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好?  (第一七O集)  檔名:29-519-0170

  所以我執是嚴重的障礙,起心動念都想到我,這個事情很麻煩。能不能把念頭轉一轉,起心動念都想人,想別人、想社會,想這些苦難眾生,我們怎樣去幫助他們?你說我沒有能力幫助他們,那是假的,那你完全錯了。我用什麼能力?我只要學好,學好樣子、做好樣子就是幫助社會,就是幫助一切眾生。眾生求自樂,我不求自樂;眾生念念為我,我念念為別人。做得到,不是做不到,這要智慧,有智慧的人就做到。沒有智慧的人,自私自利,搞名聞利養,貪圖享受五欲六塵,離不開貪瞋痴慢,這樣的人出不了六道輪迴,縱然是念佛也不能往生,他跟佛結個緣,結了善緣,這一生不能往生。所以這是先決條件,生活一切隨緣,絕不計較。

  第二「依慈悲門」,這個門是法門,就是修行的方法,「拔一切眾生苦,遠離無安眾生心故」。末後這句話重要,不能叫眾生心不安,叫眾生心不安,這個與菩提心相違背。這就是拔苦的心,看到眾生有苦難要幫忙他。最大的苦是什麼?心情不安,這很痛苦,妄念太多,患得患失。我們看看像這種情形在這個社會上多不多?到處都是。尤其在近代這個社會,倫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學沒有了,人學會什麼?學會貪婪,欲海無邊。那個貪心膨脹,膨脹到最後,佛在《楞嚴經》上告訴我們,貪心跟水有感應,海水上漲,把地球表面的陸地全部淹掉,這是貪心膨脹最後的結果。我們在美國看到,他們畫的將來世界的地圖,南北極的冰完全融化,科學家告訴我們,海水會上升五十米,現在海拔五十米以下的全都淹掉。科學家知道,也認為很有可能,沒有法子解決這個問題。地球溫度不斷在上升,溫度上升是屬於瞋恚,海水上漲屬於貪婪,這是地球上大災難。怎麼來的?居住在地球上的人貪瞋痴慢造出來的。心裡面貢高傲慢不平,這個造成地震,愚痴造成風災。有沒有道理?有道理。

  佛經上講的道理太深了,很難得,現在科學家把它證明了,現在有科學的根據。大乘佛法裡面講,整個宇宙是個有機體,是活的,整個宇宙是活的。從什麼地方講起?佛法講一微塵,一微塵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原子、電子、基本粒子,這是物質裡頭最小的。物質是色,色的後面受想行識,佛家講五蘊。即使一個粒子,比原子、電子還小,我們身體就是一堆這些粒子組成的,每個粒子都有受想行識,佛法裡面講阿賴耶。法相宗講,宇宙之間什麼也沒有,就是識,這叫唯識,這是真的。識是什麼?識是物質、精神混合的東西。你說我們人,大家容易明白,我們的前五識,眼耳鼻舌身,它有感受,它有接受的能力,第六識是思想、分別,第七識是執著,阿賴耶是記憶,就像記憶的倉庫一樣。這些年日本江本勝博士發現,水,他做了十幾年的實驗,水是礦物,水能看、能聽、能懂得人的意思,它有反應,這個說明了水是有機體。最近又有個信息,同學們下載給我,我才看了一遍,一遍不行,總得看個十幾遍,印象才能深刻。說水還有記憶,記憶就是阿賴耶識,這就證明了,基本的粒子裡頭具足色受想行識。整個宇宙是活的,任何物質現象都是基本粒子組合的,每個基本粒子裡頭都具足色受想行識。色是物質,受想行識是它的作用,這是心法。

  那麼我們要想到,我們這個身體是多少個原子、電子組成的?這個數目要去問科學家,數目太大了。每個原子、每個粒子統統有色受想行識,組成這個人,整個也是一個色受想行識,分到最微細的,還是色受想行識。有受想行識,我們的起心動念,山河大地知道、樹木花草知道、自然現象知道,我們起個善念,它有善的回應,起個惡念它就有不善的回應。今天我們地球上居民,起的念頭都是貪瞋痴慢疑,都是損人利己,所以地球上災難多。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好?那個地方的居民,天天阿彌陀佛在教化,一切諸佛菩薩都到那裡去教學,所以那個地方的人,沒有一個人有惡念,更沒有一個人有不善的行為。所以它信息好,樹木花草、山河大地統統都好,沒有一樣不好,這就是大經上講的境隨心轉。我們同學當中也有人真的拜佛求福,問這災難來的時候用什麼方法來化解災難?聽說佛菩薩的指示四個字,講經教學。你說有沒有道理?原來西方極樂世界天天講經教學,沒有中斷。

  這是我們前幾年在湯池做的實驗,證明什麼?人民是教得好的。只要人的念頭轉了,不再造惡,念念與性德相應。在中國,古聖先賢教給我們,能與孝道相應,與五倫相應、五常相應、四維八德相應,智慧的教育,慈悲的教育,這個世界上什麼災難都沒有。你個人呢?你個人什麼病痛也沒有了,年歲年年增長,可是年年健康,決定不會衰老。什麼原因?相隨心轉,你的心善良,道理在此地。境隨心轉,環境,我們大環境是地球,再往外面,大環境是我們太陽系、銀河系,都是我們生活環境,念頭好全都好,念頭不好都會出事情。這個星球要脫離軌道了,那真叫大災難,那就不是小災難。能不能叫星球不脫離軌道?能,只要回歸到倫理道德,就不會出問題。這都是真的,你得相信,你要相信老人言才行。佛菩薩是老人,孔子、孟子是老人,他們不騙人,為什麼?他們名聞利養什麼都不要。尤其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的,你看他生活多簡單,三衣一缽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名聞利養邊都不沾,他為什麼要騙你?沒有理由。你相信,你有福,你依教奉行,你就超越,你靈性提升了。所以菩薩所在之處,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023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