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四二七卷)  2005/9/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427

  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,第八助道甚深:

  這段經文我們已經學習過,後面還有一段,是李長者的論,文字雖然不多,也非常的精彩,很值得我們學習。我們現在看末後這一段《論》。「第八爾時已下,有五行經,是文殊問智首,如來唯一法而得出離」,我們現在先看這一句。這一句裡面提到的如來唯有一法,就是長行裡面所說的「於佛法中,智為上首」,這句話非常重要。這一法是什麼?六波羅蜜裡頭的般若波羅蜜,這個是上首,唯有智才能夠出離。所以,一切諸佛所修、所教的,總不出般若波羅蜜。

  智從哪裡來的?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,智是本有的。自性,也就是自己的真心,本來具足真實智慧,無量的智慧,無有窮盡的智慧,自性本具,真心本有。也正是《華嚴》後面佛所講的,「一切眾生,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你看看這三樣東西,都是我們夢寐所希求的。我們沒有智慧,我們希望自己有智慧;我們沒有能力,佛說了,自性裡頭具足無量的能力,萬德萬能,沒有欠缺的;我們求福報,福報這經上講叫相好,相好就是福報。不僅僅是我們身的相,我們生活環境的相,我們常講宇宙之間森羅萬象,這是相好。你看我們在經典上讀的極樂世界,《華嚴經》上讀到的華藏世界,形容得多麼的美好,相好。

  這三樣東西全是自性本來就具足的,可是現在沒有了。怎麼沒有的?佛說,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」,佛是一句話道破。我們今天確實有妄想、有分別、有執著。佛說了,你有了妄想分別執著,你自性裡頭本有的智慧、能力、相好,統統就被它障礙住,雖有,不起作用,不能現前。於是佛出現在世間,這是大慈大悲,教導我們,教什麼?無非是教我們恢復本能而已,這些東西本有的!所以大乘經上佛常講,「圓滿菩提,歸無所得」。怎麼講無所得?你所得到的全是你本來有的。除了自性本有之外,無有一法可得,你所得的是全是自己有的;我們本有的,喪失掉了。所以,佛從這個地方看一切眾生平等,十法界眾生跟佛平等,為什麼平等?智慧、德能、相好個個圓滿,一絲毫欠缺都沒有。佛沒有多一樣,眾生也沒有缺少一樣,所以說佛不度眾生!

  要怎樣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除掉?智慧,你有智慧,你才肯放下。現在我們雖然聽了佛這樣的教誨、勸導,佛教我們要放下,我們也知道,可是就是放不下。你要問為什麼?我們實在說對佛的教誨半信半疑,沒有完全相信,半信半疑,所以放不下;真的相信,哪有不放下的道理?放下就是!誰放下誰就成就,圓滿的成就。由此可知,放下是不容易的事情。菩薩道,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的,從初發心,初信位到究竟位,不斷的在放下,一點一點在放下。這一共是五十二個階級,像我們上樓一樣,五十二層樓。放下第一層,你就進到第二層,放下第二層,你就進入第三層,不斷的放下,你才能達到頂層。

  所以佛法,過去章嘉大師教我,我向他老人家請教:佛法我明白了,知道它的好處,怎樣叫我能夠很快的契入?老師教我的方法,「看破,放下」。看破是智慧!就是「如來唯一法」,就是智慧,有智慧你才肯放下,沒有智慧,不肯放下。智慧從哪裡來?智慧還是自性本來具足的。我們現在迷了,如何把智慧再開發出來?佛教我們的方法,就是他自己修學的經驗,不僅是他一個人的經驗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用這個方法,這就叫戒定慧,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,這才能出離。

  在《華嚴經》上講,出離五十一個階級,達到顛峰,一般大乘教裡面講出離六道,出離十法界;出離十法界,你到了一真法界。可是講得好的,還是《華嚴》。到一真法界,不過是初住菩薩,初住往上去還有四十一個階級,還不斷的放,不斷的向上提升。可是前面十信位這個十層放下,十法界就沒有了,就出離十法界。所以我們讀了這十段經文,這是《華嚴》第十品「菩薩問明品」。第八是「助道甚深」,第八就是第八信位的菩薩,智首做代表;下面第九,「一道甚深」,就是十信位裡面第九信位。不斷的放,不斷的向上提升,你要是放不下你就沒有辦法提升。提升一層,定功跟智慧也就升了一級,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,唯一法而得出離。

  下面說,「又於佛法中以智為首,何故讚歎布施等」,這個前面我們都說過。智,智是體,智慧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自受用,他受用,自他受用,這是方便,在佛法稱之為「權智」,權智就是善巧方便。世尊讚歎布施,就是讚歎菩薩修行的六個綱領「六度」,讚歎四無量心。所以我們在助道甚深裡面,你看助道,實在說佛出現在這個世間,他所表演的、他所教的、他所說的,無非助道,無非方便,無非般若智慧的落實。我們在這一章經裡面我們學習過了,知道佛為什麼讚歎,文殊菩薩是代我們問的,他哪有不懂的道理?替我們問的。怕我們有疑惑,疑能障道,疑是障礙,所以一定要破疑生信;有疑,不能不問。

  底下說,「總有十問,大意明十波羅蜜,四無量心,畢竟無體,何須用為」。長者深入華嚴三昧,我們讀他老人家的傳記,感應不可思議。經文裡面只講六波羅蜜,他這個地方講十波羅蜜,六波羅蜜是一般講的,佛在大乘教都是講六波羅蜜。《華嚴》講十波羅蜜,十跟六沒有兩樣,十從哪裡來的?十後面有方便波羅蜜、願波羅蜜、智波羅蜜、力波羅蜜,後面有四條,這個四條都是從般若波羅蜜裡頭開出來的。講六波羅蜜,後面這四條全在般若波羅蜜裡頭;如果講十波羅蜜,第六般若波羅蜜它是體,後面四種是般若波羅蜜的作用,這是細說它的作用。總而言之一句話,就是方便為門,所以它頭一條叫方便,願、力、智還是方便。末後那個智是權智,運用在生活,運用在工作,運用在處事待人接物,真實智慧!

  我們現在沒有智慧,我們所學的叫世間的聰明智慧,不是般若智慧,般若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流出來的。我們心不清淨,一天到晚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哪來的般若?當然沒有。所以世間人只有聰明,沒有智慧。佛家的智慧是有條件的,不是我們世間人想像當中的智慧,完全不相同。這個大意就是說明十波羅蜜跟四無量心。

  「畢竟無體,何須用為」,畢竟無體就是前面所說的「以智為首」。智,真智慧現前觀察這個宇宙,包括自己的身,乃至於自己的心,心就是起心動念,佛家講的八識五十一心所。這個東西有沒有?不能說它有,也不能說它沒有,你要說它沒有,它有這個現象;你要說它有,這個現象沒有自體,畢竟無體。所謂是「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」,就像我們現在看電視的畫面一樣。螢光幕上的畫面,你說它有,它是空的,確實沒有,當體即空;你說它沒有,它有現相。

  所以,在這個地方你要體會到,空跟有是一不是二,就是《心經》上所講的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色就是現相,色相,「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」。空跟有不是兩樁事情,把它看成兩樁事情,你是在迷惑,你不了解事實真相。了解事實真相,知道叫不二法門,空有不二,性相不二,理事不二,因果不二,那你就入佛知見了。佛知佛見就是真智慧起作用,徹底了解諸法實相。《般若經》上我們讀了之後,做了個總結,總結好,抓住綱領。「一切法無所有、畢竟空、不可得」,六百卷《大般若》說這麼一樁事情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講了二十二年。這是宇宙萬有的事實真相,佛教的名詞叫「諸法實相」。

  果然明白了,你的心清淨了,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是什麼樣子?不起心、不動念,清清楚楚,明明瞭瞭,就像鏡子照外面的境界。用心如鏡,清不清楚?清楚,樣樣都清楚,有沒有起心動念?沒有。起心動念都沒有,哪裡會有分別執著?給諸位說,這就是佛的境界,這就是法身菩薩的境界。我們現在念的經文是十信菩薩,十信菩薩沒有執著,還有分別。現在我們念到第八信、第九信,第八信、第九信差不多分別漸漸也淡忘掉,還有起心動念,起心動念這個現象還相當粗。十信向上入了初住,圓教初住等於別教的初地,到這個位次上,分別沒有了,還起不起心動念?還有!起心動念很微細。起心動念很難斷,往上四十一個位次都是斷起心動念。

  起心動念叫無明,也叫妄想,最難斷。你看到等覺菩薩,最後一品叫生相無明;換句話說,極其微細的起心動念,我們是決定沒有辦法體會到。不但我們體會不到,阿羅漢、權教菩薩都體會不到,那一品無明斷了,證究竟果位。究竟果位,永嘉大師《證道歌》上說得好,「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那是究竟果位上的境界。大千世界沒有了,確實沒有了,大千世界的相在不在?在!有無是一不是二,究竟覺!為什麼說它沒有?相有性無,事有理無,果有因無,很難懂!這個境界,大乘教裡常常講的不可思議!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。這都是很深很深的境界,深位菩薩們所證的,他所體會到的,他所見到的。

  我們在《華嚴》這部經上,往後就是一步一步往上提升。這個經讀到這個地方,我們已經感覺到有濃厚的法味。往後去,味道愈來愈濃,道理愈講愈透,愈講愈深,愈講愈廣。這個經典契入,那真叫欲罷不能!古人講讀書樂,讀佛書是最快樂的,無比的快樂,為什麼?開智慧。

  底下這一句是「何須用為」,這四個字意思也很深。你不能夠契入畢竟無體,這個用為(作用、作為)這種現象決定存在。這個作用、作為是什麼?十法界裡面的事情。我們要問,超越十法界之後還有沒有用?有沒有為?有。那個用、那個為,算什麼?那叫菩薩應化,自自然然的感應。菩薩有沒有起心動念?沒有。眾生起心動念,菩薩自然有感應,這個現象就像江本勝的水實驗一樣。我們把水瓶上貼上一個「愛」字,我們有作有為,就是眾生有感。水有沒有應?有應。它的應是什麼?你在顯微鏡之下看,結晶非常之美,那就是它的應。我們以惡念對待這個水,水的結晶就變得很醜陋,它有應。水有沒有起心動念?沒有。眾生有心感,佛菩薩無心應,這個無心就是他沒有起心動念。所以感應道交是自然的,佛經上常講法爾如是,本來就是這樣的。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

  確實這個理跟事太深!這個深是什麼?不是我們常識裡面所有的,所以我們就很難體會。很難體會不怕,慢慢來,逐漸提升自己境界,以後你就會明白,你自然就懂。這個學問、這種學習要鍥而不捨,愈往深入進去就愈有味道,法喜充滿。那個時候,世間什麼樣的味道都不能跟這個相比,世味沒有法味濃,嘗到法味,十法界的世味你一定就把它放棄掉。

  這是文殊菩薩問的意思,「已下有十行頌,是智首菩薩答,如文具明」,這就不必說了,我們剛剛已經學習過了。「於中三門如前」,長者為我們說明這品經的大意,他都用三段來說,前面都曾經說過,每一品他都用三段。第一段,「科頌意者」,這第一段。「此十行頌中,初一行頌」,就是第一首,「歎能問及勸聽」。歎是讚歎,讚歎文殊菩薩能代這些迷惑顛倒眾生提問。這個問,不是過來人問不出;換句話說,提問題的人是內行人,不是外行人,外行人這個問題提不出來。所以對他讚歎,讚歎菩薩慈悲,為利益有情而發問。絕對不是說菩薩他不懂,不是的,他是代我們問的。

  後面兩句是「勸聽」,你看表面上是勸文殊菩薩,實際上是勸我們大眾。你看看文殊菩薩都很專心來聽,我們怎麼可以大意?這就是說明教學,最好的教學方式,老師要用身教。文殊菩薩給我們做示範,文殊菩薩都在這個地方諦聽,我們一般講,老老實實的來聽,我們還能怠慢嗎?「已下九行一行一頌」,就是下面九首頌如文具明,我們前面都讀過。「智首答意,明諸助道法,隨根遣病,若不修學,無性菩提不成」。「明」是說明,「諸助道法」,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是助道法。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法門?眾生根性不相同,眾生有八萬四千種根性,佛就講八萬四千法門;眾生無量無邊根性,佛就說無量無邊法門。你看四弘誓願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八萬四千法門是無量法門的歸納,在教學裡面,這八萬四千可不是隨便說的,確實是這個數字。佛講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,佛用八萬四千法門來對治,「隨根遣病」,眾生有病,佛用這個方法來治你的病。眾生這一生能不能成就,關鍵在你知不知道自己根性,換句話說,你知不知道你自己的毛病在哪裡?知道自己毛病,這個人就覺悟了,我們一般講開悟,開悟是這個意思。知道自己的毛病,然後你才能對治,你才會治病;如果毛病在哪裡不知道,你一定疏忽,不知道治病。為什麼?「我沒有毛病!」你就不懂得治病。

  現在我們自己的毛病多,最嚴重的是什麼?貪瞋痴慢,我們在講席裡常常講十六個字,這十六個字是重病。想想看我有沒有?自私自利有沒有?名聞利養有沒有?五欲六塵(就是貪戀五欲六塵的享受)你有沒有?貪瞋痴慢有沒有?統統具足。我們要治病,從重病先治,這是最嚴重的病。一定要把這個放下,要把它捨棄,才能入佛門;換句話說,佛的教誨你才能體會得,你才能得受用。如果這十六個字統統存在的話,就把你的悟門障礙住了,天天聽講經,天天念經,天天拜佛,毛病習氣斷不掉。

  這些毛病習氣,佛在經上說得好,是六道輪迴的根,六道輪迴的根在,你怎麼能出離六道輪迴?你要想出離六道輪迴,你要把這個病根拔除,這個病根拔除你才入佛法小學一年級,就是初信位的菩薩。十信是小學,十住好比是初中,十行好比是高中,十迴向好比是大學,十地好比是研究所。所以,這十六個字我們還是很濃,沒有放下,甚至於沒有淡薄一些,沒入門,怎麼學全都是在門外,念佛沒有把握往生。這十六個字要是斷掉,念佛肯定往生,生凡聖同居土,你就有把握了。這十六個字全是虛妄,不是真實。

  病根從哪裡生的?從執著「我」生的。以為什麼?以為這身是我。這個話愈說愈麻煩了,身不是我,什麼是我?不但六道凡夫無我,自己妄想當中生了一個我,執著這個身是我。聰明一點的人知道這個身不是我,什麼是我?能思惟想像的是我,所謂是「我思故我在」。這是什麼?執著第六意識是我。第六意識還不是我,為什麼?八識五十一心所都不是真的,唯識經論裡面說這是有為法!不但心法,心所有法、色法、心不相應行法,全都是虛幻不實,哪來的我?所以唯識經論裡面講,「八識二無我」,兩種無我,一種是人我,一種是法我;人我、法我都不可得。

  可是佛經裡頭也常講「我」,對,佛經裡頭講的是「真我」,真我在哪裡?法身是真我,般若是真我,解脫是真我。所以,它講法身、般若、解脫,這三個名詞都有四個特質,就是常樂我淨。常是什麼?永恆不變。樂是什麼?他裡頭不生煩惱,他沒有煩惱。我是什麼?我是自在,是主宰,自己能做得了主宰,他得大自在。淨是清淨,決定沒有染污。常樂我淨,法身有,般若有,解脫有,這有真我。

  凡夫,包括十法界的眾生,十法界裡面的佛,不是真佛,天台大師所說的「相似即佛」,他是相似位,不是真實位。為什麼?雖然他執著放下了,分別放下了,無明沒有放下。無明是很不容易,四十一品無明,只要他放下一品他就出了十法界。出了十法界,他就證得法身,換句話說,把「我」找到了。禪宗裡頭常說,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那是什麼?法身、般若、解脫,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,把「我」找回來了。法身菩薩才有我,在《華嚴經》上,初住菩薩才有我。現在這個地方是第八信菩薩,不行,九信、十信還不行,到初住就把「我」找回來,真的有我!所以我們現在不能不靠這些助道法,這些助道法來治我們的病。

  「若不修學,無性菩提不成」,你就沒有辦法證得。「無性」就是自性,就是本性。為什麼不說自性?為什麼不說本性?怕你執著,無性也不能執著,也不可以在這裡分別。菩提是正覺,菩提是印度話,翻成正覺。你一定要依方便去學習,不依方便你就不能夠成就。中峰禪師在《三時繫念》裡面有段開示,說得非常好:「生無自性,無生亦無自性,悟則生滅皆無生,迷則無生皆生滅,所以離此別無,是乃一體而異名也」。「諸佛悟之」,這個諸佛是包括法身菩薩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悟了,他明白了,「眾生迷之。唯迷悟之有間,故凡聖而迥異」。這是中峰大師為我們說的這段話,這是說明無性菩提,你要真修,你不修不能成就。

  「如頌中分明,舉喻況說,可知」,這在前面十首頌我們都讀過。「但須依法,有病即治之」,你看看這個地方只是舉幾個例子,我們一定要懂。我們有慳貪,自己要常常想,常常反省,我們的貪心多重。雖然布施,布施的時候還很困難,也就是什麼?布施事情做了,不痛快,做得很勉強,做得不自然。布施的時候一定要問問許多條件,這怎麼行?哪裡像佛菩薩那麼痛快!我們持戒,持戒的目的是斷惡,忍辱是對治瞋恚,精進是對治懈怠,我們有這麼多毛病,一個方法對一樁毛病。哪個毛病嚴重,先治它,輕微的可以後治,有病即治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一會兒。

  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下面的論文。「自病已除,還與人服,故藥之與方,終無捨離」,這幾句話說得非常好。自己的病除了,還要幫助別人,所謂是自度度他。佛所有一切煩惱習氣統統斷盡,在一切境界當中決定不會起心動念。起心動念尚且沒有,哪來的分別執著?如來果地!可是成佛之後,不是就沒事了;成佛之後,因為你在未成佛之前曾經發了願,眾生無邊誓願度,無量無邊的眾生你要去幫助他。你幫助他用什麼方法?還是要用自己修學這些治病的方法,就是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,歸納起來就是此地所說的六度、四無量心。還是要一樁一樁的,就像初學時候一樣的做出來給大家看,幫助他。沒有善根的,幫助他種善根;已經有善根的,幫助他增長;已經增長的,幫助他成熟。所以「藥之與方,終無捨離」,道理就在此地。

  釋迦牟尼佛在《梵網經》上告訴我們,他這次在世間示現成佛,是第八千次。到我們這個人間來表演是第八千次了,換句話說,世尊久遠劫他的修行就圓滿了,就證究竟佛的果位。證到怎麼樣?十方世界哪個地方有感,哪裡就有應,自自然然就應。你看世尊為我們所表演的「八相成道」,表演!做給我們看的,讓我們看了之後有所體會,有所領悟,智慧就開了。佛告訴我們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,這不能不知道。大乘教裡頭時時講,處處講,不斷的重複在講,目的在哪裡?目的幫助我們開悟。我聽了開悟了,佛還是那樣說,因為別人還沒有開悟,還要講。絕對不是講個一次,大家統統都覺悟了,沒這個道理。每個人業障、習氣不相同,善根厚薄不相同,絕對不是一個方子,絕對不是一個時間,都能夠覺悟的。所以,佛是以無量方便幫助眾生,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,要了解佛的慈悲,我們才有學習之處,所謂是菩薩學處,我們知道怎樣學。

  現前社會,我們居住在這個地球上,最近這幾天,李居士從報紙上剪了些資料給我看,也有同學在網路上下載一些資料給我看。災難很多,全世界!美國的風災,一百多年來最嚴重的一次,南部三個州遭到嚴重的破壞,歐洲有水災、有旱災,還有些地方有瘟疫。我們看了之後,依佛法所說,這些災難是眾生的業力招感。現在人他不學佛,不明白這個道理,以為都是自然災害,其實大自然跟我們自己這個身、念頭息息相關。

  《楞嚴》裡面講得非常透徹,我們起個善念,現在都是講波動的世界,這個說法說得好,說得很有道理,佛法也是在講波動。波動速度最快的是思想波,就是心的波。心不是心臟,心臟是屬於我們身上一個器官;佛法講的心,不是心臟,心臟稱為肉團心,這個東西沒用處。佛法講的是靈知心,靈知心礦物都有,礦物有感應。現在科學家實驗,礦物它居然能看、能聽、能懂得人的意思。我們起個善念,善念才起就周遍法界;起個惡念,惡念才起就周遍法界。而且效果是相等、平等的,不是說距離近,感受力量強,距離遠,感受的波就很微弱,不是的,它平等的。所以,它不同於光波,也不同於電波。光波、電磁波速度太慢了,現在科學偵測得相當準確,一秒鐘三十萬公里。宇宙太大了,銀河系裡面這些星星,用光速去走,差不多在最遠、邊緣之處是二十萬年。如果我們銀河系之外其他的星系,用光的速度要幾百萬年、幾千萬年,更遠的地方還達不到。所以都比不上思想波,念頭才起就周遍法界,感應不可思議。

  所以佛給我們講,水災,水災的真正的因是什麼?貪心。大家讀《楞嚴》就曉得,貪心所感的是水災,瞋恚所感的是火災,愚痴所感的是風災,不平(我們講傲慢,高下不平)所感的是地震。瘟疫是這些災難的附帶產物,哪有災難後面沒有瘟疫?肯定有!由此可知,化解這些災難、天災人禍要靠什麼?智慧。所以文殊菩薩在這裡所問的,「唯有一法而得出離」,這個法就是智慧。不但可以出十法界、出六道,也可以出一切災禍。

  由此可知,只要我們把貪瞋痴慢斷掉,你就能夠離一切災禍,這是一切災禍的因。現在這個地球上災難這麼多,我們怎樣避免這個災難?如果你真正把這個經典念通,真正搞明白了,斷貪瞋痴慢。我在講席裡面講得很多,一定要學佛在《十善業道經》上給我們的開示。他教我們,教菩薩就是教我們,心善、念頭善、行為善,不容毫分不善夾雜,這樣就能夠在這個世間避免一切災禍。中國人所謂的遇難成祥,逢凶化吉,有驚無險,功夫高的,驚都沒有,驚險都沒有。有些人不是透徹了解的:這是佛菩薩保佑,這是感應!沒錯,是佛菩薩保佑,這個話講得沒錯。佛菩薩怎麼保佑?你智慧開了就保佑,就是你的心地清淨善良,不受感染,就這麼個道理,這個用科學都可以做證明的。

  所以我常講,修行最重要的是修心!心正,身哪有不正的道理?心清淨,身哪有不清淨的道理?心善良,身哪有不善良的道理?身心健康。可是你決定不能把外面垃圾裝在心裡頭,那你的心就不善,你的心就不清淨。我常講,自己不能有惡念,只有善念,沒有惡念;只有清淨,沒有污染。外面所有一切污染,我決定不把它放在自己心裡頭,把它放在自己心裡頭,我的心就變污染,就不清淨了;心只要不清淨、不善,就會感召這些災禍,你就無法避免。這是眼前的利益。更深的利益,你不能提升你自己的境界,在十法界,在菩薩五十一個階位上,你不能向上提升,這虧吃大了。

  所以,十善業是修行的基礎,不但是修行的基礎,而是在世間消災免難,得到這一生清淨美滿的基礎,你看它多重要!一切眾生,狹義的是指六道,廣義的是指十法界,這都是眾生。為什麼?沒有覺悟,沒有見性就是沒有覺悟,沒有覺悟的人哪有沒過失的道理?所以中國古人講,「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」,我們自己也不是聖賢,我們自己也有過失。「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」,不怕有過失,怕的是你不能改。改過就是修行,改過就是真功夫!這是我們現前要特別重視的,要重視改過。

  你看看經上所講的,八萬四千法門對治八萬四千種過失。我們有慳貪的過失,要用布施來對治;我們有惡業的過失,我們用持戒來對治;我們有瞋恚的過失,我們要用忍辱來對治。看到別人的過失,可不能放在自己心上,那就錯了。把別人的過失放在自己心上,放在自己口裡,就增長自己的過失;不但你過失沒消,你過失又增加了,這我們大錯特錯!

  我跟許多宗教往來,有人跟我說:法師,你是佛教的法師,我們佛門很多弟子對你的供養,你怎麼可以把這些供養拿給外道?起分別心。因為他知道我對於其他宗教的慈善事業都贊助,無論是哪個宗教。贊助最多的是養老院、孤兒院、醫院、學校,這都是好事情,他們很認真在辦。學校裡面,我送獎學金,醫院裡面我常常捐助醫藥費。就有人來問我:你為什麼把佛門四眾的供養拿去給外道?有時候他當面問我,我就問他,我說:我們佛教要不要辦醫院?要!我們佛教要不要辦養老院?要!要不要辦孤兒院?要!我說:你去辦,我沒有那麼大的能力,那要很大一筆經費,還要人力、物力。我說我都做不到,你辦,我盡心盡力來贊助你一點,我送你十萬塊錢,你十萬塊錢能辦得了嗎?辦不了!現在別的宗教都在辦了,那不等於我們自己辦一樣嗎?他辦,我送點錢捐助給他,等於像什麼?開個公司我去投資。我捐個十萬塊錢醫藥費,這個醫院是我投資了十萬,你說行不行?是不是一定要我們自己辦?一定要佛教辦,別的宗教辦都不行?分別執著太過分了!

  還有人因為知道我跟伊斯蘭教往來,也是很密切的,也都是非常好的朋友。他們居然在《古蘭經》裡面翻出聖戰,翻出這個東西。他說:這些,法師你怎麼可以跟他往來?今天全世界需要的是安定和平,你說對不對?對!是要安定和平。那我們跟回教要不能夠好好的相處,你還在經典裡頭挑三挑四,還跟他對立,這世界有沒有和平?沒有和平!《古蘭經》我讀過,裡面是很多講到聖戰,但是你要了解他們的歷史。他們這個教是怎麼興起的?

  穆罕默德那個時代,阿拉伯人確實處境非常困難,非常危險。四面八方都是敵視的,都是要把這個族群消滅掉,自自然然的,他就起來反抗,他要求生存。所以聖戰是穆罕默德提出來抵抗侵略,保全這個國家民族,不是侵略別人的戰爭。而且經典上講得很清楚,俘虜他已經放下武器,一定要善待他,不可以虐待,不可以歧視,這就是仁慈。所以你要了解那個時候他們的生活狀況,為什麼經典會有這些記載,這是不得已!過去中國跟日本八年戰爭,中國的戰爭就是聖戰,保衛戰,我們沒有侵略日本人,是日本侵略中國,占領中國。

  學佛一定要開智慧,要明理,處處要為整個大局著想。不要斤斤計較,斷章取義,那你是製造糾紛,製造對立,製造誤會,會把這個問題陷得愈陷愈深。你有沒有罪過?你自己要想一想,你說這些話,你要不要負因果責任?你看這些都看人的缺點,都看人的毛病,你的心已經壞了,你的思想已經變質,這不是學佛的人。學佛的人,你看看《八大人覺經》,這諸位常常念的,佛怎麼教我?「不念舊惡,不憎惡人」,佛這個教誨你就違背了。你怎麼還常常想他過去的錯誤?你不肯原諒他?你怎麼對於作惡的人還那麼瞋恨?你瞋恨,你跟他就結冤仇,結冤仇,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。佛門裡頭哪有這種人?這不是佛的教誨。

  儒家也教給我們,「塵事不見」,也處處教我們學忍讓,總是要把問題化解,不要把問題複雜化。所以許許多多來問的,都是似是而非,好像他滿有道理,你再給他一分析,他一點道理都沒有。教育,我常講佛教是教育,所有一切宗教全是社會教育,一切宗教裡面的聖人都是社會教育家。穆罕默德在世的時候,教化差不多將近二十七年的樣子;耶穌在世的時候教學十三年,他被人害死了。都是從事於社會教育,而且都是以身作則,他自己本身做到了,他才能教人,人家才能服,才能跟他學習。

  在宗教裡頭,確實釋迦牟尼佛教學最成功,時間最長,他教學四十九年。三十歲出來開始教學,捨棄王位,捨棄榮華富貴,過苦行僧的生活,這一點就叫人佩服,就叫人讚歎。又何況佛法大小乘教許多經典,佛都給我們講,「怨親平等」。為什麼這麼執著?為什麼這樣的分別?要曉得執著是六道輪迴的根,執著不放下,出不了六道輪迴,分別不放下,出不了十法界。放下執著,世出世間一切法再不執著了,這是阿羅漢,這就超越六道。但是雖不執著還有分別,分別心也沒有,才能超越十法界。超越十法界就生到一真法界,《華嚴經》裡面的華藏世界,淨土裡面這是極樂世界;極樂無異華藏,華藏不異極樂,是一不是二,生到諸佛的實報莊嚴土。到哪裡去?你跟哪尊佛有緣,你就到哪裡去,都是實報土,都是清淨土,都是平等境界,我們不可以不知道。

  所以,不要把別人不善的東西放在我們自己心裡,這是很大的錯誤。我們讀李長者這一段開示,我們感觸很深!就是自病已除,還要幫助別人。一定要把經典裡面的道理要念通,然後落實在自己的生活,治自己的病,幫助別人。今天的社會需要和諧,動亂太過分了,天災人禍太頻繁。要能夠化解,就是我常常講的,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聞利養,放下五欲六塵,放下貪瞋痴慢,我自己的病治好了,我再幫助別人。要記住佛的教訓,「不念舊惡,不憎惡人」,才能夠做社會和平的工作。

  再看下面第二段,「釋菩薩名者」,這是第二段釋名。「名為智首,以明智能知根,權施法藥」,明就是智,智就是明,明是明瞭、明白,所以明智你能知根。第一個知道自己的根性,其次,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性,也知道現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。你知,明瞭,你才能夠幫助他;你要是不知,不明瞭,你怎麼幫助?你無法幫助他。幫助什麼?下面講,「權施法藥」,這個權是善巧方便。藥是比喻,你有對治的方法,你能夠教化這些眾生。今天這個世間人與人,這不同的國家,不同的族群,不同的宗教,一切都是以人為本。《弟子規》裡講,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,這個話說得好。不同的國家都是人,不同族群也是人,不同宗教還是人,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!愛,你就不會害他,愛,你就能夠原諒他的過失,不念舊惡,不憎惡人,愛!

  法藥,後面舉了例子,「四攝,四無量,十波羅蜜,三十七助菩提分」,舉了這麼幾個例子。「四攝法」就是前面我們講的(攝是攝受)四種方法,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,這四攝法。「四無量心」是慈悲喜捨,這個我們多次講解。「十波羅蜜」,前面我們念過的,六波羅蜜後面再加上方便、願、力、智。「三十七助菩提分」,也叫做三十七道品,大小乘統統都包括在其中。你看天台大師給我們講三十七道品,藏教三十七道品,通教三十七道品,別教、圓教都講三十七道品。所以,三十七道品就代表了一切佛法。

  「隨病生起增多之處,而令服之,顯發菩提無作之性,漸令依本,名為智首」,你看這個名號裡頭的含義,確實是以智為首。這就是一道清淨,一道出離,智為首。智起了作用,這裡頭所說的四攝、四無量心、十波羅蜜、三十七道品,統統是智的作用。這個一展開就是八萬四千法門,就是無量法門。無量法門叫權智,權智就是智慧起作用,權巧方便,眾生有什麼病,你就用什麼方法。他要是貪慳,你就教他修布施;他要是造惡,你就教他持戒;他瞋恚很重,你就教他修忍辱;懈怠、懶散,你就教他修精進。你看看持戒、忍辱、精進是不是智慧?全都是智慧!對治一切眾生的毛病。這就好比「應病與藥」,你好好的教他,好好調伏他。

  教人也要觀機,就好像大夫給人治病,你先要替他診斷,觀機就是診斷。機是什麼?有時間、有處所,有人、有事,你都要看清楚,時節因緣不妥當,這個藥就不起作用。譬如他慳貪心很重,對於財富貪而無厭,自己有的,很小氣,不肯布施,你要怎麼幫助他?他一毛不拔。先要誘導他聽經,慢慢聽,聽一段之後漸漸明白了,布施有好處。他不是喜歡財?原來財愈布施愈多,他心就動了,你才能跟他講布施功德,勸他修布施波羅蜜。完全沒有接觸你就教他,太難太難了!那可不是容易事情。

  可是我的老師教我,我真是還沒有接觸過經典。老師見面頭一天就叫我修布施,好在我的慳貪有,不是十分嚴重。我是個好學生,好學生就是聽老師的教誨,老師教導我的,我不懷疑,我肯做。跟老師接觸的時間雖然很短,老師眼睛很厲害,看出來了,所以一接觸,就斬釘斷鐵直截了當就教我修布施。而且還教導我要認真去修六年,跟我說了六個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。我向他老人家請教,從哪裡下手?布施,要叫我好好去做六年。我真聽話,真的做六年!這個例子是特殊的例子,不是普通的,普通一定要用相當長的時間去誘導。這樣子才能夠把你的修德回歸到性德,「漸令依本」,本是本性,回歸到本性。這就是智首,智首名字從這裡來的。

  下面說,「此是下方世界」,在表法裡頭講這是下方。「明以施戒忍進定等(後面還有個慧)十波羅蜜門如地」,這像大地一樣,十波羅蜜、四無量心好比是大地。地,「能生發一切白淨之法」,大地能夠生五穀雜糧,可以養這些眾生。「白淨」是比喻善,古時候印度把黑代表惡,白代表善,我們中國人習慣稱善惡,印度人習慣稱黑白。所以,白是善的意思,淨是清淨。這個大地,十波羅蜜、四無量心的大地,這個大地當然是心地,這個心地能生清淨善法。

  所以「世界名頗黎」,我們現在稱玻璃,古時候用這兩個字。古時候實在講沒有玻璃,所以佛經上講的玻璃是什麼?我們今天講水晶,透明的,完全透明的。「此是白色,如水精寶色」,七寶裡面有玻璃,要曉得那個玻璃是水晶。「佛號梵智者」,八信位菩薩本尊的佛,本尊佛是梵智,所以他的名號是德首,你看他的佛,他的本尊,是梵智。「明心如大地,荷負萬有,常安淨故。梵者,淨也」,梵是清淨的意思。清淨智慧,這是佛的德號,這個名號的意思是「明心如大地」。他還沒有見性,雖沒有見性,這是八信位的菩薩還沒有見性,可是心相當清淨。他的本尊佛是梵智,佛當然是明心見性,也就是他的老師。

  「荷負萬有」,這個萬有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一切眾生;荷是荷擔,擔負起教化一切眾生的使命。真正智慧人,在這個世間各行各業裡面,他選擇什麼?選擇教化眾生。所以他這個位次,我們世間人講老師!他是做老師的,他不會搞別的行業。你看釋迦牟尼佛,他做個社會教育家,他不去做國王,他不去做將軍,他選擇老師這個行業,而且是義務的老師。釋迦牟尼佛教學,沒有收學費。學生跟他在一起,學習他的生活方式,統統是托缽,生活需求量很小。每天到外面去托一缽飯,三衣一缽,樹下一宿,老師如此,學生亦如是。也有時期有這些國王大臣,把他們的別墅、花園拿來供養這個僧團,這個供養就是借用。所以我常講,世尊在世接受國王大臣的供養,他有使用權,沒有所有權,所有權還是國王大臣的。我用,你借給我用,我不用的時候還給你,這是世尊做出模樣給我們看的。我們今天接受在家居士的供養也應該是這樣的,這很如法。為什麼?自己一點心都不要操,你才真正得到淨善,得到安樂,這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  佛教傳到中國,許多道場是國家建設的,你看古寺匾額上寫的「敕建」,那就是皇帝下命令建的。有的費用是皇室裡面撥出來的,也有的是地方政府負責來建的,皇帝下命令建的,十方道場,制度非常好。所以佛教的制度是民主制度,這裡面的住持、當家、執事,一百零八個單位的工作人員,統統是選舉選出來的,任期一年,從正月初一到臘月三十。所以到臘月三十總辭,然後再選,可以連選連任,選舉在中國寺廟裡面是用了一千多年。

  擔任執事是為大眾服務的,真正修行的叫清眾,清眾是不擔任任何執事,每天聽經、研教、修行。修行方式很多,歸納起來不外乎四大類:一個是持戒,一個是參禪,一個是持咒(密宗持咒),淨土宗念佛。法門再多,不出這四大類。我們淨土宗修行是用念佛,念佛有很多種念法,我們採取持名念佛。持名念佛是根據《彌陀經》跟《無量壽經》上說的。《十六觀經》裡面念佛方法齊全,有觀想念佛、觀像念佛、持名念佛,十六觀最後第十六觀,是持名念佛,除這個還有實相念佛。方法很多,我們只取一種,這都是「荷負萬有,常安淨故」,常安淨是動靜一如,自他不二。所以,佛號裡面清淨、至善,淨善到極處,稱為梵智佛。

  後面「配隨位因果者,還以自心本不動智佛為因,進修得心智寂靜為果,表地體安靜故」。這個我想不必講諸位也知道,十大段都是以自心本不動智佛為因。因是一個,果上有差別,是因為你修學方法不一樣。雖有差別,差別裡面也有無差別,這才能契入真心。好!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