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華嚴經行願品文殊十信章  (第十三集)  1997/1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12-012-0013

  請掀開經本,第二十三面倒數第四行,從經文看起:

  【爾時。文殊師利童子。為善財童子。及諸大眾。說此法已。】

  到這裡是一段,這段是總結前面的說法。上一次我們講前面這段經文,總共有十一句。而十一句的內容是深廣無盡,不但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,不能超越這個範圍,即使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說法,也在這十一句之中。這個境界的確是不可思議,所以古德稱《華嚴》為大不思議經,不是沒有道理的。今天剛剛念的這一段,總結前面的說法。文殊菩薩對善財以及大眾說法之後,我們看經文:

  【復以種種。善巧方便。殷勤勸諭。】

  這一句意思非常明顯,為他說了法之後,還特別勉勵他、勸導他,希望他能夠如法修行,成就圓滿的佛果。這句的意思很深很廣。『種種善巧方便』,可見得不是一種。為什麼是「種種善巧方便」?諸位必須要了解,菩薩說法這十一句,不是一時說的,像我們這一個半小時,不是一個半小時說的,就如同《無量壽經》裡面,世間自在王如來為法藏比丘說法,經千億歲,此地經多少時間沒說,必定是很長的時間。

  長時間說法,當然長時間的勸導,屢次的勸導,不斷的勸導,那勸導的方式自然就多了。善巧方便,『殷勤勸諭』,「殷勤」,非常懇切,真誠懇切的勸導大眾。當然大眾裡面,是以善財為主,為什麼?善財是個法器,能夠接受,能夠成就,大眾人雖然多,未必能接受;雖不能接受,也種下金剛種子。換句話說,沒有一個不得利益。得利益大小、淺深、廣狹不一樣,決定得利益。再看底下這段經文,這段經文就很重要。

  【令其開覺。增長勢力。生大歡喜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】

  這是一小段。這一小段在這大段裡面,是最重要的一段。這裡我們明顯的體會到,文殊菩薩為他說法的目地何在?是『令其開覺』。「令其開覺」這四個字,要用現在的話來講,幫助他開悟;覺就是覺悟,幫他破迷開悟。如果真正覺悟,他的能力就突顯了,這就『增長勢力』。無論對人處事,他的技能就顯示出來,能力顯示是從智慧。『生大歡喜』這一句,形容他的生活。

  底下是『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』,這是發無上菩提心。由此可知,佛在經上常講,發心很難很難,的確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。菩提心一發,這個人就成佛了。如果論他的地位,這個我們後面要討論到,菩提心發了之後,他是什麼地位?如果以本經來講,圓教初住菩薩;就一般大乘法來說,他已經契入一真法界。換句話說,不僅是脫離六道,超越十法界,十法界裡面的人沒有發菩提心。菩提心給諸位說,就是清淨心,《無量壽經》上講的「清淨平等覺」,那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  凡夫妄想雜念多,定慧都沒有,哪來的菩提心?也就是哪裡有清淨心?哪裡有平等心?小乘人,聲聞緣覺定多慧少,所以他心也不清淨,這是二乘人菩提心發不起來。權教菩薩慧多定少,還是有分別、有妄想,所以清淨心也不能現前。必須到定慧均等,心就清淨、就平等。這個條件之下,才能夠發無上菩提心。所以前面這三句很要緊,這三句是發菩提心的條件。第一個是你覺悟了,你破迷開悟;第二個,你確實有能力;第三個,你很歡喜發心,求無上菩提。

  發心是難,我們現在發的是什麼心?我們現在也講發菩提心,實在說,我們今天講的是發菩提願,不是心;心發了,你就是法身大士,你不是凡夫。佛跟凡夫不一樣,是用心不一樣,菩提心是真心,我們所用的是妄心,只要你有分別、有妄想、有人我、有是非,這個心就是妄心;妄心不是菩提心,菩提心是真心。

  我們今天發的是菩提願,我們有這個願,希望從這個願能生心。菩提願是什麼?在一般大乘法裡面講,就是四弘誓願。四弘誓願我們發了,發了管不管用?不管用!為什麼不管用?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太重,這個願是空願。你看第一願,眾生無邊誓願度,你是不是真有度眾生的願望?起心動念還是我,這個眾生看得很順眼,那個眾生看得不順眼,所以你眼之所見,耳之所聞,是增長煩惱,長養習氣,這是佛在經上講的顛倒錯亂。

  學佛的人,為什麼還這麼顛倒錯亂?這裡頭原因有二個,當然原因很多,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二大類,一個是業障太重,第二個是道理不明。消業障要靠清淨心,也就是定能消業障,才曉得禪定功夫的重要,念佛是一心不亂。定能消業障,慧能斷習氣。不在定慧上下功夫,怎麼能成就?你這個願是空願。煩惱無盡誓願斷,你有沒有認真的去斷煩惱。煩惱當中,最大的煩惱、最嚴重的煩惱是什麼?諸位一聽,貪瞋痴,給諸位說不是的。貪瞋痴叫根本煩惱,我說的是現行,在現行當中;現行就是日常生活常常在發作裡面,哪個煩惱最重?就是說人家的是非長短,這個煩惱最重。

  《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》,佛開口第一句就教你,你要是真正修行,真正要想發菩提心,去除菩提心上的障礙,你就要相信佛的這兩句話,第一個是「不求他人過」。不要一天到晚,睜著眼睛看別人的過失,這是你很糟糕的事情。第二個是「不舉人罪」,不舉人罪就是不說人家是非。人家的過失是非,與你確實不相干,你要把這個東西放在心上,掛在口邊,那你就是搞生死輪迴,念佛也不能往生。這是末法時期,四眾同修修行不能成就,根本原因之所在。

  你念佛為什麼功夫不能成片,往生沒有把握,原因在哪裡?要不是佛給我們說出來,我們真的不知道,不曉得這是大毛病。參禪不能得定,學教不能圓解,乃至於修福都修錯了,把造罪業當做修福,這種事情,諸位要細心去觀察,太多太多了。今天說台灣富足了,大家都在佛門修福,他所修的是真的福,還是假的福?稍稍涉入經藏,你就恍然大悟,造罪業不是修福!這些事情不勝枚舉,我們講台上說法也只能點到為止,細說要得罪很多人,你們大家回家去好好想想就知道,不必再說了。

  學佛的目標,第一個目標就是叫你開悟;開悟就是明瞭事實真相,發無上正等正覺之心,這就是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」。後面註解註得很簡單,但是它的意思很深。什麼叫覺?什麼叫迷?這個意思很深很廣,全經也就是說明這樁事情,我們在此地不能不略說,不能細說,要簡單的說。覺悟的樣子是什麼?迷惑的樣子是什麼?覺與迷都是對自性說的。一切眾生都把這個身當作我,這是迷不是覺。身不是我,身不是我是什麼?身是我所有的,像這件衣服一樣,衣服大家曉得不是我,這衣服是我所有的。身同樣也是的,身是我所有的,不是我。

  到底我是什麼?給諸位說,我就是個念頭,再說得明白一點,就是執著。執著有個我,我執著這個身是我,我執著這個衣服是我的,我執著這個房屋是我的。那個執著的念頭就是我,所以叫我執。我執是不是真的有?不是的,我執是個妄念、是個妄想,但是這個妄想很不容易打斷,為什麼?無始劫來你就有這個妄想,你要沒有這個妄想,你怎麼會到六道來?你會在六道裡面流轉,就是因為你執著有個我。根本沒有我,你偏偏執著有個我,你說糟糕不糟糕?因為執著我,與我對立的就有人,人相就出來了。有我、有人,我人從哪裡來的?眾緣和合而生的,於是就有眾生。既有這些假相,這些假相必定它有一個時間性。它存在的時間,雖然長短不同,它有相續相,於是就有壽者的執著。壽者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時間觀念;眾生可以講是空間觀念,就產生這些觀念。這些觀念都不是真實,用現在的話,抽象的概念,完全沒有事實,這個東西害死人!因為有我執,迷了自性,嚴重的迷惑。什麼時候叫開悟?悟了就是真正覺悟到我確實沒有,你就開悟了。決定沒有我,不但身不是我,那個執著我的念頭也不是的,也是假的。破了我執,你就覺悟了。

  這個地方所講的「開覺」,比這個意思還要深。小乘人知道我是假的、是錯誤的,我執破掉了,不再執著有個我,但是他有法執。他還以為五蘊是有的,四大是有的,六度、十二因緣是有的,他還執著這些法是有的。我沒有,法有,有法執。因為有法執,他的心還不清淨,當然他去了我執,他的心比我們來講是清淨太多了,可是並沒有到圓滿的清淨。因此,他依舊不能見性,他還沒有覺悟。所以此地「令其開覺」,必須我法兩種執著都破了。這兩種都是妄想執著,錯在這個地方,所以有輪迴、有六道、有十法界、有生死、有苦難,根本就是從迷惑產生的。從這個地方要破除了,真的是從根本解決,你所有的妄想、生死、輪迴全都沒有了,圓滿的解決了,這才是真正的覺悟。覺悟之後,菩提心才真正發得起來。

  所以四弘誓願,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斷煩惱是給你講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,這個煩惱是指這三大類。斷見思煩惱,就是破我執;我執破了,見思煩惱就斷了;法執破了,塵沙煩惱就斷了,無明也分破了。這個時候菩提心現前,也就是清淨心現前。清淨心裡面,就流入無量的智慧。《金剛經》上講的,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,實相般若智慧就流露出來了。智慧現前,你才能學法門。有智慧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文殊菩薩跟善財講的這十一句,每一句裡面都是無量無邊。你要是智慧透出來,一聽全懂了。一切諸佛所說的圓滿法輪,你這一聽一切都聽到了,一悟一切悟,你全都明白。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。然後才能夠圓成佛道,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,我們要真幹才行。

  真幹從哪裡幹起?我們是博地凡夫,沒有智慧,沒有能力,所以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教我們四個字,「老實念佛」,可是我們偏偏不老實。有許多同修問,怎樣才算是老實?你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起心動念的時候,你趕快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把你那個心念壓下去,你就老實了。如果這一句佛號壓不住你的念頭,特別是是非人我這種念頭,你就不老實。什麼事情都要問,什麼事情都要管,什麼東西都要學,你就不老實。為什麼說你不老實?你心不定,你心裡就亂糟糟的,是不是這樣子?沒錯!是這樣子,那就不老實。老實人心是清淨的,老實人沒有妄想,只有一句佛號,那叫老實念。老實念的人,沒有一個不成就。老實念的人不要多,三年他就開智慧。

  為什麼開智慧?他心定了,心清淨了,清淨心生智慧。所以你智慧不開,是你心不清淨;心不清淨,因為你不老實。我們這種人只有這條路子可走,經教難!太難了!縱然是古今這些大德們講得很清楚,寫得很明白,我們一樣聽不懂,一樣看不懂。不但聽不懂、看不懂,往往把意思看錯了、聽錯了,這大有人在。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,所以對覺悟淺顯的意思要懂得。下面一句:

  【又令善財。憶念過去。所種善根。】

  這句也非常重要。如果我們知道自己過去生中,所修積的善根,我們的信心就能生起來,不會自暴自棄,知道自己修學有成就的可能。所以佛在經中一再的告訴我們,在這個末法時期,你能夠接觸到大乘經典,你能夠聽到淨宗法門,都是過去生中,已經種了很大的善根。《彌陀經》上講: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」。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都具足了,在現前這個時代成熟了。這句話很重要,自己能信得過,你的信心建立了。淨宗修學的條件叫三資糧,叫三個條件,信、願、行,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的信心建立了,再發願就決定得生。品位高下在乎你念佛功夫的淺深。

  功夫是什麼?功夫就是不管別人,這就是功夫,功夫是清淨心。你什麼事情都管,你的心是拉拉雜雜的,你的心不清淨,那你就沒功夫。沒有功夫能不能往生?沒有功夫也能往生,你有深信切願就能往生,但是你往生品位低,品位不高。九品往生,善導大師講得好,總在於緣,這一句說的與經義非常相應。換句話說,我們這一生有沒有資格上上品往生?有!都在乎緣。緣是什麼?你遇到善知識,遇到好的同參道友,把淨宗的理論、事實真相,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然後身心世界一切放下,老實念佛,這上上品往生。

  一切都放下了,是不是叫我們什麼都不做?那你把意思又搞錯了。一切放下,什麼都不幹了,給諸位說,那你得有大福報,要有人侍候你,有人供養你,你有大福報。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不要把它放在心上。叫你一切放下,是叫你心上那些牽掛、憂慮、分別、妄想放下,不是把工作放下,不是把事業放下,也不是把生活放下。《華嚴經》五十三參,每位善知識,他們不都是過他自己本分的生活嗎?他們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工作,有他自己的事業,他做得很起勁,很努力的在工作、在求發展,可是人家心裡若無其事。

  若無其事,為什麼還要這樣做?他們作是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,這個話我們聽不懂,怎麼說作而無作、無作而作?你要聽不懂,我打個比方,也許你就懂,你們有沒有看過戲?假如舞台戲現在少了,你們不去看了,你每天看電視,電視劇有沒有看過?電視劇演員在那裡演的那些東西,他是真幹還是假幹?你們細細去體會,它是假的不是真的,他不是做給自己看,他是做給別人看的,演戲演給別人看的。佛菩薩他的生活,他示現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就是演戲、表演,表演給別人看。

  你要想作佛、做菩薩,你就要發心,我這一生演戲演給別人看。演給別人看的目的何在?就是「令其開覺,增長勢力,生大歡喜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」,就這麼一回事情,那你就是大菩薩,你不是普通人。讓人看到我的樣子,看到我的生活,看到我的工作,他看了覺悟。五十三參是在表演這些,文殊菩薩在此地總說出來了。

  這一小段是總目標、總方向、總綱領,他不是為自己。自受用是什麼?自受用是清淨心,這就講,與自性相應。《般若經》上講的「無所有、不可得」,所以他的心是清淨的,他的心是一念不生的。用清淨心、平等心來表演給眾生看,所以他們的生活、工作、事業充滿了圓滿的智慧,這是佛菩薩的生活。就是教我們在這裡頭覺悟,教我們學習,我們也可以過佛菩薩的生活。佛菩薩的生活,並沒有改變我們現前生活一絲毫,就在現前生活上,那個念頭一轉,就是佛菩薩。怎麼轉?不再有我執,不再有法執,而認真去生活,認真的來工作,是為了示現給眾生看的。念念當中,是希望眾生看到我這個做法,他開悟了,他學到了。學到了,就是增長勢力,增長他的技能,生大歡喜,也能夠發無上菩提心。

  這四句把這部《華嚴》五十三參的用意都說出來了。並且要教善財,善財是當機的人,也就是在這一生當中,你觀察他,這個人入了前面這個境界,他這一生當中決定得度,也就是決定能有成就,那就要告訴他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,增長他的信心。後面這一段是說不是當機的,根性沒有這麼利,雖然聞法還是很難成就,也就是業障習氣還很重。我們看下面經文:

  【復為福城。一切人眾。隨其根欲。】

  這一句話,隨順,隨順他的根器,隨順他的愛好。『欲』是欲望、愛好,這是沒覺悟的人,善財是覺悟了,這些人沒有覺悟。沒有覺悟,隨著他的根性,隨著他的欲望、他的喜愛。

  【顯現神通。如所應度。廣為說法。然後而去。】

  沒有開悟的人,有的人羨慕阿羅漢,菩薩就教他修阿羅漢道;有的人喜歡升天,天的壽命長久,自在快樂,他就教他升天的方法;有些人喜歡人間的富貴,菩薩就教他修人間富貴的方法,隨眾生的根性。你想學什麼法門,菩薩都教給你。『顯現神通』,這個神通不是講的變化,孫悟空七十二變,不是說這個,這個神通是講菩薩說法的善巧方便。「通」是通達,菩薩說法一切通達,沒有障礙;「神」是講神奇,超越我們凡夫的常識,所以說神奇莫測。我們對他的智慧、善巧方便,莫測高深,這稱之為神通。所以此地「顯現神通」這一句,是說明菩薩接引大眾各種不同的根機,他跟他們說法,令每一個人都得利益。

  這底下講,『如所應度,廣為說法』,都能滿足大眾的根性、需求。文殊菩薩這一會開得就非常圓滿,真的是無量功德。文殊菩薩說完之後,就離開這個地方,『然後而去』。

  下面第三段,經文是第三段,它的小標題就是科題。「上根隨逐,同餐妙旨」。上根就是指善財,指覺悟的人。那些沒覺悟的人,聽到文殊菩薩的教誨,他就很滿足了。我想求發財,文殊菩薩把發財的道理方法傳給我,我依教奉行,就會發財,我就滿足了。菩薩去,他去他的,與我不相干。可是覺悟的人就不一樣,善財覺悟了。覺悟的人,他要求無上的佛果,無上佛果不是一下就能得到的,決定不能離善知識,所以菩薩到哪裡去,他要跟著去。上根隨逐,他要跟著去。同餐妙旨,這一句話是比喻,也就是佛門常講的飽餐法味。「妙旨」是無上菩提。

  「獨穎眾流」,穎就是脫穎而出,與眾不同。菩薩講經說法大會完了之後,他要離開了,別人也就散場了,他不散,他要跟著菩薩,這是與眾不同。「重法隨師,說偈求度」。唯獨他能夠重法,我們中國人講尊師重道,重法就是重道。重道一定要尊師,就不能離開老師。所以底下善財童子就要求文殊菩薩來度他,這下面有很長一段經文,經文分二個部分:「先序說因」。後面第二:「正陳偈頌」。偈頌就是善財童子的願求。請看經文:

  【爾時。善財童子。從文殊師利童子所。聞說諸佛。如是種種。勝妙功德。大威力已。勤求愛樂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隨逐文殊師利。瞻戀不捨。一心歸向。合掌諦觀。而說偈言。】

  這一段是敘說因由,我們先把這段文的大義略說,然後再看清涼大師這段的開示,清涼的註解。

  『爾時』就是文殊菩薩為大眾講經說法完了的時候,準備要離開了,大會結束準備要離開,就是這個時候。這個時候,善財童子聽到文殊菩薩說『諸佛種種勝妙功德大威力法』,前面所講的十一句。這十一句在上一次跟諸位講過,都是題目、都是大綱;細說,句句都說不盡。同時也給諸位報告過,我們這個本子是《華嚴經》的略本,是《華嚴經》的目錄,不是全經,細說的當然在全經裡面,細說的分量太多。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見到的原本,是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,一四天下微塵品,絕不是我們凡夫能說得了的。那個經拿來,我們從頭到尾念一遍,念一萬年都念不完,不要說講了,這不是假話。所以你才曉得字字句句含無量義,善財童子聽到了真正生歡喜心,所以他在這裡表現的是『勤求愛樂』,文殊菩薩對他殷勤勸導,真的起了作用。善財的確是得度了,他發了心。這一句說明善財童子發了無上菩提心。

  發心之後,他要『隨逐文殊師利』,別人都離開了,他不離開,他跟著菩薩『瞻戀不捨,一心歸向』。「歸向」就是今天講皈依的意思,依靠這個老師,依靠這位善知識。『合掌諦觀』,這一句是講他行持的功夫,起觀照、照住、照見,確確實實把觀念轉過來。這一段經文,我們看清涼大師這段註解。

  「今初」,「今」是這一段經文,「初」是這一段分成二段,科文裡頭「先序說因」。初就是指敘說因由。「已發心故」。我們在這個文裡面看到,善財童子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已經發心了。「此菩提心,為當何位」。研究教的人,他喜歡分別,在菩薩地位上,他是哪個位次,「善財童子,為聖為凡」?這一發菩提心,通常講就是法身大士;法身大士是聖人,善財童子是凡夫,怎麼一發心就變成聖人?他到底是聖人還是凡夫?這疑問生起來了。「古有多釋」。古來的祖師大德,諸位曉得,這個古,這一段文是清涼大師寫的。清涼是唐朝初年人,他說的「古」就是唐朝以前的那些大德們,對《華嚴經》的看法。因為在清涼之前,在晉朝時候,《華嚴經》第一次傳到中國,翻成中文的本子,叫《六十華嚴》,叫《晉經》。「入法界品」文雖然不長,但是也有十七卷,古來祖師大德的看法就很多。「一云」,就是有一種說法,這古時候說法。「即地上菩薩。言發心者,證發心也」。有些人是這樣看法,這一發心就登地了,就是地上菩薩,這是有一種人說法的。《華嚴》是圓教大乘,不但是大乘,這是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公認這是一乘法,大乘之大乘。圓教大乘的地上菩薩,這不是等閒人物,這個地位太高太高了。

  「一云,此是地前實報凡夫。但有宿善,信根現熟」。這又是一種說法,又有人講法跟前面完全不一樣。他說此地善財童子發菩提心,他的地位應當是地前實報凡夫。地前是三賢位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三賢位,不是登地。三賢位叫做外凡,這地方因為它是圓教,稱為實報凡夫,圓教實報土的凡夫。換句話說,也就是法身大士,這個凡是對聖來講,登地稱聖,沒有登地稱凡;而我們現在不稱凡,我們現在稱賢、聖賢,所以他不是聖是賢人,是這個意思。他是三賢位的菩薩,他不是地上菩薩,意思在此地。但有宿善,過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緣成熟。所以信根現熟,信根現熟就是《金剛經》上講的,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。生實相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他是這樣的地位。這個地位我們在《金剛經》上看,古德有個說法就是圓教初住菩薩,就是這個境界。這就兩種說法。

  還有一個說法是,「有云,古不足依」。古人的講法,我們不必依靠它,各人說各人的,各人有各人的見解。所以這個東西實在講,看多了涉獵多了,把自己搞出一大堆問題來。沒有問題是最好,沒有問題,你老實;有了問題,你就不老實。有問題怎麼辦?必須把問題解開,你才會老實;要是解不開,你永遠不老實。你的心不清淨,你有疑惑在,所以要斷疑生信,這就非常必要。清涼這個註註得好,古時候有種種說法,都把它提出來,怕的是你看到古人註解的時候,又生疑惑,這就找麻煩了。所以說古不足依。

  「自引安住地神文云」。自就是指本經,用本經的經文來做證明,這是最可靠的。安住地神經文有這麼說,「此人已生法王種中」。有這麼一句。此人就是指善財童子,善財童子已經生法王種中。這一句經文可以按定。「自為二解」。法王種是什麼意思?這有二個解釋,「一謂智契法性,生在佛家,名法王種。即已入地」。那就是地上菩薩,這是一個說法。第二個說法,「據多聞熏習,勝解真性,成就佛種,名生法王種中。即三賢內種性菩薩」。所以生法王種中有二種講法。一種講得深,他是登地了;一種是講得淺,是他多聞的學習。這兩種實在講,就是以後教下判攝,有所謂頓漸二門,頓漸二門幾乎所有宗派都承認。前面一種屬於頓超,「智契法性」,法性就是佛性,就是真如本性。智契法性就是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。這是上上根人,這不是普通人,六祖大師所接引的就是這種人;不是這種人,他不接引,他不教。可是第二種所說的「多聞熏習」,這是教下的,中下根人都有分。用多聞的方法,讀誦受持,用這個方法不斷的來薰習。讀誦多了你就能理解,古人常講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。

  學佛跟學世間法不一樣。在中國過去,道家老子說得好,老子講,「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」,這二句話講得很透澈、很明白。你到底是求學,還是求道?你要求學,你可以廣泛去涉獵。學是什麼?學識,也就是我們常講的經驗、閱歷。讀古人的書吸收古人的經驗,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增長閱歷,這都是學邊事,不是道邊事。道是什麼?道是清淨心,道是定慧。所以你要是學,你就得要廣學多聞,到處去求學;如果學道那不行,學道要損,損是愈少愈好,所以學道講求一門深入。

  你一生當中學一部經,你很容易成就,你學二部、三部,你就困難了。一部為什麼容易?一部,你心清淨,你一天到晚所想的都是這部經,你學多了,這個經上這麼說的,那個經上那麼說的,到底哪個說得對,這麻煩來了。你的目地是要修清淨心,修清淨心必須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打掉,你才能成就。佛法是修道,不是修學,必須要懂得一門深入。

  佛的法門很多,經論很多,你可以先去選擇,哪一樣你很喜歡、很適合,適合你的程度,適合你的生活環境,你就採取這一門。這一門如果你能夠五年、十年都不改變,你一定有所得;如果你同時涉獵許許多多的經論,你就是活一百歲學一百年,你也一無所得,這是實實在在的話。許許多多人學佛不成就,就犯這個毛病。這就是多聞熏習。

  一部經多聞,我勸大家一部《無量壽經》先念三千遍。三千遍念完了,有人來問我:「那怎麼辦?」我說:「你再念三千遍」。那你為什麼早不說念六千遍?我早說念六千遍,你就不念了,你就嚇倒了,不幹了,那個太多了。三千遍還不太多,還可以接受,所以叫你念三千遍;三千遍念完之後,再念三千遍;三千遍念完之後,再念三千遍。念到你心定了,念到你念佛三昧現前,你就得受用,道理在此地。

  我沒有指錯路,你肯相信你得受用,你不相信你就不得受用。這是一種方法,也能夠明心見性,這叫漸修。像我們中下根性走這個路很穩當,漸修,特別是依淨土教。淨土教縱然不能明心見性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決定成就。那是古德講的:「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」,等到你見了阿彌陀佛,你不就開悟了!這是比任何一法門都穩當、都快速,這是一個方法。

  可是這個人的註解,這個法師的講法,實在講跟前面兩個沒有差別。清涼講得好。「然此師解,依於前義,不異初師」。第一句跟前面第一種講法一樣的,「即地上菩薩。言發心者,證發心也」,沒有兩樣!後面的講法跟後頭解也相通,「依於後義,未殊次解。何足異焉」。這個法師的講法,雖然依照經典裡面的講法,跟前面兩種人說法沒兩樣,意思相同。

  「又法王種證為定者。慈氏經文,復云何通。彼云,餘諸菩薩經無量劫,今此童子一生之中淨菩薩行」。這一句經文是本經末後,善財童子參訪彌勒菩薩,彌勒菩薩所講的。彌勒菩薩講的這一段話,跟前面這些法師的講解有矛盾,講不通。彌勒菩薩講餘諸菩薩,餘諸菩薩是除善財之外,所有菩薩修行都是經過無量劫才成就的,哪有一生成就的?今此童子,這一句是指善財,善財一生當中成就。當然這有他特殊因緣,所以如果用前面「法王種證入」,用這個來解釋,跟彌勒菩薩說的話有矛盾。

  「又見普賢等於諸佛,成於智度,復是何位。無執一文,自相矛盾」。清涼這個話,為我們確實破除了一些疑惑。清涼的意思,是不要執著片斷的經文,而錯會了意思。這經文你仔細一觀察,它前後意思矛盾,並不相應。到這個地方,古人的解釋,古人各人有許多種看法,歸納起來是這麼一個情形。

  「賢首釋云」,賢首是清涼的老師,華嚴宗第三代的祖師。賢首大師註解《六十華嚴》。《六十華嚴》是賢首大師註的,《八十》是清涼註的。清涼是賢首的學生,這講他的老師,他老師的看法。「應是善趣信行中人」。這是清涼大師他的看法。「依圓教宗,有其三位」。就是善趣信行中人在圓教裡面有三種,三個位次,我們看底下說的,「一見聞位。即是善財,次前生身,見聞如是普賢法故,成解脫分善根。如前歎德中辨」。賢首大師這個講法,的確他也有依據,他也不是隨便說的。這是見聞位中的菩薩,是說善財次前生身,就是前一生。如果說前生,那到底是前多少生,那就很難講。說個次前生身就是指前生、前世,前世距我們這一世非常接近,這是太難得了。他的善根能夠相續,不至於脫節。前世他修行就曾經接觸過這個法門,修行過這個法門,一接觸到,他的善根就能現前,所以有這樣殊勝的成就,這叫見聞位。

  同樣的一個道理,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前生我們不知道。前生有從人中來的,有從其他道中來的,很難講!前生如果是從人道來的,你前生有沒有聞過佛法?有學過佛,你有沒有學過《華嚴經》?假如前生是人道,前生有學佛,前生有聞過《華嚴經》,這一生遇到的時候好歡喜,很熟!因為你脫節的時間不長,薰習的力量就強,非常容易接受,這說明這個道理。由此可知,我們每一個人、每一個眾生,前世的習氣大概在這一生當中,如果細心去觀察,能夠覺察得到。第二。

  「二是解行位。頓修如此五位行法」。這五位就是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,頓修,它不是漸修。頓修是五位行法。「即如善財此生所成至普賢位是也」。所以他一生當中能夠達到等覺位,他是頓修不是漸修,他是圓修,這是第二個位次。第三?

  「三證入位」。這就更高了。「即因位窮終,沒同果海。善財來生是此位也」。證入位是如來究竟的果位,這是賢首大師講的「善趣信行中」三個位次。這三個位次到底是哪個位次?「若爾,定是何位」。善財到底是什麼地位?下面就說得很好。「謂在信是信位。在住是住位。一身歷五位,隨在即彼收。以遍一切故。如普賢位。此之一解,甚順經宗」。這就很好,講得實在是圓滿。善財五十三參,他參訪哪一個善知識,他就是那個位次。譬如說吉祥雲比丘是初住位,他參訪,他就是初住位;海雲比丘是二住位,他參訪,他就是二住位;到普賢菩薩等覺位,他就是等覺菩薩,這個講法非常圓滿。他參訪哪一個人,就入那一位,這個講法的確是很圓滿。

  「意云,下寄五位即是所證」。底下講的五十三參。五十三參五十一個位次,就是他所證的。「更有一理」。這是另外有一個道理,也是有一個說法。「歷位而修。得見普賢,一時頓具」。歷位是經歷五十三個位次,到最後見了普賢。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這才功德圓滿。「地獄天子,尚一生內,三重頓圓,何以善財剋定初地」。這是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,地獄是惡道,地獄天子是閻羅王。閻羅王也能在一生當中圓滿菩提,何況善財?這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,說明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說明無障礙法,這經教顯示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從這顯示出來。「寧可知推。凡聖難測」。這個理太深,事實真相我們沒有辦法去想像。你要想像可能就想像錯了,這個境界太深太深了。清涼大師給我們做這麼一個說明,說得非常之好,幫助我們斷疑生信。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