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了凡四訓  悟道法師主講  (第十八集)  2003/3/21  華藏淨宗學會  檔名:WD19-004-0018

  《了凡四訓》。諸位觀眾,我們上一集講到,善有半有滿、有難有易。如果修善修得不圓滿,總是一些小善、半善,果報在來世。因為只有大善、滿善,才能改變我們自己這一生的業報,像了凡先生他做的,他改變了命運。有很多人修善積德,依舊被命運所轉,改不了命運,原因在此地;他斷惡斷得不乾淨,修善修得不圓滿,道理在此地。如果又再學佛,學佛的目的是要開悟,是要求明心見性,是要求往生淨土,前一集所講的這十六個字如果不能克服,就造成嚴重的障礙;不僅是明心見性被它障礙了,大徹大悟也被它障礙了,不僅如此,連我們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被它障礙了,我們不能不知。所以念佛的人多,往生的人少,原因在什麼地方?我們就明白了。接下來看「積善之方」最後的一段:

  【隨緣濟眾。其類至繁。約言其綱。大約有十。】

  這是了凡先生教導我們,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知道隨緣盡力的去行善。哪些是善事?他舉了十個例子。

  【第一與人為善。第二愛敬存心。第三成人之美。第四勸人為善。第五救人危急。第六興建大利。第七捨財作福。第八護持正法。第九敬重尊長。第十愛惜物命。】

  這十條,我們讀了以後,仔細想一想,確實有必要。而這十條在現前社會裡面,可以說是嚴重的缺乏。所以社會動亂不安,人心惶惶,確實是有道理的。這十條對我們的幫助很大,了凡先生往下是一條一條為我們說明。先說『與人為善』:

  【何謂與人為善。】

  這是舉古時候的一個例子。

  【昔舜在雷澤。見漁者皆取深潭厚澤。而老弱則漁於急流淺灘之中。惻然哀之。往而漁焉。】

  這是說舜王,大舜在年輕的時候。『雷澤』,這是湖的名字,就是有一個湖,在山東。在湖邊,當然打魚的人很多;『漁者』就是打魚的人。去打魚,這些年輕力壯的,都選擇比較好的地方去捕魚,水比較深,魚就比較多。大家就在相爭,年輕人比較有力氣的,他就去佔潭比較深的地點,他魚就抓得多。『老弱』就是年紀比較大的、身體比較弱的,搶不贏他,只好就在急流淺灘之處;這個地方魚就很少,很不容易抓到魚。舜看到這個情形,生了憐憫之心,這是年輕的人欺負老弱,不知道讓給年老的人,不知道禮讓,對不起老人。那怎麼辦?他也去捕魚,他捕魚以身作則,做一個榜樣給人看,他也不去講他。

  【見爭者。皆匿其過而不談。見有讓者。則揄揚而取法之。】

  『揄揚』就是表揚的意思,給他褒獎,給他讚歎,讓大家知道這個人做得很好,做得很對。他這個方法很好!看到有人在捕魚,有的時候互相爭執,在相爭,他一句話都不說。年輕人當然火氣旺盛,大家爭著到比較深的地方,魚抓得多。對於互相爭執的人,他就不講話,他一句話都不講他們。但是偶然看見一、二個會讓老人的,總是有一、二個人比較有修養的會讓老人,互相謙讓的,他如果看到互相謙讓的人,他就大加讚揚、讚歎,這個人做得很好!知道讓給年老的人,不會跟人互相爭執,這是很好的美德,就給他讚揚。人在互相爭執,他都不去講他,也不去責備他;見到相讓的人,他就讚歎。這就是帶動整個社會禮讓的風氣。果然他這樣一帶動,以身作則:

  【朞年。】

  過了一年,互相爭執的風氣改變過來了,大家都相讓。

  【皆以深潭厚澤相讓矣。】

  過了一年,由於舜的教化、感化,大家彼此都能夠互相相讓,不會再相爭了。下面講:

  【夫以舜之明哲。豈不能出一言教眾人哉。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轉之。此良工苦心也。】

  舜王確實有大智慧,他為什麼不用言教來開導大眾,而以身體力行做給大家看?做一個好榜樣給大家看?這其中的道理,我們要多想想。言教不如身教,有時候身教比言教更加重要,你教人做,你自己做不到,沒有人相信。尤其在今天的社會,一般大眾貪瞋痴慢的習氣,污染比古人不知道多多少倍,多好幾十倍都不止,十倍、百倍都恐怕不止。在那個時候,舜王在三、四千年前,那時候的民風,我們可以想像得到,還相當純樸,舜這種方法,一年就能夠收到效果。我們今天在這個時代,如果要效法大舜的精神,要採取大舜的方法,「以身作則」,恐怕一年的時間還收不到效果,至少也要十年。如果十年能夠收到效果就算很好了,十年收不到效果,二十年、三十年、四十年,持之以恆,必定能夠感化眾生。這是以舜的悲心、以舜的善巧方便做一個例子。我們生活中的事情以此類推,有一些事情就是你自己要先去做給人看,這樣人家才會接受。

  【吾輩處末世。】

  『末世』是佛法裡面講的「末法時期」。釋迦牟尼佛的法運,我們在經典上看到是一萬二千年。第一個一千年叫正法時期;第二個一千年叫做像法時期,像法就是相似正法,但是已經變質了,不像正法時期那麼純了,所以叫像法;像法一千年再過去,往後一萬年都稱為末法時期。我們現在末法時期已經過了一千年,了凡先生是明朝人,明朝距離我們現在是五百多年。所以了凡先生那個時代,在佛的法運已經是進入末法時代,末法時代經過四百多年,這個時候人心漸漸就薄了,沒有像以前的人心那麼純厚。這是特別提出來,我們這一輩的人,現在處在末世。

  【勿以己之長而蓋人。勿以己之善而形人。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。】

  這是了凡先生勸導我們,在末世千萬不要以自己的優點(你有好處,你有專長)去蓋過別人。別人有不善的事情,做不善的事情,現在做不善的人在社會太多太多了,我們自己雖然有行善,決定不可以用善來跟他做比較。我做多少善事,你一點都沒有做,這不可以。有時候別人能力不及我們,不可以把自己的能力去為難別人、去刁難別人,看不起人,這就是以自己的才能去壓別人、去蓋過別人。我們導師講到這裡,他也舉出道場有一位出家眾,這位出家眾,我也不講他的名,這個人能力很強。過去館長在的時候,館長對他做事情的能力也很讚歎,她說他一個人可以抵五個人,做事情確實有他的長處、他的優點。但是就是跟人不能相處,兩個就不能相處,跟什麼人都合不來、處不好。所以我們導師給他找了好幾個地方,找到圖文巴淨宗學院再進去一個旁邊都沒有人的別墅。以前也有一個居士跟他住,跟那個居士兩個也是不合,現在好像剩他一個人在住。這個方面,我們導師就開示,教他要學謙讓,為什麼跟人合不來?就是自己有一部分的才能,別人這方面如果跟不上他,他就會去傷人,在講話當中都會去傷人,講的話好像一支箭、好像一把刀刺到人心裡去。所以我們導師教他要學謙,謙讓,學忍讓。在山上住一年多,確實也有改善,確實也有反省,後來他知道,怎麼會跟別人處不來?就是他做事情速度太快,認真負責,別人如果跟不上他,他就看不習慣,看不下去。這就是『以己之多能而困人』,所以別人就跟他不能相處,不歡喜。如果一回頭,人家都可以接受,能夠歡喜,就願意和他相處。所以人貴自知,一定要知道自己毛病在哪裡,把自己的毛病改過來就好了,那才真正是一個善人。下面講:

  【收斂才智。若無若虛。見人過失。且涵容而掩覆之。一則令其可改。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。】

  這是教我們平常處事待人接物的態度,自己有才智,一定要收斂。你很有才能、有智慧,不能去誇耀,要收斂,要常常當作無才能這樣來想。這也是真的,縱然我們有才智,如果跟古聖先賢比,我們要跟他相比還差太遠,根本就無法比!我們這一點小才智是算什麼?你如果常常這樣想就不會以為自己很了不起。現代的人稍稍有一點能力就感覺到「值得驕傲」,這個錯了,這一值得驕傲,自己的德行完全都毀掉了,這是很大的過失;一定要收斂,要虛懷若谷。見到別人的過失,一定要包容、要掩蓋,看到別人有過失,不要宣揚出去,所謂是「隱惡揚善」。古人的教訓是真理,我們如果是這樣的態度對人,『一則令其可改』,一方面讓那個人慢慢覺悟、慢慢的回頭,給他有改過的機會;一則讓他自己知道有所顧忌,他作惡別人不是不知道,別人知道不去說他,能夠包容他,使他自己生起慚愧心,不敢再放縱。這是我們處世對人良好的態度。如果一個人他有什麼惡事,你一直跟他挖、一直跟他講,可能反效果,可能他愈做愈惡,這就錯誤了。所以不要去宣揚別人的過失,讓他有機會去改過,給他有改過的空間。下面講:

  【見人有微長可取。小善可錄。翻然舍己而從之。】

  這是隨緣度眾的祕訣。人家有很小的長處,就是有他的好處,有很小的善行,我們見到了,我們要捨去自己的立場,全心全力去幫助他。我的善行比他還要大,比他做得還要好,我暫時放下隨順他,讓他生歡喜心,幫助他、成就他,這才是真正的與人為善。這是看到人有一點好處、有一點小善,我們隨喜功德,《普賢行願品》講「隨喜功德」就是這樣做,幫助他。不管什麼人,都有他的優點跟缺點。所以夏蓮居老居士在法語裡面,他講:連小孩,年紀很小的,也有他的優點。孔老夫子還拜七歲孩童當老師。這說明什麼?每一個人,再惡的人也有他的優點在,善的人也有他的缺點。一般的凡人善惡都有,只是是善比較多,還是惡比較多;是善比較大,還是惡比較大,只是善惡多少、大小的比例而已。你要找一個完全都惡,連一點點善都沒有,要找這種人也找不到。在這個世間,你要找一個人一點過失都沒有,這也不可能,他如果一點過失都沒有就成佛了。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破,那一點也是他的過失,一直要到成就究竟圓滿佛果,才完全沒有過失。等覺菩薩尚且有一點過失,何況等覺菩薩以下,我們六道凡夫哪有可能都沒有過失?所以善的人也有他的過失在,再惡的人也有他善的地方,只是他的善較少、較小,只是可以這麼講。這樣才是我們六道裡面這些眾生事實的真相。下面講:

  【且為艷稱而廣述之。】

  看到人一點小善就跟他讚歎、讚美,希望他的善一直能夠增長。

  【凡日用間。發一言。行一事。全不為自己起念。全是為物立則。】

  什麼叫『為物立則』?我們如果說「人」,人的範圍有限;「物」可以包括人。我們今天講「動物」,可以包括人,人也是動物之一;但是講人就不包括動物。所以「物」的意思比「人」的意思廣泛得太多了。不但是為一切人做一個模範,「則」就是模範、就是榜樣,做一個好樣子,要為一切眾生做好樣子。一切眾生,範圍就包括得很廣了。

  【此大人天下為公之度也。】

  我們今天要改過,講修善、講積善,一定要懂這個道理,要從拓開心量做起。起心動念不要為自己,為天下,為世界,為社會,為眾生,決定沒有自己的念頭,這個人就稱為『大人』,這是真正的『天下為公』。

  所以最近我們導師也打電話回來交代我們這些弟子,不管做什麼事情,總是要考慮到社會大眾,不是只有考慮我們個人,也不是只有考慮我們這個道場,也不是只有考慮我們佛教,是要考慮到整個社會大眾。譬如人往生,現在的人,做兒女的人,有的連父母往生他都不聞不問,不管,不去探望,死了以後,沒有設靈堂。這在孝道方面來講,這是很不孝。所以我們導師特別交代,如果我們淨宗同修有父母往生,我們就要做一個模範給社會的人看。所以他早上還打電話特別來交代這個事情。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法,人過世一定要用世間的靈堂,不能把靈堂布置成佛堂。靈堂做佛堂,雖然佛法這方面是有了,但是世間法這方面就沒有。世間一般沒有學佛的人,還是學佛沒有深入的人,不知道孝親尊師,不知道慎終追遠,你如果沒有做世間的做法,這些世間人不懂得。所以有佛法也要有世間法。六祖在《壇經》也講過,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」;這個意思跟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法」,不違背世間法的常態,這是一種教學,我們一定要明瞭。這是我們導師他大慈大悲,他的苦心,念念為一切眾生,念念為社會大眾,做給社會大眾看,希望社會大眾能夠從這裡體會、覺悟。不是只有我們自己歡喜、我們要怎麼做就好。

  像這方面的理論,《了凡四訓》,尤其「積善之方」,善有真有假、有大有小、有難有易、有端有曲、有陰有陽、有偏有正、有半有滿,分析得非常的詳細。我們要深入才會知道,我們做事要怎麼做才是圓滿的,才是正確的。所以《了凡四訓》為什麼我們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一生極力提倡,道理就是在這裡。現在世間人,對於善惡分不清楚,往往將善看作惡,將惡看作善,將正確的事情看作不正確,不正確的看作正確的,自以為是。自己以為自己是對的,不跟人學習,不聽善知識的開導。善知識總是年紀比我們還大,經驗、閱歷、學問、道德比我們還高,我們要有一個恭敬心來學習,就是這裡講的謙德之心來接受,這樣我們才能夠學習到真正的佛法。第二段講:

  【何謂愛敬存心。】

  這一條非常重要!我們現前的社會,實在說就是缺乏愛心。現代人可以說把什麼叫做愛心忘掉了,這個不得了。佛法裡面講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,慈悲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愛心。這個愛心要有智慧做基礎,如果沒有智慧的愛心,感情用事,那就不是真的愛心,反過來對社會大眾有傷害。我們導師這個字,他也寫很多來跟人結緣。在新加坡也辦過千禧年溫馨晚會,在這個晚會送什麼?送愛心,他寫的墨寶印很多出來送人,連新加坡納丹總統都來現場參加。印尼總理他也送,美國的小布希總統他也送他一張愛心,現在在澳洲到處送,提醒全世界的人,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的人最缺乏的就是愛心。這個重要!不能只想自己不顧別人,唯有真誠愛護別人、愛護一切眾生,我們這個世界才能夠安定、才能夠真正和平,人民才能夠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。我們看底下的文章:

  【君子與小人。就形跡觀。常易相混。】

  這世間什麼人是君子?什麼人是小人?就形相上來看,很難看得出來,你看表面看不太出來。

  【惟一點存心處。則善惡懸絕。判然如黑白之相反。】

  如果從存心來看,君子跟小人完全不同。形相上雖然很難辨別,在存心這個地方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就像黑的與白的一樣,絕對不混雜,很容易就分辨得出來,就是看你的存心,你存什麼心?

  【故曰。君子所以異於人者。以其存心也。】

  為什麼他叫做君子?他的存心好,不為自己,為大眾,這就是君子。

  【君子所存之心。只是愛人敬人之心。】

  這個我們要知道,大聖大賢、諸佛菩薩,跟我們一般人有什麼兩樣?如果就形跡、日常生活工作上來看,實在講沒有兩樣。佛菩薩在我們這個世間,所示現的也是跟我們過同樣的生活,也沒有比較特別。差別在哪裡?唯在存心不同,存心,心態不同。諸佛菩薩、大聖大賢,他們所存的是愛敬之心,真誠的愛敬,平等的愛敬,佛菩薩的愛心是遍虛空法界。下面文說:

  【蓋人有親疏貴賤。有智愚賢不肖。萬品不齊。皆吾同胞。皆吾一體。】

  誰能夠懂這個道理?為什麼人間『萬品不齊』?人很多很多,『人有親疏貴賤』,有跟我們較親近的,有跟我們較疏遠的;有富貴的,有貧賤的,富貴是有地位的人,貧賤是沒有地位的人。有人有智慧,有人很傻沒有智慧;有賢人,有不肖,『不肖』就是都做不好的事情。「萬品不齊」,人,一般講「一樣米養百樣人」,照這裡講的,不只百樣,萬品,一萬樣。這是形容,實際上也不只一萬,一個人一個習氣。人雖然差別這麼多,『皆吾同胞』,都是一體。萬品不齊是習染不同,習性不一樣。習性從哪裡來的?無量劫善惡心行變現出來的,佛法叫做「業力」。業力不一樣,所以才有賢愚不肖。但是要知道這些人跟我們是一體,不管好人、壞人,「皆吾同胞」。這個事情如果不是大聖人教導我們,我們沒有辦法體會得到。孔子在《易經.繫辭傳》裡面說:「人以類聚,物以群分」,又告訴我們:「精氣為物,遊魂為變。」這些話都是跟我們說明萬物的本源,生命的來源,以及族類的來源,我們現在講族群,這是儒家講的。道家也說:「天地與我同根,萬物與我一體。」說法言詞不一樣,意思相同。佛家講: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。」所以你看儒、釋、道三家所說的,講宇宙的起源,生命的起源,萬物品類不齊的差別怎麼形成的,這些話都講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
  我們導師學佛很多年,他把佛菩薩聖賢的教誨,歸納寫成兩句。他這兩句是這樣寫的:「心性幻化虛空法界」,虛空法界從哪裡來的?心性幻化的,從我們心性變化出來的,《金剛經》上說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;「根身影現國土眾生」,我們這個身體,我們住的國土,今天所說的宇宙之間的星球,以及一切眾生,跟我們根身是一不是二,跟我們的身體是同一體。所以心性虛空法界一如,色身、國土、眾生不二。因此愛敬萬品,是真正自愛。「自愛」這二個字,今天有幾個人知道?人要自愛,要自愛就是要愛一切眾生。所以真正體會到「萬品不齊,皆吾同胞,皆吾一體」,這句話重要!

  【孰非當敬愛者。】

  哪一個不是我們敬愛的對象?所有的人都要尊敬、愛護。

  【愛敬眾人。即是愛敬聖賢。能通眾人之志。即是通聖賢之志。何者。聖賢之志。本欲斯世斯人。各得其所。】

  我們從這些地方去體會聖賢的大道。能夠『愛敬眾人』,了凡先生說,就是『愛敬聖賢』,就是愛敬佛菩薩,就是自愛。能通聖賢之志,通是明瞭,通達明瞭。『能通眾人之志,即是通聖賢之志』。「眾人之志」是什麼?都希望得到圓滿幸福的生活。不論是古人、現在人,中國人、外國人,確確實實不分國家、不分族群、不分宗教,哪一個人不希望自己過得幸福美滿?聖賢之志亦復如是。大聖大賢他們只有一個願望,那就是希望這個世界這些人各得其所。古聖先賢,我們看佛菩薩的教誨,再仔細觀察世間所有宗教的經典。一切宗教的經典,我們導師也接觸很多,他在講席當中也時常提起。他講我們世間人所崇奉的神聖、創教的教主,不管信仰哪一個宗教,沒有一個不是希求幫助這個世界眾生,希望這個世界眾生都能夠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,不但這一生得利益,來生得到更加殊勝的利益。一般宗教說來生生天堂,佛教勸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是聖賢之志。

  【吾合愛合敬。而安一世之人。即是為聖賢而安之也。】

  這個話說得好。聖賢之志要我們去推動,要我們去實行,我們一定要懂得『合愛合敬』。合誰?合諸佛菩薩的愛敬,合古聖先賢的愛敬,合各個宗教神明的愛敬,來做『安一世之人』。現前這個世間的人,我們全心全力幫助他,這就是為聖賢而安民哉。這幾年我們導師在海外推廣多元文化,跟世界上很多宗教領袖接觸,導師跟他們交談說到,一般宗教講「神愛世人」,這是宗教裡頭常常說的。神在哪裡?神要怎麼愛世人?今天世間人這麼苦,細心去想想,這句話太空洞、太抽象了。我們要反省,神要怎麼愛世人?我是宗教徒,我接受神之愛,神愛我,我要把神對我的愛,從我心裡再拓開去愛世人,我代表神愛世人,這樣神愛世人才能夠落實;我如果不發心代表神來愛世人,講神愛世人這句話,永遠是空洞的,永遠是個抽象的名詞。他們聽了我們導師這個說法,他們也都同意。

  導師講佛的大慈大悲,佛的大慈大悲在哪裡?釋迦牟尼佛離開我們這個世間,已經三千年了。你要是說他老人家當年在世間大慈大悲,我們還能講得通;他現在不在世了,這個大慈大悲在哪裡?在何處。所以佛的學生、佛的弟子,我們接受了佛的慈悲;我們怎麼接受?從經典裡面接受的。每天讀經,研究經教,依教奉行,這就是我們得到佛的慈悲加護,加持保護。我們得到了,得到以後,應當從我們自己的內心,把佛的慈悲心變成自己的慈悲心,來對待一切眾生,落實佛菩薩的大慈大悲。要我們自己去做!我們見到觀世音菩薩像,絕對不是懇求觀世音菩薩慈悲我,這不可能的。泥塑、木雕、彩畫的菩薩像,它怎麼有辦法保佑你?所謂是「泥菩薩過江,自身難保」。我們要發揚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、救苦救難的心行,見到觀世音菩薩像,想到「我就是觀世音菩薩,我要學習觀世音菩薩,我效法觀世音菩薩」,是這個意思。這是佛法教學的正理,要懂得。我如果不做觀世音菩薩,只造一個觀世音菩薩的像,以為觀世音菩薩就會保佑我,這大錯特錯!

  所以此地講的這十種善,愛敬存心是根本,沒有愛敬存心,其餘九條都做不到;九條你去做,都是假善,不是真善。前面了凡先生跟我們講了八條,是假不是真的,你是曲不是直,是半不是滿,你是小不是大。所以關鍵在存心,存心一定是無私無我。真誠平等的敬愛一切眾生。諸佛菩薩大聖大賢的大道,我們就得到真傳了,真傳就是真誠的愛心。第三段:

  【何謂成人之美。】

  他先舉個例子說:

  【玉之在石。】

  『玉』,世間人都非常喜歡,愛寶玉;中國人愛玉,外國人愛鑽石。鑽石跟玉都在石頭裡面,還沒有開採的時候:

  【抵擲則瓦礫。】

  就是說玉是在石頭裡面,你如果把它擲到地上,跟一般磚頭、破瓦同樣,沒有兩樣,沒價值。

  【追琢則圭璋。】

  玉在石頭裡,你拿來把它琢磨、雕刻,它就變成了寶物。『圭璋』是玉器。看到玉器,人人喜愛。

  【故凡見人行一善事。或其人志可取而資可進。皆須誘掖而成就之。】

  我們看到一個人做一樁善事,這個善事可取,看到這個人很有志向,稟賦還很好,謙虛、恭敬,能夠接受別人的教誨,這種人就是人才。人才的標準就是在這裡,他能夠謙虛、恭敬。謙虛就是說他的態度能夠接受,能接受你的教誨,這才是人才。我們要認識人才,要愛才,要惜才,要成就人才,你要成就他。這是善事裡面最大的善事,積功累德裡頭最大的功德,我們要懂。這個人的志向可取,稟賦可取,就是他有這個條件,我們就要幫助他。沒有這個條件,當然就沒有辦法,有這個條件一定要幫助他。『誘掖』就是幫助他、獎勵他、扶持他,我們一般講輔導他,你有義務去幫助他。因為玉在石頭裡面,你如果沒有用心,用苦心去給它琢磨,沒有辦法變成一個好的玉器。所以《三字經》講,「玉不琢,不成器。」玉,你如果不去雕刻它、不去琢磨它,沒有辦法成一個寶器。人才也是一樣,不是沒有人才,人才要像玉一樣,你要用苦心,要有耐心,要有長遠心,去輔導、幫助他,這個人才才有辦法培養出來。所以培養一個人才不是三天、五天,也不是三年、五年,十年能夠培養一個人才就非常不容易了。這就是要有人發心來培養,培養人才的人,下的苦心很多,一般的人不會了解,也不知道。下面講:

  【或為之獎借。或為之維持。或為白其誣而分其謗。務使之成立而後已。】

  善人在這個社會生存很不容易,為什麼?善人必定會跟不善的人對立。不是善人願意跟不善的人對立,不是;善人能夠去包容不善的人,但是不善的人他沒有辦法去包容善人,所以不善的人跟善的人就對立起來,是這樣。這一對立,當然免不了有誤會、有毀謗,甚至於陷害,讓善人在社會上無立足之地,這個就很可悲!這個社會如果多一個善人,這個社會多一分的安定,眾生多一分的福報;如果減一個善人,減一分的安定,眾生減一分的福報。所以對善人我們要護持。我們如果發現有這些事情,就是說他被人冤枉,『為白其誣』,「誣」就是誣告,被人毀謗、冤枉,我們要想方法幫助他。甚至代替他被毀謗,幫他分攤,減輕別人對他的毀謗,古人叫「分謗」。大家都在毀謗你,我幫你分攤一些被人的毀謗,所以講『分其謗』。這是志士仁人才能夠做得到,普通人做不到,務必要使他在社會上能夠安身立足,能夠發揚光大他的善業『而後已』;「而後已」,我們才算是盡心盡力。接著為我們說:

  【大抵人各惡其非類。鄉人之善者少。不善者多。善人在俗。亦難自立。】

  這種情形,自古以來,都是這樣的。我們導師在講席中也講過,他是聽到一些同修來跟他報告,現在學校裡面的學生常常欺負新來的同學,欺負不同族群的同學。這種情形就是這裡講的,犯了這裡所講的毛病,『大抵人各惡其非類』。就是說跟他不同族群,人都會這樣,族群互相排斥。像我們台灣就有這個情形,這個外省人,那個本省人,這個河洛人,那個客家人。他就去分,不同的族類,他就去排斥,互相排斥,這都是犯了這裡講的毛病,這就是心量太小。在這個當中,不管他是哪個族群的人,我們不能分。如果這個同學確實他有德行、有智慧,他很有能力,不管他是哪一族的人,本省也好,外省也好,客家人也好,河洛人也好,原住民也好,我們就應該怎樣?應該要幫助他。同學當中有一些明白的人,我們一般講打抱不平的這些同學,仗義來分擔他的毀謗,分擔別人對他的壓力,讓他能夠安心在這個學校讀書求學,完成他的學業。這是好事,應該要這樣做。這是一個例子。下面說:

  【且豪傑錚錚。不甚修形跡。多易指摘。】

  這也確實如此,真正有大智的人往往不修邊幅。不修邊幅就是講人與人往來他比較隨便,有時候比較不拘小節,在一些場合當中,當然就容易受到別人的指責。人家就會批評、會指責他,所謂「雞蛋裡面挑骨頭」,雞蛋裡面要挑骨頭,當然是沒有骨頭可以挑,你沒有過失,人家還會造一些謠言。有一些豪傑,他在形跡上不是做得很端正,如果有一些小缺點,就會被人抓住他的把柄,借題發揮。抓住把柄來發揮,來毀謗你,來侮辱你、傷害你。像這種事情,自古以來,我們都常常看到、常常聽到。

  【故善事常易敗。】

  你想要做一樁好事,好事多磨,障礙你的人很多。我們導師講過,在新加坡希望建一個彌陀村,照顧這些年老的人,讓這些人每天有機會聽經、有機會念佛。三、四年當中到處找地方,地方有找到,最後都被人破壞了,真的就是這裡講的『善事常易敗』,好事很容易失敗,就是說障礙的人太多,障礙的因緣很多。

  【而善人常得謗。】

  好人常常遭人毀謗。我們導師他就講,他一生就是在毀謗裡面成長的,幾十年來沒有離開別人的毀謗。他講他對於毀謗他的人,他都很尊敬他,他絕對不辯解,因為毀謗是毀謗,並沒有妨害他每天講經說法。一般同修聽到這些毀謗就不來聽經,那是他個人的事情。所以導師講,他的道場「來者不拒,去者不留」,來不拒絕,要去也不強留他,所以各有因緣。這是我們導師他講到這段,有這個深深的體會,當然我個人也都有這個體會。這一集的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這裡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