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太上感應篇  (第十五集)  2002/9/8  華藏淨宗學會  檔名:WD19-003-0015

  《太上感應篇》

  上一集說到「忠孝」。在淨土三經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三福的第一福,一開頭就是教我們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,佛法不管你修學哪個法門,三福的第一福是人天福報,是基礎,也就是三善道的福報,這是最低的水準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這樣才能保住人身,修得更好的可以生天享天福。第二條是小乘的福報,聲聞、緣覺,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這三句話。第三條是大乘菩薩的福報,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,也是四句。總共十一句,佛最後做了一個結論,這十一句是「三世諸佛淨業正因」,這就說盡了。三世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

  人要修行作佛,我們知道三世諸佛所修的法門不一樣,就像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,每個人修每個人的法門,都能夠成佛道,「殊途同歸,法門平等」,意思都是講這個。無量無邊的法門都能夠圓成佛道,但是都建立在「三福」的基礎上,離開「三福」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不能成就。

  所以修行開始是個「孝」,到圓滿還是孝道,佛法沒有說別的,自始至終,行孝、盡孝而已,有幾個人可以了解這個道理!為什麼不了解?我們四眾弟子沒盡到責任,特別是出家的弟子,沒有對人說清楚,自己也沒做到,連「孝」的概念都沒有。孝的本意,就是圓圓滿滿的自性;孝的真諦,就是佛法當中常講的「一心一念」。所以我們要把這個字認識清楚,然後再來研究討論這個理念要怎樣落實在生活上,那就是行孝。要怎樣落實在佛法修學上?如果大家把這個道理搞清楚,事實真相了解了,我們深深相信九法界一切眾生,沒有一個不願意皈依佛法的。皈依佛法是皈依什麼?皈依孝道。沒有一個不尊敬師長,用師道來圓滿孝道。孝是本體,師道是智慧,我們的法身慧命得自於老師,由於法身慧命才完成孝道,這個道理要懂。

  這個字我們要多講一些,這個字的含義無限的深廣,它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的大總持法門,也就是說橫遍十方,豎窮三際,都包括在這個符號之中,佛法就是從這個地方建立起來的。所以佛法以孝開始,還是以孝為終結,諸佛菩薩教人,無非是盡孝、行孝而已。所以在淨業三福裡面,第一個就教導我們「孝養父母」,這是教導我們要行孝、盡孝。從什麼地方落實?從孝養父母落實,然後擴大到孝養一切眾生。《菩薩戒經》裡,世尊明白告訴我們「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」,這是把孝養父母擴大,擴大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那才能真正盡孝。所以誰能夠圓圓滿滿的盡孝?一定到如來果地上才做得圓滿,等覺菩薩還沒有達到究竟圓滿。由此可知,學佛就是學一個「孝」字,就是學一個「忠」字,佛法沒有別的,忠孝而已。

  父母對我們恩德太大了,我們的生命得自於父母,所以孝養父母是天經地義,這才算是一個人。從這個基礎上修學,才能成菩薩、成佛。我們以孝養父母的心,擴大到孝養一切眾生,就成佛了。

  儒家說得好,「養父母之身命」,就是父母的物質生活要照顧,使他的生活沒有缺乏。進一步還要懂得「養父母之心」,要讓父母沒有憂慮,沒有煩惱,心情愉快,要做到這點就要「順」,如果不順,父母就生煩惱,就有憂慮。所以「孝」這個字要落實實在不容易,就是要順,要孝順,順父母才沒煩惱。如果沒有真誠的心,我們平常說「至善之心」、「純孝之心」、「純敬之心」,這個字就很不容易落實,總而言之,要用真心。

  還要知道「養父母之志」,父母之志是什麼?就是父母對你的期望。父母的志是希望你升官發財,有的眼光看得較遠的,中國人所謂是「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」,用現在的話來講,就是希望你能夠出人頭地、榮宗耀祖。你如果有成就,在這個社會上,你的祖先也有光榮,連祖宗、連這個家族的族人都以你為榮,這是古時候一般做父母對兒女的期望。如果父母覺悟了,他對你的期望是希望你能作佛、作菩薩,達到真實究竟的圓滿,我們能不能令父母不失望?

  作佛、作菩薩,無論什麼身分,無論什麼樣的行業都可以做到。作佛,不一定是指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那個佛相,維摩居士現在家佛相;豐干和尚、寒山、拾得現的是跟普通人一樣的形相;我們今天講道場的義工,示現義工的形相,跟普通人一樣,仔細觀察他們,確實是菩薩行,確實是個佛相。觀世音菩薩說「三十二應」,三十二種佛相,三十二類的菩薩行,示現各種不同的身分。所以任何身分,任何的行業,都可以作菩薩,都可以作佛。

  作菩薩、作佛跟凡夫有什麼不一樣?我們每天讀誦大乘經典,天天研究討論,應當有相當深刻的印象。佛菩薩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佛菩薩只有一個真誠的心,純善的心,純是愛人的心,愛一切眾生,純是為一切眾生服務的心,沒有一念為自己,念念想到社會的安定、世界和平、一切眾生真實的幸福,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與佛法所說的「五戒十善」圓滿的相應。所以「十善業道」我們決定不能夠輕易看過,十善業道的圓滿才是大孝,孝道的圓滿,佛道的圓滿。

  所以我們曾經看過許許多多的佛像,彩畫的佛像,佛頂上有圓光,圓光上面寫了三個字,多半是梵文寫的,也有用華文寫的,這三個字是「唵、阿、吽」,諸位看到會念。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?就是十善業道的圓滿。「身、語、意」,唵是身,阿是語,吽是意業,這三個字是代表三業清淨。十善業道裡面跟我們講身三、口四、意三,你是不是真正做到圓滿清淨了?諸佛菩薩修的就是這三個字,學的也是這三樁事情,圓滿的還是這三樁事情。我們要曉得我們學佛學的是什麼,如果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與這個完全相違背,我們不是在學佛,不是在學佛就是在造業,我們應當要清楚,應當要明瞭。

  所以學佛要從做人開始。學佛首先要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捨得乾乾淨淨,功夫才會得力。念念為眾生,為佛法,為佛法久住世間。

  我們不但世間法要放下,連佛法也要放下,也要捨得乾乾淨淨、一塵不染,這樣我們才會有成就。有一絲毫的染著,就是我們最大的障礙,不但佛法不能成就,世法也不能成就,不能成就就是造無量無邊的罪業。這裡頭的因因果果,《感應篇》說得太多了,我們不能不知道,也不能不留意。

  至於孝行的細節太多了,說之不盡,但是也要提個綱領。要怎樣奉事父母?要怎樣對待兄弟?要怎樣和睦宗族?要怎樣給社會、給眾生帶來安定和平?這些都離不開「孝」這個字,都是屬於孝行的法典。

  所以「孝之體」就是一念圓滿的自性,「孝之相」就是世出世間的大聖大賢。「孝」這個字的範圍,虛空法界一切都包含在其中。「孝之行」也是儒家講的「止於至善」,在佛法裡就是佛行、菩薩行。如何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?我們如何來學習?我們前面提了一個綱領,佛教導我們從「孝親尊師」落實,知道孝養父母。

  「養父母之身」,要細心的關懷。父母年歲大的,照顧父母就像照顧嬰兒一樣,要謹慎,要細心,飲食起居都要留意。在《禮記》裡面,我們看到關於養老的這些教誨很多,尤其是飲食方面,一定要選擇他生理所需要的,這個一定要懂得。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不相同,需要的養分也不一樣,但是總的原則,就是要容易消化的,容易吸收的。現在比過去進步多了,體格檢查比較方便,檢查之後知道他缺乏什麼,需要哪些營養,在飲食裡頭要如何配合,這是養身,養父母之身。

  再來是「養父母之心」,父母對於兒孫、對於親戚朋友沒有不愛護的,沒有不關心的,總是希望兒女、希望親朋好友都能夠生活過得很好,事業都能出人頭地。人年歲愈大愈慈悲,因為他自己很清楚來日不多了,時間不久了,知道自己這一生已經過去了,所以他的期望都是落實在兒孫年輕人的身上。心地真誠慈悲,我們平常講「老婆心切」,老婆就是老太婆,他們的心真正善良,縱然過去做了很多錯誤的事情,但是到年紀老了,也都知道懺悔,也都知道回頭,年輕人就很困難。到晚年容易回頭,晚年聞法修行成就的人,我們也看到不少,年歲大才聞到佛法,才回頭來修行,有成就的確實也不少,他們接觸佛法的時間不長,念佛時間很短,但是往生瑞相希有,這個道理就是他們真正懺悔,這個道理我們知道,古往今來,我們看到六十歲以上的人,修行成就的很多。修行真正有成就,這是大孝,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了,如何幫助這些修行人,這個意義就不一樣了。

  所以要懂得如何去養父母之心,要知道父母的希望,不要辜負父母、辜負老師。老師對學生的期望,跟父母對兒女的期望沒有兩樣,所以中國古禮,學生對老師那分感恩,跟對父母沒有差別,只是在喪禮對父母有孝服,對老師沒有孝服,除這點之外,其他就都沒兩樣了。人一生能夠生在感恩的世界,這是真正有價值、有意義。真正明白這個道理,在學校念書的少年時代,父母、老師都希望你有很好的成績表現,你書念得不好,父母憂慮,那就是不孝;品行不好,父母也憂慮。孝子時時刻刻要讓父母心情愉快,換句話說,每樣都要做得讓父母能夠歡喜。與同學之間不能和睦相處,是不孝;不聽老師的教誨,是不孝。我們有沒有做到?我們的童年已經過去了,想想看有幾個人做得到?做不到也不能怪你,為什麼?佛法是講道理的,合情合理合法,小的時候沒人教,沒人教怎麼會懂得!沒有人教,你自己會懂,這不是普通人,你是佛菩薩再來的,不是凡人,沒有人教導你,你自己就會,這不是普通人。成年之後,你有了家室,家室要和睦。家室不和,父母憂心;兄弟不和,妯娌不和,哪樣不讓父母操心!所以父母對於兒孫都操心,操心一輩子,臨終還掛在心裡,誰能夠了解?到你自己年老的時候,你就會覺悟到了。

  由此可知,孝行也是充滿了宇宙,也是遍虛空法界,不但孝心是圓滿的,孝行也是圓滿的。我們在佛經裡面看到,諸佛菩薩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,我們讀過觀世音菩薩所謂「千處祈求千處應」,那是什麼?孝行,盡孝而已。我們學佛,如果連這些基本的道理都不懂,佛經就白讀了。做佛的學生沒有別的,佛教我們的,教給我們孝道,教給我們盡孝而已,諸佛菩薩所示現的就是這樁事情。懂得孝道的人,行孝、盡孝的人,念念普度眾生,行行都給世間人做好榜樣。所以我們對於諸佛菩薩、歷代祖師,要細心體會他們住世的行誼,向他們學習。韓館長往生的時候,她也有說好幾句話,說出家人能做出家人的好榜樣,在家人能做在家人的好榜樣,道場能做一切道場的好榜樣,這是盡孝,這是行孝,這是佛心,是菩薩行。

  《感應篇》在一千多字的文字當中,最重要的一句就是:

  【忠孝友悌。】

  就是這句,這句可以說是全篇的核心,關係非常之大。一個人在社會上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大道理,都在這一句;出家人修行、開悟、證果、作菩薩、作佛,關鍵也在這四個字。所以世出世間的聖人,他們的目的願望,無非是希望一切眾生相親相愛、和睦相處。可是一切眾生族類果報不相同,這些差別是從哪裡來的?是從他的過去、現前的因行不相同。所以從果上我們可以看到因,從因上可以看到果,這個人就有智慧了。這樁事情要真正達到目的,政治做不到。釋迦牟尼佛以王子的身分,政治若可以達到這個目的,他可以做國王,他知道政治達不到,武力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。我們在經典看到,釋迦牟尼佛年輕的時候武藝高強,他可以當將軍,可以做統帥,他放棄了,他知道這個事情武力達不到,現代人說的經濟、科學技術都做不到,唯一的方法,能夠收到好的效果,只有教育,所以釋迦牟尼佛選定社會教育這個工作,一心一意從事社會教育,這是佛做給我們看的。

  儒家的教學目的,是教人作聖作賢,佛家教學的目的是教你作佛、作菩薩。佛家的教學自始至終,實在講就是三樁事情,第一樁事情就是教人斷惡修善,第二樁教人破迷開悟,第三樁教人轉凡成聖。什麼是聖?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,通達因緣果報的事理,這個人就叫做聖人,這個人就叫做聖,就叫做佛。我們再看下面這一句,《感應篇》接下來一句是:

  【正己化人。】

  前面所講的都是完成自己的德行,目的就是幫助別人。自己的智慧德行沒成就,就不能教化眾生,所以想教化眾生,自己先要修好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無論是古代的中國人,中國的古聖先賢,印度的這些佛菩薩,每個人都是這個做法,這就是先修自己,『正己』就是修自己,修自己才能夠去感化別人,所以在本文裡,這句以下就是化他,這句是總說。

  《彙編》裡面也註得很詳細,它解釋這兩個字,什麼叫做正?「確不可易」,這是正;「化者,自然而然」,這兩句話說得很好。「正」是堅定的信心、堅定的願心,我們的信願是在求道,是在求證果。什麼是證果?在佛法裡面,阿羅漢是證果,菩薩是證果,佛是證果。要想求得證果,要先斷煩惱,煩惱習氣沒斷,我們修學就沒成績可言。大家都知道,見思煩惱斷掉了,才能夠證得阿羅漢,我們縱然斷不了,要向斷煩惱這條路去走,一定要做到煩惱減輕了,我們功夫才會有成就。煩惱一年比一年輕,一個月比一個月少,你的生活就幸福、就自在、就快樂了,佛法裡面說「法喜充滿」,那是真的,不是假的,學佛學得很歡喜,很有受用,這就是真的了。這是說「正己化人」。

  我們要從哪裡下手?從「放下」下手。古人說「知事多時煩惱多」,煩惱多,心定不下來,為什麼定不下來?知道的事情太多了,尤其有的人還會特別去打聽,打聽別人的事情,當然事情知道愈多煩惱就愈多。我們同修不管是出家、在家,清淨心最重要,與自己不相關的事情,知道這麼多要做什麼!這就不需要了,除非我們自己需要去知道、去了解,所以要記得古人講的「知事多時煩惱多」。

  修行的人為什麼不會成就?你去打聽看看這些人為什麼不會成就,你聽他們所說的,都是是非長短,都是是非人我,全都在說這個。所以在《感應篇彙編》裡面也有一個公案,它說有一個修禪定的法師,他有禪定的功夫,他就入定了,在定中看到兩個出家人在講話,這兩個出家人開始講話時,旁邊有很多護法神圍繞,看到很多護法神在周圍保護,過一下子護法神走了,都走光了。過沒多久,看到一些妖魔鬼怪來了,把他們圍住。這是什麼緣故?這個禪師就說了,最初這兩個人討論的是佛法,在說佛法,所以有護法神圍繞,過了一下子,就沒講佛法,說一些閒話,說閒話護法神就走了。閒話說了之後,他們兩個人還在討論是非,妖魔鬼怪來了。所以常說是非、論長短,你周圍都是妖魔鬼怪,沒有護法神。如何能夠得到諸佛護念、龍天善神保佑?這樣我們就知道,心在道上這是感應道交,我們起心動念有感,諸佛菩薩就有應;如果我們是不善的感,妖魔鬼怪有應。妖魔鬼怪從哪裡來的?自己召感來的,不是他找你,是你去找他來的。起一個惡念,說一句惡言,都可以把妖魔鬼怪找來,修行人做這個事情,豈不是大錯特錯了!

  所以古人所說的教誨非常有道理,「知事少時煩惱少」,知道的事情如果愈少,煩惱就愈少,與自己不相干的事情不用知道,不需要認識的人少接觸,接觸沒好處,是非多。古時候的修行人為什麼選擇在深山人跡不到的地方?他心清淨,容易成就。我們現在居住在都市是最不好的環境,最不好的環境你還要到處去探聽,這怎麼得了!你就沒有成就的希望了。

  所以我們想要成就,一定要知道保護自己。保護自己的方法,四天王跟我們講,「四大天王」是表法的,我們明瞭的時候,他教我們怎樣保護自己的方法,我們要知道學。彌勒菩薩是布袋和尚的塑像,他也是表法,表什麼?表普賢的心,量大福大,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在《華嚴經》末後五十三參,最後的三位大士:彌勒菩薩、普賢菩薩、文殊菩薩,最後善財童子參訪這三位菩薩,用意很深很深。「彌勒」是表心量,「文殊」是表智慧,心量不大,智慧不能圓滿,智慧的落實是「普賢菩薩」。末後用三位大士代表大圓滿,我們讀經才能夠體會這個意思,自己才知道怎樣學習。這句四個字,意思很深很廣。

  註解裡面說得很好,「所謂其身正,不令而行也。正己有許多功夫,化人有許多妙用,人能正己,未有不能正物者也」。這註解裡面註得非常的好,這些話都說得非常肯定,要幫助別人,幫助這個社會,要幫助別人最重要的還是在自己,自己如果不正,想要幫助別人就非常困難,當然會遭遇到很多的障礙。尤其在我們現代的社會,事與理自己都要很清楚、很明白,自己的心正、言正、行正,自然能夠得到大眾的尊重,不但大眾對你尊重,鬼神也對你尊重,冥冥當中自然得到擁護,還能夠得到諸佛護念。自己要行得正,最重要的是心正,我們每個人都很想學,很願意學,為什麼學不來?學不來的原因,就是自私自利的念頭不能放下,都是被這樁事情障礙住了。所以要想自己的心正,必須要把這些障礙捨掉。

  可是有些同修也說:「我也很想放下,就是放不下。」這個原因在什麼地方?實在說,原因就是對事實真相還沒徹底了解。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說什麼?一句話,「諸法實相」,用現在的話來講,人生的真相,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真相明白了,自然就容易放下,一點困難都沒有。可是宇宙人生真相很深,很難明瞭,所以佛要用那麼長的時間來說明,尤其是專說這樁事情(就是般若經),佛說般若經說了二十二年,說法四十九年,般若經典佔二十二年,差不多將近一半的時間。用這麼長的時間苦口婆心,只有一個目的,就是幫助我們看破,看破之後,修行的菩提道上就沒什麼大障礙了。

  菩提道是什麼道?是一個幸福美滿的生活之道。「菩提」是印度話,意思是覺悟。我們生活在朗然大覺之中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都不會迷惑顛倒,這就叫菩提道。所以菩提道就是生活,就是日常工作,就是對人、對事、對物一種正常的活動,正常的活動就是菩薩的生活、佛的生活,我們學佛目的也就在此地。這是我們首先要認識清楚的,不可以把佛菩薩當作神明來看待,祈求神明保佑我們,這個觀念就錯了。

  「正己化人」在功夫上,首先要建立一個正確的宇宙人生觀,也就是對人生的看法,對我們生活環境的看法,有正確的認識,這是智慧。有了智慧,還得要有功夫,功夫是什麼?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,這是功夫,必須要克服。煩惱習氣是無始劫以來養成的,儒家講「習性」,習慣成自然,習性,這個習性很可怕,很麻煩,很不容易斷掉。可是要是不斷掉,雖然理解也沒用處,還是要輪迴六道,還是要墮三惡道。三惡道是怎麼去的?是非人我、貪瞋痴慢,這些念頭、這些行為是墮三惡道的業因。我們把這個因素消除了、捨掉了,這才不會墮三惡道。可是幾個人能夠消除?為什麼不能消除?他不肯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,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自自然然生起貪瞋痴慢,自自然然生起自私自利,這個麻煩就大了!

  佛教導我們要做個轉變,這句話說得好,一定要做個轉變,在功夫上講,要「轉惡為善」,從哪裡轉起?從念頭轉起,從行為上轉起。以往我們的念頭是為自己,行為都是為自己,把這個念頭轉過來,從今而後為別人,不為自己,念念為別人想、為社會想、為一切眾生想。世間可憐的人太多了,為什麼他們這麼可憐?沒有人教他,不知道要行善,不知道積德,造一些惡因,感受一些惡的果報,雖然得人身,衣食常常不足,我們看到了,要盡心盡力的幫助他。

  釋迦牟尼佛在世,不但他老人家自己,他一般的學生,他們不是不能過一個富裕的生活,他做得到,很簡單,他是王子出身,國王大臣都是他的護法,物質要享受哪有什麼困難!對他來說都不是困難的事情。為什麼他要去托缽?為什麼要去過那種清苦的生活?沒有別的,無非就是想省一口飯給那些沒飯吃的人吃,幫助他。是不是真的能幫助?跟諸位說,真的能幫助,就是減少自己的物質受用,幫助那些缺乏需要的人,這個心我們就沒有,菩薩行當然就不可能了,所以先要有這個心。這個心是純善之心、純善之行,所以感動天龍善神護持,一生中教化眾生才能夠收到效果。我們學佛,要從這個地方學起,要有真正的功夫。

  我們今天在物質上的受用,以飲食來講,三餐還不夠,還要吃零食補充,這是什麼原因?就是這個身體是業障身體,心有業障,身也有業障。飲食對一個人的生命來說,最重要的。我們的生命,身體是一部機器,這個機器不斷在運作,運作需要能量補充,飲食是能量的補充。業障重的人,消耗的量較大,補充不夠他就會生病,他就不能工作;消耗量較少的人,他工作一樣正常。這個能源的消耗,到底消耗在哪裡?學佛的人知道,百分之九十以上消耗在妄想上面,我們平常講胡思亂想。修行人跟一般社會大眾比,心地總是比較清淨,妄念少,妄念少消耗量就少,所以他的補充可以較少。世尊為我們初學人示現,教我們把一切憂慮牽掛,將這些煩心的事情放下,因為那都是不必要的,這樣你的身心才健康,你消耗的量就逐漸減少。所以一天一餐就足夠了,這一餐他不吃也沒有關係,一樣可以運作,這是事實真相。

  所以我們在經上看到阿羅漢的心非常清淨,妄想雜念差不多快要沒有了,他的能量補充是一個星期托缽一次,也就是一個星期(七天)他吃一餐,他一餐就能維持一個星期,他的營養分就夠了。緣覺、辟支佛的定功比阿羅漢更深,煩惱更輕,比阿羅漢的心還要清淨,他半個月(兩個星期)托缽一次,就是兩個星期吃一頓飯,吃一頓可以撐兩個星期。實在講,佛與法身大士他們這些大菩薩要不要飲食?不需要,可以完全不用,佛陀在世是示現給我們做榜樣的,在他那個身分,他的功夫完全可以斷掉,完全斷掉,我們凡夫就做不到。就跟我們一般修行人一樣,一天吃一餐就夠了,修清淨心重要,禪悅為食,法喜充滿。用禪悅、用法喜來滋養你的身體,用清淨心,這是消耗能量最少的,這都是行門的功夫。這個功夫要在日常生活當中鍛鍊,鍊清淨心,鍊清淨行。

  清淨心,清淨行,沒有別的,放下而已。不相干的事要放下,不相干的念頭要斷掉,常常保持正念現前。正念就是念佛,二六時中,時時刻刻心裡頭只有一句佛號,這是正念。一切眾生不知道佛法的殊勝,不知道念佛的好處,我們以善巧方便幫助他,使他知道念佛的好處,也能夠學習效法我們念佛。菩薩幫助一切眾生的事說不盡,但是只有一個目的,最後是引導他來念佛,這個目的是純正的目的,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目的。

  所以處事待人接物,你要慈悲,要寬宏大量,要認識大體,決定不能隨順自己的情欲。隨順自己的情欲就是隨順煩惱,你就會做錯事情,佛家講你就會造業。在日常初步功夫,我們要把是非人我淡化掉,斷不容易,先把它看淡。尤其是毀謗,遭到別人毀謗,或者是有人對你的讚歎,毀譽不動心,人家對我們毀謗也好,讚歎也好,我們都不要動心,你的心慢慢就會清淨。沒必要知道的事情,就不要去知道;沒必要接近的人,不必去認識。古人說得好,「知事多時煩惱多,識人多處是非多」,事情知道愈多,煩惱就愈多;認識的人愈多,是非就愈多,這樣你的心怎麼能清淨!你心不清淨,你的淨業就不能成就。我們希求的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早一天親近阿彌陀佛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唯一的條件,「心淨則佛土淨」。

  我們念這一句佛號,效果在哪裡?是用這一句佛號,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念掉,心裡面才有雜念,「阿彌陀佛」提起來,雜念就放下了。果然二六時中只有一句佛號,妄想雜念不起來了,你的功夫就成就,往生就有把握,你跟阿彌陀佛就感應道交。一面念佛,妄念不斷,功夫當然不得力。

  有人問:「學教也要分心,是不是雜念?」學教若為自己的名聞利養,是雜念;學教是為光大佛法、普度眾生,那是正念。由此可知,我不是為自己,我為眾生破迷開悟,這就是正念現前。如果為自己的名聞利養,那是輪迴的念頭,講經說法還是造輪迴業,輪迴業裡面的善業,果報在三善道。如果講經說法的名利心太重,大概連三善道都沒有分,三善道沒分,造這個善業到哪裡去?到惡道裡面去享福了。總而言之,弘法利生是修福,過分重視自己的名聞利養,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,將來墮落畜生道去享福。畜生道理面有福報,在鬼道裡面也有福德鬼,在鬼道裡享福,這個例子太多了,不勝枚舉。

  諸位想想安世高法師這個公案,安世高法師他的同學,共亭湖的龍王,畜生道,他造什麼業?前生也是出家人,明經好施,佛法的道理通達,又歡喜布施,但是名利沒放下。托缽,這頓飯若不太好吃,不符自己的意思,心裡就不太歡喜。造這個業,來生墮畜生身,雖然墮畜生身,他福報大,前生講經說法,喜歡布施,福報很大,他也有智慧,所以墮畜生身作龍王很靈,靈就是他有智慧,福報很大。一千里這個範圍之內的信徒都去拜他,都去供養他,這是他的福報,他喜歡布施。但是當龍王總是在畜生道,有他的苦處,這個苦是說不盡的,苦不堪言,去當龍王。以後求安世高法師給他超度,給他講經說法,勸他回頭是岸。在《安世高傳記》裡寫得很清楚,這就是說小小不如意、不滿意,明經布施還會墮三途。我們今天再想想自己,我們講經,經也不明,也沒有很好施,脾氣比他還大,將來要去哪一道?這個自己就很清楚、很明白,恐怕不是只有墮畜生道、餓鬼道,恐怕就墮地獄道了。所以想到這些事情實在可怕,知道可怕就不敢起惡念,不敢有惡的行為。所以傳記多讀也有好處,能夠時時刻刻警策自己、勉勵自己。

  「正己化人」落實在生活行持當中,這個事相很多,註解裡面給我們舉了幾個例子,很值得我們學習。它說「清貴容,仁貴斷」,這兩句話往往是我們疏忽的。學佛的人跟世間人最大的差別就是清高,諺語所謂「清貧濁富」,這都是千古名言。可是清高的人要緊的是要包容,要有度量,在佛法裡面,確實世尊是顯示無比的清高,令人敬仰,而佛教人,也是把這樁事情列入教學的第一課。

  我們一般到寺院庵堂,佛家的建築物,第一棟建築物就是天王殿,我們一般稱「四大天王」是護法神,也講得通。天王殿裡面正當中,供養的是彌勒菩薩。中國人造彌勒菩薩的像,都是取宋朝時代的布袋和尚,布袋和尚出現在中國南宋的時代,南宋有一位大將岳飛,這很多人都知道,他跟岳飛是同一個時代的人,出現在浙江省奉化這個地方。他快要往生之前,就跟大家講他是彌勒菩薩化身來的,沒錯,說完就走了,以後再也沒有人看到他了,這是真的。如果他說他是什麼菩薩再來的,說了不走,那是假的,那就靠不住。現在有很多法師大德,說他是什麼佛再來的、什麼菩薩再來的,說了又不走,這就靠不住。所以他說出來就走,就不住在這個世間,這是真的佛菩薩的示現。

  所以中國以後造彌勒菩薩的像,就造他的像。他這個相很有特色,表法意思非常鮮明,他是一個歡喜相,你罵他也好、打他也好、侮辱他也好、讚歎他也好,他總是一張臉笑咪咪,所以人家稱他作歡喜佛,笑面迎人,法喜充滿。這是第一個表法,就是教我們要常常保持笑容。第二個表法的特徵是他肚皮很大,肚皮很大表示有度量,能夠包容別人。所以古德從他的形象題了八個字兩句,這兩句話就是教導我們初學「生平等心,呈喜悅相」,這兩句教初學,第一堂課。所以一定要能夠包容,能夠包容別人。不能包容別人,就決定不能夠學佛,這是第一課,非常的重要。這集的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,阿彌陀佛!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