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八九0卷)  2008/1/11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890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升須彌山頂品第十三」,經文第二段「明不離覺樹,各升釋天」,我們將經文念一遍:

  【爾時世尊。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上升須彌。向帝釋殿。】

  這段經文令我們疑惑的,就是沒有離開菩提樹下,這個經還加上一個『一切菩提樹』,前面我們都看到清涼大師的開示,而上升須彌山頂。須彌山頂就是帝釋天,我們中國人稱他玉皇大帝,佛經裡面常常稱它為忉利天,就是這個地方。大師為我們介紹的時候,舉了古德許多人的說法,然後他再做總結,把這段的義趣給我們說明。之後他又引古德解釋這一節經文,「略有十義」。這十義前面的五種我們學過,前面五種,第一個是處所相入,第二個就是講相入,那個範圍就非常大,第三個講一切即一,第四個講一即一切,第五個就佛身來說,佛是法界身,遍一切處。

  今天我們從第六看起。第六是「約佛自在不思議解脫」,這講自在,自在是不可思議的解脫。「解」是把所有一切障礙解除了,我們這樣說法大家容易懂,再沒有障礙了,「脫」是脫離一切繫縛,脫離三途、脫離六道、脫離十法界,這是得到真自在。在這個境界裡面,大師跟我們講「謂坐即是行住」,它後頭還有一個「等」,實際上四個字全代表了,行、住、坐、臥。這些是形相,這些形相在我們凡夫看有。說是坐,坐就是行、坐就是住、坐就是臥,這很難懂。他底下說的這句也不容易懂,他說在此就是在彼,「在此」是菩提樹下,「在彼」是須彌山頂,「皆非下位測量故也」,下位是什麼?等覺以下;這是如來的神通,不思議的境界,等覺以下的菩薩沒有法子去測量。測量就是你去想像,無法想像。這個說法對於一個虔誠的佛弟子,老實人,行,他也就不想了,我是凡夫,那是佛的究竟果位,我們怎麼想也想不通,算了,不要想了,相信就好了,佛不會騙我們。其實,能不能解釋?能。用什麼解釋?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十玄門。十玄跟我們講的什麼?無障礙,那才叫真正自在,有障礙就不自在。十玄裡面最重要的,告訴我們一個事實真相,必須要知道,那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。坐是虛妄,等於虛妄,行也等於虛妄,住也等於虛妄,臥也等於虛妄,你說它一樣不一樣?你懂這個道理,這個問題結束了,不是真有;真有的話,那就不一樣了。

  我們現在難解的地方在哪裡?我們都認為相是真有,坐是坐的相,行是行的相,都認為它真有,而不知道所有現相「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」,不存在。真正存在不動搖的是什麼?法性。法性不是法相,能現法相,但是所現的法相是虛幻的,夢幻泡影。我們毛病發生在哪裡?發生在執著。你人不執著,當下就得清淨心,你就得三昧,三昧就是正受,正常的享受。你有分別、有執著,你就有苦樂憂喜捨。有苦樂憂喜捨,在佛與法身菩薩眼目當中叫可憐憫者,他只能可憐憫你,他沒有辦法幫助你。為什麼沒有辦法幫助你?自作自受。

  我們學佛,尤其學大乘,體驗到這個層次,我們逐漸明白,這也是悟,叫解悟,我們理解了,對於事實真相逐漸明瞭了。但是明瞭,我們沒有得受用,為什麼?天天還是有喜怒哀樂,喜怒哀樂是煩惱,不正常的,還是過這個日子。原因在哪裡?我們也知道,不是不知道,執著沒放下。執著愈重你愈苦,苦樂憂喜的這個受就愈嚴重;執著愈淡薄,你這個感受就淡薄。所以你放下一分,你得一分正受;放下兩分,得兩分正受,你為什麼不放下?在覺悟的人,這個覺悟的人最低的是阿羅漢,因為阿羅漢不執著,雖有妄想分別,他不執著,所以六道沒有,他不在六道。

  執著如果要不放下,你離不開六道輪迴。離不開六道輪迴,你所修的就是善惡的業因。善的因感三善道的果報,天、人、阿修羅都是善,這三善道;不善的業因感三惡道,貪心餓鬼,瞋恚地獄,愚痴畜生。你脫離不了六道輪迴,這是事實真相。這個事實真相是就我們凡夫說的,迷的這邊說的。要是覺悟了,覺悟,這個沒有,覺悟哪有六道!不但沒有六道,十法界也沒有。所以覺悟之後,法界叫一真法界,這個法界裡頭永恆不變。那我要問你,有沒有十法界?有沒有六道輪迴?有,永恆不變。那個十法界、六道輪迴就像我們看萬花筒一樣,我用這個比喻,諸位也許能體會到少分,你看萬花筒裡面千變萬化,能生萬物,怎麼變也離不開萬花筒。萬花筒裡面那些不同顏色的碎片就像什麼?阿賴耶識裡面含藏的習氣種子,有善、有惡、有無記,所有一切萬法它變現出來的,它是緣。自性是體,自性沒有相,但是遇到緣它會現相。緣不是真的,所以相也不是真的。

  佛在大乘教裡面跟我們講緣是什麼?緣是心動,就是不覺。一念不覺是第一個緣,這一念不覺就有現相發生。發生什麼?首先發生的是「能見相」,能見,我們今天講的精神。佛法裡面講心法,這個心法就是阿賴耶。能見相,見分。只要有能見相,那個境界相就現前,境界相是物質,那個物質就是能大師講的能生萬法。決定是先有能見,後有所見。能見跟所見都是依法性,法性是體。能見不是真的,所見怎麼會是真的?你把這個道理要是參透,真的搞通了,你的心定了。你看到這個千變萬化,看這個宇宙千變萬化,看到現在的人事千變萬化,看到社會現象千變萬化,你不會動心。你在境界裡頭怎麼樣?如如不動,就像玩萬花筒。真的,看宇宙、看人生、看社會、看六道、看十法界就是萬花筒,你知道這些現相「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」,你怎麼會起心動念?你怎麼會去分別?你怎麼會執著?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執著,這個人就叫佛陀。所以佛說你本來是佛,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你為什麼不知道事實真相?不知道事實真相是迷,就是不覺。

  所以《華嚴》前面讀過,講得好,「迷唯一念,覺止一心」。什麼叫覺?一心就覺。一心,一心沒念頭,有念就不是一心,你心裡頭有東西,不是一心。然後你才曉得念佛法門的妙,念佛法門的不可思議。為什麼?念佛法門直接修一心不亂,《彌陀經》裡講一心不亂,直截了當就修這個。一心不亂是什麼?一心不亂就是佛了,念佛成佛了,這裡頭沒有起心動念。佛菩薩應化在世間永遠能保持一心,自然能夠應萬物。就像這裡示現的一樣,坐在菩提樹下,菩提樹下的人看到釋迦牟尼佛坐在菩提樹下,忉利天人看到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,夜摩天人看到釋迦牟尼佛在夜摩天。實際上釋迦牟尼佛無處不在、無時不在,你看不到,看不到不是他不在,他還在。像我們現在看電視,電視有很多的頻道,外國電視通常幾十個頻道,我們按這個頻道,我們看到螢幕上現出來,我們看到了。我們看到這一個螢幕,看到這個現相,不能說其他頻道裡頭沒有,這不可以說。這個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,佛法講的隱顯不同,我按這個頻道是緣,有緣,現相現前,顯了;我不按這個頻道,這個頻道依舊在,影像也在,看不見,隱,隱蔽了。一個現,一切隱。我們同時有五、六個電視,同時有十幾個電視,每個電視按不同的頻道,每個電台我都看到,緣。在我們這個房間裡看到,隔壁的房間也看到,在香港可以看到,在美國也看到,同時的,一分一秒都不差。我們現在用無線電傳播,還不是同時的,時間還有差,有差別;自性裡頭沒有時間,沒有時間就沒有時差,那真的是同時,妙!所以此地講,佛自在不思議解脫,這些才真正說出了諸法實相,宇宙萬有的真相。

  此地講的佛是我們自己,是我們本人,不是講的別人。為什麼?生佛不二,現在我是眾生,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。佛是由法性現的,我們眾生也是法性現的,離開法性,沒有一法可得,法法皆如,法法皆是。下面第七「約緣起相由門」,第八「約法性融通門」,第九「約表示顯法門」,第十「約成法界大會門」。「然此十解,前五玄門」,六到九是「所以」,說明它所以然的道理,最後一條是「總意」。「欲成十義,相參而立,雖似雜亂,不違經宗」,都是《華嚴經》說的,這都能講得通。

  這個地方我們就要回味一下玄門無礙的十個因,《華嚴》都是用十表法,這清涼大師在「玄談」裡面講的。「諸法何故事事無礙」。諸法是一切法,這講到究竟。通常講的四種無礙,理無礙,從理上講沒有障礙,事上講也沒有障礙,理事無礙,最後講到事事無礙。事事無礙,給諸位說,是法身菩薩境界,法身菩薩就是佛,真佛不是假佛。理事無礙,這要次一等,是諸菩薩的境界,我們通常講三賢十聖,講別教,這不是圓教,三賢十聖理事無礙。我們今天多麻煩,理有障礙,事有障礙,理事是更有障礙,事事是怎麼談也談不攏來,愈來愈複雜,問題全是妄想分別執著所造成的。所以說一切法,一切法真的是事事無礙,所以一切法可以圓融,宗教跟宗教怎麼會不能合作?古人講的這些道理,做人的道理,現在人為什麼不能用?要不能用,那不就是事事有障礙了嗎?能用。

  所以清涼給我們說出十條。第一個是「唯心所現」。這個心是自性、是本性、是法性,《華嚴經》上常常講的法性。所現的是什麼?所現的是相。這個相有精神的現象、有物質的現象,無論是心,或者是境界,境界是物質,心、境統統是自性所現的,就是能大師所說的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。這個地方講的心,就是惠能大師講的自性,能生萬法。「諸法之本原,非有別種,為自唯一如來藏心緣起之差別法,故彼此必有可和融之理」,它怎麼會不和?它怎麼不能融?諸法是什麼?十法界依正莊嚴。十法界裡面有情眾生可以和睦相處,融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和諧,它有和融的道理在。實在講,《華嚴經》這個教義,特別是現在搞外交的這些人,他要懂得這個道理,國家跟國家有可和融之理,族群跟族群有可和融之理,宗教跟宗教有可和融之理。再跟你說,我們人,你看我們這幾年的實驗,種菜,跟那些蔬菜有和融之理,跟那些小蟲、跟那些小鳥都有可和融之理,我們做實驗都成功,跟牠們能和融,跟人怎麼不能和融?哪有這個道理!那人還不如鳥獸。

  十法界依正莊嚴,彼此真的有和融的道理。這個和融的道理,就是前面講的一切法為自唯一如來藏心緣起之差別法。為什麼有這麼多差別?因為緣起不同,所以現相就不一樣。緣起有先後,緣起有次第,緣起有差別。我們再說得通俗一點,大家好懂,怎麼說緣起有差別?就是我們念頭有差別、想法有差別、看法有差別,這你就懂了。譬如講十法界的緣起,我們心平等,心怎麼平等?心裡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這是什麼境界現前?佛境界現前,一真法界現前。這個境界就是佛經上講的實報莊嚴土,不是釋迦牟尼佛、也不是阿彌陀佛、也不是毘盧遮那佛的,是你自己的。再跟你說,釋迦、彌陀、毘盧遮那都是你唯一如來藏心緣起之差別法。你念彌陀,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現前。阿彌陀佛是自性彌陀,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是唯心淨土,你曉不曉得這個道理?極樂世界是你自性變現的,不從外頭來的。現在我們是墮落在凡夫,我們的實報莊嚴土有沒有?有,沒現出來,就這麼個道理,不是沒有。什麼時候現出來?緣成熟就現出來。什麼緣?你離分別執著,沒有離妄想。離分別執著,沒有分別心、沒有執著心,這一句阿彌陀佛那是緣,西方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現前。

  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的方便有餘土,方便有餘土是什麼人住的?經上講的,皆是大阿羅漢,大阿羅漢他們住方便有餘土。怎麼回事情?還是自性彌陀。方便有餘土裡面的阿彌陀佛是自性彌陀,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還是我們的唯心淨土。怎麼會有差別?怎麼是方便不是實報?因為你只有執著斷了,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沒執著了,還有分別,所以現的是方便土。同居土,凡聖同居土,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地球是凡聖同居土,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。釋迦牟尼佛也是自性釋迦,這個地方也是唯心凡聖同居土,我們跟釋迦有緣。為什麼會在凡聖同居土?因為你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放下,統統在,現這個境界。這就是什麼?這就是唯一如來藏心緣起之差別法。

  再跟你說,這些種種差別法是平等法,為什麼?唯心所現故。十法界的佛法界是唯心所現,菩薩法界也是唯心所現,阿鼻地獄還是唯心所現。離開心,一法不可得。佛心,剛才講平等心現的;菩薩心,六度心現的;阿羅漢,四諦心現的,苦集滅道;辟支佛,因緣心所現的;天道,十善心所現的,上品十善;中品十善,人道,中品十善心現的;下品十善,下品十善講十善裡面夾雜著貢高我慢,夾雜著嫉妒、好勝,阿修羅道,阿修羅、羅剎;貪圖五欲六塵,餓鬼道;嫉妒瞋恚,地獄道;愚痴,畜生道。這都是什麼?這都是你如來藏心緣起差別,所以它現的相不一樣。但是要曉得,緣起那個念頭不是真的,因為如來藏心迷了,它才會有;如來藏心覺悟了,它就沒有了。永嘉大師《證道歌》裡頭說得好,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這是事實真相。

  一切法,一切眾生有沒有生死?覺悟的人告訴你,本自不生,怎麼會有滅?迷惑的人,不了解事實真相的人,認為什麼?認為有生有滅;了解事實真相的人知道,一切法本來不生,所以它也不滅。你看六祖證道的時候,「何期自性,本不生滅」。我們把這些境界相看錯了,所以佛說我們六道眾生知見不正,那是邪知邪見,不是正知正見。什麼人才正知正見?最低的程度他是阿羅漢,所以阿羅漢才叫正覺。不是阿羅漢,也是聰明絕頂,你不能說他不覺悟,在佛法裡面稱為邪覺,不是正覺。為什麼?世間聰明絕頂的人,大科學家、大哲學家,他執著沒放下,所以他那個聰明智慧就稱為世智辯聰,世間的聰明智慧,不是真智慧。放下執著,佛說真智慧,但是他妄想分別沒放下,也算是真智慧,阿羅漢的智慧、辟支佛的智慧。阿羅漢跟辟支佛執著放下了,阿羅漢放下執著還有習氣,辟支佛習氣沒有了,所以辟支佛比阿羅漢高。

  這是說明,你一定要知道唯一如來藏心。如來就是法性,藏是藏在這個裡面,心是什麼?心就是起心動念。自性迷了叫如來藏,所以如來藏裡頭有迷有悟,如來藏是帶了一分迷。如果不帶迷就不叫如來藏,就叫法性、叫佛性。迷了,這才有緣起。第一個緣起就是動念頭,一念不覺,這是第一個緣起。那個一念不覺也不是真的,為什麼?真的是永遠存在,不會消失的;他這一念不覺,馬上就消失,消失就沒有了,他第二念又起來了。就像我們玩萬花筒,我們在轉動,它裡面不斷在變化。為什麼會變化?你轉動不停,所以它境界相不滅。但是境界相是千變萬化,你哪天不動它,不動它就沒有了,這境界相就沒有了。如果念念是一個念,沒有第二念,好像這個境界相常住。像我們看萬花筒,我們不動它,裡面那個境界相它也不動,但是它有,它不是沒有。這是什麼原因?我們念頭是一個念頭。如果無念,無念就等於這萬花筒也沒有了,覺後空空無大千。

  所以一切法性相、理事、因果如是,怎麼沒有和融的道理?由此可知,和不來,這個障礙不在外面,在自己。我自己不與別人和,別人也不跟我和,造成對立。對立就矛盾、就衝突。如果我能夠跟人和,我不跟人對立,別人跟我怎麼樣對立都會融化,他對立不起來,這個道理要懂。我們從中國歷史上,你看舜王,這史書上記載的,他的父親聽後母的話,後母養個兒子,愛她自己的兒子,嫌棄他,總想把他除掉,把他害死,他父親也同意,這一家四個人變成他一個人對付三個冤家。他怎麼辦?他並不是逃避。算了,棄家出走,現在人不都是這樣的嗎?舜不是這樣的,舜總感覺得父母嫌棄我、弟弟不喜歡我,一定是我做得不好,我有過失。天天在想過失,天天在改過失,三年把家裡三個人都感動,一家和睦,真的家和萬事興。感動鄰里鄉黨,沒有一個人不讚歎,孝子,真的是難得。堯王知道了,那個時候的國君堯王,在中國是聖人,知道有這麼好的一個人,打聽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那再認真的去勘驗,把兩個女兒嫁給他,觀察他是不是真的。堯有九個兒子,九個兒子都跟他做朋友,看他待人接物;兩個女兒嫁給他,看他在家裡面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堯是這樣選人的。結果得到兒女來報告,真是善人,不是傳說的,是事實。堯王任命他做官吏,幫助他治國,到最後年歲大了,把王位讓給他。這就是此地說的彼此必有可和融之理。

  那你要懂得,要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,古人講的話一點都不錯,我們遇到障礙不能怪人家,你怪別人,你自己這個路永遠走不通。應該怎麼樣?反求諸己。行有不得,行不通的時候,回過頭來反省。問題不在外面,如果說問題都在外面,你永遠走不通。走不通的時候,問題都在自己,認真反省改過就通了,暢通無阻。所以最重要的一點,就是不能有與人對立的念頭,這個很糟糕。那個某個人對我不好,看到我就像冤家債主,就討厭,就不喜歡,有沒有這個事情?有。為什麼會有?前世的緣,不善的緣。遇到之後怎麼樣?不逃避,這是好機會,要把它化解,他愈是嫌棄我,我愈是尊敬他;他毀謗我、侮辱我、羞辱我,我能夠忍受。我遵守佛菩薩的教誨,他有不善,我絕不批評;他有一點點小善,我讚揚他。時間久了,就被你和融了。這個人嫌棄我,我更嫌棄他,那好了,那就鬧對立了。這個對立不能學道,不但成不了佛,羅漢都成不了。哪個阿羅漢兩個對立?沒有;菩薩不和?找不到。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,不在外,在內。我們學佛就學這個,決定不跟任何人對立。這個我們講了多少年,他跟我對立,我永遠不跟他對立。對一切人如是,對一切事亦如是,對天地萬物亦如是。為什麼?唯心所現故。

  萬法平等,沒有高下。無高下當中,這裡頭有迷悟不同,悟了,沒事;迷了,有事。我們如何對待迷而不覺的人?對迷而不覺的,要恭敬、要禮敬、要稱讚。你看禮敬是諸佛,凡是說到佛,從相上講的;稱讚,講如來,這就有差別。禮敬,不分這個人是善人、是惡人,好人、壞人不分,平等的禮敬,真誠的禮敬。而讚歎有差別,這個人言行善,讚歎;不善,不讚歎,決定沒有毀謗、沒有批評。時間久的時候,他慢慢會覺悟,我做了很多不善,你看人家原諒我,一話一句都不提,做一點小小的好事,他都讚歎我。久而久之,他會被感化,這叫菩薩度眾生。所以要有耐心,要有長時間,不是短時間,那個毛病習氣都能改掉的。

  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自己的毛病習氣也多,看到別人不善之處,菩薩怎麼樣?立刻反省,懺除業障。天天懺悔,天天要找自己的過失,要改自己的過失,這是菩薩;凡夫不知道,凡夫只看到別人過失,看不到自己過失。菩薩能看見嗎?菩薩也看不見。看不見,我怎麼看?看別人的過失容易,看到別人的過失,回過頭來想想自己,我有沒有?我覺得他這個不好,那我就要改。所以那個造作不善的人,在一個真正學佛人的心目當中,他不是真的不善,他是裝了個樣子來教我的,他是菩薩示現。是不是真的菩薩示現?你要作如是想,他就真的是菩薩示現。為什麼?一切法從心想生,道理在這裡,這是真理!你能把所有一切的善人、惡人都看作菩薩,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佛菩薩變現給我看來度我的,我現在墮落在其中,我如何能出離?你這個念頭一轉,你出離就很快;你要是不懂得,你迷在這裡面,那你的出期就難了,不曉得到哪一劫你才能出頭。

  所以你真的懂得唯心所現,你才曉得十法界依正莊嚴跟自己什麼關係,一體。受到極大的傷害也若無其事,我講經時候常常說,為什麼?這個毛病我常常發生,不小心牙齒咬到舌頭,舌頭咬破流血了,牙齒跟舌頭一體,舌頭還能抗議嗎?還能報復把牙齒拔掉嗎?不可能!那你要想,所有一切傷害的人,我是舌頭,他是牙齒,他傷害我,我報復他嗎?縱然從因果上講,過去我傷害他,今天他傷害我,我已經覺悟了,我沒有再報復,也沒有怨恨了,這個結就化解了,就沒有了。如果是無意的,他來傷害我,我不記仇,我也不報復,也沒事了,你說多好!

  也許說「你這樣做人,你在這個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,人人都欺負你,人善眾人欺」,這些話不順道理。好人沒有人不尊重的,好人決定不會受人欺負的。又何況古人教我們一句話,「吃虧是福」,真的,不是假的,眼前吃虧,後福無窮。這個例子太多了,史書上的記載不勝枚舉。我們自己在一生當中隨順經典、老師的教誨,我們能依教奉行,是遇到許許多多挫折,也是處處都吃虧忍讓,怎麼樣?好像前途愈來愈光明,愈來愈殊勝。真的,吃大虧就有大福報現前,吃小虧小福報現前,那為什麼不吃虧?為什麼要跟人爭?爭,未必能得到;不爭,現成的,總要明白這個道理。

  第二個,「法無定性故。諸法為如來藏心之緣起法,原無一定之自性,故有彼此和融之理」。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唯心所現的,這就是如來藏心緣起所現的。所現這一切法,法沒有定性,一切法沒有自性,這個性是講性質。什麼是它自性?這個自性就是,緣起就是自性。譬如我們講一本書,書有沒有自性?我們讀的這個經本,這本書,書是從哪裡來的?書是這麼多張的紙把它訂在一起,這叫做書;如果一張一張拆開了,那就叫紙,就不叫書。書沒有自性,自性叫自體,它沒有自性。這一張一張紙有沒有自性?紙也沒有自性。這個我們知道,紙從哪裡來的?這一張紙,是許許多多纖維我們把它壓縮成這麼一張,我們叫它做紙。這纖維有沒有自性?那你再一分析就變成分子,分子再一分析就變成原子,原子再一分析變成電子、粒子。所以你分到最後,所有這一切物質都沒自性,沒有一定的自性。到最後不能分了,現在稱之為基本粒子,在佛法裡面稱之為極微之微,這是微塵,極微之微,再不能分了。為什麼?再分就沒有了。

  現在科學家發現,物質是假的,物質是什麼?物質是能量在比較濃的時候,它出現這個物質現象。可是它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。這個現象被科學家用精密的儀器,也許是高深的數學推算出來的。這個現象是什麼?這個現象就是所有物質的基本物質。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基本物質,我們講組合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,才搞得這麼多花樣出來,沒自性。它們的排列、組合都有程序,它不亂,這是法性,這是性德,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,我們現在人稱為神祕的境界。我們細心去觀察,你看小鳥麻雀,小鳥,鳥生的一顆蛋,那個蛋就像一顆花生米一樣,也只有那麼大,為什麼孵出來變成一隻小鳥?沒有孵出來的時候,你把蛋打開,一無所有;孵出來之後,這個小鳥外面眼耳鼻舌身,裡面五臟俱全,牠怎麼這麼有秩序?這是什麼?這法爾如是。所以那一個蛋,沒有變成鳥的時候,它已經具足了。就是能大師所說的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那個蛋裡頭就具足,有秩序,一點都不亂。再小,小到一粒微塵,這佛經上說的,科學家還沒講到,一粒微塵裡頭有世界,世界有秩序,絕不會作亂的。世界像什麼樣子?現在我們懂得,天文學家在觀察,告訴我們,無量的星球(這星球都是唯心所現、唯識所變),在太空當中運行的時候,它真的有軌道。幾個星球環繞著一個中心,很有秩序的在那裡運轉,這一個星系又圍繞著另外一個大的星系在運轉,大的星系還繞著更大的星系在運轉,這是道,它的運作規律那是德。

  所以古人真是了不起,我們說印度,這古人,我們知道他們都有很深的定功;我們中國五千年前的老祖宗,我相信他們心地清淨,他們也有相當的定功。因為禪定就是清淨心,可以突破空間維次,可以看到諸法實相。所以告訴我們生活的規律,工作規律,待人接物一些儀規,它符合道,它隨順道,這個大道,這叫德。所以人在這個世間幾十年,他幸福,他快樂,他美滿,他健康長壽,他不遭災難,不是沒有道理。現在災難變成這麼多,為什麼?人不順道德,違背道德,那災難就來了。所以有人說大自然要展開報復人類了,這個話說得不過分。我們能夠明白道德,就會知道跟大自然和睦相處,平等對待,那什麼災難都沒有。所有一切災難,現在我們很明瞭,都是不善的意念造成的。所以化解災難不難,那不是科學技術能解決的,把念頭轉了就行。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天災人禍都化解了。《華嚴》這一段意思,玄門無礙,跟我們講原理。所以一切法沒有自性。如果一切法,每一個物,都有自己的特性,那就很難了。沒有自性,無自性。既然無自性,彼此當然有和融之理。總的來說,就是《般若經》上所說的,「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所以才能夠和融。

  第三,「緣起相由故。緣起之法,不得單獨保體,必為相由而僅成體者,故隨而有可和融之理」。凡是緣起之法,實在講哪一法不是緣起?最初一念不覺,那個一念就是緣起,最初的緣起。佛法裡面稱為無始無明,無始,沒有開始,就是當下一念,沒有開始,這講最初的緣起。這一念怎麼?一念十法界頓現,一念頓現十法界依正莊嚴。如果一覺悟了,覺悟是一念頓息,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一下放下,那個一念就斷掉了。一念斷掉是什麼?一念斷掉是自性現前。那個境界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的「本自清淨」,你證得了,「本不生滅,本自具足,本無動搖,能生萬法」,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就是!一念頓證。迷悟都在一念,一念起,迷了;一念放下,悟了,都在一念。知道是一切法因緣所生,《中觀論》裡面講得好,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」。

  那我們想想,哪一法不是因緣生的?佛說「法界無量緣起,相由而生」。這個緣,用現在的話講,條件,不是單純的,無量無邊的條件形成這個世間。可是無量無邊的這些條件,好像有人在操縱一樣,為什麼?它不亂。所以一般人不了解,以為什麼?一定有個人在操縱,這個人是神。神究竟在哪裡,沒有人見過。佛法說這是法性,是性德,這個說法說得好。佛不說自然,你看在《楞嚴經》上,《楞嚴經》上佛說「非因緣非自然,非和合非不和合」,總結是什麼?妙真如性,法爾如是,它本來就是這樣的。這裡頭真相唯證方知,言語道斷、心行處滅,說不出來。你也不能去想,為什麼?你一想,那個想就是妄想。妄想見不到事實真相,必須把妄想放下,事實真相就在面前,你妄想怎麼行?起心動念就是妄想。

  所以凡夫永遠不能了解諸法實相。不但凡夫不了解,阿羅漢也不了解,菩薩也不了解。為什麼?妄想沒斷,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還會起心動念,雖然沒有分別執著,高明,菩薩,菩薩沒有分別執著,有起心動念;阿羅漢沒有執著,他有起心動念、有分別,沒有執著。由此可知,我們真的明白了,佛給我們做印證,我們相信他的話不是假的,他不是妄語,「你本來是佛」,這佛說的。他本來是佛,你們大家都是佛,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?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;換句話說,你自性裡面無量的智慧德能現在隱了,顯不出來,隱了。為什麼隱?你有妄想分別執著,透不出來。所以在六道裡面,妄想分別執著薄一點的人顯得聰明,妄想分別執著厚一點的人顯得笨拙、愚痴,就是這樣的。好像是濃雲密布把太陽遮住了,雲彩厚的地方就顯得很暗,雲彩薄一點的地方顯得比較亮,沒有見到陽光。陽光好比自性,什麼時候雲彩都散了,沒有雲彩了,太陽你看到了,叫見到自性。我們現在有三重雲彩遮蓋住,無明是一重,分別是一重,執著又是一重,三重,不就是這樣的嗎?現在我們知道雲彩確實一重一重,我們坐飛機去看的時候,上面還是雲層,再飛上去還有。我們被這個東西遮蓋住,而這些東西本來沒有,自性裡頭沒有,沒有妄想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。這些東西是屬於不相應行法,不是事實,它不是心法,它也不是色法,它是一個抽象的概念。你有這個東西存在,它就產生障礙,障礙你的智慧,障礙你的德能,障礙你的相好,相好就是福報,全被障礙住了。

  佛教給我們修行修什麼?就是要把這個東西淘汰掉。可是淘汰,用久了,用成習慣了,跟它有感情了,捨不得離開它。所以佛不辭辛勞,為我們天天解說這些事實真相,就是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為我們解釋說明事實真相。為什麼?你真的聽懂了,搞清楚了,不用叫你放下,你自然放下了。你才曉得生生世世咱們受這個害了,這個禍根是起心動念。起心動念叫無明煩惱,叫妄想。妄想不是想東想西,想東想西那是什麼?那是分別執著,那粗了。妄想裡頭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就是起心動念。這個心念頭一動,分別就起來;分別起來,執著就起來了,速度非常之快,好像在一念當中它就完成。我們要把它消除,要把它去掉,真的只有上上根人,像釋迦牟尼佛一樣、像惠能大師,那行,一下就放掉,說放就放,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一般人不行,剛才講,在六道裡頭打滾,無量劫來感情太深了,捨不得放下,那只能慢慢來。所以佛教我們先看破,看破是了解,真的了解透徹,自然放下。像我們,我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,擁有的財富,財富從哪來的?我們不講自性,講自性是人人平等。自性裡面被迷了,不起作用。現前的,現前財富從哪來的?過去生中修財布施得來的。你布施得多,這一生多,自然來,你不想,它也來;想,它也來,無論幹哪一行,它都來,你命裡有。你命裡沒有的時候,用什麼方法都得不到。

  今天還有個人告訴我,說香港有個算命的算得很靈。我問他什麼名字,他不知道。他說算個命六千塊。他一天只算六個人,而且登記排這個名字,三年都還輪不到。他說這個人非常靈,給你算的流年終身,一點都不會錯。他會算命,他不會改命運。我相信他的功夫不可能超過《了凡四訓》遇到的孔先生。這命能改,雲谷大師就教人改命運。所以明白這個道理,這個道理你真的明白了,你就很歡喜布施。布施要不要考慮?不要考慮,有什麼好考慮的,別人有需要的,真正有苦難的,去幫助他。清淨心布施,你得來的財富是清淨的;你顧慮這個、顧慮那個,布施的時候,你能夠得財富,你很煩惱,為什麼?你心不清淨,道理就是這樣。有人很有錢、很有福報,很快樂;有人很有錢,他很憂慮、很痛苦,不都是這個樣子嗎?這才是真正的因。聰明智慧,法布施;健康長壽,無畏布施。什麼樣的因,什麼樣的果,六道輪迴就是因果報應,一點都不差。你種什麼因,得什麼果,所謂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這個話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,真理。

  我們曉得,緣起相由,所以說任何一法都不是單純的,都很複雜。我們過去造的因無量無邊,所以這個果裡面很複雜。既然任何一法不是單獨保住它的自體,像我們這個身體,這是一個例子,非常好的例子,我們這個身體,佛給我們講這是怎麼回事?是五蘊和合而成的。五蘊第一個是色,色就是物質,我們的身體是骨肉,這是物質,這是色法,你看得見的。除這個之外,受想行識這四個是心法,你有感受,你有苦樂憂喜捨的感受,你有思想,你剎那剎那在變化,你保不住,這叫行法。行是剎那剎那,這個剎那剎那你怎麼能看得到?我們用個攝相機,電影的攝相機拍,你就看到了。我們在這個地方兩小時的學習《華嚴經》,要用從前拍電影那個攝影機,拆下來,那就是兩小時一張一張的片子,你就曉得剎那剎那的,那叫什麼?那叫行。你不能永遠保住,你的這個現相剎那生滅。我們有攝相機就能夠看得很清楚,剎那生滅。這生滅不住,從生到老死,不會有一剎那停住的,沒有,所以叫行。所以人,我們講老,老不是十年比十年老,不是;一年比一年老,也不是;一天比一天老,不是;一剎那比一剎那老,這才是真的。佛在《仁王經》告訴我們,那個速度可快了,快到,這都還是佛的方便說,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秒,就是一秒鐘的二十一萬六千分之一,速度那麼快,我們怎麼能覺察?所以佛講什麼?無常,這就叫無常,青春不住,一切萬法統統不住。所以凡是不住的都是假的,它有生有滅,那怎麼會是真的?真的,不生不滅,那是真的,萬法統統是有生有滅的。

  到什麼時候不生不滅?生滅相從哪裡來的?是從一念不覺來的。念念不覺,所以它有相。所以相也是念念生滅,跟你那個因完全一樣。因是念,念念有生滅,相也是念念有生滅,不是真的。知道一切法不是真的,你的心就定了,你的心不會隨著生滅去轉,現在人講,你真有功夫了,你真有定力了。你要不了解事實真相,你放心不下,你見色聞聲都會起心動念。起什麼?頭一個起受,你有苦樂憂喜的受。有受的時候,你就會打妄想,我要怎麼樣離苦得樂?你就會想著種種方法,愈搞愈複雜,愈複雜就愈不能解決問題,給你帶來的副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。這個道理必須很細心去觀察,慢慢你才能夠理解,你才能夠知道事實真相。知道真相之後,那真叫快刀斬亂麻,放下,原來就是。所以古諺語有一句話說得好,「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」,這個天下可以說十法界依正莊嚴,確實它無所有。佛說的比這個更究竟、更圓滿,「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真的講到究竟圓滿。你在這裡面還有什麼執著?還有什麼好分別的?知道宇宙跟自己是一體,萬物跟自己是一體,眾生跟自己是一體,全世界的人跟自己是一體,這是你真的覺悟了。然後,你的慈悲心,清淨心、真誠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是性德,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它就發出來了,這一發出來,叫發菩提心。這個位次,這樣的人,在《華嚴經》講叫初住菩薩,你就到須彌山頂了。

  所以曉得緣起相由,緣起相由就是任何一物跟自己有密切、有連帶的關係。就像我們一個身體一樣,我們手指上一根汗毛跟頭上一根頭髮有沒有關係?手指上這一個細胞跟我們五臟六腑裡面細胞有沒有關係?有關係,它是一體,在人身上是一個整體,你怎麼說沒有關係?汗毛你把它揪下來,它又會長,頭髮剪掉,它又會生,你才曉得它有密切關係。人與人、人與天地萬物是一體。地球上所生的任何一種,無論是植物也好、動物也好,決定是,就像我們身上這個細胞、毛髮,那跟全體的關係是一個樣道理,你不能破壞它。你破壞它,它就不正常,它就會產生病態,病態會感染到其他的部分。現在人類科技發達,自以為聰明,破壞自然現象,好好的一個健康的地球把它搞成一個生病的地球,這是人為的。地球病了,人的日子可不好過,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不能不覺悟!有很多人,包括科學家,警告我們要回頭,回頭是岸,再不回頭,這個地球就發生嚴重的病態。嚴重的病態,恐怕地球上的生物都不能生存了。怎麼救法?佛法裡面告訴我們,相由心生,境隨心轉,這是原理。我們心地善良,境界都變好了,就恢復正常;心地要還是貪瞋痴慢,自以為是,那就不可救藥了。所以連大自然的變化都掌控在我們意念當中,這是我們常常要記住,相由心生,境隨心轉。我們自己身體健康,與你自己的心、思想有密切關係,與外面,說老實話不相干。外面就是,吃這個東西很補,對我有好處,有沒有效?有效,為什麼有效?因為你的心說它有效,就這麼回事情。如果你心裡說它沒有效的話,再好的東西,你吃就沒有效,你要明白這個道理。

  早年我住在美國,住達拉斯,有一次我傷風感冒,就看一個大夫,這大夫是中國人。我就跟他談到,我說眾生生的一切病不是醫生醫好的。他就愣住了,他說怎麼不是醫生?我說是他的信心治好的。他想想有道理。我說病人相信你大夫,相信你處方,相信你開這個藥,吃了就很靈;他要不相信,一點作用也沒有。他聽了想了半天,點頭,有道理!就這麼回事情。我們能體會,多年佛法的薰陶,我們知道了。所以佛菩薩永遠不生病,什麼道理?他沒有雜念,他沒有這種思想。你今天想我這裡痛了、那裡酸了,你這病就想出來的。人家說你這個不好,馬上你就產生影響,你的念頭跟著它轉,這麻煩了,就自己做不了主,心隨境轉,這是非常痛苦的。心隨境轉的人有多少?太多太多了,那就是迷惑。真正了解明白了,境隨心轉,這得大自在。

  所以我們一定要曉得,緣起相由,那就是說天地萬物與我心心相應,念念都互相有感應。我們這一個身體,比喻一個地球,任何一個地方痛癢,針刺上的時候,全身都知道,不是只有一個地方,都知道了。為什麼?相由,緣起相由。我們在做實驗當中,譬如這些年我們種菜,我們能跟這些植物溝通,這就是你懂得這道理,它有和融之理。我們跟那些小動物,蜎飛蠕動,菜葉上吃的這些小蟲,我們跟牠溝通,有感應;我們跟螞蟻溝通,有感應;我們跟蚊蟲溝通,有感應。真是如此。我有次在湯池,住的那個小房間裡面,差不多我看到有三、四十隻蚊子,叮在這個牆壁上。那牆壁是白粉,所以你看得很清楚。那麼多,我們也不好把牠驅逐出去。我要做晚課,我就告訴這些蚊子,「我現在做晚課,你們不可以干擾,你們可以叮在牆壁上,你們跟我一起聽。我在讀誦,你們在聽」。真的,叮在那裡一個都不動,牠就不飛來飛去,不干擾我。我晚課做完之後,牠還叮在那裡,我就離開了。隔壁是臥房,臥房裡有蚊帳。到第二天早晨起來的時候,我看看牆壁上,大概還有七、八隻蚊子,其他的都不見了。可以合作。一定要禮尚往來,我們稱蚊子,合掌,蚊子菩薩。我想牠聽了也很高興,我們稱牠菩薩。誠心誠意勸導牠念佛求生淨土,捨棄這個業報身,往生極樂世界,親近阿彌陀佛,牠懂!連螞蟻都懂!那再想想,我們前生有沒有做過螞蟻、有沒有做過蚊子?肯定做過。所以跟天地萬物,動物植物,乃至於礦物,礦物,連山上泥沙石土都會有感應,沒有一樣沒有感應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只能學習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