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一六四卷)  2003/11/24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164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四聖諦品」,鄰次十界第八段,西北方歡喜世界,第三段看起,苦滅聖諦。我們將經文念一段:

  【諸佛子,所言苦滅聖諦者,彼歡喜世界中,或名破依止,或名不放逸,或名真實,或名平等,或名善淨,或名無病,或名無曲,或名無相,或名自在,或名無生。】

  到這裡是一段。這一段是出世間果上的名號,也就是究竟菩提的名號。第一個名號『破依止』,清涼大師有註解,「滅名破依止,身與煩惱,互為依止,展轉無窮,唯證滅理,方能永破」,這個解釋很清楚、很透徹。首先要了解,什麼叫「依止」?「依」是我們平常講的依靠,「止」就是住的意思。身跟煩惱互為依止,我們的身依止在煩惱當中,煩惱也依止在身中,這叫互為依止,這個事情麻煩。煩惱不會隨著我們身生滅而生滅,我們這個身滅了,它再去找一個身,所以這個現象就是展轉無窮,麻煩就大了。生生世世,不但是這個身,身跟煩惱的關係我們得搞清楚,還有外在的世界,這是我們身所依止的。身是內依止煩惱,外依止境界,境界也是煩惱變現的,這個理就很深了。確確實實,不但世間人不知道,出世間許許多多人也不知道;有些知道的,知道得不夠透徹,所以境界轉不過來。如果徹底明白了,他就能轉境界,就能轉物,像世尊在《楞嚴經》上所講的「若能轉物,則同如來」,他能轉。

  我們為什麼轉不了?不知道這個事情,從來沒有念頭,沒有起這個念頭想轉。聽到佛經上所說的還是轉不了,這個原因我們講席裡面講得很多。為什麼轉不了?煩惱習氣太重。我們戒定慧的修養不夠,敵不過煩惱習氣,轉不過來,對於境界這個事了解的也不夠透徹。在這種狀況之下應該怎麼辦?夏蓮居老居士教人讀經去,這句話有道理。讀經,會讀的人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,他有能力伏煩惱;智慧開了之後,他就有能力轉煩惱,轉煩惱就是這個地方講的「破依止」。所以「唯證滅理」,證是你親證,證什麼?證滅的道理;實在講,就是般涅槃之理,般涅槃的性體,這個依止就永遠斷絕了。

  依止是怎麼形成的?諸位想想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是從這兒生的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非常微細、非常堅固,就是相宗所講的阿賴耶識,「來先去後作主公」。雖然身與煩惱互為依止,這裡頭煩惱是主,身是客,身有生滅,煩惱常存,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。我們這個身不能生生世世帶著走,煩惱是生生世世帶著走,它不斷,但是它在六道裡頭必然要找一個身做它的依靠。在這裡我們用個比喻來說,我們把煩惱比作我們這個人,把身比作衣服。衣服常常換洗,換洗就好比在六道裡面捨身受身,可是這個人他不隨著衣服換洗。這裡頭賓主就明顯的顯示出來了,人身是主,衣服是賓,但是人身離不開衣服,衣服也不會離開人身,這就是互相依止。

  到什麼時候依止破了?什麼時候知道無我、無我所。無我、無我所,這時候還有沒有身?有身。還有沒有煩惱?煩惱沒有了,煩惱變了,變成智慧。智慧也遍法界虛空界,跟煩惱一樣遍法界虛空界。煩惱是一定要找個身,智慧不要找身,不要找身它能現身;找身是攀緣,現身是隨緣。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應化在十法界,現無量無邊身,這個身為什麼現的?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,雖現身,不染污。雖然現身,說實在話,從來沒有起心動念,從來沒有分別執著,那就是煩惱沒有了。

  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,分別是塵沙煩惱,執著是見思煩惱,所以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統統沒有了,變成智慧了。妄想變成大圓鏡智,分別變成妙觀察智,執著變成平等性智,轉八識成四智,現的這個身相,身相是前五識,轉變為成所作智。由此可知,佛菩薩在九法界裡頭示現的身相,我們總的說身相,要別說那是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。現男女老少各行各業,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,不但現有情身,還現無情身,現樹木花草、現山河大地。

  示現的目的無一不是令眾生開悟,讓眾生眼見耳聞,身體接觸,豁然大悟。這一悟,依止就破了,他悟什麼?悟諸法實相,就是一切法的真實相。真實相是從真實理現的,理是能現,相是所現,真理跟實相是一不是二,也是互相依止的。它互相依止跟我們的身跟煩惱依止還不相同。身跟煩惱依止,我們曉得煩惱的時間長,身體時間短;實相跟實相之理的互為依止,都是永恆的,都是不生不滅。你可以說它是二,你也可以說它是一,一而二,二而一,圓融無礙。所以《華嚴》裡面講,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這一句裡頭含義就很深。

  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應該怎樣學習?這個名詞提醒了我們,有依止這個意念,有依止這個事相,這是錯誤的,佛菩薩果地裡頭沒有。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為什麼要去?依止極樂世界,依止阿彌陀佛。依止就是一般人講依靠,我去投靠他,皈依就是投靠的意思。他是個救世主,我不投靠他投靠誰!世出世間救世主很多,很多救世主能救一時不能救長久,這都是事實。唯獨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能夠救度我們永恆,為什麼?到那邊去之後,一生肯定成佛。到那邊去修道,到那邊去證滅諦理,不是去做別的。千萬不要聽說極樂世界,到那邊去享樂去,這個觀念錯了,這種觀念去不了極樂世界。去幹什麼?去上學,去求覺悟,不是為別的,這就完全正確了。

  我們在這個世間,煩惱習氣斷不了,轉不過來。非常想學習,這個地方不是學習的好環境。善知識太少,多少人不只一生遇不到,甚至於多生多劫都遇不到,你說這多苦!到西方極樂世界,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到處都是!善友如林,像森林一樣。你所見的、耳聽的、接觸到的全都是善知識,在這個環境裡面修學,你說多快樂、多幸福,當然快速的成就。成就什麼?成就破依止。所以,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是依止,到那裡之後破依止,破依止就證如來果地上的大般涅槃。我們果真把這樁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一定死心塌地,不會再做第二個想法了。我只有這一念,念念皈依阿彌陀佛,南無就是皈依的意思,就是投靠的意思,誠誠懇懇、恭恭敬敬投靠阿彌陀佛,就叫南無。所以這個名稱很好,確實提醒了我們。

  我們再看第二個名稱,『或名不放逸』,這也是重要的提示。你看看,多少修行人一生不能成就,什麼原因?放逸。放逸就是不認真,馬馬虎虎、隨隨便便。這樣的心態來求了生死出三界的大法,你怎麼會有成就?昨天楊老師跟我通電話,他這幾天到長春去參學,見到常慧法師,這在中國是個念佛人的好樣子。她已經四年沒有睡覺了,我們一晚上不睡覺,第二天就沒有精神,人家四年沒有睡覺,她說精神飽滿,眼神有光。那邊念佛的人差不多將近有四百多人,我說跟東天目山差不多,這一南一北,這是「不放逸」的一個示範。

  常慧法師常年閉關,我在新加坡的時候,她很想到新加坡來看我,緣不成熟。她把錄相帶,平常生活修持做了一卷小錄相帶,讓明學法師帶來給我看。真用功,會用功,每天除了念佛、拜佛、誦經之外(這是她的常課),萬緣放下,常年閉關。感動北韓山神請她領眾修行,山神還借著天神的力量來請她,結果還是中國護法神厲害,沒有放她去,中國人有福。我們要想想,為什麼她做得到,我們做不到?

  雖然過去生中修積的善根福德不相同,但是這一生的緣相當殊勝,很值得我們學習。這個緣是什麼?萬緣放得下。過一種簡單刻苦的生活,真正做到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,一心念佛,勸人念佛,除念佛之外,沒有雜念。大勢至菩薩教人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他做到了;覺明妙行菩薩教人「不懷疑,不夾雜,不間斷」,他能落實。初學的時候是很苦,為什麼?要對付自己的煩惱習氣,我們現在修起來很苦,原因就在此地。現在要把煩惱習氣改掉,那是要很大的決心、很大的毅力,這個真正叫勇,大勇!大勇不是對別人,是對付自己的煩惱習氣。

  所以你看看諸佛如來,供養諸佛如來的處所都掛一個匾額叫「大雄寶殿」。大雄是什麼意思?雄是英雄,佛是大英雄。英雄是什麼意思?凡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,現在人講傑出的人才。凡人做不到的是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,佛能克服。五欲是煩惱,財,他能斷掉;色,他能斷掉;名,他能斷掉;食,他能斷掉;睡,他也能斷掉。誰能跟他相比?飲食,日中一食;睡眠斷掉了,所以他的功夫不間斷,晝夜不間斷。我們今天功夫用得再好,睡眠就間斷了,睡醒了,記得提起來就不錯了。

  你看早年諦閑法師教他那個鍋漏匠的徒弟,諸位都知道,他教他那個徒弟的方法,對我們來講非常適用,那也是萬緣放下。一天到晚就一個念頭,念阿彌陀佛、想阿彌陀佛,念到心裡頭不夾一個妄想,只有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什麼都沒有,他的功夫成就了。老和尚給他大開方便之門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,趕緊接著念,不分晝夜。他念累了去休息,休息好了立刻就接著,三年成功了。你看看,站著往生的,預知時至,沒有生病。往生前,到城裡去看看一些親戚朋友,去辭行,第二天他就往生了。你看看人家的成就,回頭想想我們自己,慚不慚愧!為什麼他能,我不能?

  精進念佛,晝夜不眠不休,這是佛法裡面的「般舟三昧」,也叫「佛立三昧」。這個修行方法是苦行,只可以站著,只可以走動,不能躺下來,也不能坐下來。在《華嚴經》上,德雲比丘就是修這個方法,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」第一個善知識,專念阿彌陀佛,日夜不眠不休。《般舟三昧經》裡面說的一期是九十天,如果這個九十天成功了,你要再繼續發心,那就像常慧法師一樣,她四年。所以,睡眠也是個煩惱,可以除掉的。在佛法裡頭,財色名食睡又名五蓋,這五種東西(蓋也就是障礙的意思)障礙了我們悟門,你不能開悟,障礙了你行門裡頭,你不能得定。你不能開慧,不能得定,所以它是障礙。

 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天比我們高,愈往上面去睡眠愈少。到色界天人,到初禪,睡眠就沒有了,不需要睡眠了。初禪是色界,欲斷了,財色名食睡都是欲。初禪天不但不睡覺,也不吃東西,也不需要喝水了,這真省事!世間人為衣食奔忙,這個壓力好重,到色界天這個壓力完全沒有了。所以我們就感覺得奇怪,他不吃、不喝、不睡覺,他怎麼活?他禪悅為食,他依靠什麼活!還長壽、還不老,他也不病,可是壽命到了,他有死。他要不是到死的時候,他的容貌都不變的,而且是化生,他不是胎生,不可思議的境界,都是真的,都不是假的。我們墮落在人間,有胎、卵、濕、化,胎生、卵生很不乾淨,自己不知道慚愧,不知道羞恥。我們要跟天人比比,跟佛菩薩比比,實在是很難為情。飲食、睡眠都是嚴重的染污,人家完全沒有了,真正達到清淨。所以不能不努力。我們對這些聖者,希望能夠迎頭趕上,沒有別的辦法,只有認真努力,勇猛精進。

  如來果地上,「不放逸」是達到究竟圓滿,我們做不到究竟圓滿,至少也要向著這個方向、向著這個目標精進,這才行。一定要曉得,放逸是煩惱、是障礙,在現前這個社會必須要自己覺悟。誰管你?如果有個人常常來管你,你真有福報,你真遇到善知識了。沒有人天天管你、天天罵你、天天找你麻煩,你在菩提道上很難有進步,這是真話。我這一生對韓館長的感恩念念不忘,有很多人奇怪,他想不通,他有疑惑,我為什麼這樣感激她?你們在圖書館出家的,天天看到的,館長對我並不好,幾乎天天都罵我,我還這麼感謝她。什麼原因?你想想看,我這一生到處講經,受人家恭敬,誰肯罵我?誰肯說我的毛病?只有她說!她天天在提醒我,天天在幫助我改過自新,天天在幫助我消業障,修六波羅蜜。我這是平心而論,不是她,我六波羅蜜不會成就,四攝法也不會成就。不是短時間,三十年的磨鍊,磨到我能獨立了,她走了。

  我們的修學、弘法利生,她走了以後,進入第二個階段。第二個階段,大家看得很清楚,走向多元文化,把成果擴大了。擴大給一切眾生共享,不分國家界限,沒有種族界限,也沒有宗教界限,在佛法裡面講,入華嚴境界。《華嚴經》是她啟請的,往生前三天,還提到一定要把《華嚴經》講圓滿,留一套錄相帶給後人做參考。把夏蓮居老居士《無量壽經》會集本做個「易解」,她最後的願望,我答應她了。《無量壽經》的「易解」,前年完成,已經流通了。《華嚴》還正在講,希望同學發心給《華嚴》做個「易解」,每天聽,聽完之後摘要,做最簡單的註解。你真聽,聽懂了,聽到有心得,你就會做了。

  下面第三句『或名真實』,這個意思深了。宇宙之間唯一「真實」,性真實、體真實、相真實、作用真實,無一而不真實。佛在經上常說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《金剛經》大家常念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沒有一樣真實。對,十法界裡不是真實的。為什麼?根本沒有十法界,根本沒有六道輪迴。永嘉禪師說得好,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六趣就是六道輪迴。六道十法界的境界是夢中境界,所以佛說虛妄,這是夢幻泡影。你覺悟過來之後就真實,迷了的時候就是虛妄;悟了之後,沒有一樣不真實。所以法界,大乘經教裡面佛說,叫一真法界,你要記住《華嚴經》上的話,「一真一切真」,「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」。

  古大德用比喻教我們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你要看到金,你就看到真實;你要忘了金,只看到現相,那就是虛妄。明心見性的菩薩,他見什麼?他見了性,他見了真實,真實是性。有沒有相?有相,相也是真實。為什麼相是真實?相就是性。相沒有離開性。所以,真正悟入之後,隨拈一法,無有一法不是,法法皆真!那是什麼?那是法性。法相跟法性是一不是二,性相不二,性相一如。我們今天凡夫,凡夫著相,不知道法性,相不平等,性平等。經論上世尊常說「生佛平等」,生是眾生,一切眾生,地獄眾生,蚊蟲螞蟻,甚至於現在講的細菌、微生物,跟諸佛如來平等平等,一點差別都沒有。為什麼?全體即是法性,具足圓滿的性德、性能,在佛不增,在凡不減,它怎麼不平等?真實就平等了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,歡喜世界苦滅聖諦,第三句:

  【或名真實。】

  這是如來果地,我們知道那是究竟圓滿的『真實』。我們聽說果就要知道修因,善導大師教導我們,「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」,這一句話確實是真實的教誨。心要「真實」,心本來真實,為什麼把真實失掉?起了無明,生了煩惱,煩惱的根就是自私自利,佛門的術語稱為妄想、分別、執著。這個說法,初學的人比較難懂,我們說得粗一點、明顯一點,自私自利,於是真實就失掉了。我們真心裡面、本性裡頭沒有自私自利,沒有名聞利養,沒有貪瞋痴慢,也沒有五欲六塵,內沒有煩惱,外沒有污染,本來是這個樣子。大乘經教裡頭,佛給我們講的一真法界,那就是真實的樣子,本來就是這個樣子。華藏世界、極樂世界,是一真法界的代表,這裡面沒有一法是虛偽的,真的是一真一切真。我們迷失真實太久了,受虛妄的毒害太深,雖然接受諸佛菩薩教誨,對這樁事情有幾分明白了,可是境界轉不過來,這是很自然的現象。

  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,他們修行到今天這樣的成果,也不是短時間,在最初修行的時候還不是跟我們一樣,也都是凡夫修成的。他何以能修成?那要靠覺悟。真正覺悟,他就不迷,他就不邪,他能遠離染污,有方向、有目標,勇猛精進,不離覺道,不離真實。在一切時一切處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只用一個真實心。真,決定不假,實,決定不虛,決定沒有虛偽,決定沒有假意,這就是說「真實心中作」。也許有人疑惑,疑惑的人很多,來問我:法師,要像你這樣說法,在今天的社會裡行不通!別人欺騙我,別人以虛情假意對我,哪一個人用真心?真心是什麼,不知道了。真的,確實,真心是什麼都不知道了,不懂;虛情假意已經使用成為習慣,改不掉了。

  你看看在日常生活當中,只要稍微留意你就發現,人人都有懷疑別人的心,都有防範別人的心,這不是現在才有,古人就說!在中國古老的諺語裡面就講「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」,害人是妄心,防人也是妄心,這個成語是世俗的。在佛法裡面、在聖賢教誨裡面,不是這麼說的,害人之心不可以有,防人之心也不需要!防他幹什麼?你防人,別人沒有受害,自己先受害了。要問自己受什麼害?自己沒有安全感,沒有安全感才防人。有安全感,防人幹什麼?

  什麼叫做安全感?通達諸法實相,你就安全了。到那個時候真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我在講席裡常常向大家報告,常常勸勉大家。現在社會有個術語,融入。我們到達一個新的國家地區,要懂得融入當地社會,就能跟當地的居民和睦相處,互相包容、互相尊重、互相敬愛、互相信賴、互相關懷照顧,互助合作,你說這多美好,融入。大乘佛法教導我們要懂得融入法性,法性就是自性,融入自性,我們的心、我們的念頭跟虛空法界成一片了。心就是虛空法界,虛空法界就是我的心;身跟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,以及剎土裡面一切眾生合成一體。心是法性,身是法相,法相就是法身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。你看看這個安全不安全?

  生滅沒有了,煩惱習氣沒有了,再告訴你,菩提、涅槃也沒有了。一捨一切捨,世間法沒有了,哪裡有出世間法?你要曉得所有一切出世間法,都是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教化眾生假設的。假設就是相對建立的,你有世間,我建立一個出世間,跟你相對,從相對當中,你恍然大悟。一邊沒有了,那一邊也沒有了,所謂是「兩邊不立,中道不存」。你就真正契入諸法實相,真正證得法身,證得真如,究竟圓滿的佛果如是如是,虛空法界是一個自己。這個時候你看到還有局部沒有覺悟的眾生,還在六道輪迴裡面作夢,還在做惡夢,你要不要去幫忙他?自自然然的。左手這裡有點不舒服,右手馬上去安慰他、安撫他,幫助他恢復正常,還有什麼條件?左手還去感謝他嗎?沒有!這就叫自然,這叫大道;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是這樣流露出來的。惡人來傷害你,你能夠報復他嗎?牙齒咬到舌頭,舌頭疼痛出血了,難道舌頭還要怪牙齒,把牙齒拔掉,不要他,哪有這個道理!一家人!

  大小乘境界不一樣,心量不相同,也就是迷悟程度上有差別。你看一般講八相成道,小乘沒有坐胎,降生、入胎、出胎,沒有坐胎。大乘有坐胎,沒有降魔,小乘八相成道有降魔,大乘沒有降魔。何以大乘沒有降魔?大乘知道魔也是佛,迷惑顛倒的佛。一切眾生本來成佛,妖魔鬼怪都不例外,所以大乘裡頭沒有降魔。這就是覺悟有淺深,大乘悟得深,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己,十法界是自己,依正莊嚴都是自己,這才叫究竟安穩。正是所謂「一切災殃化為塵」,沒有了。《般若心經》裡面講的,「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,菩薩永脫一切世間苦,唯一真實,整個宇宙唯一真實。

  真實是自然的,自然而然,決定沒有絲毫虛偽。一切眾生,尤其是六道裡面眾生,迷惑顛倒,迷失了真實。真實就是自己真如本性,就是自己的真心,就是萬事萬物的本體、原理。現在迷了,諸佛菩薩應化到這個世間來,喚醒眾生,幫助他覺悟,幫助他恢復,如是而已。我們從現在起,對人對事對物用真心,不用妄心,我們的方向、目標正確,常常保持不要有偏差,這就對了。這是大乘法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、指導綱領。第四句:

  【或名平等。】

  『平等』是苦滅聖諦的名稱,如來究竟果地,「平等」,佛跟魔平等,佛跟妖、跟怪都平等,沒有一樣不平等。內心裡頭完全沒有對立,才是真平等,佛如是,法身菩薩如是。稍稍有一點對立的念頭,不平等,不平等是凡夫;平等,至少是法身菩薩、十住菩薩。平等性現前,末那識沒有了,執著沒有了;末那是執著,沒有執著,這是我們要知道學習的。所以會修行的人,一切時、一切處,一切境緣之中,無非菩薩學處,無非真實道場。你說這幾個名相在此地擺著,你說是不是我們從早到晚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修不放逸、修真實、修平等、修善淨,你在哪裡修?就在生活當中修,生活裡頭尤其是人事環境。然後,再擴展到物質環境,只要心真實,只要心平等,你能夠跟一切溝通。跟一切動物溝通,能不能?能。你必須具備一個條件,真實心。

  我上一次聽到你們同學報告,說是新加坡有一位居士有靈鬼附身,到學院來住了一天,第二天就回去了。告訴我們一個訊息,說災難就在眼前,用什麼救這個災難?真誠心。他說了好多個真誠心,真誠心能救。希望我們學院四眾同修各個都用真誠心,他來的目的在此地,第二天就走了。靈鬼附身,我們不知道靈鬼是什麼,但是這個訊息是正確的,處事待人接物應當用真誠心,真誠當然平等,真誠當然清淨,這個一定的道理。

  淨宗的修學,因果都在經題上,這個實在是無比殊勝。果是什麼?「大乘無量壽莊嚴」,這是果德,我們要求的。莊嚴就是極樂世界、就是華藏世界,這個世界之美好,沒有絲毫缺陷,真善美慧一切具足,這就是莊嚴。這個莊嚴世界什麼原因成就的?「清淨平等覺」,那是因。所以佛教大乘,大乘根性的人要發菩提心,菩提心就是真誠,真誠是菩提心之體。真誠到極處,一絲毫虛假都不夾雜了,這是如來果位;還夾雜一品生相無明,等覺果位。我們要知道。我們念念希求究竟的佛果,那你為什麼不用這個心?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是自受用,清淨平等覺是自成就,對待一切眾生大慈大悲。千手觀音表這個法,大慈大悲救苦救難,眼到手到,代表這個意思。

  現在在台灣複製千手觀音的聖像,在複製聖像上面要把這幾個字印上,還要把它翻成英文,人家懸掛在那個地方知道是什麼意思,他真正會能得利益。這個圖畫是教育!昨天格里菲斯大學多元文化中心的杜教授,到山上來訪問,中午我們在一起吃飯。飯後他參觀我們學院,我也特地請他看這個「地獄變相圖」一部分。他看了之後,告訴我,基督教、天主教也有地獄變相圖。而且問我,這張圖畫教育的意義何在?我告訴他,這張圖畫教育的旨趣,就是教人覺悟,種善因得善果,種不善的因就有不善的果報。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要負責任,不能放逸。因果報應的理論事實,古今中外讀書明理的人都承認,都肯定,這不是假的。

  他還問我一個問題,天主教講地獄,它的地獄說得簡單,有兩種,一種地獄,人墮落地獄之後,永遠不能出來;另外一種叫煉獄,到那個地方是受罪、受折磨,將來還是可以出來的。他問我,佛教裡怎麼說法?我告訴他,佛教地獄很多,一般經典都講七十多種。在這裡頭受苦、刑罰不相同,受苦的時間也不相同,有的時間短,有的時間長,最嚴重的是阿鼻地獄。但是沒有說是墮到地獄就永遠不能出來,沒有這個話,這個話實際上的意思是墮地獄的時間太長了。

  我們能想像得到,六道最高的,六道裡面最高的,非想非非想處天,壽命八萬大劫。大劫,什麼叫大劫?世界一次成住壞空的變化叫一個大劫。這個世界不是地球、不是太陽系,黃念祖老居士說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,這一個單位世界就是同一個時劫成住壞空,這樣大的星系成住壞空八萬次,你說這是多長的時間!時間太長了,天文數字也沒法子計算。於是墮這樣的地獄,我們一般人講永遠不會出來。為什麼?我們生生世世輪迴不曉得多少次了,好像還不知道他的消息,還沒有碰到他出來,這種情形。刑期太長,還是有到的時候,還是有出來的時候,這才合理。雖然講八萬大劫,要比起無限的時空,它還是很短,人間一百歲那太渺小了,不足以為道。所以地獄裡頭,墮地獄造的罪業輕重不相等,教育的意義。

  佛法對於九法界平等教化,佛是平等心,法是平等法。可是眾生不平等,心不平等、念頭不平等、妄想執著不平等、善根不平等、福德因緣不平等;眾生不平等,平等就成佛了。轉末那為平等性智,法法平等,無有一法不平等。我們今天在日常生活當中學,學平等,這叫真功夫,這叫真修行。把不平等的念頭,把不平等的業修成平等。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你說:明明不平等,你怎麼會把它看平等?你從相上去看,永遠不平等,你從性上去看看,慢慢就看平等了。你從他的行為看,他不善,你從他性德上去看,他本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

  他的真性在哪裡?佛教我們一個看法,這很粗、很淺,「六根門頭放光動地」,見聞覺知;一切眾生見聞覺知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,他怎麼不平等!眼能見,耳能聽,平等的。至於他怎麼個看法?怎麼個聽法?那是識,那不是本性,那是妄識在起作用。我們遠離妄識,單看他的性德,他跟佛沒有兩樣,看到現在妄識當家,迷了自性。他是個好人,現在做不善的事情,迷失了自性,情有可原,何必認真?何必要計較?如果跟他認真,跟他計較,我們錯了,我們也迷了。你記住,佛菩薩絕對不會跟眾生計較這些的,為什麼我們不學?

  如果我們跟凡夫一樣,別人罵我,我們還口,別人打,我們還手,跟凡夫一樣,一定要找他理論要報復,這是迷情在作祟。諸佛菩薩怎麼樣?你罵他,他笑眯眯的,不還口,你打他,他先躺在地上,不還手,完全是性德流露,一絲毫煩惱習氣都沒有。身是小宇宙,小宇宙跟大宇宙合而為一,一點都不迷,所以他表現的確實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。我們從這些地方細心去體會,細心去觀察,認真的學習,我們自己得受用,決定不吃虧。錢財被人騙去了,騙人的那個人吃虧,我們被騙的人不吃虧。你要懂得一個道理,你命裡頭有多少財富,丟都丟不掉,人家怎麼能騙你,奇怪!哪有這種道理?命裡頭的,人家怎麼能拿得去?他也搶不去,他也盜不去,他也偷不去,換句話說,他也騙不去。你這個地方去了,那個地方馬上就來了,命裡有!心地坦然,沒有一絲毫分別執著。

  離妄想、分別、執著在哪裡修?在這裡修。這個修行的功夫增長福慧,財是福裡面的一分,它增長,決定沒有損失。這個道理世間人不懂,他不相信,他不能依教奉行,他不能證明佛所講的是真實法。只有什麼?只有依教奉行的人,認真學習的人,他證明,確實得大福報,大福報是心想事成,一切都不缺乏。這個地方就是李老師以前教導我的,你要信佛,你不信佛就沒有辦法,那你就是隨業流轉。你被人騙了、被人搶了,你還有怨恨,你折福,這都是跟你說實在的。如果你被偷、被搶了,若無其事,怎麼樣?你的災消了,福來了。災消了,後面福報來了,這些道理從前讀書人明瞭,現在不讀聖賢書,沒有人知道。吃一點點虧,上一點點當,心地非常不平,結果怎麼樣?折福。把自己的福報損失了,真可惜!

 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有很多人毀謗他、批評他,其中有個人站出來說話。他說釋迦牟尼佛這個人,你罵他,他不還口,打他,他不還手,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,這個人就是大福德的人。有明白人,你欺負他、騙他、坑他,他若無其事,他如如不動,這個人的福報不得了。福從哪裡來的?大乘教講的,福從定來的,慧也是從定來的。定是什麼?一切境緣當中一念不生,他這個福慧是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。自性具足圓滿的福慧,這些雞毛蒜皮小事情還值得提嗎?還值得放在心上嗎?還值得去計較嗎?計較常講計算,愈計算福報就計算光了。你不計算,它天天增長,計算是天天減少。佛菩薩教我們的,聖賢教我們的。

  世間,這佛說了,娑婆世界大梵天王福報不得了,摩醯首羅天王是三界福報最大的,他計不計較?不計較,才有那麼大的福報,那個福報幾乎稱性!稱性是隨念而生,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,這才叫真正福報。哪有斤斤計較?人家佔了便宜,還歡歡喜喜的祝福他。他在造業,惡貫滿盈,果報就現前,果報是替他消業障的,業障消除他就能回頭是岸。所以,我們應當學佛菩薩以平等心待人,真誠平等。底下第五句:

  【善淨。】

  這些年來我們極力在提倡,心要純淨,行要純善,純淨純善是苦滅聖諦的德號。佛在《十善業道經》上教我們,「常念善法」,心善;「思惟善法」,思想善;「觀察善法」,行為善。這個『善』,狹義的來說就是十善業道,起心動念、一切作為都跟十善業相應,能離一切世間苦。後面世尊囑咐了一句話,「不容毫分不善夾雜」,這句話重要。我在學習的時候,我加了一個「淨」,「常念淨法,思惟淨法,觀察淨法,不容毫分不淨摻雜」。心要純淨,行要純善,淨生慧,善生福,福慧雙修。

  只是一味去修,不要跟人家計較!跟人家計較,我們的善不清淨了,夾雜不善,我們淨也不清淨了,夾雜著不淨。你就想想對我們自己損失是多大!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這個事相,要不要防人?不需要。我的大智慧、大福報現前了,我要布施供養一切眾生,不是自己享受。淨生慧,善生福,福慧供養一切苦難眾生,這就對了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