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三0九卷)  2004/10/2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309

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來看「釋名」裡面第二段的問答。

  「答亦有二,一但依問酬報曰答」。這是第一種,別人有問,依照他所問的為他解釋,這是答,這個意思容易懂。「二若俱為解釋」,這個俱為解釋就是詳細的解釋,「旁兼異義,美言讚述,令理顯煥曰明,即今品意也」。為什麼不說問答要說問明?這就把這「明」的意思是很明顯的為我們說出來。這個問答不僅僅是為他解釋他所問的,而且裡面還有很深的意思,甚至於還有引申(我們現在講引申),連帶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義理,這一問就全部都把它說出來,這是真正開智慧。美言讚述,這是讚歎,讓問的人、聽的人,這種問答通常確確實實是在利樂有情問當中發揮得淋漓盡致,讓聽者深深得到利益,所以他不用答,他用個明。這品裡面「問明」就是這個意思。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就明瞭十首菩薩解答的義理甚深甚廣。

  底下說,「明亦破闇」,闇是愚痴,明是智慧,智慧能破愚闇,「能除問者之疑闇故」。當然這個問者不是文殊菩薩,但是此地卻是文殊菩薩問的,文殊菩薩代表我們一般人來發問,所以它的意思很深,到下面經文我們都能夠看得出來,才知道佛菩薩的慈悲,我們對佛菩薩尊重的心、感恩的心才能生得起來。「今文殊九首,互為明難,遞作碪椎,研覈教理,以悟群生,故以名也」。這個地方這句就講得更透徹、更清楚了。經文裡頭文殊菩薩發問,九首菩薩這幾個人?九個人,名號裡頭都有首,所以稱為九首,代表十信位。信為首,《華嚴》、《大論》裡面都說「信為道元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」,所以信都是擺在第一。

  念佛求生淨土信也是擺在第一,淨土三個條件,往生三個重要條件信、願、行。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面把信說成六個信:信自、信他、信事、信理、信因、信果。沒有信心不能往生!不但佛法沒有信心不能成就,世法如果缺少信心也不能成就,可見得信在世出世間法都是擺在第一位。我們的信心從哪裡建立?這在前面都講得很清楚,信心建立在解門上,你解得愈深,你的信心就愈堅定愈不會動搖。學佛的人凡是聽到外面說還有好的法門,還有比這更殊勝的法門,這信心就動搖了,很多!自古以來不例外。什麼原因?理解得不夠透徹、不夠深廣。如果說是真正的深解義趣,他不會動搖,決定成就。所以這是九首菩薩來答。

  問跟答的「互為明難」,問的人也有智慧想難對方,對方解答的人也有智慧,也要來難難發問的人。這都是在表演、都是在作戲給我們這些台下聽眾們觀看的,希望我們這些聽眾看了之後,聽了之後,能夠恍然大悟,他們表演目的就達到了。所以後頭說「遞作碪椎」,碪是砧板,椎是槌子,遞作就是互作,在經文裡面就是互相問答,就這個意思,互相的來問答。「研覈教理,以悟群生」,這是把這個目的說出來了,深入研究探討教理。這個教理就是一般人所講的真理,宇宙人生的真理,目的是教一切眾生開悟,明白過來。

  所以佛法總的教學綱領就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。苦,三途苦,六道苦,十法界統苦。苦從哪裡來的?從迷來的,迷得愈深就愈苦。怎麼樣解決苦?幫助你覺悟,覺悟得愈深就愈樂,苦就沒有了。諸佛菩薩、世間許許多多大聖大賢他們出現在世間,一生所做最偉大的事業不是別的,教學,幫助眾生破迷開悟,這是因。只要把這個因做好了,離苦得樂的果報自然就現前,那個不必去問的。我們只問破迷開悟,自然而然離苦得樂。故以為名,用「問明」來做這一品的品題。

  下面又說,「長行明起於問,偈頌明解於問,故曰問明」。這是這品經文的形式。「問」都是長行的文體,我們一般人講體裁,長行是散文式的文體,可是答覆都是用偈頌,就是長行明起於問,偈頌明解於問。為他所問的來加以解答,所以這叫問明。「不云答者,欲以明兼於問故」。所以他不叫問答,不是菩薩問答品,而是「菩薩問明品」,明比答的意思深,明裡頭有答、有反問。所以這個意思就很深很廣。「問有二義,故得稱明」。再說這個問,問有兩個意思,所以它稱明。

  第一個說「問中徵責詰難理盡,使答者亡言,此至明之問也」,這條在我們凡夫裡面沒有,聖人裡面有,為什麼?我們知道真理是無盡的,無有窮盡的;言語是有窮有盡的,也就是說言語它有範圍、有極限,可是真理沒有極限。不但言語有極限,我們思惟想像也有極限。佛在法相經論裡面把這樁事情說得很清楚,一切眾生在八識田裡面功能最大的、最顯著的第六意識。第六意識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思惟想像,這的確超過言語,言語沒有那麼大的範圍。我們能想過去,我們也能夠妄想未來。所以佛說第六意識對外能夠緣一切萬事萬物,對內能緣阿賴耶,緣到阿賴耶識就是緣不到真性,這就說它有極限。稱性它就沒有法子,它的能力就達不到。言語的能力更是有限,此地說使答者亡言,這就是言語沒有辦法,但是不用言語他也能覺悟,這個方法高,高明。

  因此在佛法裡面言語的教學真的是對初機的,高等的佛法沒有言語,不用言語,那用什麼方法教?佛門裡面常說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。這是什麼樣程度?法身菩薩,圓教初住以上不用言語了,言語太麻煩了。所以今天我們講的科學方法,邏輯辯證法,佛法講的因明,這些都是現在所說的科學的方法,它們有極限。就是你還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東西很管用;如果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這些東西一點都沒用處。我學佛以前,方東美先生告訴我,我跟他學哲學,他就講哲學裡面的方法是有範圍的,他說在大乘佛法裡頭,這個東西統統用不上。我聽他老人家說這個話,我沒有懷疑,我也能肯定他講得對,正確的。

  不要說是佛跟佛見面確實不但沒有言語、沒有分別,連起心動念都沒有;法身菩薩們在一起,這法身菩薩是圓教初住開始,他們已經沒有執著,已經沒有分別了,諸位想想離開分別執著,你還有什麼話好說的?他們的功夫完全是在不起心、不動念上做功夫,這太微細了,我們凡夫無法想像,怎麼想都想不到。為什麼?你思想的時候有極限,這個極限思惟想像沒有法子突破,你怎麼會知道?這都是真理,真正的理事,不是妄想、不是推測,真實的道理,真實的實相。這所謂是「至明之問」,這是法身菩薩。

  第二個「以問中進退詰理令現,使答者易釋,故以為明」。這一條行,我們凡夫有分,前面一條九法界眾生沒分。所以第二條這個問明,聲聞、緣覺、權教菩薩都有,就是在問的當中有進有退,來探討真理。答覆的裡面也有進退,答的人有時候用反問,讓問的人容易覺悟,所以它不叫問答,它叫問明,能生智慧。「又明即法明」,這說得好,「以十菩薩問出十種法明,故曰問明」。十菩薩就是十首菩薩,到經文我們都看到。文殊菩薩問,這十位菩薩答,問中有答,答中有問,所以叫問明。「雖諸義不同,皆菩薩之問明」。這個問的品題的意思,我們要知道。這一品所說的大致上我們就了解,也助成我們學習的興趣。經文長,要相當長的時間來學習,一開頭把裡頭的義趣、重點提出來告訴我們,提起我們學習的興趣,我們就會有耐心認真努力來學習。

  第三段「宗趣」,宗是宗旨,趣是歸趣。宗旨就是這品經修行的方法,這是修因;趣就是趣果,我們依這個方法來學習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,趣就是果。它也有通別,「通復二義,一通分宗,二通會宗,並如會初」。這一會在講「名號品」的時候說過,所以這帶一帶就行了。重要的是「別明此品」,別義,這一品經的宗趣有兩個意思,「望當品,以十甚深為宗,依成觀解為趣」。望,我們現在一般當「就」講,就本品,這當品就是本品,就「菩薩問明品」這一品來說,它裡面講的十甚深,也就是十個問題,真的是很深的問題。這十個問題有問有答,你從問答當中明白,慢慢覺悟了,當然每個人覺悟的深度不相同。為什麼每個人覺悟的深度不一樣?每個人的根性不一樣。凡是有相當深度的覺悟,決定不是他這一生的事情,過去生中學過,所以他的領悟力好像比別人強,他悟的比別人深,道理在此地。

  我們在座的同學,每個人絕對不是你這一生才來學佛,不是!你過去生中學過,過去生還有過去生,確確實實有人生生世世多少劫來都在學佛。那要問他為什麼沒有成就?既然過去善根那麼深了,為什麼還不能成就?同學當中念過《無量壽經》的人不少,你看看《無量壽經》釋迦牟尼佛說阿闍王子他們五百個同參道友,佛講《無量壽經》,他們也很歡喜的來聽,聽了之後都發心將來我們成佛也要像阿彌陀佛一樣,動了這個念頭。他們有沒有往生?沒有,沒有動往生的念頭,只是聽了很羨慕阿彌陀佛,希望自己將來作佛要跟阿彌陀佛一樣,還沒有發心。世尊告訴我們,他們這五百個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,你們想想看那個善根多深厚,那是多長的時間,現在還做凡夫。然後你就知道,我們今天遇到佛法,還發了心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阿闍王子還沒發這個心。你能夠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你的善根比他深厚,他過去生中供養四百億佛,你一定超過他,這個道理很顯然。

  要問為什麼現在還變成這個樣子?你不是沒有修行,修行功夫不得力,所以你沒能去得成。為什麼功夫不得力?你對於教理沒有參透,所以你的煩惱習氣斷不了,自私自利放不下,名聞利養放不下,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不下,好了,來生來世接著再幹,就這麼個道理。你要問哪一生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往生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?答案很簡單,你哪一生放下,你就成了。這比斷惑容易,你說要斷見思煩惱,要斷無明煩惱,那真難,那真不容易做到。所以智者大師給我們的示現就是不斷煩惱。煩惱雖然沒有斷,我說的十六個字:名聞利養,自私自利,五欲六塵,貪瞋痴慢,這要放下。只要能把這十六個字放下,決定得生淨土,生凡聖同居土,品位不低。怎麼說不低?西方極樂世界四土是混合在一起的,一生一切生。所以生凡聖同居土,你天天可以見到觀音、勢至、文殊、普賢,可以見到他們,他們在實報莊嚴土,沒有障礙。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特殊的地方,其他諸佛國土裡頭沒聽說,只有極樂世界這一門特別。

  見阿彌陀佛就見一切諸佛如來,怎麼說?到那個地方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,你就有能力分無量無邊身,不止千百億化身,無量無邊身同時去參拜無量無邊諸佛。這個好處到哪裡去找?找不到。所以這一生我們搞清楚、搞明白,這個機會決定不能放過。只要我們肯放下,從今之後絕不再搞名聞利養,絕對不再自私自利,起心動念為一切苦難眾生,念頭轉過來,不為自己了;生活為眾生,工作為眾生,讀書為眾生,活著都為眾生,沒有自己了。我們以這個功德迴向求生淨土,哪有不生的道理!希望我們同學能夠明白這個道理,知道這個意思這就好。「成就觀解為趣」,聽了之後,常常記在心裡,落實在生活、落實在工作、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那就叫觀。觀,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,就是落實,把你所理解的要落實,解跟行要相應。

  「二望後二品,則以甚深觀解為宗,成後行德為趣」。這句話說得好,這就講第二會這一會,這是十信菩薩會,總共有六品經。我們現在讀的這後面三品,前面三品是講身語意,後面三品是講解行德。所以往後面兩品就是「淨行品」、「賢首品」。要往後面這兩品來看,這是以甚深觀解為宗,可見得這品經很重要!佛家修行常常講的隨文作觀,用在這品經文那就是特別重要,我們要隨順經文來作觀,就是要把它落實,成就下面「淨行品」就不難了。「淨行品」是什麼?生活規範,就是戒律,就是戒條。我們今天不要說在家同修,出家我們受了戒,我們戒條能不能做到?做不到。你要問為什麼做不到?沒有觀,也就是說沒有解。行要依解,解為行之前方便。所以你對於這個佛法理解得不夠深刻,你怎麼會做得到。你在日常生活當中,必然還被外面境界影響,也就是說你做不了主,你的心用妄心,心為境轉,你不能轉境界,你被境界轉。你能轉境界,那你就是菩薩,你被境界轉,你就是凡夫。

  由此可知,解門是多麼的重要。所以佛法在最初,我們信佛,諸位一定要曉得,最初那個信都是迷信。在佛法裡面還有個名稱,不叫迷信叫正信,這個正是美其名說是正信,實實在在講是迷信,這我們要懂,自己要承認。為什麼迷信?佛法我相信,我真的不懷疑了,我對佛菩薩都很尊敬,可是什麼叫佛菩薩不知道,什麼叫佛教也不知道,再問什麼叫《華嚴經》也說不出來。你這不叫迷信叫什麼?可是迷是進來,進來不怕,進來之後我把它搞清楚,我就不迷了。從迷信進來之後,我就明白了,明白之後再信它,才叫正信。正信是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,天天在學,天天在練。所以從迷就到覺,就到悟了。不是老是停留在迷的這個階段上,不悟不行!所以一定天天在學,最好天天在教,你要是肯教,你學得會更快,為什麼?世出世法都講教學相長,特別是「問明品」,你懂得問明這個意思,你教,你會問學生,學生會問你,常常天天都在這裡問答,開智慧開得快。所以不能夠不學,不能夠不教。

  喜歡學,喜歡教,學不厭,教不倦,孔子如是,世尊亦如是,這是我們的好榜樣。早年,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教,遇到馬來西亞一個學生叫蔡榮華,前幾年過世了,我跟他很熟,香港有一個學生,台北兩個學生,四個大學生利用假期到台中去拜訪李老師,李老師很歡喜,為什麼?高等知識分子來學佛,這個機會很難得。老師會抓住機會不放過,把這四個學生留在慈光圖書館,我記得是住了一個多星期跟他們上課;每天上兩個小時,上一個星期。教材是臨時編的講義,就是以後大專講座裡頭採用的十四講,《佛學概要十四講》,那時候編的。老師臨時編,臨時給他們講,他用表解的方式,一個表解講演的時間是一個小時。當然學生聽了有疑問要向老師請教,也是問明。有一次蔡榮華居士向老師問一些問題,問了三個小時,老師那個時候七十多歲,我們這些做學生在旁邊說這個年輕人不懂事,也不怕老人累倒,我們都為老師感覺到難過,可是老師愈答愈有精神。實際上老師也給我們這些年輕人上了一堂課,教不倦,正是佛法當中所說的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這是我在老師那裡學到的。

  真有年輕人肯學,那就得幫助他,絕對不是想到自己體力,把自己忘掉了,所以談笑風生。我們能體會到老師的快樂,真的是像《論語》裡面所說的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」,樂以忘憂,樂把疲勞忘掉。所以我們跟老師十年,這是親身體會的身教,一舉一動起心動念無不是真善美慧的教育。這使我們感到很幸運能遇到這樣一個好老師,把我們帶上一條正路,我們終生感激,永遠不會忘記。

  所以這個解比什麼都重要,你只從這一門進入,真正明白了,你自然會奉行,不用人勸。要勸你怎樣做怎樣做,那是很低階的,中上根性的人不用勸,要幫助他理解,要幫助他深入;至於怎麼樣修行,是他自己的事情。解行成就就是德,在這一會裡面,賢首菩薩代表的。這是我們學佛,我們想成就,尤其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,不能不知道!

  今天學佛比過去艱難,過去什麼?環境好。無論是大環境、是小環境,小環境有好老師,有好的同學,有好的學習場所,小環境;大環境,社會安全,人心善良,大環境好,容易學道。現在艱難,小環境不好,像我們道場太小、太擁擠沒有辦法居住,同學不能生活在一起;大環境,你一離開這個講堂,六根所接觸的無不是染污,人心不善,所以修行非常困難。現在的修學,我們唯一能依靠的遠程教學,這是在這個世紀過去所沒有過的。遠程教學利用電視,利用網際網路,再就是利用光碟、錄相帶、錄音帶,利用這些東西做為傳播的工具,這很難得。真正肯學的人一樣能夠收到非常殊勝的效果。

  我昨天從新加坡過來,前天晚上那邊有幾個同修找我,我們晚上在一起吃飯,有一個小型的聚會,十幾個人。來了一位新的同學,過去沒見過面,他告訴我,他聽我的光碟,在網路上接收,完全依照我講的方法修行,他真的五年不看電視、不看電影、不看報紙、不看雜誌,整整的五年在家裡看佛經,今年是第七年了,所以他出來了。他說五年確確實實他心定下來了,真不容易,真有成就!所以他從網路、從遠程教學裡頭得到的好處。所以問題是肯不肯學?肯學,沒有一個不成就,沒有一個不會修行,沒有一個不成就自己的德行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,這段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諸位同學,下面有一段文是李長者《合論》當中摘錄下來的,我們選的這個本子《疏論纂要》是乾隆時代福州鼓山方丈道霈禪師編的,他把《疏》跟《論》合起來,這也是一樁很不容易的事情。因為這兩種體裁不相同,他怎麼能把它合併起來?我們最初看到也很驚訝、也很讚歎,從這裡知道道霈禪師對於《華嚴》是有相當深入的研究。我們今天採用他這個版本。請看這段文。

  《論》,文的前面加上這個字就是《合論》裡面的文字。「約分三門」,約是約略,分為三門。第一「釋品名目者」,因為有很多前面已經說過了,我們就不要細說。「為成十種信根,長十種信力,文殊師利覺首等,互為主伴,問十種法明故,故為問明品」。這段是講這個品題的由來,為什麼這品經叫做「菩薩問明品」,他說得簡單也說得很詳細。你看看這個宗旨非常明確,為成十種信根,這品經就為這個事情。那我們的信根,要知道信根很難得,五根頭一條,五根五力,「長十種信力」,你看看這就把五根五力顯示出來。我們的信沒根,更談不上力了,要想具足根力,信根、信力,可以在這品經裡面學到。

  這品經裡面這主要說它的內容,文殊師利菩薩與覺首等九位菩薩「互為主伴」,也就是說互為詢問的人或者是答覆的人。在這個問題上,文殊發問,覺首來回答;另外一個問題上,可能九首菩薩發問,文殊菩薩回答。這十位菩薩互為詢問,互相解答,所以「問十種法明」,到後面經文我們都看到了。總的大問都是文殊菩薩說出來的,這個問題到下面經文我們能看到,要用現在的話說,真正是尖銳的問題,無比尖銳的問題。如果這個問題提出來問我,我們真叫啞口無言答不出來,不知道怎麼答法!所以聽了這個問答真的會開智慧,品題名副其實,所以叫「問明品」。

  第二「釋品來意者」,這是《論》跟經序例不一樣,我們在清涼大師《疏》裡面看,來意放第一,明宗放第二,再就釋名。他是把品題放在第一,第二段這就是釋品來意。「前品如來足下輪中放光開覺,所照佛境遠近,令信心者,一一觀之無礙,令心行廣大,稱法界故」,我們看這段,這在前品「光明覺品」,如來放光,光放在哪裡?光放在足下,腳心,佛的腳心有輪相、有螺紋,好像我們手指有指紋,這是旋圈轉的。佛的這個腳心有這個輪相,這是屬於三十二相之一,從輪相放光。放光都有意思,足是我們一個人之所依,我們站在那個地方,是依靠這個腳站在那裡,代表什麼?代表信心。由此可知,中國古人也說得好「人無信則不立」,這個意思說腳站立在地面上,所謂頂天立地,人要是沒有信,在這個社會上就不能立足,為什麼?沒有人信任他。沒有人信任,也就是說沒有人會幫助他,那這個人就很苦了,我們現在一般人講沒有人緣。所以,信在世出世法裡面都非常重要。

  首先要建立自信心,蕅益大師在《彌陀經要解》裡面,第一個是講信自,第二才講信他,他是釋迦如來、彌陀如來、祖師大德,這信他。頭一個要信自,沒有自信,信他也沒用處,也不能成就。信自,一定要相信世尊告訴我們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、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這有我的分,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。這品經細說這個道理,真正通達了,你的自信心自然就生起了。有自信你才會信他,你相信你這一生當中肯定會有成就,這一生當中決定不會空過。這一生縱然生活得再苦,不要緊,暫時的,來生來世把生生世世苦難的問題統統解決了。無量劫來搞生死輪迴,這有什麼意思?從今而後再不幹這個事情,再不搞輪迴了,超越輪迴,真正得解脫,這才是真的覺悟,真的明白,不再迷惑顛倒。所以佛放光現瑞都表法的,告訴我們這是個基本的過程。

  「所照佛境遠近」,這前面我們讀過了。「令信心者,一一觀之無礙」,這個信心者不是普通人,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這是《華嚴經》的當機者。「令心行廣大,稱法界故」,這句重要,這些人雖然明心見性,雖然證得法身,起心動念一一都稱法界,圓教初住菩薩就是。但是無明沒盡,雖稱法界依舊是不究竟、不圓滿,所以菩薩還要向佛學習,菩薩彼此之間還要互相學習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

  「又文殊師利菩薩,以十偈頌,歎佛十德,勸令信心者修行故」。這也是在這品經裡面,這是文殊菩薩勸大家修行、學習,這不是個普通人!文殊我們知道是過去七佛之師,以這樣的身分、這樣的德望,從他口裡面說出來,讚歎佛德,勸我們修行,勸我們向佛學習。文殊在菩薩當中,也是我們最尊敬的一尊菩薩,最仰慕的一尊菩薩,他代表智慧。在中國大乘佛教裡面,是以四大菩薩代表大乘學習的四大綱領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。第一尊九華山的地藏菩薩,你們看看菩薩的名號,地是大地,藏是寶藏。我們知道地下許許多多的寶藏,金礦、銀礦,許許多多這些珍奇的物品,都埋在地下等待我們去開採。現在這個世界上都在爭取石油,石油是現代科技的寶藏,如果沒有石油,諸位想想,許許多多這些科技文明都會消失。你沒有這個能源,飛機不能飛,輪船、汽車不能走,那都變成廢鐵了,可見得這個寶藏在現代比黃金還重要。

  佛用「地」表我們的心地,心地裡面含藏的寶藏,決不是這個地球物質所能夠相比的。心地裡面有無量無盡的智慧、無量無盡的德能、無量無盡的才藝,還有無量無盡的相好。相好,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,福報。無量無盡的福報在哪裡?在你心地!一切眾生各個具足,跟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。今天問題在哪裡?就是他們心地的寶藏都已經開發了、都受用了,我們今天的寶藏是絲毫都沒有開發,原封不動,但是要曉得,並沒有失去。所以諸佛如來對眾生非常尊重,為什麼?平等的,大家是一樣的。眾生看到佛有這麼大的智慧,這麼多的相好,看到的時候感覺得很慚愧,感覺得總是不如佛菩薩,而不知道自己自性裡面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跟他沒有兩樣。這是我們要曉得的,這是佛對我們最大的恩惠,把這個訊息傳達給我們。現在我們知道這個訊息之後,應該如何開採自己心地寶藏?那就學地藏菩薩。地藏菩薩用什麼方法?用孝、用敬,孝親尊師。所以《地藏經》是佛門的孝經,裡面講什麼?講孝親尊師,這個意思好深好深。唯有孝親尊師才能開發性德,開發自性裡面的光明。

  從地藏提升就是普陀山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,這意思懂嗎?從孝親尊師再擴大對一切眾生行大慈悲,把我們的孝養父母、尊師重道擴大到一切眾生,就變成觀世音菩薩,大福德!可是要記住,福德不能沒有智慧,沒有智慧的福德,那就是諺語裡面所講的「富而不樂」,你有財富,但是你一生的生活過得很痛苦,你不快樂;「貴而不樂」,古時候講你做了皇帝,貴為天子,但是你不快樂,你很苦。為什麼?沒智慧。文殊代表智慧,唯有智慧才能給你真正的快樂,真實離苦得樂是要靠智慧。沒有智慧有富貴,都沒有辦法離苦得樂。

  智慧開了那個真樂,那個樂與貧富貴賤不相干。你看看孔夫子的學生顏回,這很多人都知道,顏回很貧窮,孔老夫子說他「簞食瓢飲」,吃飯飯碗沒有,用竹子編一個竹簍盛飯,當飯碗用;喝水沒有茶杯,用個葫蘆瓢,葫蘆裡面挖掉做個瓢飲水,過這種貧苦的生活。可是他怎麼樣?他快樂無比。由此可知,離苦得樂與貧富貴賤不相干,智慧。顏回智慧開了,別人覺得這個生活很苦,他覺得這個生活非常快樂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顏回的境界,顏回的生活的情趣,我們任何一個人沒有法子想像,為什麼?那是他的境界,你不達到他的境界,你不會了解他。所以智慧才是真正之寶,文殊菩薩代表智慧。最後普賢菩薩代表德,這個德是什麼?德是落實,孝親落實了,尊師落實了,慈悲落實了,智慧落實了。講到文一點就實踐,普賢菩薩代表實踐,把他所信的、所解的、所行的統統落實,成就大德,所以大願大行,行願都以遍法界虛空界為境界,你說他多自在多快樂。

  我們再看下面,「此問明品,即是明十信心者正修行之行,及斷疑故,有此品來也」,文字很簡單,說得很好。這品經就是說明十信心,這個十信心就是十信位的菩薩,這在大乘佛法裡面講這是小學,等於小學從一年級到十年級這些學生他們修行之行。可是這修行前面加了個正,不是邪行,正行。正跟邪以什麼為標準?以解為標準。他解得深,他解得透徹。所以十信心者正修行之行,十信位的菩薩沒有入住,大乘的先修班。及斷疑故,因為他這個解不透徹,當然有疑問。大乘教裡頭佛說得好,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,所以這個字在六個根本煩惱裡面放在第五位,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斷疑才能夠生信。由此可知,這品經的重要,幫助十信菩薩斷疑,建立真正的信心。所以這品在這個時候來了,這是來意。

  第三「隨文釋義者」,這就正式解釋經文,「於此品一段文中,有十一段經」,每一段經裡面前面是長行,後面是偈頌,多半是長行是問,偈頌是解答,一共十一段經。「明文殊覺首十菩薩等,互為主伴,問十種法明,各以菩薩之名,即表十信所行之行」。所以你要問十信,初信位的菩薩修什麼?二信位的菩薩修什麼?你看菩薩的名號就知道了,他是來做代表的。文殊這是總的代表,覺首是代表初信,在這裡你就能看到,初信學什麼?學覺。三皈依裡頭頭一條「皈依佛」,佛是什麼意思?佛是覺的意思。皈依佛是什麼意思?皈依佛就是覺而不迷。教我們這些凡夫從迷惑顛倒回頭,皈是回頭、是回歸,從迷惑顛倒回頭、回歸;依是依覺,佛是覺的意思。所以皈依佛就是皈依覺,就是覺而不迷,初信位的菩薩學的。

  我們今天學佛多少年了,功夫不得力,為什麼不得力?我們沒做。雖然我們也受了三皈,受了五戒,甚至於還受了菩薩戒,一條都沒做到。你要問為什麼沒做到?對於佛的教學沒有認真學習,沒有深入學習,佛法的氣氛沒有!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還是世俗的氣氛太濃了。佛法的氣氛,如果說是太淡了,那還不錯,你還有那麼一點,連淡都沒有,完全沒有!我們回想李老師講的話不錯,這些人學佛幹什麼?來消遣的。他在家裡頭無聊,到佛堂裡面來玩的,來消磨時間的,不是真正來學的。我們細心去體會,細心去觀察,認真反省,我們有沒有從這個地方下手?

  覺不容易,覺是覺悟諸法實相。諸法實相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所以事實真相你要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的思想見解自然就純正,你的言行自自然然就像佛了,不是分證佛也不是相似佛,天台六即佛裡面講的觀行即佛。那就是你時時刻刻都能提得起觀照的功夫,觀照就是覺悟、就是不迷;時時刻刻你心裡面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雖然煩惱習氣沒斷,但是怎麼樣?你決定不會隨順煩惱習氣,不會了。也就是說你在境界裡頭能做得了主,你不會被染污,你不會受外面境界影響,這個人開始覺悟,初信位的菩薩。不要瞧不起初信,初信位是聖人。那個五品位也了不起,五品位跟初信位很接近、很相似。所以菩薩名是表法的,「表十信所行之行」。

  「文殊還以名下之行以相諮問,十菩薩等,各以自行之法,以頌答之,令信心者,依而倣學」。這幾句話很重要,也說明世尊為我們講這品經真正的用意是在教導我們,誘導我們。在這品裡面世尊所用的方法是讓文殊菩薩跟九首菩薩一問一答,互相的諮問。文殊菩薩在此地代表的是圓融,九首菩薩自己各人修各人的法門,這在佛學術語裡面叫行布,行布就是次第,十個位次,初信、二信、三信、四信,就像學校念書,一年級、二年級、三年級、四年級,他在哪個班級學習,這是行布。文殊菩薩圓融,無論你哪個班級,他統統都學過,統統都明瞭。所以《華嚴》為我們顯示的「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」。確實有次第,但是你不要去執著,你不要去分別,你只認真努力隨順著去學習,自自然然就圓滿了。這個指導原則是高明的,這種方法是非常殊勝的,我們要曉得。

  總而言之,大乘教裡面最大的障礙是妄想分別執著。妄想,我們簡單的講就是起心動念,這很不容易斷,不要放在心上,你放在心上就產生更嚴重的障礙,根本不要去理會它。從哪裡下手?從不執著、不分別,從這裡下手。我們在大乘教裡頭知道這個事情。如果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,把執著放下了,你就能超越六道;你有執著,你就離不開六道輪迴,這個道理不可以不懂。要常常記在心上,對於一切人事物,執著愈淡薄愈好。我們的功夫從什麼地方看?執著一年比一年淡薄,包括對自己的身體不再過分的重視,好!身體自然健康。

  身體的健康壽命,中國古人所說的四十歲之前會受前生業報的影響,四十歲之後,後天的;四十歲之前先天的,後天是你這一生的造作。如果你在四十歲之前,二、三十歲你就覺悟了,你就懂得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那你的後天就非常好!後天也就是說四十歲之後,你這一生修得好,你殊勝!這一生的所修的叫花報,花報好就肯定來生果報殊勝,你會很快樂,你沒有憂慮,你沒有恐怖,心安理得。現在人說災難很多,你怕不怕災難?不怕。為什麼?災難來了會到好地方去,比這一生還要好、還要殊勝,他怎麼不快樂?這就是《心經》裡面所說的「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,所以要覺悟。唯有覺悟的人才能辦得到,覺悟的人真正會放下,真正肯放下,歡喜放下,放下一切執著,不再執著了。

  這個功夫修行有了成就,再進一步分別要放下,於一切法不分別,那你的思想、生活回歸到自然,好!這時不但是六道沒有了,十法界也沒有了,那你就入了華嚴,入華嚴境界,華嚴境界是法身菩薩的境界,就是初住菩薩境界。所以這品經就很重要,這品經念了一念之後,對對自己功夫,對對自己的心行,就曉得我現在在《華嚴》標準裡面定位在哪裡?我們有沒有在初信位?要真的到初信位那就很了不起,這一步一步就向上提升了。如果說是讀了這個經之後,覺得不行,我跟他差得太遠了,那應當認真努力向這個目標、向這個方向邁進,古德所講的勇猛精進,希望在這一生當中達到這個水平。如果你能夠達到初信位的水平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是五品位,不是凡聖同居土,十信菩薩往生極樂世界是方便有餘土,要是初住以上往生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,不一樣。

  所以經典,讀經有很大的好處,能夠知道自己在菩薩道上,現在在哪個站上。好像我們旅行,現在我們在什麼地方,你很清楚、很明白,從什麼地方走過來,前面還有哪些站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你明瞭當然你就快樂,你不明瞭你就懷疑,你會有憂慮;明瞭沒有懷疑,前途真的叫一片光明。終極的目標,就是後面這兩句話,「令信心者,依而倣學」,這兩句話裡頭第一句是關鍵,令信心者,就是說有信心的人他才能得益,沒有信心的人不能得益!他聽了,縱然聽得很明白,聽懂了,他不相信。

  我們在這個時代親身遇到科學不能解釋,那些事情很多!今天我到這裡,我看到有兩位同修來找我,很明顯大家都看到有附身的,他們所說的話不是他自己說出來的,可是這些附身的都是學佛的,他不會害人,我們見到很多。昨天我從新加坡過來,乘坐的是新航的飛機,機長沒想到他認識我,我感覺到很奇怪,原來他常常看我的光碟,在網路上收看我們講經的訊息。所以看到我,他就認識我。那飛機上還有一個高級的職員,他給我說一樁事情,因為他們從事於航空業的,天天都要去飛,每天晚上都住宿不同的旅館,住一天,第二天就走了。他告訴我,他是確確實實遇到兩次旅館裡頭有鬼,一點都不假!他睡在床上,洗手間有兩個女人在講話,聽得清清楚楚,起來一看沒有,什麼都沒有。他問我,這東西奇怪!

  我說這些事情,早年我在美國聽到這個事情很多,而是我們學佛同修裡面所發生的事情,可是那個時候那些人有很多都不在世了。像葛光明的岳父,他們在洛杉磯買棟房子,不知道那房子是鬼屋,買得很便宜,鬧鬼!他們那時學佛,學佛當然也不太深。有一天他老岳父在洗澡,聽到有動靜,知道是鬼,他就問他:你叫什麼名字?他居然把名字說出來了,嚇死了,嚇得衣服都沒有穿就往外面跑。這是葛光明居士告訴我的,他老岳父前幾年也往生了,真的不是假的。這種事情我常常聽到。所以我就想起來,我們旅行,將來在身上放一點佛卡,小的阿彌陀佛佛卡,或者地藏菩薩,或是觀世音菩薩都好,遇到有這些事情可以送給他。他住旅館,把這個放在旅館當中供養著能避邪。如果自己能夠念佛菩薩名號,那就更好。這是說明這個世界奇奇怪怪事情,科學不能解決事情,不是沒有,還挺多的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,這長者的《論》我們就講到此地,明天大概就可以講到經文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