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無量壽經(二次宣講)  (第五十一集)  1990/4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02-005-0051

 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面:

  【必成正覺第七。】

  這一章是要給我們介紹彌陀大願功德的圓滿。在整個佛法裡面,不僅僅是世尊一代時教,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;實際上包括了盡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所說無量法門,度眾生成佛道,都是本於彌陀弘願功德,這是我們必須要把它認識清楚的。在科題裡面,這個語氣非常的肯定,「必成正覺」,使我們見到這個題目,一絲毫懷疑都沒有。念佛最重要的,就是要知道名號功德不可思議,如何理解名號功德?必須要知道本願功德不可思議,然後才曉得名號功德不可思議。我們看經文:

  【佛告阿難。爾時法藏比丘說此願已。以偈頌曰。】

  此地所講的『說此願已』,這個願就是指前面的四十八願。向下總共有十首偈,這一段的偈頌是五言頌,就是每一句五個字,四句是一首。請看經文:

  【我建超世志。必至無上道。斯願不滿足。誓不成等覺。】

  第一句所說的『超世志』,它怎麼樣一個超法?這個超,就是指前面所發的四十八願,願願互融,就是每一願都包含其他的四十七願,願願都是如此,這就不可思議,這才是真正的「超世」。所謂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四十八願,一願就是四十八願,四十八願就是一願,任何一願都是如此。『必至無上道』,我們要著重「無上」這兩個字,無上是圓教的佛果,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。這是一般的講法,通途的說法,這是成最高的果位。可是在本經,這個「無上道」還有另外一個意思,這個意思是什麼?因為前面法藏發願,他不但要成佛,要超過諸佛,所以此地是超逾十方一切諸佛,這就真的是無上道。這個無上不是在菩薩之上,是在諸佛之上。後面本師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,阿彌陀佛是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,所以無上是指這個意思。『斯願不滿足』,這是總指四十八願,四十八願裡面任何一願都圓滿了;換句話說,統統兌現了,沒有一願是虛願,沒有一個字是妄語,句句真實,這才叫「滿足」。『誓不成等覺』,這是因圓滿了,他的願望統統兌現了。這一首是總結前面的本願功德。剛才跟同修們提到,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就是這一個法門,這個法門才叫正說,其他法門乃是諸佛如來的方便說。願圓滿了,佛是如何來幫助一切眾生圓成佛道?那就是下面所說的:

  【復為大施主。普濟諸窮苦。令彼諸群生。長夜無憂惱。出生眾善根。成就菩提果。】

  這六句是一小段。這是前面曾經念過,「惠以眾生真實之利」,惠是給我們,給我們眾生真實的利益。這真實是什麼?我們在此地真的看到佛給我們的真實利益了。我們這個世間人一般講布施,施主、齋主,那比起阿彌陀佛差遠了,彌陀給我們的是財、法、無畏三種真實的布施。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是財布施,這是彌陀無量劫中積功累德所成就的。阿彌陀佛有福不是一個人享,不是他一家人享,也不是他一國人享;他要與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共享,共有的西方極樂世界。因此這個世界人人有分,問題就是你願不願意接受?願意接受,確實統統都有分,這是財布施。

  法布施,彌陀世尊不僅僅在西方極樂世界講經說法,本經與《彌陀經》上都跟我們說得很清楚,他老人家示現在西方極樂世界在說法;同時,彌陀又應化在十方世界說法接引眾生。在我們中國歷史上身分暴露了,我們大家知道的,有善導大師,善導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;有永明延壽大師,這也是彌陀再來的;還有國清寺的豐干和尚,這大家知道的。還有不曉得的,身分沒有露的更多。像印光大師這是大勢至菩薩化身再來的,距離我們最近,這是民國初年的。由此可知,他的法布施,確實盡虛空遍法界,不僅是在極樂世界。

  無畏布施,在這部經上更是顯著了,經題教給我們「清淨平等覺」,的確是大無畏。我們心地清淨平等,就能離一切苦難,消除無量的業障。不但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,現在發心,現前就證得無量壽。為什麼說現前就證得?因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講席當中屢次的給同修們說明,是活著去的,不是死了才去,所以這個無量壽要從今天算起,不是到西方極樂世界那天算起,從現在算起就是無量壽了。由此可知,這三種布施統統具足,他這個『大施主』,是法界第一大施主。

  『普濟』,「濟」是幫助大家,「普」是普遍,以清淨心、平等心離一切分別執著,這叫普。如果我們心裡面有分別、有執著、有好惡,那就不普,這個字就沒有了。彌陀心地清淨光明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上自等覺菩薩,下至地獄眾生,他老人家最殊勝、最難得的,也就是第一句所講的他建立「超世志」,他是以平等法普度一切眾生,令一切眾生以平等法平等成佛,這個不可思議。這個可以說是一切經典裡面所沒有的,一切諸佛世界裡頭也沒聽說有這麼一樁事情。因此這個法門確確實實是難信之法,聽了這個法門不相信,是很正常的現象;聽了這個法門就歡喜相信,那是很奇怪的現象,所以這是稀有的法門。

  『諸窮苦』,諸是多。窮苦,這裡面的含義也非常的深廣。李老師在以前講這個經,給我們說了四種窮困、苦難,第一個,我們在六道裡面沒有依靠,這是苦。人命無常,我上個月在加拿大溫哥華講經,有一位居士從我們台南去的,每一天都來聽經,聽得很歡喜,曾經有兩次我們在一起吃飯。他在台南開了個印刷廠,叫秋雨印刷公司,聽說他這個公司還很有名氣,很大的一個公司。他到溫哥華去玩,在那個地方遇到大陸上氣功師,他就跟他們學氣功。來跟我說,我就告訴他,氣功不是佛法,學佛的人不學氣功的。但是氣功,如果學得好的話,對身體健康應該是有點幫助,但是它不能了生死,也不能斷煩惱,也不能出三界,與阿彌陀佛不相應。不能說學氣功就可以往生見佛,沒聽說過,在《無量壽經》上沒有這個經文。同時他在那學密,我說密是不錯,是很好,但是很難,很不容易成就,他已經七十多歲了,我就勸他念佛。到最後講經的時候,最後的一個星期沒有看到他來,有的同修告訴我,他死了。無常!身體很健康,問了我很多問題,我都勸他念佛。同修告訴我,他怎麼死的?朋友請他吃飯,不知道吃些什麼東西,吃了覺得不舒服,吃完之後他就練氣功,就這麼就走了,大概練氣功恐怕哪個地方岔氣了。所以他不練氣功也許還沒事情,一練氣功就練走了。從這個地方看人命無常,佛給我們講「在呼吸之間」,我們要知道這是窮苦之一,沒有依靠,靠誰都靠不住。我們今天靠佛,靠佛能靠得住嗎?佛跟我們說靠不住。

  佛教給我們三皈依,皈依自性三寶,這是你真正皈依處,真正依靠的地方。那個自性三寶是什麼?就是經題上講的「清淨平等覺」,清淨是僧寶,平等是法寶,覺是佛寶,這個才能靠得住,這部經就叫《清淨平等覺經》。所以你要找一個真正依靠的地方,這個經就是我們真實皈依處,這個要知道的。所以這一部經就是自性三寶,我們自性當中統統具足,個個人都有,圓滿具足。雖然具足,我們是被妄想執著障礙了,不能現前,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出來了。所以這個經,這經從哪裡來的?這經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,不是別人的,這一點要知道。真正從這上面體會到了,我們才曉得,這就修性,禪家講明心見性。這性怎麼個明法?這經上講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的,不要去參究了,參究還未必參得明白,這個多明顯!這就是明心,你信得過,依教奉行,就見了性。所以古德說,這一句六字洪名就是無上甚深禪定,這個話不假。這是第一個講的依靠。

  第二個,沒有智慧,我們實實在在沒有智慧,聰明或許有,智慧沒有。怎麼曉得沒有智慧?念佛不老實就是沒智慧,一天到晚會打妄想這個沒有智慧。智慧跟聰明不一樣,智慧是清淨心的作用,聰明是妄想分別的作用,這個完全不相同。換句話說,世智辯聰是從妄想裡生的,真實智慧是從清淨平等覺裡面生的,那怎麼會一樣?我這一次在加拿大講經,法緣可以說相當殊勝,過去所沒有的,聽經有二、三百人,這個在外國很難得很難得。講經的處所在世界佛教會,馮公夏會長八十多歲了,身體非常健康。他要求我,每天講經講完之後,留個十分鐘的時間讓大家問我問題,我說好。我講完之後我就向大家宣布,馮會長很慈悲,要我留十分鐘給大家發問,其實你們大家的問題我統統都知道,什麼問題?總而言之,不外乎「妄想分別執著」;你們來問我,我一句話統統給你答掉,什麼一句話?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我就問:你們還有沒有問題?一個問題都沒有。不是沒有問題,不好意思問了。這是什麼?沒有智慧,所以智慧難!

  這是我們一定要把佛經裡面般若智慧跟世智辯聰要能夠揀別,就是要能夠區別出來。真正智慧,死心塌地修學這個法門,這是真正智慧,他對這個法門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這個人有智慧。我們能做到嗎?實在講這個世間真正有智慧的人有,那個大智慧的人,我們見到了瞧不起他,那種人有真正成就。所謂「大智若愚」,古人講這個話非常正確,真正大智慧的人,你看起來是愚人,其實他有真實的智慧,他一點都不愚。誰愚?我們自己愚痴,比不上他,我們自己有是非人我、有分別執著,妄念紛飛,比不上人家。人家心裡什麼念頭都沒有,只有一句阿彌陀佛,所以他往生的時候,他能夠站著走,能夠坐著走,能夠預知時至。他能,我為什麼不能?就是他沒有妄想,他不懷疑;我有妄想,我還懷疑,還要找法師問東問西。凡是來問我的人,都不是老實人;老實人他沒有問題了,他怎麼會來問我!凡是來見我的人,都是一天到晚胡思亂想的人,這可憐,這佛經上「可憐憫者」,沒有智慧。我說的話句句都是真實。這是第二種窮苦,沒智慧。

  第三種,沒有方法,這個方法就是多方面的。從世間來說,我們這一生不快樂,什麼方法教我們快樂?我們家庭不美滿,用什麼方法使我們的家庭美滿?我們的社會動亂不和諧,用什麼方法教我們社會和睦,用什麼方法教我們國家富強,用什麼方法讓世界能夠和平?這方法,沒有方法!出世間講用什麼方法,我們這一生當中真正能夠斷煩惱、出三界、成佛?這些都是我們大家非常關心的,希望馬上能夠獲得的,不知道,這窮苦!其實這些方法全在此經之中,都說到了。諸位要細細的去讀、去體會,你把它應用在生活上,你就可以真正得到個人的幸福快樂,家庭美滿、社會和諧、國家富強、天下太平、往生成佛,都在這部經上。我們還要到別的地方找嗎?不必了,不要找麻煩,這一部經上圓滿具足。這是窮苦。

  第四種,那就是一般佛法裡面所說的,我們的妄想太多、煩惱太多。如何能夠斷煩惱、開智慧?智慧不能開,煩惱不能斷,這是窮苦。這是把各種層面的窮苦,窮困、苦楚,歸納這幾大類,這個幾大類我們統統具足。彌陀他說他是大施主,他要普遍平等來救濟這些窮苦,這是真的、是假的?他真能做得到嗎?給諸位說,真能做得到,他所依據的理論、方法、效果,統統在本經之中。我們要問,這一部經是不是要認真的來學習?不是談玄說妙,是幫助我們解決眼前現實的問題。

  『令彼諸群生,長夜無憂惱』,這個「諸群生」三個字,是包括了盡虛空遍法界,上從等覺菩薩,下至地獄眾生,統統包括了。「長夜無憂惱」,這個長夜是指無明,無明就彷彿是長夜。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破;換句話說,他還沒有真正離開長夜。那一品生相無明不破,就是他的憂慮,就是他的煩惱。當然從菩薩法界愈往下,這個憂惱就愈多、就愈重。彌陀世尊確實能夠幫助我們,我們雖然無明沒破,可以帶業往生,這樣我們的憂惱確實就可以永離了。雖然煩惱沒有斷,可以帶業往生,我們這個心就安了,不需要再找人替我們安了。像慧可去找達摩替他安心,那很苦;我們不需要,我們遇到這個法門,心就安了,這是真的。

  『出生眾善根』,著重在「出生」。「眾善根」,無量無邊的善根,這個善根是什麼?就是一句六字洪名。六字洪名大家都知道,又稱為萬德洪名,這個萬德就是「眾善根」,眾是眾多,無量無邊的善根就在這一句名號之中,因此名號功德真實不可思議。我們要是能夠認真的執持、堅固的執持,將彌陀無量劫中所修的功德轉變成為自己的功德。也許同修聽了這個話會懷疑,怎麼可以把他的功德變成我的功德?如果我剛才所說的你都能夠體會的話,對於這句話就不會有疑問了。我剛才說過了,本經是自性三寶,彌陀功德是不是自性功德?自性哪有分內外,自性哪有分自他?有內外、有自他,把別人的轉變給我們,這個做不到;自性沒有內外,自性沒有自他,所以可以將彌陀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。那個方法就在老實念,老實念就是不懷疑、不間斷、不夾雜就行了,就把彌陀功德變成自己功德。所以信願持名,就「出生眾善根」,這裡面的理很深很深,事很簡單、很容易,人人都會做,都能夠做得到,要講這個道理太深了。『成就菩提果』,一切布施當中以這個為最上、最殊勝,「菩提」是成佛。所以阿彌陀佛幫助我們,是要幫助我們圓成佛道,跟他老人家無二無別。如果我們成就的不如他,那就錯了,那他布施就不圓滿;我們的成就跟他完全相同,這是布施度的功德圓滿。這四句豈不就是解釋前面所說的「惠以眾生真實之利」!下面要跟我們說出具體的方法:

  【我若成正覺。立名無量壽。眾生聞此號。俱來我剎中。】

  這個四句正是大願功德的核心,這一部《無量壽經》的眼目,四十八願就是這四句話的開頭,就是這四句話的具體說明,這個四句話意義深廣無邊。彌陀成佛了,名號叫阿彌陀,阿彌陀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量,阿翻作無,彌陀翻作量,佛翻作覺,無量覺。盡虛空遍法界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一切事物、一切的道理、一切演變過程,沒有一樣不覺,這才叫無量覺。為什麼我們在無量裡面單獨取這個壽命?『無量壽』是無量無量之中的一種,取這個。這個取得很有道理,為什麼?一切的無量,一定是以「無量壽」為根本,假如沒有壽命,好,一切的無量都落空了。譬如說你有無量的財寶、有無量的房地產、有無量的威德、有無量的富貴,沒有壽命,那不統統落空了嗎?壽命是第一。因此世尊為我們解釋阿彌陀的意思,他就解釋為「無量壽、無量光」,這兩個意思在一切無量裡面最重要。所以無量壽是體,是本體,梵語就叫阿彌陀佛。

  『眾生聞此號,俱來我剎中』,這個名號不可思議,阿彌陀佛要度一切眾生用什麼方法度?就用這句名號,這名號功德不可思議。只要你能夠念這句名號,當然你念裡面一定是有信、有願,你對於名號功德不懷疑,你發願求生淨土,念這句名號就能往生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圓滿諸所願,你心裡面一切的願望統統就圓滿了。這個圓滿諸所願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面所說的,就是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,所有的心願統統圓滿。所以此地的「聞此號」,著重在這個聞字,這個聞一定要含有信、願、持名,這個才叫聞。那就是菩薩的三慧,聞慧、思慧、修慧統統在其中。所以,如果只有聽到這個名號,沒有信心、沒有願心,雖持名也不能往生,這個要知道的。所以我們念這一句佛號,這一句佛號裡頭圓滿具足了三學、三慧、三資糧。這是前面,我都曾經跟諸位同修報告過的,一句佛號裡頭圓滿具足,這個佛號念得就相應,念得就有感應,就會起作用。通常我們念佛說念的功夫不得力,念的沒有感應,什麼原因?就是你只是有口無心。什麼是心?信心、願心、戒心、定心、慧心。你沒有三學、三慧、三資糧,所以你念這句佛號不相應。

  「俱來我剎中」,這一句話是大開方便之門,沒有條件,歡迎大家統統來,來了就不退、就成佛。不像其他經論裡面所說的,修行要許許多多的條件,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條件,只要你真正做到不懷疑、不間斷、不夾雜就行了,就這麼簡單,就這麼容易。所以今天下午有同修來問我,他想往生,問我怎樣才能夠做到預知時至。在我們本省,這四十年來預知時至往生的,我概略的估計至少有五百人。他們能,我們為什麼不能?說老實話,他們不問我,所以他們能;你們常常來問我,你們不能。我講的是真話,為什麼?他們沒有問題、沒有疑問,老實念,一句彌陀念到底;你還有這個問題、那個問題,這不能,你差遠了。我講的是真話,絕不欺騙諸位。所以真正沒有懷疑了,要不要聽經?不要聽,也不要念了。可是你常常來問我的這些人,問我要不要聽經?要聽。為什麼?你還懷疑,你那個心還沒有定下來,還沒有死心塌地。來聽經、讀經,為的是什麼?為的就是斷疑生信,講經的目的是在此地。真正信了不懷疑了,你還來幹什麼?不要來了。什麼哪裡打佛七參加,也不需要去,去了幹什麼?雜心閒話。真正用功夫,自己一個人在家裡就行,行住坐臥統統是功夫,何必去湊熱鬧?凡是去湊熱鬧的,也是不老實。所以諸位曉得,聽講經的不老實,做法會的更不老實,打佛七的也不是老實人。真正老實人預知時至的,所以你們都瞧不起他:他有什麼,你看法會也不去,經也不聽。其實他是真正老實人,往往人家預知時至,所以這點我們一定要知道。我們希望同修們這一生有真實的成就,不希望你常常到道場來湊熱鬧,不希望這個。底下這個六句,是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的成就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:

  【如佛金色身。妙相悉圓滿。】

  這兩句看起來很平常,實際是很不平常。佛身,本經講的「金剛那羅延身」、「清虛之身,無極之體」,所謂是金剛不壞身。金是七寶之一,在此地比喻的珍貴,比喻一絲毫瑕疵都找不到,也就是說明一絲毫的缺陷找不到,他這個身相這樣的圓滿。『金色身』是講身的體質,『妙相』是講你的風采、光彩、容貌,是說的這個,圓滿沒有欠缺。這個兩句是身德,我們的身、相跟佛沒有兩樣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身相就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,這是不可思議的,一切諸佛世界裡面沒有的,菩薩像要跟阿彌陀佛像兩個比較一下,比不上佛。唯獨西方極樂世界特別,帶業往生的人,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,這個身相跟佛完全相同,四十八願裡面講過的。所以這個世界是平等世界,完全平等。相貌是智慧、是福德,我們智慧也沒有,福報也沒有,怎麼會這個身相跟佛一樣?我們世間一般人身體、相貌,就是過去生中所修的、這一生當中所造的,一個成績表現。你過去生中,現在這一生,你幹了些什麼,那個眼睛亮的人一看你的身體、相貌,就知道你過去幹的什麼,你這一生現在幹的什麼。為什麼?成績表現,這就是成績,這東西哪能瞞人?

  所以我們的德行,我們的智慧、福報都沒有,為什麼一往生就能夠跟阿彌陀佛一樣?諸位要記住剛才我說的話,我們真正念佛的人,把彌陀無量劫中所修積的功德、智慧,變成自己的,所以才跟他一樣,就是這麼一個道理,因此這個名號功德是真正不可思議。所以古人講,念經不如念咒,念咒不如念佛,就是這個名號功德太不可思議。我們如果不修這個法門,那好,你得無量劫中去修福修慧,你才能修到像佛的金色身,相好圓滿,那要修無量劫才成功。這個法門只要幾年的時間就成功,我們看看《淨土聖賢錄》,看看《往生傳》,一般修行的時間大概都是三年到五年就成功了。你才曉得這個名號功德太大太大了,無法想像。所以這個兩句意思,你說多深、多廣,不能輕易看過。這是身同佛。

  【亦以大悲心。利益諸群品。】

  這個兩句是心同佛,彌陀是什麼樣的心?彌陀的心是大慈大悲,「清淨平等覺」,覺心就是一片慈悲,慈悲是建立在清淨、平等的基礎上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,個個人的心都跟彌陀的心一樣,與彌陀同心同願、同德同行,阿彌陀佛發願要普度一切眾生,所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,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願。『利益諸群品』,這個諸群品,品是品類,到底是哪些類?我們曉得,彌陀是上度等覺菩薩,下度地獄眾生,這是諸群品。我們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可能也是個凡聖同居土下輩往生,那我們跟彌陀同一個心願,那到底度哪些人?給諸位同修說,也跟彌陀一樣,上度等覺菩薩,下度地獄眾生。這一聽到會害怕,等覺菩薩,我怎麼能度得了他?我比他差遠了。等覺菩薩還不知道這個法門,還沒有念過《無量壽經》,你就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他,就把等覺菩薩度成佛了。所以在中國自古以來,唯獨淨土宗的祖師被大家尊稱為「大師」,道理在此地。為什麼?因為跟諸佛度眾生的方法相同,就是念佛。文殊、普賢他怎麼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?信願持名。我今天煩惱一品沒斷,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憑什麼?信願持名。所以我們這個是相同的,這叫平等法。許許多多菩薩還沒有發現平等法,還沒有找到這個平等法,平等法是第一殊勝的法門,我們把這個法門講給他聽、介紹給他,他很聰明,一聽就歡喜接受,念佛往生,那就度了他。所以跟佛度眾生是無二無別,這是真實的利益,這是講利他。

  後面的兩句是說的自利。利他,沒錯,他往生了,我們自己去不了了。我們用這個法門勸人家,那個善根深厚的人,一聽他就老實念,他成功了。我們自己天天還在生煩惱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沒有把握,這個彌陀看到也很難過。所以底下兩句勸我們自己要認真努力的修學,不但在此界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要認真用功,為什麼?早一天圓成佛道。

  【離欲深正念。淨慧修梵行。】

  這是戒定慧三學具足,『離欲』是戒學,欲是欲望,要捨棄。世間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要捨掉,佛法法門無量無邊,也不能執著,執著就錯了,執著就是沒有離開法執,要統統放下。不但世間法要放下,佛法也要放下,就如同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法就是佛所說的一切法,都要放下。為什麼?如果你要不放下,這個法就是執著,縱然我執斷掉了,法執猶存,你不能見性,變成了所知障,所以法也要捨。六祖大師說得很好,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,清淨心中本無一物,你還有個佛法在,佛法就把你清淨心染污了。佛法好像是清潔劑一樣,是幫你清除污穢的、穢垢的,清除掉了。好了,清除掉之後,這個清潔劑還在,它又變成染污。髒的東西洗掉之後,這個清潔劑也不要了,才叫真正的乾淨,否則的話,又被染污了。這一點我們要記住、要知道,所以要徹底離欲,世出世間的一切欲望都沒有,心地真正清淨。

  『深正念』,深正念是深定,像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首楞嚴大定,首楞嚴大定是什麼?是自性本定,不是修來的。修來的定是有得、有失,那個定會失掉,性定不會失掉,因為是自性本來具足的。這個地方它沒有說正定,它說正念,這個用意就很深。甚深的禪定怎麼個修法?念佛就對了,所以這一句佛號就是甚深的深妙禪。因此我們才真正覺悟到,除了念佛,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這一句這是正語,八正道裡頭的正語。除這一句之外,都叫廢話,講經也是廢話,唯獨念佛是正語,密宗裡面講的真言,這真實的。唯有思惟彌陀本願功德,憶想西方世界依正莊嚴,這叫正念,叫正思惟;不思念這些,思念別的,全叫打妄想。換句話說,你要想想這部經,這部經上所講的這些道理、所講的境界、所講的教訓,常常想這個,這叫正念、正思惟,想別的統統是妄想。不但想世間一切事是妄想,想佛在其他經上所講的也叫妄想,為什麼?比起這部經,那些經不是圓滿真實。它跟世間法比它是真實,跟這個經一比它就不是真實,這把它比下去了。所以這部經是第一真經,從這裡才正念、正思惟。

  『淨慧修梵行』,清淨心中自然生智慧,智慧斷疑生信,成就真信切願,老實念佛。大勢至菩薩在《圓通章》裡面所講的「淨念相繼」,那是「淨慧」。如果沒有慧,他就不會念,他就不會相繼。淨念,你有懷疑不淨,你有夾雜也不清淨;所以不懷疑、不夾雜那是淨念,相繼是一句接一句不間斷。所以淨念相繼就是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也就是通常我們講的老實念佛。「梵」是清淨的意思,你身語意一切造作自然就清淨了。所以這個兩句,不但是自己表現在生活當中的心境、儀態,同時也以這個「利益諸群品」。佛這樣做,這樣教眾生,我們也這樣做,也這樣教眾生,如佛度一切。下面是第六首:

  【願我智慧光。普照十方剎。消除三垢冥。明濟眾厄難。】

  這個以下要說教學的儀式,也就是教化眾生的方式、作用。開頭這兩句很重要,明白的告訴我們,佛法是要依據智慧,不是感情,決定不能夠感情用事。感情是迷、是執著,是決定錯誤,感情用事你所造的是六道輪迴。一定要把感情轉變成智慧,也就是我們世俗所說的理智,待人接物處事都要理智,不要感情用事,這兩句就是這個意思。『十方剎』,這是平等,十方無量無邊剎土,我們要有理性,平等的與一切眾生接觸。我們把這個範圍縮小,我們在這個地球上,這個地球有許多各種不同的人種,許許多多不同的國家民族,許許多多不同的文化背景,乃至於宗教思想都不相同,這就是「十方」的意思,我們要以理性與這一切眾生接觸。什麼叫理性?就是前面講以清淨心、平等心,覺而不迷、淨而不染,用這種心來跟大家接觸這就對了,所以這裡學了就要用。學了會用,我們自己在這一生當中,我們的生命有目標、有方向、有意義、有價值,這才有幸福、才有快樂,從這來的。這的的確確是阿彌陀佛給我們的,沒有這個經的開導,我們實在,雖然有,迷而不覺,不知道!

  『消除三垢冥』,垢就是今天講的污染,心理的污染、精神的污染、思想的污染、見解的污染,乃至於生理的污染。這個污染嚴重了,人哪有不生病的?這一部經典可以幫助我們消除一切的污染。一切污染當中最嚴重的是貪、瞋、痴,這叫三毒,無論是對於世間法,或者對於佛法,都要永斷貪瞋痴,要知道貪瞋痴的害處。我們無始劫來生生世世修行都得不到一個結果,病根在哪裡?就是在貪瞋痴,都是被它害了。所以要曉得這是我們真正的病根,必須要拔除。「冥」是無知、是無明;換句話說,對於事實的真相搞不清楚。宇宙人生到底什麼是真、什麼是假,什麼是邪、什麼是正,什麼是善惡、什麼是是非,統統搞不清楚,這是冥,這無明、無知,迷惑顛倒。佛門常講的業障,三垢是業,無明是障,冥是障,「消除三垢冥」就是消除諸業障。

  種種業障都消除了,然後才能夠『明濟眾厄難』,明是明顯,濟是濟度,超越、超過去了。好像過河,我們有了船可以濟度到彼岸,一切的苦厄、一切的災難都能夠免除了。怎麼免除的?諸位要曉得,厄難是果報,果報怎麼產生的?因緣而生的。我們在過去生中,或者在這一世當中,造了種種惡業,這是緣。過去生中的習氣、無明那是因,這一生當中還是迷惑顛倒,還是三毒、無知,當然要受種種苦果,受這個苦報。如果我們今天真的覺悟、明白了,果然能夠把貪瞋痴斷掉,依照這個經典的方法一句彌陀念到底,過去雖然有惡因,這一生不會有惡報,這一生沒有惡報,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遠都不受惡報。為什麼?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惡緣,雖有惡因,沒有緣,因此他不受果報。這裡關鍵的一個字就是在「明」,從事上講,明顯、明白;從理上講,就是這個人有智慧、有覺悟、有慈悲。智、覺、慈是光明,一個人的心真正充滿了大智、大覺、大慈,他身放光,這個光就是心光往外面透露,一切妖魔鬼怪這些邪神不敢接近。所以念佛人,有的人跟我講,還被鬼欺負,他這個佛怎麼念的我不曉得,念佛的人,鬼還欺負他,口裡有佛,心裡沒有佛。心裡面就是沒有智、沒有覺、沒有慈,所以鬼都瞧不起你,都欺負你。心地真的光明正大、清淨慈悲,鬼神恭敬你,這是我們要曉得的。所以消業障,什麼方法消業障最有效果?念佛。說實在的話,任何經典、任何法門統統消不了的業障,念佛法門能消,念佛法門沒有消不了的業障。那要是念佛還消不了,你念的不如法,你念的不相應,你如果真正根據經典裡面所說的理論、方法來念,無論什麼樣的業障,沒有不能消除的。所以《無量壽經》要認真去研究,真正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套一句外道的話說,我們就真的得救了。

  好,今天晚上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