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無量壽經(二次宣講)  (第九十七集)  1990/4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02-005-0097

  請掀開經本第七十四面,第一行看起:

  【如貧得寶第三十七。】

  這個科題是從譬喻上來說的。這段經文要告訴我們,善因必定得善果,勸勉我們努力精進,要斷惡修善。請看經文:

  【汝等廣植德本。勿犯道禁。忍辱精進。慈心專一。齋戒清淨。一日一夜。勝在無量壽國。為善百歲。】

  到這裡是一小段。『汝等』,是世尊指當時與會的大眾;引申它的意思,凡是後世讀到《無量壽經》的、聽到《無量壽經》的,都包含在其中,那麼我們每一個人也都在佛的呼喚音聲之中。『廣植德本』,廣是廣泛,植是種植,德本是什麼?依一般大乘經論裡面來說,就是四弘誓願、六度、十願,這個是德本。如果就這一個法門來說,這一句名號就是萬德之本。古大德給我們講得很明白,這一句佛號不但是正修,也是助修,我們看蓮池大師、蕅益大師的《彌陀經》註解裡面就講得很詳細,這是在淨宗行門當中這是正行。除了一心專念之外,我們這個身體還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前,換句話說,不能脫離這個社會,不能脫離廣大的群眾,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處事待人接物?佛在此地這是一再的叮嚀囑咐,苦口婆心告訴我們,『勿犯道禁』,不要違犯,道是道理,不要違背道理,不要觸犯禁戒。換句話說,學佛的人一定要守法,佛教給我們的教訓,我們要遵守。這個地方的「道禁」,不僅僅是指戒條,這個戒條範圍太小,凡是佛在一切經論的教訓,我們統統要遵守。除了佛的教訓之外,剛才說了,我們不能離開社會、不能離開群眾,世間的法律、世間的規約、世間的風俗習慣,統統要遵守,都不要去違犯。這個世出世間禁戒很多,為什麼有這麼多禁戒?無非是維繫社會的秩序、世界的和平,人人守法,社會自然就和睦。所以家有家法,國有國法,今天這個世界上國與國之間有許許多多的條約,這個都在道禁範圍之內,我們一定要知道。

  要想把前面這個兩句做得圓滿,底下這三樁事情就很重要,要忍辱,要忍耐。為什麼會觸犯道禁?他忍不住,他忍不住裡面的煩惱、情緒,控制不了,這就觸犯了法令規章。所以一定要學忍辱,凡事都能忍、都能讓。菩薩六度裡面,這個地方特別給我們強調了兩個,『忍辱、精進』。唯有忍辱的人,他才能精進,他有耐心,他樣樣守法,樣樣都守規矩,他的心就定了;唯有清淨心,學道功夫才能夠得力。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把握著這個原則,沒有不成就的,修淨宗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。

  精進這個精是要專精,善導大師在《觀經》註解裡面有幾句話提醒我們,這個幾句話非常非常重要。因為現前這個社會,幾乎我們時時處處都會遇到,遇到一些人來告訴你,「你學這一部經、這一個法門不能成功,你要廣學多聞」,說這些話的人引經據典。那我聽了怎麼辦,是不是再要去學很多法門去?祖師也是引經據典告訴我們,他說,即使是阿羅漢、辟支佛、地前菩薩,各個人都引經據典,多少人?到盡虛空遍法界,統統都來說,都來勸你,「這個法門不能成就」,你怎麼辦?你一定要肯定,佛所講的話是究竟了義,決定不錯。你也有智慧分析給他聽,「你引的經典不錯,我也很尊敬,那是什麼?佛對某一種人說的,某一類根機說的,某一個時間說的,某一個處所說的,說的是對,沒錯,對那些根性有用;我不是那個時候人,也不是那個根機,我還是老老實實學這個一個法門,一門深入,決定不改,絕對不動搖」。那你就成功了,這叫精進。更有進者,說是十地菩薩來跟你講,等覺菩薩來跟你講,這個不得了,人數也是盡虛空遍法界,都引經據典來勸你,「你學這個法門不能往生,不可靠,要廣學多聞」。你也要照前面的話來說,增長自己上上的信心。就是諸佛如來來勸我們,我們也不動搖,這個心就真正定了,決定不動搖。實在講,不但是祖師大德的話,苦口婆心的勸勉我們、教誡我們,我們想了有道理;即使我們在眼前看到的,不要說過去,就是最近這些年,我們看到這個往生的,單單受持一句阿彌陀佛,都能夠預知時至,站著往生,坐著往生,這簡直叫現身說法。單單一句佛號都能成就,那一部經怎麼不能成就?你把這個事實真相真正搞清楚了,你才真正不會動搖了。所以善導大師《四帖疏》真的是要讀,黃老居士在《無量壽經》註解裡面引用了不少。

  這是我們講到精進,精是純而不雜,也就是覺明妙行菩薩教給我們念佛的祕訣,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。他這三句實在講,就是大勢至菩薩在《念佛圓通章》上給我們講的「淨念相繼」。只要到淨念相繼,自自然然就「都攝六根」了,不要再想到:我要怎麼樣去收攝六根?你愈想問題就愈多,愈想心就愈散亂。只要記住一句淨念相繼,就成功了,淨念相繼就是此地講的精進,就是這裡講的『專一』。

  『慈心』兩個字怎麼說?佛法裡面解釋慈,是與一切眾生樂,這個心叫慈心;拔一切眾生苦,叫悲心。慈悲實在是可以連起來的,因為拔苦他就樂了,與樂當然就拔苦了,所以慈悲是一體的兩面,一個得到,兩個都得到。用現代的話來講,慈心就是愛心,不過在佛門裡還不講愛心,因為愛是動感情的、從情生的;慈是理性的、是理智的,不是感情的,實在講就是愛心。愛一個人,不只是在現前這個時代教他離苦得樂,那他來生怎麼辦?來生還要搞輪迴、還要墮三途,這就不是樂。所以與樂,要給他生生世世得究竟樂,這是真正的慈悲。要想給一個眾生真正得到樂,生生世世都離苦得樂,這想到不是我們能力可以做得到的,這個話是真的。可是一個念佛的人則不然,我們為什麼念佛?還不是希望生生世世永脫苦海,得究竟圓滿之樂,我們目的在此地。今天我們知道這個方法,把這個方法再教給別人、介紹給別人、推薦給別人,這與諸佛如來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、能力,可以說是無二無別。修學別的法門沒有這個能力,修學念佛這個法門有這個能力,這叫真正的「慈心」。我們能夠教一切眾生,無論他信或者是不信,給他做增上緣,使他在這一生當中有緣見到阿彌陀佛的形像、聽到阿彌陀佛的聲音,這就是慈心,這就是大慈大悲。我們印的阿彌陀佛佛像,小張的佛像,到處跟人結緣,尤其是海外與大陸,這是慈心的流露。事雖然很簡單,那個用心不容易,佛在經上常常給我們說,「一歷耳根,永為道種」。他要能信,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,他一生當中決定成就;他不信,不能依照這個方法修學,他阿賴耶識裡頭落下這個金剛種子,將來,也許後世,也許多生多劫以後,再遇到這個法門,他這個種子就起現行,就起作用,他就能夠歡喜接受,畢竟得度。所以不能看輕我們送人一張小佛像、勸人念一句阿彌陀佛,這個事是大事因緣,不是小事。世間一般無知的人看這是小事,沒有什麼,其實這一生當中,說實在話,沒有比這個事情更大,所以這是真正的慈心、真實的慈心。

  因此,我們明瞭這個事實真相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無論是遇到什麼人,乃至對一切眾生,我們常常念阿彌陀佛使他能夠聽見,這都是慈心幫助他離苦得樂。我們在生活當中能夠節儉一點,把多餘的財力用來弘揚淨宗。今天這末法時期最契眾生根機的,就是這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所以《無量壽經》大家聽起來特別歡喜,比聽其他經論歡喜多了,這就是很好的證明。不但中國人歡喜,跟外國人講他也歡喜,所以我們知道這一部經典深契末法之機。也正如經上所說,將來佛法在這個世間滅盡了,這個經最後滅,還能在這個世間住世一百年。我們今天要把佛法介紹給廣大的群眾,介紹什麼法門好?自然是這個法門。所以這個經典要多印,不怕多,這個世界有四十億人口,我們中國人大陸上就有十二億,我們才印了幾本?不夠分配,所以一定要發心。

  在目前這個社會當中,真的也證實了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所講的,「此方真教體,清淨在音聞」。那就是說明了,現在這個社會上人喜歡聽的多,讀的興趣沒有聽的興趣那麼濃厚,所以錄音帶的流通比經書收的效果更大。但是兩樣都重要,為什麼?錄音帶畢竟壽命不能長久,聽個幾十次之後,它的聲音就變質了。所以我們這次到大陸,許多聽錄音帶的來告訴我,翻錄次數太多,都不清楚了,希望我們能夠有清晰的帶子再送他們一套。那麼書不容易隨著時間去磨損的,這個可以長住在世間,所以這兩樣工作我們應當努力去做。這是講到慈心,真正去幫助人學佛,幫助人念佛,幫助人得到這一部無上的法寶。這幾句都是從原則上來講的。

  下面佛又告訴我們一樁事情,這樁事情可不能發生誤會了,『齋戒清淨,一日一夜』,這個一日一夜的修行,『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』。這講我們這個世間,你也不要瞧不起,這個世間是不好,但是對於真正修行人來講還很不錯,為什麼?這個地方修行一天,超過在西方世界修行一百年。你們要不相信,我舉一個實實在在例子給你說,我們這一次到大陸去觀光旅遊,雖然時間不長,去了幾天,我套這個話來說一說,大陸上修行人修行一天,勝過我們台灣大概也是,百年不敢講,勝過一年是足足超過的。你們去過大陸相信嗎?他們那個心情比我們懇切。我們日子過得太舒服了,修不修無所謂,不認真,他們修行認真。我們今天拿到經書不算什麼,沒瞧得起,他們拿到一部經書寶貝!我們今天聽一個錄音帶,稍微裡頭有一點雜音,不要了;人家那個雜音很多,聽都聽不清楚了,還當寶貝,還在那裡聚精會神在聽。同樣一個道理,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那個精進的程度,比我們這個地方精進就差很多,這個要知道的。但是那為什麼還要求生西方世界?這個世界既然修行一天,勝過無量壽國一百年,為什麼我們還要離開這個世界?這個世界壽命短促,誘惑的力量太強大,自己保不住自己。這一墮三途,再得人身,你所修的功夫是退得乾乾淨淨。怎麼曉得?我們在座每個同修過去生中都很努力在修行,現在想想怎麼樣?不是退得乾乾淨淨的了!如果要不退,我們每個人早都成佛了。佛在這個經上給我們說得很多,也給我們做了證明,末法時期接觸到這個經典能生歡喜心的,都是過去生中多生多劫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。可見得這個法門,我們過去生中修過不少不少次了,為什麼沒往生?臨命終時還是有牽掛,還是放不下,就被這個害了。

  所以佛在此地特別提醒我們,「齋戒清淨」,你注意這四個字,什麼叫齋戒清淨?齋是什麼?如果從形式上來看,齋是日中一食,這是叫齋。齋不是吃素,諸位要搞清楚,這個素跟齋是兩樁事情,日中一食叫齋。這個齋就是我們一般講持午,實在講持午還是錯誤,怎麼錯誤?午時從十一點到一點鐘這都是午時。而齋是過中不食,就是日中,假定說日中是十二點,過了十二點還是午時你都不能吃,吃了就是破齋。但是每個地區,這個地球是圓的在那裡轉,每個地方日中的時間都不相同,所以在從前測量這個日中非常準確,它用日晷,每個地方測量,那測量得很準確的。現代你要想知道幾分幾秒日中,天文台有發行的天文日曆,每天日中的時間都記載得很清楚,幾分幾秒,過了就決定不能吃,過了日中只可以喝水,經上講糖水可以喝,為什麼?不會沉澱。果汁就不行,會沉澱,牛奶會沉澱,豆漿會沉澱,都不可以吃,要是說這個東西吃點,吃點水果,那都破光了,都沒有了,吃一點果汁也不行。所以我們看到許多持午都錯了,到下午還喝一點豆漿、喝一杯牛奶,那都錯了,全都破掉了。這是從相上說。實在講,佛法小乘人著重在相,大乘人著重在心,大乘人是論心不論事,心是什麼?清淨心。心裡面,像《壇經》講的「本來無一物」,那就是齋戒清淨。如果心裡面還有妄想、還有分別執著,那就不是齋戒清淨。

  由此可知,這個人一天一夜念佛這是精進念佛,七天七夜就是我們常講的打精進佛七。這是一天一夜,一天一夜在家人可以修,在家人這就是八關齋戒,八關齋戒實際上講就是像佛七一樣,他是念一天佛,精進念一天佛,這一天當中,一天一夜,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只有這一句佛號決定不間斷。這個要精神提起來,這一天一夜在睡覺這就不行了,那就中斷了,不能睡覺,這個是要拼命、要認真努力。所以這些年來我們提倡,雖然不能做到七天七夜,七天七夜我們現在一般人業障很重,七天七夜受不了;所以我們提倡就是一天一夜,一個月念一次,這個一天一夜決定不能夠休息,決定不能睡覺。現在實在講是非常非常不得已,我們用念佛機帶著念,這是很不得已的。實際上最如法的,還是要敲地鐘,由法師或者是老修行的居士來帶著念。當然一天一夜一個人敲地鐘是很累,受不了的,有二、三個人換班。這樣的修行,才能勝過西方極樂世界的修學;如果這個裡面還雜著有妄念、有妄想,那是遠遠不如極樂世界,那就差遠了。極樂世界那邊的人個個都是齋戒清淨,因為他環境清淨,所以他那邊齋戒清淨是不足以為奇;我們這邊五濁惡世,濁惡至極,還能在裡面「齋戒清淨」,這是非常非常的稀有,可貴處在這個地方,所以說是勝過西方世界「為善百歲」。當然佛沒有妄語,我們相信這個話是真實的,但是這句話裡面更重要的意思,是佛在此地勸勉我們要認真精進來念佛。這底下就說出來了,把這個道理說出來:

  【所以者何。】

  為什麼這樣說法?

  【彼佛國土。皆積德眾善。無毫髮之惡。】

  這是講西方極樂世界,這個都不必多說,前面講得太多了。西方極樂世界不但沒有惡事,連惡的名都沒有,所有十方世界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絕對不會起一個惡念。為什麼原因?因為他六根所接觸的境界都是純善的,沒有緣。這個阿賴耶識裡頭雖然有惡的種子,沒有緣把它引起來,是這麼一個原因。

  【於此修善。】

  『此』是指我們這個世間。

  【十日十夜。勝於他方諸佛國中。為善千歲。】

  這跟前面講的意思還是一樣,前面是「一日一夜,勝於無量壽國為善百歲」。這是『十日十夜,勝於他方諸佛國中,為善千歲』,此地所講的都是說的如來的報土,報身佛所居的。底下說:

  【所以者何。他方佛國。福德自然。無造惡之地。】

  諸佛報土都一樣,我們為什麼說佛的報土,不說佛的凡聖同居土?世尊在經論裡面給我們講得很多,十方諸佛的凡聖同居土,跟我們娑婆世界大同小異。唯一不相同的,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,跟諸佛報土沒有兩樣,這是西方世界獨勝。一切諸佛讚歎,不是讚歎彌陀的報土,是讚歎彌陀的凡聖同居土,這是十方世界諸佛所不能比的。西方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何以獨勝?這個經的前面我們都讀過,是彌陀弘誓願力不思議的加持,是十方世界眾生以清淨心念佛求生的。所以因清淨,佛的加持清淨,往生的人都是以清淨心往生的,所謂「心淨則土淨」,都是這樣往生的,所以因勝、緣勝、果報殊勝,這是十方世界不能為比的。再看看:

  【唯此世間。善少惡多。飲苦食毒。未嘗寧息。】

  今天我們讀這一句經文,感慨就非常之深,確確實實我們今天飲的是苦、吃的是毒。在過去那個時代讀這樣的經文,要體會到裡面的真實義,難。最近醫學發達,好像是在日本還是在哪個地方,母奶化驗,裡面都有致癌的毒素,好在這個毒素還輕,還不足以傷害嬰兒,但是裡面已經有了。這是什麼?這就是我們飲食裡面有毒,這從前沒有的。現在飲食衛生要再不留意,這個毒是一天比一天嚴重。像我們從前農作物,古時候從來沒有說是用農藥的、用藥物的,從來沒有用化肥的。現在用農藥、用化肥,看它長得是好看,可是裡面含的些毒素,不是天然長成的,對人體都是有害的,這是說的『飲苦食毒』。如果將這個意思引申,就是我們精神的糧食,那苦毒就更多了。從前人的精神生活是詩書,琴棋書畫,這是從前人的精神生活。現在人的精神生活是什麼?這我不說大家都知道了,你看看全世界年輕人過的是什麼生活?在過去雖然是專制的時代,那個專制的人、獨裁的人,他為了要維繫他的政權,為了安定社會,凡是毒素的思想,他統統禁止。你看孔老夫子刪詩書、定禮樂,刪詩書的標準是什麼?《論語》上講「思無邪」,這就是精神生活的標準。決定不能讓你有邪思邪念,凡是引導邪思邪念的一律都禁止,所以社會才能長治久安。人心像洪水一樣,防範就像堤防一樣,小心翼翼,決定不能讓它崩潰。今天民主自由,堤防沒有了,言論自由、思想自由、出版自由,邪知邪見充滿了世間,這是精神生活的毒素,怎麼能防範?沒有法子防範!佛在此地講,『未嘗寧息』,現在是天天在增長,增長到一定的程度,這個世間就會有大災難。這惡因、惡緣,後來一定有惡的報,惡報就現前了。

  這一段是佛說我們這個世間的狀況,文字雖然不多,說得夠清楚了。這也就是解釋了,為什麼在這樣環境裡面他心還清淨、還能夠老實念佛,這了不起,這個稱之為超過西方極樂世界的修行人。我們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,我們能不能做到一天一夜身心清淨?可以試驗試驗看,這一試驗就知道,不試驗不曉得,這一試驗恐怕連十分鐘都不行,才知道這個事情真難,這不是假難。此地是講實質,不是講形式,形式上打一天精進念佛,或者打個七天精進佛七,那是樣子。心裡面還是胡思亂想,還是妄念紛飛,這個不行,這不是我們經上的標準。下面說:

  【吾哀汝等。苦心誨喻。】

  『吾』是釋迦牟尼佛自稱,本師自稱,哀憫我們這個世界上的苦難眾生。這些苦難的眾生,必須是覺悟的;那不覺悟的,佛雖然是哀憫他,他不接受,那個沒有用的。所以這個話是對學佛已經入門人講的。不但對學佛已經入門,而且是已經發心專修淨土法門來說的,就是對我們講的。苦口婆心來教誨我們、來曉諭我們,就是來提醒我們。

  【授與經法。】

  這個『經』,就是這一本《無量壽經》,把這個經傳授給我們,把這個修行的方法教給我們。

  【悉持思之。悉奉行之。】

  悉是全部接受,這一部經典自始至終所講的字字句句我統統接受,這叫悉持,而不是遵守一部分,這是佛對我們的期望。果然能夠完全接受,依教奉行,我在講席當中跟諸位說過很多次,必定是上上品往生。為什麼?你全部接受了,完全照做,那你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,這個人就是彌陀化身。是真正學阿彌陀佛,以阿彌陀佛為榜樣,學得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,這個叫『悉持思之』。思是接受,明白佛的教誨。『悉奉行之』,把佛的教訓在生活當中統統做到。這是佛教給我們的,就是指的這一部經,就是指的這個法門。

  【尊卑。男女。眷屬。朋友。轉相教語。】

  不但我們自己完全接受、依教奉行,我們自己得利益了,希望大眾都能得利益,要把這個經法普遍的介紹給別人。『尊』是我們的長輩,『卑』是我們的晚輩,對長輩要勸他念佛,對晚輩的教導他念佛。『男女、眷屬、朋友』,這是廣指我們相識的一切大眾,只要認識的我們統統勸勉。『轉相教語』,我教他,他學了之後他又教別人,這就對了,這樣輾轉的教勸,這個法門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。

  【自相約檢。和順義理。歡樂慈孝。】

  到這個地方是一小段,這一段是講的自行;前面講的是化他,我們接受這個經法之後,立刻就要介紹給別人。自己修行要知道『約檢』,約是約束自己,檢是時時刻刻檢點。約束在心,心不放逸。檢點就是朝暮課誦,早晨早課,重點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記佛的教訓;晚課是反省,就是檢點今天一天,佛對我們的教訓,哪些我們做到了,哪些沒有做到。做到的,明天繼續努力再做,希望把它做得得更圓滿;沒有做到的,趕緊要發心去做。這樣做早晚課才能夠收到效果,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。所以早晚課不是念經給佛菩薩聽的,不是念給他聽的,是要自己認真去修行。

  『和順義理』,我們處人接物,生活在這個社會上,事務再繁雜,不外乎對人、對事、對物。我們要注意到的是,一個是對人,我們要盡義務,五倫十義,我們要盡義務。我們是佛弟子,佛弟子就有義務將佛法介紹給廣大的群眾,這是義務。對事、對物,不要違背理,在態度上要和、要順,佛給我們講的六和,普賢菩薩教給我們「恆順眾生」。真正做到「和順」,一定要忍辱,你不能忍,這兩個字就做不到。這兩個字做到,真正做到和順,這個人心平了、心安了,所謂是心安,理就明白了。這個理是什麼?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真相看清楚,心就平了,在一切境界裡面平靜了。

  清淨心、平等心起的作用,才『歡樂慈孝』,歡喜,這個歡喜是我們佛家常講的「法喜充滿」。樂是什麼?能夠與一切大眾相處,都能得其樂。與善人相處,與惡人相處,與聖賢相處,與妖魔鬼怪相處,他都樂,為什麼樂?他能得其真實。慈悲,平等的慈悲。孝敬,「孝」這個字的意思非常非常的深廣,真實體會萬法一體,這是孝的意思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,這是孝;所以前面三個字他才圓滿做到,「歡、樂、慈」,他才圓滿做到。

  【所作如犯。則自悔過。】

  這在初學是免不了的,初學常常會犯過失,為什麼會犯?無始劫來的惡習氣,這一不犯,你就證果了,你就成聖成賢,你就不是凡夫了。所以諸位要知道,雖然常常犯過失,不怕,怕的是什麼?怕的是自己犯的過失自己不知道,那就不得了。為什麼?自己犯過失自己不知道,是無明,是迷惑顛倒。自己雖然犯過失,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他覺悟了、他覺醒了,他不迷,雖然犯,他不迷,不迷就有救。怎麼救?他會改。迷的人不知道自己有過失,他怎麼可能去改過?他不能改過。唯有菩薩時時刻刻知道自己在犯過失,所以他念念在改進,他那叫精進。佛法中說,只有兩種人沒有過失,一個是佛,佛沒有過失;第二個是凡夫,凡夫沒有過失,他不知道他自己有過失。菩薩有過失,所以知道過失,這就是悔改。

  【去惡就善。朝聞夕改。】

  發現自己過失,立刻就改掉、就改正。改過自新,佛法裡面講得太多太多,有從枝葉上改,有從根本上改。枝葉是什麼?枝葉是事相,做的這些事太多了,無量無邊,哪一樁事情做錯了,趕緊去把它改過來,這叫枝枝葉葉的改,這個很麻煩,也搞不乾淨。會改過的人,從根本改,根本是什麼?是心地,佛在大經裡面給我們講的,那就是根本。最原始的根本,就是根本的根本,佛給我們講的,我們的病是從妄想執著而生的,那麼妄想執著就是我們根本的根本。什麼叫妄想?動個念頭都是妄想。要不打妄想太難了,絕對不是你自己能控制得住的,想佛法還是妄想。經上不是明白教給我們嗎,「真心離念,真心無念」,連有念都是妄想。假如真的到無念怎麼樣?無念是無明,這又不行,不管你是有念、是無念,你全都錯了。現在這是佛菩薩真正慈悲,告訴我們,唯一的正念就是念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這一念不是妄念、不是妄想、不是執著,唯獨這一念是正念;除這一念之外,統統不是正念,那不是正念就是邪念,就是妄想執著。我們如何能做到二六時中,就是一天到晚保持這個正念,不要把正念丟掉,這就對了,所以叫不失正念。這是我們現前必須要做的功夫,這個功夫就是從根本改,我們講改過修善從根本改,如果講修行這從根本修,不許心裡有一個妄念,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。遇到一切人,沒有第二個想法,就是想把阿彌陀佛介紹給別人,希望別人跟自己一樣歡喜信受,這樣才能報佛恩。迴向偈裡頭上報四恩、下濟三苦,要真的去做,不是口頭上說說就完了,要真去做。真正去做,不是一個難事情,保持自己的正念,時時刻刻把這個法門推薦給別人、介紹給別人,這就是「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」。

  【奉持經戒。如貧得寶。】

  我們在今天台灣這個社會,佛法在形式上的發達是世界第一,無論在什麼地方,你要想得到佛經、經書,實在是太容易了,處處都有;其他地區不容易,得到一本經書很難很難!台灣得到經書容易,是在這個時代;三十年前,想得到一本經書,跟現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地區一樣。我那個時候剛剛學佛,看到一本經書真的是寶貝,到哪裡去找?自己想讀的經,這辛辛苦苦利用星期天的時間到寺廟,寺廟裡有藏經,借出來,又不准拿出去,在那裡抄。中午吃個饅頭、一杯開水,在那裡抄,喜歡得到這部經。哪裡像現在,這麼普遍!這經典流通普遍,人沒有福報了,因為大家對它不尊重,尊重的心沒有了。所以『如貧得寶』,今天在台灣說這一句,你們不容易體會。你們到大陸上看看那些學佛的同胞,能體會得到,他們甚至於一張佛像,我們印這個佛像的小卡片,都當寶貝,我們送他一張,他跪在地下頂戴接受,你看到真感動人,我們這裡沒把它當作一回事情。我們今天《大藏經》印得太多了,差不多學佛的人家都會有一部《大藏經》。在大陸上我們送去的藏經,你看看他們是怎麼樣接受的,這是穿袍搭衣排成隊,跪在地下,一個人頂一部經,這樣接受。這照片我們都看過,非常感動人,如獲至寶。這是教我們尊重,我們應當把經法當作世間最珍貴的寶物來看待。唯獨這個經法能救度我們,能夠幫助我們永脫輪迴、出離三界,能幫助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往生不退成佛,這是世間任何東西都沒有辦法相比的。你明白這個事實,才知道這個經法之寶貴。

  【改往修來。洒心易行。】

  過去過失、錯誤太多,想法、看法、做法都錯了,從今天起都要把它改正過來。對於未來要特別的珍惜,過去沒有能掌握,未來我們真正發心是可以掌握的,要好好的為未來的幸福,真正的修學。『洒心易行』,心裡面許許多多的污染,這個「洒」跟洗刷的洗是一個意思,把這些污染統統洗乾淨。用什麼東西洗?用這一句阿彌陀佛。諸位要曉得,心地的污染,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罪障、業障,這是心地的污染,你把它洗乾淨,業障就消除了,罪障就消滅了。所以從前慈雲灌頂大師說得很好,六道眾生無始劫來所累積的罪障,所有一切經法都沒有辦法懺除的,這一句佛號能除滅。這一句話不容易說出來,灌頂大師要沒有見到這個佛號真實的功德利益,他怎麼可能說得出來!所以念佛人,往往看他念的時間不長,他往生得那麼潚灑、那麼自在,那是業障懺除了。業障不懺除,哪有那麼自在?沒有病苦,預知時至,站著走、坐著走隨意,這都是業障消除的現象。

  業障沒有消除,縱然往生,還有病苦,那就是業障沒消得乾淨,這是古來祖師大德都免不了的。你積功累德是一樁事情,你業障消多少又是一樁事情。講經的這些法師、祖師大德們積功累德多,消除業障未必能比得上在家同修。在家同修說老實話,功德不如法師,但是消業障往往超過他,他真消乾淨了。你說玄奘大師對中國佛教的貢獻多偉大,辛辛苦苦從印度把佛法帶到中國來,他老人家往生的時候就生病,而且相當苦。有人就問他,你老人家這麼大的功德、這樣好的修持,為什麼臨終還有病苦?他說得很清楚,他說我無始劫的業障,這一次總報掉了。他這個病苦,業障在這裡報掉了,沒有能消掉,在臨終這一剎那報掉。你就曉得,凡是往生預知時至的、無疾而終的,這都是業障消掉了。所以這是兩樁事情。祖師大德裡面也有消業障,走得很自在的,禪宗六祖大師走就很自在,他一年前就知道。一般預知時至大概都是半個月、一個月,多的是三個月前知道。你在《壇經》上看到,六祖是一年前知道,囑咐人到國恩寺趕緊替他準備後事。在家同修弘法的緣沒有成熟,就努力的消業障;如果有緣,就是有這個機會教你弘法利生,那你也應該要捨己為人。自己業障也要消,不能不消,不消怕臨終走不了,怕有障礙,也要消。但是要積功累德,到臨命終時這個功德加持你,魔不會來干擾。頂多臨終這個病苦,就像玄奘大師一樣,你的業障在這個時候都報掉了。因為你有功德,你有諸佛護念、龍天保佑,魔不會來擾亂你的。凡夫臨命終時魔來擾亂、來誘惑你,所以臨終時候見到這個人、見到那個人,那都是妖魔鬼怪來誘惑你的,來找麻煩的,來破壞你知見的,是這麼回事情。

  所以真正消業障、消除罪障,就是把心裡面這些污染統統洗刷乾淨。念佛法門第一殊勝,我這個心裡面想就想阿彌陀佛,念阿彌陀佛,拜阿彌陀佛,三業都在阿彌陀佛上,你的業障自然就沒有了,罪障也消除了。決定不能打妄想,決定不能摻雜其他法門,覺明妙行菩薩那幾句話是真正重要,我們印在那個小佛卡的後面,希望大家常常看,那是念佛的祕訣。「易行」,是把從前不好的行為、錯誤的行為統統換過來,易是更換的意思。

  【自然感降。】

  『感』是感應,『降』是降臨,自自然然就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,與觀音勢至、與諸佛如來就會起感應。

  【所願輒得。】

  這就是俗話常講的「有求必應」,求臨命終時沒有病苦,你說能不能得到?決定可以得到,求臨命終時我站著往生,也能得到。第一個,是臨終自己自在,毫無痛苦;第二個,是以這個相來激發別人的信心,教人家看到我們這樣走了,他對這個法門產生決定的信心,這個就是化他,自行化他都做到究竟圓滿。所以我們在世間不求別的,我們只求這一樁事情,求這一生決定往生。

  好,我們念佛迴向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