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三一二卷)  2004/10/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312

  諸位同學,接著我們來看十甚深的次第,清涼大師《疏》裡面說,「此十甚深,次第云何,緣起深理,總該諸法,觀解之要,故首明之」。十甚深的次第,第一個是緣起,緣起的理事都是無盡的甚深,佛經上常常說這樁事情不可思議。這個「不可思議」四個字很深,絕對不是搪塞的話,「這個事情不可以去想像,不必去討論,太深了」,不是這個意思,這種解釋是世間人的概念,不是真實義。真實義裡面,你要是明瞭之後,確確實實不能思、不能議。為什麼?思就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;起心動念,分別執著,就把你的真性一變就變成阿賴耶。這是佛學的名詞,換句話說,就是把你純真無妄的真心,佛經上講真如,只要一起心動念,真心就變成妄心。

  妄心裡面可以研究、可以討論,雖然可以思議,可是思議是有範圍的,完全緣虛妄的境界,你能夠緣得到。內可以能夠緣到妄心、八識(八心王),妄心能緣到阿賴耶;外面能緣到虛空、法界,這個能力也不得了。可是阿賴耶跟虛空法界在真如本性裡面太渺小了,這個東西在真性裡有沒有?沒有。我們今天總是想追究宇宙從哪裡來的,生命從哪裡來的?為什麼會有三世,有過去、有現在、有未來?為什麼有空間、有十方?這是我們凡夫現量的境界,我們在這個境界裡面迷了,古今中外多少人用一生的精力來研究這些東西。有沒有結論?跟諸位說,決定沒有結論。今天太空總署有新的發現,新的說法,在大乘教裡面還是不能超越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不但是佛菩薩的境界,說實在的話,聲聞、緣覺的境界,也不是世間人以他的聰明智慧能夠了解的,古人說的話說得好,「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」。世間聰明智慧的人對於佛經上所講的義趣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都沒有辦法正確的了解,不能正確的了解,他的知見就有問題。正確了解的是佛菩薩,經上稱為「正知正見」,一點錯誤都沒有。

  世間有這些聰明人,前面跟諸位報告,六道裡頭也有一類人是《華嚴》當機的,叫大心凡夫。大心少,太少了!雖然是凡夫,他的見思、塵沙煩惱沒斷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還是有,可是心量大,能夠包容,宇宙之間萬事萬物他都能包容,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。一般人在日常生活當中你細細觀察,不能容人,不能隨順,執著自己的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所以常常跟一切眾生發生衝突。衝突從哪裡來的?就從這兒來的。衝突要如何化解?真相大白,衝突就化解。可是要到真相大白那又談何容易?所以佛教眾生就循序漸進,由淺而深,慢慢的把你提升,這是一個教育手段。就好像辦學校,目的是叫你拿博士學位,可是從哪裡教起?從幼稚園教起,首先辦幼稚園,你幼稚園畢業了,再辦小學,小學畢業了再辦初中,一級一級辦上去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,他有次序的。《華嚴》是最初講的,為什麼?《華嚴》講緣起,法界緣起,這是大根大本。你能不能接受是另外一樁事情,頭一天一定要把這個原理原則說出來,傳法!而後我們這一生的修學,就是這個目標,就是這個方向,你才會有成就。

  今天這個地方給十信位的菩薩說法,頭一個科目也是「緣起甚深」,這個很有意義。清涼大師這裡說得好,「緣起深理,總該諸法」,宇宙之間一切法離不開緣起,所以緣起你要是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一切都恍然大悟。我們在此地學習「問明品」,不懂沒有關係,後面還有第二次、第三次、第四次、第五次,多次重複來開示。這是佛菩薩的真實慈悲,絕對不是說聽不懂,聽不懂就不講。儒家教學也不例外,你看儒家教童蒙,《三字經》上第一句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小朋友會念,小朋友能記得,什麼叫性,什麼叫本善,他不知道。所以要他念,好好的誘導他,將來慢慢長大了,學的東西多了,他有悟處。悟什麼?豁然之間明瞭,本性本善!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他就有個標準。這個標準就是本性本善,決定不違背性善這個人就成聖成賢,就是聖賢人,教育成功了。縱然不能夠徹悟,也能夠悟得彷彿,對於自己一生的思想、見解、行為,自自然然產生了約束。

  在人的一生當中,中國人常說的良知,人人皆有良知,良知跟自性本善就非常接近。縱然做錯事情,縱然做了惡事,良心責備,只要不離聖教,肯定有回頭的一天,所謂是放下萬緣,回頭是岸,他能契入佛菩薩境界。所以把緣起擺在第一,緣起簡單講就是宇宙的起源,生命的起源,這是很深很深的問題。所有的科學、哲學都在研究這個問題,但是都沒有找到答案,雖然有幾種說法,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。所以我常講,這些科學家很可惜,他沒有緣分讀《華嚴經》。那些人真正是聰明人,他要能讀《華嚴》,我相信對於他的研究會有很大的幫助,一定有啟發性,這是「觀解之要」。

 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,講到修行離不開止觀。止是什麼?把妄想分別執著止住、放下,這就是定功。觀,六根對六塵境界,直覺去體會,這是觀,觀照。直覺就是你眼見色、耳聞聲、鼻嗅香,決定沒有執著,沒有分別,沒有起心動念,這跟六道凡夫就不一樣。六道凡夫起心動念分別執著,所以叫凡夫,出不了六道輪迴。這些修行人高明,不用,完全用直覺,他的心永遠在定中;絕對不是說盤腿面壁那是定,行住坐臥皆是定。定不是盤腿面壁形式,不是的,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分別、不執著、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是高級的禪定,真正的禪定。

  菩薩應化在世間,善巧方便,確實是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;有分別、有執著,障礙就來了,煩惱就來了。我們看《華嚴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清涼大師在註疏裡面講的,五十三參歷事鍊心,什麼事都要經歷,不經歷你的智慧不圓滿,你要經歷。世出世間什麼樣的事情你都經歷,你都不妨礙,看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是智慧;根塵相接觸的時候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,不生煩惱,不被境轉。人要到不被境轉,就能轉境,就像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,「若能轉物,則同如來」,物就是境界,你不被它轉,它就被你轉。這樁事情我們在最近兩三年,細心看到日本江本勝博士他所做的實驗證明了。證明什麼?證明境隨心轉。我們心被境轉,錯了,大錯特錯。你要常常能保持著你轉境界,你要能轉境界!

  這個世間覺悟的人多了,這些覺悟的人我們共同用善心、善念、善行,就能把這個世界的天災人禍化解。這不是迷信,這是通過科學實驗所得的結論,這個結論跟佛在經上講的一模一樣。怎麼轉法?就是念頭,真的大乘經上常講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我心裡頭起個善念,這是緣起,所有一切萬事萬法都變善。我們兩個人雖然在一起,我們看這個茶杯,這茶杯裡面的水對我來講是純淨純善。為什麼?我的心善、行善影響它,它變成了純淨純善。對你來講,你貪瞋痴慢、自私自利沒放下,你看到這杯水不錯,杯子也不錯,想佔有它,想據為己有,這個水對你它變的形相就很惡劣。這是江本博士在實驗室裡面做了十年,他做了許許多多的例子,現在出了三本書。真的做實驗,而且意念超時間、超空間,都實驗出來。

  他在東京那個小辦公室我去參觀過兩次,辦公室桌上放一瓶水,通知遠方的朋友,我們來祈禱。這個遠方有在日本本國,有在外國,最遠的在歐洲,他邀了二、三十個人,志同道合。各個人所在地方不一樣,但是同一個時間﹙現在很方便,我們電話一聯絡就行了﹚,同一個時間大家觀想,想江本博士辦公室桌上這瓶水。怎麼個祈禱法?「水清潔了,水乾淨了」,就說這個話,祈禱的時間不超過十分鐘。這一瓶水得到全世界他們那些朋友以真誠的善心來祈禱,這個水乾淨了。然後把這瓶水放在冰箱裡面,零下五度它就結冰了,就有結晶,像雪花一樣,再放在顯微鏡裡面去觀察。這個水在沒有接受祈禱之前,樣子很難看,不好看。可是接受這麼多人十分鐘的祈禱之後,結晶非常之美,他都照出來了。這個說明我們的心念超越時空,跟《華嚴經》的緣起講的道理相同,沒有時間,沒有時間就是沒有先後,沒有空間就是沒有遠近,這個實驗做得很成功。

  第二個實驗在琵琶湖,日本國內最大的一個湖,我們也去玩過。湖很大,在湖裡頭一個小灣,這個灣水流不暢通,我們中國人講死灣。這個灣是死水,水沒有法子流,所以這小灣裡面的水很臭、很髒。而且這湖很大,湖上面有風,波浪二十四小時都不中斷,沒有平息的時候。江本博士找了一位法師,日本法師,邀集了五、六十個朋友,這裡面有不少學佛的,到這個海灣去祈禱。他說大概祈禱半個多小時,大家祈禱,心裡面誠心誠意一個念頭,「湖水乾淨了」。就是這個意念,說出這句話,「湖水乾淨了,風浪平息了」,大家一起說,一起對著湖水來祝福。這樣半個小時之後,他取湖水在顯微鏡底下看結晶,結晶非常之美,湖水真的乾淨了。到第三天去看的時候,湖水乾淨了,湖上也沒有波浪。他告訴我,境界真的是隨著人的念頭在轉。

  境界怎麼來的?就是緣起。緣起從哪來的?緣起從人的念頭生的,所以佛法講得好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《華嚴經》講這整個宇宙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這個道理太深了。我們懂得這個道理,為什麼不養自己的善心?為什麼不養自己的清淨心?我的心清淨,我的心善良,凡是跟我接觸的環境,人也好,事也好,物也好,統統都變善了。惡人想來找麻煩,我的善念對他有影響,縱然想來找麻煩,見著你他不會下手,你要問為什麼,他自己也不曉得。確確實實境界是人心轉的!我們從這個實驗當中就明白了。華藏世界好,極樂世界好,我們娑婆世界不好;其實華藏、極樂、娑婆是一樣的,決定沒有兩樣,為什麼他們好我們不好?他們那邊的居民好,都是純淨純善,所以就變成佛土,佛國。我們這邊的居民,你去打聽打聽,哪個沒有貪瞋痴慢,哪個不講自私自利;自私自利、貪瞋痴慢就把這個環境變得不好了。

  環境是虛妄不實,隨著人的念頭在轉變,如果你真的把這個道理搞清楚,搞明白,你會得大自在!我想健康,我想長壽,我想不老,能不能做到?能!你不想老就不老。人為什麼年歲大了會老?他天天想,你看他年輕的時候,他在工作,他忙著他的工作,沒想到自己。到退休了:我年歲大了,老了,這社會上不要我了!一退休之後,天天在想老,天天在想病,老跟病就跟來了。從哪來的?他自己想來的,這個大道理不可以不懂。

  我這兩年住在澳洲,我住在澳洲是個小城,圖文巴這個小城。這個小城再往裡面去就是土著,我也跟他們接觸,他們也很喜歡佛法。這個小村子裡面,八十、九十、一百多歲的人很多,皮膚雖然黑,皺紋雖然多,身體健康。什麼原因?我們懂!他們生活很樸實,真正是知足常樂,生活水平很低,他很知足。所以他沒有憂慮的,他沒有牽掛的,他沒有煩惱,心清淨,身就清淨,心裡面快樂,身就快樂。所以,他們縱然到九十、一百多歲,不老,體力比我們都強,他還工作,還背很重的東西,我們看了非常羨慕。看了之後,用大乘經教裡面所說的來比對,我們明白,這個事情是真的。

  在世間,現在學科學的人知道,每個人我們這個身體是物質,這物質是細胞組成的。細胞不是長生不老,而是什麼?剎那生滅。它有週期性,週期科學家告訴我們七年。像我們身體,無論哪個地方的細胞,皮膚、毛髮、骨髓,七年就全部都換了,舊的就沒有了;七年是個週期,全部都換了。那我們就要問,既然要換,為什麼不換新的?為什麼換老的?為什麼換些舊的?你所換的跟前面比,不如前面,這個錯了。你真正懂這個道理,你要換,要換新的,新陳代謝!舊的細胞死了,新的生了,換新的,不要換舊的,你不就變成長生不老了嗎?這話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你要是把我這些話都聽懂,聽明白了,你就曉得細胞新陳代謝的主宰是念頭。如果我們的心善、念善、語善、行為善,你所換的細胞是最好的。身體每個細胞都是最好的,它怎麼會生病?就不會生病了。可是,如果你有憂慮、有牽掛、有煩惱、有自私自利,常常還動個歪念頭損人利己,搞這個,那你所換的是愈換愈差,這個道理要懂!

  這是現在江本博士在做的,江本博士做了十年的實驗,現在做得不錯,在世界上許許多多大學、學術機構請他做講演。我上次去東京去看他,他告訴我,過幾天他要到美國哪個大學裡面去講演,好!人如果真正明白這個道理,人與人要和睦相處,決定不要有爭執。普賢菩薩教我們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這兩句話要常常記住,那對你生生世世無往而不利。為什麼?你能夠控制住緣起。我們依然還是在凡夫位,這種凡夫真的是大心凡夫,這並不是佛菩薩,佛菩薩比這個高明多了,這個我們留到經文裡面再向諸位報告。佛菩薩的境界真正不可思議。

  我們只希望我們的同學們,這真的是有緣,你遇到如來所說第一經,《華嚴》是第一經!你有機會能讀到,有機會能聽到,一句一偈受用無窮,一句一偈改變了我們整個的人生,關鍵就是過去祖師常講的話,「你會麼」,這個意思深了。你讀經、聽經要會!這個會是能信、能解、能行、能證,你可以把它證明,你能夠轉變境界,在境界裡面隨心所欲。我們要問,我們能不能把這些物質變成黃金?把泥沙變成黃金行不行?在理論上行,你現在做不到。你為什麼做不到?你沒有這個功力,你還有貪心,你還有欲望,這種貪心、欲望就是你智慧、德能的障礙。諸佛菩薩,像阿羅漢,他們沒有貪瞋痴慢,他們沒有自己,所以能夠點鐵成金,真的能夠把地上這些石塊、沙土轉變成七寶,他有這個能力。所以,西方極樂世界到處都是珍寶,這些東西從哪裡來的?我們這個世界跟它並沒有兩樣,只是這個地方的居民用心不善。本來我們這個世間跟極樂世界沒有兩樣,七寶莊嚴,無量珍寶莊嚴,但是用心不善,所以把七寶變成泥沙、變成石頭、變成砂礫,道理在此地。不是別人變的,不是佛菩薩變來給我們受用的,我們自己的心跟佛的心相應,這點大家要注意。

  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的心、我們的願,一定要跟阿彌陀佛相應,阿彌陀佛的願四十八願,修淨土的人,四十八願一定要記住,念念不忘,四十八願是我們自己的本願,阿彌陀佛也是這個願。善護三業,三皈眾戒,經論當中的開示,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個個都做到了,個個都打滿分。世界真的是一樣的,決定沒有兩樣,只看這個世間的居民什麼心變什麼境界,所以教學太重要了!我們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如果我們的心行跟極樂世界的人不一樣,阿彌陀佛再慈悲也沒有辦法接引。為什麼?我們的起心動念,我們的言語造作,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相應,就去不了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

  你看《三時繫念》裡面,中峰禪師他老人家在裡面開示有幾句話說得好,「我心就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就是我心;極樂即此方,此方即極樂」,這話說得好,都在一念之間。我們的念清淨了,我們的環境是極樂世界,別人感受不到;我們的念頭不清淨,變現出的環境是娑婆極苦世界。明瞭之後,就要自己曉得變,在哪裡變?就在日常生活當中。從早到晚,起心動念,處事待人接物,用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,就跟阿彌陀佛相應,就跟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相應,哪有不生的道理!

  現在在這個世間,還沒到極樂世界去,極樂世界已經註冊了,已經報名了,快樂無比。這時候我們在這個世間幹什麼?幹的是多帶幾個有緣人去,好!什麼人有緣?能信,我們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他,他能聽得進去,能信;他能理解,他能夠依教奉行,有緣人,要多帶。心量要大,有緣人裡面縱然是我們的冤家對頭,他只要是能信、能解、能行都要幫助他。千萬不要記著,「他跟我過去有過節,我討厭他」,不可以,不能有這個念頭;你還有喜歡,你還有討厭,說明你的煩惱沒斷。修行真正的功夫就在此地,把內心裡面,我常說,對一切人事物對立的念頭化解,矛盾的念頭化解,誤會化解,我們的心就平靜了。日常生活,待人接物,順境逆境,一團和氣,這是修行,這是功夫。

  希望我們同學們要常常互相勉勵,不要辜負這一生,這一生就像大乘經上講的希有難逢,得人身、聞佛法,又聞到淨土正法。更難得的,我們得到淨土正法,還以《華嚴》這些大乘經做為助修,真的是無比的希有,不要錯過。緣起甚深,說不盡的,說上一百年、一千年都講不盡。怎麼樣契入?那真的是言語道斷、心行處滅,你就入進去了。一般常講萬緣放下,你真正能放得下,放下就能契入,留一點點都是嚴重障礙。粗顯的大意我們就報告到此地,到下面問答裡面,這頭一首偈,文殊菩薩提的問,覺首菩薩為我們解答,就是要說明這個事實真相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我們接著看清涼大師下面的開示。「眾生迷此,故須教化,違化順化,有善惡業,欲知此業,由說法成」,我們先看這三句。這要說明佛菩薩為什麼到世間來應化,這裡就說得很清楚,眾生對於宇宙的緣起迷失了,一無所知,所以須要教化。諸佛菩薩、聲聞、緣覺,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,到這個世間來沒有別的事情,教學,幫助大家覺悟,除這樁事情之外,再沒有第二樁事情。這是我們細細去觀察釋迦牟尼佛一生,他老人家所作所為,不但是言教,而且是身教,我們要能夠體會得。

  我們可以多想想,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降生在印度,出生在皇宮。能捨去權位,能捨去榮華富貴,選擇出家修道,用現在的話來說,選擇這個行業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,釋迦牟尼佛選擇這個行業;中國孔子周遊列國,回到老家也是選擇這個行業。這是對於一切迷惑眾生做出真實的貢獻,無比殊勝的貢獻,這個我們要知道。我們今天學佛,要向釋迦牟尼佛學習,佛法裡頭決定沒有迷信。

  這一品經是佛教菩薩覺悟,覺悟到宇宙萬有的真相。果然覺悟,你在大乘教裡面肯定是一帆風順,你的境界會不斷的向上提升,一生當中提升到明心見性,大徹大悟,這個可能。在歷朝歷代,無論修學哪個宗、哪個法門,得到這樣殊勝的果報大有人在!末法時期,修行的人多,證果的人少了,沒聽說哪裡有證果的。這什麼原因?以前章嘉大師告訴我,原因就是放不下,原因就是沒有依教奉行;果然真的肯依教奉行,哪個不成就!正是佛門裡面常說的萬修萬人去。所以我們知道,障礙的根本就是不肯放下,是自己障礙自己,不是別人。天地宇宙之間沒有一個人障礙自己,都是自己障礙自己,這就沒法子了。

  教化裡面,有違化,有順化,所以這裡面就有善、有惡了。像《華嚴經》五十三參,德雲比丘(在四十華嚴裡面稱吉祥雲比丘)、海雲比丘、妙住比丘,這是三位出家人,代表的是三寶,佛法僧三寶,這是順化,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從正面的來教導;像經裡面所講的甘露火王、勝熱婆羅門,他們代表是違化。教化眾生各有方便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,應以什麼法來教導就現什麼法,沒有一定的。我們凡夫,肉眼凡夫,對於聖人,佛門裡所謂是菩薩作略,是一無所知。為什麼看到他從反面,反面還度了不少人!怪事情。

  我這一次從新加坡過來,有個同修告訴我,他這幾年很發心,修布施功德無量。過去這麼長的時間,我也沒問他,這一次他自己說出來。他為什麼會修布施,年輕的時候喜歡賭博,跟著一班賭博的朋友混在一起,在世界上許多大的賭場,他們都涉及在其中,也都出了名。他告訴我,有一次大概十幾分鐘,在賭場就輸了十萬美金,回頭冷靜想一想,不是味道:十幾分鐘十萬美金沒有了,我要拿這個錢去做好事,多有意義。這麼回頭!從此以後,他就專門做慈善事業,不再上賭場,跟賭場脫離大概有七、八年了。我們想想,賭場那個賭王叫他一下就輸十萬美金,那個人是不是菩薩?在佛教眼中看,他是菩薩,他叫你覺悟,叫你回頭,你要認識!度化眾生的方式無量無邊,千變萬化,手法雖然不一樣,花樣很多,但是目標方向一致,教他開悟,教他回頭。他真的覺悟,真的回頭,這一回頭,就是中國諺語所講「浪子回頭金不換」。在這麼多年當中,天天在讀誦大乘,在聽講,逐漸逐漸明白了三世因果,現在非常快樂,修來世。

  來世我們一定肯定求生極樂世界,決定不可以貪戀人天福報,貪戀人天福報你就錯了。你這一生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修得很多,如果不往生,來生來世福報很大很大。這個世間做人王的、做天王的,哪一個不是過去生中在佛門修積的大福報,都是!但是你在六道裡面享福的時候,就把修福這樁事情疏忽了,不知道再修福。縱然還懂得修福,你修的福跟你造的惡業不成比例,你這一生福報享盡了,來生麻煩就大了。這是佛門講的「三世怨」,第一生勤苦的修行,修積的善業,第二生享福,福報享盡,過去生中惡業現前,所以第三世又墮落。這是三世怨,佛說得很清楚,說得很透徹,我們可不能幹這個事情,我們一定要提高警覺,決定求生淨土。

  在這個時代,雖然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,佛祖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們,真正有把握,真正能成就,就是念佛求生淨土,依淨宗法門來學習,決定不會錯。淨宗所依的典籍,在今天講是非常完備,淨土有「五經一論」,熟讀五經一論,把宇宙之間的道理搞清楚了,不再疑惑。堅定信心,堅定願心,一門深入,希望在這一生當中真正成就。此地講的有善惡業,那是菩薩應化,大權示現,這是教化眾生,正是所謂「巧把塵勞作佛事」。我們看到、聽到,不希奇,也不會疑惑,更不會毀謗,菩薩一切作為自然有他的道理,這些道理都是甚深,不是我們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。

  實實在在講,我這些年來到處講經教學,許許多多的事情我自己預料不到。我是非常希望在澳洲跟香港兩個地方講經,我心裡盤算著每個地方半年,我們是用季,在香港三個月,在澳洲三個月,交換,這樣子兩邊我們都能顧到。可是這當中常常發生一些意外,我沒有辦法想像,而這些事情發生,對於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有好處。這個事情到了面前,我要不要做?早年我跟章嘉大師,章嘉大師教我一生隨緣而不攀緣,這種機緣在面前了,那就去,這樣子對我原本講經教學的計畫就要改變了。我們知道這個事情不是永久的,都是臨時的,所以一切突發的事情,真的像章嘉大師所說的,都是佛菩薩安排的,他怎麼安排我就怎麼走。

  我也跟一些同學們說過,我一生從來沒有一個主觀觀念,沒有。「我要想做什麼」,我沒這個觀念,都是隨緣,無論到什麼地方。我小時候受儒家教育,這是紮了根,年輕的時候遇到佛法,遇到《感應篇》、《安士全書》、《了凡四訓》,我佩服得五體投地。人在這一生應當要做好人,我這一生就值得,意義、價值就在此地。做好人一定有好報,我們絕不希圖果報,從來沒有希求果報的念頭,什麼都隨緣。念念只是希望幫助眾生明瞭諸法實相,超越生死輪迴,我們同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是我一生當中唯一的願望,世間這些名聞利養我們連邊都不沾。雖然大學贈予學位,聘請為榮譽教授,我都講清楚了,榮譽教授是老教授,不上課,年歲太大,教不動了。這是對於我們這一生從事於講經教學一種肯定,這個肯定可以幫助現在一些年輕人增長信心,為這個原因。要不是為這個原因,我們要這個東西幹什麼?

  所以,這是諸位一定要了解,一定要通達,我們自己要認真努力學習,一切為眾生。中心的目標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,其他一切都是方便。佛法講「方便有多門,歸元無二路」,都是善巧方便,總的歸這個方向,歸這個目標,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才有成就。我自己的生活、工作,在國際上跟一些人往來這些應酬,全都是透明化的。每一場的活動,我們不但有攝相,而且有錄音,有文字報告,沒有絲毫祕密。不錯,是有許多人很感嘆的說,法師,你的人緣很好,你怎麼能把這許許多多宗教搞在一起,族群搞在一起,你用什麼辦法?我用的方法都是釋迦牟尼佛教的,「四攝法」,你要懂得四攝法,你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會用四攝法。所以我們就把四攝法介紹給一切眾生,人人都能落實四攝法,這個世界和平,決定沒有衝突。

 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真正做出犧牲奉獻,自己真正明瞭《大般若經》所做的總結,一切法,這個一切法包括出世間法,世出世間一切法,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。如果你真正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你在日常生活當中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你就能夠做到不執著、不分別、不起心、不動念。不執著是阿羅漢的境界,不分別是辟支佛、是權教菩薩的境界,再提升是不起心、不動念,法身菩薩的境界。我們今天為什麼做不到?不了解事實真相,誤以為森羅萬象是真有,我們的當上在這裡。《金剛經》上講得好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」,這裡頭就沒有時間、沒有空間。佛勸我們「應作如是觀」,這是般若智慧,這是諸法實相,宇宙萬有的真相!我們今天雖然是凡夫,聽到佛說的我們不懷疑,我們也常常對一些科學的東西來印證,更加有了信心。可是怎樣契入境界?回過頭來還是得講放下,放下,放下,再放下!果然放到一絲不掛,你就大徹大悟,你就明心見性,你就超越六道、十法界了。

  所以,教化有順、有逆,違就是違逆,從反面的,順是我們講正面的,正面是善,反面是惡,沒有惡也不能教化眾生。所以,孔老夫子講「三人行必有我師」,這三人就是自己、一個善人、一個惡人,這叫三人。除了我自己做學生之外,兩個都是我的老師,對於善人,我們要跟他學習,他的善心、善念、善行,跟他學;對於惡人,他的惡心、惡念、惡行,我們要反省我有沒有,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。兩個都是老師,一個從正面教,一個從反面教。

  你要懂得這個道理,大乘的學人善知識遍法界虛空界。你不能說善財好命,他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識,我這一生一個都沒遇到,你完全錯了。我們從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,你所接觸的,這一天接觸男女老少,各行各業,都是善知識。問題是你得會!你有智慧能判斷,這個人是善的,我應當學他;這個人是惡的,我不該學他,我要好好的反省我有沒有這些過失。有,趕快改,沒有,好,從此以後不要犯這些過失,不都是老師嗎?所以,菩薩能成無上道,那就是學無常師,所有一切人都是老師,都是善知識。冤家債主找到門上來,怨有今生結的,有過去生中結的,他要來害我,我不迴避,我接受。就像忍辱仙人接受歌利王割截身體一樣,消業障!無始劫以來的業障,在這個屈辱之下消除掉了,業障消除掉之後,智慧大大的增長,菩提道上一帆風順。決定不能有絲毫怨恨心,更不可以有絲毫報復心,那你就錯了。所以,問題是你會不會學,會學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

  底下一句說,「欲知此業,由說法成」,這個業就是善業、惡業,非善非惡叫無記,眾生造業再多,總不外乎這三大類,這個道理很深。說法的人多,有人說善法,有人說惡法,這裡面我們要知道選擇。「遠邪惡,親賢善」,這兩句話是《古蘭經》裡面講的。對於賢善、倫理道德我們要親近;對不善,天天教殺盜淫妄,現在一般社會講的色情、暴力,我們要遠離,最好不要去接觸。為什麼?為了保持自己的清淨心,不被環境污染。所以這個自己要懂得,不看電視,不聽廣播,不看報紙,不看雜誌,真有用。

  前天我在新加坡,那邊的同修請我吃飯,其中有三位同修我不認識,這些年來都在看光碟,很希望跟我見一次面。其中有一個帶頭的,他告訴我,他聽我的錄相帶已經有七年,真正做到了依教奉行。他五年沒有看電視,電視、電影、報紙、雜誌統統放下,他告訴我,心地真的清淨多了。今年他學佛第七年,所以這兩年他出來了,前面這個五年找不到他。這不容易!真正能夠有這麼大的決心,這個人有成就。另外兩位是他度的,一個跟他學佛八個月了,另外一個才三個月。我聽了之後很歡喜,這個世間確實真的還有善根特厚的人,真的有聽到之後認真在做,我們緣沒到,還沒有接觸到。所以,在現代這個社會弘法利生,網路、衛星電視是非常好的方法。我們講經教學的場所就這麼一點點大,小攝影棚,可是效果延伸到全世界,這是要做的。

  我在這一生當中沒有建過道場,圖文巴買的這個小道場,是給悟字輩那些出家人,他們沒有地方去,圖文巴這個道場收容了他們。這個道場將來還是他們自己管理,現在我不能不掛個名,因為他們現在還沒有拿到永久居留,沒有拿到公民。再過兩年,我想兩年差不多,他們就拿到永久居留,拿到公民,這個道場就交給他們,我連名也不掛了。大家歡迎我,我們那個地方有個攝影棚,我會回到攝影棚裡面講經,這是我的本願。同學們如果要好好的學,那就像新加坡這位居士一樣,他從網路、衛星,還有些我們流通的光碟,他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,五年奠定了很厚的基礎,跟我們在一起談話,全是內行話。

  所以,學佛最重要的,要懂得通權達變,權變的原則沒有別的,利益眾生,以這個為前提。如果對於社會沒有大利益的我們不做,我們知道做的人也不少,讓他們去做。真正有大利益,我們有這個緣,他遇不到這個緣就沒法子,不能不幹,再辛苦也要做,不能怕苦。過去我跟同學報告過,真正學佛依教修行,也跟世間人講的一樣,四十歲之前,你還是受你過去生中業力支配;四十歲之後,跟過去生中的業力逐漸淡化,這一生當中的造作主宰你這一生的後半世,這個道理、事實都要了解清楚。所以,要好好的修自己的晚年,認真修自己的來生來世,這個人聰明,這個人真正覺悟了。

  清涼大師說,「欲知此業,由說法成」,這個此業就是前面講的善惡業,順化、違化,這個因果甚深。為什麼?它牽涉到前世,不是一生一世,牽涉到多生多世。我們一個人在這個世間,我們講習氣,有人有善根,有人沒善根,無惡不作。這什麼原因?若不是這一生從小養成的習慣,那就是過去生中的習氣,所以教育重要,古人懂得。冤親債主好好的教化也能轉得過來,這是教育,教育的功能要把敵人轉變成朋友,把冤家轉變成親人,這就化解了。現在講化解衝突,這能真正化解,可不能說要防恐,沒法子防。古聖先賢教導我們是化解,不是想種種方法來防範,也不是報復,一定要用道德感召,你要肯定人性本善。人都有良心,都有善根,只是他迷了,迷得太深,迷得太久,要以諸佛菩薩的聖教幫助他回頭,幫助他覺悟,這就對了。所以業由說法。

  「然說法成善,唯佛福田」,這很重要,福田接著來。福田為的是什麼?為的是讓這些迷惑的人回心轉意,接受聖教。我們現在在許多國家地區,中國大陸也不例外,我們建學校,我們建多元文化中心,來推動古聖先賢的教育。建立這些機構在這個地方屬於財布施,這個要知道。財布施不是目的,目的是法布施,這就是大乘教裡頭佛常說的,「先以利欲勾,後令入佛智」,這是智慧,這是善巧方便。引導他,慢慢他看出來,你這個人不變,真的是好人。原先以為你是假好人,你還有目的、有企圖,到最後,看到你一輩子到老死,你真的沒有企圖,真的沒有自己的名聞利養,真的是替社會做好事。佛的福田是究竟圓滿的福田。

  世間常言說得好,這個世界任何一個人,他一生的遭遇沒有一樁是突發的、是沒有原因的,沒有,都與過去生中的業力牽連著。因果通三世,這一生一切作為又牽涉到來生,因果纏綿,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。眾生沒有不求福的,所以要常常把福田介紹給他們,他們明白這個道理,就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,無論是物質生活、精神生活,都能改善。印光大師一生提倡《了凡四訓》、《感應篇彙編》、《安士全書》,大有道理!我佩服得五體投地。所以,我盡心盡力把他老人家的教誨擴大,擴大的方法,在現代最殊勝的無過於網路跟衛星電視,這些重要的教誨要用這種方式來表達。讓全世界的人,人人都有機會看到,人人都覺悟,人人都回頭,人人都自求多福,這世界多麼的美好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