,這個果報就是佛菩薩,你是佛種性。

  覺正淨是自性本來具足的,我們現在迷了,迷了覺正淨變成什麼?變成迷邪染,你看看跟覺正淨完全背道而馳。我們的知見,邪知邪見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處被外面境界所轉,自己一點主都做不了,這就是什麼?染而不淨。清淨,自己能做主。人家稍稍讚歎,好歡喜,小小不如意要生好幾天氣,這怎麼行?性情不定,外面境界風一動,自己隨著風就轉變,性情不定不能成就。無論是世法、佛法,古德常講小定有小成就,大定有大成就,不定,沒有成就。不定是什麼?你沒有主意,沒有主宰。這些常識對我們自己有很多的好處,想想自己要想有成就,你是不是能真正做主宰?

  求道求學心要定,世出世間法沒有例外的。你看世間人做學問,出世間人修道,多少年在一個地方親近一個老師,他有成就,時間愈久功力就愈深。到處跑,這沒有成就,到處跑容易遭魔難,這在修道人是很大的忌諱。我以前跟李老師,李老師限定我,外面有人請你講經說法要四十歲之後,四十歲之前不可以。我跟李老師的時候是三十二歲,為什麼?怕禁不起誘惑,你這一接觸,接觸的是什麼?名聞利養,財色名食睡。你沒有定力,你很容易被它牽著走,你就完了,你就遭了魔難;遭魔難自己並不知道。四十以後才准許接受外面的邀請。這都是老師對學生的一番苦心,但是學生要合作,學生要能聽,如果學生不能聽,那就一點辦法都沒有,那老師只有放棄。所以真正對老師有信心,對老師感恩戴德,不能不聽話,不能不遵守。老師要求我百分之百順從他的教誨,五年,五年之後開放。但是我到五年,向老師說我自己願意再延長五年,我遵守他的教誡十年。老師聽了點頭,好歡喜。

  你有智慧,你有定力,你能夠辨別邪正是非、善惡利害,至少具足這個能力,你才能出門。這個出門就是出老師之門,可以離開老師自己獨立。沒有這個能力,不能離開老師,老師是我們自己覺正淨的保護、保障。你一離開,那你就接觸到迷邪染,你要沒有能力應付,很少不墮落的。一墮落,要想回頭,難了。這是自己不能不知道的。所以自己要好好想一想,希不希望在這一生成就?真正的成就就是了生死脫輪迴,來生不再搞六道輪迴,這是我們第一個要考量的。我們對這個世間一切的一切,可不能放在心上,放在心上就是障礙;放在身上,就等於一根繩索被它牽住,你就很難脫離它的範圍。

  樣樣放得下,弘法利生也要放下,這說無數次了,隨緣而不攀緣。隨緣裡面也要考量,人家來邀請,我們要預先打聽一下,那邊環境怎麼樣?到那邊去時間多久?要去講些什麼?目的何在?方方面面都要顧慮到,這是一個成功的參學。尤其在現前的社會,一切誘惑、弊病,首先要想到不享其利,先防其害,重要。所以這是第三條為行本故。我們舉這個例子,具體的例子,淨業三福,從第二再進入第三,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,以這個為修行的根本、根基,那就沒錯了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