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華嚴經行願品文殊十信章  (第十集)  1997/1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12-012-0010

  請掀開經本第十七面,倒數第六行,從圓圈二這個地方看起。

  「二修入眾殊者」。修是修行;入是契入;眾是講大眾;殊是說的不一樣。這是清涼大師給我們介紹「善財會」裡面的大意,這是第二段。前面將這一會的大意說出來了,第二段要說明,就是在修學上形式這些事情。文裡面說,「唯初信內,三會四眾。欲令普信,意顯通收。入住已去,善財一身。顯行在己,入位希故。」這說得很清楚,前面這四句是講「初信內」,初信不能把它連起來念,連起來念那就是十信位的初信位了,那個意思就錯了。這個初,它這裡文分兩段,入住已去是第二段,初是第一段。第一段講信內,這個信是十信位。十信位這裡面的修行,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共修,大眾在一起共修,只有十信。往後去,修行在個人,沒有在一起共修的,初住以上沒有在一起共修的。十信是初學,要學一些修行的儀規,就像小學生一樣,有老師指導,大家集體在一起共修,意思在此地。

  三會前面講過了,比丘會、三乘人會、善財童子初會。他現在還沒有入位,就是還沒有進入到初住,還沒有入住,還是在十信位的階段,也有共修。共修的目的,是欲令普信,意顯通收。這是各種不同根性的人都可以在一起共修。這個情形我想我們諸位同修都非常熟悉,看看眾會道場,大概都是在一起共修的。後一段所講的,入住已去,這個住就是初住。入住已去就是初住以上,一直到等覺,這是修行在個人,沒有共修的,都是個人修個人的,以善財來代表。

  「善財一身,顯行在己」,沒有看到他同伴,他參學修行就是一個人。這是「入位希故」,位是菩薩的地位,初住以上才有位,就像我們求學一樣,他才有學位,十信位沒有學位,他沒有位次。這個修行方法,跟一般修行方法完全不一樣。總而言之,古德說之為歷事鍊心,這是真修行,就在一切順逆境緣當中去鍊心,鍊什麼心?鍊清淨心。所以修行修什麼?修清淨心、修平等心、修慈悲心,你要不在一切境緣當中,你到哪裡去修學?這是修學在個人,契入的境界也不相同,這是說修入眾殊。

  第三段「示方不同」。示是指示。這些善知識,善財童子參訪之後,一般善知識都會指示他,你到哪個地方去參學,指出方向、指出所在。可是其中也有幾會沒有,沒有指示的,這有什麼不同?此地必須要說明,否則的話,到後面你會產生疑惑。文裡面說,「大位有三。初地前知識,多在南方」。地是初地以前,那就是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這三十個人,我們也稱作三賢位菩薩;登地之後,就叫地上菩薩,叫三賢十聖。地上菩薩稱聖,地前菩薩稱賢。地前有三十個位次,我們稱三賢是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一共有三十個位次。這些人都在南方,南是表法的,後面會講到。

  「地上無方」。登地以後就是初地到等覺,沒有方所了,圓融了,表這個意思。「地後兼二」。地後是等覺,等覺是十地之後。他可以示現有方所,也可以示現無方所,顯示出他得大自在。所以大位有三,就是地前、地上、地後。登地之前,地上就是從初地到十地,地後是等覺,這大位有三就說到此地。下面給我們解釋。

  「然云南者」,為什麼地前的善友都在南方?這個必須要說明,說南方,「古有五義」。古大德說南方有五個意思。第一個是「舉一例諸」,舉這個意思。舉一方是「一方善友已自無量,況餘九方」。這個意思也很好,這個十方,你看南方,這一方善知識就這麼多了,所教他參訪的善知識都在南方,這一方已經這麼多了,何況其他的九方?說明善知識之多。多到什麼程度?《華嚴經》的表法,除了自己一個人之外,所有一切眾生都是善友,都是善知識,你才成得了佛。佛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,他就成佛了。所以諸位,你要想知道你哪一天成佛,你就想想,哪一天睜開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,你就成佛了;你要看一切眾生沒成佛,那你是凡夫;你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,那你就成菩薩。如果你看到一切眾生都是妖魔鬼怪,你自己就是妖魔鬼怪。什麼道理?相隨心轉。一定要明白這個事實真相。善財童子心目當中,一切眾生都是菩薩、都是佛,他一生才能成得了佛,這是第一個意思,這個意思很好。

  「此一約事,餘四約表」。這是五個意思當中,這一條是從事上講的。其餘有四個意思是講表法,用南來表法。「二者明義」。南方是光明的方向,在五行屬於火,南方是火,象徵著光明。「表捨闇向智。南方之明,萬物相見。聖人南面,蓋取於此。」這個很奇怪。中國古時候的聖人,印度也是如此,他們也把南方看作是光明的方向。所以帝王他的座位,他宮殿的建築,一定是背靠著北面,面向著南方,南面君臨天下。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朝南,他的房子建築也是坐北朝南,面向著南方,象徵光明。我們要背棄黑暗,象徵光明,取這個意思。凡是善知識所在之處,都叫南方,無論是哪個方向,都叫南方。這個「南」,不是在事相上說的,這是表法裡頭說的。這個地方講聖人南面,這個聖人是指古時候的帝王,古時候的帝王,老百姓尊稱他為聖人。

  「三者中義」。南代表中,東西是兩邊,南是正中,表這個意思。「表離邪僻東西二邊,契會中正一實道故。」表這個意思。南表中,南表正,南表真實之道。「四者生義」。生是出生的意思。「南主其陽,發生萬物」。我們曉得,所有一切生物,不能夠離開陽光,南方是赤道,陽光最盛的處所,它取這個意思。「表於善財增長行故」。它表這個意思。表他的智慧增長,取這個意思。「北主其陰,顯是滅義」。跟南相對的是北面,北面在五行是水,在五種顏色裡面是黑色,所以北主陰,代表陰,南代表陽。「背於趣寂而滅惑故」。它取這個意思,斷惑證真。「世尊涅槃,金棺北首,正取歸滅」。在佛門裡面也有這樁事,顯示出釋迦牟尼佛在雙樹間入般涅槃,頭也是向北。這種儀式,跟我們中國古代喪禮裡面所講的相同。《禮記》裡面講喪葬,多半這個墳場一定是在北方,一個城市的北方,我們現在叫公墓、墓園,它在北方。北首,葬下去的時候,棺材的頭一定是向北,頭向北,就是取這個意思。北方是幽闇之義,表示歸滅,表這個意思,這是南北表的意思不相同。

  第五是,「隨順義。背左向右,右即為順。西域土風,城邑園宅皆悉東向。自東之南,順日月轉。彰於善財順教理故」。這又是一個意思。這說到古代,西域、印度他們的風俗,跟我們中國有的時候不一樣。中國實在講,民間也是如此,民間大多數房子建築也向東,所以城邑園宅皆悉東向。從東到南,這是順著方向走,我們現在講順著時鐘,時鐘轉的時候,它是順著。從東到南,從南到西,從西到北,這樣順著轉,這是表善財童子順於教理,隨順老師的教誨,而不違逆,取這個意思。所以善友都在南方,要懂得它表這個意思,並不是真正的南方,表法的意思多。這是講地前。登了地,這下面是第二段:

  「地上正證,離於證相,不以南表」。此地我們要特別留意,登地的菩薩見到圓滿的自性,《金剛經》上講,「離一切相」,哪裡還有東南西北?東南西北還是有分別,沒有離開分別,沒有離開妄想。你有分別,才有東南西北;你沒有分別,哪來的東南西北?地上菩薩離於證相,修行離修行相,證果離證果相,正是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他統統捨得乾乾淨淨的,哪裡還有東南西北?所以登地以後,《華嚴經.十地品》裡面這些善友,後面沒有說指哪個方向,表這個意思。這是境界,比三賢菩薩高,三賢菩薩還有相,十地菩薩已經離相了。

  「地後業用」,地後是等覺菩薩,是如來果地,那是倒駕慈航,普度眾生,那另當別論了,所以他說地後業用。「有無無礙」。說有方向也可以,說沒有方向也可以,完全到無障礙的法界,這個時候可以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這是地後菩薩的境界。在這個地方,也有顯示,「文殊有示而無方者,表於般若加行有修,正證無二」。本經到最後三位菩薩都出現了,文殊、彌勒、普賢,這五十三參最後的三位善知識是這三個人。所以文殊菩薩兩次出現,這個地方一開端,文殊菩薩,到第五十一也是文殊菩薩,這個地方文殊菩薩表初信,沒入位;後面五十一位文殊菩薩,代表等覺菩薩。地後是十地之後,所以文殊有示而無方,對善財童子有指示,沒有說方向。那是彌勒菩薩跟普賢菩薩都是等覺菩薩,都是大圓滿、大自在,哪裡需要指方向?這是表於般若加行有修,正證無二。修正不二!不二才真正契入境界,有修有證,證非修、修非證,沒入門,這是我們現在凡夫的境界,沒有契入不二法門。底下一段是:

  「普賢無方亦無示者,表真法界德普周故」。這個地方所說的,就是《華嚴經》最後的一卷。「普賢菩薩行願品」全經很少人讀過,但是最後這一卷,念的人就太多了,這就是有名的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」。在最後一卷裡面,善財童子遇到文殊菩薩,文殊菩薩也沒有指示方向,也無示無方,我們在經文裡面都看到了,它表的是一真法界。德,德是性德,性德普遍、周遍的意思。這是把指不指方向的意思都說出來了。「有人唯取隨順一義,非前諸釋。以正明義,出此方故」。有人,是古時候有講《華嚴》,只取一個意思,一個意思不圓滿,這五個意思說得好,說得周圓。「寧知西域南非明等。況通方教,言有多含。貴在虛求,何必執定。」末後,清涼大師這個開示非常重要,教我們在經裡頭,要能夠細心去體會,不要執著,你執著經典的言語文字就錯了!為什麼?諸佛菩薩講經說法,多半是意在言外,這是佛經特別是大乘經,難懂的地方,它意在言外,你要懂它的意思。譬如說南方,南方意思在智慧、在光明,它不是指事相,你要執著一定是南方,你就錯會意思了,它意在言外,要懂得這個,所以貴在虛求。你要虛心去體會,不必執著,特別在大乘經上,小乘經多半講事,大乘經多半是意在言外。

  第四段是,「趣求有異者」。趣求用現在話來說,就是親近善知識,到善知識那裡去求法,這裡面有趣求,也有經文上沒有這個字樣,這就是有不同。大師給我們解釋,「略有三別。最初文殊自往福城」。沒人來給他求法,他自己去的,這是我們在這一段文看到的,沒有人求,文殊菩薩自己率領著他的這些菩薩眾,他這些護法的大眾,那些護法神就是他的護法。那是說在家徒眾、在家弟子,菩薩是出家眾,跟他是同行眾。「根尚微故,未發心故,大悲深故」。這是作不請之友,沒人請他,他就來了。沒請就來,也有條件的。你不能說在《無量壽經》上念到,菩薩大慈大悲作不請之友,你每個假日都出去跑,那成什麼話?雖然不請,主動到那裡去,也有條件,看這個緣成不成熟?不成熟的時候去沒用!一定要看緣成熟了。緣成熟了,為什麼主動去?這裡頭的條件是他的根尚微,就是他有善根,不是沒有善根;沒有善根,你去也沒用處。旁邊信別的宗教的,你到那裡去,你好心去被人家罵出來,那不是自取其辱?這個不可以。要看他有善根,對於佛教有一點相信,但是信根不深,還不到主動求法的時候,這個時候你可以作不請之友。敲敲門去拜訪拜訪他,跟他談談佛法,他不會拒絕,這是條件。所以他的根性還微,還沒有發心,菩薩大悲心很深,這個時候可以作不請之友。

  「二德雲下」,德雲在我們這個經文裡面,「吉祥雲比丘」,吉祥雲也翻作德雲,在《八十華嚴》裡頭翻作德雲,《四十華嚴》翻作吉祥雲。梵語是相同的,翻的文字不一樣,但是意思相同。「善財往求。根漸勝故。已發心故。彰重法故」。所以求學,尊師重道,「只聞來學,未聞往教」,那是他已經懂得求學了,懂得去親近善知識了,才可以。前面他不懂,不懂去親近善知識,還不懂,善知識要來親近他、來教導他。所以入住以後,他發心,發菩提心就入住,因為初住菩薩叫發心住,諸位如果要一發菩提心,你就是初住菩薩了,發的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

  也許你們大家想想自己,我也發出這個心,那你是不是初住菩薩?發菩提心,有發菩提心的相,你把菩提心的相,在經文裡頭對照對照,看看自己像不像,像不像是一個已經發菩提心的人?那菩提心的相是什麼?也就是菩提心的樣子是什麼?《大乘起信論》是個標準,這是論裡頭的標準,馬鳴菩薩說得好,也說得很簡單、很扼要,離言說相、離名字相、離心緣相,那就像一個發菩提心的人。我們有沒有離?如果沒有離,那你發了個菩提心是假的,不是真的;嘴裡頭說發了,心裡頭沒發。為什麼?你還著相,你還有分別執著。

  諸位要知道,菩提心一發,就超越三界六道,入初住,初住是一真法界的菩薩,不是十法界;離分別執著,這是發心的相。所以此地在信位,信位分別執著沒離開,這是《起信論》上說的。那《金剛經》上說的,也許諸位就更清楚了。《金剛經》上講的,「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」。非菩薩,佛不承認他是菩薩,不承認是發菩提心的菩薩;也就是不承認你是入住的菩薩,你沒有入住,這個住就是初住,圓教的初住,圓教初住等於別教的初地。那我們有沒有我相,有沒有人相?如果我們還是有我相、有人相、有眾生相、有壽者相,還有這麼多分別執著,沒有發菩提心,天天在這裡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也沒用處,雖然念得很熟,這個心沒發。所以你拿經論來看一看就曉得了。在《無量壽經》裡面,就是經題上講的,清淨平等覺。你的清淨心、平等心、覺心現前,就是菩提心現前。最低的位次,也是圓教初住菩薩,標準在這裡。不是說我們今天受菩薩戒就當了菩薩,沒錯!你是當了菩薩,叫名字菩薩,有名無實。《金剛經》的那個標準,你要一擺開,你就不是菩薩了。

  德雲比丘以後,發心了,德雲比丘是代表發心住,菩提心發起來了,這個心一發就是聖人,超越聲聞、緣覺。聲聞、緣覺(阿羅漢、辟支佛)都沒有發菩提心,所以一發菩提心就超過他們。這個時候,善財往求,善財童子要去參訪,要去求他,根已經深了。為什麼善財懂得去參學、去求教?善根逐漸逐漸增長、殊勝了,已經發心了,懂得尊師重道,知道求法。所以善知識就不來找他,他一定要去拜老師,一定要去求學,老師不再來教他了。彰是明顯、彰明。顯示出善財童子尊師重道,這是去求。

  「三者普賢知識不就,善財不往。法界位滿,無來去故。」這是到最後,最後普賢菩薩也不來,善財童子也不去,這什麼意思?代表一真法界圓滿。圓滿法界裡頭沒有來去之相,不來不去,達到究竟圓滿。所以經文裡面這些現象表示,都有很深很深的意思。這第一段,文殊菩薩為什麼遷就大眾?當中這些人,善財為什麼去求?最後遇到普賢菩薩,為什麼這樣的經文就都沒有了?這裡給我們說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它表法的深義。

  第五段講,「見處有差別者」。這裡頭也分三段來說明。「三賢未證,散在諸處」。三賢沒有證入一真法界,三賢位。所以三賢位的菩薩散在各個地方,善財童子到處去參訪。「地上證真,生在佛家,多居佛會」。善財去參訪十地菩薩,十地菩薩都在佛的法會之中,而不是散居在各處。三賢菩薩散居在各處,它表這個意思。「地後起用,亦散隨緣」。表等覺的有十一位菩薩,十一位善友表等覺。等覺也是散在各處,他教化眾生,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。到最後「普賢因圓,必剋滿果,還居佛所。」善財童子見這些善知識,在什麼地方見到的不一樣。他見到三賢位的菩薩,是在許多不同的場合;見到十地菩薩,多半是在佛的法會,佛講經的法會裡面見到的。往後再參訪這些等覺菩薩,等覺菩薩教化眾生,也不一定在一個地方。最後參訪到普賢菩薩,普賢菩薩也在佛的法會,這是見處有不同。

  第六段講,「教遣不同者」。這個遣,用現在的意思說,就是打發他。在這裡參訪一段時期,再打發他到那裡去,也就是我們現在講,介紹他到某一個地方去。他在這個地方參學一段時期,所想學的東西,他都已經學到的。可是善財並沒有滿足,繼續還想學習,這個地方已經學滿了,老師會再跟你介紹。你想學另外一個法門,你到某一個地方去參學,介紹他去,這就是教遣不同。「初之文殊,若約事說」,這是講我們現前這一段。在這一卷經文裡面是從事上來講,前面沒有善友,這是開端,沒有人介紹。如果從表法上來說,「表信內熏」。這就是他有善根,他有福德。「託理而起,前更無遣」。沒有人來介紹、來派遣他,是他自己善根發現,這是初學。實在講,經上講的這些情形,跟我們一個人求學非常類似。求學,真正有心求學,這是善根發現。

  我在台北,早年,我三十八年到台灣。小時候我非常喜歡讀書,抗戰期間我失學了三年,以後由於戰亂的關係就失學了,所以總是想找機會讀書。到台灣,我在這個地方沒有親戚,也沒有朋友,一個人到台灣,所以生活環境非常之苦。求學這個念頭,始終沒有退轉,那怎麼辦?不能不找工作;找工作是為了生活。工作之暇,閒暇的時候,有空閒的時候,那個時候我沒有學佛,可是我也有五十三參。我就打聽台北有哪些有名的教授,就打聽。打聽到之後,我就給他們寫信,希望有機會能夠親近他。

  其中有一位任教授,也很有名的,他就回我的信,就約我見面,我們利用星期天到他家裡去拜訪,聽他的教誨,他看到我年輕,很好學,於是給我介紹了十幾位教授。他給我介紹的時候,我一個一個去拜訪。所以我年輕的時候,星期天有閒的時候,我都親近這些名教授,聽他們講東西就是上課。而且非常契機,他不是對大眾講,他對我一個人講。我最後親近方東美先生,也是給他寫信,他把佛法介紹給我,而他給我講了一個有系統的東西,非常非常之難得。所以每個星期天到他家裡,他給我講兩個小時。這就跟善財參訪沒有兩樣。這個老師,你想學什麼東西,他知道。那一個人對這個專長,你去親近他;那你學到之後,還想學什麼東西,他再給你介紹另外一個老師,這就是教遣不同的意思。

  「見後文殊,般若照極,自見普賢一真法界。故亦無遣」。無遣就是沒有介紹。善財在此地見文殊,沒有人介紹;到末後第五十二參,見到文殊也沒有介紹,為什麼?代表般若智慧圓滿,般若照極。自見普賢,這就是離開文殊菩薩,再去參訪普賢菩薩,不需要介紹了,那是一真法界,所以不必,經上沒有這個文字。「中間諸友」,一前一後這個當中都有介紹。「顯大緣起萬行相資,方得圓滿。故皆教遣」。所以每位善知識,參訪善知識到最後都有教導他,你到什麼地方去參學,都有指點,唯獨一前一後沒有,說明這個意思。

  第七段,「歎不歎別者」。這個歎是讚歎。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到最後做總結,禮敬是全都有,從第一位到第五十三參,任何善知識見面的時候都有禮敬,頂禮三拜,右繞三匝,跟對佛的最敬禮相同。可是讚歎有的地方有,有的地方沒有,為什麼有的善知識對他有讚歎,有的沒有讚歎?通常一般的時候,禮敬之後讚歎,再請教,再請法,可是裡頭有幾位禮敬之後就請法,沒有讚歎。是不是經文漏掉了?不是的,它也有表法的意思在裡頭。我們看清涼大師的開示,「初文殊中,未發心前,所以不歎」。在這個地方,我們看到這個經文上,沒有對文殊菩薩的讚歎,讓善財童子見文殊,沒有讚歎文殊菩薩,因為他還沒發心,他還是個凡夫,不懂得禮數,這是可以原諒的,不懂!

  「教發心已,方乃歎之」。文殊菩薩教他發心,所以離開文殊菩薩之後,見德雲比丘,往下那就有讚歎了。「後二不歎,表位滿故。離心相故」。後面二位,就是文殊、普賢,遇到文殊普賢,也沒有讚歎的話,那是代表什麼?他證的果位到圓滿了,到究竟圓滿了。究竟圓滿的時候,離一切相,哪裡還有讚歎?代表這個意思。「中間諸友,皆應有歎」。當中這些善知識,統統都有讚歎,可是裡頭也有幾個沒有的,沒有的,「略有二緣」。為什麼見到沒有讚歎?有兩個原因,一個是「正在定」,他在入定,你對他讚歎,他也聽不到,所以沒有讚歎。這就是「如海幢等」。善財參訪海幢善友的時候,沒有讚歎,因為海幢在入定。第二種緣,「行逆化」,就是為眾生作逆增上緣,也是教化眾生,這個不讚歎。「如勝熱等」。勝熱婆羅門愚痴,我們怎麼可以讚歎愚痴,甘露火王瞋恚,那也不能讚歎瞋恚。所以善知識裡頭有用貪、瞋、痴度化眾生的,這是非常手段,不是正常的手段,這逆化,非常手段。這樣的善友,禮敬不讚歎,表這個意思。怕一般人錯會了意思,這是經上常講的,「貪瞋痴即是戒定慧」,那你就拼命搞貪瞋痴,貪瞋痴跟戒定慧不一樣。《華嚴經》上是一樣,你不到這個程度,你搞貪瞋痴決定墮三惡道;他搞貪瞋痴成佛,那怎麼會一樣?所以像這些地方,我們讀到經文,你細細去觀察,為什麼他們的貪瞋痴會成佛道,會圓滿無上菩提?我們這裡搞貪瞋痴,為什麼會墮三惡道?不一樣!這是唯恐初學的人發生誤會,不是不能讚歎,都是給初學人做樣子,你看他這裡說,如勝熱等,「歎違逆化」。他是反常的,他不是正常的。

  「亦誡初心莫取詭異為真道故」。對於初學的,特別提出警告。這些修行的方法,在大修行人沒有問題,我們初學的人決定學不得。用貪瞋痴這個手段來修行,成無上道,什麼樣的程度?最低限度,《金剛經》上破四相的人行!那個沒有問題了。真正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行!順逆都自在。如果你還有妄想分別執著,那就是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因緣果報決定錯不了,你落在因果裡頭。所以他的標準是要斷妄想分別執著才行!你順逆都自在,這《華嚴經》講的,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他入這個境界。入這個境界的人,四相都破盡了,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,才能到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如果你自己想想,還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人家說你幾句好話很歡喜,罵你幾句生氣生半天,你要墮惡道的,你怎麼可以學菩薩這種修行方法?所以他不讚歎,意思在此地。「過此二緣」,就是除了這兩種緣,他統統都有讚歎。「餘無者略」。其餘的統統都有讚歎。這是講歎不歎的差別。

  第八段講,「推不推別者」。這個推是推崇。你看善知識每一個人顯示的非常謙虛,推崇別人,自謙而尊人。這在五十三參裡面普遍都有,可是也有幾段沒有這樣的文字,這要特別給我們說明。我們看文,「諸友皆悉,謙己知一,推勝知多」。善財遇到這些善友,大多數這些善友都謙虛,說自己只學一個法門,無量法門當中,他只知道一個法門,只學一個法門,代表是一門深入。善財要廣學多聞,到我這來我只能把我所學的教給你,你再問別的法門,我不知道。必須要介紹你去參訪另外的善知識,你去跟他們學,他們廣學多聞。結果到那裡去,那個善知識他說:我也知道一門。人人都是這麼樣的謙虛,都是推崇別人。這裡面含著很深教育的意義,教我們做人,一定自己要謙虛,要尊重別人,要懂這個道理。

  可是在五十三參裡面,第一參沒有;末後的這三段也沒有,末後就是文殊、彌勒、普賢,這三位菩薩,經文裡頭沒有,沒有看到這種文字。「闕斯二事」。就是自謙推崇別人,闕這二樁事情。「為顯人尊,德已備故」。這三位菩薩眾當中,登峰造極!而且這三個人都是古佛再來,所以他們的性德都圓滿了,用不著再去推崇了。「而有遣者,令其增修,無厭足故」。這個遣,在此地就是勸進的意思。我們講打發他去參訪底下一位善知識,指點他、勸勉他,這個遣裡頭含著這個意思。你看每一位善友,在參訪完畢的時候,他都指示教導他去參訪底下一位善知識,令其增修無厭足故,求學精進,不疲不厭。「亦表所主法門異故」。就是那一個所學的法門,跟我不一樣。五十三參是廣學多聞,不是專修,不是一門深入。可是五十三位善友,他們代表的是一門深入;而善財童子是廣學多聞,這裡頭含有一層很深的意思。廣學多聞就是一門深入;一門深入就是廣學多聞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你們能不能在這個經上看出來?這是這個經裡頭的精義,最精彩的部分。善財童子學什麼法門?給諸位說,「念佛法門」。

  我念阿彌陀佛就是在《華嚴經》上的得的啟示。我從前剛剛學佛的時候,我羨慕佛法,我是走廣學多聞,我不懂得什麼是一門深入。遇到一些善友勸我,我點頭,但是我不肯照做,自己有執著、有分別。連遇到李老師,遇到懺雲法師,遇到李老師這就教我修淨土,我對淨土就不反對了。教我專修淨土,我還不能甘心情願,因為我對大乘經很喜歡,什麼都想學,尤其是《華嚴》。所以過去《華嚴》,從民國六十年開講,就講了十幾年。《八十華嚴》講了一半,《四十華嚴》也講一半,那個時候沒有錄音。講到《四十華嚴》才明瞭,真的是一即是多、多即是一,才曉得一門深入就是廣學多聞,廣學多聞原來就是一門深入,這才老實念佛。

  才發現善財是老實念佛的人,他一門深入。善財自始至終,你看他每參訪一個善知識,到最後「戀德禮辭」。戀德是感謝他,感謝他的教誨。禮辭是什麼?跟他告別,決定不學這個法門,還是老實念佛。我懂得這個道理。你們看到這個經文,他跟他告假辭了,去參訪那個善知識了,那裡頭的意思,你沒有看懂。戀德禮辭,你這個法門我懂得了,我不學!我還是老實念佛。怎麼知道他老實念佛?文殊師利菩薩是發願求生淨土的,這是他第一個老師,他是老師的得意門生;得意門生當然是傳老師的法,老師念佛求生淨土,哪有學生不念佛求生淨土的?這是開端。

  他出去參訪第一個善知識,我們常講先入為主,德雲比丘就是吉祥雲比丘,教他什麼?教他念佛法門,念佛開始。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那才曉得,他原來是念阿彌陀佛,自始至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。當中為什麼要去參學?樣樣都懂,樣樣都明瞭,這才能普度眾生。所以一門深入就是廣學多聞,廣學多聞原來就是一門深入。

  這樣我們才曉得,這一部經的內容旨趣,講的是什麼?完全是我們日常生活,我們是念佛人,一生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。這五十三位善知識是什麼?就是你從早到晚,你所接觸的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。你讀了《華嚴》:善財童子很幸運,遇到那麼多善知識,我這一生一個也沒有遇到!你都不曉得,你的善知識一天到晚包圍著你,你一個不認識,有什麼辦法?所以這部經,就是講我們日常生活,就是說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是表法的意思,你要懂得。你要把這些字字句句都落實了,那就糟糕了!那這個《華嚴經》變死掉了,它是活活潑潑的,字字句句都是給你啟示,教你體會那個意思。實際上這個境界在哪裡?境界就是生活,沒有離開我們現前的生活,沒有離開我們的正常工作,這裡面就是無上菩提道。就是教一個念佛人,怎麼樣去求生淨土,怎麼樣過日子,五十三參教你怎麼樣過日子。

  所以我們這一次印這個經,昨天我們把大標題定下來了,要換個標題,大家頭腦比較清醒一點。看到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就糊塗了,迷糊了。所以我們把題目換一下,換成「現代生活藝術」,那這個大家好懂。「現代生活藝術」就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裡面所講的就是現代生活藝術。我們就是依這個宗旨,依這個目標來講解《華嚴》,就很有趣味,你學了才真管用。

  我們現在重新編個本子,因為清涼的註釋註得很好;可是從前人註跟經是離開的,這個註解就像筆記一樣,並不是哪一段經文合起來的。把註解跟經文會合起來,是民國初年楊仁山老居士作的,把經本、註解會起來。但是他會的時候,還是大段大段的會,我們看起來很不方便。這一次我們小段小段會,我們重新打字做這個本子,這是小段小段會,使我們看起來更方便,更容易看。但是還是要講解,不講解,你不知道這裡頭是生活藝術,你不曉得!為什麼不曉得?你都坐實。你不曉得它這個文字是虛構的,它不是坐實的,你把它都看作,南方就是東南西北的南,那就糟糕了!三世佛都喊冤枉,它不是這個意思。所以都是意在言外,你明白了,才真有味道!這一段的交代太重要了。這一段交代你要不清楚,看了怎麼有的有,有的沒有,這一句是不是漏掉了?你還懷疑,你不曉得它有很深的意思。所以這是推崇不推崇,這裡頭都有深義。

  末後這幾句說,「不推佛者,顯於果海離修相故」。這裡面,對佛從來沒有一句話讚歎、推崇的,為什麼?佛是果地一切都圓滿了。「又佛屬本會,普賢讚德,義當推故。」末後這一品裡頭,就是「入法界品」,前面跟諸位說了,總分兩會,本會跟末會。本會是佛會,末會是菩薩會,是以五十三善友為主,為會主,本會是佛會。所以普賢讚德,讚佛的德,意思就是推崇佛。他是在讚歎裡面宣說的,雖沒有明顯跡象,但是意思都有了,意思還是很圓滿的。

  第九段,「結不結異者」。這個結就是總結,我們講結論,有些地方看到有,有些地方看到沒有。「唯有普賢,結通十方塵剎成益。彰位已滿,法界理周。餘皆反此。」要講這個總結,只有普賢菩薩最後一會,普賢菩薩總結十方塵剎無盡的利益,顯示善財所證的位次圓滿了,究竟成佛。這個地方做總結,其餘的五十二位善友,都沒有這個總結。為什麼沒有總結?沒有到圓滿,到圓滿才總結。這裡說經文裡頭有總結跟沒有總結,有這個差別。末後一段:

  「去住不同者。末後二位無有辭去」。這個「去」就是告辭。每參訪一位善知識,參訪完畢的時候,都向善知識告辭,離開這個地方。末後這二位善友沒有這個文字,沒有這樣的文字,這末後兩位就是文殊菩薩跟普賢菩薩。「文殊無身」,文殊表智慧,智慧不著相,沒有身相。「彰離相故」。就是《金剛般若》上講的: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文殊菩薩表示這個意思,表示離相。那當然對他辭去沒有意義,沒有相了。「普賢位極,周法界故」。你到哪裡去辭?來去相了不可得。所以這是五十三參末後兩參裡頭沒有禮辭,其餘的統統都有。

  「餘皆辭去,學無常師,成勝進故」。真正會學的人,不是跟定一個人,學無常師,在我們中國孔老夫子就是如此,所以他廣學多聞。孔老夫子求學的態度,跟善財五十三參非常接近。《論語》裡面,你們仔細去觀察,夫子求學的態度,學無常師。任何一個人都是老師,因為每個人都有長處,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,那就是老師。他那個長處我沒有,我就應該跟他學。他會燒飯,我不會燒飯,我去跟他學,他就是我的老師。他會燒這個菜,我不會燒,我跟他學,他就是我的老師,學無常師。真正肯學,見到別人的長處都想跟他學,成就自己的多才多藝,善財就是這個學法。

  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,成勝進,進是進步,天天都在進步;德行上有進步,學問有進步,才藝有進步,天天有進步。不但有進步,甚至殊勝,太殊勝了!怎麼學的?你一定要懂得。見到別人的長處,統統要學。這裡面還有逆行的,還有搞貪瞋痴的,這個貪瞋痴表示逆境;逆境裡面也學,是反省,他那個缺點我有沒有?所以逆境也是老師,惡人也是老師。善人、惡人統統是老師,沒有一個不是善知識,沒有一個不是老師,成就自己圓滿的德行。

  所以善友裡頭,五十三參裡頭有幾個很惡、很不好,而不是個個都是好人。這就是我們這個社會上,社會上確實好人多,壞人也有。善事多,惡事也不少!善惡、好壞裡面統統去學習,成就自己的德行。善的、好的要學,惡的、不好的反省。如果自己有,就要改過;沒有,勉勵自己不犯這個過失。一切善緣逆緣、順境逆境都是菩薩的道場,成就菩薩圓滿的智慧德能,善財是這麼學的。這是真正的生活藝術,真正是真善美慧的人生。

  這個文到這個地方,是把善財會的大意介紹出來了,下一次我們就讀到經文,善財會的第一段經文。第一段經文沒有入住,是在信位,在十信位。十信位裡面有共修,往後去就沒有共修。到第二會,吉祥雲比丘會的時候,就沒有共修。這一段都交代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我們要感謝清涼大師,他給我們介紹得非常的圓滿,文字雖然不多,講得很詳細。好!今天時間到了,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