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三八六卷)  2005/5/11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386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第四大段,說法甚深。

  末後李長者的開示,我們學了三分之二,後面還有一段,在「釋菩薩名」。我們把釋菩薩名這一段文念一念,「二釋菩薩名者,名德首者,為明此位,不離一法界性,以消痴愛,及一切煩惱,而常修習一切諸功德,名為德首。世界名青蓮華者,明此第五信心,是禪波羅蜜,心淨無染,無貪愛痴故,此是東北方」。昨天我們講到這個地方,今天接著這裡看,這是把方位指出來,東北方,下面還會說到。

  「佛號明相智,明此位」。此位就是五信位,就是德首菩薩。「進修之果,得法心淨故,如艮位,寅丑兩間,明相現故,故佛號明相智。用此方隅,以表禪定法故,以東北方是艮,艮為山,山表安靜不動義,是禪定義故」。我們就念到此地,這是一段。這個方位,《百法明門》裡面所講的「方分」,時分跟方分都是抽象的概念,沒有真正的事實,所以在《百法》裡面稱之為不相應行法。這個不相應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抽象概念,不能說沒有也不能說有,現在人講的空間跟時間的觀念。東北是方向,比喻第五禪波羅蜜,清淨無染。

  「佛號明相智」,這佛的德號也是表法的,明相是太陽還沒出來,天空已經很明亮了,這是叫明相。早起的人能看到,睡覺睡到太陽出來才起來,那就看不到了。智是般若智慧,般若智慧從哪裡來的?從禪定得來的。所以禪定功深,這個慧將開未開,我們一般人講,這個人的功夫達到開悟的邊緣了,但是他還沒有開悟,這個時候就是此地比喻講的明相現前,將要開悟了。這就說明禪定功夫很得力,定能生慧。

  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知道,戒定慧是性德,是一切眾生自性本來具足的。諸佛如來給我們所說的一切經,一切經是什麼?一切經就是戒定慧。所以世尊這一代時教,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,後人把它歸納、歸類分做三藏:經藏、律藏、論藏,這分為三藏。律藏就是戒學,經藏是定學,論藏是慧學,這個分法實在說很難分,為什麼?佛無論說大小乘,無論說什麼樣的經,長的也好、短的也好,最短的像《般若心經》,二百六十個字,三藏具足,裡面有講定、有講戒、有講論,統統具足,沒有不具足的。那怎麼個分法?古人分的標準,就是這三樣東西在這一部經上,哪一種說得多,分量多的就把它歸到哪一類。如果講定講得多的歸到經藏,實際上它有戒律、它有慧;如果議論多的,那就歸到論藏;如果講戒講得多的,那就歸到律藏。

  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,經律論三藏,無論大小本的經典,我們講文字長短,三藏統統具足。這個分法是後人分的,世尊在世沒有分,不但沒有分,世尊在世的時候沒有經典,這個道理要懂。任何一個人向世尊請教,我們今天講請法,請教,世尊為他說法,教導他,都是三藏具足,只是看哪一方面說得比較多幾句,後人根據這個分法。

  因此,小定開小智慧,大定就開大智慧。「煩惱輕,智慧長」,這我們佛門常說的,你煩惱能輕一分,你的智慧就長一分。這在我們自己學習過程當中有很深刻、很明顯的體驗,只要你真幹,鍥而不捨,對於世緣要放下,世間這一切人事跟環境都不可以執著。這個放下不是一下就放下的,那是不可能的,分分放。譬如捨財,我們舉這一個例子,我剛剛學佛還沒出家,老師教我學布施,布施就是放下,從哪裡放下?從捨財。實在講,我們初學佛的時候哪有財?我是個小公務員,每個月拿的工資僅僅夠生活,沒有多餘的,那怎麼辦?我們的生活盡量的節儉,還能夠省一點,生活過最低生活的水平。我那時候薪資,那時台灣錢一個月五十塊錢。我省到是除非必要的錢,不是必要的開銷,全部節省下來,我一個月可以用二十塊錢就夠了,還可以多餘三十塊錢。老師教我布施。

  在這個之前,我這些錢,我的生活都是很節儉,我的錢都拿去買書,喜歡讀書,沒有其他的嗜好。你說是看電影,那時候看電影,還沒有電視,我一年難得看一次電影,一次、兩次,絕對不是我自己去買票去看電影,別人請客;從來沒有到館子裡面吃過飯,那個費用太貴了。這些娛樂場所那可以說我都不接觸。我們這一點微薄的收入,我的生活圖書館跟書店,這是我常常去光顧的,喜歡讀書。

  所以老師教我放下,教我學布施。那我的布施,書,我選的是好書。從前很吝嗇,我的書不會借給別人看,什麼原因?別人不知道愛惜。有時候人家看書拿個鉛筆在書上亂畫,這是我很忌諱的;他拿去幾天,拿回來的時候,這個書本就很骯髒,這個我也很難受的,所以我不借給別人。老師說要布施、要放下,那就從我這個嗜好上,我的書可以借給人,但是新書絕對不借給人,我已經看過幾遍的,行。慢慢學,學上個半年、一年了,我的新書,我買來還沒有看,別人喜歡,我也可以先給他看,先借給他。逐漸逐漸把這個習氣才改掉,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。

  章嘉大師教我是給我限定了一個時間表,六年。我們第一天見面,他教我六個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,就從布施落實。我向他老人家告辭,他送我到門口,拍著我的肩膀告訴我:今天我教你六個字,你好好的去做六年。我也真聽話,就乖乖做六年。六年怎麼樣?六年真放下了,放得很徹底,只剩下兩套換洗衣服,一個鋪蓋,其他的真的全都放下了,書統統捐贈給圖書館,一心學佛。

  李老師在台中辦慈光圖書館,我的書全贈送給他。在那個時候,我送給他的書佔圖書館收藏的書五分之一,五本當中就一定有我一本,你就曉得我喜歡讀書,我喜歡收藏書,統統放下了。這出家的緣成熟,都是在老師意料之中。我出家身上一文錢沒有,常住給我買一張火車票,從台中到台北,台北圓山下了火車就是寺廟,我就在圓山臨濟寺出家的。捨盡了,七年的時間,第七年。所以要慢慢的放,一年比一年輕。

  出家之後學教,學教又要經書,世間書不要了,經書要,喜歡經教。有緣分,遇到李老師,跟李老師學教。這個時候佛書裡面,我們知道有很多好東西,沒有單行本,只有在《藏經》裡頭有。我也有一部《大藏經》,也捐了,在出家之前贈送給圖書館。出家之後就想,我學習的經典,我希望能夠得到這個經本,得到這個註解。香港佛經流通處,智開法師幫了我很大的忙,我一生感激他。上一次他到這裡來看我,我們兩個同年。在那個時候我不知道,跟他沒有見過面,以為他是老法師,所以我寫信給他都稱他老法師。到以後見面才曉得我們同年。

  我想要的書,我就寫信給他,他就給我找,幾乎都找到,這是感應不可思議,而且都是線裝書。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《楞嚴》,居然他給我找了二十多部古註,參考書,所以我這參考東西非常豐富。李老師還借了,大概借了五部,因為他講《楞嚴經》,我提供他,他想到哪種註解,我說我都有,他說:奇怪,你怎麼會有這麼多東西?感謝智開法師,他給我蒐集這些資料,收到馬上寄給我,不要我付錢,記帳,什麼時候有錢,什麼時候付給他。如果當時要問我要錢的話,我沒錢,剛剛出家沒人供養,生活很困難。可是有人供養的時候,我就告訴他:我現在買一套書多少錢,你替我付,這就是供養我。我手上不要拿現金,他們就替我付錢。所以我跟智開法師往來至少有十年,時時刻刻提供這些資料給我。

  雖然出家之後又擁那些新的參考資料,這東西還是自己必須有的,可是心裡上跟過去不一樣,過去心裡有執著,這個時候心裡很淡薄。我的這些參考書,有人喜歡用它,都可以。以後有很多我都拿去翻印。像現在這個《華嚴經疏鈔》,我就是用以前智開法師替我找來的本子,線裝本四十冊,現在我們把它翻印,裝訂成十冊,這諸位都看過、看到的。我們翻印這個比原本還好,為什麼?字放大了,原本字沒這麼大,我們把它放大。一本變成一千本、變成兩千本,到處流通。這個本子我們可以去做記號、寫字沒有關係,原本不可以,原本是代代相傳,我們還要傳給後代。現在這個原本,有少分在澳洲,多分是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,我送給他們讓他們出版,翻印流通。

  所以什麼都要捨!身心世界,連佛法都不能執著。《般若經》上佛講得好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這個非法就是世間,世出世間法統統不能執著,要捨。世尊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,你看世尊他老人家一生,他所擁有的就三衣一缽。佛如是,佛的弟子亦如是。常隨眾,我們都知道,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每一個人的財物都是三衣一缽,除這個之外,一無所有,絕對沒有金錢。那個時候經本也沒有,佛沒有寫書、沒有經本,只是口傳。每天聽佛講經說法,有疑問提出來研究討論,沒有記錄、沒有文字,這是最初的教誨。我們知道經典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,弟子們在一起把它集結出來。這裡頭最重要的阿難尊者,阿難尊者複講,記憶力最好,確確實實是過目不忘。他有這麼好的記性,所以請他複講,同學們作證。五百阿羅漢作證,聽到阿難講經,沒錯,佛是這麼說的,這就節錄下來。所以成為流傳後世的經典。

  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世尊當時在世的方規,今天我們所擁有的,一定要曉得,有而非有,非有而有。我們可以用,這是我常常講的,今天講「權」,我們有使用權,不能有所有權。要有所有權,這個東西我的,麻煩來了,什麼麻煩?給諸位說,增長我執,這個麻煩可大!六道生死輪迴的根就是我執,我執拔掉,超越六道的希望就大幅度的提升。念佛求往生,哪有不生的道理!

  今天在現實環境之下,我們不能不建道場,過去我們在美國建了道場,現在還在;我們離開美國,完全捨掉。台北我們也有兩個道場,有個圖書館,有個佛陀教育基金會,也是完全捨掉。現在在澳洲建立道場,我捨乾淨了,現在讓悟字輩、年輕人,給他們。此地這個道場掛個名而已,絕不過問。現前所要的就是攝影棚,每天在這裡講經,講完之後,講些什麼我自己也不知道。心要清淨,心裡面不能有一樣東西,《壇經》所說「本來無一物」,你有東西就壞了。

  佛法沒有別的,行門、修行歸納到最後就是一個字,捨。到最後把那一品生相無明也捨掉了,你就成究竟圓滿佛。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破,他還沒放下,他還沒捨。所以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修什麼?放下而已。布施就是放下,身外之物統統放下,沒有一絲毫牽掛,自己的身體也要放下。你放下之後,你才曉得那個自在、那個快樂!你有牽掛、你有欲望、你有分別執著,你有苦,那是煩惱習氣。自性本具的無量智慧、無量德能、無量相好都被煩惱習氣障礙住了,不能現前。

  菩薩修行,這是第五個階段,好像我們現在讀書,一年級、二年級,這是五年級,小學,十信位是小學,小學五年級。主修的,禪定波羅蜜,心地真正清淨,貪瞋痴慢疑惡見都放下;雖放下,還是藕斷絲連,不乾淨,為什麼?如果是乾淨的話,他就超越六道,五信位還沒有超越六道,七信才超越。七信位等於小乘阿羅漢,超越三界六道,五信、六信還沒超越,有相當的定功。這個定功一般來講,在四禪天、在無色界天,這是修行人,修行人就是四禪天裡面五不還天,他不再到欲界來了。所以在此地講,他這個「明相」剛剛現。

  我們看這是他這裡面方位講「如艮位」,艮是八卦裡面的艮卦,艮卦是山,「山表安靜不動」。我過去沒到過山東,這一次在中國訪問,順便到山東濟南去看看泰山。到了泰山,我也爬到泰山頂上。小時候讀書,古人講「登泰山而小天下」。泰山讓人家感覺到它那個底盤很大,山並不是很高,底盤很大是很穩,確實顯示出安靜不動。這個上面有個廟就是東嶽大帝,東嶽泰山。故事我們聽得很多,沒去過,這次去看了一看,也去東嶽大帝廟裡面去拜一拜,拜廟。

  「淨極光通達」,淨到極處就生慧,這個慧還沒發出來,但是明相出來了。所以他這個明相講「寅丑兩間」,這是講時辰,寅時是早晨三點到五點,寅時;丑時是晚上,夜晚一點到三點;兩間,那就是兩點到四點之間,那就是三點鐘,大概在夏天三點鐘的時候明相就出來了。天空東方發白,東方已經亮起來,太陽沒出來,太陽出來大概還要一個小時。一個小時之前,一個半小時之前,東方發白,說明智慧快要透出來,取這個意思。

  這個意思給我們很大的啟示,我們不是要求智慧嗎?說實在話,只有智慧才能解決問題,世出世間無論什麼問題,智慧開了,統統解決。那個問題愈麻煩愈嚴重的,你仔細去觀察,煩惱重,妄想分別執著太深!所以他有許多問題不能解決。果然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明相現前,自然通達。我們今天講,你看一樁事、看一個問題,你看的面很廣、你看得很深,那是智慧。

  任何一樁事情,它的深度、廣度都是沒有止境的,這我們在大乘教裡體會到的。像這個經,經文的義趣、義理,每個字、每句都是深廣無盡。簡要詳明的講,像隋唐時代,賢首、清涼講《華嚴經》,那我們要是聽到,他講得很簡單,點到為止,這註解就是。我們要是粗心大意來讀這些註解,讀清涼大師的《疏鈔》,讀李長者的《合論》,那李長者的《合論》更簡單,你不知道它的深廣;必須你自己依教修行,契入三昧。

  學《華嚴》,契入華嚴三昧;修淨土,契入念佛三昧,智慧開了。縱然沒有大徹大悟,你有大悟,你有小悟,積小悟就成大悟,積大悟就成大徹大悟。怎樣積?放下就是累積,不斷的放下。首先一定要從名聞利養放下,這個東西是嚴重的傷害、嚴重的障礙,名聞利養邊都不能沾,決定障礙你的悟門。縱然遇到真善知識給你細說經論,你也不會通!你自己體會不到。聽的時候滿好聽,覺得很有道理,聽過之後就完了;過個二、三天,印象全沒有了。這種現象我們看到很多很多,我們自己能夠累積一點,那是什麼?鍥而不捨,天天幹。

  所以要想一想,世尊當年在世是每天講經說法,帶著這群學生。學生跟著老師,不離開老師的,一年到頭跟著,老師到哪裡就跟到哪裡,出家了,他不回家。老師的教學,不但有言教,身教,身語意三輪說法。學生長時期接受老師的薰陶,這得利益。我們不懂這個道理,沒有這種緣分學習,你怎麼能成就?所以現在人說老實話,物質受用超過古人太多太多了。講到世出世間學問的修學,那比古人是大幅度後退。

  可是如果真正學的人,真正想學的人,現在這個科學工具是好方法。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你選擇你喜歡的經論,就專學一部。找一套光碟、一套錄相帶,你可以反覆多次的去學習。你說找個老師,說這一部經給你講個兩遍、三遍,不可能。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沒重複的。古大德只發現一個例外,《無量壽經》,肯定《無量壽經》世尊當年在世至少講過三遍,為什麼?流通在中國的這些版本,原本,中國人都把它翻成漢文。

  《無量壽經》在中國有十二次的翻譯,但是現在只剩下五種本子還流傳到現在,另外七種失傳了。在這五種版本裡面非常明顯不同的地方,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,有兩個本子四十八願,有兩個本子二十四願,還有一個本子,南宋所翻譯的是三十六願,這就證明他們用的原本不是相同的。如果是相同的,這四十八願,應當每個人翻都是四十八願,不能把四十八願翻成二十四願,把它翻成三十六願。所以從這個地方肯定《無量壽經》是世尊在世多次宣講,這是很少有的,其他經典幾乎都見不到這種情形。《金剛經》,《大藏經》上有六種譯本,大同小異,肯定原本是一個本子。

  所以我們學習,一定要曉得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你才會有成就。最忌諱的是你學得太多、學得太雜,那就難了。我們早年跟李老師學教,李老師的限制非常嚴格,只准學一部經。你同時想學兩部經,他不教你,他說你到別的地方去學;佛學院裡很多,可以同時學好多部經。李老師這個經學班,像教私塾一樣的,每個人只准學一種,絕對不可以學兩種,真有效果。一部一部的學,一部學好了才可以學第二部。那個學好的標準,實在講是很低,不高!就是你上台把這部經講一遍,老師在下面聽,聽了他點頭,滿意了,行,這一門算是你畢業了,再可以學第二部。

  我在台中跟他十年,十年學五部經,這五部經在別人的話,一年就學完了,我在那裡搞十年。我把這五部經說出來,也許你們哈哈大笑,我第一部學的小乘經,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,這個經我講過很多遍,有《講記》,你們都可以看到,我第一部學的。第二部學的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第三部學的是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就是流通本最後的這一卷,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,第四部是《金剛經》,第五部算是大部頭的,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。我就學這五種,十年。

  古人講的話沒錯,「一經通,一切經通」。《華嚴》我沒有學過,《法華》也沒有學過,可是我都講過;法相唯識,我沒有學過,我也講過,而且在學校開這課程。古德教你專注,學一樣東西專注,沒有別的,定。你心定在一門,容易開慧,會生智慧。同時學很多,算你聰明,過去今生你的善根深厚,你所學的是常識不是智慧。這個道理我們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才知道應該怎樣修學、怎麼個學法,我們才能得到真正利益。

  現在在各地方講《弟子規》的蔡老師,你們有很多人都認識他,現在好像也挺出名,海內外到處都請他去講。他學了多久?我告訴諸位,他只學三年。為什麼能講得這麼好?他就是真正能夠把握住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沒有別的訣竅,他就是相信這句話,他就是抓住了這句話,依教奉行。

  他《弟子規》的學習一年,一年就行了,因為它短,不長!全文只有一千零八十個字,三百六十句,一句三個字,一年的時間。這個學習不是學到會背、會講,不是的,落實,用一年的時間真正把它做到。做到,戒定慧三學都在其中,都具足了。戒學是規矩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這是戒律;因戒得定,你一年的時間,心無二用,就在這一本小冊子裡頭。你把它做到了,在落實裡面,你就有體驗、就有悟處,你把它做到了。你要是不落實,你沒有悟處;落實就有悟處,有體會,有悟處,然後你把你的體會、悟處、心得報告出來,聽的人從內心裡頭受感動,那就不一樣。所以他一年把這個做到了,真正契入。

  第二年出來講,講一年。今年是講演的第二年,講了幾十遍,一遍比一遍好,專家!有這個基礎,無論是講世法或者是講佛法,他將來都是高手。一經通,《弟子規》不是佛經,行,只要通。通是什麼?通到慧!佛經是自性智慧的流露,你智慧開了,佛經一展開一點障礙沒有。這是很好的一個典型擺在面前,三年成功,絕對不是佛學院能學得出來的。我提出來給諸位做參考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看李長者的開示,從「佛號明相智」,從這個地方我們把它念一念。「佛號明相智,明此位進修之果,得法心淨故。如艮位,寅丑兩間,明相現故,故佛號明相智。用此方隅以表禪定法故,以東北方是艮,艮為山,山表安靜不動義,是禪定義故」。前面我們講了不少,因為這是我們現前必須要知道學習的。

  尤其同學們,無論是經教、無論是念佛都要專一,「一門深入」,不能搞得太多、太雜;太多太雜對自己決定是有害的。一般人不知道,學得多、學得雜,長知識不長智慧;一門深入,長智慧,通一切知識。智慧他通!但是知識不通智慧,這裡頭的得失一定要很清楚、很明瞭,我們才真正知道應該怎樣去學習。能夠在很短的時間有殊勝的成就,所謂是事半功倍;如果同時學好幾門,那真叫事倍功半,這個效果不成比例。這現前修學的人很多,不曉得這個道理。這個道理確確實實如經中所說,要真實智慧。

  這前面我們讀到的「唯智能知」,沒有真實智慧,這裡頭很深很深的義理境界,沒法子。所以不開智慧不行,一定要開智慧!這是我們不厭其煩的要多說幾句,也希望我們自己能在這一生當中破迷開悟;縱然不能大徹大悟,也要有相當的程度,關鍵是在我們能不能放下。這是我常常講的十六個字,「自私自利」能不能放下?「名聞利養」能不能放下?「五欲六塵」的享受能不能放下?「貪瞋痴慢」能不能放下?果然把這十六個字統統放下,你就得清淨心,你就生智慧。

  教中常說「煩惱輕,智慧長」,這句話是真理。煩惱重,智慧就不生,一定要煩惱輕。修行人功夫不是別的,煩惱一年比一年少,心地一年比一年清淨,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長。我常說,這就是「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這是我二十六歲的時候,方東美先生教我的,我對老師相信,我不懷疑。老師教我,我真幹!幹了五十四年,真有效果,證明老師沒有欺騙我,所以我對老師感恩戴德,念念不忘!每天講經之前,我都拜老師;講完之後,迴向給老師,以此報師恩。雖然老師不在世了,我們心目當中,老師時時刻刻在面前,沒有離開老師。

  「寅丑兩間」,實在講寅丑就是講的定慧,丑代表定,寅代表慧。寅,明相就現前了,丑還沒有,丑時一過,寅時就來了,明相就現前了。淨極光通達,所以佛號就叫「明相智佛」,叫明相智。「用此方隅」,就是用這方位,這個方位如果我們用在現在時鐘裡面看,那非常明顯,夜晚兩點到四點。一點到三點,丑時,定,人定了,睡熟了;三點到五點是寅時。所以修行人,寺院庵堂幾點鐘起床?三點鐘,都跟這個有關係。為什麼三點鐘起床?明相現前,你不能再昏沈了。所以修行人,世尊當年在世,晚上睡眠是四個小時,中夜,中夜就是我們現在十點鐘到兩點鐘,他兩點鐘就起來了,四個小時。一般寺院裡面修行,晚上是九點鐘到三點鐘,六個小時,夠了,你會休息得很好!三點鐘起床,寅時,明相現前,不能再昏沈了。他與這個相應,所以用這個來表禪定法。

  哪個方位?這是「東北方」。東北方在八卦是艮卦,艮是山,山代表「安靜不動」,我們前面舉泰山為例,很明顯的能夠看出,穩如泰山。古人是有這麼一個成語「穩如泰山」,他為什麼不說別的山?我們到泰山去一看,果然如此,底盤很大,看出穩重的形象,表安靜不動。在此地不是說身不動,心不動。我們能夠在現代這個時代,花花世界,能在這個世界裡面,六根接觸六塵做到如如不動,穩如泰山,這叫禪定。禪定不是盤腿面壁,盤腿面壁是做一個樣子給別人看。禪定的實質就是安靜不動,安穩清淨,不為外境所轉。

  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都是外面境界,見到、聽到、接觸到了,心裡頭如如不動。如如不動是什麼樣子?沒有分別執著就是禪定。你還有分別,你的心動了;你還有執著,你就大動了,喜怒哀樂愛惡欲,這七情,七情是大幅度的波動。怎樣做到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如止水?那就明相現前,如如不動,清清楚楚。不但是你看得清楚、聽得清楚,這個不算清楚;你一看一聽,知道前因後果,這叫清楚、叫明瞭。今天社會的動亂,什麼原因動亂,清楚;這個動亂後果是什麼,清楚。有人來問你,如果我們在這個動亂社會怎樣能夠保平安,行,也清楚。

  像現在許許多多人所關心的、所在那裡探討的,怎樣能夠化解衝突。我們這一看一聽很清楚!有沒有方法?方法多得很,古聖先賢的教誨都是方法,無論用哪一個方法都能夠達到效果;你不會用,那你就沒法子。為什麼古聖先賢的方法都會有效果?古聖先賢的心都淨,都是安靜不動的,不會被外面境界轉,所以他有智慧。他的言語是智慧,他的文字是智慧,他當年在世那個教誨是智慧,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。這裡頭的意思很深很廣,我們要有能力辨別。這是「釋菩薩名」這一段,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

  再看末後的第三段「配隨位因果」。隨位就是隨當位,這個當位就是現在德首菩薩所代表的五信位。五信位的因果是什麼?「常以自心根本不動智佛為所信之因」。這一句非常非常重要,這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。這句話我們講得簡單一點,佛說了,儒也說了,儒家講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根本不動智就是本善,不為外頭境界所動,你說這善不善?這真善。還會受外面境界影響,不善,不是真善。本善是絕對不會被外境所影響。佛常說的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」,自心不動智是佛性裡面的般若智慧。世出世間大聖大賢所教,教這個;一切眾生所學,學這個,那你就真的做學問,真學了。世間人所謂實學,這是實實在在的、真真實實的在學習,與性德相應,與本性本善相應,與本具佛性相應。

  在這個世間教學,諸位好好想想,還有比這個更殊勝的嗎?我常說,方東美先生教我的,「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我們大家在一起學習,你們自己想一想是不是最高的享受?細心去觀察,你在這日常生活當中,種種享受有沒有比我們在學習經教、聽聞佛法這個享受更殊勝的?沒有!這是醍醐上味,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入了這個境界,這個世間是五欲六塵的享受,你自自然然置之不問。你們覺得那個好,你們去,我這裡比你更高的。你懂得五欲六塵享受,你不懂得經教學習的享受。

  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,你不懂!什麼人懂?契入的人懂,入境界的人懂。不入境界的人,哪裡知道!法味要不是這樣濃,我不可能搞五十四年,樂此不疲!五十四年當中,我在講台上講,講學、教學四十七年,最快樂的一樁事。這一樁事情,古人常說「誠於中,必形於外」。我在國際上見過不少人,交過不少朋友,有一個最明顯的感觸,人家跟我接觸就感覺到我很快樂,滿面笑容。這個笑容他們能看出來,從內心裡面生出來的,不是裝模作樣!內心裡面生出來。所以人家,很多人琢磨,我知道,也有人告訴我,淨空法師為什麼這麼快樂?無論在什麼時候,跟我接觸都是滿面笑容,常生歡喜心,這是法味!

  這門東西真好,可惜你沒有嘗到,你要嘗到,我相信你跟我一樣快樂。你要比我入的深,那你比我更快樂。愈深入愈快樂,只有樂沒有苦。這個樂不是相對的,不是苦樂之樂,苦樂是世間的,超越世間,苦樂兩邊都捨掉,真樂!就是《論語》裡面講的悅,「不亦說乎」;佛法裡面講的「法喜充滿」,常生歡喜心!這裡頭流露出性德,戒定慧三學的流露。所以這是教,教這個,學,學的這個,一定要曉得自心根本不動智是所信的因。

  我們今天學習最大的困難,沒有這個因,這個因是什麼?知道自己有佛性,知道自己本來是佛。我最近講得很白,因為在國外,這佛學的術語是很深、很難翻譯的,我用大家聽得懂的這個術語講,我講一個「愛」字。諸佛如來修,修什麼?修自愛,修愛他。諸佛如來教化一切眾生教什麼?教人自愛,教人愛他。這大家好懂,容易懂,就這個意思。

  什麼叫自愛?知道自己本性本善,知道自己有佛性,這是自愛。我現在雖然有,但是迷失了,性是本善,可是我今天思想行為不善,那我要自愛,我要把不善回歸到本善,這是真正自愛。我知道本來是佛,《華嚴》、《圓覺》都說: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。可是現在當凡夫,這就是不自愛。我如何轉凡成聖,這就是自愛。就是這個地方這一句話,我們修行要以「自心根本不動智佛為所信之因」,你哪有不成就的道理?這句話你要是念了幾遍還不懂這個意思,你就用我那個淺顯的話,「人性本善」、「人人皆有佛性」、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你就記住這三句;第一句儒家聖人講的,後面兩句都是佛說的。我要回頭、我要回歸,這叫自愛。

  我怎樣幫助別人?幫助別人就是希望他也懂得這個道理,他也知道自愛。幫助別人是愛人,無條件的幫助別人。我講得是很白很白了,如果諸位是聽了之後,你才曉得這個經的意思真正是好,這種教科書到哪裡去找?方老師當年介紹我,特別介紹《華嚴經》,他說《華嚴經》是大乘佛法的概論,無所不包。他晚年在輔仁大學博士班開課就開「華嚴哲學」。他一生最嚮往《華嚴》,最歡喜《華嚴》,他說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我對於《華嚴》特別愛好,當然受他的影響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可是我沒有前面的基礎,你就很沒有辦法契入《華嚴》。

  《華嚴》的確是一乘教,那我前面的基礎,就是在李老師那裡學的這五種東西。雖然不多,我學得很認真,認真也就是真正落實、真正認真努力去做。清涼、李長者這個註疏我才能看得懂,我才能看出味道出來。我要是體會不到,我就說不出來了。你們大家聽我講經,尤其是跟到我很多年的,你看看我年年講的不一樣,你就曉得是年年有長進,有進步!月月有進步,很明顯的你能看出來。然後你能體會到這個課本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用處太大了,確確實實指導我們過幸福美滿的生活,這是佛祖恩德。經是佛說的,解釋是清涼、李長者給我們的。清涼大師、李長者都是我們的祖師,他來指導我們學習,幫助我們契入如來所說真實義。

  「進修得明相智佛為果也」,這一句很重要。「進」是精進,精進不懈怠,認真的修行,依照經典的理論、方法、境界來修學,那我們就得,得什麼?得智慧。煩惱輕,智慧長,我們得智慧。得智慧是修行的效果,講這一個階段。「說法甚深」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現在請看第五大段,「福田甚深」,我們看到這個標題,咱們把經文念一段:

  【爾時文殊師利菩薩,問目首菩薩言:佛子,如來福田,等一無異。】

  我們就念到這一句。這一句對我們來講,好像關係特別親切,為什麼?不管學不學佛,不管信不信仰宗教,哪一個人不求福?再講得通俗一點,誰不想發財?誰不想聰明智慧?誰不想健康長壽?這三樣都與『福田』有密切關係,為什麼?都是福報。福報從哪裡來的?福報是果,果報,果必有因,這個「田」就比喻著因,你有「福田」,在這裡種福,它才會生長福報出來。

  許多同學都知道,佛門常說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。我初學佛的時候,章嘉大師這句話跟我講過好幾遍,我的印象很深刻。真的,一點都不錯,有求必應。求的時候說沒有感應,我這五十多年當中還沒有遇到一次,我有求就會有感應。但是求,老師教得很好,如理如法。如果你為貪瞋痴,你求就沒有感應。如果你是為修行,為斷煩惱、為開智慧,為提升境界、為教化眾生,沒有不感應的,真的是有求必應。自己修行過日子,不需要財富,物質生活可以做到很簡單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能夠把這些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統統捨掉。但是要為教化眾生,要為把佛法普及到全世界,利益一切眾生,那沒有財不行,做不到。譬如現在我們用高科技來做弘法的手段,網際網路需要錢,衛星電視用錢更多!那我們身上一分錢都沒有,錢從哪裡來?從十方來。需要多少?足夠用,也不會有太多的,會用的恰好,你說這個多自在!

  現在在目前,最重要的一樁大事情,就是要培養後繼的人才,這是大事!後繼無人,我常常講,你一生當中做得再好,後繼無人,你死了就完了,你的事業等於零,沒有業績。所以中國古人常說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,這個「後」就是講繼承人。絕對不是說你的兒女多;兒女多,沒有一個能繼承你事業的,那還是等於零,你還是無後。後是講繼承你的道統、繼承你的學術、繼承你的事業,是這麼個意思,不能把它解錯!以為我有兒女傳宗接代,這就行了,錯誤了。你兒女雖然多,也傳不了宗,也接不了代。世出世間法都講「道統」,你的家庭,你讀讀歷史,過去祖先在早年,幾百年前、幾千年前,他做過些什麼事情?有過輝煌的成就。我們這一族的後人,有沒有把他的成就繼承?有沒有能夠發揚光大?這才是真正的意思,無後為大。

  在今天,儒有沒有傳人?佛有沒有傳人?這是我們很憂慮的事情。所以怎樣來辦學、來培養人才?成就人才就是培養人才。不是說我們辦個學校,我們教人家怎麼樣講經說法,這個不行。我們要辦個學校,希望這些學生都能夠成賢成聖,成菩薩成佛,他有成就,他自然就教化。所以辦學的目的是成聖成賢!中國古人說得好,「讀書志在聖賢」,讀書不是志在功名富貴,不是這個!是志在聖賢。學佛志在成佛作祖,祖是菩薩,作佛作菩薩,那就是後繼有人!這些統統是屬於福田的事情。所以在這個段落,這一大段裡面,我們要學著怎樣種福田,怎樣成就自己這一生的福慧。你就曉得這多重要。

  首先,這一定要成就自己,自己不能成就,你怎麼能教化眾生?所以首先要成就自己的福慧圓滿,然後才能幫助別人。說到這個地方,我自己非常慚愧,我修得不好,一百分當中,我才是有個幾分而已!我常常講,百分是圓滿的佛法,我今天所得到的是三、五分而已,可是我就很有受用。所以我天天還是很認真、努力向上提升。天天還是學的放下,放下執著、放下分別、放下妄想,我天天還是幹這個。

  這些年來,至少有十幾年,國內有許多大德,早年對我最關心的,趙樸老、茗山法師,每一次見面一定會提到:落葉歸根,早一點回來!所以這些年來,我也常常回來看看,能不能回來?不能。為什麼不能?國家那邊沒有障礙,障礙在哪裡?同學們太熱情了,這個熱情造成了障礙,我不敢回去。我很想回去,回去沒地方住。現在這個訊息非常發達,我住在哪個地方,人家都知道,知道,四面八方都來看我,我應接不暇。不要說多,一天來一百個人,我就受不了,還能修行、還能辦道嗎?這是什麼?這是同學們還是情重於智。大概我的看法是百分之八十的情,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智,我就沒有辦法。

  什麼時候我才能回去?情跟智平等了,一半一半,你們有百分之五十的情,百分之五十的智,落葉歸根的緣就成熟了。否則的話,我還是要在國外流浪,沒有辦法。一到一個地方,一被人發現了,趕緊就要走。如果不走,一、二天就會有幾千人來看我。我自己應酬很苦,公安擔心,怎麼會有這麼多人聚集在這裡,到底出了什麼事情?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。我們希望對國家、對社會不能造成絲毫困惑。這個道理,同學們一定要懂。

  我也做過幾次的聲明,如果我要是回國,我是平民身分,是一個普通的出家人,我絕對不會做寺廟的住持、當家,我不會做。我也不會做佛教協會的會長,政府裡面有人大委員,還有政協委員,我什麼名義都不要我才能回去;我要有一個名義,我就不會回去。我天天說捨名聞利養,我自己還去搞這個東西,講不通!我一向跟大家說的,我們在這個社會上從事任何一個行業,這是正業,只要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,與社會其他行業合作,天下太平。我們的行業是什麼?行業就是講經、說法、教學。所以我無論在什麼地方,我所需要的,不是要寺廟也不是要精舍,我就是要一個小的攝影棚;我要網路、我要衛星,我們把自己學習的與全世界志同道合的同學,我們天天在一塊學習,利用這高科技,我就需要這個;其他的,什麼都不要,什麼名分都不要。

  東天目山齊素萍居士非常熱心,我看到有一些雜誌、報紙上提到她請我做東天目山住持,我能去嗎?不能。同學們,你們要有智慧,東天目山沒有攝影棚的設備。建個攝影棚不難,還有一些服務的人員,你們都看到了,有許多工作人員在協助錄相、立即轉播,後頭還有製作,這文字的部分打上去,再送到衛星電視轉播。所以有很多工作人員跟著我,我們這是一個班子,不是那麼單純的事情。所以任何道場請我做住持,我都沒辦法接受,這是同學們一定要搞清楚、要搞明白的。

  我們學佛的人絕對不離開佛陀的教誨,天天在認真努力的學習,希望自己境界不斷向上提升,這個自己得真實受用。這些年來,在國外幫助社會化解衝突、促進安定和平,有五年了。我現在年歲也大了,這個事情我也要放下,所以今年過了,明年就不幹,希望年輕人接著我去做,不是我不做就沒有了,後繼有人。所以我出去都帶一些年輕人,我有我的用意,這年輕人讓他們熟悉,讓他們了解,他們去做。他們常常跟著我,我的接觸、我的談話,他們都聽得很熟、都了解,這個事情他們能做,我有信心。有困難來問問,重要地方,需要我講演,我在攝影棚講一個錄影帶,帶去播放就可以了;或者翻成文字印成講演稿發給大家,更好。所以我們看到這個「福田甚深」,對我們眼前有迫切的需要。今天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