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華嚴經講述菁華  (第九三六集)  2003/1/13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45-0936

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看第三段「威光得益」,十種法門裡面,我們看第二句,就是第二種:

  【證得一切佛法普門陀羅尼。】

  這一句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說,「此總持,能持諸佛普法」,註得很簡單,意思很圓滿。『陀羅尼』是梵語,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總持。總一切法,持一切義,這稱為「陀羅尼」。這樣說法怕初學的同學還是不能夠理解,我們得用現代的話說,現在人講綱領,陀羅尼就是綱領,一切佛法的總綱領。它當中還加『普門』兩個字,「門」是法門,「普」是普遍,一切佛法普遍法門裡面的總綱領、總原則,這就是陀羅尼的意思。學佛的人最重要的對於認知、理解愈詳細愈好,對於真正修行用功愈簡單愈好,把這個總綱領抓住,這個重要!這一句裡面含義實在講深廣無盡,如果它裡頭沒有普門兩個字,那就是一切佛法的總綱領。這個我們容易體會到,戒定慧三學就是一切佛法的陀羅尼。但是普門,那就是無量法門,每一個法門都有它的綱領、都有它的原則,這個多了!我們不說細的,在中國佛教大小乘有十個宗派,每一個宗派裡面都有總綱領,都有總原則、總方向,這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。淨土這個法門的陀羅尼就是《彌陀經》上講的信、願、行三條,這是淨宗的總原則、總綱領,稱之為三資糧。

  如果說法門,淨宗裡面也有很多法門,也不是一個。以念佛來說,有實相念佛,有觀想念佛,有觀像念佛,有持名念佛,這就四大類。每一類裡面又有許多不相同的。單說持名,持名的方法也很多,有人念六字,有人念四字;有人念得很快,一句接一句,叫追頂念佛,有人念得很慢,音調拉得很長,不一樣。依靠的經論,淨宗現在有五經一論,這個經論當中任何一種都可以,都可以依靠,你如果依靠二種、三種也行,五經一論完全依靠也可以,個人根性不一樣,都能成就,都能夠往生。所以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。我修的法門,我不要去勉強別人跟我修。為什麼?根性不一樣。選擇法門的原則,也有陀羅尼。總的原則是什麼?適合自己的程度。就是說這個法門,它所說的理論,它所說的方法、境界,我能懂、能解,能解之後才能信,這個信才叫正信。還要跟我的生活環境能配合,我學起來方便。最重要的是要功夫得力。

  功夫得力從什麼地方看?確確實實學習之後,妄念煩惱減少了,智慧增長了,心平定下來了,這叫功夫得力。在現前果報上來說,身體必定比沒有學佛之前健康、輕安、自在、舒暢,樣樣能看得開、能放得下,這是現前果報。你把這些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它怎麼不得輕安?身心健康,憂慮牽掛少了,境界一年比一年好;功夫果然得力,自己清楚,自己明瞭,境界月月不相同。到這個時候,最重要的是你要把持住,要有定、有慧,那個戒定慧三學重要!決定不被外境誘惑,如果被外境誘惑,你就退轉了。初學佛的人勇猛精進,自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。學沒多久,二、三年大幅度的退轉了,很多!什麼原因?裡面煩惱作祟,外面誘惑力量強大,禁不起誘惑。這個原因是什麼?自己沒有堅守戒定慧三學,毛病出來了。如果這一生當中小心謹慎,真的是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,一定要抓住戒定慧,抓住覺正淨,抓住十善十戒。我們今天不講太多,我們只講沙彌十戒,盡量去遵守威儀,一切時一切處認真的修學,學沙彌律儀,學十善業道,學三皈五戒,老實念佛求生淨土,沒有不往生的。這是在「一切佛法普門陀羅尼」裡面,我們舉一個例子。

  佛在經典上常常講的四句偈,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」。諸佛就是一切佛,一切佛教化眾生,無量無邊法門,決定不離開這個原則。這個原則實際上只有三句十二個字,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」。諸位細細想想,戒定慧三學,戒學就是前面兩句,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;「自淨其意」是定慧。斷惡修善是清淨,平等覺是定慧;平等是定,覺是慧。這是一切佛法總的陀羅尼。所以這個陀羅尼「能持諸佛普法」,它通一切諸佛教化眾生無量無邊的法門,它是總綱領,它是總原則。落實在行門裡面,像我們這個淨土宗,信願行三資糧是總原則,但是在這個前面淨業三福也是個總綱領。如果說一切佛法普門的總綱領,三十七道品也是的。無論哪個法門,你要沒有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,這是基礎,共同的基礎,你不可能有成就。我在《彌陀經》裡頭講過,三十七道品這一部分說得很詳細。四念處是看破,四如意足是放下,放下就如意了。你不能看破、不能放下,佛門雖然廣大,你卻不得其門而入,這肯定的。再看第三句:

  【證得廣大方便藏般若波羅蜜。】

  清涼在這裡註得比較多一點,「即空涉有,名為方便,斯則權實雙行,為不共般若,稱體用之廣大」。這是大菩薩,不是普通人,所以他證得『廣大方便藏般若波羅蜜』;法身菩薩,不是普通人。文殊菩薩所講的十波羅蜜,這個我們在一般講席當中都曾經說過。六度就好比六層大樓,最下面是布施,第二層是持戒,第三層是忍辱,後面,就是上面的一定包括下面,下面不包括上面。布施不包括持戒,持戒一定包括布施;持戒不包括忍辱,忍辱一定包括持戒、包括布施。

  我們在此地看方便波羅蜜,這是般若波羅蜜上面,這個波羅蜜實在講是從般若波羅蜜裡面展開來的。般若波羅蜜代表的是根本智,後面這四條是後得智,這四條裡頭是方便、願、力、智。那麼要是十層大樓,這是第七層,第七層當然具足前面六波羅蜜。「廣大方便藏」,文殊十度裡面的方便度。般若是稱性的智慧,也是自性裡面流露出來本具的智慧。「波羅蜜」,這是梵語,意思就是圓滿。換句話說,圓滿的廣大方便般若,或者稱為後得智。後得智就是應用的智慧,這個智慧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用在處事待人接物。

  註解裡頭說得好,「即空涉有,名為方便」。空是什麼?般若波羅蜜是空,根本智。《般若經》上常講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,無知的般若是般若波羅蜜,根本智;無所不知就是後面講的方便、願、力、智,無所不知。所以無所不知這個智慧從哪裡來的?從無知來的,你一定要先證無知,然後才能夠得無所不知。無知是性體,無所不知是自性的起用。體得不到,哪來的用?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

  大乘經裡面常講體、相、用,要是用十波羅蜜來講,好講。般若波羅蜜是體,後面四種波羅蜜方便、願、力、智是用;相是什麼?前面五條是相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是相,體相用具足。這十度是一而十,十而一,它分不開的。所以每一條裡面一定圓滿具足其他九條,它要不圓滿具足其他九條,這一條就不能稱為波羅蜜。我們也修布施、也修供養、也修持戒,那算不算波羅蜜?不算,這一點千萬不能夠誤會。般若波羅蜜是大乘菩薩修的,我們現在的程度連小乘須陀洹都不夠格,哪裡來的般若波羅蜜?所以我們今天所修的全都是福報邊事,福報那一邊的事情,不是功德這一邊,是福報那一邊。福報那一邊不能出三界、不能了生死,《壇經》裡面說「此事福不能救」。此事是說什麼?說生死大事,說脫離三界六道輪迴的大事,福不能救,福做不到。那什麼能做到?功德能做到,功德與般若相應。

  福德跟功德是兩回事情,相上好像一樣,實際不一樣。這個註子裡頭底下就說,「斯則權實雙行,為不共般若」,這說出來了。權實,兩種智慧,權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善巧方便,是智慧,是實智的起用。這裡面的實就是般若波羅蜜,這裡講的權就是方便願力智。實,無知,般若無知;權,無所不知。權實是一不是二,叫雙行,這叫不共般若。跟誰不共?跟權教菩薩不共,跟聲聞緣覺不共,也就是說他們沒有;換句話說,十法界裡面沒有。哪裡有?一真法界。能夠權實雙行在這個世間示現的,那什麼人?法身菩薩在九法界示現的都是權實雙行,這決定不是九界眾生能辦得到的。

  怎麼叫權實雙行?在日常生活工作,接觸大眾跟世間一般人完全沒有兩樣,這是權。實是怎麼樣?相上雖然有,心裡頭痕跡都不沾,這是實。這些菩薩有真智慧,他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眼見色、耳聞聲辦事,幫助九法界眾生破迷開悟、斷惡修善,做種種示現,他是演戲,他不是真的。他知道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、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所以他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就是實。照做,什麼事情跟大家一樣做,心裡頭痕跡不落。所以這叫做「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」,作跟無作是一不是二。無作,實智;作,權智,權實不是分開的,它是一體。九法界眾生做不到,法身菩薩倒駕慈航到九法界來表演,來做樣子給大家看,他確確實實是一絲毫都不沾染,他所示現的真的是得大自在,這叫做「不共般若」。

  我們學佛,特別是學大乘。那又想我們是凡夫,業障習氣都還沒斷,我到底應該怎麼學?這是很嚴肅的課題。我常常勸導同學,拓開心量,從這裡下手。量要大,要能包容,不可以小心眼,小心眼是決定不能入門,入不進去,心量要大。起心動念為正法久住想,為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想,不要為自己想。如果為自己,你應當常常觀想自己的身心跟整個宇宙剎土眾生合成一體,你常常做這個觀想。這個觀想好,這個觀想真的與事實真相相應,也就是說與自性相應,常作如是觀。

  心是虛空、是法界;身是剎土、是眾生,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跟宇宙融合成一體了,這個想法好。一般人要放下自私自利,要放下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非常困難,但是常作如是觀的人,跟同學們說不難。慢慢這個心真的擴大了,跟宇宙合而為一了,還有什麼東西?沒有東西了,化成一體了,不必放下,沒有了,還用得著放下嗎?這是我們學習權實雙行,不共般若。凡夫也能學,學得不夠真實,相似接近受用無窮。我們接著再看「威光得益」這十法裡面的第四句:

  【證得調伏一切眾生大莊嚴大慈。】

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講,「以二嚴調伏,真實慈也」。什麼叫做二嚴?通常講二嚴是福慧,在教學裡面講恩威這兩種;恩是恩惠,威是威嚴,這是大莊嚴,這是大慈悲。所以一個好的老師要成就眾生不能夠沒有威嚴,不能夠沒有恩惠,恩惠讓學生對老師愛戴,感老師之恩;又不能夠沒有威嚴,如果沒有威嚴,學生容易放逸,不聽管教,那這個學生教不出來。

  父母教育子女也不例外,父母親這兩個人對待小孩、對待兒女,總是我們常講一個是裝白臉,一個裝黑臉,這個兒女才能教得出來。慈悲而沒有威嚴,做兒女的、做學生的很容易流於放逸,懈怠懶惰,這是與生俱來的煩惱,它有滋潤現行的機會,所以必須要有一個人威嚴讓兒女害怕。在現在這個社會大概怕父親的比較多,怕母親的少。可是現代社會有很多女強人,在家裡頭太太做主,先生要聽太太的,那個兒女當然也就怕母親。父親對待兒女慈悲,母親就非常嚴厲了。父母總要有一個人裝威嚴,一個人裝慈悲,才能把兒女教好。

  在學校裡面,老師這兩方面都要有,這個就比較難,真正你看到好老師確實如此。威嚴從什麼地方顯示?他做到。如果老師教我們做的,他自己沒有做到,學生很難尊重他,學生不服。所以老師是以身作則,學生不敢不學,說到一定做到。實實在在講,最好的老師他是先做到再教人,釋迦如來如此,孔老夫子亦如此,我們看古聖先賢都是自己道德智慧成就了,這才教別人,傳法傳道。自己沒有成就要想教別人,要想叫別人心服口服,不容易,做不到的。僥倖裝成那個樣子,裝的樣子總有一天被人看穿,被人看穿之後,那一文不值。所以這樁事情(教學)不分世間、出世間,教學是師道,一定要真幹,一絲毫虛假都不能夠摻雜。換句話說,老師遵從聖賢的教誨,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,他教學生,學生服,老師還做示範給我們看,我們也知道怎麼樣去學習。在家庭裡面父母遵守聖賢教誨,也做出榜樣給兒女看,兒女從小六根所接觸的無非是聖賢之道,聖賢的教誨,這個根札下去了。世間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莊嚴的?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慈悲的?如果我們用今天人的話來講,教學,聖人的事情,不是平常人的事情。

  一般人放逸懈怠懶散,這是人之常情,總不喜歡拘束,總是隨隨便便的好。可是在兒女面前、在學生面前,老師要裝得一本正經,不能有一點隨便。這就是現在一些人講的捨己為人,我為學生,不能不裝模作樣。裝什麼?裝模,模範;樣是好樣子,我要裝一個好榜樣、好模範,我本身對學生講是教材。父母在家庭裡面對兒女,父母裝模作樣,父母這個身也是教材,這個對兒女慈悲到了極處。兒女什麼時候感恩?到長大覺悟的時候,永遠感父母之恩。他在社會上能夠立足,在社會上能夠不受污染,能夠不被惡劣境界所動搖,他想想這誰給他的?父母、老師給他的。沒有好的父母、好的老師,他怎麼能夠做得到?我們從歷史上看,古今中外幾乎都沒有例外的,真正有成就的人,在這個社會上立功立德立言,哪一個不孝父母,哪一個不紀念父母!為什麼?他的成就那個根,父母、老師給他奠定的,道理在此地。

  所以孝親尊師,那是性德,本性本來就是這樣的。不孝父母、不敬師長叫悖德,違背你的自性,自性裡頭哪有不孝的、哪有不敬的?孝悌忠信禮義廉恥,這是性德,自性裡頭本來有的,本來具足的。人與人之間,人與同學之間,人與親子之間,世間所有一切賢聖教導我們真的也有一個陀羅尼,總陀羅尼,總的原理原則,那就是什麼?佛家講的慈悲。所以佛法是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。慈悲應用在生活上、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上就是方便,慈悲怎麼表現出來。在其他的宗教學術裡面只講一個「愛」字,儒家講仁愛,這是世出世間教化裡面的總原則、總綱領,陀羅尼門。

  中國諺語常說「上天有好生之德」,那是上天仁慈的表現。人能有仁愛之心就跟上天的心合而為一,其實那個上天的心就是自性、就是本性,本性裡頭本來有。現在父母、老師教導我們,使我們懂得應當要愛人,沒有條件的,沒有代價的,尊重別人,愛護別人,全心全力幫助別人。這一切的一切裡面有一個總的原則,這個原則就是一定要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這是真正的恩惠。他覺悟了,他自然會斷惡修善。所以整個教學的中心就是怎麼樣幫助眾生破迷開悟。至於轉凡成聖、轉惡為善,那是第二層的,第二義。只要第一條做到了,那後頭都很容易,不難。

  這個在佛法裡面,你看一開端就把這個原則傳授給你,「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」,你看看一開頭你去拜佛頭一天,佛就把他的(這就是前面所說的「一切佛法普門陀羅尼」)總綱領、總原則、總方向、總目標傳授給你了。在中國儒家教童蒙,也是頭一天頭一堂課頭一句就把這個傳授給你,「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習相遠」,就傳給你了。從這一天開始學什麼?學佛的人就是學覺正淨。學儒的人學什麼?性本善。這是真性,佛家稱之為佛性。我這一生不是學別的,就學這個。覺而不迷是本善,正而不邪是本善,淨而不染也是本善;迷邪染是習性,不是本性。

  所以教的人(教學的人),父母教子女,子女成就了,父母的功德不可思議,又何況教學相長。你在教別人的時候,你自己的境界一定提升,沒有不提升的。為什麼?你真做,你做出榜樣給別人看,你自己的境界就向上提升。子女幫助父母,學生幫助老師,互惠,雙方都得真實利益!這經上稱『大莊嚴大慈』。這樣才能夠『調伏一切眾生』,「調」是調順、調理,「伏」是降伏。調順、調理這是恩,降伏是威德,這是教學的兩個手段,要交互的運用,要運用得恰當,一定要觀機,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性,要用什麼方法來幫助他。底下這一句,第五句:

  【證得普雲音大悲。】

  清涼在註解裡面寫了八個字「法雲震音,能拔苦本」。『普』是普遍,『雲音』就是為一切眾生說法。「普」是平等,「雲」在此地代表諸法實相。一切諸法的真實相,非有非無,你不能說它沒有,像天空當中的雲彩,不能說它沒有,也不能說它有。為什麼?我們今天乘著飛機飛到雲層裡面,沒有,一點障礙也沒有,那是一團霧氣。佛為一切眾生說法,無非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真相是什麼?相有體無,就像雲彩一樣,相有,體沒有,或者說事有,理沒有;相有,性沒有。如果你真正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你一切苦都離開了,真的離開了。所以註解裡頭講得好,「能拔苦本」。這個話說得好!苦,苦的根源拔掉了。離苦,這就得樂。

  人為什麼苦?苦從哪裡來的?苦從不了解事實真相,於是對事實真相起了疑惑。希望把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,他用思惟、用觀察,哪裡知道事實真相用這些方法(用思惟、觀察)永遠得不到。這個道理很深!為什麼用思惟觀察、研究探索得不到正確的結果?就是因為它相是虛妄的,性是空寂的,因此思惟想像達不到。大乘經上佛說出來了,這樁事情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所以叫不可思議。你用思惟沒有辦法了解,真相得不到;你用研究討論,這事實真相也說不出來。那要怎麼樣?你喜歡想,佛就教你想,想到盡頭了,思盡還源,你就恍然大悟。這些方法都叫做禪的方法。

  禪,種類很多,世間禪定、出世間禪定、出世間上上禪定,佛經裡面常講無量三昧。它有一個總的原則,那就是外不著相、內不動心。所以六根它不是沒有作用,六根不起作用那就是死人了。眼能見、耳能聽、鼻能嗅,六根很靈活,外面境界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內裡面知道所有一切現象,能見所見,「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」,佛教給我們「應作如是觀」。他起不起心動念?不起心。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個樣子事實真相明白了,該吃飯還吃飯,該睡覺還睡覺。契入這個境界之後,在中國古大德有,不是沒有,真入這個境界了。學生來參學,問老師:你是怎麼修行的?你平常怎麼樣用功?他告訴你:飢來喫飯困來眠。肚子餓了吃飯,疲倦了睡覺。學人聽了,看他悟不悟,他如果聽到這兩句話就開悟了,他就入境界了;聽了這兩句話不會開悟,他是凡夫。這兩句話說明他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,在這個世間沒事了,就是小乘經上常常講的「所作已辦,不受後有」。後有就是輪迴,不受後有,超越輪迴了,他在這個世間沒事了。沒事,身體還在,這個身體留在這個世間幹什麼?遊戲神通。遊戲神通不是沒有目的,還是有目的的,什麼目的?教化眾生,做種種示現、種種說法,幫助種種不同根性的人。沒善根的,給他種善根;有善根的人,幫他善根增長;善根成熟的人,幫助他這一生得度。並不是真的「飢來喫飯困來眠」,不是,他還是在那個地方為一切眾生示現覺悟的榜樣。

  人在未覺將覺這個時候,經過這些人一指點,他那個關口就突破了,他就悟入。不但宗門如是,教下也不例外,教下所謂的大開圓解,不例外。到這個時候,他所過的生活才叫正常生活。換句話說,迷而不覺,過的生活不正常。你要問什麼不正常?心裡有牽掛就不正常,不管什麼事情,只要你有牽掛就不正常。為什麼?你不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你把虛妄的東西掛在心上,錯了。覺悟的人沒有,覺悟的人常常講一絲不掛,一絲毫的牽掛都沒有,他的生活就是示現。

  你再仔細去觀察,你去看,好像他在想什麼,他所想的,他所說的、所做的,展開大乘經你會發現他跟經上講的一樣,他把經上所說的都在他這個身體生活裡頭表演出來了,這叫「普雲音」。這是真正的『大悲』,「悲」是拔一切眾生苦。清涼大師講的「法雲震音」,這個說得好!普雲能覆蓋,慈悲;音,取的是打雷,雷震,都是比喻說法。正法的音聲能夠破眾生的迷惑,就像雷震一樣,讓你在聞法音,你能夠清醒過來、能夠覺悟過來,取這個意思。再看下面這一句,第六句:

  【證得生無邊功德最勝心大喜。】

  我們在這個地方,諸位看這四句,第四句裡面末後是大慈,第五句大悲,第六句大喜,第七句大捨,慈悲喜捨四無量心。這一句是『證得生無邊功德最勝心大喜』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頭說得好,「稱理法喜,故德無邊,自他俱慶,心為最勝」。這是說明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生活行為與性德完全相應,理就是性德,稱理就是稱性。落實在生活當中,具體而言,什麼叫稱理?佛法裡面講覺正淨,佛法裡面講十善業,佛法裡面講戒定慧、講六波羅蜜,《觀無量壽佛經》上講的淨業三福,這是理,這是性德。在中國古時候儒家講的三綱五常、五倫十義,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,或者是講忠孝仁愛信義和平,這都稱理稱性。世界宗教裡面常說的神愛世人,確實是仁慈的,上帝愛世人,這都稱理、都稱性。性德就從這些地方流露出來,我們世間人稱之為道德之人,生歡喜心。

  自己常生歡喜心,也帶給一切眾生歡喜,就像古時候布袋和尚一樣。布袋和尚臨走的時候告訴人,他是彌勒菩薩再來的,說了,他就走了。所以在中國後世造彌勒菩薩的像統統造布袋和尚,那個形像好,常生歡喜心。這個形像非常可愛,沒有人見到他不歡喜,所以他也有個稱號叫歡喜佛。造像的時候也許諸位有看到過,他這個身邊圍著很多小朋友,一般有五個小朋友,這個五是代表什麼?代表五欲,財色名食睡天天圍繞著他,他歡歡喜喜如如不動。有的時候說六個,六個代表六塵(色聲香味觸法),它都是表法的。在這裡頭如如不動是定,清清楚楚是慧,不生煩惱。在五欲六塵裡頭他不生煩惱,常生歡喜。何以他能?沒有別的,他大慈大悲。彌勒菩薩,彌勒翻成慈氏,他代表大慈大悲。所以一般寺廟裡面把他老人家的像供在門口,讓你一進門來就看到他。他起心動念一切造作,真的是「稱理法喜,故德無邊」。彌勒菩薩大智、大德、大能,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滅了之後,將來他到這個世間來示現作佛,賢劫第五尊佛。現在他在兜率內院,在兜率天。兜率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知足。諸位要曉得,知足常樂,樣樣都要知足。

  總的來說,眼它見色,色養眼、聲養耳,都要有節制,不可以過分,過分就出毛病了。過分怎麼?傷害,世間人講你不懂得養生之道。眼是要看,看東西,喜歡看的、不喜歡看的都不可以過分,這叫做養眼,不害眼。看東西過分了,眼力就受到傷害;聽東西過分了,聽力就受到傷害。六根哪一根都不例外。飲食不能過分,飲食過分腸胃受傷害。我們身體的內臟,每個內臟都有它的功能,你懂不懂?你有沒有照顧它?暴飲暴食,那是殘害腸胃,腸胃受到傷害了,它的功能就削弱,消化力衰退,你每天還那麼大量的給它,它受不了,受不了怎麼?就生病了。所以古人常講「病從口入」,有道理!你自己不知道愛惜你的腸胃,你只知道供養你這個三寸之舌,它貪味!你把腸胃忘掉了,你錯了。所以對於飲食要懂得節制。六根接觸的對象統統都要曉得節制,節制,稱理;不懂得節制,則不稱理。這一段意思很長,我們沒講完,現在時間到了,明天我們還是從這一句講起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