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七一八卷)  2002/5/19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718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界成就品」第二段,「所依住」長行:

  【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,諸佛子,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所依住。】

  這一段文說明一切眾生所依靠居住的環境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,這一段「通染淨」。換句話說,也就是通聖凡。聖,一真法界,華藏、極樂都包括在其中。凡,則有內凡有外凡,我們平常講的九法界。這個地方說的十種,完全都說到了。第一句把境界給我們說明了,『一一世界海』,就是每一個世界海,每一個世界海都有『世界海微塵數』,這個數量沒有法子計算。

  世尊在此地為我們介紹略說十種,十是表法的,不能把它當作數目字來看待,十代表圓滿,代表無盡。清涼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,他說解釋裡頭這十樁事情並不難懂,然而『依住』裡頭有差別。實在講這個差別相也是無量無邊。為什麼有這麼多差別?因為眾生的根性不相同,愛好不一樣,欲望也不一樣,這個道理就說得很清楚了。

  佛在大乘經上常說,「依報隨著正報轉」,所以境界就不相同了。嚴格的來說,不但說每一個眾生,我的境界跟你的境界不一樣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我們今天共同生活在一個環境,照理說這個境界是一樣的,這個環境是我們共業所感的。共業當中有不共業,我在這個境界裡面所感受的,跟你在這個境界感受的不相同,這個道理我們也能理解,都是我們在日常經驗當中所見到的事實。再說到微細一點,說我們個人,不管別人,我居住在這個環境裡頭,一年四季感受不一樣,甚至於早晚感受不一樣,你才曉得「依住」之複雜。

  依住不是一定的,剎那剎那隨著我們的心在變現,這才是事實真相。凡夫包括九法界眾生,實實在在講,我們一般人常說粗心大意,真的是粗心大意。佛在經上講得這麼清楚,這麼明白,這樣的圓滿,我們眾生的心不圓,解不圓,見不圓。這個原因在哪裡?原因總而言之,放不下煩惱習氣。這到底要怎麼辦?實在講沒有第二個辦法,多聽,多薰習。

  古德教導我們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。這個「長時」沒有限制的,可以說從初學就開始接受佛法薰修,一直到成佛,決定不能中斷。

  這個薰習,不但是在思想上、見解上薰習,還要落實在行為上。單單在思想見解上薰習,不能落實到行為上,沒有辦法得到佛法真實的受用。祖祖相傳,我們要多想想多問問,為什麼用這個方法?換個方法行不行?說老實話,換個方法不行。你千萬不要誤會古人不懂得科學技術,你就錯了。

  佛法裡面傳授的這些原理原則,古佛代代相傳,佛境界裡面那種科學技術,比我們今天這個世間所發展的不知道要超過多少倍;我們今天的科技跟諸佛菩薩相比,那是幼稚園。他們傳的這個方法肯定有真實的價值,如果能夠順從,一定得好處。如果疏忽了,認為現在的方法超過古人,你就錯了,你肯定要吃虧。我常講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」。佛菩薩是老人,古聖先賢是老人,他們的智慧,他們的經驗非常豐富。

  他們所見到的世界,「一一世界海,有世界海微塵數」,我們能見到嗎?這一句裡頭所說的境界其深其廣,不但我們凡夫沒有能力去想像,圓教三賢位的菩薩都沒有辦法想像,不是我們現量境界。經文跟前面第一段體例相同,有長行,有偈頌。我們先讀長行,有十句。第一句:

  【所謂或依一切莊嚴住。】

  這個經文關鍵是『或』,「或」是不一定,或者有一類眾生他『依一切莊嚴住』。這個字是活的,有眾生依一種,有眾生依多種;依多種的多,佔多數,依一種的少數。大概依一種的是什麼人?明心見性覺悟的人。九法界眾生,我們的依住多半是多種的,我們今天講多方面的。「依住」的大意也相當之深,我們可以冷靜的思惟,不要去思惟別人,思惟自己,我這一生到這世間來是依什麼,我在這個世間住了幾十年?常常想想自己,我在這世間住這幾十年是依什麼?

  第一句「或依莊嚴」,這就是前面清涼大師說的一個總原則,眾生心裡面的愛好,你的喜歡,所以眾生的依住各個不相同。剛才說了,就是我們自己這一生當中,興趣不是穩定的,也常常變化的。去年喜歡的東西,今年厭倦了不喜歡了,又喜歡新奇的了,那個依住就不一樣了。

  第一句是「或者依一切莊嚴」,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註得好,「依莊嚴住者,樂飾好故」。樂是愛好,你喜歡美好的裝飾。喜歡是一樁事情,得要有福報。我們看到富貴人家,他所居住的環境,樓台亭閣,宮殿建築,裡面的(現在人講的)裝飾,美不勝收。一切眾生隨他自己的財力物力,總是想把自己居住的環境(現在人講)美化。一家如此,家家如是,現在擴展到社區,擴展到城市,美化社區,美化城市,都是屬於這一句。

  經上講的一切莊嚴,我們現在用「美化」兩個字,跟這個意思很接近,美化自己居住環境。這個觀念、愛好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的,你看有一些清高之人,他喜歡在山上住個小茅篷,茅草搭個篷他歡喜那個生活;你要給他像這種宮殿樓台亭閣,他住得一身都不舒服。所以經文上用個「或」字,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,有人喜歡。

  說實在話,我對於這個我就不喜歡。為什麼?這樣的居住環境雖然美好,付出去的代價太大了。你居住的環境是不是要整理要去照顧?居住環境大,整理照顧需要用很多的精神,很多的財力,很多的人工。我想想這不值得,有一個小小房子,舒舒適適的,不需要用很多的時間去照顧,我喜歡這樣的環境。

  所以這麼多年來,我們要想建一個大的道場不是不可能,是可能的,我們沒有做。許多同學你們曾經到台灣見過,我們台灣的華藏圖書館要用一般的話來說很簡陋,我跟韓館長在那個地方住了將近二十年。曾經有不少人來跟館長商量,我們把這個道場擴大,館長也跟我商量過幾次,我不同意。我跟館長說道場大了,人力物力財力都要用很多,勢必要向信徒開口要錢。你看看許多大規模的道場都是這樣的,還得想盡方法去做法會做佛事。為什麼?你沒有大的收入,你維持不了,很苦!哪有這個小道場這麼自在!自給自足。館長同意我的話,所以我們不發展道場,我們有財力做弘法利生的事業,所以我們的法緣結到全世界,另有收穫!

  在台北第二個道場,簡豐文居士供養我一個小樓房,以後慢慢發展,大概是台灣的二百五十坪,跟華藏圖書館的面積差不多,小的道場。簡豐文居士也跟我商量多次:法師我們可以擴大。我說:不要,擴大開銷太大了,我們就得求人,我現在小道場多好!一直維持到今天,還是小道場。我們所有的供養,所有的收入,我們只做一樁事情,這跟印光老法師學的,全心全力在修法布施。我們做得非常愉快,錢多多做,錢少少做,沒有錢不做。我們決不是限制自己一年要做多少事情,那個人就很傻了,那攀緣了,我們隨緣。所以做得很快樂很自在,身心一點壓力都沒有。

  這些年來我們做出一點成績出來,個個都歡喜。我自己實在講也很有一點福報,圖書館韓館長管理,佛陀教育基金會簡豐文居士管理,所以我這一生不管錢、不管人、不管事,我常常說我叫三不管,這樣才能夠把整個精神精力集中起來講經教學,一生做這一樁事情,才能做出一點成績。如果要是對這些道場人事上操心,經教就沒有辦法契入。你操心的事多,不要說是我們凡夫,再來人都不容易。

  我們想到古時候隋朝天台宗的智者大師,這是了不起的人,日本、韓國提起智者沒有不尊敬的。他們國家早年的那些祖師大德到中國留學,許多都是智者的學生。智者大師往生的時候,學生們問他:你老人家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什麼樣的品位?智者大師告訴大家:我因為要管理道場,受許許多多人事之累,只得五品位往生。如果要是不管這些人事,品位就很高。這給我們說出來,為了管理道場,管理人事,犧牲了自己的品位。本來是上上品往生的,現在變成下上品,或者中下品往生,差很遠。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法?菩薩發心。菩薩可以捨棄自己的高品位,幫助初學的眾生,這叫大慈大悲。

  實際上是示現的,因為我們大家現在都知道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。釋迦牟尼佛應化在中國,以祖師大德的身分出現來教導我們,他現的這個相,雖是示現,確實是真實不虛。我們應當明瞭,也應當效法,不要自私自利:我一切都不管,我的品位還很高;我要照顧大眾,我的品位就低了。應該做的,值得做的,只要能往生,品位低一點不在乎,多多幫助別人,希望別人往生品位都在我以上,我的犧牲值得,有價值,有意義。

  但是自己要曉得要守住自己的底限,那就是最低的底限,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我這一生是肯定能往生,這是底限一定要守住。不能說幫助別人,自己這一生往生不了,那就錯了。品位低,沒有關係。這個道理跟事實真相,我們統統要搞清楚,要搞明白。

  在這一生當中,佛說世出世間法都是緣分,我的緣分好,遇到韓館長,遇到簡豐文居士,他們兩個替我管,這是緣分好。要是遇不到,自己還不是要管,逼著你不能不管。現在韓館長離開我們了,她到極樂世界去了,我們在圖文巴建這個道場,我不能不管。雖然管,總是佛菩薩慈悲,大家知道韓館長在我們這個道場沒離開,她找到一個替身,許秀葉居士是韓館長找來的,她現在在此地就是館長。

  我知道,同修當中有一些人也知道,這是諸佛菩薩大慈大悲,館長雖然走了,始終在我們這個道場,始終在護持這個道場。我們道場每個同修無論是在家出家,你們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你不要以為沒有人知道,館長知道。你要做得不如法,這個地方你住不住,你自然會離開。誰教你離開的?館長在這裡把你開除了,叫你離開,真的一點都不假。再看第二句:

  【或依虛空住。】

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註得很好,「樂無礙故」。哪些人?給諸位說,四空天的眾生。雖然你喜歡,你得有這個條件;我們也很喜歡,沒有這個條件。跟前面一樣,你喜歡居住的環境非常美好,你沒有那麼大的福報不行,那得要有福報。可是學佛的人要記住,寧願享清福,不願意享紅福。紅福是什麼?紅塵的福報,榮華富貴。為什麼?容易墮落!

  從這個地方我們要能體會到,古時候寺院叢林,你看建得那麼樣的富麗堂皇,在佛法裡面講清淨莊嚴,你到中國現在還能看到這大道場。可是大道場裡面真正修道的人,他住不住這個地方?他不住。他到哪裡住?他在道場附近比較清淨的地方,他自己搭個茅篷,他住茅篷。虛雲老和尚一生住茅篷,寺院裡頭不是沒有寮房給他住,他不住。你想想什麼道理?寺院的住持,他有個寮房,不大,方丈。方丈就是他住的房間,你去量一量,橫豎一丈,所以丈室,有道理!

  寺院為什麼要蓋得那麼樣的富麗堂皇?是為接引眾生的,絕對不是自己享受的。所以出家人居住的環境,僧寮也都是很簡陋。一個人居住的面積有多大?大概就是一張床鋪那麼大的鋪位,這是一個如法的道場。居住環境大了,居住的環境舒適了,道心就退轉了,留戀這個世間。所以佛教給我們「以苦為師」。苦好,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,超越三界容易。道場是為了接引眾生的,這個可以,讓眾生生歡喜心,一切為眾生,而不是為自己享受的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如果道場建立是為自己享受,附帶為眾生,這個人決定出不了三界,這個人決定離不開煩惱。

  三界當中,欲界很苦很苦,有一些覺悟的人知道把五欲六塵斷掉,這個五欲「財色名食睡」放下了;統統放下了,得禪定了。禪定得到之後,你離開欲界了,你在色界。色界,「財色名食睡」斷了,壽命很長,色相殊勝,他不要飲食了,飲食很麻煩,色界天人不需要飲食。用什麼來維持他的生命?我們今天講他的營養從哪裡來?從禪悅,禪悅為食,從這個裡面得的營養。身體健康,確確實實一生不生病。但是他有身,身有壞苦。

  所以更高級的覺悟者,他連身也不要了,還是個討厭的東西。你看老子就講過,「吾有大患,為吾有身」,老子說的,我有很大的憂患,是什麼?我有個身體。所以高級的凡夫連身體都不要。

  身體都不要,住哪裡?住虛空。第二句說,『或依虛空住』。這就是三界裡面的四空天,四空天人他歡喜這個境界。換句話說,物質的境界他統統丟掉了,我們一般世俗人講靈界,那就是指他們。他們跟我們是不同維次空間,他們沒有物質的身體,物質的身體總是一個累贅。既然沒有物質身體了,當然不需要這些房屋、房舍,當然不需要了,這是四空天。那要修四禪八定,你的願望才能得到。

  佛不許我們修這個法門,為什麼?出不了三界。壽命雖然很長,最高的壽命八萬大劫。八萬大劫這麼長的時間,我們凡夫沒有法子想像。可是八萬大劫有到的時候,到了,你的定功失掉了,你這個定保持只能保持到這樣一個階段。定功失掉之後,你從二十八層天往下墜落,你不能往上,只有往下,所以不能解決問題。佛不希望我們修這個法門。

  而且四空天裡面沒有佛法,佛菩薩沒有應化在其中。色界天有,欲界天有,有佛菩薩應化在當中,講經說法廣度眾生。無色界裡頭沒有,所以無色界天在佛法裡面叫八難之一,八難裡頭有長壽天,長壽天就是指四空天,「依空而住」的。第三句:

  【或依一切寶光明住。】

  清涼大師說,這一類的眾生「樂即質光故」。樂即質光,「質」我們現在講物質、性質,「光」是光明。他喜歡這個,愛好這個,歡喜這樣的居住環境。經的意思也很明顯,『一切寶光明』,他歡喜這個,愛好這個。如果在人間來講,他的嗜好就是喜歡寶石這一類的。在我們這個世間有許多經營寶石這個行業的,他這一生依此而住。歡喜寶石,收集寶石,買賣寶石,從事於這個行業的,那就屬於這一類的。我這個說法,諸位容易懂。福報大境界高的欲界天、色界天,他們居住的環境七寶莊嚴,那是自受用的。

  我們在經典上看到,華藏世界、極樂世界是無比的莊嚴。這個莊嚴要知道它是性德自然變現的,絕對不是有心貪圖享受,不是的。那個境界就是經上講的法爾如是。凡夫往生極樂世界,實在講沒有那麼大的福報,那是享阿彌陀佛的福,是阿彌陀佛居住的環境,教學的環境。我們跟他有緣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享阿彌陀佛的福。這個享福裡頭有大道理,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上學,學校環境雖然很好,但是並不是在那裡享福,是在那裡求學,每天從來沒有間斷。不像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讀書,每天有幾個小時課程,當中還有休息,常年還要放假。

  我們曉得在極樂世界在華藏世界沒有聽說放假的,沒有聽說當中課程有間斷的,沒有。所以那個地方沒有退轉的緣,我們講機會,沒有機會讓你退轉,沒有機會讓你墮落,你六根接觸的境界全是在教導你。這是「寶色光明」。第四句:

  【或依一切佛光明住。】

  第四句清涼註解註得好,「怖眾苦故」,怖是畏怖,害怕、恐怖,世間太苦了。那怎麼辦?我們『依一切佛光明』。我們今天學佛是依這個住。佛光在哪裡?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佛光遍照之處。確實我們把我們整個的身心都沐浴在佛光明之中,每一天不離開經典,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,這就是「依一切佛光明住」。

  在這裡面,只要自己「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」,年年有進步,月月有進步。天天有進步,我們現在不敢講,月月有進步,我們跟這個五濁惡世愈來愈遠了,跟佛的清淨光明一天比一天近了,遠離恐怖顛倒妄想。真正學佛人,真正修行人,他「依一切佛光明住」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我們繼續看第二段,「所依住」長行第五句:

  【或依一切寶色光明住。】

  清涼大師說這是「愛離質光故,光作寶色,非寶發光」。這跟我們說得很清楚很明白,我們要跟下面的偈頌合起來看,意思就非常的明顯。偈意要落實到我們現實的社會,這一句就是我們世間人常講的重大的慶典節日,張燈結彩。在外國像看到國家的國慶、聖誕節;在我們中國,我們看到的時候新年、燈節,特別是燈節,年節喜慶的日子。由此可知,這一種歡欣是中國外國都相同的。雖然國情不一樣,風俗習慣不一樣,重大節日張燈結彩,這些慶祝似乎都沒有兩樣。

  所以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,「光作寶色」,不是寶發光。寶石的光是反射的光,在燈光、在太陽光下,它的裡面的角度不相同,反射的光顏色不一樣,非常之美。在實際生活當中,從後面偈頌的意思對起來看,就是我們講的張燈結彩。有人歡喜這個行業,經營這個行業,大的是社會團體的喜慶日子,小的是個人、家庭,公司行號、社團喜慶的日子,都歡喜做慶祝、祝賀,凡是這一類的行業都屬於這一條。所以在依住裡面是離不開一切眾生不同的愛好,不同的興趣,不同的行業,不同的事業,在這裡面我們看得很清楚。第六句:

  【或依一切佛音聲住。】

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講,「奉聖教故」,註得雖然不多,意思很清楚。這一句是專門指學佛的四眾同修,遇到佛法之後,我們一般人講與佛有緣,歡喜佛法,愛好佛法,依教修行。佛在經典上常常教導我們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,就是屬於這一條。

  我這一生與這一條相應,沒有遇到佛法之前,一無所知,對佛法有很嚴重的誤會,認為佛教是迷信,從來沒有一個念頭,想去看看它,了解它,這個念頭生不起來。一直到遇到方老師,方東美先生,我跟他學哲學,他把佛經哲學作為一個單元來教我,我才認識了佛法,才知道經典是一門大學問,不迷信,這才生起去接觸、去探討、去了解它。這一接觸之後,才發現方先生講的話是正確的,沒有欺騙人,確確實實是全世界哲學裡面的最高峰。這一門大學問確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佛法稱之為「正受」。古人所說的世味,世間的滋味哪有法味濃,這一句話我才聽得懂,我才能體會得到他講這一句話的意義。

  所以佛法實在講,除非你不接觸,你接觸之後你肯定對它生起無比的愛好,你才真正後悔了解它太遲了。這是我自己學佛的經驗,我二十六歲才接觸到。為什麼不在十六歲接觸?二十六歲才接觸,晚了十年。諸位同學,你們有人在家學佛,有人出家學佛,無論你們是在家出家,說老實話,我在初接觸佛法的時候,無論在哪一方面都超過你們。什麼原因?我對佛法有正確的認知,有真正的愛好,所以學習非常認真努力,這一點你們大家比不上我。在緣分上來說,你們比我殊勝;在學習上來說,你們不如我。我那個時候學佛沒有經典,要到寺廟裡借經書自己來抄。你們今天太方便了,一切經應有盡有,垂手可得,你不肯讀,不肯用功,這就沒有法子了。

  你要問為什麼?你的認識不夠,對佛法認識不夠,對經典了解不夠,煩惱習氣太重,自我意識太高,缺乏虛心學習,缺乏真誠恭敬向人求教這個心態。所以緣雖然殊勝,你們的進展非常緩慢,甚至於還倒退。這些情況自己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了解。但是不管你學佛是什麼動機,是什麼因緣,既然出了家,既然入了佛門,動機我們可以不問,只問現前要怎樣努力修學,要怎樣達到我們修學的目標,這一點很重要。

  凡夫初學也得要有一個課程標準,課程標準也要懂得原理原則,守住原理原則來制定課程標準。早年我初出家的時候,四十多年前,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慈光圖書館辦大專佛學講座,一年辦四屆。寒假、暑假這兩屆是專門為台中外地同學辦的,便利他們來修學。那時候辦講座期限大概是兩個星期,我記得最長的一次是四個星期,四個星期好像只辦了一屆,以後都是兩個星期。他開了六門課,六門課不是隨隨便便開的,為這個功課開哪些功課,李老師想了三個月。我對於他老人家這樣認真負責,這樣細心,我非常感動,不是草草率率的,遵守原則。

  最後課程討論,老師特別找我,那時候我已經出家了,找我到台中跟我商量做最後決定。這六門功課有兩門是介紹佛法的,就是我們今天講認識佛教。佛教到底是什麼?要有正確的認識。他編了一個講義,「佛學概要」,他是用表解編的大綱,一共有十四個課題,我們稱它作《慈光講座十四講》。每一講的時間是一個小時,這是用十四個小時把佛法介紹出來,讓你認識佛教。他老人家編的。

  另外從經典裡面找出一部小部經,這個小部經也可以說是佛學概論,介紹佛教的,不簡單!他選的是《八大人覺經》。《八大人覺經》經不長,很短,只有八條,前面兩條講小乘法,後面的六條是講菩薩六波羅蜜,是大乘的,大小乘統統介紹到,經典裡面的。因為講座的時間不長,總共只有兩個星期,這是介紹佛教、認識佛教的。

  佛教典籍多,法門多,宗派多,怎麼樣在最短的時間給大家有一個很清晰的概念。所以老師把整個佛法歸納為兩門:解門、行門,從這個來選課程。解門裡面也非常非常豐富,再歸納,解門裡頭不外兩大類:一類是法性,一類是法相。在法性方面就選了《心經》,《般若心經》,他老人家自己編了一個講義,簡單明瞭。法相屬於法相唯識宗,也找不到理想的課本,他編了一個「唯識簡介」,然後再採取《百法明門》,把《百法明門》也編成一個表解。課程是要有標準的,不是亂編的,佛教在解門不外乎性、相兩宗代表了。另外行門,行門有普通的,有特別的。普通的就選擇《華嚴經‧普賢行願品》,這是最後的一卷;特別的就選擇了《佛說阿彌陀經》。

  六門功課,想了三個月,最後這樣定下來。課程定了之後,再依照這個課程去請老師,哪一個人對這門功課有專長有研究,請他來擔任這一個課程。不是像一般人辦佛學講座,隨便邀幾個人來,你喜歡講什麼就開什麼課,不是的。李老師做事情負責任,精心在策劃。最長一次是四個星期,也是這六門課,每一門課時間多一點,講得詳細一點;時間少,還是這六樣東西,少講一點。不容易!

  我們佛學院,我們這個學院是淨宗學院,我們的目標是培養淨宗有學有修的法師。在家居士也稱法師,為什麼?你們將來要肩負起弘揚淨宗的使命。我們也要解行並重,戒定慧三門等學不能夠偏廢。我們也考慮了很久,不只三個月,確定這幾門課程,確定修學的期間。修學期間我想的是九年,一直都沒有辦法做最後決定。

  這次在日本訪問沒有白去,訪問比叡山的時候,在那個道場看到日本各個宗派創始人,所謂是第一代的祖師,都是在這個山上修行,他們修行的期間是十六年。於是我們學院九年的學程我才堅定了,不能改變。儒家在《學記》裡面說到的,「七年小成,九年大成」。我們不採取十六年,十六年太長了,十六年不下山,恐怕找不到學生,九年我想還可以。九年的耐心沒有,你還會有什麼成就?真用功,鍥而不捨,自己一定要發願九年不下山。

  這個道場護法的人很多,我也是在護法這一邊,全心全力照顧你們,務必讓在此地修學的同學們身心安穩。四事供養不需要你們操心,安心在這一邊修學,成就你自己的德行道業。學成之後,你願意留下來,來經營這個道場,我們很歡迎;不願意留下來,希望你去弘化一方。哪一方跟你有緣,你在那邊建道場教化一方,將淨宗向全世界發揚光大。這是我們『依一切佛音聲住』。下一句:

  【或依如幻業生大力阿脩羅形金剛手住。】

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說得很好,「求神護故」,就是我們世俗人常常說的求神保佑,這只舉一個例子,『大力阿修羅形金剛手』,他代表所有一切求神明保佑的這一類的眾生。這我們看得很多,在台灣民間最普遍的是媽祖,信仰媽祖,求媽祖保佑的那些眾生,人數的數量決不在學佛之下。我的客觀看法,台灣信仰媽祖的人數超過信佛的。

  民間信奉這些神道教的人很多很多,只要我們冷靜去觀察,神道廟的香火那麼盛,拜拜的人那麼多,你就知道了。這些神道是這一類眾生精神生活的支柱,他心裡頭有憂慮、有疑惑、有困難,他都去求神問卜。神明到底靈不靈?這裡頭有個原理原則,誠則靈。你看《了凡四訓》裡面,雲谷禪師給了凡的一番開示,不是講到畫符嗎?畫符不是佛教裡面的,畫符是神道教。

  符籙家有祕訣,那個祕訣就是真誠。他這一道符從筆一點下去,一直到一道符畫完,他的心清淨,一個念頭都沒有,這個符就靈。如果有一個妄念,這個符就不靈。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,符靈不靈祕訣在此地,念咒,咒靈不靈祕訣亦復如是。你念咒,咒靈不靈?一般人念大悲咒,特別是念大悲水,這一杯水,你拿在手上,或者是放在佛案前面,你用大悲咒來加持,這個水就變成大悲水了,可以治病,很靈。

  怎樣用大悲咒加持?你念大悲咒的時候,沒有一個雜念,這個大悲水就靈了。如果你念大悲咒的時候,裡頭還夾雜著妄想雜念,這就不靈了。所以它的效果超過符籙,為什麼?功夫比符籙要深。畫一道符的時間很短,平常你練得很熟,這一道符畫下來一分鐘就夠了。一分鐘當中,沒有雜念,容易做到。你念大悲咒,通常念三遍念七遍,這個時間很長,這麼長的時間裡頭不起一個妄念,不容易!楞嚴咒就更長了,兩千多個字,咒愈長愈是不容易,有一個妄念夾雜就完全破掉了。

  所以古人常說,念經不如念咒,念咒不如念佛,大有道理在。佛號就四個字,阿彌陀佛,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頭不夾雜一個妄念是容易多了。為什麼?時間短!就是念十聲,十聲阿彌陀佛只一分鐘,這一分鐘當中不夾雜一個雜念,這十句佛號就非常管用。你在念佛堂念一個半鐘點、念兩個小時,不一定能夠抵得過這個十念。為什麼?你兩個小時念佛夾雜許多妄念在裡頭,人家就是這十句佛號,他跟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上講念佛的原理原則相應。菩薩講念佛怎麼個念法?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。「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」,十句淨念相繼,句句是淨念,都是都攝六根;句句是淨念,十句相繼,符合念佛的原理原則。它管用!

  我早年在吉隆坡傳授大眾這個十念法,我這個十念法跟慈雲灌頂法師的十念法不一樣。灌頂法師他是一口氣叫一念,「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…」這一口氣,一口氣裡頭不拘多少,成為一念,念十口氣。我這個不是的,我比他還簡單,我就是十句佛號,四個字,「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…」十句;這十句裡頭沒有一個妄想,沒有一個雜念,一天至少念九次。

  這個九次就是早晨起來洗臉漱口之後,家裡有佛堂,你就在佛菩薩面前念;沒有佛堂,面朝西方合掌,恭恭敬敬的念十句佛號,只要一分鐘。三餐飯吃飯的時候合掌念十句,決定不夾雜一個妄念。早晨你工作,上班一次,下班一次,下午上班一次,下班一次,晚上睡覺之前一次,一天九次,養成習慣,一次只要一分鐘。所以再忙的人都不妨礙,你用這個方法準有效。我這個方法提倡之後,有不少人打電話給我說很有效,他們念了三個月,念了半年,覺得很有收穫。所以功夫就怕夾雜,只要有一點點夾雜,你的功夫全部被破壞了,很可惜!祖師大德傳授我們的方法是經驗之談。

  我這個一天九次,這個修法時間很短,從哪裡學來的?我跟你講,我是在吉隆坡講經,最後一天傳授給大家這個方法。我這個方法是從伊斯蘭教裡頭學來的,伊斯蘭教每天有五次的祈禱,時間都很短,有很殊勝的效果。我看到了很感動,他一天有五次,我一天有九次,我的時間比他還短,愈短愈容易攝心。慢慢養成習慣,一天九次是基本數,次數愈多愈好,時間久了,功夫得力了,你就能得到功夫成片,你就能得到念佛三昧。所以這個比依靠神明加持,神明確實有,不是沒有,誠則靈。我們求佛,多少人天天求佛沒有感應,不誠。他求的念頭不乾淨,夾雜妄念。我教你用這個方法。下一句:

  【或依一切世主身住。】

  清涼大師解釋得很好,「求天護故」,這個最明顯的是世間一些宗教,宗教裡面供奉的神明大多數都是天神,天神、天主、上帝是依這個。最明顯的就是一生從事於宗教的神職人員,是屬於這一類的。第九句:

  【或依一切菩薩身住。】

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說,「菩薩願力所任持故」,這是修行人,真佛弟子。這是一個覺悟的人,知道在這一生當中,我要幹些什麼?這一生當中決定要走菩薩的道路,要學菩薩,要成菩薩。要達到這個目標,當然你要依教修行,你會得到佛菩薩保佑,佛法裡面講加持;佛門裡面常說,諸佛護念,天龍善神擁護你,你要真修。末後一句:

  【或依普賢菩薩願所生一切差別莊嚴海住。】

  這一句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講,「普安眾生故」,這個話的意思很深。上面一句「菩薩願力任持」,自利的成分多;這一句「普安眾生故」是利他這方面多。諸佛菩薩念念希望成就眾生,希望一切眾生早一天脫離生死輪迴,早一天證無上道,這是佛心,這是菩薩的弘願。我們能夠捨己為人,續佛慧命,弘法利生,跟普賢菩薩志同道合,當然得諸佛護念,一切菩薩威神加持。

  經文上說,『普賢菩薩願所生一切差別莊嚴海住』。普賢弘願所生一切差別,不是菩薩的願有差別,是我們修學這個法門的人有差別。哪些差別?我們的信心有差別,我們的理解有差別,我們的修行有差別,所以各個人的果德當然不一樣。這也就是印光大師常常教導我們的,「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,兩分誠敬得兩分利益」,得利益多寡不相同就是差別,果上的差別;你個人用的心,誠敬心不同,因上的差別,因果一定是相應的。儘管在儀式上是相同的,用心不一樣。譬如說我們十幾二十個人在一起誦經拜佛,每一個人心不一樣,所以每一個人得的功德也不一樣,同一堂功課各個人不相同,一定要懂這個道理。末後這一句總結:

  【諸佛子,世界海有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所依住。】

  這一句是總結。總結裡面清涼大師給我們說出兩個原因,第一個是「宿因力」,宿世的根性不一樣;第二個原因是「現在轉變力」,就是你現前用的功夫得佛菩薩護念加持不一樣,要懂得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