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二三六卷)  2004/3/26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236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光明覺品」光照百界偈頌最後一首。經文雖然不長,含義很深,清涼讓我們參考「離世間品」這段經文,經文意思也非常的深廣,所以清涼有《疏》、有《鈔》。我們學習一定要把經義搞清楚搞明白,最後怎樣落實到自己的生活言行,這樣子我們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。現在我們還是將經文念一遍:

  【或見心寂靜。如世燈永滅。種種現神通。十力能如是。】

  這個偈頌在前面沒有解釋,只是略為提了一提,在這個地方,我把這四句偈簡簡單單跟諸位介紹一下。第一句『或見心寂靜』。加上一個「或」,不是每個人都能見得到。這個心是真心是本性,真心本性本來是寂靜的,什麼人要能夠見到,在佛法裡面就叫證果,禪宗裡面叫明心見性,這一句就是明心見性,在教下稱為大開圓解,在淨土宗叫理一心不亂。換句話說,我們沒有到大開圓解,沒有到理一心不亂,這句我們沒有見到。所以佛在此地用個「或」,這個或,就是指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的人,他見到了。用《華嚴經》的說法,圓教初住以上的法身菩薩能夠見到自己的真心本性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如果不能見性,問題始終是解決不了,什麼問題?六道輪迴的問題。

  六道輪迴裡面還有一個嚴重問題,那是什麼問題?冤冤相報的問題。《老子》八十一章的第七十九章一開端講「和大怨」,怨是怨恨,大怨恨。在我們中國過去講個人的大怨恨就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,這一定要報的。在國家民族來講,這就是受逼外來的力量侵略,使我們國家民族蒙受極大的恥辱,這個國家地區多少人民的生命財產在戰火裡面毀滅,這叫深仇大恨。現在我們這世界上戰爭太多,為什麼會有這些事情?怨恨!這個怨恨不是一時的,怨恨的因是過去世的,現在所發生的那是緣,所以往往很小的事情演變成大的災難。

  那個小小事情是緣,真正的因是過去生中多生多劫累劫下來的冤冤相報。這個事情是和解,怎麼個和解法?所以老子講「和大怨,必有餘怨」,這問題嚴重。心不能平靜,眼前和解,不定什麼時候又有一個因緣去爆發。所以佛菩薩、聖賢人常常教導我們,決定不要跟任何一個人結冤仇。不但不能跟人結冤仇,跟畜生也不能結冤仇。蚊蟲螞蟻你殺牠很容易,將來因果輪迴,我們做錯事情造罪業,來生變成蚊蟲螞蟻,牠的罪業受滿了,牠來生又得人身,再遇到之後,我們也會被他一巴掌打死。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。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化解?和大怨而沒有餘怨,那就是人明心見性。這個道理太深,幾個人懂?在大乘法裡面,你看看法身菩薩才懂。

  所以聖人應化在世間來幹什麼?我們中國的俗話說,說真的他到這個世間來就是當和事佬,他不是為自己,他自己沒事。但是跟大家有緣,希望是調和這個怨憤,化解怨懟,這樣才能給社會、給一切大眾帶來真正的安定和平。這好人,這聖人是好人。可是好人怎麼樣?好人常常受人冤枉,世間人對他不了解,有的時候怨恨就發在他身上去了。可是這些聖人,聖人接受,這個難!決定沒有報復的念頭,決定沒有瞋恚的念頭。為什麼?他明心見性。如果你真正能體會到這個事實真相,你才曉得聖賢教育不能不學。明心見性之學,大開圓解之學,理一心不亂之學,真正是百千萬劫難遭遇,真實的學問。不但把我們心裡面這些怨恨化解了,連那個餘恨也永遠化解,永遠不生,生起來的是無量智慧、無量慈悲!

  底下一句這是比喻,『如世燈永滅』。這就好比世間燈火永遠滅了。火就是表瞋恚,瞋恚是火。貪欲用水來做比喻,貪欲是水,瞋恚是火,愚痴是風,愚痴它不定,它動搖。所以佛家講三災,大三災,水災、火災、風災。大三災從哪來?貪瞋痴來的,貪是水,瞋是火,愚痴是風。我們這個世間還有地震,地震從哪裡來?不平,我們這個心不平。天然災害,哪有天然災害!都是人心念頭感召的。貪瞋痴永遠斷了,清淨寂滅,這是真性永遠現前,這就是大般涅槃。所以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講「示入涅槃」。這兩句就是入涅槃,下面兩句不礙作用。

  『種種現神通』。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入這個境界,他能與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起感應道交,眾生有感他就來應,這就是「種種現神通」。現神通幹什麼?教化眾生。我剛才講的當和事佬,他沒事幹!當和事佬不好當,受盡了冤枉,但是他不在乎,他不在意。他為什麼會不在意?因為他見性,真心本性清淨寂滅,他決定不會起心動念,哪來的煩惱執著?如世燈永滅。無論順境逆境、善緣惡緣,他所現的就是清淨自在。不要說是惡念不生,善念也不生,這叫真善、叫至善。因為你心起一個善念,善是對惡,是相對的,善跟惡是相對的,這叫兩邊。他兩邊不立,善惡都不生,永遠保持清淨寂靜。寂靜生智慧,寂靜現德能,唯有寂靜才真正能和大怨,無有餘怨。

  然後我們在這裡就體會到,我們今天要解決這個世間的問題,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,難怪湯恩比說:只有中國儒家的學說(孔孟學說)跟大乘佛法。儒家講性本善,佛家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你能夠見到本善,寂靜才是本善,寂靜就是佛性,這樣才真正能解決問題。湯恩比是英國人,說出這句話相當不容易,他對於儒佛的教化如果沒有相當深刻的體會,這個話說不出來。

  末後『十力能如是』。「十力」是諸佛如來具足自性圓滿十種能力。法身菩薩也有十力,沒有諸佛如來那麼樣的圓滿,他也能如是。所以這是佛與法身菩薩的境界,他們是在十法界無論現什麼樣的身,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就現什麼身。甚至於現依報身,依報是樹木花草、山河大地,示現這種身,讓人接觸之後,這是什麼?緣成熟的人他一接觸恍然大悟,他開悟。所以佛法教化眾生活潑到極處,它不是呆板的。這是這首偈子簡單的解說。

  我們現在再看清涼教我們這「離世間品」這段經文,跟這首偈的意思相通,可以來做參考。我們看第九句「示一切法無生無起,而有聚集散壞相故」。我們先就這一句偈來說。先要知道一切法,這一切法包括世間跟出世間,在佛法裡頭用一個法做總代名詞。世出世間一切的道理,我們今天講理論現象,虛空世界、萬事萬物現在科學的分類,大分類,動物、植物、礦物統統都包括,一樣都不漏。用一個代名詞來說它,這個代名詞叫法,在此地加個一切法,就是宇宙之間事事物物統統包括在裡頭。佛菩薩跟我們說,這一切法無生,無生就是不生,一切法確實是不生。無起也是無生的意思,起是我們中國人講興起,跟生的意思相同。就我們眼前來說,我們自己這個身體有沒有生、有沒有起?跟你說真的,無生無起。你跟一般人講,一般人聽到一定說:你胡說,我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,怎麼說無生無起?跟你講真的,確實是無生無起。

  這《中觀論》裡面講了八個,不生不滅、不來不去、不常不斷、不一不異,這跟你講真的,一點都沒錯。如果你要不懂,是很難懂,太深了。我們現在在此地一起利用網路、電視來學習《華嚴經》,你們細細看看電視跟網路的畫面,你仔細去觀察,然後想想這句話「一切法無生無起」,這畫面上這個畫是不是無生無起?現在人都有一點科學的常識,我們電視這個畫面好像是有生起,它到底是怎麼回事情?現在我們知道,它是很小的點,由點組成線,由線組成面,這大家知道。這點線面都是剎那生滅,它生滅的速度太快,我們看花了,好像是真的有,其實沒有,其實真的不生不滅。

  我們現在曉得光的速度、電磁波的速度,一秒鐘三十萬公里。一秒鐘三十萬公里,我們現在以這電視的畫面,你用極其細密的細線去畫,你把電視畫面畫滿,電磁通過的時候,不需要一秒鐘。百分之一秒、千分之一秒、萬分之一秒,你怎麼能看得出它是假的,它不生。為什麼說不生?它生立刻就滅了。你看到的現象是相續相,真相你永遠看不到。《楞嚴經》上佛說得好,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;換句話說,幾乎生滅同時,它確實有生滅,太快了,我們不能想像。我們這一想像,不知道多少個生滅過去了,所以說不可思議。這是講現象,所有一切現象就是一切法。

  這所有一切物質現象,《金剛經》上講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、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是一點都不錯,沒有一樣是真的。現象到底是什麼回事情?他後面這半句就說,「而有聚集散壞相故」,聚集散壞就是我們講的緣聚緣散。我們今天在這個電視看的畫面是緣聚,我們把這個按鈕按一下把它關掉,緣散。緣聚好像生,緣散好像滅,你怎樣在這裡頭能夠真正觀察體會到,「緣聚不生,緣散不滅」,你就入了佛的境界。你就「或見心寂靜」,你才能見到。

  所以諸佛菩薩、法身大士為什麼示現在這個世間,示現在我們人道跟我們人一樣,何以他的心永遠是平靜的,我們的心永遠是起波浪,妄念不止,前一個妄念滅,後一個妄念就生,速度快,好像是滅生同時。我們講滅生不講生滅,滅生是永遠不斷,前念滅後念生。古德常常跟我們講終始,他不講始終,因為始終是一個階段,開始到終結,這一個段,下面沒有了。他講終始,這前面終了,後面開始又接上。臘月三十這一年終了,第二天初一來了,始。念念都是終始,前念終後念接著就來了。清淨寂滅是自性的相,念頭終始不斷,這是煩惱的相。煩惱從哪裡來?煩惱從迷失了自己寂靜心而來。你什麼時候明白、恍然大悟,照見五蘊皆空,這時候你煩惱就不生,就是這個地方「如世燈永滅」。這一句是講煩惱不生,永遠滅掉,你的性德現前,就是清淨寂滅現前,整個宇宙是清淨寂滅。所以佛住般涅槃,他不住生死,他住般涅槃。整個宇宙是清淨寂滅。

  這宇宙之間確實有一部分迷失自性的眾生,迷了自性,迷了自性就把清淨寂滅變成了妄想分別執著。所以妄想分別執著是什麼?是自性,迷失自性。一個是覺,一個是迷,所以先覺覺後覺。諸佛菩薩是先覺,我們現在是不覺,他來幫助我們覺悟,我們覺悟了,後覺,先覺覺後覺。希望我們破迷開悟,才真正永遠離苦,永遠得樂。今天我們講到化解衝突,促進世界的安定和平,你不用這個理論,不用這個方法,和平沒有法子落實,衝突沒有法子化解。所以這麼多年來,我到處勸勉提醒宗教教育重要,而且宗教教育一定要利用網際網路衛星電視來推廣。這個教育是全民教育,一切眾生我們在一起共同學習的教育,才能解決問題,才能收到效果。決不是幾個專家學者在研究院、在和平中心,能夠常常開會討論,能解決問題?解決不了問題。

  人與人之間要多交往、多往來,交情厚了,感情深了,一次一次的勸導。我們看這每次談話當中勸導的時候,他都點頭都能夠接受,這是好的開始,至少他不反對,他想想這個建議是有道理。可是他的印象不深,過兩天他忘掉了,他事情很忙就忘掉,要時時刻刻提醒他,常常提醒他。希望把宗教教學,神聖道德的教學能夠落實,這才管用。

  我們現在再看清涼大師的註解,這是第九句,「九翻有為以明淨德,不淨者即有為法故」,我們先看到這個地方。大乘佛法裡面講淨,什麼叫淨?什麼叫不淨?標準訂得非常高,心寂靜這是淨,清淨寂滅;有為就不淨。有為是什麼?你有造作,有為就是有生滅。我們用最淺顯的話來說,你有起心、有動念、有分別、有執著,不淨。為什麼?清淨心裡頭,你的真心、你的本性裡面沒有起心動念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。所以與自性圓滿相應,這才叫清淨,與性德相違背的這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,這就不淨。

  佛家講世法、講佛法,或者講世法、講出世法,有為是世間法,無為是出世間法,這前面我們講過。涅槃有無為的意思,無為就是涅槃,涅槃就是中國人講的無為,無為就是決定沒有起心動念、沒有分別執著。修定,這在中國人的概念當中,常常會覺察到,盤腿面壁,所以眼觀鼻鼻觀心,在入定,這到底是有為還是無為?眼觀鼻,鼻觀心,這是有為。有為能不能得定?能得定,不能見性,這要懂得。所以修定的人,這從前倓虛老法師常說,他老人家九十多歲在香港往生。他常講在他一生當中見到許許多多修禪的人,得禪定的見過,開悟的沒見過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,不但是一生當中沒見過,聽都沒聽說過。得禪定的有,得禪定生四禪天。虛雲老和尚得禪定,他不是生四禪天,他生兜率天。兜率天,彌勒菩薩的道場在那邊,他跟彌勒菩薩去了,這真的不是假的。你沒有那麼深的定功,你到不了兜率天。有沒有見性?沒有。就是此地講的「或見心寂靜」,他還沒有到這個程度。你才曉得這事不容易。

  但是真正修行人,真正有禪定的功夫,定能伏煩惱,雖然沒有像經上講的「如世燈永滅」,雖然沒有永滅,他暫時伏住。這個燈是滅了,但是在某種因緣之下,它又復燃。這某種因緣是他定失掉的時候,他煩惱又會起來,他不是永滅。永滅是什麼?見性。這個定深了,這個定的功夫能超越十法界,那他的煩惱習氣永遠不生。煩惱習氣不生,生什麼?生智慧。煩惱即菩提,菩提是智慧,是覺是慧,不生煩惱,生智生覺。智與覺這才能解決問題,世出世間一切問題自然解決了。

  所以清涼大師在此地講,「淨者,諸佛菩薩正法,名無生起」,無生無起,「然是性淨涅槃」。前面我們講這四種涅槃跟諸位介紹了,這叫性淨涅槃。「隨緣生死,即相之性,方為正法」,這個涅槃有作用,不是像小乘阿羅漢、辟支佛的涅槃灰身滅智,他自己得受用,他不能利益別人;大乘菩薩的涅槃可以幫助別人,也就是說他在十法界裡頭做種種示現,就是種種現神通。他自己心有沒有動?沒有動。確確實實沒有起心、沒有動念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。這我們很難懂。

 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他出生在印度,住世也就是他的壽命,我們講壽命八十歲,他八十歲走的。我們在他一生過程當中看到他有生老病死,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好像看到他有分別、有執著、有妄想,我們看的,實際上沒有。他示現從生到死,講經說法從來沒有起心,從來沒有動念,從來沒有分別,從來沒有執著。真的嗎?真的。誰看出來?前面我跟諸位舉例子,《金剛經》上須菩提尊者看出來。他那一切示現是隨緣,確實沒有起心動念。這就是諸佛、法身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,外表示現的完全相同沒有兩樣,骨子裡頭不一樣。所以他充滿了智慧德能,我們裡面充滿了煩惱習氣。人家住大涅槃,我們住六道輪迴,我們住生死。他的示現,示現叫無住涅槃,就他自己內在裡面,那是性淨涅槃。他到六道十法界現身,那叫隨緣生死,不是真的,是應化的,是感應的,眾生有感他就有應,眾生沒有感,他的相就消失。眾生有感的時候他生,沒有感的時候他就滅。他沒有壽命,他沒有生死,感應道交。這註解後面還很長,我們留著到下一個鐘點繼續跟諸位一起來學習。

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再看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所說的,我們把這個註解念一遍,從然是念起,「然是性淨涅槃,隨緣生死,即相之性,方為正法,然涅槃第二」。這是《涅槃經》第二裡面的說法,「翻破凡小,四德通諸佛法,故以如來為我,此正顯涅槃,故亦就涅槃明我,餘並相順,然常等四德」,這四德就是常樂我淨,「雖遍通佛法,從其別義,各顯不同。上以四榮翻枯,具遣八倒」。倒是顛倒,眾生是顛倒,明心見性的佛菩薩,這才稱之為正知正見。他這一段文後面有很詳細的註解,註解我們略說就可以,因為註解很詳細,諸位自己可以去看。

  這裡面重要的性淨涅槃,「正顯今經淨法之體」。今經就是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裡面說的淨法之體就是性淨涅槃。「三德本具」,這三德就是法身、般若、解脫,性淨涅槃本來具足三德。「隨緣生死」,這就是示現,在十法界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,法身菩薩也是佛,叫分證佛,能夠在十法界裡面現身。就像《普門品》裡面所說的,應以佛身而得度者,初住菩薩他就有能力現佛身,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就能現佛身。只要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,他就有這個能力。應以菩薩身得度,他就現菩薩身;應以聲聞身得度,他就現聲聞身;乃至於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,他可以現童男童女身。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知道這個事實,於是我們能夠觸類旁通。世間所有宗教,你們想想在不在其中?應以基督身得度者,他就現基督身;應以阿訇身得度者,他就現阿訇身。何況三十二應裡頭有明文,應以長者身得度者,即現長者身。許多宗教裡面的長老,我們想想是不是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在這裡應化?理上講是太可能。

  我們今天跟世界上許許多多不同宗教往來,依據什麼樣的理念?大乘佛法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。世間不同宗教裡面許許多多的神聖先知,我們肯定都是佛菩薩的化身。所以對於不同宗教的神聖,那一種恭敬的心、認知的心油然而生,所有過去這種對立誤會統統化解了。大乘佛法真是湯恩比博士所說的,唯有大乘佛法能夠解決二十一世紀一切社會問題。所以《華嚴》在這個時代非常重要,無需要深入,沾到一點皮毛,沾到一點邊,問題化解了,真正叫希有難逢。

  「常等四德」,常樂我淨這四種東西,在六道裡頭有名無實,在四聖法界裡面有相似的,相似的常樂我淨,不是真實,到一真法界才真有。菩提裡頭有常樂我淨,涅槃裡頭有常樂我淨,法身裡頭有常樂我淨,解脫裡頭有常樂我淨,般若裡頭有常樂我淨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這四種德是自性本來具足的。我們迷失自性,失掉了,把這四樣東西,常變成無常,我變成無我,變成妄我、假我,樂變成苦,淨變成了染污,迷了自性的時候,把它轉變了。現在我們算是非常幸運,得人身遇到正法,了解事實真相。這了解之後,你想想我們這一生第一樁大事沒有別的,遠離一切虛妄煩惱,求恢復自性,這才是一樁大事。

  如果萬一我這一生努力還達不到這個目的,有好的辦法,念佛求生淨土,放下萬緣,一向專念。在教理修持隨分隨力就好,不要執著,不要分別。不執著就是斷見思煩惱,當然斷不掉,盡量少,能不執著的都不要執著。減少執著就是遠離見思煩惱,減少分別就是遠離塵沙煩惱,盡量不分別不執著,那就是遠離無明煩惱。我們知道這種斷不掉,斷不掉慢慢遠離,愈遠愈好。為什麼?我們往生的時候減少障礙,希望念佛往生一帆風順,這樣就好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,古人跟我們說「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」。這個開悟就是宗門裡面講的,明心見性大徹大悟。這一開悟在《華嚴》上,你就是圓教初住菩薩,你就是明心見性。這是一切眾生一生當中都能成就的,問題就是他有沒有這個福分遇到。遇到之後,他有沒有這個智慧明瞭,一生當中能真正幹,那這個人往生就是成佛。法門殊勝無與倫比。這一段我只介紹到此地。

  我們再看最後一句,第十句。第十句經文比較長,「佛子,諸佛世尊作佛事已,所願滿已,轉法輪已,應化度者,皆化度已,有諸菩薩應受尊號,成記別已,法應如是,入於不變大般涅槃」。這一段清涼大師註解裡頭說得很好,「明法爾諸佛常規」,明是說明,法爾是自然的,本來就是這樣,自自然然,一切諸佛出現在這個世間都是這樣的。所以說他做種種示現,總不外乎這幾樁事情。古佛如是,今佛如是,未來一切諸佛亦如是,沒有例外的,這我們要懂要學。

  我們把這幾句經文略略的介紹一下。先說作佛事,「諸佛世尊作佛事已」,已是辦完了。怎麼叫辦完了?這個階段這樁事情辦完了。就是說他這一次的應化,像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在印度出現,示現八相成道,種種示現只為一樁事情,幫助眾生覺悟。凡是幫助眾生覺悟的事情就叫做佛事。佛是印度話翻譯過來的,是音譯的,印度梵文稱為佛陀耶。我們中國人喜歡簡單,佛陀耶只翻佛,後面的尾音就省略掉,我們只翻個佛字。佛陀耶的意思是什麼?意思是智慧、是覺悟。智慧是體,覺悟是用。所以我們常常講如來三覺,這覺悟,佛的意思是三覺,第一個自覺,自己覺悟;第二個覺他,自覺之後幫助別人覺悟;第三個意思是覺行圓滿。自他都能達到究竟圓滿,這「佛」的意思。

  所以「佛事」,那你就懂得,自己覺悟的事情。怎麼樣幫助自己覺悟,怎麼樣幫助一切眾生覺悟,這個事就叫做佛事。諸佛如來覺悟是圓滿的,法身菩薩覺悟沒有圓滿,所以他們要想達到圓滿的覺悟,這就是應化在十法界以老師的身分出現。這個意思我們能懂得,你要想真正成就圓滿的覺悟,你要教別人,為什麼?教學相長。你如果只是自己學習不肯教別人,不能說你沒有覺悟,你覺悟很慢,時間很長。你能跟大眾接觸,確實因為學生幫助你覺悟。學生會提出很多問題來,有很多問題從來沒想過、沒想到的,不知道自己懂不懂,學生這一問問出來了。我給你解答,解答再看看圓滿不圓滿、透徹不透徹。解答得圓滿,自己曉得應付這些問題,自己已經有這個能力;不圓滿,再學!自己覺得不夠透徹,還要認真努力學,我學得還不夠。所以教學相長。老師幫助學生,學生也資助老師,叫師資道合。法身菩薩要不教化眾生的話,他就成不了佛;換句話說,究竟圓滿的智慧他很不容易得到圓滿。所以一定要通過教學。

  如來果位上,這應化在十法界,那叫倒駕慈航,完全是利他的。法身菩薩應化在十法界裡頭自利利他,利他就是自利,自利就是利他,自他不二。不像如來果地上,如來果地上自利圓滿,純粹是利他。所以這佛事我們要搞清楚。因為現在在中國的社會,已經演變著什麼叫佛事?人死了之後給他做超度的,叫做佛事,這是錯誤的。我們真正學佛的人是不能夠不了解。所以現在一定要搞清楚什麼叫佛事。「作佛事已」,那就是他度化眾生緣盡了,像釋迦牟尼佛所說的,有緣應當要教化的,他都已經接觸到。現前眾生雖然很多,緣不成熟,沒有這個機緣;換句話說,沒有人想跟他學,他這個緣就沒有了,緣沒有,菩薩就走了。

  菩薩應化到這個世間來,有人願意跟他學,他就得住世;沒有人願意跟他學,他就走了。他來去自由,他不是業報身,他是應化的。應化有感,有感就是有人真正想跟他學,有感他就來應;沒有人跟他學,這感沒有了,感沒有他就走了。實際上,他來也不來,去也不去,這話怎麼說?諸佛菩薩的法身是遍法界虛空界,哪有來去?就好像我們今天用這個電視一樣,我們在電視一起學習,有緣是什麼樣?我把這按鈕一按就現前,我們就在一起學習;我不想看,我不想聽,我把這按鈕按一下關掉,沒有了。你說你開的時候,它有沒有來?你關掉的時候,它有沒有去?你從這裡面細心去體會到,你開的時候不來,你關掉的時候不滅,真的是不生不滅,也不來也不去,也不常也不斷。這些生滅、去來、常斷是什麼?都是緣,就是這前面所講,第九句講的緣聚緣散,是緣,實際上沒有生滅。我們這電鈕一按,現相現前,你心裡一動,我想學佛,這佛菩薩馬上就應現來,你學佛這個機緣立刻就遇到。感應道交不可思議,這才是事實真相。

  第二句「所願滿已」,佛教化眾生的願,願永遠不會滿,是在這個階段、這個地區、這個時代。世尊當年出世,他的願滿了,他走了,走了之後還有影響。我們今天講影響,他的影響的面還相當大,影響的時間還很長。影響的面就我們人能看得見的,他影響到全世界。所以現在佛教傳播到全世界,這是影響的面。影響時間,佛講他的法運是一萬二千年,這影響的時間。一萬二千年之後他的影響力沒有了,那要等底下一尊佛再來。這個地方眾生有感,底下一尊佛就出現。我們知道,世尊告訴我們底下一尊佛是彌勒菩薩來示現成佛。

  在他影響的這一段時間之內,在這個地區,一切諸佛菩薩來示現,都是以祖師大德、善知識的身分多,就像三十二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。但在這一段期間,絕對不會有現佛身來得度的,可以現菩薩身、聲聞緣覺身、其他一切身,絕對不會有一尊佛在這裡出現。為什麼?那就把世間法破壞。所以佛來也用其他的身分,也不用佛的身分。你想想看釋迦牟尼佛來過,在中國來過,智者大師就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,你看他示現的是個祖師身分。阿彌陀佛來過,來過很多次,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,淨土宗第六代祖師,古時候國清寺的豐干和尚是阿彌陀佛再來的,還有唐朝善導大師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。應以什麼身得度現什麼身。

  諸佛菩薩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很多很多,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,他自己也絕對不會把他的身分說出來。自己說出自己身分立刻就走;如果不走,那是假的,那不是真的。這在佛門有個例子,自己說出自己是什麼人再來,說了就走,像布袋和尚。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再來的,怎麼知道?他自己說的。他說了就走了,就不再住世,這是真的,這不是假的。所以我們中國人造彌勒菩薩的像,都造布袋和尚的像。布袋和尚是五代後梁時代的人。你明白這些道理,你就不會上人家當。現在胡說八道的人很多,說是什麼菩薩再來的,什麼佛再來的,說了他又不走。我過去在美國、加拿大遇到很多,說了他不走,所以我就不相信,我絕對不跟他往來;說了就走了,我一定去拜他。這所願滿已。

  佛度眾生的願,眾生沒有度盡,他的願就沒有滿。你看四弘誓願裡頭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每一尊佛菩薩都發這個願,我們學佛也發這個願,哪有滿的時候?滿的意思都是講機緣。佛法常講「佛不度無緣之人」。一切眾生與佛都有緣,怎麼說沒有緣?他還沒有意思學佛,這就是沒有緣。遇到佛法他不能接受,他聽不進去,不生恭敬心,不生歡喜心,這叫緣沒有成熟,菩薩不來。如果接觸到,能生歡喜心,能生恭敬心,緣成熟了,緣成熟佛菩薩一定會來。這是講到願滿與不滿的差別。

  「轉法輪已」,法輪是一個代表,輪在一切諸法裡頭它有圓滿的相。佛講經說法都是圓滿的,無論是理、無論是事都是圓融到極處,所以用這個字代表,最能夠顯現佛講的法是非空非有。你看這個輪的相,輪的周有,輪的心沒有。現在在數學幾何裡面講的圓,那心有沒有?心真有。在哪裡?找不到。所以這個圓心在幾何裡頭是個抽象的點,那個沒有就是空。「真空不空,妙有非有」,輪能表這個意思,這是一切諸佛講經說法根本的依據,一切法非空非有。

  一切法,相有,相就是圓周,性沒有,因為性不是物質,六根都接觸不到。但是它不是空,不是無,不是空無,它存在,它能現相。所以佛用法輪來表法,講經說法叫轉法輪,這就是一切諸法的真相,《般若經》上講「諸法實相」。我證得了,我明白了,現在你不知道,我把我所明白的傳授給你,就好像轉給你一樣,你明瞭你再轉給別人,輾轉相傳。這是佛法裡頭講經教學為什麼要說轉法輪,別人要問的時候,你總得能說得出來。

  現在在這個世間,就像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「邪師說法,如恆河沙」,這邪師是什麼?這出現了一個法輪功,法輪功是邪師。有同學們找了幾本法輪功的書來給我看,與佛法風馬牛不相及,不是佛法。佛法宗派很多,自古以來就有,現代佛法能不能再建立一個新興的宗派?當然可以,但是一定要依據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經,我依照這個經的理論方法來修行,這個可以。我們大乘佛法十個宗裡頭沒有楞嚴宗,沒有這一宗。可是在近代圓瑛老法師,他老人家一生提倡《楞嚴經》,依照《楞嚴經》的方法理論來修學。他自己在上海有一個道場叫圓明講堂,一生這個講堂裡面他辦了一個佛學院,好像是楞嚴專宗學院,好像是的,有這麼一個名稱。

  我去拜訪的時候,那時候老和尚都已經不在了,他的弟子明暘法師接待我。因為我跟他老人家也有師承的關係,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,《楞嚴》是我主修的一門功課,參考資料就是圓瑛法師的《講義》。我參考的資料是有很多種,以圓瑛法師《講義》為主為中心,再參考其他的。所以圓瑛法師我跟他的關係,那我是他的私淑弟子,雖然沒有見面,我確確實實是學他的《講義》。他雖然沒有把《楞嚴經》變成一個宗派,但是是可以的,像他這樣是可以做的。

  總而言之,這是一定依照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論,依教奉行,這才是佛門的宗派。這法輪功說的法輪,真的是跟佛法裡面,這是用現在法律上的話來說,這佛教的法輪沒有向全世界註冊,所以人家就拿去用,拿去用我們也沒有法子。如果我們要是這個MARK在全世界商標註冊,那別人就不能用。這就是我們疏忽了這現代社會裡面的這些法律的規定,所以別人把我們這個法輪拿去做招牌去了,這很遺憾的一樁事情。所以我們必須要曉得,它跟佛法扯不上關係。

  底下一句是「應化度者,皆化度已」,這一句一定要知道,佛教化眾生,眾生根性不齊,程度不一樣。佛在經上常常是用大分,把眾生分為三大類,上根、中根、下根,分為這三大類。上根的,在這一生當中肯定會超越六道輪迴,這是上根。在教下裡面說(宗門教下),我們一般講證果,證阿羅漢果,超越六道,這才叫上根,他真有成就。如果能明心見性,超越十法界的,叫上上根。你看《壇經》裡面,禪宗六祖惠能大師,他所接引的對象上上根人,這是他到這個世間來接引的對象,這講有成就的,上上根。中根的人,他這一生當中不能證果。但是他過去世有相當的善根,那要怎麼樣?幫助他善根增長,幫助他的境界向上提升,對中根人來講。至於下根人,對佛法他接觸到、聽到這若有若無,你說他不相信,他常常跑佛門,你說他真相信,他這世緣一分一毫都不肯放下,這下根人。這種人怎麼樣?給他種善根,這一生都不能得度的。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還是希望他常常來聽經來共修,加強他的善根福德因緣。

  第四種沒有善根的人,這一生當中他不會入佛門,要不要度他?也要度他。這就有善巧方便,佛家常說「一歷耳根,永為道種」。所以我們念佛,念佛為什麼要出聲?我們在此地,我們的念佛堂也就是祖先紀念堂,我教導我們的同修,早晚我們繞佛,我們在走廊上繞,這是什麼意思?走廊長,繞佛的確很舒服,另外有個深意就是度沒有善根的人。我們在繞佛,我們這馬路上能看得到,來來往往車子裡看到人,一看到這些出家人,你看他們在這地方幹什麼,他只要看一下,或者聽到念阿彌陀佛的聲音,阿賴耶識裡就種了佛種子。沒有佛種子的人給他種佛種子,這就有緣了。這個緣這一生當中不能成熟,也許來生來世,也許幾十生之後、幾十世之後、幾百世之後,他的緣成熟,這個因就起作用,這叫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。

  在早年我在新加坡,我看到年輕人,新加坡是熱帶,它沒有四季,一年就是一個夏季,熱帶。所以他們穿的衣服很薄,都是一件T恤。這T恤前面後面那些圖案,我看起來都是妖魔鬼怪,這個不好,這個東西叫人家一歷眼根,阿賴耶識裡頭落得很不好的印象。所以我看到這情形,我就想起來,我們要設計圖案,設計蓮花,設計我們淨宗學會的MARK,南無阿彌陀佛。這我們穿在身上,在馬路上走走,多少人看到,凡是看到的人都給他種了善根,好!以後許許多多同修做,做了很多的樣子,我看了都非常歡喜。我們這種衣服穿在外面,夏天在外面的時候,你在街上走一趟就度了很多人。

  所以佛教出家人,出家人說實在話容易幫助眾生種善根,你走到外面人家一看這佛教,他就想一個佛,阿賴耶裡頭就落個佛的種子,常常看到,這種子的力量就加強。在家同修,所以你們出門的時候身上帶一串念珠,或者手上掛一串念珠,人家一看這是佛教,阿賴耶識佛的念頭生起來了。上根的人,應化度者,你幫助他念佛往生極樂世界,這化度已,中根的是你把他善根福德增長,沒有善根的人,你也能幫助他種了善根,皆度化已。

  底下這一句,這就不是普通人,這是什麼?這是應以佛身得度者,要現佛身才有,不是現佛身,這底下這一句沒有。「有諸菩薩應受尊號,成記別已」。這是什麼?這授記。授記只有佛才可以,佛給菩薩授記。你什麼時候將來你會在什麼地方作佛,你佛的名號是什麼,你的世界是哪個世界,你度多少眾生,這叫授記,這只有佛才行。如果示現菩薩身、羅漢身,一般都不會有這一樁事情。這所說的全都是佛事,這佛事細分有這麼多。

  現在在這個世間,也有人找印證,與這個相類似,求大德來給你印證。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,不能被這些虛名欺騙。我有一年在洛杉磯講經,有三個年輕人來找我,要我給他印證他們開悟。問我:法師,你看看我們三個人是不是開悟?我說:你怎麼會問這個?他說是西藏的喇嘛活佛給他們印證,他們開悟了。我說:那是他給你印證開悟。你來問我,我說:我沒有開悟,你怎麼會開悟?我這一盆冷水澆下去。我說:你真正開悟,你不會來問我,你來問我,就是給你證明你沒開悟。很不高興的走了。年輕人容易受騙,容易上當,不知道事實真相。好,現在時間到,我們這十首偈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