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了凡四訓  悟道法師主講  (第十七集)  2003/3/21  華藏淨宗學會  檔名:WD19-004-0017

  《了凡四訓》。諸位觀眾,上一集,我們講到「積善之方」,善有半有滿,「此千金為半,而二文為滿也」,講到這段。下面了凡先生又舉了一個故事:

  【鍾離授丹於呂祖。】

  漢鍾離是八仙之一,他要度呂洞賓,教給呂洞賓:

  【點鐵為金。可以濟世。】

  就是跟他講,你想要救濟貧苦的人需要錢,我有一套法術能夠『點鐵為金』。

  【呂問曰。終變否。】

  呂洞賓聽到漢鍾離這樣跟他講,要傳授他「點鐵為金」的法術來救濟貧苦的人。呂洞賓問:鐵把它變成金,以後會不會再變回來鐵?現在將鐵變成金,以後是不是金會再變作鐵?他就問這個問題。

  【曰。五百年後。當復本質。】

  漢鍾離說:我這個點鐵為金的法術,現在這塊鐵點下去變金子,但是經過五百年它就再變回來鐵,金又再變回來鐵,恢復原狀。呂洞賓聽到這樣,他就說:

  【呂曰。如此則害五百年後人矣。吾不願為也。】

  呂洞賓講:這個事情我不要做,這我不需要,為什麼?你點鐵為金是能夠幫助眼前的人,但是會去害到五百年後的人;如果五百年後的人拿到這塊金子,它又再變作鐵,是不是去害到五百年後的人?他說:如果這樣,這個法術我就不要學了。漢鍾離就說:

  【曰。修仙要積三千功行。汝此一言。三千功行已滿矣。此又一說也。】

  這是又舉一個例子,就是漢鍾離跟呂洞賓,這兩位都是八仙之一。這個是講存心,呂洞賓他能夠想到五百年後的人,不是只看眼前,他這個功德善事圓滿。如果只看眼前,雖然是善心、善事,但是這有缺陷,不圓滿,只能夠講是半善。他講「半」跟「滿」,舉了三個例子,三種說法。所以我們自己要想一想,我們修善積德,到底我們的善是滿善還是半善?我們現前得的果報,是圓滿的還是有欠缺的?「半」就是欠缺,這個事情不能不知道。學佛的人一般本質都好,心都好,非常可惜,他沒有這個智慧,沒有這個見識,所以在理論上、方法上有了偏差,往往修善,得的果報不圓滿,道理都在此地。我們不讀這些書,你怎麼能夠想得到?希望我們念了之後,回過頭來想想,自己一生所作所為,應該得什麼樣的果報?我們接下來再看半滿最後的一段:

  【又為善而心不著善。則隨所成就。皆得圓滿。心著於善。雖終身勤勵。止於半善而已。譬如以財濟人。內不見己。外不見人。中不見所施之物。是謂三輪體空。是謂一心清淨。則斗粟可以種無涯之福。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。倘此心未忘。雖黃金萬鎰。福不滿也。此又一說也。】

  「半」、「滿」,半善和滿善說到這一段文,才算是究竟。但是這樁事情,不是凡夫能夠做得到的。由此可知,我們講半、講滿,還是有等級的,不能一概而論。如果用此地講的標準,前面所說的滿都是半,都不是真正的圓滿,到『三輪體空』才是真正圓滿。「三輪體空」誰能做到?法身菩薩才能做到;不但六道眾生做不到,四聖法界裡面聲聞、緣覺、菩薩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也做不到。為什麼?人不能無心,沒有辦法做到無心。換句話說,他還有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這個標準就不適用;什麼時候把妄想、分別、執著斷盡,就是這個標準。所以這個標準是法身菩薩的標準,我們要知道。知道了有好處,什麼好處?行善不會自以為滿足,不會感覺我善做得很圓滿、很好,知道自己還有很多沒有做到,還要努力,還要精進,有這個好處。無論積多大的功德,自己心裡面總是以為還不夠多,還是很少,這就好。不會自以為滿足,你才肯認真努力發憤去修善。這個道理你明白了,才知道諸佛菩薩他們的善行念念圓滿,無論他修的善事是大、是小,無一不圓滿。為什麼?因為他沒有妄心,他用的是真心,用的是本性,真心本性是圓滿的。所以,用真心本性行事,無一而不圓滿,道理在此地。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學佛,為什麼要發願作佛。

  我們現在把這個文簡單解釋一下。『為善而心不著善』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;『則隨所成就,皆得圓滿』,都是圓滿的,都是滿善。如果『心著於善,雖終身勤勵,止於半善而已』,你要是著相修善,就是一生勤奮勉力修積,還是半善而已。什麼原因?你的善心裡頭夾雜;心裡頭有執著就是夾雜,夾雜著不善。所以你的善功不純,只得個半善而已。下面舉例來說明。『譬如以財濟人』,修財布施,應當要『內不見己』,我修財布施之後,不執著我;「我能施,我用多少財物來布施」,他執著有個「我」在,這個心就不真、不純了。『外不見人』,我布施的那個人,也不要放在心上;「我能布施,他接受我的布施」,你永遠不會忘記,這就是你的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把你純善的心破壞了。還要『中不見所施之物』,你布施多少錢財,也不要去計較。常常行布施,常常有「我布施,某個人接受我的布施,我布施了多少錢財」,這樣的心行布施(這種心來行布施),布施一輩子還是算半善。

  應該怎樣才是滿善?就是剛才講的,布施我們不要想我布施給誰,也不要一直想我布施多少財物。像新加坡有一位許哲居士,現在很多人都知道,我們導師講席中常常介紹這個人。我們導師在新加坡也時常訪問她,訪問的談話也有做成VCD,現在隨著我們講經的光碟流通到全世界。今年已經是一百零五歲,一生修布施,她的布施是滿善。她布施的財物不多,天天做,沒有一天休息。她得滿善的果報,大家看見非常羨慕,一百零五歲,身體健康,一點毛病都沒有。我們導師講:他仔細觀察,就只看她掉一顆牙齒,她的身體跟三、四十歲的人一樣。所以許哲居士常說:我們要長壽,我們不要老,我們不要病。一生沒有生過病,活到一百零五歲,精神飽滿。她在做什麼好事?天天為一些老人、病人服務。那個服務就是布施,用她的身體體力服務這些病人、老人,這是內財布施。她真正做到三輪體空,她不知道有自己,也不會把接受布施的人、受她恩惠的人放在心上,她沒有,她心地空空洞洞、乾乾淨淨,也沒有想到我今天做多少好事,沒有這個念頭,這就符合此地講的「三輪體空」。所以她的果報殊勝,沒有人能夠跟她相比,心地真誠清淨慈悲,就像《壇經》上所說的,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。我們導師在新加坡三年,講經當中常常舉出許哲居士來做一個例子,現身說法。我們如果希望能得到像許居士這個果報就要學,要學她捨得乾乾淨淨。

  有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,不明瞭事理真相,不敢捨。認為什麼?我如果布施掉了,我錢財捨掉了,明天我要怎麼辦?誰來布施給我?所以他念念不忘「我」,念念把「我」擺在第一位,他就不敢真正放下。有的勉強放下,放下是放下,放下一半,另外那一半永遠沒有辦法放下。因此,他修的善只有半善,不能達到滿善;他的果報只能得到一半,不能達到圓滿。這個事理,我們不能不認真去想想。如果你對這個道理了解不透徹,你行善不徹底,想要希求圓滿的果報,那是不可能的事情。佛在一切經論裡頭常常開導我們,一個人一生的財富,從哪裡來的?你得財富是果報,果必有因。財富的因是什麼?財布施,愈施愈多。不會說我布施,我把財布施出去之後,後面沒有收穫的,這個不可能。你布施是種因,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,你種得多,你一定收穫得多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所以愈是肯施財的人,這個人愈發財,他的財源滾滾不斷而來。但是你的心要真,我不是為祈求發財才來布施,我要是求發財而行布施,這是因地不真。會不會發財?會發財,不多,比你布施出去的多一點點,為什麼?多一點利息。如果沒有發財的念頭而行財施,那個財就不得了,財就太多太多了。財來了,你拿這個財不是自己享受,你一定拿這個錢財再去救濟一切苦難需要的眾生,你的功德、果報愈來愈殊勝。你的果報決定不在人間,人間沒有這麼大的富貴,果報在天上,果報在華藏世界,果報在極樂世界。所以,你要懂得,你要會做。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。財富、聰明、健康長壽都是果報,你如果不懂得修因,因如果不純,因如果不正,你怎麼能夠得到這些果報?

  我們在很多很多同修當中,這些話不能夠勉強勸人;勉強勸人,人家還以為我們有企圖。我們勸他財布施,他會誤會,這個法師貪財,他動腦筋要我的錢。不能講,在平常不能講,只有在講經說法的時候,佛在經典講的,在講台上講經可以多說一些,讓他聽到自己覺悟。所以不能要人的錢,如果說用心機把人的錢騙過來,沒有錯,你是修了布施,你會得福,但是我們要遭難!我們欺騙人就造罪業,我們要墮落,我們怎麼會做這個事情?所以我們導師講到這件事情,就是勸導你,因為經是佛說的,法師只不過代佛宣說,代替佛來講而已,不是這個法師的意思。佛在經典有這樣講法,講經的人當然有義務依照佛經來跟大家做一個說明。像我們導師他所做的,做得比我們還乾淨,人家供養他的錢財,前手接錢後手空,輾轉就布施,有時候連看都沒有看一下。所以他講他得的果報,一定比我們還圓滿。財圓滿,這個圓滿不是說有很多很多的財富,不是,就是每天生活所需要的不缺乏,需要用就有,這就是圓滿。不一定剩很多錢,不是說你有億萬的財產,錢很多才是圓滿,不是這個意思。億萬的財產,每天你吃也是三餐而已,晚上躺下睡覺也是三尺、六尺的範圍,也不過如此而已。所以我們導師講,他一分錢都沒有,但是三餐不缺乏,每天晚上睡得很好,跟富貴的人沒有什麼差別。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。這個福就是「滿」;身體健康長壽,沒有病苦,沒有煩惱,沒有憂慮,沒有牽掛,這是真正的滿福。

  我們導師講到他接觸佛法、修學佛法,已經五十幾年了。這五十三年當中,他得到老師的教誨,讓他破迷開悟,接著依教奉行。當初他接觸方東美老師的時候,老師跟他講修學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他現在真正得到了,老師沒有欺騙,非常的感激。他講:我這一生如果沒有遇到這個法門,沒有遇到佛法,他自己心裡也明白,這一生會過得非常痛苦,也活不到今天;壽命沒有必要去計較,長與短是一樣的,苦樂的差別太大了,死後那個果報的差別,那就難以想像了。所以他講,他遇到佛法,帶給他一生幸福美滿,相信來世決定超過這一生很多倍的福報。所以這個道理要懂,事實真相要了解。

  「三輪體空」重要,做再多的善事,都不要放在心上。別人偶然提起,心裡想想,是有這個事情;如果沒有人提起,忘記得乾乾淨淨,這就對了。它基本的道理就是『一心清淨』。我們修淨土宗,淨土主要修學的就是這一句;《彌陀經》上講的「一心不亂」,這是淨宗學人修學主要的目標。「一心」是真心,真心裡面沒有界限,所以是等虛空遍法界,你絲毫之善跟你的心量一樣大。所以,『斗粟可以種無涯之福』,一斗米不多,一斗米的布施種無量無邊的福報。為什麼?你是一心清淨布施,你是不著相的布施,這個福報就這麼大。人能夠到不著相就是菩薩,就不是凡人;《金剛經》上說的,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這個人是菩薩。如果這個人著相,經上講:「有我相,有人相,有眾生相,有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」菩薩與非菩薩的差別,《金剛經》這個標準太好了。你心裡還有我、還有人、還有是非,你是凡夫,你不是菩薩。你心裡頭沒有我,也沒有人,也沒有眾生,也沒有壽者;壽者是時間的觀念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統統沒有了。這種分別執著都沒有,這個人是菩薩。這個人一斗米的布施,福報是無量無邊,一文錢的布施,可以『消千劫之罪』。

  所以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境界,境界愈高修福愈容易。要想提高境界,必須從斷惡下手,惡要斷得乾淨。一般人是在這裡用功夫,但是依舊是不乾不淨;他是斷了,斷得不乾淨,因此果報不殊勝。許哲斷得乾淨,所以果報殊勝,果報圓滿。末後這幾句話說,『倘此心未忘』,就是沒有忘我,也沒有忘他,也沒有把你所做的好事忘記;『雖黃金萬鎰』,就是說雖然你布施的錢財很多,但是你的心還有著相,這樣你是半善,不是滿善;『福不滿也』,福是一半而已,不是圓滿的福。『此又一說也』,對於半跟滿這又是一種說法。了凡先生講得很多,我們要知道修圓滿的福報。接著再跟我們講:

  【何謂大小。】

  什麼是大的福?什麼是小福?

  【昔衛仲達為館職。】

  『衛仲達』,好像是宋朝時候的人,他的故事在中國古人著作裡面引用得很多。由此可知,他確確實實是事實,他不是一個故事,不是講神話,這是事實的事情。『館職』是在翰林院擔任職務,大概職位也不是很高。

  【被攝至冥司。】

  這一句話是說他被小鬼帶到陰曹地府裡面去了。

  【主者命吏呈善惡二錄。】

  這是被小鬼抓去了。『主者』是閻羅王;『吏』是判官。閻羅王叫判官把衛仲達的善惡簿拿出來看,就是你作惡作善陰間都有記錄,等於說都有檔案在,把他的檔案調出來看看。

  【比至。】

  拿來了。

  【則惡錄盈庭。其善錄一軸。】

  衛仲達一生造的惡,惡的檔案擺滿了一地,很多,都是造惡的;善的只有一卷,一卷而已。看到紙一卷一卷,惡的很多很多,善的只有一卷。

  【僅如箸而已。】

  『如箸』,就是善的那卷捲起來,就像我們吃飯的筷子而已,那麼少。紙捲起來,捲得像筷子一樣,當然那個善事,我們想應該很少,就那麼一小卷,一點點的善事而已。閻羅王看到這個樣子講:好,不然來秤秤看。善就只有那一卷而已,惡一大堆,用一個天秤來秤。

  【索秤稱之。則盈庭者反輕。而如箸者反重。】

  放兩頭,一邊善,一邊惡。一卷的好像筷子,紙捲起來一些些而已,放在善這邊;惡這邊一堆,尖尖很大一堆,放在惡這邊。放兩邊秤,看哪一邊比較重,看惡比較重,還是善比較重?這一秤,擺滿一房間,作惡的簿子,反而比較輕;他這一卷行善,就只有一卷,那一點點而已,放在善這邊,反而這卷竟然比較重。

  【仲達曰。】

  仲達說:

  【某年未四十。】

  他講:我到現在都還不到四十歲。

  【安得過惡如是多乎。】

  我哪有這麼多的過惡?我都還沒有四十歲,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惡事?

  【曰。】

  閻羅王就說:

  【一念不正即是。不待犯也。因問軸中所書何事。】

  閻羅王就跟他講:你一生造的惡太多太多了,不用等你去做惡事,你只要起一個惡念,心裡有個惡的念頭,陰間就已經在善惡簿子裡面記錄了,不用等到你去犯。你要是犯了,那個惡就更大;你念頭才一動,小惡。他大惡小惡的本子記很多,擺滿了一地。閻羅王說:起心動念如果是惡念就有記錄了,所以才有這麼多。所以起心動念不能不謹慎。他就再問:善的那卷裡頭,那是什麼東西?是記載什麼?閻羅王就講:

  【曰。朝廷嘗興大工。】

  就是說有一年朝廷想要做一個很大的工程。

  【修三山石橋。】

  這是在福州城裡面有三座山,註解裡頭有九仙山、閩山、越王山,所以稱為『三山』。在三山這裡要修一個石橋,這是朝廷要做這個工程,當然這個工程很大,我們一般講勞師動眾。

  【君上疏諫之。此疏稿也。】

  他說:當時你對這件事情曾經上疏,建議皇帝不要興建這個工程,勞民傷財,因為這個工程是不必要的。不是必須要修的,可以不用修,修下去動到民間老百姓人力、財力、物力,乃至你做一個大的工程多多少少傷害到人的性命。所以衛仲達當時上疏給皇帝來建議,建議不要做這個工程,有這件事情。他那一卷,小小那卷善的,就是當時他的疏稿,上疏給皇帝的那篇文章。

  【仲達曰。】

  仲達就說:

  【某雖言。朝廷不從。於事無補。而能有如是之力。】

  他說:我是有這個建議沒錯,但是建議朝廷並沒有採納,三山石橋還是照做,我這篇奏稿難道有這麼大的功德嗎?他就懷疑,剛才天秤在秤,善的一卷,惡的簿子一大堆,滿地都是惡,惡的這邊秤起來反而輕,善的只有那一點點反而重。他當然有疑問,惡的記錄那麼多,善,我才做這件善事而已,而且皇帝也沒有接納,哪有這種力量,這麼大的功德?他就問閻羅王。閻羅王就跟他講:

  【曰。朝廷雖不從。君之一念。已在萬民。向使聽從。善力更大矣。】

  這個地方,我們要多想想,因為他發起這一念不是為自己,是為一切人民。政府要做這個工程,這個錢是老百姓納的稅,是多少人辛辛苦苦的血汗錢,朝廷在可以不用的時候把它用掉了,這個錢就用得不妥當。所以他「上疏諫之」,諫就是建議,對上位的人直言規勸,勸他說不要做這個工程。他的心是為人民著想的,這個善就大了,為全國的人民來設想。如果當時朝廷採納他的建議,當然他的善就更大了。雖然沒有採納,閻羅王跟他講:你這個心已經是為國為民,你是為了萬民,這個善大,不是為你自己。底下有做一個總結:

  【故志在天下國家。則善雖少而大。茍在一身。雖多亦小。】

  如果你只顧著你自己個人,你自己家庭的利益,有一個小範圍,你做得再多、做得再大,也是小善,你不是為大眾。這個道理,還是佛法裡面所說的「境隨心轉」。所以為什麼勸我們要發心,拓開心量,念念不要為自己。所以我們存心一定要為眾生,你為眾生境界愈廣大,你善的力量愈大。譬如說我們的心是為了整個台北市,台北市有二、三百萬人,那你這個善就大。總是比只為我這個家庭,還是我這個社區,這個範圍就很小。你如果能夠想到全國,這個福報就更大;你能夠想到全世界,當然這就更大了。佛在經典勸我們,這個心要發到盡虛空遍法界,不但我們這個地球、我們這個世界,十方無窮無盡的世界,無量無邊,我們做一點點善事,都將這個功德迴向給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這就是《華嚴經》講的境界,這才是真正達到究竟圓滿。所以我們福報是隨著我們心量大小來論的,不一定在你做的事情多少、多大,這叫做論心不論事,論你的存心,論你的心量,不論你事情做多少。但是如果跟法身菩薩比,我們這麼大的善,為整個世界的人著想的善,還是半還不是滿。剛才講過了,這個道理就是我們的心還無法達到盡虛空遍法界,所以跟法身大士不能比。法身大士他們的起心動念都是虛空法界,不是為一個世界,不是為一顆星球,也不是我們現在科學家發現的太陽系、銀河系,不是。這在我們世間人看已經很大,但是在佛菩薩看起來還是很少、很有限,因為世界是無量無邊,重重無盡。法身菩薩起心動念是為盡虛空遍法界,所以人家點滴之善都不可思議、都無量無邊,一點一滴的善都不可思議。這個道理,事實真相,我們一定要懂得。要怎樣去學古聖先賢、諸佛菩薩修積大善?這方面的理論,《華嚴經》講得最多。

  最近我們導師在圖文巴淨宗學院講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前二、三天,悟月法師回來,坐著跟我聊天的時候,講到她聽《華嚴經》的心得,跟以前我們導師講的經做一個比較,她講聽《華嚴》有一個好處,就是不斷將我們的心量拓開。我們修學的境界不斷來提升,你的心量愈開愈大,境界就愈高,你看事情、做事情,跟一般的人就一定不一樣。不要講一般沒有學佛的人,就是學佛的人,學很多年的人,如果沒有入《華嚴》的理論,心量很難拓開,總是侷限在一個小範圍裡面。這是聽《華嚴經》有這個好處。我們導師的大護法胡居士,那天也是在聊天的時候講到聽經這個問題,她聽我們導師講很多經,她講:經這麼多,是不是要安排一個課程,先聽什麼經,再來聽大經大論?我們導師就跟她講,請她直接聽《華嚴經》就可以。《華嚴》是根本法輪,但是接受《華嚴》的根機就是心量要大,心要拓開,這個是最主要的。

  但是有一個原則,現在在外面講《華嚴經》,在家、出家的大德都有;但是我們不管學哪部經,都要一個師承,老師來傳授。所以我們聽經,我們依止上淨下空老和尚跟他學習,當然我們就是要依他所講的《華嚴經》來學習。這就是釋迦牟尼佛、古聖先賢代代相傳的師承,一代一代傳下來。《華嚴》是我們導師到台中蓮社跟李老師,李老師在世也有講《華嚴》,但是還沒有講圓滿就往生了。我們導師到台北來,繼續講《華嚴》,到現在還繼續在講解。依照老師的解說,一家之言,一門深入,這樣才能真正入門,才能夠學習到真正的學問。好,我們下面再看最後一段,講到「難易」:

  【何謂難易。】

  『難』就是困難;『易』就是容易,比較簡單的。講到這一條,了凡先生先引用儒家講存養的功夫。

  【先儒謂克己須從難克處克將去。夫子論為仁。亦曰先難。】

  先要從難的這方面下手,就是說困難的你如果做得到,比較簡單的當然就很容易做到了。所以他說,古時候儒家講究『克己』的功夫。「克己」,是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。要從哪裡做起?要從難克服的地方克將去。譬如我們一般人,有人貪財、貪色,有人好名、貪名,每個人煩惱習氣不相同。要怎樣克服自己的習氣、毛病?自己習氣哪一條最重,譬如我們財看得最重,貪財的念頭煩惱習氣最重,我就要從這一條先下手。這條最嚴重、最困難的,如果能夠做得到,其他就容易了。所以講『先難』,先從困難的這部分先去做。

  『夫子論為仁』,孔老夫子講到「為仁」,也說到「先難」;換句話說,如何能夠做到仁,也必須從難的地方下功夫。難在哪裡?難在你想要做一個仁人,必須要把自私自利克服掉。自私自利,難!這很難克服,哪一個沒有自私自利?但是有自私自利,你就沒有仁了,仁你就做不到。「仁」這個字,這個文字是個符號,你看這個符號是什麼樣子,怎麼寫?它一邊是個「人」,一邊是「二」(左邊是人,再來二劃),這個字叫做會意,會意就是說我們看到這個字要體會它的意思,教我們從這個符號體會這個意思。這什麼意思?兩個人現在寫在一起,就是說要做到自他不二,想到我們自己就要想到別人。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我們自己不要的事,不要給別人,譬如壞的東西,不好的東西,我們自己都不吃了,你就不能再送給別人吃。那已經壞了,吃了就不好,己所不欲,吃了你知道不好,你還拿給別人吃,你沒有良心,沒有仁慈之心,你只有顧自己,沒有顧別人。這是仁的意思。想到別人,立刻就想到自己;想到自己,立刻就想到別人,自他不二,這叫做仁。佛法裡面講「自他不二」,自他是一不是二;換句話說,我們有私心、有自私自利,「仁」這個字就沒有了。菩薩稱為「仁者」,在佛法經論裡面佛常常稱菩薩稱仁者,仁者是對菩薩的尊稱,沒有自私自利。前面跟諸位舉過例子,《金剛經》講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這種人是仁者,這個標準高。所以夫子說「先難」,克服自己自私自利的念頭難,要從這裡下手;在佛法講無我,要從「無我相」這個地方下手。下面,了凡先生舉幾個例子,當然這幾個例子,還沒有達到夫子論仁的標準,這個標準太高了,那是聖人的標準,是佛菩薩的標準,不是凡人。凡人,一般人很難做得到的,他做得到,這就不簡單,雖然還不是聖人的標準,但是已經是很難得了。我們先來看凡人做善事,什麼是難易?

  【必如江西舒翁。】

  江西有個舒老先生。

  【捨二年僅得之束脩。代償官銀。而全人夫婦。】

  這是有一對夫婦很貧窮,大概欠國家的稅金,沒有辦法繳納稅金。遇到舒老先生,舒老先生也不容易,他是在教書的,大概是教私塾的,教了二年得到一點學生的『束脩』,「束脩」就是供養,不多。遇到這些苦難的人,沒有辦法繳納罰款,他替他們還這個罰款,保全這對夫婦,這個不容易!做這個事情,在有錢的人來說是不困難。但是沒有錢的人,他靠那一點薪水在過日子,辛辛苦苦賺二年的薪水,統統去幫助人,使他們夫婦不會拆散。二年辛辛苦苦教書的收入,都幫助別人,全部都捐獻給他們,這在一般的人來說很難做得到,他做得到,這很難得!第二個故事:

  【與邯鄲張翁。】

  邯鄲張老先生。

  【捨十年所積之錢。代完贖銀。而活人妻子。】

  他也是遇到一家可憐的人,把十年的積蓄統統拿出來幫助別人,代替人去完『贖銀』,成全這一家人,使這一家人不會破散。

  【皆所謂難捨處能捨也。】

  這就是講難捨能捨,你十年的薪水,你存起來的,統統拿出來幫助人,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。所以講難捨能捨,這個難。

  【如鎮江靳翁。雖年老無子。不忍以幼女為妾。而還之鄰。】

  這是鄰居看到他年紀大了,無子,把女兒送給他做妾。鄰居的女兒很年輕,他不忍心,再送回去還他。

  【此難忍處能忍也。】

  這也是很難得。

  【故天降之福亦厚。】

  難捨能捨,難忍能忍,這得的福報就非常豐厚,非常的殊勝。

  【凡有財有勢者。其立德皆易。】

  你如果是有錢有勢的人,要做好事就比較容易。

  【易而不為。是為自暴。】

  你做得到不去做,這是自暴自棄,把積德修善修福的機會錯過了。他不肯去做,他如果要做太容易了,將這些錢財做很多很多好事,可以利益很多很多的人。

  【貧賤作福皆難。難而能為。斯可貴耳。】

  難能可貴。以上舉的例子,都是非常貧窮,在社會上沒有財富、沒有地位,看到別人有急難,他能夠不顧一切,把他全部的財富拿出來幫助別人,解決別人的困苦,這難能可貴!所以,他們的果報也厚。但是我們要明瞭,他當時做這個事情的時候,只是知道幫助解決別人的苦難,沒有想到自己的果報;如果想到自己的果報,可能他就不要做了。所以這八段文字我們讀了,我們自己一定要知道,「自私自利,名聞利養,五欲六塵,貪瞋痴慢」,這十六個字必須克服。這十六個字不能克服,我們這一生斷惡,惡斷得不乾淨;修善,善修得不圓滿,總是一些小善、半善。

  這一集的時間到了,我們就報告到這裡。下面,下一集再繼續來給諸位報告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