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五九五卷)  2006/7/2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595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賢首品第十二」:

  我們接著看「開章」這段清涼大師的註疏,接著前面的文,我們把《疏》文念一遍,「此初發心,與下文十住初發心住,及發心功德品,有何別耶」,這是假設一個問答。因為《華嚴經》裡面發心講了三次,這個地方的初發心,與下文,這個下文是第三會第十五品,三會第十五品就是十住菩薩,十住菩薩初發心。以及「發心功德品」,這是三會第十七品,就是「初發心功德品」,十住。這三個地方講的初發心有什麼差別?提出這樣一個問題,問得很好。

  下面清涼大師就為我們解答,「此中發心,該於初後,取其成德,乃是信終,取其為本,乃在初發,雖如輕毛,功德初簣故,十住初發,即是此終」。到這個地方是一段,我們先看這段。此處講的初發心是十信位,下面兩處講的初發心都是十住位,十住初發心。一個是發心住,一個是十住圓滿,就是「初發心功德品」,那是十住圓滿。差別就是這個地方初發心,「該於初後」,該就是包括,包括初,也包括最後,後就是講後面所說的初住。十信圓滿,位子向上提升就是初住菩薩。我們曉得十信心滿沒有離開十法界,而是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,在十法界裡面這個位子最高,天台大師說這個地位叫相似即佛。

  相似還不是真的,為什麼不是真的?無明沒破,像我們前面畫的圖一樣,無明破了之後才是真佛。真佛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沒有了,無明就是此地講的妄想。無明沒破是菩薩,這個菩薩大乘教裡面也稱之為權教菩薩,也就是說不是真菩薩。真菩薩,諸位要曉得就是佛,分證即佛,那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真菩薩不在十法界,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不是真的,相似的菩薩,相似的佛,都是屬於相似的,不是真實的。他破一品無明就脫離十法界,往上提升就是初住,所以初住也叫發心住。發什麼心?菩提心。換句話說,從此而後,他用心都是用的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這就是真佛,他用真心。

  真誠就沒有虛妄,清淨決定沒有污染,平等就沒有高下,諸位想想,相對的境界沒有了,這叫真佛,在《華嚴》裡面也稱他作法身菩薩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江味農居士在《金剛經講義》裡,解釋經文裡面所講的諸佛,他的註解,諸佛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這個註得好!諸是多,哪些?就是大乘教裡面講的這四十一個位次。這四十一個位次,我們在講席裡面跟諸位多次報告,希望大家一定要記住。這四十一個位次到底是真的,是假的?你們諸位想想看,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掉了,還有階級嗎?如果說還有階級,真的還有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,諸位想想是不是還有分別?是不是還有執著?如果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,哪來的四十一個位次?這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  為什麼佛在經上又要說四十一個位次?清涼大師在前面開示講得好,說四十一個位次,是他的妄想的習氣沒斷。跟諸位說,執著的習氣斷了,阿羅漢執著沒有了,有執著習氣;菩薩執著的習氣沒有了,分別斷了,有分別的習氣,這十法界裡面的菩薩;十法界裡面的佛,分別的習氣斷了,妄想沒有斷,所以他不是真佛。妄想一旦要是斷了,他就超越十法界,到一真法界去了。這就是我們此地所說的初住菩薩,初住菩薩就是宗門裡面常講的,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。那個一分你要記住,《華嚴經》所講的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所以這個境界我們六道裡面的人,不但是六道,就是連四聖法界的人也沒有法子想像。這個境界祖師大德給我們說,這叫不思議解脫境界,不可思議的境界,這不能不知道!

  因為每一位破無明、證法身的這些佛菩薩們,他們帶著有妄想習氣多少不一樣,但是妄想習氣不礙事。所以這四十一個位次,你不能說它有,你說它有,一真法界真的是平等法界。既然平等,哪有什麼高下?有高下就不平等,平等法界,所以不能說它有。也不能說它無,為什麼不能說它無?每一位法身菩薩習氣有厚薄不相同。習氣厚的,我們講地位就低,十住、十行,這是習氣厚的;十迴向、十地,是習氣薄的;到習氣完全斷了,沒有了,這叫究竟圓滿佛。實在講,究竟圓滿佛他們在法相上來講,跟初住菩薩真的是沒有兩樣。究竟圓滿佛應化在十法界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;初住菩薩亦復如是,他也應化在十法界,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也現什麼身。所以,我們講他的智慧、他的德能跟究竟圓滿佛差不多!

  我們十法界裡面的人,不但是我們六道凡夫,就是四聖法界的人看他們也沒有辦法辨別出來,這個道理要懂。往後要細說這四十一個位次,細說就是說他們差別在哪裡?差別非常微細,絕不妨礙他普度眾生。我們在四弘誓願裡面來講,他們圓滿了,煩惱無盡誓願斷,他斷盡了,只留著無明的習氣。無明的習氣沒有法子斷的,你要起個念頭,我要斷它,就錯了。你不是又起心動念了嗎?又墮在分別執著裡面去,哪有這個道理!向上一著,這個話是禪宗裡常講的,這就是講法身菩薩們的修行。他們怎麼修?真的是無修,無修而修,修而無修;無證而證,證而無證,這個話是法身菩薩的境界。我們千萬不要誤會,我們誤會「無修就是修,修就是無修,算了,我什麼都不要修了」,那你肯定墮三途。這些話實在講我們望文生義,把意思全都解錯了,這絕對不是我們的境界,不是十法界四聖的境界,何況我們。

  同樣一個道理,西方世界諸位都知道有四土三輩九品,這個說法跟《華嚴經》上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有什麼差別?真的沒有差別。我們從《華嚴經》上就悟到了,悟到什麼?悟到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,不能說有,也不能說無,因為西方世界有很多是帶業往生的。雖然帶業,凡聖同居土帶業,方便有餘土帶業,實報莊嚴土就不帶業了,跟大乘、一乘裡面所講的法身菩薩沒有兩樣,完全相同。可是它的凡聖同居土、方便有餘土,確實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威神的加持,它跟法性土圓融!也就是跟實報莊嚴土跟常寂光淨土融成一體,這是不可思議境界。這個在十方諸佛剎土裡面,釋迦牟尼佛沒有說過;只講到西方極樂世界,這是個非常特殊的地區。我們要懂得、要明瞭,不要產生疑惑,對我們念佛往生就不會產生障礙了。

  如果有疑,疑就是障礙,那還不如什麼?不如那些鄉下不認識字的阿公、阿婆們,你叫他念佛,他就老實念,他不懷疑,往往他真的成功。他不認識字,他也沒有聽過經,他也沒念過經,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,居然念到一心不亂,他能夠預知時至,能夠站著往生,能夠坐著往生。令人羨慕!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謂「唯上智與下愚不移」。老師教學,兩種學生最好教,一種叫上智,一說他就懂了,沒有懷疑,他也沒有問題;一種是下愚,他也沒有問題,他也不懷疑,老師怎麼教,他就怎麼相信,就怎麼做,絕對沒有疑惑。這兩種人好度。

  最難度的是當中的,上不上、下不下,問題可多了,這個難度。那個問題多,所以世尊當年住世四十九年,天天為大家講經說法,為哪些人?就是為這些人。這批人難度!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慈悲到極處!講經教學的目的是什麼?就是幫助中間這些人,佔大多數,幫助他們破迷開悟。迷破了,悟開了,信心才堅定,像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,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。清淨,真的信心生起來,願心生起來,能老實念佛了。什麼叫老實?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這就叫老實。這個樣子就有功夫,就得力了,他能成就。這是講到發心住,就是真佛,不是假佛了。

  此中發心,該於初後,就是通前通後,前面是十信位的初發心,後面是十住位的初發心,通前通後。「取其成德」,本經所說的就是十信位菩薩修行成就的功德,這叫成德。「乃是信終」,就是此地賢首菩薩給我們做的報告,三百五十九首的偈頌,這是信終。

  再看下面文,「取其為本,乃在初發」,這個初發就是今、現在,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!本是根本,凡是修行,如果沒有根本,像植物一樣,沒有根本,這個植物就是我們講的花瓶裡的插花,盆景裡面所種的小樹,這就是沒有根本,怎麼長也長不大。所以根本太重要了,根本在初發心,初信位的菩薩。諸位想想,從初信到十信圓滿,菩提心才長成,所以初住菩薩叫發心住,住就不動,他有了定位。菩提心絕對不會退轉,絕對不會變形,也就是我們講的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永恆不變。

  我們今天這十個字有沒有?我們同學自己想想,若有若無,有時候想起來,有時候忘記。而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再細心去檢點一下,我們對人有沒有做到真誠?真就不假,誠則不虛,我們跟一般人相處還是虛情假意,真誠心沒有!什麼叫虛情假意?虛情假意有時候自己不知道。凡是會變的就不是真的,我們的起心動念,你就曉得變化多大!前念跟後念,前念滅、後念生,前念歡喜、後念憂愁,變化太大了。變化就不是真心,真心沒有變化,真心叫一味。我們講什麼叫真?什麼叫誠?清朝末年曾國藩先生在「讀書筆記」裡面,把誠做了個解釋,解釋得很好,跟佛法裡面講的相應。什麼叫做真誠?「一念不生謂之誠」。你想想看,一念不生,那還有什麼變化,沒有變化了。我們今天還有前念、還有後念,就沒有真誠。有前念、有後念,這叫什麼心?妄心;沒有前念、後念是真心,你就曉得我們到底用的是真心、是假心。有前念、後念的又叫做輪迴心,你在六道裡頭搞生死輪迴。

  諸位要曉得,起心動念這叫妄想,我們的真心已經失掉。真心的作用,就像《心經》上所講的,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真心是照見,像一面鏡子一樣。大乘教裡頭常說,「一念不覺,而有無明」,或者說一念才動,覺性就失掉,覺性就是佛性。所以起心動念就無明起來了,無明是不覺,但是這個還很淡薄。從不覺生分別,分別是什麼?分別就是覺,這不是真的覺,這個覺的根從哪裡來?從不覺來的。所以這個覺就不是正覺,叫什麼?邪覺,它的根是八識,正覺的根是法性,那怎麼會一樣?法性是真心,正覺是真心;妄覺是八識,也就是妄心,根不一樣,學佛不能夠不清楚,不能不把它搞明白。

  所以我們今天用的心不是真心,是妄心;要想用真心,雖然有,人人都有,太難了。佛講得很輕鬆,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真心就現前。放不下!這三大類的煩惱,一個比一個嚴重。最輕的是無明,就是妄想,妄想最輕,再嚴重的就是分別,最嚴重的是執著。佛教給我們,最嚴重的先放,對於一切人事物不再執著,為什麼會不執著?因為你肯定,雖然自己沒有證得,肯定佛所講的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佛給我們說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。我們晚上作夢,夢醒之後有沒有執著夢中境界?一般人不會執著。為什麼?夢是假的,有什麼好執著!容易放下。佛告訴我們,現在這個世間六道輪迴,六道就是個夢境,六道裡面的一切,隨緣就好,不要再執著。能把執著放下,在佛法講,你就證得阿羅漢,你的障礙去掉三分之一,還有三分之二,所以你出不了十法界。但是執著沒有了,六道超越了,有執著,不能超過六道輪迴,你說這個東西多麻煩!

  超越六道輪迴之後,你到哪裡去?到四聖法界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這個佛是四聖法界裡面的佛。我們講這個經講得很詳細,大乘教裡佛說,七信位的菩薩,十信位,從初信、二信、三信、四信、五信、六信、七信,七信位的菩薩執著斷盡,沒有執著了,所以他超越六道。七信在哪裡?七信就相當於阿羅漢,在四聖法界的聲聞法界裡頭。他還有習氣沒斷,習氣要斷掉了,他就又升一級,聲聞往上面升一級,緣覺,或者是菩薩。這個位子裡面執著的習氣沒有了,他們在那裡修什麼?他們在那個地方斷分別。分別斷掉,沒有了,菩薩!十法界裡面的菩薩法界,分別沒有了,他有分別習氣;分別習氣也斷掉了,他就又升一級,十法界的頂頭,佛法界。

  到把分別的習氣斷掉,分別習氣沒有了,破一品無明。我們一般講,放下起心動念,於一切法裡面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就叫破一品無明,十法界沒有了,超越了。到哪裡去?到一真法界去了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華藏世界,到華藏去了,念佛的人到極樂世界去了;諸位要知道,極樂跟華藏是一不是二。超越十法界。可是走華藏世界這個路,難!太難了,非常困難,不要說別的,就是執著就不容易。我們今天怎麼修?執著淡一點,分別淡一點,起心動念這個事情先不去管它,只能把分別執著淡一點,我們只能做到這個。淡一點是什麼?淡一點就是帶業,你沒斷!只有一個方法,一心稱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,這個能做到。

  所以《華嚴》末後也不例外,文殊、普賢這兩位大菩薩,勸導,勸誰?勸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這做給我們看的!讓我們看了這個現相一下省悟過來。你看看最後人家的修行,真的是不容易!從四聖法界向上契入一真法界,這叫豎出,從六道、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再到一真法界,豎出,難!這難行道。淨土法門叫橫出、橫超,我不經過這個道路,我從旁邊就出去了,這就容易。旁邊出去之後就是極樂世界,所以這叫易行道。不管是橫出也好,豎出也好,根本在發心,我們有沒有發?甚至什麼叫菩提心,學佛的人能講得清楚的不多!

  古大德有方便說,最常講的方便說是四弘誓願,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。你想想看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這個心有沒有發?這句話如果我們用現代的話來把它翻譯一下,度就是服務,我們要發心為一切眾生服務,這就叫眾生無邊誓願度。你發心為他服務,你能傷害他嗎?如果對一個眾生你還傷害他,你這一願就沒有。傷害人不必說,有人他不傷害人,他認為眾生是人。蚊蟲、螞蟻是不是眾生?你有沒有為牠服務?這要問問自己!蟑螂、老鼠是眾生,你有沒有為牠服務?再往深處講,花草樹木是眾生,你沒有為它服務?自然生態是眾生,你有沒有去破壞它?你從這個地方去觀察,菩提心難!我們沒有為眾生服務,我們沒有本!所以功夫怎麼會有進步?

  為什麼我們這個根本得不到?根本還有根本。這是大乘教,大乘教的根本是什麼?小乘。佛說得很清楚,「佛弟子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,佛不承認。你要循序漸進,像念書一樣,總是要先念小學,再念中學,再念大學,再念研究所,佛承認的。小學、中學、大學都不念,一下就念研究所,那佛不同意。小乘裡面教什麼?教你做人。人都做不好,你怎麼能作佛?怎麼能作菩薩?所以小乘教裡面都講人天法。中國可以說是唐朝中葉以後,我們就不學小乘了,為什麼不學小乘?我們學儒,我們學道。儒家、道家代替了小乘,這行,你有儒、道的基礎,可以一下就得到大乘的根本。所以,今天我們的麻煩來了,小乘不學,儒也沒有,道也沒有,剩下只有一個老實念佛的人能得度。可是老實人難找!幾個人老實?

  我們想想都不是老實人,為什麼不是老實人?妄念太多;老實人沒有妄念,老實人沒有懷疑,老實人能一切放下,老實人一心歸向淨土,決定沒有雜念。我們今天的修行,有疑惑、有雜念、有懷疑、有憂慮,不老實!又沒有根本,怎麼能成就?所以這些年來,我們特別強調從根本修,儒家的根是《弟子規》,道教的根是《感應篇》,佛的根是《十善業道經》,希望從這三部經上去扎根。然後你就有本了,你的初發心就真發了,那就不是假的發。雖然發了,發了之後要好好去修,怎麼修法?「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眼前要學的是當中這兩樣,要學斷煩惱,認真斷煩惱,認真的去學法門。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,初學的階段,學法門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;到什麼時候法門無量統統可以學?煩惱斷盡。

  學習還是有次第,煩惱沒有斷盡,不能學很多法門,所以學一門。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真正的用意還是在斷煩惱。煩惱慢慢減少,慢慢斷了,智慧慢慢開了,一旦煩惱盡了,豁然大悟!宗門講明心見性,教下叫大開圓解,你一下就開悟,開悟之後就法門無量誓願學。沒有開悟之前不行,沒有開悟之前我們學一個法門,一門深入,這一個法門幫助你開悟,幫助你斷煩惱。佛、菩薩、祖師大德給我們設定的這些方法,巧妙極了。最怕的是我們自以為聰明,故意不遵守佛菩薩的教誨,以為自己很行,現在就要涉獵許多法門,結果搞一輩子一門都沒通,這叫真正可惜!妄想分別執著絲毫沒有減少,那麻煩就大了。將來的生死,在六道裡頭輪迴,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,沒有用處,那就全錯了。你要明白這個道理,取其為本,乃在初發,我們今天初發心學弟子規,學十善業,學感應篇,取其為本,那就幫助你初發心。

  底下的比喻說,「雖如輕毛,功德初簣故」,這個事情雖然很輕,不值得一提,輕如鴻毛,它有功德,功德是什麼?初簣。好像我們用泥土堆成一個山,那山是很多泥土堆的。剛剛沒有堆成山,我這是一鏟的土、一瓢的土倒下去,這是初簣。只要功夫不間斷,慢慢累積,它自然就成山。所以初簣是起步,我們今天講弟子規、十善業、感應篇,初步。「十住初發,即是此終」,十信圓滿,就是十信初發的圓滿,終就當作圓滿講。十信位初發心的圓滿就是初住。初住了不起!超越十法界了,這道理不能不知道,我們用功的順序先後就明白了。現在時間到了,就講到此地。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後面這一行,「成彼初發,此終為能發,彼是所發,此正是發起之發,義兼開發,彼是開發之發,義兼發起,其發心品,正顯十住初心之功德耳,以斯甄別,非無有異」。到這裡是一段。成是成就,彼初發就是十信位的初發心,這是十個位次初發心,到十信心滿成就初發心;信位的初發心成就圓滿,到第十信成就圓滿。這一句裡面含的意思很廣很深,我們必須要知道。十信位的初發心是在凡夫,就像我們現在這個地位,他成就圓滿,是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。諸位想想看,從我們人間、欲界天、色界天、無色界天,再到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這句話裡頭包含這麼多的位次。

  此終,這個終是現在講的十信心滿,十信心滿這是能發,「此終為能發」。「彼是所發」,彼,這個要記住,彼是講的初住,初住菩薩是初發心住。就是菩提心真的發出來了,從此以後不再用妄心,不再用輪迴心,用真心。由此可知,十信位都是在培養菩提心。菩提心發了,發了怎麼樣?若有若無。發了之後你要好好把它培養起來,正像種樹一樣,那個種子,像種桃樹,桃樹的種子種下去之後,這時候才發芽。發芽很嫩,稍微不謹慎,這個芽就會被摧毀掉,所以你要好好的保護它,要好好的去灌溉它。一直到它長成小樹,風吹不倒了,確實根長了力,那就好比是初住的發心,叫發心住,真正能夠長成,不再需要人照顧了。我們在沒有成小樹之前,是要小心照顧它。

  由此可知,我們在《金剛經》裡面看到,世尊囑咐菩薩,要常常護念小菩薩,常常照顧他們。這個很難得,他發了菩提心,他將來就能成菩提道,諸佛菩薩都有義務來照顧他。所以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擁護,一直要幫助你到發心住。這個幫助的階段、過程就是在十法界,離開十法界不需要照顧了,那就成就了。由此可知,十法界裡面的菩提心有進有退。到初住就不退,菩提心絕對不會再退轉,那就成功了,所以那個發是開發的發。十信位呢?十信位是發起的發,當然裡頭有開發的意思,可是偏重在發起。到初住菩薩,他是開發的發,雖開發他也離不開發起。他是從十信位這個基礎再提升到十住,所以開發裡面有發起的意思,發起裡面有開發。可是它的偏重不一樣。在十信位的時候是發起,十住以上是開發,菩提心開花結果,那真的是開花結果了,這個比喻比得很好。

  「其發心品」,這就是「初發心功德品」,「初發心功德品」就是初住菩薩。「正顯十住初心之功德耳」,這品經裡面要跟我們講的,是顯示十住,十住初心就是初住菩薩,初住菩薩的功德。「以斯甄別,非無有異」,前面問這三個有什麼差別?這把三種不同,清涼大師為我們講清楚、講明白了。它的異同我們都清楚、都明白。

  下面引經來說,「故瓔珞云」,《瓔珞經》上講,「發心住者」,這就是講初發心,十住菩薩的初發心,發心住者。「是人始從具縳,未識三寶,乃至值佛菩薩教法中,起一念信,便發菩提心,既云始從凡夫最初發心,明知此中發心,該於初後」。引用經文的意思,說這個人(這個人是初住菩薩)始從具縳,具縳是煩惱,這個煩惱就是妄想分別執著,開始從煩惱。「未識三寶」,三寶是自性三寶,就是自性覺是佛寶,自性正是法寶,自性清淨是僧寶,這是要注意到的,這是講自性三寶。「乃至值」,值就是緣分,我們講遇緣,遇到哪些緣?遇到「佛菩薩教法中」,這個很重要,遇到佛菩薩教化當中,佛是聖人,菩薩是賢人、是君子,「起一念信」,這一念信是一念淨信,便發菩提心。這什麼人?確實在我們凡夫當中,他過去生中十信修滿了。修滿了,無明還沒有破,他遇到了緣分。在中國最好的例子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。我們在《壇經》上看到的,他很年輕父親過世,他養他的母親,非常孝順。自己沒有念過書,住在農村裡面,每天砍柴度日子,砍一批柴挑到城市裡面去賣。

  這樁事情我在童年的時候,抗戰期間當中,我們住在城市裡面,燒柴火,有賣柴的。所以這是生活相當艱苦。挑一擔柴到城裡賣,賣了柴之後,拿這個錢買一點米回家,能大師是賣柴的。在那個時候賣柴、賣水,挑水的,城市裡面沒有自來水,一般的水都在河裡面、小溪裡面,去挑水,挑一擔水挑到城裡面賣水。那時候生活相當不方便,所以這些苦力總是賣柴的多,賣水的多,這是生活必需品。另外出門旅行,在那時候拉黃包車,現在看不到,現在連三輪車都很少,那時候人力車、黃包車都是屬於苦力。

  你看看惠能大師雖然是賣柴的,他聽人念經,一聽就開悟。聽客人念《金剛經》那就是緣,乃至值佛菩薩教法中,念《金剛經》,裡面在念經,他在窗外聽。從前的窗戶不隔音,窗戶用紙糊的,沒有玻璃,所以窗裡面有人讀書,窗外聽得很清楚。聽到念《金剛經》,念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好像開悟了。回到裡面去找這個念經的人,問他,你念的是什麼?這個人很客氣的說,我念《金剛經》。他就把他聽經的感想、感觸講給他聽。那個張居士一聽,這個人根太利!他念了多年,都沒有辦法曉得《金剛經》的奧義,居然他聽聽就能懂。所以對他很尊重,並沒有把他看作是個賣柴的,不認識字,覺得這個人是個了不起的人。於是就勸他。他說:你的經是從哪裡來的?我是從黃梅五祖那裡得來的。他就介紹他,最好你到黃梅去參訪五祖。這是緣分,這段所講的我們用祖師修行證果來做為證明。

  在中國歷代,凡是修行成就的,在禪宗裡面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六祖以後在他一生教學當中,達到這個標準的有四十三個人。這四十三個人,絕對不是這一生才修行的,這一生才修行不可能,過去生中生生世世,他們從初信位修到十信位。十信位沒有離開十法界,功夫不錯了,接近初住,但是沒有超越。這些相似位的佛菩薩,他們知道,哪個地方有善知識,應當到什麼地方去修學,他就應化來了。阿羅漢以上都有這個能力,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就來現身;一方面是幫助眾生,一方面是提升自己。沒有出十法界的,以提升自己為第一優先,幫助別人是其次。已經超越十法界,到一真法界了,他們到十法界裡面來,第一個是幫助眾生,提升自己是列在其次。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!

  可是這兩個他有偏重,沒有證到初住的,偏重在自利;已經證得初住以上的,就是破一品無明以上的,偏重在利他,決定是把利他擺在第一,自利沒有這個念頭,都是利他。因為他的自利是破無明習氣,無明習氣這上面沒法子用功,所謂無功用道,隨著時間慢慢自然習氣就消失了。這個時間,大乘經裡面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,可見得斷這個習氣是多麼困難。三大阿僧祇劫是自然成就,你沒有辦法提前,不像前面十信位的修行,十信位修行裡面確實有快有慢,都是很長的時間!我們看是看到果報,好像我們去參加人家畢業典禮一樣,參加博士班畢業典禮,今天都拿到學位,這四方帽子戴上。你沒曉得他博士班念了多少年!前面還有碩士班,還有大學士,還有中學,高中三年、初中三年,小學六年,念了二十幾年才拿到學位。

  我們看到惠能大師,看到許多禪宗大德,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;看到教下的這些大德們,大開圓解;淨土宗裡面得理一心不亂,名詞不一樣,境界都相同。這些就是我們參加他的博士班畢業典禮,前面累劫的修行,不是一世、二世、三、五世,不是!真的是累劫修行。佛經裡面常講,無量劫的修行,才把執著、分別斷掉了,習氣也斷掉,只留著一品無明在;也都是差不多了,遇到緣他立刻就斷了。惠能大師是個非常明顯的例子,我們一看就知道,這種人佛法裡面通常講是再來人,不是這一生開始修的。

  所以他到黃梅跟五祖一見面,談話那種態度言論都不是凡人。初見面,五祖問他:你是哪裡人?嶺南的。嶺南我們講蠻子。五祖也是開玩笑說一說,也就是說那個地區文化落後,沒有開化的地方。而惠能大師接著答覆,那個地方雖然是蠻荒,沒有開化,但是那個地方人的佛性跟一般修行大德的佛性沒有兩樣。這個答覆就是很出乎人意料之外的,佛性沒有南北之分,沒有開化不開化之分。所以五祖一聽這個人的根性,確實跟一般人不一樣。而當時惠能才二十四歲,我們今天講年輕小伙子。雖然沒念過書,沒受過教育,但是他的禮數很周到,非常謙虛,非常恭敬,對任何一個人都謙虛恭敬。五祖一看,這就是法器,派他到碓房去破柴、舂米。破柴,他是砍柴的,他很熟悉,你看分配他的工作,知道他以前幹什麼的!這個工作他幹起來輕鬆,破柴、舂米,八個月磨鍊他,修福,為大眾服務。沒有上過禪堂,也沒有聽過講經。

  八個月之後,五祖年歲大了要傳位,叫大家跟他學的這些學生,每個人寫一首偈子送來看看,看有沒有明心見性的。有見性的,把衣缽傳給他,他就是禪宗第六代祖。故事就從這麼引起來的。這麼多的學生,誰也不敢作偈,因為什麼?他們有個學長神秀大師,也是五祖的學生,等於說他們的大學長,常常代替老和尚講經教學。人家一想傳位,肯定是神秀,那還能是別人嗎?所以沒有一個人作偈子,逼著神秀不能不作偈,他也知道。神秀偈子作出來之後,大家都念,惠能聽到了,一聽就曉得沒開悟。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」。他一聽,沒開悟,所以他找人,他也很讚歎,這首偈子好,我也要到偈子前面拜一拜。於是有人帶他,偈子是寫在牆上的,到牆那邊去拜。拜完之後,他對別人說,他說我也有首偈子,但是不會寫字,哪個人代我寫一寫。

  這時候有個張居士,是個做官的,感覺到非常驚訝,怎麼從南方沒有開化地方來的人,你也會作偈?張別駕確實就幫他代寫了。寫了以後,果然大家看到都感覺得非常驚訝,他的偈子是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。這一傳誦,五祖聽到之後,馬上把這個偈子擦掉,告訴大家,沒開悟。為什麼?怕人害他,嫉妒障礙很多!過了幾天大家都平了,覺得什麼?也沒有開悟,老和尚說了沒開悟。過了幾天之後,到風平浪靜,老和尚到碓房去巡視。巡視走到碓房,看他在舂米,就問他「米舂熟了沒有?」他們的話這是禪機,話中有話。你不會聽的,真的以為他舂米,老和尚問米舂熟了沒有?

  惠能大師一聽知道,他們兩個心心相印,問他米舂熟了沒有?意思就是說,你的修學有沒有到圓滿?是這個意思,熟就是圓滿成就。惠能答覆說早就熟了,只是還沒有篩。篩是什麼?印證。我早就成熟了,沒有人給我印證,我在等著印證。老和尚拿著拐杖在他碓上敲三下就走了,人家不知道什麼意思。他曉得,叫他半夜三更到方丈室去找他,給他印證。你看他們的動作,很多人跟在面前不知道,只有他們兩個人心裡曉得。半夜三更到方丈室,老和尚給他講《金剛經》,也是講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豁然大悟。以後就不要講了,一切就通了,衣缽就給他,半夜叫他趕快走,怕有人害他。逃到南方去避難,避了十五年,躲在獵人隊裡頭沒人知道。十五年之後,緣成熟了才出來。出來的時候就是現在廣州的光孝寺,印宗法師在那邊講經,他去聽經。看到外面風吹著幡,風動、幡動,從這個地方身分暴露了,已經十五年。這個時候他將近四十歲,二十四歲成就的,三十四歲、四十四歲,差不多他將近四十歲。

  這就是起一念淨信,便發菩提心。他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就浮現前,從此之後絕對不會退轉。這叫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超越十法界。境界雖然超越十法界,身體還在人間,這就是應以什麼身得度,就現什麼身。在那個時代,應以禪師身得度,惠能大師就現禪師身;應以法師身得度,他就現法師身。像清涼大師、賢首大師、智者大師,這是現教下的法師的身分;終南山的道宣律師,現律師的身分,戒律;廬山慧遠大師,示現淨土宗的身分。各人接引一類根機,不同的根機。他們這些人至少都是十信心滿,示現大徹大悟、大開圓解、理一心不亂,示現。你要說他們的地位,最低限度我們知道在發心住這個地位。當然很可能他們在發心住之上,二住、三住、四住、五住,乃至於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乃至於十地,那些菩薩都很可能。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,度什麼人?度有緣人,佛度有緣人,沒有緣的他就沒法子度;不是他沒有能力,是沒有緣的人不接受。

  你看看信徒們都是這種樣子,古今都不例外,有人羨慕惠能大師,到他的會下做他的弟子,這修禪去。有人歡喜學《華嚴》的,到賢首大師那裡去,到清涼大師那邊去,他們是專門學《華嚴》的。有些喜歡學《法華》的,到天台山去,智者大師在那邊講《法華》。這就是眾生愛好不一樣,興趣不相同!這些愛好跟興趣與前世都有關係。前世就學這門功課,沒學得好,這一生來接著再幹。所以,修行是生生世世,不是一世。

  只要真幹、好學、勇猛精進,你決定遇到好老師。好老師是誰?就是這些法身菩薩到這個世間來應化,你要相信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。真幹,佛菩薩要不來幫忙,他發的願就不能兌現了,眾生無邊誓願度。你跟他有緣,他一定會照顧你。有人說找不到好老師,那是錯誤的,為什麼找不到好老師?你沒有真正發心。真正發心,就有真正好老師來幫助你;不是真正發心,遇到好老師也枉然。不肯學,懈怠、懶散,學了一生都空過,沒有成就,這種人就遇不到善友。所以這是說明起一念信,便發菩提心,菩提心一發就成就了,這一發就成佛了。

  「既云始從凡夫最初發心,明知此中發心,該於初後」。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,我們就事相上來看,惠能大師是個凡夫!許多宗派裡面的祖師大德,年輕的時候示現也是凡夫。最近的,近代的虛雲老和尚,年輕的時候剛剛學佛,凡夫!我們淨土宗第十三代的祖師印光大師,很多人都知道這是西方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。沒有接觸佛法之前,他謗佛、謗法,示現的是凡夫,始從凡夫;接觸佛法之後,他很快的就契入境界,真的菩提心現前。從什麼地方能看得出來?從他能萬緣放下。你看他的生活,看他教人,教化眾生,看他處事待人接物,跟經典上講的佛菩薩的行持沒有兩樣!

  你細心去觀察,像《弟子規》上一百一十三條,你細心觀察,他統做到了。《太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道經》,我們常講的沙彌律儀、比丘戒、菩薩戒,再看看我們前面剛剛念過的「淨行品」,印光大師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沒有做到?做到了。惠能大師做到了,賢首大師、清涼大師、智者大師做到了。要從這些地方微密觀照,我們才能學到東西。所以說「此中發心」,此地講的「該於初後」,初,十信位的發心;後,十住初發心,初住發心通前通後。

  下面則假設的一個問答,「問,此既是初,何得乃具後諸行位,及普賢德耶」。這個問得好!既然是初,這個問實在講是代我們問的,我們今天是初發心。實在講連這個初還沒得到,我們在準備的階段,希望我們這一生能夠得到初發心;可是我們實在講,我們的方向、目標是另外一條路。這個經我們要學,使這個裡面的理事、境界我們能夠徹底明瞭。我們走路是走另一條,持名念佛,求生淨土;我們走這條,因為這條太可靠,肯定能成就。但是這部經對我們的幫助很大,讓我們走那條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會走錯,不會走到歧途。所以我們的解門依《華嚴》,我們的行門依《彌陀經》,依《無量壽經》。這樣好!

  所以他問:此既是初,為什麼他能夠具足後面的諸行位及普賢德耶?這就問得多了。諸行位是三賢,及普賢德是十聖,初發心裡頭就具足了究竟圓滿。正如同種樹,這一個核桃仁種在泥土裡面,剛剛發芽,我們就曉得它將來會長成大樹,開花結果,果實纍纍,這就通前通後。這個小樹苗通前是什麼?前面那個桃仁埋在土地裡,那是前;後面,將來它會長成大樹,貫通的。我們今天一念發心,這是初心,確實能通,貫通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,真的貫通。幾時能成就?那在於自己的努力。

  大乘教裡面,佛說世法善根有三,世間一切善法你要成就,它有三個根,這三個根是無貪、無瞋、無痴,所有一切善法從這三個根裡面生的。那反過來,反過來叫三毒,反過來就是貪、瞋、痴這三毒。所有一切的惡業、煩惱習氣都是從三毒生的,這我們不能不知道,我們要懂得,要明瞭,要把它糾正過來,「息滅貪瞋痴,勤修戒定慧」。出世間菩薩善根只有一個,「精進」。那你要問菩薩什麼時候有成就?就看他精進,就看他努力。我們如果能夠知道好學,知道精進不退,那你的速度會很快。凡是不能成就,沒有別的,都是因循苟且、懈怠懶散,這樣自己就退轉了,沒有辦法提升。但是學習,外國人講學習,我們佛門講修行,不是這一生一世,是生生世世,我們今天的修行也是接著我們前生宿世,哪有一生當中會有成就的?

  我們看今天念佛往生的,看今天學教,在教下能有相當成就的,絕對不是這一生的事情。我年輕時候跟李老師,我跟他那年三十一歲,老師告訴我,他講經講得不錯,讚歎的人很多。老師跟我說決不是一生,過去生中也許是法師,這一生現居士身。修持修得很好,持戒念佛,為人演說,他一生就幹這個。我們是受了他的教化,受了他的感動,跟他走同樣的路,所以一生沒搞道場,一生也沒有教誡僧徒。好在在這個時代,科學技術發達,我們有這麼個緣分,利用高科技的手段把大乘佛法向全世界弘揚,總希望講清楚、講明白,讓大家斷疑生信。下面是解答問題,現在時間到了,這段問答我們明天再繼續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