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0八三卷)  2003/8/28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083

  諸位同學,前面我們講到娑婆世界,「苦滅道聖諦」最後一句:

  【或名十藏。】

  『十藏』第一個是「信藏」,第二個是「戒藏」,這兩條跟諸位都介紹過了。「十藏」這十條每一條都非常非常重要,確確實實是菩薩修學最重要的綱領原則。會學的人、善修的人,他都能夠掌握住,勇猛精進,這一生決定不會空過,特別是「信」跟「戒」,戒我們講得很多,最重要的意義是守法。

  早年我在台中求學,李老師常常提醒我們,《梵網經》上說「不作國賊,不謗國主」,常常提醒我們,《纓絡經》這一般講在家菩薩戒,六重二十八輕。它裡頭有兩句話很重要,「不漏國稅,不犯國制」。這個「制」就是法律,決定不能夠違犯國家的法律,決定不能夠有偷稅的行為。這是我們常常講的,佛弟子不能有意圖想佔人家一點便宜,這個果報可畏。

  前幾天我看到這麼一本書,這是哪一位同學買的我不知道,放在我這個地方,我看了一看。這是美國確實是近代權威的預言家,我們翻成艾德格.凱西。他的全部檔案,我在電視報導曾經看到過,相當可觀,像一個圖書館一樣,完全是事實。都是近代他所替一般人治病,他又不是個醫生,以他,我們中國人講特異功能,為人治病,一般醫生沒有法子治療的,到他那裡都被他治好。他治療的方法是用他的第三隻眼,追蹤這個人的前生、前世,把病源找到。你為什麼會得這種病?可能找到了十幾世之前,你造的不善因,今天你要受不善的果報。所以他這本書就是因果報應,這就是外國人的因果報應的記錄,每個案例都是真人真事。佛法講因果通三世,凱西把它證明出來了。

  我們在講席裡面也常常說,人生於世,想佔人家一點便宜,這是個錯誤的念頭。能不能佔得到?佔不到。說是我吃了虧,這也是不正確的見解,決定沒有佔便宜的事,決定沒有吃虧的事;你要看到三世因果,你就明瞭了。你沒有看到前世,你沒有看到他後世,你只看到他現在這個短短幾十年當中,好像哪些地方他佔了好大便宜,哪些地方他吃了好大虧;我們只是在這一段看,要看到過去世,再看到未來世,原來如此!

  所以,佛教我們持戒,任何一個宗教裡頭都教人持戒,都教人斷惡行善。這個書上講基督教神學裡頭說七種大罪,嚴重的罪惡!第一個是「驕傲」,書裡頭記載的果報很不好,前世太驕傲,目中無人,這一世他有罪受了,諸位看看這個書你就曉得了;第二個是「嫉妒」;第三個是「憤怒」,發脾氣,容易發脾氣;第四個是「懶惰」;第五個是「貪婪」;第六個是「貪吃」;最後一個是「淫欲」。諸位想想這個七條,是不是佛在經上常講的貪、瞋、痴、慢,一點都沒錯。貪瞋痴慢在我們佛法裡面是根本煩惱,世間所有一切的惡業、罪業都是從它生的,所以叫三毒煩惱。基督教經典裡面講了七樁,把它歸納起來還是貪瞋痴慢。

  確實!耶穌基督跟釋迦牟尼佛沒見過面,教人,講出最重要的綱領、原則完全相同,我們中國人所謂是「英雄所見,大略相同」,他們不只是英雄,他們是聖人!聖人知見完全是相同的,完全是平等的。所以貪瞋痴慢要斷,不能不斷;世出世間的道德、風俗習慣、法令規章一定要遵守,不能不遵守。一定要知道死生事大!凱西他的一生所作所為沒有超越六道,只是把一個人前世造的業因,能夠給你說得很詳細、很明白,把你做成個人的檔案,說明你今世所受的罪報、所受的痛苦,都是有原因的。這種業因會帶到來世,這一生當中沒有一樁事情是偶然的,統統都有前因後果。

  佛在《大集經》裡頭也有兩句話說「善事父母,即是事佛」,佛對我們的教訓,在世間法裡頭來說,佛把父母看作跟諸佛如來是平等的,我們要不孝順父母,就是不敬佛;我們要是忤逆父母,那就是害佛。這個罪,諸位在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裡面讀過,十惡五逆。十惡五逆到什麼地方去報?無間地獄。五逆罪裡頭第一個就是殺父、殺母,對父母不孝。今天這個問題愈來愈嚴重了,大逆不道!我聽說(有些從事於教育工作的人告訴我,在學校裡教書)學生讀到大學,拿到碩士、博士學位了,瞧不起父母。為什麼?父母沒有念過書,輕視父母,認為自己知識、學問比他高得太多太多了。這個事情在幾十年前,李老師講學的時候曾經給我們講過,他學問是成就了,學位是拿到了,他的行為是大逆不道。果報,果報在阿鼻地獄、在無間地獄。這是誰的過失、誰的錯誤?我們細心去思惟、去觀察,錯在教育。

  教育是怎麼?沒有倫理道德。他的知識、技能(我們講學問,實在講學問都不能講,他哪有學問)年年向上提升,倫理道德是節節往下墮落,所以他才有這種果報。養成他貢高我慢,換句話說,他貪瞋痴慢比一般人要高很多倍,你能說他不造業嗎?他造業的花樣很多,造業非常巧妙,他有豐富的常識,所以果報很苦很苦!父母愛護他、培養他,到最後是大不孝,你說父母多傷心。

  你再仔細觀察中國古人的教育,那是什麼樣的理念,什麼樣的方法、原理、原則?孔老夫子教學,德行擺在第一,言語列在第二。德行跟言語,老師是身教,不是在課本上,老師以身作則,做給學生看,所以叫師範。老師是社會最好的榜樣,他先自己做到,才要求學生,學生沒有話說,學生尊敬老師,會聽老師教誨;老師自己本身做不到,要求學生做到,學生不服!

  釋迦牟尼佛要求我們持戒,他是條條都做得百分之百的圓滿,我們沒話說了;不是說他不做,還要求我們做,不是的,他統統做到了,而且做到圓滿。我們要不持戒,就不是佛的學生了,我們自以為是佛弟子,那叫做冒充的,冒充就有罪過了。你看世間商品仿冒都有罪,有刑事責任,你不是佛弟子冒充佛弟子,這還得了嗎?世間法律不治你的罪,因果你跑不掉。

  佛法是師道,老師教導我們的,我們要遵守。我們再仔細觀察,老師所教的他有沒有做到,這一點我們也不要去深究。為什麼?老師是人,不是聖人,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,我們要看根本的老師,根本的老師是釋迦牟尼佛。我們的老師也非常認真努力在學習,說老實話,比我們做得多,我們也服了。他也認真努力在做,容或有做不到的地方,做不圓滿的地方,這是自然的道理,必定有原因。這個原因,我常常講障緣,或者他別有用意,我們不知道,他在那裡示現度某一類的眾生,做不同的示現,這就不是我們知道的了。

  像這種示現,為利益眾生,李老師常常也有這些動作,我們看久了之後,知道老師用意。老師接觸大眾,他的客人很多,來自四面八方,有信佛的、有不信佛的,有老修、有初學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都有,還有其他宗教的教徒。老師接眾我差不多大多數我都在他身旁,我在那裡觀看、在那裡學習,他把佛法戒定慧三學,怎樣靈活運用在處事待人接物,那是活的,那個東西在課堂沒有法子傳授的,是要我們很細心在生活當中觀察,不離開老師。他很慈悲,無論到哪個地方,他都叫我跟在他身邊,帶我一起去,這是活學活用。

  所以,善事父母非常重要!一個人能夠善事父母,才能夠尊師重道,才能夠成就學問、成就德行,在日常生活當中才能寡過;過失不能免,要降低到最少,這個樣子我們的道業、學業就會有進步。我們生在這個時代,從世界上許許多多國家地區,不同的古聖先賢,不同的宗教,我們常常聽到末日的訊息。我們也不會宣傳這個東西,但是它給我們很重要的提示,讓我們有高度的警覺心。我們仔細觀察這個世間芸芸眾生,他們想的是什麼,他們說的是什麼,他們做的是什麼?這是因、是緣。

  怎麼說是因是緣?對來世講這是因,對這一世果報來講它是緣,前世有不善的因,這一世又有不善的緣,不善的果報肯定會現前。今世造的不善的因,來世要遇到不善的緣,不善的果報在來世。這些文字的記錄,不要說別的地方了,我們中國「二十五史」裡面記載的就非常之多。中國歷史稱為信史,不是確確實實有這樁事情,決定不能記在歷史上。清末民初有些大德,把「二十五史」裡頭,每個朝代裡面記載的因果報應的這些事,一條一條的抄下來,編成一本《歷史感應統記》。這本書好,分量也不算多。我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,李老師鼓勵我們讀,還交代一個同學把它用白話文寫出來,好像有。江逸子老師,你們也曾經見過,他還畫了很多插圖在裡頭,在台灣應當能夠找得到。那是一部好書,都是說明,整個的歷史沒有別的,因果報應而已!知道這些事實真相,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不能不收斂。

  所以一個人人生在世,過去不知道那沒話說,現在學佛懂得了,決定不跟一個人結惡緣,決定不能夠有一個惡念,一心一意求生淨土;求生淨土才叫一了百了,永遠超越輪迴、永遠超越十法界。下一次再到這個世間來,身分不一樣了,不是業力受生,跟過去世造的善惡業沒有關係了。那是什麼?乘願再來,那怎麼會一樣!菩薩再來,我們常講倒駕慈航,再來人!不是業力而是願力,這個地方眾生有感,你到這個地方來應,你來現身是應身。現什麼樣的身,也不是自己有意,自己要有意思那你是凡夫,自自然然應,像《普門品》裡面講的三十二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,真正得大自在!你想想看我們這一生短短的時間,辦這個事情重要還是搞世間名聞利養的事情重要?

  我今天上午去訪問暢懷法師,我們老朋友了。一九七七年我在中華佛教圖書館講經,那個時候他是館長,他接待我。現在我們年歲都大了,那個時候才四十出頭,現在大概也有七十三、四歲了。他最近訪問斯里蘭卡,告訴我一些見聞,還是很健談,跟我講萬緣放下,不放下,他說太辛苦了,對於自己修行有很大的障礙。這個話是真的,我看他真的覺悟了。晚年還有多少時間?中國古人常講人生七十古來稀,我們已經過了七十歲了,這就所謂是風燭殘年,隨時可以走。知道這個事情,才曉得現在的時間比什麼都寶貴,一定要拿這個時間辦最大的一樁事,那就是了生死、求往生。連講經說法都不是大事,這個諸位一定要懂得。這是一樁好事,但是不是大事。

  你說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講不圓滿不要緊,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,以後這邊緣成熟了,我再來,我來的時候繼續再講,輕而易舉!這才是正知正見。一定把這個經講圓滿,得兩個條件,第一個,自己跟眾生有沒有緣,第二個,眾生有沒有福報,這兩個條件都具足,行!你有那麼長的壽命,你跟眾生有緣,眾生也有福報,聽這一部經要大福報,這不是偶然的事情。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,當年我們八個學生啟請他老人家講《華嚴經》,八個人有我一個,他用的參考書《華嚴經疏鈔》是我供養他的。他也是講,把這部《華嚴經》講圓滿,再講一部《彌陀經》,他就往生了,這是他自己的願望,可是《華嚴經》講了一半,講到「十迴向品」,他就走了,原先講的話不能兌現!

  這是什麼原因?就是我剛才講的這兩個因素,一個是自己緣盡了。緣什麼盡了?沒有真正的學生。跟在身邊的學生所謂是陽奉陰違,喜歡聽經是一樁事情,他做不到,這就不是真學。真學怎麼?真學是真做到。你聽了你能夠理解,你把你所理解的,能夠落實在你日常生活當中,這是真的學生!這樣真正修學的學生,不要多,有那麼三個、五個這就是有緣,老師不能走,你真的要幫助他,他真肯學。至於假的,陽奉陰違的那個不算。

  也許有同學要問我了,法師你今天講《華嚴經》,有沒有人跟你學?我常說,我身邊沒有,但是我相信有。在哪裡?在全世界各個地區,他們從網路上學習,從電視傳播上學習,真有!有的時候給我寫信,給我打電話。最難得的,有些聽經的時候是跪在地下聽,經本是頂在頭上,這些人不在我面前。所以,我這個經在攝影棚裡面,我非常認真講,如同對面,我知道真正有學的人,我要對得起他們。他們是這個經的當機者,其他的,其他是旁聽的,旁聽那就一切都不要求,這旁聽的。所以,在身邊的多半是旁聽的,真正學的不在身邊。

 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跟前一輩機緣不相同,我們的前一輩,我們的老師,他們沒有趕上現在這個高科技的設備,他們沒有趕上。李老師那個時代,他們趕上的是什麼?是錄音機,是最早那種形式的,圓盤式的那個帶子,那也是老師講經在晚年才有。電視錄相還沒有,那只有電視台裡面,我們看到那些機器非常笨重,價錢很昂貴,沒有像現在這個小型的這麼輕便,沒有。所以說,我們遇到了現代化的設施,能夠做出像一般人講的遠程教學,許許多多志同道合的同參道友,雖然不在面前,我們距離很遠,可是我們的精神永遠連在一起。我們真的有信心,真的能持戒,遵守世尊的教誨,認真的依教奉行。

  十藏第三條「慚藏」,第四條是「愧藏」,就是慚愧。什麼叫「慚」?我們用最淺顯的言語來說,中國人所講的,良心的責備。我們做錯了事情,或者是錯誤的思想、錯誤的見解、錯誤的行為,做了之後,會受到良心責備,這叫慚。可是現代人真正有這種境界的人好像不多了,他所作所為,自己以為是正常的;換句話說,什麼叫做良心他不知道。在相宗《百法明門論》裡頭,「慚愧」是善心所!人有良心,做錯事情良心責備,換句話說,他就不容易做錯事。

  這個地方也有簡單的解釋,「菩薩憶念過去,不知慚天,於諸眷屬備造眾惡,今為諸佛所知而生於慚,是故發露懺悔,修行梵行,證得菩提,為眾生說真實法,令修於慚」,這段話講得好。我們如果說是從小沒有受過聖賢教誨,你怎麼會懂得慚愧?慚也是中國人講的知恥,儒家講知恥近乎勇;勇是勇猛精進,改過自新。人到不知恥,沒有慚愧,那就什麼樣的惡事他都能做得出來,就是我們世間俗話說的沒有良心,在佛法裡面講一闡提。一闡提是梵語,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斷了善根的人,這個人沒有善根,所以什麼樣的罪惡他都敢做,他一點也不在乎。所以,無慚無愧是大隨煩惱。除了根本煩惱,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惡見,無慚無愧是很嚴重的煩惱了。

  這個地方說「菩薩憶念過去」,現在遇到佛法了,遇到善知識了,懂得了。沒有遇到的時候不知道,在不知道的那個時候,「備造眾惡」,這個意思是說造作許許多多不善的惡業,造得太多了。現在這一生當中,遇到聖賢教誨,遇到佛菩薩的教導,漸漸覺悟了、良心發現了,自自然然生起發露懺悔。發露懺悔就是對一切人決定沒有隱瞞,能把自己做的種種不善向大眾宣布,這叫發露懺悔。你向大眾宣布,大眾知道之後當然有責備你的、有呵斥你的,這就是果報,報掉了。

  造作一切不善,不能隱瞞,隱瞞就不得了,隱瞞是罪上加罪,那個苦報就有得受的了。造善事不要讓人知道,這叫積陰德,陰就是不讓人知道的,造善不讓人知道;造不善,希望大家都知道,這個批評我幾句,那個指責幾句,我就報掉了。如果你造種種善,你到處去宣揚,這個人稱讚你,那個人讚美你,你的善也報掉了,那就錯了。所以善,要積陰德,不要讓人知道,你的報就厚。惡,一定希望人都知道,如日月之蝕,日蝕、月蝕,就好像它的光明被隱蔽了,一切眾生都看得很清楚。古人有比喻聖人之過,他的過失像日月之蝕,他不隱瞞;但是他造的一些善事不會給你說,叫積陰德,陰德報得厚!

  菩薩覺悟之後,常常反省檢點,發露懺悔,改過自新。我們在講席裡頭也常常勸勉同學,真正修行,一定要放棄自己對於一切人事物的想法、看法。為什麼?我們所想的、我們所看的,往往是錯誤的。應當要隨順經論教誨,經論是佛菩薩的想法看法、說法做法。佛菩薩的心行是真如本性德能自然的流露,隨順經論的教誨就是隨順真如本性的德能,這是決定沒有錯誤的!這叫純淨、純善。尤其在我們現代這個社會,許許多多眾生都忘了自性,起心動念一切作為違背了自性,我們今天能隨順自性,這就是教化眾生,這就是為一切眾生示現,這個功德無量無邊!

  現在世間人貪財,我們捨財,做出樣子來給他看,捨財;現在這些人貪名,我們捨名;現在人貪利,我們捨利;現在人爭權,我們遠離權位,我們不要權,我們不要地位。這樣子做給大家看,就有一些人,這講善根利的人、善根深厚的人,他看到你這種作為他覺悟了,不必用言教,這是現身說法!上根人他就得利益。中等根人,你這個示現、種種示現,他迷得很重,他還不能覺悟,那就是聽講。這一講演當中,他再看你的行持,他覺悟了,一覺悟就得度了。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就是幹這樁事情,幫助眾生覺悟而已,以種種善巧方便,就是巧妙的方法讓眾生省悟過來。

  現在人心是浮動的,動,不能成就。不但道業不能成就,世間事業也不能成就。世出世間的事業成就都在定功,佛家講的戒定慧三學,戒就是你守規矩,你有方法、有程序、有次第,你有定力、有智慧,你才能有成就。如果戒定慧三學都沒有,無論從事於世出世間法,哪有不造罪業的道理?你造作罪業你要不要承擔後果?到果報現前,後悔莫及。所以,真正有慚心的人,也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真正有良心的人,他能夠隨順佛菩薩的教誨,勤修清淨心,證得戒定慧。他的真心現前,良心是真心的一分,他行真實法,他說真實法,也幫助眾生,希望眾生各個都本著良心來修行,來為社會大眾服務,這叫做「慚藏」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「十藏」,第四「愧藏」。慚愧通常是連在一起的,在佛門裡面,近代,我們淨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,我們在許許多多他老人家教誨裡面,末後的署名都是「常慚愧僧」,菩薩應世!他為什麼不冠其他的文字,一定要冠上常慚愧僧?我們大家都知道,他老人家是西方極樂世界大勢至菩薩化身而來的,這是等覺菩薩,不是普通菩薩。實際上他是古佛在西方世界示現的,跟觀世音菩薩一樣,協助阿彌陀佛教化眾菩薩,教化這無量無邊的法身菩薩。由此可知,他的示現用「常慚愧」是提醒我們,我們時時刻刻要有慚愧心。

  前面講了,「慚」就是知恥,是內在的良心責備。「愧」是輿論,別人的批評,我們做錯了事情,輿論批評!我們聽到之後,要改過。古德常常講「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」,能在我面前說我過失的,這不是一般人,這是真正對我們愛護的人。從前李老師給我們上課常常說,誰願意指責你的過失,指責你的過失,你要不接受,這就結了冤仇了,什麼人敢幹這種傻事,跟你結冤仇,沒有必要!你做錯事情你將來受苦報,業因果報絲毫不爽,與我有什麼相干?我為什麼要說你?

  所以,古時候讀書人不會說人過失,他曉得這裡頭的利害。什麼人說你過失?三種人。第一個是你的父母,你的父母看到你有過失,當然要教訓你,希望你在社會上成為一個賢善之人,父母的期望!所以父母會責備你。第二個是你的老師,老師恩同父母沒有兩樣,老師希望學生在社會上有建樹,能出人頭地。所以看到學生不善的,老師有義務指責,老師要不說你的話,那老師等於說把你捨棄掉了,老師有義務。第三種是你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,他有義務指責你,一般泛泛之交,決定不會說你過失。

  在佛法裡面,遇到你有過失的,那怎樣,用什麼態度?默擯。就是對你有恭敬,沒有讚歎,也沒有毀謗。這是佛教菩薩,我們在五十三參裡面看到,這是佛門教一般的菩薩。同學,志同道合的好朋友,有規過勸善的義務,但是有限制,可以一次、兩次,不能有三次,你勸導他兩次都不接受,決定不能有第三次。第三次的時候惱羞成怒了,你們的好朋友最後變成冤家,那你就又錯了。這是講我們對別人應當懂得的規矩。至於接受別人的勸告,那是要誠誠懇懇的接受,你才能得利益。

  最近這一段時期,我寫了幾把扇子,也寫了不少句「富在知足,貴在知退,福在受諫」,這最後就是什麼人是最有福報的人?能夠接受別人,「諫」就是勸告、就是批評,能夠接受別人的批評、勸告,這個人有福報!為什麼?接受的時候要懂得「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」,一定是誠誠懇懇感謝勸告我的人、感謝批評我的人,我才有改過自新的機會。如果不聽別人勸告、不接受別人批評,這個人無論做世出世間任何事業他不會成就,縱然他有成功,曇花一現,不能長久。

  古今中外,不但歷史上有記載,你要是細心觀察我們周邊的這些朋友們,親朋好友,你看他如果是不接受別人勸告的,你看他那個事業能成多久,有時候他事業做得不錯,但是三年、五年倒閉了、關門了。你再仔細去觀察什麼原因?心量很小,不能接受人的意見,我們一般人講,如果他是做領導地位的話,他用小人,他不用君子;他用奴才,他不用人才。為什麼?君子、人才會常常勸告他,會常常說他的毛病,他不愛聽。小人、奴才的話,一天到晚巴結你,在你面前都說好話、都恭惟你,就把你搞迷糊掉了;你將來失敗了,他離開了,離開之後笑話你。

  所以有人問我這些事情,因為確確實實有很多人沒有見到事實真相,產生許多誤會,這個批評是不正確的,我們一般講冤枉。冤枉怎麼樣?冤枉也要歡喜接受,無則加勉!我從今之後,決定不會犯這個過失,有人提醒我。我常常引用唐太宗的例子,在中國歷史上,唐太宗是個了不起的皇帝,貞觀之治在歷史上備受大家的讚歎。他是怎麼成功的?沒有別的,就是聽別人勸告。勸告當中當然有不免是誤會,就是剛才講了,一般不瞭解事實真相,錯怪了皇帝,對他一番批評,但不是事實。唐太宗英明,他歡喜接受,絕對不處罰你,當批評的時候,他旁邊有大臣、有宦官,在旁邊聽了不服,可是皇帝歡歡喜喜的。他走了,然後人問他,「他說的完全是錯誤的」!唐太宗告訴大家,我知道他說的是誤會,是錯誤的,我要接受,我不能處分他,我要處分他了,以後還有什麼人敢在我面前說真話!這大家懂得了。所以什麼人都敢在皇帝面前說話,說錯了沒關係,皇帝不會追究,他成為一代明君!就在這個地方。中國古人講政通人和,天下大治。

  所以,領導人跟群眾要能溝通,跟群眾溝通,你底下這些文武百官各個都是兢兢業業,為國家、為人民辦好事。為什麼?不能夠隱瞞皇帝,皇帝跟下面直接通的,這是真正開明,我們今天講透明化,這個不是英明的帝王做不到。他不是喜歡聽人家恭惟、說好話,他是聽人家批評,改過自新,沒有這個過失,你來說也接受,也歡喜你,我們自己好好反省,以後不要犯這個過失,所以說,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。

  這個底下有一段解釋的文字,「謂菩薩自愧往昔,及諸眾生於五欲境,具行惡法,感垢穢身」,我們先講這個幾句。自愧裡面包括聖賢教誨,以往沒有種善因,不知道業因果報。尤其在我們這個時代,我們這樣的年齡非常可憐,我接受聖賢教誨,時間不到一年。六、七歲的時候,私塾念的一點東西,以後就改成學校了。一改成學校,這個課程就沒有了。但是那個時候還有一門功課叫「修身」,好像時間也很短,好像是兩年之後,修身又沒有了,修身改成「公民」,這是我念小學的時候。到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,公民沒有了,公民改成「社會」,課本不斷在改!跟聖賢教誨愈離愈遠。大概現在學校都沒有了,所以倫理道德的邊都沾不上,哪裡懂得什麼業因果報!這個事情麻煩了。業因果報是個事實,不是學說,不是說你懂就有,不懂就沒有,懂不懂統統都有,你統統都得受,所以這個事情非常非常麻煩。

  小時候學了這一點,印象很深刻,這是私塾老師教學認真,雖然時間不長,還不到一年,但是印象很深刻。確確實實影響你一輩子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的時候,真的受到影響。所以,在這樣的時代裡頭,我們生活環境五欲六塵誘惑的力量非常強大,我們還沒有被誘惑,還能保持這一點清白,這要靠什麼?小時候私塾短時間的教育。以後,那是這麼多年來接受佛法的教育,這才沒有被染污,沒有變壞。如果要是遇不到佛法,我小時候那一點點的聖賢教誨,說老實話,敵不過今天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的誘惑,決定敵不過。這真是三寶加持。

  我在二十六歲遇到善知識,從此之後,一心一意學習聖賢教誨,我也跟諸位說過,五十二個年頭,鍥而不捨,念茲在茲,才能把往昔那些惡的習氣,逐漸的淘汰掉。沒有這麼長的時間,不是天天在幹,難!幾個人能看破世間,看破就是認識這個世間什麼是真的,什麼是假的,什麼是我們要努力去學習取得的,什麼東西應該趕快放下的?這個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,這叫看破。

  到今天,今天可以說在我們學佛的人來講,生死存亡危急的關頭!李老師往生前一天的下午(他是第二天早晨往生的,大概也就是十幾個小時之前),告訴身邊的同學,「世界亂了,諸佛菩薩、神仙下凡來都治不了,大家唯一的一條生路,就是老實念佛,求生淨土」,這是他老人家最後的遺言。說了這個之後沒有再說話了。這是給我們的忠告,讓我們要曉得這一生當中,什麼事情是最大的事情,不能再去搞別的了,再去分心!一心一意專修淨土,品位愈高愈好。所以要做什麼?做我們真正帶得去的。弘法利生,我剛才講過都是附帶的,不是第一要緊的,這個東西是緣,有緣就做,沒有緣可以不做。但是念佛求生淨土,這個事情是一定要做的,不能不做的。

  道場,希望我們能遵守印光大師的教誨,決定不能違背。印光大師教導我們,道場規模要小,最好共修的不要超過二十個人。我們這個道場有三層,每一層都是一個念佛堂,可以容納六十個人。道場是十方的,絕對不是個人的,所以我們要找真正志同道合求生淨土的同學。就像東晉時代遠公大師在廬山建第一個念佛堂,他們同參道友一共是一百二十三個人,個個成就。這諸位都知道,東林是以虎溪為界,不下山的,不是這樣用功夫,怎麼能成就?真正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。

  我們今天求生西方,親近彌陀,是我們這一生無比的大事業,我們在這一生,這樁事情成就了,那你就一切都成就了;這一樁事情圓滿了,你一切都圓滿了。印祖說道場決定不化緣,決定不做會,就是不做法會,不做經懺佛事,每天的功課就跟普通佛七一樣,到這個地方來都念佛。如果將來,這是三個念佛堂,每個念佛堂都有一個堂主,在家、出家都可以,領導念佛!真修、真幹!做出一個修行的好榜樣,也要像祖師大德那個樣子的辦法,報名參加,所以同參道友是固定的。

  因為這個地方是都市,各人都有家,你不是二十四小時在此地共修,像我們現在澳洲建的道場,跟古晉我們建了一個念佛堂,這個道場是二十四小時念佛不中斷的。我們完全採取諦閑老和尚的教誨,他教鍋漏匠的方法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趕緊上念佛堂,功夫不間斷,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你真會有成就!道場生活苦一點不要緊,真能成就。佛在入般涅槃之前,教導我們「以戒為師,以苦為師」,這一點小的苦你都受不了,你還能有成就嗎?不怕吃苦,什麼樣的艱難困苦都能夠忍受得了,我們才會有成就。

  這個「愧心所」裡面,菩薩接受聖賢教誨,這一反省,知道過去於一切眾生做錯了很多事,所以感得現前種種不如意的果報;身相不夠圓滿,相貌不好,身體多病,精神體力不好,生活環境許許多多苦難折磨,這都是過去生中,造作種種不善所感得的。我們看凱西這本書裡面寫的很詳細、很多,所以我要託人把這個書買十本,將來放在我們澳洲圖書館裡面,讓大家結緣。必要的時候,我們淨宗學院裡面可以開一門這個課,讓短期班的這些同學們來學習、來講解,這有中文本、有英文本。英文本講解的時候同時可以學語文,在外國,外國語文不能不學的,同時可以把它當作英語課本來讀,時時刻刻提醒,因果報應絲毫不爽。

  他這裡面有一條講到一個年輕的女孩子,相貌好,一雙手尤其好,所以許許多多大的廣告公司都找她,請她來幫助做廣告。凱西給她看,她這個果報怎麼來的?兩、三世之前,她是個修女,在修道院裡面服務非常認真,虔誠的天主教徒。她在教堂裡專門做別人不願意做的,洗廁所,做很粗的這些工作,她任勞任怨、歡歡喜喜、認真負責的去做。這一生感得的莊嚴,與她前世有關係,你能以好心為別人服務,這一生感得殊勝的果報。由此可知,我們這個身心沒有那麼莊嚴、沒有那麼美,是我們過去生中沒有做這些好事,所以感得的都是不善。

  現在聽到佛的教誨,愧心生出來了,覺得什麼?對不起眾生;我做了很多錯事,對不起父母、對不起師長,這個心是愧心所。因此發露懺悔,認真努力修行,改過自新,為一切眾生說真實法,為一切眾生示現真實行,這是真正懺悔,改過自新。懺悔、改過自新不是空口說白話,不是在佛菩薩面前磕頭祈禱,那個沒有用處。從前章嘉大師告訴我,真正的懺悔不在那些形式,那些形式不重要,重要是什麼?後不再造。就是儒家所講的不二過,過失只有第一次,以後不會有同樣的過失,這叫真正改過、真正懺悔,這是真實的功德。

  為眾生說真實法、說真實話,也就是我們平常講,「學為人師,言為世則,行為世範」,你記住這三句,能夠落實這三句,你的慚愧心具足了。時時刻刻有個念頭,我這個想法、看法、做法,能不能給現前社會大眾做最好的榜樣?如果不能,這個事情不能想,這個事情不能說,這個事情不能做。如果確確實實能夠給一切眾生做好樣子,我們應當要想、應當要說、應當要做,總的來說,就是一定要放下自己的煩惱習氣,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,一切隨順經論教誨,這就對了。

  初學是比較困難,為什麼?你要克服你的習氣,你會感覺得一段痛苦,但是能夠有個兩、三年,你真的把毛病、習氣伏住了,你就會得大安樂。你會很歡喜,真的常生歡喜心,我們人的心裡真正是大幅度的做了一個轉變,心轉變了之後,這個效果就非常明顯了,為什麼?你相貌變了、體質變了,這就是你修學真的有成績表現了。這個道理並不難懂,你看一般看相算命的都常常講,相隨心轉,境隨心轉,命隨心轉,你只要心轉過來了,你什麼都轉過來。再跟你說,這是從前章嘉大師教導我的,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,你要向內心去求,做心地功夫,這樣自然就感得佛力加持,佛菩薩加持你。

  十藏第五條,「聞藏」,「為菩薩聞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,故於諸佛菩薩緣覺聲聞,出現入滅,皆悉能知」。我們先說這一段,「聞」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學習,學習為什麼用聞字做代表?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為一切大眾揀選圓通,他選的是「觀音菩薩耳根圓通」,為什麼選這個法門?他說「此方真教體,清淨在音聞」,也就是說,娑婆世界眾生六根當中耳根最利。看,你未必能看懂,但是聽你會聽懂,六根裡頭耳根最聰明。因此釋迦牟尼佛示現在這個世間,教化眾生就以音聲為教體,也就是說教學主要的方式是以演說,讓學生們多聽,而且要重複的聽。在中國古時候教學,實在講受佛法的影響很大!佛法重視重複,儒家教學也重視,所謂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這就是著重重複!這裡面還有一個很深的道理,就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,就是在重複讀誦裡頭一次完成。現在人不懂這個道理,不知道這個方法,所以得不到這樣殊勝的利益,很可惜。

  尤其祖師大德常常教導我們,學習應當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要修到什麼時候才算成就?一定要修到開悟。沒有開悟不算成就,這個開悟是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以這個為標準的。沒有到大徹大悟,我這個功課不能改變、不能捨棄,天天念。依照規矩去念,就是持戒。什麼規矩?心誠敬。這是規矩,至誠恭敬,展開經卷如對佛前,就好像佛在我面前,我規規矩矩接受佛的教誨,這屬於持戒。念的時候專心,不懷疑、不夾雜,就是沒有一個妄念,把這部經從頭到尾恭恭敬敬念一遍,這是修定,因為你心裡頭一個妄念都不生,修定!這一部經每一個字念得清清楚楚,沒有念錯,沒有念顛倒,那叫修慧,這個慧是根本智。

  所以會念經的人,他念這一遍是戒定慧三學同時具足,這是功德。不會念的,把它當作世間書本來看,一面念一面打妄想,這一句什麼意思,那是什麼意思,把你戒定慧三學全部都破壞了,這樣讀誦就是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。不知道平常讀誦,最普遍的是我們的早晚課,都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,自己一個人做如是,大眾在一起做亦如是,功德不可思議。這裡說的是世出世間一切法都可以,都能開悟,世間教學也著重在悟性,悟入境界之後你就知道了。這悟入什麼?悟入就得三昧。像我們讀《華嚴經》,你得華嚴三昧,我們讀《無量壽經》,就入無量壽三昧,或者我們籠統說是入念佛三昧。

  三昧是禪定,定能開慧,慧一開了之後,就像《般若心經》上講的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這時候你能照見諸佛菩薩、緣覺聲聞,這是十法界的四聖法界。換句話說,你在定中就突破了許多不同空間維次,你能夠跟高維次的佛菩薩往來。這些菩薩他們日常的活動,在十方世界應化,現身說法,入般涅槃,你統統都清楚、統統都明瞭!這是你真正向佛菩薩學習了,那個學習不限於經本,你修學的範圍擴大了,這是《華嚴經》上所講的不思議解脫境界。入這個境界,難得了,你自己至少是圓教初住菩薩;換句話說,你已經是法身菩薩了。你再回過頭來看看九法界裡面芸芸眾生,他們沒有多聞,他們對於一切法的真相一無所知,《般若經》上常講,諸法實相,他們不知道。哪個地方與你有緣,你跟其他的法身菩薩一樣,自自然然跟十方世界有緣眾生起感應道交的作用,眾生有感你就有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,你就現什麼身。你現身,身教;你說法,言教;念念不捨眾生,這意教,身語意三輪教誨!這是菩薩事業。

  菩薩事業,跟我們凡夫最大不同的地方,凡夫有作有為,菩薩作而無作,無為而為,這不一樣;換句話說,我們凡夫所有一切作為,著相!那些再來人應化在世間,他不著相,不著相他不造業,著相就造業。業有善業、有惡業,造善業,諸位曉得六道裡面三善道受生;造惡業,六道裡面三惡道受生。所以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,我們叫他做淨業,這是不得已用的這麼一個名詞叫淨業。淨業,六道裡頭沒有,所以它的果報不在六道,純淨之業。四聖法界裡頭也沒有,他的果報是一真法界,不在十法界,這樣的現身說法就叫做乘願再來。

  因為你在因地上曾經發過願,眾生無邊誓願度,現在你自己道業成就了,你已經證得菩提,你有能力隨類化身,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,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身,那是應身。什麼人能現這個身?圓教初住菩薩就能現這個身。「廣度有情,聞持法藏」。教學有善巧方便,有次第,但是這些總在於緣,眾生根性不相同,菩薩教學的方法不一樣,它不是定法,它是個不定法,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