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了凡四訓  悟道法師主講  (第七集)  2003/2/4  華藏淨宗學會  檔名:WD19-004-0007

  《了凡四訓》。諸位觀眾,上一集,我們講到「立命之學」,了凡先生去做寶坻知縣,許行一萬件的善事。過去還沒有做縣官,比較有機會接觸外面,做善事的機會比較多,所以第二次發願做三千件善事,四年就圓滿。這四年當中了凡先生的太太幫忙他一起做,所以善事提早圓滿。現在在衙門做官,許一萬件的善事,跟外面接觸的機會少,走到哪裡都有人招待,因此就比較沒有機會像以前到處去幫助人、去做好事,反而沒有這個機會了。了凡先生的太太就擔心的說:過去,我幫你一起做善事,三千件善事,四年做完成;現在在衙中都沒事,這一萬件善事要做到何時才能圓滿?了凡聽到這個問題,當然心裡就有憂慮,確實一萬件的善事不知道何時才能圓滿?

  他起了這個念頭,當晚在睡覺就有感應,夢見一位神人來給他指示。夢見神人,了凡就將一萬件善事難圓滿的緣故告訴他,他現在在衙中,一萬件善事,不知道要做到何時才能夠圓滿?為了這個事情在操心。這個神人就告訴他:你一萬件的善事已經圓滿了,你上任做縣官,只減糧這樁事情,就已經一萬件的善事統統圓滿了。做了這個夢醒過來,他自己想想,確實有這個事情。了凡將寶坻縣的田租(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稅金)減稅金,本來每一畝是二分三釐七毫,他上任的時候感覺到稅金課徵得太重,稅金如果課徵得太重,農民生活就比較困苦。所以他就減租,「余為區處,減至一分四釐六毫」,稅金就減下來了。「委有此事」,就是有這樁事情。他確實上任之後有做過這件事情,跟昨晚夢見神人跟他講的有符合,「減糧一節」。但是他心裡總是還有懷疑。所以下面講「心頗驚疑」,這個事情天神怎麼知道?又跟他講,這件事情就已經抵得過萬善。一萬件善事,只有減糧,這樣就圓滿了。難免他有懷疑,到底是不是真的一萬件善事就圓滿了?請再看下面的文:

  【適幻余禪師自五臺來。余以夢告之。且問此事宜信否。】

  『適』就是剛好。剛好五台山一位幻余禪師,從五台山來到他那裡,來到寶坻縣。五台山在大陸山西,在山西省,過去都住了很多高僧大德,當然這位幻余禪師也是一位很有道德學問修學很好的禪師。他跟幻余禪師也認識很多年,這是了凡先生他遇到佛法以後,可能常常接觸寺院,跟這些禪師來往。幻余禪師來到寶坻縣,來他這裡跟他見面,他就將夢中這件事請教禪師。夢中夢見神人告訴他,他減糧(就是減田租的稅金),只有做這件事情,是不是真的可以抵過一萬件的善事?請教幻余禪師;並且問說,天神講的話是不是可以相信?下面:

  【師曰。善心真切。即一行可當萬善。】

  禪師也是根據佛經經典裡面的理論來說的。為什麼?『善心真切』,真心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。你今天講做三千件善事、一萬件善事、十萬件的善事,都是從分別執著裡頭變現的境界,有這個差別,你還是有範圍。這就是說我們雖然修善,我們是以分別、妄想、執著的心來修,當然這有一個範圍,你修多少就是多少。如果是真心去做,真心就沒有界限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,縱然極小的善事也盡虛空遍法界。因為他的心沒有限量,做一點點的善事就是遍虛空法界。很少人懂這個道理,這盡在用心不同,心量不同。所以菩薩極微細的善,他的小善也能夠變得無量無邊變成大善。世間人往往像了凡先生,許一萬件善事,做得那麼辛苦。一萬件,如果有分別執著,算起來也還是很有限,一萬件而已,跟真心本性比起來當然那是小善,算是小善。為什麼?你沒有脫離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做得再多,總是有個範圍。換句話說,有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他行的善是有量,有限量的。如果離開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他修的善,縱然再小,布施一毛錢、一塊錢,那個善都是沒有限量的,就變成無量無邊。

  所以說「善心真切」,這個真跟真如本性相應,『一行可當萬善』。「萬善」是形容,不是說只有一萬條,了凡他這是一萬條,但是禪師講的萬是形容詞,就是無量無邊,是無量無邊的大善,不止一萬條。所以我們要懂這個道理,這就是我們聽經要解如來真實義,它真實的意義就是在這個地方,要深入去了解,真正的意思是在這裡。當然對了凡講,了凡他還有分別執著,所以他的體會就是一萬件的善事。我們要是懂得這個道理,就知道拓開心量非常重要。我們在世間做的善事,大小與自己心量有關係,心量愈大,小行變成大善;心量如果是非常狹小,大行變成小善,這個道理不可以不懂。這兩句從理上講,從理論上來講,然後禪師再從事上來跟他說。禪師給他開示,先跟他講理,理講得深,講到真如本性,如果會聽的人,直接就體會到真心本性;如果是還不會的,當然只是體會眼前他知道的範圍而已。然後再從事上來跟他說,就這個事相來跟他說:

  【況合縣減糧。萬民受福乎。】

  就眼前這個事實來給他做個分析。他說:你這一善萬善就圓滿了,你能夠減收田租,這一縣的農民都受恩惠!你這一縣不止一萬個農夫,不止一萬戶,何況農夫他還有家口,他的家庭裡面還有父母、妻子、兒女,這一家人統統受惠,受到恩惠。你這一樁事情,實際上不止萬善,因為受益的人太多了。一縣的人,你想想看。過去農業社會都是耕農,所以一縣的人,這個人數至少也有好幾十萬。所以這個善就大,他只有做這件事情利益全縣的人,以這個數量來算,就超過一萬件善了。有超過,不會少的。有辦法做這種善事就是在位做官的人,他才有這個機會。所以從政做官,做愈大的官,他一個政策,如果是對百姓有利益,看他利益的範圍多大,他的善事就多大。譬如說一縣,他利益全縣的人,他的善事就是這一縣的人都受益;如果是一省,就是這一省的人得利益,比一個縣當然人更多,範圍更廣。一個國家的總統,他如果一個政策利益全國的老百姓,全國老百姓都受恩惠、受到利益,他這個善事是一個國家所有的人。

  所以說「公門裡面好修福」,公門就是做官的人,從事於政治的人,一個好的政策,對全國老百姓有利益的政策,他做善事積德累功很快,因為他有這個機會,一般人沒有這個機會,他有這個機會。反過來講,要造惡的機會也很大,如果是一個錯誤的政策害了百姓,就看你損害百姓的範圍多大,你的罪過就多大。這是兩方面,兩方面都有,看你是修善還是作惡。所以以前的人為什麼希求科第,為什麼希望去做官?做官,他要做善事很容易,像了凡這樣,他一個政策就不止修一萬件善事。以前,你看他,前面許三千件善事做十年,第二次又再許三千件的善事做四年,第三次許一萬件善事,因為他做官,一個好的政策,一萬件的善事,這一樁事情就都完成了,而且還超過了。像平民,想要修一萬件善事,很艱難的。過去,了凡還沒有做縣長的時候,不要說一萬件,三千件就修那麼久;現在做縣長,你看他,只有一個政策,他一萬件善事就圓滿了。所以講公門裡面好修善。反過來,你要作惡也容易。反過來,你如果嫌田租太少,我再把它加重一點,多收一點稅,這樣就變成你一念造成萬惡。道理就在此地。善惡就在這一念之間。

  在古時候,只有做官的人有這個地位、有這個權勢,他容易,作惡作善都方便,都很容易;一般人要作大善、大惡不太容易,沒有那個機會。現在這個時代跟古時候不一樣,現在這個時代,修大善、造大惡在很多很多行業裡面都能夠做到,不一定做官。而且最容易做得到的無過於現在所講的娛樂界,像電視媒體、演藝人員、影劇界、傳播公司,操作權超過帝王,超過國家的領袖,尤其是現在的衛星傳播、網路傳播。如果我們傳播是正面的、善行的,能夠啟發廣大的群眾,讓他能夠覺悟,讓他能夠知道斷惡修善、積功累德,你這一小時的播出超過袁了凡先生的萬善。現在看電視的人太多了,如果我們播放的節目是負面的,教導人殺、盜、淫妄,你這一小時的罪過就是阿鼻地獄。由此可知,現在的人要修大善,不必要去求功名,不必要去做大官,就有辦法修,也不必要掌大權,不必要!那一個行業裡面斷惡修善,比過去方便得太多了。這是我們要懂得,我們要知道。

  現代科技發達,在這一方面,可以提供我們一些方便。其次,像我們道場做VCD、錄音帶、印經書來流通,這也是人人都可以做。自己不方便做,委託道場做來流通,這都是可以修大善。你一片VCD是在講正法的,這一片流傳下去,VCD起碼可以用二百年,如果你不刻意損壞,可以用兩百年;也就是說這一、二百年當中有人聽到,聞到這個正法,他覺悟了,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了,就得力於你當時出錢做這一片的功德。現在我們每一個人要來修這個大功德、大善都非常容易!修這件善事是最大的善事,世出世間最大的善事就是勸人覺悟,這件善事是最大的,而且這件善事是超越時空,他的功德將來是無量無邊,這是真實的功德。這件善事比較少人知道去做,這件善事是屬於佛教教育,這個教育是正面的教育、正法的教育,傳統佛教正法的教育。這個現在沒有人知道去做,很少人知道去做,除非聽經明理的人,他會發心去做;如果沒有聽經、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人,他就不知道可以去做這件大善事、大功德。

  一般人做的善事,只是限於一般的救濟,這很多人做;或者建大廟、建大道場,這個大家比較捨得,大家比較會去做,這也是善事。但是這個善事是一時的,救濟是救濟一時的急難、一時的困難,沒有辦法解決根本的問題。要解決根本的問題要靠教育,佛陀的教育。佛陀,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,他是怎樣示現,就是四十九年每天講經說法教化眾生,一天講八小時。他沒有做其他的事情,就是講經教學,唯有講經教學,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。最大的問題就是生死的問題,生死的問題能夠解決,其他生活上一切問題,都是小問題,統統很容易解決,這才是慈悲救濟的大根大本。釋迦牟尼佛在世就是這樣示現給我們看,我們學佛應當向釋迦牟尼佛來學習,我們還是要走講經教學這個路線,這才是正確的。

  現在有人提倡原始佛教。什麼是原始佛教?原始佛教就是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世他的行誼,原始佛教就是每天講經說法,講經教學這才是原始的,原來就是這樣。所以我們在經典看到釋迦牟尼佛他是怎樣來示現的,我們頭腦要冷靜去思考這個問題。所以很多人提倡原始佛教,我們也不能盲目,有人講就跟著講,總是要依據經典,才是標準的。不能聽人講的,人講的不算數,一定要依經,做為我們修學的標準。所謂「依法不依人」,不管什麼人講的,在家、出家,身分地位多高,所講的與經典不相應,我們統統不可以採信,所以一定要以經為標準。現在有很多人提倡原始佛教,不是不好,實際上是不是真正照原始佛教去做?我們看起來,又不符合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的做法。譬如我們剛才講的,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,每天講;他的生活是托缽的生活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三衣一缽。現在有幾個人,照這樣去修,這樣在做。這都值得我們去反省的地方,我們要知道。我們能夠提供正法的傳播,這是無量無邊的功德。在我們末法時代,《楞嚴經》佛跟我們說「邪師說法如恆河沙」,講邪知邪見的法太多太多,你分不清楚,你不認識,不知不覺,發一個好心學佛,學得不對路,學錯誤、偏差了,自己不知道,以為自己學習是正確的,這就非常可惜。所以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,現在電視五花八門,有正面、有負面,實際上講負面多過於正面,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,吉凶禍福確實在我們一念之間。

  這個事情說清楚、說明白了,了凡先生也非常高興,聽到幻余禪師這番的開示,他心裡明瞭了,知道他做這件事,不但抵過萬善,實際上超過萬善了,當然心裡就歡喜,心就安了,不再像過去,擔心一萬件善事不知道要做多久,才能做圓滿。下面說:

  【吾即捐俸銀。】

  『俸銀』就是他的薪俸、他的薪水;『即』就是馬上。馬上將他的薪水捐獻出來。

  【請其就五臺山齋僧一萬而回向之。】

  他捐俸銀做什麼?就是請幻余禪師將這些錢拿回去五台山,山西五台山,拿去五台山齋僧。『齋僧』就是請出家人吃飯,供齋。請一萬個出家人來接受他的供養,這是好事情,以這個福來做迴向。所以供齋,在佛門來講,甚至一般來講,這都是有益無害,都是修福。你供養一萬個出家人,不管這個出家人是好的出家人、壞的出家人、持戒的出家人、破戒的出家人,都請。壞的出家人,你請他吃頓飯,這也有功德,這也有福報;而且這個當中還有聖賢僧來應供,那個功德就更大了。供齋,是一定要以平等心來供齋,這個功德最大,不能分別。凡是出家人,他都請,沒有分別。過去在傳記裡面我們看到,供僧、齋僧都有聖賢佛菩薩應化來應供。要如何才能夠讓聖賢佛菩薩來應供?一定要修清淨心、平等心來供齋,這才有感應。不能說這個師父跟我比較好,我就請他;那一間的,不認識他,我不要請他,來了也不招待,不要請他。這心就不平等,跟聖賢就沒有感應。尤其我們農曆七月是齋僧月,有很多同修發心齋僧,這很好!但是齋僧我們一定要知道修平等心。這個有利無弊,好的出家人你請他,不好的出家人你請他吃頓飯也是修福。

  如果你拿錢給他,拿很多錢給他,尤其拿大數目的錢,你自己就要看情形,看他做的是不是正確?是不是如法?做什麼事情?這就不一定是修福,如果是真的做弘法利生、弘揚正法,當然這功德無量無邊;如果不是弘揚正法,我們剛才說負面的,反而是造業,造罪業,不但沒有功德,反而造業。這不能不知道。齋僧,這是怎麼做都有利益的。齋僧還有另外一種方式,過去我在信義路蓮池閣,蓮池閣素菜餐廳的老闆也很發心,很歡喜供齋,我們道場念佛堂,他義務供齋二、三年都沒有收錢。凡是來念佛的人,在家、出家都供養,就跟這裡齋僧一樣,修福報。還有人,七月齋僧,他拿錢去寄放在蓮池閣的櫃台,他就放一些錢,有出家人來,都他招待,一個出家人(他那裡有打折)看多少錢,他發心來供齋。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,這也很平等,凡是有出家人去那裡吃飯,他都供養,錢他先去寄放在那裡。這個方式也是很好,也是很平等,沒有分別。這是齋僧。

  了凡在這裡用他的俸銀,就是他的薪水拿出來,請幻余禪師拿回去五台山,請一萬個出家人吃飯,這個也是很大的福報,以這個福來做迴向。前面兩個三千件善事做圓滿,都有一個迴向;現在這一萬件善事,他又齋僧一萬,一起做迴向,這又是一個階段。下面說:

  【孔公算余五十三歲有厄。】

  這是孔先生幫他算命,算他能夠活到五十三歲,八月十四日丑時就要死了。他的壽命只有到五十三歲,五十三歲這一年,他就要死了。

  【余未嘗祈壽。】

  『余』就是說他自己,並沒有特別求壽命。前面我們看,他發願所求的,求功名,求科第,沒有兒子,求生兒子,這個有求,但是他沒有求延壽,這個他沒求,雖然沒有求,也自動延壽。

  【是歲竟無恙。今六十九矣。】

  『是歲』就是五十三歲這一年,竟然平平安安度過,他沒有求壽命,沒有求延壽。他寫這本書的時候已經是六十九歲了,寫這本書的時候已經從寶坻知縣退休了,退下來。從這一句我們就知道,這四篇文章是他六十九歲那時候寫的。六十九歲的時候寫這四篇文章,就是要教導他的兒子天啟,教他的兒孫。

  【書曰。天難諶。命靡常。又云。惟命不於常。皆非誑語。】

  這是引用《書經》。四書五經,《書經》是其中的一本經。中國人對聖人講的話記載下來尊稱為經,所謂經就是他所說的都是事實、真理,不會因為時空有所改變,放諸四海皆準,拿去哪一個地方,都是一個標準,這才稱之為經。經就是不能改變的,因為它是真理,事實真相。《書經》裡面說『天難諶』,「天難諶」就是天道難信,為什麼?「以其命之不常也」,也就是說定數是會變的,命是會變化的,不是一成不變,是會變化的,不是恆常的。又說『惟命不於常』,天命無常,修德為要。不是固定的,固定的你就無法改變,好就好,壞就壞,就沒有辦法改變,這裡跟我們講「不於常」,就是說不是固定的,不是常常這樣,都不變的,不是,是可以改變的,這都不是妄語,不是虛誑的話。『皆非誑語』,就是不是假的,這是真的,確實可以改變,這些話都是真實話,決定不是妄語。所以說「天難諶,命靡常。又云:惟命不於常,皆非誑語」,這是《書經》裡面說的話。

  【吾於是而知。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。乃聖賢之言。若謂禍福惟天所命。則世俗之論矣。】

  『吾於是而知』,就是了凡他對於這個道理看清楚、看明白了。於是就要接受聖人的教誨,自己要知道改造命運,要知道主宰自己的命運,這個人是英雄豪傑。決定不能跟一般凡人一樣,一生隨命運的主宰,那就大錯特錯了。尤其不能再造作罪業,造作罪業,損自己的福,折自己的壽,這是愚痴到極處。縱然你是大富大貴,你的富貴可以久享,因為你造作不善,你的福打折了,壽命也減了,這是世間很愚痴的人。為什麼有的人大富大貴還去造作惡業?就是沒有接受聖賢、佛菩薩的教育,所以他無知、他不知道去造作惡業,這非常的可惜。因此人不能不受教育,尤其不能不受聖賢的教育,唯有受聖賢的教育才能夠明理,才能夠改造自己的命運,提升自己的境界。所以我們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,釋迦牟尼佛對於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。我們學佛的人也不例外,甚至出家了,是不是有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教育?這是值得我們自己去深思、去反省、去檢討的一件事情。

  我們再看下面。了凡講到這裡,總結就是禍福是自己求的,這是聖賢人的教誨。禍福都是你自己造作出來的,如果講禍福是命中注定的,這是世俗一般的言論,是錯誤的,是不可靠的。這是我們一般世間人講的,他不知道要如何去改造命運,一生只有受命運的束縛,無可奈何。所以說一切命中注定,這種的人生過得無意義。接著又再跟他兒子講:

  【汝之命未知若何。】

  了凡跟他兒子講:你的命運,不知道究竟如何?到底是好,還是不好?這個話的意思是這樣。下面都是假設的話,教他從一個反面的境界,要以什麼樣的心態才是正確的。

  【即命當榮顯。常作落寞想。】

  這是對他兒子講:即使你命中有富貴榮華,你是榮華富貴的命,但是自己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?自己要常常當作不得意的想法。這就是反面,現在在享受榮華富貴,要常常想到,我們如果在落寞的時候,就是說不得志的時候、不得意的時候,要常常想到這個情境。雖然現在是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,但是這個心要常常想到自己是在一個不得意、不得志的時候,用這種心態,這樣才不會造業。為什麼我們看到很多人享受榮華富貴會造惡業?因為他沒有這樣想,所以洋洋得意,很浪費,不知道惜福,沒多久福報就享盡了,福報享盡災難就現前,這就是沒有用這種心態去面對富貴的生活。所以我們看很多榮華富貴的人享福沒幾年,古時候講沒過三代,現在連一代都沒有辦法過,到晚年就沒有辦法過,甚至有的發財沒幾年就又虧得空空的。這什麼原因?沒福,福報不夠,有福來的時候,不知道繼續修福,機會失去,沒辦法了,要修沒有機會了。所以修福作善,有智慧的人能夠掌握這個機會盡心盡力去做,這是有智慧、有聰明的人。沒有智慧的人,機會在手上不知道去做,等到機會失去,要做已經沒有機會了,非常的可惜!這就是教他得意的時候,要常常想到不得意的時候。

  【即時當順利。常作拂逆想。】

  就是做事情很順利,還是當作不稱心的想法,自己就有個警覺心,絕對不可以得意忘形,得意忘形後面問題就來了。我們一般俗話講,順利的時候不能太囂張,你太過於囂張,後面就有不順利的事情來。這是從反面去想,這樣我們才會拿捏,做事情才不會得意忘形。

  【即眼前足食。常作貧窶想。即人相愛敬。常作恐懼想。即家世望重。常作卑下想。即學問頗優。常作淺陋想。】

  這是教他的兒子要學謙虛。你有得吃,也要常常作沒得吃來想。人家對你很敬愛,我們一般講受寵若驚,我們感覺得自己各方面德行都不夠,不值得人家對我們尊敬。所以《感應篇》也教我們「受寵若驚」,人對我們特別寵愛,我們這個心要常存恐懼想,恐怕自己沒有這個德行,不敢得意,也不敢貢高我慢。現在人家對我們尊敬,我們就高傲得不得了,眼睛就長在頭頂上去了,都看不起人家,這樣就完了,這個人前途就沒了。所以『即家世望重,常作卑下想』。你的家世,就是說你是在社會上地位很高的人,我們一般講貴族,「家世望重」,一般講貴族。你是生在貴族,高貴的家族,也是要常常作卑下想,很謙卑。『即學問頗優,常作淺陋想』,就是說自己的學問知識很高,但是要常常當作自己還是學習不夠、學得很淺,絕對不能自滿,以為自己很行,這樣就不能再進步了。這些教他的兒子謙虛。《易經》裡面說,六爻皆吉只有一個「謙」卦。《書經》裡面說得更好,「滿招損,謙受益」。一個人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,好的環境也好,不好的環境也好,都要謙虛,萬萬不可以傲慢。這一段話意義非常深刻。然後教他:

  【遠思揚祖宗之德。近思蓋父母之愆。上思報國之恩。下思造家之福。外思濟人之急。內思閑己之邪。】

  這六個『思』就是想,你要常常有這樣的想法。這六條,確實就是佛法裡面講的「正思惟」。人不能沒有正確的思想,正確的思想,這六條是標準。第一個,要常常想到光大祖宗之德,這一條是根本。我們的祖宗是誰?我們民族的祖宗,歷史上所記載的,從黃帝,堯、舜、禹、湯,文、武、周公,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宗。我們每一個家庭的祖宗都是承襲古聖先賢道統而來,這句話如果要用現代的話來說,要常常想到發揚光大中華文化。這個文化歷史非常悠久,這個文化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,人與大自然,人與天地鬼神,都應當互相尊重、互相敬愛、互相合作。要常常想這個、念這個,要如何把祖宗之德落實在現代社會生活當中,能夠利益現前的社會大眾。

  『近思蓋父母之愆』,這是說近的。比較遠的就是我們的祖宗、我們的祖先,祖先離我們比較遠、比較久。跟我們最近的,祖宗一直傳下來就是傳到我們父母,我們父母再傳到我們這裡。「蓋父母之愆」,就是說父母有什麼缺點、有什麼不好的事情,你掩蓋。中國古聖先賢常常教導我們,家醜不可外揚。為什麼?家庭裡面有些不善的事情,這也是難免的,如果常常說自己父母不好的事情給別人聽,外面的人對你的家庭自然就輕視,甚至引起他不善的企圖,來破壞你家庭和睦,諺語所謂「禍從口出」。家庭如是,社會也如是。今天社會為什麼這麼混亂?這個原因到底在哪裡?我們細細思惟,我們違背古聖先賢的教誨。古人所謂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」,我們眼前吃了大虧!老人言是什麼?老人教給我們,對社會、對人群應當隱惡揚善,看到別人不善的地方不說,絕不宣揚,也不把它放在心上;看到別人的好處,我們應當要讚揚。這種做法,使不善之人會感覺到自己慚愧,我做惡事,人家都能夠包容,都能原諒我;我做一點小小的善事,人家都來表揚、讚歎我。能夠激發大眾的廉恥心,激發大眾的慚愧心,這個社會才會有安定,世界才會有和平。現在我們眼前所看到的,在中國、在外國看到的,剛好相反。現在這個社會是隱善揚惡,惡的事情特別加以報導,善的事情往往都不講。這種做法,讓行善的人灰心,對作惡的人是莫大的鼓勵。社會動亂,世局不安,其來有自,有原因的。這是講到家庭,父母、兄弟有過失都要掩蓋;如果一味的掩蓋也是錯誤,也必須要勸導,勸導父母、兄弟改惡向善。這個勸導只是在家庭裡頭,絕對不是有外人在的場合當中,只要有外人在,我們決定是隱惡揚善。要記住古人的教誨,這樣做就對了。

  『上思報國之恩』,要常常想到報恩。佛教導學生,「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」。佛弟子天天念這個迴向偈,雖然口念,但是沒有落實。所以我們導師常說,不能夠把佛的教誨落實,我們用什麼迴向?只是口頭迴向,沒有實質的德行做迴向,這是自欺欺人,這是錯誤的。四重恩,第一個是父母之恩,第二個是老師之恩,第三個是國家之恩,第四是眾生之恩。這個恩德,眾生之恩,我們生活在世間,衣食住行都要靠大眾,人不能脫離人群獨立生活。人與人之間都有恩德,我們要常常懷念。怎麼來報答?奉獻自己的智慧,奉獻自己的德能,為國家、為社會服務,這就是具體報恩的行為。

  『下思造家之福』,這就是儒家教人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。「造家之福」,這是齊家,家庭裡頭要整整齊齊。整齊的標準是什麼?標準是「倫理」,倫理是一種天然的秩序。我們知道,社會有秩序,這個社會安定;國家有秩序,國家強盛;家庭有秩序,這個家庭一定興旺。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夫義婦聽,這是齊家天然的秩序,決定不是孔老夫子制定的、古聖先賢制定的,不是。你如果說,這是他們設定的,那就錯了。人家制定的,我為什麼一定要跟著別人走?一般人講,被人家牽著鼻子走。不是,孔老夫子絕對不會去控制人,絕對不會去牽人家的鼻子走,釋迦牟尼佛也絕對不會去為難人,他們所說的都是自然之道。用佛家術語來說,就是自性裡頭(你的真心、你的本性)本具的德能,本有的秩序,是天然的,是自然的,絕對不是人為的。

  這一集的時間到了,我們就報告到這裡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