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華嚴經行願品文殊十信章  (第二十三集)  1997/1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12-012-0023

  請掀開經本第三十二面第三行,經文的第三行。

  【能於劫海勤修學。一切種智圓滿因。摧滅堅執有為城。與我如是金剛智。】

  這一首的意思也很明顯,實在是我們現前在因地裡面應當要學習的。第一句也是教我們要勤學,經文裡面最要緊的意思,修學要有耐心。菩薩在無量劫中勤苦修學,他才能成就。世法、出世法能否有成就都在耐心,所謂「有恆為成功之本」。我們看到大乘經論上,看到修學的時間都是用「劫數」來做單位;「海」是比喻廣大,『劫海』的意思就是無量劫,不是短時間,一定要發這個大因大行。

  『一切種智圓滿因』,一切種智是如來果地上所證的。菩薩在沒有成佛之前,所修的都是成佛之因,尤其是一切種智的圓滿因。什麼是圓滿因?圓滿是沒有絲毫欠缺,當然在本經裡面,它所指的就是這部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這部經是世尊一代時教裡面的圓滿法輪,所以稱之為「圓滿因」。依照這個經來修行,當然不是容易事情,經的分量太大,經文太長,意思太深太廣,不是一般人都能夠受持的。

  龍樹菩薩當年已經為我們再次的選擇,大本的《華嚴》,閻浮提眾生沒有能力受持,中本也做不到,所以就選擇下本。下本它的分量是有四十品十萬偈,這是龍樹菩薩從大龍菩薩那個地方,傳到我們世間來的本子,下本經。由於古代書寫、流通都非常艱難,所以傳到中國來的《華嚴經》,是一種殘缺不完整的本子。最初是在東晉時代傳到中國,雖不完全,我們知道這部經的價值非常的稀有可貴。翻成中文之後,總共有六十卷,我們稱它作《六十華嚴》,全經只有三萬六千頌,差不多是龍樹菩薩傳來的三分之一多一點,三分之一的經文。而華嚴宗就依據《晉經》建立的,當年杜順和尚、雲華大師(這是華嚴二祖)、賢首國師都是依據《六十華嚴》,建立華嚴宗。到第四代清涼大師,才見到《八十華嚴》,他老人家參與《八十華嚴》的翻譯,並且給《八十華嚴》作了註解,就是《疏鈔》。

  八十卷經是唐朝時候翻譯的,比舊本,晉朝翻譯的多了九千頌,總共是四萬五千頌,還不到一半。到唐德宗貞元年間,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本子,流傳到中國來,差不多《華嚴經》才有一半,所以我們中國古大德稱這個本子叫略本,大概經文有全經的一半。雖然不完整,可是《華嚴經》的意趣已經很明顯。「一切種智圓滿因」,如果細心去探索、去理解,依教修行,大致上是可以做得到。理論上雖然如此,可是事實上,我們生在末法時期,根性很鈍,智慧不開,記憶力又不好,得前忘後,念到後面,前面已經忘光了。這樣的根性怎麼能修如來果地上的圓滿因行?照教下的大德來說,那我們就非常失望,感到自己沒分,所以是無限的感嘆!

  好在阿彌陀佛大慈大悲,他把我們的缺陷,可以說都填滿了,這是非常非常的難得!我們看本經到末後,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因此這一句我們就明瞭了。「一切種智圓滿因」,給諸位說,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行了!這一句名號,義理深廣無比!一句名號,圓圓滿滿包括了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;可以說,這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六個字,就是《華嚴經》的大總持法門。你看學《華嚴》的,華嚴會上的菩薩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到最後怎麼樣?都念阿彌陀佛生到極樂世界。我們今天什麼都不要學,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跟他們見見面、握握手,身分地位相同,沒有兩樣!他去了,我們也去了,你才曉得名號功德不可思議!

  念佛人關鍵,古德教給我們,第一個決定不懷疑,深信這一句名號就是一切種智圓滿因,你要深信。第二,你念的時候不能夾雜,所以念佛堂裡面,主七和尚常常提醒大家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放下是放下夾雜、雜念。不但世法不夾雜,佛法也不夾雜。然後做到相繼,就是不間斷,你能夠這樣念,那完全符合大勢至菩薩的教誨,菩薩教給我們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你能夠放下萬緣,就都攝六根,這樣就成就了。

  所以清末明初,印祖給我們做了一個最好的榜樣,蘇州的靈巖山寺,他們只開念佛堂,這是希望同修們要特別細心去體會。那個道場不講經,沒有佛事,也沒有法會,也不傳戒,只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,日夜不間斷,一年到頭不間斷。晚上念佛是四個人一班,輪班念佛,當班的一定要念,不當班的隨喜。這個道場如不如法?給諸位說,這個道場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實踐的道場。它裡面幹什麼?就是幹的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講解是給你介紹,是給你說明。真正幹,你要想修《大方廣佛華嚴》,那就是一切種智圓滿因,就在念佛堂。幾個人知道這個功德利益的殊勝?沒人能曉得!我們今天明白了、搞清楚了,才極力的提倡。我們這個小地方限於環境,環境條件不夠,我們也要認真努力來做。地方小,人少可以,人多了沒辦法,容納不下,人少行。實際上真正念佛,念佛堂也不要太大,人也不要太多。人多就雜亂了;人愈少愈單純、愈清淨,功夫才能得力。這是把方法說出來,就這麼個做法。

  學佛的同修都知道,自己的業障很重,障礙住自己,很想修學,可是功夫就不得力,常常生煩惱。下面這句教給我們要『摧滅堅執有為城』,這個就能夠消業障。業障消除之後,你的菩提道上就一帆風順,就沒有障礙。業障從哪裡來的?執著,尤其是堅固的執著,這是業障。諸位同修想不想在這一生成佛?你修成佛的因,當然就要證成佛的果,一切種智圓滿因是成佛的因,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修因要證果,一定要消除業障。業障不外乎三大類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無始劫來無量的業障歸納起來,不外乎這三大類。這個我們在講堂裡常講,執著造成六道輪迴;換句話說,你還要有執著,你就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;你還要有分別,你就不能超越十法界;還要有妄想,你就不能得究竟圓滿的果位。《華嚴經》上為什麼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?妄想沒斷,他們分別執著沒有了,所以超越十法界;但是妄想還沒清除。妄想就是無明,四十一品無明斷盡了,圓滿成佛了。這叫業障,我們要清楚、要明瞭。

  淨宗法門所謂「帶業往生」,古大德跟我們講得很清楚,帶舊業不帶新業,這個要搞清楚!換句話說,帶習氣不帶現行;現行是你一天到晚還發作,還有喜怒哀樂,還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不行!就是這個念頭並沒有斷,那是習氣。一句佛號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伏住,這是功夫。念頭一起來,阿彌陀佛就把它壓下去,這是功夫,這叫念佛。功夫用久了,自然它就平息了,自然就不會生起。念念是清淨心現前,所以一定要知道「摧滅堅執」。堅執是能執著的心,你所執著的就是這些有為法。很難破,把它比喻作「城」,城很堅固,這個字是用來比喻。能執、所執都要放下,用什麼方法?一句佛號,這是妙不可言!諸位果然能夠認真這個修法,那你就開金剛智慧了。

  去年我們將《金剛般若》講了一遍,講得很細,講的時間也很長。我聽說這邊有同修們發心,十五號哪一家電視台就開播了,大概要播半年多;我總共講了二百四十八小時。開金剛智慧就是圓滿的般若智慧現前。所以你的智慧為什麼不開?就是你有妄想分別執著。你要真的明白這樁事情,那就算你開悟了,你知道你的病在哪裡,下一步你就怎麼樣去治你的病。治病就是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不打妄想,不再分別,不再執著,這就是治病。雖然想不,可是見到了,它又起執著,又起分別,這是什麼?這是你們煩惱習氣太深了!常常覺悟,念念覺悟就好。這一覺悟,就是一聲阿彌陀佛,把佛號提起來,把這個念頭換過來。宗門裡頭所謂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一定要用這個功夫。

  所以後面這幾首偈裡,沒有車的比喻,完全是法說,四首偈作為總結。金剛智是我們所希求的,金剛智就是一切種智。在《金剛經》上,佛教給我們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,生實相就是金剛智。可見得,清淨心是無比的重要!

  說到這個地方,無論在家出家,既然發心學佛了,我們的大事因緣是什麼?是往生淨土,這是大事因緣。沒有往生之前,什麼最重要?清淨心最重要。今天下午,悟道師來跟我討論我們道場的一些問題。我們道場從成立以來,都是著重在修清淨心。道場到今天,政府裡面並沒有立案,什麼原因?許許多多條件的限制。今天悟道師跟我談了,他說如果我們成立一個社團法人,需要三十個會員,這個沒有問題,成立董事會沒問題。還需要有贊助的會員,這個麻煩來了。它一定需要,贊助的會員是什麼?每個月要交會費護持這個道場,這個問題就頭痛了。政府一定要這麼做,知道你經濟的來源。可是我們的兩個道場,館長當年建立這個道場,簡豐文在那邊負責基金會,這幾十年來我們都守住一個原則,我們不拉信徒,不向信徒要一分錢,擺一個功德箱,大家隨喜功德,我們幹的是這個。錢多了,我們多做事;錢少,少做事;沒錢,不做了。我們多輕鬆、多自在!它這樣一搞,你一定要有贊助會員,一定要收會費,到我們這兒來的時候他有壓力,這個事情我們於心不忍。

  今天研究這個問題,我說我們可以向政府表達,不合它的法令,他不讓我們做,我們關門,我們很感謝他,我們絕對不做違背佛法的事情。所以我們彼此了解,我們這裡沒有一樣不如法。你們那一套管理的辦法,管別的道場可以,在我們這個道場不如法,我們這個道場經濟來源沒有,隨喜的。政府也不補貼我們,我們也不肯問人要錢,所以我跟館長講很多很多次,同修們都知道,有錢就做,沒有錢就不做;實在維持不下去,打電話給區公所,就捐給公家,不要了!誰找這個麻煩!你這樣做才身心清淨。大家送錢送到這邊來,我們有義務替他修福;沒有錢送來的時候,我們更好,沒事,好事不如無事!我們不想多事。究竟將來怎麼做法,你跟政府去協商、去談談。的確,我們是不能符合它的法令;符合它那個法令,我們不肯幹。我們遵守佛的教誨,身心清淨,自在安樂!

  到我們這個地方來的同修,包括海外,進我們這個道場,沒有一絲毫壓力。說是一定要你一個月出十塊錢,都是壓力,為什麼?給你硬性規定,這個不如法!所以今天他們給佛教訂的這些規矩,根本就都不了解佛教,不認識佛教;把佛教種種活動當作商業來看待,你說糟糕不糟糕!那不就是批販如來了?這個罪過就很重!所以我們求清淨心,清淨心生智慧,智慧才能解決六道十法界的問題。這是我們一生一樁大事,其他的是附帶做的,可做可不做。有緣要做,沒有緣更好。再看下面一首:

  【仁於諸佛大智海。獲是智海廣無涯。一切佛德靡不充。善哉大聖當宣說。】

  這一首善財童子已經請法了,很明顯的要求文殊菩薩給他開示。「仁」是對菩薩的尊稱,通常我們在經上看到,佛叫菩薩為仁者;仁者就是仁慈之人,菩薩都是大慈大悲。大乘法裡面,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。仁把慈悲方便的意思都包括在其中。稱文殊菩薩為仁者。『仁於諸佛大智海,獲是智海廣無涯』,一切諸佛如來圓滿的智慧,文殊菩薩都已經證得,這一首就是這個意思。這是稱性的智慧德能,下面是講德能,『一切佛德靡不充』。這三句合起來講,就是諸佛如來圓滿的智慧德能,文殊菩薩都已經證得。

  他雖然是在菩薩位,我們曉得,他不是普通的菩薩,他是一位倒駕慈航的菩薩。也就是說,文殊早就成佛了,現在在他方世界,他還是佛位。他方世界的佛,到我們娑婆世界來示現菩薩,這一位是倒駕慈航來的,於諸佛的智慧德能圓滿具足。所以善財求他,『善哉大聖當宣說』,大聖也是稱文殊菩薩,他示現的是等覺位,稱之為大聖。你應當為我們初學的人來宣說,為我們開示。

  【已入法王妙法城。已冠智王大智冠。已繫諸佛離垢繒。最勝智眼願觀察。】

  前面一首是求文殊菩薩說法,請法。這一首是稱讚文殊菩薩,必定能善於觀機;他所說的法,一定是契機契理,使我們在座每一位同修都得法益。所以第一句稱讚,他已經『入法王妙法城』。「法王」是指諸佛如來,在本經裡面指毘盧遮那如來,或者後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彌陀如來,都講得通。入就是契入,就是我們平常講證果的意思,他已經證得如來果地上的境界。第二句是比喻,『冠』是戴的帽子,『智王』也是對如來的尊稱,究竟圓滿的智慧,無上的智慧,稱之為王。文殊菩薩戴這個冠,就跟諸佛如來的智冠沒有兩樣。第三句是講斷惑,『已繫諸佛離垢繒』,「繒」是彩帶,繫在身上的,表示離垢。「垢」是煩惱,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統統斷盡了,與諸佛如來斷煩惱的功德相同。這三句總起來看,第一句境界跟佛相同,第二句智慧與佛相同,第三句斷證與佛相同。末後求的『最勝智眼』,這是最殊勝的智慧之眼,就跟經上講如來五眼圓明是一個意思。『願觀察』,觀察九法界一切眾生,觀察就是觀機,觀機才能夠應機說法。

  善財童子以偈讚來請法,總共三十六首。三十六首意思非常非常的圓滿,我們到這個地方把它讀完了。再看下面,這是第四個大段,清涼在經文前面有幾句交代的話,「第四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象王下」。底下的經文是「大聖重教」,重複再教誨善財童子。經文裡面有四段,第一段是「略讚略教」。第二段是「廣問廣答」。我們先看第一段:

  【爾時。文殊師利菩薩。如象王迴。】

  這一句敘說文殊菩薩的威儀。大象,我想我們每位同修都見過,動物園都有大象。你看看大象,去看牠,牠的動作很緩慢。所以佛在經上用龍象來比喻這些大修行人,形容他們的威儀像龍象一樣穩重緩慢,行住坐臥都在定中,沒有一點慌張的樣子,沒有一點緊張的樣子。他看東西一定是整個身體轉過來,他不會直接頭轉過來,那就是太輕浮了,他一定是整個身體轉過來。你看看象的動作,然後你讀大乘經裡面,佛常常用象來比喻菩薩,菩薩的動作、菩薩的威儀,像個象王迴轉。

  【觀察善財。】

  『善財』說了這麼多話,提出這麼多的要求,菩薩聽了之後,回轉頭來看看他。

  【作如是言。善哉善哉。】

  這兩句話是稱讚善財童子。

  【善男子。汝已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】

  這一句話非常重要,以後我們在五十三參裡面,每一參都看到。可見得這一句話要緊!在這一部經裡面重複一百多遍,它不是最重要的,為什麼重複這麼多遍?一部經念完了之後,你什麼也不記得,這一句一定記得。為什麼?重複遍數太多。這就是告訴你,這一句非常重要。學佛法首先要發菩提心;不發菩提心,那怎麼能成就?所以發心是根本!又說:

  【復欲親近。諸善知識。行菩薩行。問諸菩薩。所行之道。】

  文殊菩薩這幾句話,將善財童子前面三十六首偈全部都包括了,他在此地做了一個總結。你已經發了心,發了心你的目的是想親近善知識;親近善知識,是為了修菩薩行,是向善知識請教菩薩所行之道,也就是請教菩薩行的理論與方法。清涼在小註裡面註得很簡單,要義都給我們提出來。前面半段,「讚發菩提心,在於偈前」。就是在二十三面倒數第三行,在我們這個本子裡面。下面是讚歎親近善友,希望請教菩薩行的理論與方法。那就是前偈內,前偈就是第五偈到第三十六偈,也就是二十七面倒數第二行,一直到我們剛才偈頌念完畢,這些都是。

  文殊這個總結結得好!把這三十六首偈頌,用很簡單的兩句話,都把它交代清楚。這一點我們也要學習,善學善教,佛在經上都教給我們要能夠掌握到綱領。綱領在梵語稱為「陀羅尼」,你要掌握到綱領。善財說的這麼多,文殊菩薩兩句就把他的綱領掌握住了。所以老師教學生,學生說了很多,老師一定要懂得他問的意思,你的意思重點在哪裡要說出來;說出來,然後再給他開導,就沒有錯誤了。你的意思我已經懂得,你所要求的我也明瞭,這樣才能夠契機契理。這個地方我們應當要學習。請看下面經文,三十三面第一行:

  【善男子。親近供養諸善知識。是集一切智最初因緣。由樂親近善知識故。令一切智疾得成滿。是故於此勿生疲厭。】

  文殊菩薩在沒有給他開導之前,先教導他求學的心態,我們講求學的態度。這個關係太大!如果沒有良好的求學態度,你遇到善知識也會空過。所以這一段的教誨文字雖然不長,只有一行半,你要曉得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成就,全憑這幾句的教誨。那麼我們想想,我們親近很多善知識,我們為什麼沒有成就?這個地方,文殊菩薩講的條件,你有沒有具足?這一反省就知道了。

  清涼的註解我不需要講,諸位自己去看就好了。這裡面我把重點給諸位提出來:第一個要親近,親近就是不離善知識;離開善知識,你到哪裡去學?親近要看緣分,不一定說是天天跟著善知識的屁股後頭,沒用!不是這個意思。過去這些古大德裡面,最足以給我們做榜樣的,永嘉大師,禪宗裡面唐朝的時候,也是六祖的學生,永嘉是了不起的人。永嘉親近六祖一天,古人所謂「一日為師」,一天就夠了!老師這一天幾句話的開示,他一生依教奉行,決定不違背,那叫親近善知識。而不是陽奉陰違,陽奉陰違天天跟到老師面前,都不是親近。所以親近兩個字,依教奉行,這個意思一定要懂得,要深深去體會。不要看到親近,一定要跟到老師住在一起,不是這個意思,而是依教奉行。

  你明白這個道理,我常常勸同修們,現代時至末法,善知識到哪裡去找?誰是善知識?我們想學怎麼辦?不是沒有辦法,辦法多得是,只要你懂得就不難。我們以古人做老師。我學佛的時候,李炳老很謙虛,我跟他學的時候,我還很年輕,他告訴我:「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。」他希望我以印光大師為老師,做印光法師的學生,印光法師是他的老師。怎麼親近印光法師?讀印光大師的《文鈔》,依教奉行,就是印祖的學生,這就是親近。我學佛的時候,印光大師早往生了,親近古人,為古人的私淑弟子。這在中國歷史上例子很多,以古大德為老師。

  我明瞭之後,我學到之後,我教大家,我都沒有教大家去做印光大師的學生,我教大家直接做阿彌陀佛的學生,那不是更好嗎?阿彌陀佛在哪裡?《無量壽經》就是阿彌陀佛,你天天念,懂得經裡面的意思,依教奉行,你就是天天親近阿彌陀佛,你沒有離開阿彌陀佛。我把阿彌陀佛介紹給大家做老師。所以講三皈我都講得很清楚,皈依佛,佛是誰?阿彌陀佛。皈依法,法是什麼?《無量壽經》。皈依僧,僧是觀世音、大勢至;觀音代表慈悲,大勢至代表智慧。所以皈依僧,就是皈依慈悲跟智慧;處事待人接物,要有智慧,要有慈悲心,這就是皈依觀音、勢至。親近是這個意思。

  『供養』,這裡面不僅僅是財供養。財供養是指物質,物質裡面真正的供養,給諸位說,你們在家裡修行,香、花都不必,為什麼?現在一般住的是公寓房子,面積都不大,這些香花陳設多了的時候,空氣污染。莊嚴道場,因為道場是公共場所,道場佈置莊嚴是為了接引大眾,意義在此地。我們自己學佛,在家裡供佛,一支香、一杯水,你就供養這個。香表信,香表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,叫五分法身香。所以燃這一柱香,你就要想到戒定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,我要求的,這個燃香才有意思,香不是給佛聞的。供一杯水,水的意思是心,表清淨沒有污染,表平等;《無量壽經》上清淨平等覺,那一杯水代表清淨平等覺。覺是什麼?覺是照,水平的時候像一面鏡子,外面都照在裡面,照得清清楚楚,那是覺、覺照。所以只要供養一柱香、一杯水就夠了,表法的。你聞到香,看到水,你就想我修的是什麼,表這個意思,其他的都可以不必供。

  燈明,現在也不必去點油燈、去點蠟燭,這個東西都有污染,現在電燈很明亮。燈表光明,心地正大光明,處事待人接物絲毫隱藏都沒有。現在全世界都講隱私權,我們學佛的人可不能有;你要有隱私,你就糟了!你沒有不墮落的,你隱私,你還有不可告人之處,哪裡是好事情?我們學佛是念念想生西方極樂世界,還有哪一樣放不下?還有哪一樣在意?所以要有一個願,我隨時要走,隨時歡迎阿彌陀佛來接引我走;隨時走,隨時都放下,決定沒有絲毫牽掛,你這樣才自在!不是說等我走的時候才放下,太遲了!那個時候未必你能放得下;現在就要放下,徹底放下。這叫供養,這是真正的供養。

  『諸善知識』,是諸佛菩薩。本經所指就是往後從吉祥雲比丘到普賢菩薩,五十三參裡面五十五位善知識,因為裡頭有一參有兩位,所以五十三參裡頭總共有五十五個人,等於說五十三會有五十五個人。他們就是此地講的諸善知識,我們應當要學的。這些法身大士他所表的意思,就是我們從早到晚接觸社會一切大眾,把這些大眾分成五十三類,每一類裡面太多了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你要真的把《華嚴》的道理方法搞清楚了,你就是善財童子。

  五十三位法身大士是誰?你的周邊所接觸的皆是,你一生就圓滿菩提,你就修行證果了。不要以為善財童子運氣好,遇到文殊菩薩,遇到這麼多法身大士;我們業障深重,一個也沒有遇到;其實,一天到晚圍在你旁邊,你都不認識。所以菩薩的眼睛裡面沒有一個不是菩薩,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都是菩薩學處。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面,也有善的,也有惡的,有順境、有逆境,跟我們現實環境沒有兩樣。善惡、順逆境界全是佛菩薩變現出來,磨鍊我們的清淨心,讓我們在善境、順境裡面不生貪愛,在逆境、惡境裡面不生煩惱,在這裡頭去磨鍊自己的清淨平等覺。清淨平等覺是這樣修成的,不是你關著門在家念經可以念得出來的,沒這個道理!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,與一切大眾接觸,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給磨掉,恢復你的清淨平等覺。

  《華嚴經》是教我們這些,所以我們這次講演,總標題取的是「現代生活藝術系列」。我那個時候想了四個名字,館長還在的時候,我跟她商量,四個名字當中她選了這個,也是很好的紀念。我們這個講座叫「現代生活藝術系列」。你們諸位想想,確確實實我們真的依照這個道理方法去修學,我們的生活怎麼會不美滿,怎麼會不幸福?我們過的是菩薩生活,我們已經超越了六道,超越十法界了。可見這個經典對我們生活太重要、太重要了!所以「親近供養諸善知識」,這幾個字要認識清楚。一切人事物都是我們的善知識,都成就我們清淨平等覺,幫助我們摧滅妄想分別執著。菩薩的開示,這一句是最重要、最重要的。

  下面說,『是集一切智最初因緣』,一切智就是善財童子所求的一切種智,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翻成中國意思就是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這是最初因緣。你要想成就究竟圓滿真實的智慧,那就是親近供養諸善知識。供養裡面也特別著重在法供養,法供養裡頭是如教修行供養,所以供養跟親近是一個意思,一定要如教修行,這是集結如來果地上究竟圓滿智慧的最初下手之處。你修行從哪裡下手?就從這裡下手。到這個地方這是一小段,教給我們修學的態度、修學的心態,具足這個態度,在大乘法裡面叫「法器」;法器就是你有資格修學大乘法,你的條件具足了。

  底下這三句是勉勵,『由樂親近善知識故』,樂是愛好、喜歡。你愛好、喜歡親近善知識的緣故,這一句就是前面所說的「親近供養諸善知識」,你對這個很喜歡、很愛好。它的功德效果,『令一切智疾得成滿』,一切智就是一切種智,大乘法裡面常講如來三種智慧,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。此地這個一切智,就是這三樣智慧都圓滿。通常分開來講,一切智是指諸法總相,道種智是指諸法別相。如果就《華嚴經》經題上來講,經題「大方廣」就是表體相用,一切法的體相用。體是自性、性體。知一切法的性體,這叫一切智。知一切法的現相作用,叫道種智;道是道理,種是種類繁多,森羅萬象。什麼道理、什麼原因在那裡演變,叫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相,能夠了解這些,那就稱之為道種智。兩種智慧都圓滿了,就叫一切種智。此地「一切智」,就是一切種智。「疾得成滿」,疾是快速,你很快的就得到了,很快的就成就了。不但得到成就,而且圓滿。

  『是故於此勿生疲厭』,因為這個緣故,你可千萬不能夠疲倦懈怠,你要勇猛精進。你對於修學,親近善知識修學,要感覺到有疲厭,疲倦、厭倦了,你的道業就不能成就。一定要勇猛精進,勇猛精進的第一個因素,就是你要把事實真相認識清楚。事實真相是什麼?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。你在六道輪迴得人身不容易,無量劫過去生中植的善因,今天得人身。多少人得人身,沒有緣聞到佛法,你說多可惜!還有許許多多人聞到佛法的,沒有聞到正法。現在這個世間假佛法很多,這個世界跟從前不一樣,樣樣都有假東西,都有仿冒的。連最普通的,不是好東西,菸酒我都聽說有假的,都還有仿冒的。

  所以假佛法很多,假佛法比真佛法多,那麼你遇到佛法,遇到的是假的,你這一生不能成就。你要遇到真的,真佛法裡面,真正保證在一生成就的,是淨土法門。所以聞到真佛法裡頭,又聞到淨土法,那你是太幸運了!我們今天就是這樣的人,無比的幸運!如果不把有生之年認真努力、勇猛精進,在這一生當中成就圓滿的一切種智,豈不是空過了!豈不是可惜!所以你要有這樣的認知,你就會勇猛精進,你自然就不會懈怠,這一點很重要很重要!

  所以菩薩這一句話,我們深深體會到苦口婆心,在這裡勸導我們。接不接受,他沒有辦法;成不成就,他也沒有辦法,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情。佛菩薩對於我們只能到此為止,開示;悟入是我們自己的事情,我們自己聽到之後要覺悟,要認真努力去契入,所以悟入是我們做學生的事情。這個地方,菩薩在此地一行半的經文,諸位想想重不重要?我們是不是具備親近供養善知識?能夠具足這三句,你的道業就能成就。再看下面經文:

  【善財白言。聖者。唯願慈悲。廣為我說。我應云何學菩薩行。應云何修菩薩行。】

  這是第二段,第二段是「廣問廣答」。前面文殊菩薩的教誨,善財明白了,善財的確具備了這個條件,所以菩薩對他才讚歎,他具備這個條件。下面善財再請法,『善財白言』,「白」是下對上尊敬的詞句。『聖者』是對文殊菩薩的尊稱,他在這個會上所示現的是等覺菩薩,所以前面稱大聖。『唯願慈悲廣為我說』,「慈悲」要用現代的話來說,愛護、關懷、憐憫一切眾生。「廣」,詳詳細細為我開示。下面兩句就是善財童子具體的要求,實在講也就是我們想學的。「我」,這是善財童子自稱,代表我們初學的同學,因為善財在這一會,他所示現的是凡夫不是聖人,他還沒有入初住位,無明煩惱還沒有斷盡,這個時候的情形跟我們差不多。

  『應云何』,是應該怎樣去『學菩薩行』,這個地方的「學」;下面一句,『應云何修菩薩行』,用一個「修」。學是解門,修是行門,解行並重。解是明理,理論方法都透徹的明瞭,然後你才曉得怎麼去修,依照理論方法去修菩薩行。

  我們把清涼大師的小註看一看,「今初」,初就是問,前面科題裡頭,「先問後答」。這是屬於問。問的裡面總共有十三句,每一句前面都有一個「應云何」。你看此地,「我應云何學菩薩行」、「應云何修菩薩行」,後面經文,「應云何起菩薩行」、「應云何行菩薩行」,每一句都有「應云何」這三個字,總共有十三句。這兩句是總說,後面十一句是別說,所以它有十三句。「望前偈中」。前面善財童子總共說了三十六首偈,所以要是從前面一直看下來,「文有二勢。一前別此總」。前面三十六首偈是別說,說得很詳細;這個地方是總結,就是這十三句是前面三十六首偈的總結。「謂前明悲智度等別故」。悲願、智慧、度脫,說了許許多多種種差別之相,就是別說。現在在這個地方是歸納起來,等於說做了一個總結。「今於悲等總修學故」。這是第一個意思,文勢我們可以能看得出來。

  「二前橫此豎」。橫是廣說,豎是把它歸納起來講。「前悲智等,位位同修」。四十一個階位,從初住到等覺,位位同修。如果再包括這四十位以前的,那就是十信位。從初信到等覺總共就是五十一個位次,也是位位同修。「此修學等,從始至終」。從始至終,這就是豎說;每個位次都修學,這是橫說。「有前後故。文中初二為總」。這兩句是總,後面十一句是別。這個地方這兩句我們要簡單的說明一下,因為下面都有。

  什麼叫菩薩行?十三句都是菩薩行,所以「菩薩行」這三個字我們一定要搞清楚。行就是生活,就是一切活動,行是動,行動。行動再多,不外乎三大類,第一類身體的造作,我們身體一舉一動,身行;口裡面的言語,是口的行為;心裡頭起心動念,這是意的行為。所以這個地方的「行」,就是行為。用身語意把我們所有的行為都包括了,一樣也漏不掉。你的一切行為,總不出身語意這三大類。

  這三大類的行為何以稱為菩薩行?我們的行為是什麼?我們的行為是凡夫行。凡夫跟菩薩的差別在哪裡?菩薩覺悟,凡夫迷惑,所以對於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要是不覺悟的話,這個行就叫凡夫行;如果覺悟明瞭,那你叫菩薩行。明瞭的標準是什麼?我們用淺顯的話來說,認識自己,認識自己生活環境,真正認識,一點都不迷惑,那你就是菩薩,你就是菩薩行。這個事情很難,對自己你能認識嗎?你說我對自己很清楚。我問你:「你頭上有幾根頭髮?」你說不出來,你認識個什麼?你這一生父母未生你之前,你從哪裡來的,你知道嗎?這一生往生之後到哪裡去,你曉得嗎?迷惑顛倒!真的是凡夫,不是菩薩!不要說菩薩,連阿羅漢他都明瞭,他知道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真的能認識自己,認識自己生活環境,我們在生活環境當中,一天當中遇到這些人事物,到底是什麼原因,菩薩都清楚。真正是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那倒不是定的,莫非前緣,都有原因的。

  《法華經》上講的「十如是」,天台大師演繹把十如是一展開「百界千如」,那就是認識宇宙人生的一種方式,他真明瞭,真不糊塗,這才叫菩薩,菩薩是「覺」的意思。菩薩是梵語,菩提薩埵,菩提是覺悟,薩埵是眾生,所以菩薩的意思是覺悟的眾生,不是迷惑顛倒的眾生,是覺悟的眾生。這是我們要學習的,我們學佛就是要做一個明白的人,不再做一個糊塗人。凡夫就是糊塗人,迷惑顛倒,這一生就這樣過去就算了,真的是醉生夢死,隨業流轉,永遠在六道當中頭出頭沒,所以諸佛菩薩看到,稱為「可憐憫者」。他的慈悲是無有止境,總是想幫助,但是眾生要能接受;如果一切眾生真正能具足親近供養,認識善知識,那他們來幫助就很容易,幫助就很得力。

  所以我們希望能具備這個條件,得到文殊菩薩,得到毘盧遮那、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、阿彌陀佛的幫助,我們這一生決定成就。現前的生活一定過得很自在、很快樂、很美滿;將來永脫輪迴,不但脫輪迴,永脫十法界,親近阿彌陀佛,那個時候我們的活動空間,盡虛空遍法界,真正得大自在。所以學菩薩行,修菩薩行就非常重要!怎麼個修法?怎麼個學法?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下次再講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