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三一0卷)  2004/10/2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310

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看清涼大師《疏鈔》裡頭的第四段,「釋文,此下至菩薩住處」,這一段「明生解之因」。說明生解,我們對於諸法實相的了解,先把了解的因給我們說出來。「配十句問,如前問中,依文次第,且分為六」。說到這個地方,首先我們要記住,清涼大師將全經分為四大段,佛學的名稱叫四分。

  第一分叫初會,「舉果勸樂生信分」,初會有六卷經,第一品「世主妙嚴品」,這一品經就有五卷,我們讀過了,我們也讀過「華藏世界品」、「世界成就品」,這都是為我們說明大宇宙的狀況,比我們今天講的銀河系大得太多太多了,跟現代科學裡面的研究很接近。今天科學向兩個方向去發展,一個是無窮大,太空物理,《華嚴》一開端就講這個事情;第二個方向是反方向,研究最小的,現在講量子力學、奈米,都是講到最小的,物質裡頭最小的,殊不知佛在《華嚴經》裡面已經講得很透徹了。佛講這個經在三千年前,我們這個世間還沒有科學,你看看這個經裡面所說的就是現代科學所研究的、所希望能夠理解的,都在《華嚴》裡頭。所以,《華嚴》首先把毘盧遮那佛依正莊嚴展現給我們看,目的是讓我們從這個地方生起信心。所以清涼大師用的科判科題就是「舉果」,如來依報、正報都是屬於果,展示勸導我們生歡喜心,生起信心,所以說「勸樂生信」。

  現在我們講的這段經文是第二會,第二會到第七會,這在大分裡面、大段裡面屬於第二段,這一段是「修因契果生解分」。所以他老人家把《華嚴經》分做四段,我們通常簡單的講「信解行證」。解非常非常重要,所以解這一大段裡面,從第二會,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,六會,這六會在此地會提到。第八會就是第三大分,第三大段「託法進修成行分」,講修行,這是一般學大乘的同修都知道。在這一分裡面佛講了二千多個法門,記住《金剛經》上世尊講過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,它的文說「是法平等」,我們用法門平等大家好懂。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是平等的,為什麼?都能成無上道,都不可以輕視,都應當要尊重。這品經叫「離世間品」,那個品題好,你怎樣才能成無上道?你決定要放下,離就是放下,離世間就是你要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,那就行了,有一樁放不下就是障礙,所以要徹底放下。覺悟愈深,放下愈多,你的智慧、你的德相與放下決定成正比例。

  在前面跟諸位說過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這是三大煩惱,大乘教裡面說的名詞是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,這三大類煩惱。無明煩惱就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妄想,塵沙煩惱就是《華嚴》說的分別,見思煩惱是《華嚴》講的執著,我們用《華嚴經》這個說法容易懂。雖然容易懂,真正透徹理解那可不容易。這三種煩惱要放下,你果然能把執著放下,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,六道輪迴就超越了。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分別,不但不執著,分別的念頭都沒有了,你就超越十法界,超越十法界,你就生到華藏世界,這是真的成就了。生到華藏世界,那你的身分就是法身大士,四十一個階級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還要放,還放的是什麼?妄想。妄想無量無邊,妄想有淺深層次不同,要不斷的放,放一品你的地位就提升一層。你看看開始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這是生到華藏世界;你再能放下一分,那你的品位就又提升了,二住菩薩;你能放下十分,那你就是十住菩薩;再放下一分,你是初行位的菩薩,升級了。佛說這個妄想有四十一品,四十一品全放下了,這才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。

  菩薩修學沒有別的,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諸位要曉得,放下而已。你看看佛教菩薩,菩薩主修的功課六門,佛門裡面稱為六波羅蜜,那是菩薩主修的功課:頭一個是布施,第二個是持戒,第三個忍辱,第四個精進,第五個禪定,第六個般若,六門功課。這六門功課要歸納起來,實在講就是一個布施,就是放下,這道理不能不懂。布施裡面,諸位都曉得,講三種布施: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。我們用這三種布施,你來看六波羅蜜你就明白了。持戒、忍辱,無畏布施;精進、禪定、般若,法布施。你想想是不是這樣的?然後你才曉得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怎樣教菩薩。

  我學佛,我始終感激章嘉大師,他是我啟蒙的老師。方東美先生是介紹的,把佛法介紹給我,真正指導我修學的,章嘉大師。他老人家真是難得,跟我講第一句話就是教我布施。我提出問題,方老師把佛法介紹給我,我知道佛法殊勝,知道佛法好,很想學,不曉得從哪裡學起?向他老人家請教,有沒有什麼方法讓我很快就能夠契入。我那時候年輕,二十六歲,章嘉大師那個時候大概六十一、二歲的樣子,他沈默了很久。這種沈默都是教學的手段,我問的這問題很重要,他老人家給我的答覆,我必須要相信,必須不懷疑,必須依教奉行,這堂課才叫沒有白上,真正得利益。所以他沈默了差不多將近半個小時,我們坐在一起都像在定中一樣,才說了一個字:有。

  我問他有沒有方法讓我很快就契入?我在那裡聚精會神的等著聽他老人家開示,說個有。這他開了口,我們的精神就集中在那個地方,聽他下面的話,他講的話不多,只講六個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我聽了之後好像是懂得,這兩句話不難懂。我接著就問從哪裡下手?看得破、放得下從哪裡下手?他教我從布施。所以我在第一天第一次接受老師的教導,就把諸佛如來教菩薩法總綱領、總原則傳給我。

  以後我明白了,學佛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看破放下、放下看破,這兩個方法輾轉相輔相成,從初心到極果沒有別的方法,千經萬論、無量法門都離不開這個總原則,所以肯定就是放下、就是布施。放下就是布施,布施就是放下,六波羅蜜統統是布施。真正布施到古德常講「一絲不掛」,這是形容詞,就是布施乾淨了,統統布施完了。這個意思之深不是我們初學人能體會得到的,實在講太深太深了。這裡面的義趣你要不認真的修學,你體會不到。可以說你學一分,你能體會到一分,學兩分你能體會到兩分;你不入境界,給你講了都沒用,你聽了之後似懂非懂。為什麼?真的聽懂了,你就做到了,真的聽懂了,智慧開了。

  菩薩教初學,教三學戒定慧,戒定慧是有次第的,「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」,慧開了之後,再教你大乘法。大乘法的修學,三慧,三慧是聞思修,聞思修沒有次第,戒定慧有次第,聞思修沒有次第。什麼叫聞思修?聞是接觸,用這個字來做代表,眼見、耳聽、鼻嗅、舌嘗、身觸都叫做聞,用這一個字做代表,就是六根跟六塵境界接觸,這叫聞。一接觸就明瞭,明瞭用思做代表,不是接觸之後,我再去研究研究想一想,那就錯了,那不叫三慧。一接觸就明瞭,明瞭當然你就不迷惑,不迷叫做修,用這個修做代表。所以聞思修是一次完成的。聞裡面就有思修,思裡面就有聞修,修裡面一定有聞思,一而三,三而一,分不開的。它不跟小乘三學一樣,小乘三學戒定慧可以分開,它這個分不開,而這裡面全是究竟圓滿自性本具的戒定慧,真是妙不可言。

  可是這個地方,我們不能不知道,從哪裡學起?要從戒定慧學起。所以《戒經》裡面世尊說得很好,學佛修行如果不從小乘,就修學大乘,佛說這是錯誤的,這是不能成就的。學習的程序一定是先小乘,再學大乘,它有次第的。這個話我們在講席裡面也說過幾次,可是在中國沒有學小乘的,都是學大乘的,這是什麼原因不可以不知道。佛法傳到中國來的時候,這些傳法的祖師大德,翻經的大德,都是依照佛的這個教誨,沒有違背。所以在南北朝、隋唐那個時候,小乘經翻譯得非常完整,我們現在《大藏經》裡面的《四阿含》就是小乘經。跟現在南傳,像泰國、緬甸巴利文的經典,諸位仔細去看看比較一下,你就曉得,中國小乘經翻譯得非常完備。

  我過去聽老法師告訴我,巴利文的藏經小乘經比我們中文翻譯的《四阿含》,大概只多五十部。《四阿含》裡面一共有多少部經?大概有三千部。諸位想想三千部經,它只多了五十部,很少!可見得我們的小乘經是相當相當的完整。在隋末唐初,小乘有兩個宗派,俱舍宗、成實宗,這兩個宗派是小乘,大乘有八個宗,所以中國佛教是十個宗派,十宗。可是小乘這兩宗到唐朝中葉就衰了,沒有人再學了,這是什麼原因?不學小乘就學大乘,這佛不承認。可是中國人確實不學小乘他就學大乘,而且大乘在中國成就非凡,比印度還殊勝,這什麼原因?有原因。中國從前學佛的這些人,無論在家出家沒有不讀孔子書的,沒有不讀老莊的,道理就在此地。孔孟、老莊代替了小乘,這中國東西。你仔細要來細心看看,真的,小乘裡面講的教義,孔孟、老莊裡面都有,而且孔孟、老莊裡面有很多精彩的思想是非常接近大乘,這是儒跟道取而代之。

  今天佛法衰了,衰在什麼地方?衰在我們跟儒、跟道,我們不學了,不學儒也不學道,又不肯學小乘,直接就想學大乘,難在這裡。所以現在學佛,學佛的人很多,成就的人不多。絕對不是說我們現在人聰明智慧比不上古人,那就錯了;我感覺得現在人的聰明智慧超過古人,照理說成就也應該要超過古人,為什麼不能成就?方法錯誤了。我們沒有依照這個正規的途徑去學習,我們疏忽了,把基礎疏忽。早年,我們在台中學佛,跟著李炳南老居士,李老居士每個星期給我們上一堂古文課,內容就是孔孟、老莊。我在台中十年,十年沒有間斷,每個星期五三個小時,十年如一日,補習,用這個來代替小乘。

  最近國內、海外兒童學習《弟子規》的風氣很盛,這好事情。我不但極力讚歎,我還把《弟子規》編入我們淨宗學院的課程,我說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《弟子規》是世出世法的根基。何以從前無論在家出家持戒不難?佛法的三學,因戒生定,因定開慧,持戒不難。為什麼現在人持戒那麼難?喜歡研究教理,不願意持戒。這原因在哪裡?原因沒有《弟子規》的基礎。中國古時候即使在農村,即使老人不認識字,他懂規矩,他從小學過,代代相傳,他有根,他能守規矩。能守規矩,尊重這個規律,持戒就不難,所以他有成就。這就是說《弟子規》是根本的根本。

  世法我們不談,你要想學佛,你不從這個地方奠定根基;換句話說,你持戒很辛苦,你持戒很困難。你沒有戒哪來的定?沒有定你怎麼會開慧?你沒有慧你怎麼能契入大乘?大乘不說別的,初信位的菩薩,《華嚴經》裡講十信,初信位的菩薩都要有智慧,沒有智慧你不能入門。因此,印光大師提倡的這三本書,真正是救末法時期苦難眾生,我跟諸位介紹過了,《安士全書》、《了凡四訓》、《感應篇彙編》,這是印祖一生極力提倡的。他老人家有四句偈傳給後世,「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,信願持名,求生淨土」。守住這首偈,依照這三本書去修行,真幹,求生淨土決定有分。可是你很想幹,做不到,這什麼原因?你沒有根底。所以我再加一樣《弟子規》,拿這個來做基礎,基礎的基礎。一定要學、一定要老老實實去做,我們這一生才能得度,才能解決問題。

  所以第二分裡面有六會,從第二會到第七會這是解門,它佔《華嚴經》差不多將近是三分之二,四分裡面這一分的經文佔一大半。這段經文裡面從二會到七會,這有六會,六會講什麼?這個地方把內容給我們說出來了,「依文次第,且分為六」,這就是六會。「初此下三品,明未信令信」,這是講二會,這第二會。第二會有六品經,前面三品我們念過了,現在這是後三品。前面三品要記住,它所講的是身語意三業,如來的身語意。「名號品」是講身,講名;「四諦品」是講語,講說法;「光明覺品」是講意業,佛是怎樣存心。等於說是前面三品經是介紹毘盧遮那佛的身語意,我們讀了之後,生起無限的嚮往、羨慕。所以接著就有這後三品,這是後三品的第一品「問明品」,問明品是智慧,前面跟諸位介紹過。接著「淨行品」,淨行品是修行,把智慧如何落實到日常生活。末後一品「賢首品」成德,你在這個地方開解修行,最後說你的成就,成就是果德。這是第二大分裡面的初會。

  第二,二會總的來講就是「第三會」,第三會說十住,「已信令解」。你已經相信了,那個信就是五根五力,你有信根,你有信力,道品裡面的,你已經具足了,再重要的學習那就是開解,就開悟,令解就是開悟。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這是十住位,十住菩薩已信令解。第三就是「第四會,已解令行」,這是十行位的菩薩。第四是「第五會,已行令起願」,我們講發願,這是十迴向的菩薩,把自己所修學的功德,絕對不自己享受,自己所修學的功德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去享受。

  所以迴向,佛常講迴向三處。三處,「迴向眾生」這一處最重要,其他的兩處,「迴向菩提,迴向實際」。迴向菩提、實際都是為自己的,菩提是智慧,是正覺,是大覺;實際是法身、是理體。這裡頭具體的事相是眾生,迴向眾生。利人才是真正利己,度人是真正度己,這個道理跟事實我們都要透徹的了解,所以要發願。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實際上,普賢菩薩的願只有七條,前面七個是願,後面三個是迴向。「常隨佛學」是迴向菩提,「恆順眾生」是迴向眾生,「普皆迴向」是迴向實際,後面三願是迴向,不能沒有。

  第五是「第六會」,說十地,「已起願令證入」。已經發願的時候這證入,證入這是十地品。你看看佛法裡,同學常常念「菩薩摩訶薩」,菩薩就是指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這是菩薩;摩訶薩是地上菩薩,摩訶是大,大菩薩!這些菩薩的智慧德相跟究竟佛果非常接近,那是真正的正等正覺。由此可知,前面我們所講的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也是正等正覺,但跟十地菩薩比,那他差很遠了。如果說十地是正式的正等正覺,那他們是相似位,這都必須要清楚。

  到第六會,這是第二分裡面的第六會,總的來說它就是說第七會,「十定品,至住處品」,說因圓果滿,「已證入令等佛」,這個等佛,等覺菩薩。這段文把第二大分裡面內容都介紹出來了,這屬於解分。你看看這裡面的文多長,這裡面內容是講的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,有理論、有方法、有境界,逐步逐步把自己向上提升。華藏如是,到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。我們生到極樂世界,以我們現前這種根性、能力,大概只能修得凡聖同居土,凡聖同居土裡面也有三輩九品。

  到極樂世界的成就,那些往生的人也不相同,你說為什麼?這裡頭有勤、有惰,這是免不了的。但是西方世界有最大的好處,不退轉,那是修行的環境好,所以他不會退轉,只有往前進。這個進有人進得快,有人進得慢;勤奮的人進得快,懈怠一點進得慢,他不會退轉,這是其他諸佛剎土裡面沒有的。我們這個世界就不行,勇猛精進真的進步很快,比在西方極樂世界還快;可是如果禁不起誘惑,退轉也退得厲害。所以娑婆世界這個修行,勇猛精進的人大起,懈怠懶散的人大落,是大起大落,這很可怕。大落會落到谷底,谷底是阿鼻地獄,落到那個谷底再想升起來,好困難好困難,不知道是用多少劫,不能用年月來算,千百億劫。我們知道這個事實真相,警覺的心自然就生起來了,怎麼樣咬緊牙根要奮發、要精進,在這一生當中決定要超越。

  真正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,你必須要記住,記住一個總的原則:要放下。我這麼多年來常常勉勵同學,第一個放下自私自利,這是障礙的根,你只要有自私自利的念頭,你這一生很難往生。這個習氣太深了,到臨命終時你還是放不下,縱然有人給你助念,你也去不了。為什麼?放不下!放下在什麼時候做?就在現在做,就在今天做,不可以有絲毫留戀,這才真的能解決問題。與三學、三慧相應。放下名聞利養,放下五欲六塵,在這個世間一切隨緣,有很好,沒有也很好。有,絕沒有貪戀;沒有,絕對沒有瞋恚。在順境逆境裡頭修自己的清淨平等覺,這就對了。《無量壽經》經題上就把修行總的綱領給我們說出來,「清淨平等覺」。清淨是戒學,平等是定學,覺是慧學,戒定慧三學;佛法僧三寶,清淨是僧寶,平等是法寶,覺是佛寶。你看《無量壽經》的經題,經題裡面具足了三學、三寶,有能力、有時間要認真以這部經做為自己一生主修的課程,這就對了。

  這是我們現在講的第二分,第二分的內容。《華嚴》總共有九會,這是清涼大師判的七處九會。第三分就是第八會,第八會叫「託法進修成行分」,這個解明白了,明白了要幹,所以要真正修行。這一品經就是「離世間品」,我們特別要著重品題給我們的啟示,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,離了。不但世間不執著、不分別,出世間法也不執著、也不分別,世出世間法統統都放下了。我們要問,這樣說起來我們還要不要求生淨土?求生淨土是佛法,要,要求生淨土。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,求生淨土,那個生淨土品位高,生實報莊嚴土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,你說這個多殊勝,跟同居土、方便土不一樣。同居土裡面下品下生,《觀無量壽佛經》講得很清楚,要在西方極樂世界經歷十二劫才花開見佛。你們諸位想想十二劫,它所講的時間都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時間,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時間的觀念。方便有餘土,時間短的半劫,時間長的二劫、三劫,花開見佛。為什麼我們不在這個世間徹底放下?學習這些覺悟的菩薩徹底放下,念頭都不生,這就成就了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大家請坐。大分最後的一分就是第九會,「依人證入成德分」,這就是證,所以我們簡單講「信解行證」。這第九會的經文特別長,它只有一品「普賢行願品」。我們知道唐朝德宗貞元年間,這是烏荼國的國王對唐朝送的禮物,這個禮物在從前叫進貢,貢品裡面有《普賢行願品》,有這部經。這部經就是《華嚴經》最後一品,很難得它是完整的沒有欠缺。當時在中國把它完全翻譯出來,我們稱它作《四十華嚴》。

  所以《華嚴》在中國有三次翻譯,第一次是東晉時代,晉譯的六十卷;第二次是武則天的時代,唐朝時候,唐譯的八十卷;最後一次就是貞元年間,這是四十卷《華嚴》。所以有這三種版本。我們學習最好三種版本都讀,各有長處。晉譯的本子雖然欠缺的經文很多,它的長處是翻譯得好,在文學上來說那是第一流的作品,翻得好,文字好。唐譯本,這是比較完整,它總共有四萬五千頌,比晉譯的本子多出九千頌,晉譯《六十華嚴》只有三萬六千頌的樣子。所以現在讀《華嚴》,大家都讀《八十華嚴》。

  在民國初年,弘一大師教人讀《華嚴》應當讀八十卷。八十卷念到第三分,也就是第八會「離世間品」,念完之後「入法界品」就不要念了,就接念《四十華嚴》,《四十華嚴》的品題是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」,你就念這一品,這一品有四十卷。這樣八十卷跟四十合起來,除掉重複的二十一卷,總共是九十九卷。我早年講經就稱它為「九九華嚴」,這樣子讀非常好。我們中文譯本是比較完全的。《華嚴經》的梵文原本已經失傳,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找不到,大概最完整的本子就是中文的譯本。所以是非常非常的寶貴。這是希有難逢,我們能夠遇到這部大經。

  這是把「生解之因」,解門做了個總的介紹。現在再看末後「今初三品」,這就是我們現在讀的第二會的後三品,「今初三品,即為三別,此品明正解理觀」,這就是「菩薩問明品」。它裡頭講什麼?正解理觀,這裡頭重要的這個字,「觀」。佛法修行功夫得力叫觀照,功夫得力;再往上提升,照住,照住是禪定的境界;最高的境界是照見。《般若心經》大家很熟,一開頭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」。照見是最高的功夫,這是功夫得力的三個層次。這個地方是觀照,功夫剛剛得力。

  讀經念誦,古大德常常教導我們最重要的就是「隨文入觀」,隨著經文提起觀照的功夫,這個時候心無二用,很得利益,得佛法真實的利益。他用觀,他不用想,他不用思,所以佛法不講研究,為什麼?研究都是用思惟、用想像,思惟想像是第六識。所以世間用的方法,世間人總得研究研究,我想一想,落在第六意識。落在第六意識就不是真正的智慧,在佛法講世智辯聰,不是智慧,佛法裡面講聰明,世間的聰明不是智慧。智慧的根源跟它不一樣,智慧的根源是用觀,觀怎麼樣?不用心意識叫觀。這個東西很不好懂,因為我們一般用心意識用成習慣,什麼事情都是想一想、研究研究,這都是六道凡夫的習氣。佛菩薩不是這樣的,佛菩薩是,我們現在有個術語叫直覺,諸位也許聽說過這個名詞,直覺。就是這裡面沒有妄想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也就是說絕對沒有思惟想像,直截的,直截這叫觀。自然他能體會,一看就明瞭,一聽就明瞭,沒有通過思惟想像,這叫觀。

  所以讀經能不能去研究?不能。但是我們初學,初學一定要研究,初學你就想用觀照,不行,你從來沒用過,你用這個東西,這你一無所知。初學必須還用世間人的方法,可是你要知道,世間人這個方法我們運用是有限度的。譬如我們在學習過程當中,我用世間人這種方法用多久?五年。五年以後我漸漸改變,改變成直覺,這樣你才能契入。你如果是一輩子都離不開分別研究,那你就沒法子。那變成什麼?你一輩子搞佛學不是學佛,把佛經當作世間書籍一樣來學習,像現在學校裡面開課,他都是用研究、用分析、用批評,用這些方法。高級的佛法完全用直覺,絕對不通過思惟。第六意識是思惟,第七識是執著,第八識是落印象。你看佛門裡面講參學,參,參是什麼意思?離心意識參,不用心意識叫參,現在人叫直覺。絕對不用心意識,就是決定沒有分別,決定沒有執著,決定不起心、不動念,你所體會的是佛的意思。你要是用心意識,你所體會到的是你自己的意思,絕對不是佛的意思,這裡面差別很大。這就是佛法、世法,經論文字一樣,用心不一樣,這才說「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」,道理在此地。

  你說文字,通達中文的人他都會讀,他去查一點資料他也能講,他講是他自己意思,自己以為是這個意思,不是佛的意思。開經偈講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他解的是他自己的意思,不是如來真實義。他看註解也是自己以為懂得祖師的意思,其實也不是祖師意思。中國古時候祖師大德講經說法註疏都契入境界,換句話說,他都能夠不用心意識,所以他的註解能夠發明如來真實義。這是佛法裡頭最困難的,尤其是大乘佛法,離心意識。參禪要離心意識參,學教也要離心意識學,乃至於念佛,念佛也要離心意識念。離心意識念,四種念佛裡頭第一種,第一種叫什麼?實相念佛,沒有人會,因為什麼?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斷不掉。妄想分別執著斷掉了,念這個阿彌陀佛是理念,往生決定是常寂光淨土、實報莊嚴淨土,不是方便土,也不是同居土。

  這個經教學的對象是法身菩薩,在這一會裡面,第二會還不到法身,但是他已經走這條路子;十信位的菩薩,圓教十信,不是別教,圓教十信,已經能夠離執著,至少自私自利他離了,他沒有自私自利。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都非常淡薄,並沒有斷,淡薄,自私自利是沒有了,圓教初信位,最低的這個階級。所以他們可以修觀了。讀經隨文入觀,聽教,聽教是聽講經,隨著音聲入觀,這是用直覺來體會。這是說我們現在念的這卷經這個部分。

  「次品」,這下一品,「明隨緣願行」,這就是淨行品。「淨行品」裡面,清涼大師這個提示太好了,怎樣才能真正到我們的心行,這是這兩年來我們提出純淨純善,就是《華嚴.淨行品》裡面所說的、所教導的純淨純善,隨緣,這裡頭有願有行。願純善,行就純淨;願純淨,行就純善,真的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。隨緣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,對人對事對物。這品經在從前老法師當中,修行人包括修淨土的,也非常重視淨行品。我知道弘一大師他所受持的《華嚴經》裡頭兩部,一部是「普賢行願品」最後一卷,他能背誦;另外《華嚴經》一部就是「淨行品」。淨行品是屬於戒律,《華嚴經》上有兩部,還有一個「梵行品」,到下一會我們會看到。

  第三,再往後就賢首品,「賢首品,明德用該收」,成就自己的德行,菩薩的名號賢首。這下面愈講愈微細,完全講到我們現前學習的這品經,「菩薩問明品」,這是初。「就初分二」,這品經裡面分為兩個大段,「先問答顯理,後示相結通」。示相結通的文字不多,問答顯理裡面就有十段。前面曾經提過,這部經總共有十一段,最後那一段就是示相結通,前面這十段就是問答顯理,我們聽聽這些菩薩互相的問答。「前中以十菩薩各主一門,顯十甚深,即為十段」,這十段的大意,我們在此地看看它的科題大致上也就能夠理解,是以十個菩薩,這十位菩薩就是十信位的菩薩,從初信位到十信位,十位菩薩他們主修的課程,這十甚深就是他們主修的課程。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體會到,大乘確實不容易。

  初信位的菩薩修的是什麼法門?「緣起甚深」。不看後面兩個字不知道,看到後面兩個字才曉得真不容易,在小乘之上。雖然講斷證的功夫比不上阿羅漢,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,古大德告訴我們,他那個斷證相當於七信位的菩薩。七信位在此地是「正行甚深」,斷證功夫等於阿羅漢,可是智慧阿羅漢比不上初信位的菩薩。這樁事情世尊在《楞嚴經》上說得好,這是以阿難跟富樓那尊者兩個人做比較,阿難是初果須陀洹,世尊講《楞嚴》講到三分之一,《楞嚴經》十卷講到第三卷,阿難開悟了,說偈讚佛,佛給他印證。富樓那是四果阿羅漢,比他高多了,但是富樓那沒聽懂。

  阿難開悟了,富樓那沒聽懂,這什麼原因?佛就說一切眾生障礙有兩種,一種叫煩惱障,一種叫所知障,差別不同。富樓那尊者煩惱障輕,他證四果羅漢,所知障重,他聽不懂,佛說法他聽不懂。阿難跟他正相反,阿難是煩惱障重,情執很深,所以只能證得初果,他所知障輕,所以佛說法他能聽懂。楞嚴會上,難得世尊把這樁事情這樣明白的為我們開示。我們想一想,我們這兩種煩惱哪一種輕?哪一種重?自己要知道。兩種都輕,好,難得!斷分別執著容易,就是放下很容易,覺悟也很容易,兩種障都輕。兩種障都重是比較麻煩,有沒有辦法?有辦法,真正懺悔,懺悔的功德不可思議。

  兩種障礙都重,煩惱障重,放不下;所知障重,聽不懂,要發真正勇猛心、懇切心,在佛菩薩面前求懺悔。所以普賢十願裡頭第四願「懺除業障」比什麼都重要。你要不真正懺悔,這個業障除不掉,永遠是障礙,在這一生雖然很辛苦,學佛沒成就。如果說成就,只能說阿賴耶識裡面種佛的善根,這一生當中不起作用,來生還要搞六道輪迴,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警覺。所以印光大師教我們念《了凡四訓》有道理,尤其是念《俞淨意遇灶神記》,看看他們是怎樣懺除業障的。我們有業障為什麼懺除不掉?多看看別人,多向他學習。

  所以這十段就是十首菩薩代表。第一位覺首,覺首菩薩跟普賢菩薩兩個問答,「緣起甚深」。第二「教化甚深」,說完緣起馬上就講教化,教化就是教育。如果用教育,都從因上說的,那個化是果,教是教育或者是教學。人接受這個教育,學習這種教學,就能夠變化氣質,變化氣質是果。所以教化這兩個字因果都具足了,教是因,化是果。佛法的教學目的在化凡為聖,我們一般講超凡成聖,這是佛法教學的目的,真的,這個教學有了成就。

  如果達不到這個目標,淨宗法門念佛真正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圓滿的成就,為什麼?化凡成聖,他到西方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。在極樂世界可不簡單,為什麼?都是阿惟越致菩薩,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的。《無量壽經》第六品四十八願,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,也有這一句,這可不是假的。阿惟越致是不是你修來的?不是的,你一品煩惱都沒有斷,所謂帶業往生,可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居然就是阿惟越致菩薩,這還得了!

  阿惟越致是梵語,翻成中國的意思是不退轉。一般註解裡面講圓證三不退,這三不退第一個是位不退,第二個是行不退,第三個是念不退。圓證三不退在一般經論上講七地以上,你看看你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但是你的智慧功德居然跟七地菩薩相等,這還得了!所以念佛人就怕不往生,往生就是阿惟越致菩薩,往生就是化凡成聖,這不可思議的法門,我們要珍惜。你真的明白、真的懂得了,你還會不放下嗎?什麼都放下了,為什麼?不放下是自己的累贅,是給自己找麻煩,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障礙。障礙不是別人給的,是自己造作的,所以覺悟的人決定放下,沒有覺悟的人放不下。只要是放不下,你自己一定曉得沒覺悟。縱然你有覺,還有點智慧,不夠,你的程度、層次很低;真正覺悟、真正有智慧,他會徹底放下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  在這個排列的順序上來說,我們也就能夠體會到,真的是教學為先。特別給現代學佛的同學說清楚、說明白,學佛可不能迷信,學佛要天天上課。佛是天天在教學,在教化我們,我們有沒有天天在學習?你一定要知道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一生當中四十九年教學沒中斷,教得很勤奮,我們現代人講敬業。釋迦牟尼佛一生的事業,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。他所教的對象,不分國家,不分種族,不分宗教,只要肯來學,他就肯認真的教導,又不收學費。學生無論什麼樣身分,進入他的教學範圍都一律平等,不分貴賤貧富,平等的教學,得平等的利益。學佛絕對不是天天拜佛,拜佛不行,佛不需要你去拜,佛希望你好好的學習,學習的內容就是經典,經典就是教科書,天天要讀誦,把你所知道的要落實在生活當中,這叫行門,你懂多少,你一定做多少。

  你懂得這是解門,你落實是行門,解行相應,解幫助你行,行幫助你解。解就是章嘉大師教我的看破,看破是解,行門就是放下,看破幫助放下,放下幫助看破,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這麼個辦法。這個辦法好極了,你真的肯去做,你會法喜充滿,不但是年年進步,月月進步,再加一把勁,每個星期都在進步,他怎麼不歡喜!正是孔子所說的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那個悅是快樂,這個快樂不是外面的刺激,內心裡面生出來的。愈放下愈快樂,愈看破愈快樂,你生活在法喜充滿之中。這也就是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,告訴我「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我是被他這句話打動的,方老師沒有騙我,我這一生把方老師這句話證實了,真的是快樂無比。

  這些年來,二千年的下半年,二千零一年、二千零二年,差不多兩年半的時間將近三年,我受到許許多多的毀謗、侮辱,有口頭上的,有文字上的,批評、毀謗、侮辱很多!有些同學們他們看到了很不服氣,也想組織一個班子來對抗、來回應,把這個事情告訴我。我就告訴他決定不可以,我們是佛弟子,佛弟子修忍辱波羅蜜,這點小小的事情都不能忍,你還有什麼成就?所以我是絕對禁止。而且告訴大家,他毀謗我,我讚歎他,他侮辱我,我恭敬他、感恩他。為什麼?你要是把佛法念通了,你就明白了,他的毀謗、侮辱,甚至於陷害加給我,我一定有罪業、有業障!他為什麼不加給別人?我有業障,這些到我面前來是替我消業障,我要歡喜接受,我業障就消除了。如果我心裡面還有瞋恚、還有報復,那個麻煩大了,不但業障消不了,業障增長,造成冤冤相報,生生世世沒完沒了,彼此雙方都痛苦,這就大錯特錯了。所以學佛的人要懂這個道理。

  你看看《涅槃經》裡面所說的,歌利王割截身體,《金剛經》是引用這句,詳細的故事在《大涅槃經》裡面。忍辱仙人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,他沒有過失,他被誤會、被陷害,凌遲處死,沒有一點瞋恚心,不但沒有報復心,而且還發願,將來我成佛頭一個來度你。你要問為什麼?報恩。因為他這種侮辱、陷害,把無量劫以來的業障消得乾乾淨淨,他來替我消業障,是我的恩人,他不是我的敵人。他來毀謗我,替我消業障,他侮辱我,替我消業障,他想殺害我也是替我消業障,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。他不怕墮落、不怕造作罪業來替我消業障,我感恩都來不及,我怎麼可以有怨恨心?我要有怨恨心,那我們這麼多年來的佛法白學了,這個道理不能不懂。

  我這一生縱然沒有過失,前生造的有業障,多生多劫以來不知道造多少罪業!這一生當中要想成就,無量劫的罪業都要在這一生當中消除,有這麼好的機會來消業障,你要是不接受,你就是愚痴人,你沒有開智慧。所以我們總是歡喜讚歎,感恩戴德。我這樣詳詳細細的解釋,他們才搞清楚、搞明白,停止了。我說隨他罵,他罵累了他就不罵了。罵累了是什麼?我們業障消了。他寫文章毀謗我們,他寫累了他就不寫了。決定不能有瞋恚,決定不能有反抗,佛法裡面找不到有反抗的。受侮辱,甚至於被人殺害,還有怨恨的心,還有抗拒的心,那不是佛弟子。你查遍《大藏經》,佛沒這種教誨,佛教給我們忍辱波羅蜜。你要懂得,什麼都要忍,再嚴重的災難、沈痛的打擊都要忍。

  所以佛法,清涼大師科判裡面科題說得好,「隨緣願行」,這是講淨行品,要懂得隨緣。這個地方有障緣,我們要收斂,佛法雖然好也不要去講,總是記住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。另外那個地方有緣,歡迎你去講,可以到那邊去。老子所說的「上善若水」,這裡有障礙,那裡可以流,哪個地方可以流你就往哪裡去,何必一定要死守在這個地方,那你錯誤。所以佛法教人隨緣而不攀緣。今天我們做了一些事情,爭議的人很多,都是這麼一樁事情,所以你一了解這個,一笑了之。

  我們印《大藏經》,有人提出意見,我們各人看法不一樣。你說辦學校,辦學校我也辦了不少,不是沒有辦,都在做,功德不相同。學佛的人懂得,三寶裡面的事情那功德是沒有辦法相比的。古人所說的,這是傳說,我們初出家老和尚講這些故事給我們聽,那個時候寺廟裡面都藏著有藏經,藏經是線裝本,不是像我們現在這種精裝,中國古書每年都要曬,每年都要曬一次,藏經搬出去曬。有一頭老牛從曬藏經這裡走過,常常回過頭來看看藏經,鼻子聞聞藏經,這種善根。到來生的時候,這個牛投胎到人間做大法師開智慧。牠看看、聞聞,阿賴耶識裡面種下佛種子,所以供養法寶跟供養佛寶功德都不可思議。

  你造一尊佛像,你看人家花多少錢,現在尤其在露天造幾十米的、九十幾米的、一百多米的,這樣大的佛菩薩像,那花錢多少?有沒有好處?有好處,叫人一看阿賴耶識裡頭種佛菩薩的種子。這個功德,現前、來世都不可思議,供養藏經亦復如是。尤其是藏經,今天我們希望送哪些地方為主要的贈送對象?學校、圖書館,以這個為主要贈送對象。為什麼?要有人看。寺廟我們現在擺在第三位,這不是沒有道理,因為過去我們對寺廟贈送藏經數量也相當可觀,我自己買藏經、印藏經,在這次之前,大概是有一千七百多套。這一次,我們今年有一千套《龍藏》出來,現在馬上就出來了,我們贈送對象,當然不是我們自己贈送,我們是要求,請求的是以學校跟圖書館擺在第一優先,剩下來的可以送給寺廟。這不是真正懂得佛法的人他不曉得。三寶利益是利益人天,是真正能夠幫助化解衝突,化解災難,促進安定和平。我學佛五十三年沒有白學,你不了解你可以來問我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