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清淨平等覺  (第十六集)  檔名:29-519-0016

  在《華嚴經》,你看善財一生圓滿菩提,他在文殊菩薩這裡得根本智,我們要懂得,他得清淨心、得平等性,覺了。也就是《無量壽經》經題上「清淨平等覺」,他統統得到了,也就是他把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,清淨平等覺得到了。得到之後,落實在日常生活,落實在工作,為什麼?肉身還在這個世間,這個身體還沒有丟掉;換句話說,你還得生活、還得穿衣吃飯、還得工作,所以他能把清淨平等覺落實在生活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那是什麼?那就是五十三參。我們從早到晚,你看你接觸這個社會就是五十三參。他把這個社會形形色色分為五十三類,你這一接觸,智慧它就起作用,那叫後得智。後得智是什麼?後得智是根本智的起作用。起作用是靈活極了,它不是呆板的,活活潑潑,面面圓融,中國人講八面玲瓏,得大自在,《華嚴》上說的,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這個境界現前了。到最後,最後歸到哪裡?最後到極樂世界去了。你看他參學的時候,第一個,先入為主,德雲比丘。德雲比丘修什麼?修般舟三昧,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,這就是說明善財童子修哪個法門?修念佛法門。頭一個老師!第五十三位是普賢菩薩,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。你看看一個開頭、一個結束,你就曉得善財修什麼法門,清楚了。善財是老師的好學生,文殊菩薩發願求生淨土,普賢菩薩也是發願求生淨土,學生跟著老師一起修淨土,好學生!

  所以淨土就是《無量壽經》。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到最後歸哪裡?歸《無量壽經》,所以《無量壽經》就變成第一經,真正的第一經。《無量壽經》四十八品,我們要繼續不斷去找它,哪個第一?四十八品裡面,哪一品經文是最重要的一品?當然是第六品。第六品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,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述,是阿彌陀佛因地上發的四十八願。這四十八願,四十八條,哪一條最重要?古大德給我們說出來了,第十八願。十八願是臨命終時一念、十念都能往生極樂世界,這還得了!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應化到無量無邊諸佛國土裡面的十法界、六道,用什麼來教化眾生、接引眾生,幫助眾生一生成佛?都是這個法門。換句話說,淨土三經,《無量壽經》、《彌陀經》、《觀無量壽佛經》,是一切諸佛菩薩在十法界、在六道度眾生一定要講的,這是他主要的度眾生的方式,其他一切經教那是附帶的,這是最主要的,我們得有這個認識。為什麼講其他的?他不相信淨土,他不能接受,他喜歡別的。喜歡什麼我就給你講什麼,講到最後統統歸到這裡,這妙不可言!無論是宗門教下,你看禪宗一些大德,到晚年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的,《往生傳》裡頭很多;華嚴宗的不必說了,十大願王導歸極樂;天台宗智者大師,他自己修行是依《觀無量壽經》,又稱《十六觀經》,他是往生極樂世界的。我們從這些祖師大德就認識這個法門、認識這部經典,所以它真的是一乘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002 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