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〈複講20-15〉  (第七十一集)  2005/11/28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WD20-007-0071

  「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」第七十一集的播出。諸位觀眾大家好,阿彌陀佛。這一集請看「勸願勸行流通」第五小段,「一念相應一念生,念念相應念念生」,這兩句話前面講過。真正的相應,我們凡夫做不到,必定要到理一心不亂之後,也就是華嚴會上所說的法身大士,至少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他們才是真正念念相應,所謂是念念流入薩婆若海,也就是念念跟自性相應,那才是真正的一念相應一念生。「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」,我們求生淨土比這個標準稍微低一點,但是一念很重要,一念裡面沒有夾雜雜念,真正做到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跟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念佛方法,覺明妙行菩薩講的完全相同。上一集這一小段我們還沒完全報告出來,這一集我們繼續來補充、來報告。

  佛法在經上講的道理、方法、境界,真信,一點懷疑都沒有,真發願,真希望到極樂世界去,對這個世界毫無留戀,愈快愈好,很願意拜阿彌陀佛為老師,每天親近聽他的教誨。有很多同學修淨土修很多年了,也是有這個心願,希望能夠往生到西方,但是一點消息都沒有,這什麼原因?你說他沒有信願,還是有,不是說完全沒有,但是好像跟阿彌陀佛那個地方的線還沒接起來,好像我們電腦連線還沒有連接起來。沒錯,我也知道你真正有這個希望,但是心不真,為什麼說心不真?真誠心你有沒有?清淨心你有沒有?平等心有沒有?正覺心有沒有?慈悲心有沒有?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要養心,這是真心,真心本來就具足這五個德行。真誠決定沒有虛偽,對人對事對物決定沒有虛偽;決定不生污染,清淨;決定沒有高下,平等;決定不迷,不迷就是正覺;決定沒有自私,沒有自私自利,這才是慈悲。所以我們念佛不靈,為什麼不相應?原因就在這裡,所以古人常說「口念彌陀心散亂,喊破喉嚨也枉然」。

  果然你用的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個心,不但我們念經念佛是這個心,平常處事待人接物都是用這個心,不能說我對佛用真心,我對人就用假心,這不是用真心的人。一旦用真心,對佛對人都是一樣用真心,所謂一真一切真。一妄一切妄,我們對人用妄心,對佛還是妄心,也不是真心,為什麼?你有分別、有執著,你不平等,難就難在這裡。

  所以你若真正看破,看破就是什麼?你真正了解事實真相,了解以後,然後就是真正放下。放下虛假,真誠現前;放下染污,清淨現前;放下高下,平等現前;放下迷惑,正覺現前;放下自私,慈悲現前,這個時候你念佛就是一念相應一念生、念念相應念念生,你跟極樂世界的管道暢通無阻,跟阿彌陀佛心心相印,心是佛心、願是佛願、行是佛行、言是佛言,你想想看你能不能往生?真正有把握。所以要曉得怎樣才叫相應、怎樣叫不相應,這點不能錯誤。

  因此印光大師雖然教我們在末法時期共修,人數不要超過二十人,最好不要超過二十個,專依念佛為主,每天功課就像普通佛七,不做法會,不化緣,不募捐,不做經懺佛事,不傳戒,不收徒弟,一味老實念佛,連經都不要講。家師 淨空上人他說過了,印祖這個提倡,其他的他統統遵守祖師的教誨,但是要講經。祖師是說不用講經,在印祖那個時代是可以,那個時候社會人心淳厚,善多惡少,善比較多,惡比較少,都能夠孝親尊師,教他念佛,他老實念佛,能成就。現在不行,現在社會惡多善少,我們的疑慮重重,懷疑、憂慮很多,而且邪知邪說你隨時都會接觸到,往往破壞了自己的信心,障礙了自己的願望,所以不能不講經。講經的目的不是別的,斷疑生信,堅定你的信願,如此而已。經不用講多,講淨土經就行,學一、二種就行,肯定能成就。所以講經的目的是幫助我們相應,沒有其他的目的。斷疑生信,念念相應,這樣我們講經的目的就達到,聽經的目的也就達到。

  最重要的是能念的心性,真心,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,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都要用這個真心。你不能說對佛真心,對人用妄心,那這樣是不相應,沒法子相應。所以用輪迴心念佛出不了輪迴,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。我們不想再繼續輪迴,希望這一生能夠永脫輪迴往生極樂,我們就要用真心,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須臾不可以離開。對世出世間一切人事物,一切諸法都要用這個心,這就是一念相應一念生、念念相應念念生,與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,念念相應念念生,用這個心就不會再繼續搞六道輪迴,從這個心裡面生起真信切願老實念佛。

  下面說「妙因妙果不離一心」,一心稱念是妙因,一心不亂是妙果。要做到一心,你一定要做到萬緣放下。過去念佛堂堂主常常掛在口頭上的「放下身心世界,提起一句阿彌陀佛」,身心世界放不下,你就不能得一心。一心稱念的因你沒有,一心不亂的果你當然就得不到。所以因果都妙,一心太重要了。會修的人,他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心裡頭確確實實一絲不掛,絲毫掛礙都沒有。日常生活當中隨緣,隨緣度日,跟一切眾生和睦相處,平等對待,一絲毫掛礙都沒有。掛是牽掛,礙是障礙,統統放下了,因果都相應。

  下面這幾句蕅益大師講得好,「何俟娑婆報盡」,俟是等待的意思,何必等待娑婆世界我們壽命到了才往生?只要你因真果真,現在就是。「只今信願持名」,今是現在,只要你現在、現前能信能願一心稱名,西方極樂世界七寶蓮池的蓮花光色天天在壯大。我們人雖然還沒去西方,蓮池裡的蓮花,因為我們的妙因妙果,蓮花在那個地方天天長大,光色美好。蓮花裡面「金台影現」,什麼叫影現?要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是透明的,從外面可以看到裡面,看到裡面的金台,這是將來自己往生的處所,居住之處,修行證果之處。「便非娑婆界內人也」。這個話是真話,是事實真相。所以只要我們真正在修因,將來必定證得妙果。現在我們已經在西方極樂世界報名註冊了,好比我們移民,我們的簽證已經辦好了,已經拿到,隨時可以走,雖然還沒去,我們可以說我們已經是極樂世界的居民了,你已經拿到極樂世界的簽證,並不是說到達那個地方才是居民,拿到簽證就是居民。

  這個法門「極圓極頓,難思難議,唯有大智,方能諦信」。這個法門極圓,圓滿到極處,真的一絲毫缺陷都找不到。頓是快速,八萬四千法門沒有這麼快成就的,唯獨這一門。所以古大德說「門餘大道」,門是指八萬四千法門,門餘就是八萬四千法門之外的一條成佛的大道,成佛的捷徑。「難思難議」,思是思惟想像,我們想不到,沒辦法去想;議是議論,無法用言語議論,說不出來。誰能相信?具足善根福德,大善根、大福德的人能相信,不是大善根、大福德很難相信。

  所以我們今天有緣接觸到這個法門、見到這個法門、聽到這個法門,能信能願歡喜依教奉行,你就是蕅益大師在此地所說的,你是極樂世界的人,這一生肯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如果你去不了,那就是你這個地方的掛礙沒放下,對我們這個世間身心世界還有掛礙沒放下,或者是放下一部分沒有完全放下,沒有徹底放下,這個東西障礙了你。你有牽掛,你有障礙,身心世界一切萬緣你沒有放下,所以去不了。

  障礙很多、很複雜,世俗最重的是「情」,情會障礙你,出世間的「法」也會障礙你,所以佛在《般若經》上說得好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法的作用是什麼?《金剛經》上講「如筏喻者」。這個比喻是講過渡,像我們坐船,過渡船,過渡要船,佛法就像船一樣,我們要從此岸渡過彼岸,你要靠這個船,我們要從生死這岸到達涅槃的對岸,你需要依靠佛法。佛法是幫助你過渡的,好比你要渡海要坐船,你到達對岸那個船就不要了,不能說我上岸了,這個船我要拖著走,這就錯誤了,所以說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就是說你到了彼岸,佛法也要放下,不能再執著了。佛法尚且要放下,何況世間法?當然更加要放下。你對這個法要是有留戀,捨不掉,它也會變成你的障礙,本來是要幫助,反過來變成障礙。這就好像你過河坐船,你很愛這個船,不願意捨棄這個船,那這樣你就登不了彼岸,你永遠坐在船上。你必須把這個船捨掉,你才能踏上彼岸,所以說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我們取西方極樂世界,淨土三經一論,或者現在講五經一論,這是法,法通達了,法明白了,我還要不要這個法?法已經變成自己的心行,這就相應,至於這些經教不用再留戀。

  蓮池大師入了淨土境界之後,他老人家講「三藏十二部,讓給別人悟」,就是說三藏十二部經放下了;「八萬四千行,饒與別人行」,無量無邊的法門也放下,還是讓別人去行。他自己老實念佛求生淨土,他的方向、道路、目標統統找到了,我就這一條路努力精進就到目的了。我還要顧前顧後,哪有那麼多牽掛!如果那麼多牽掛就去不了。所以入了境界之後,入境界是真正通達、真正明瞭、真正覺悟,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,最後就是這一句名號,真正放下。一句彌陀念到底就真正相應,一念相應一念生,念念相應念念生,這是真正的大智,真正的大善根、大福德。

  「諦信」,諦是真實、是明瞭,不是迷信,他真信了。勸願,勸願流通分裡頭勸願到此地。經文到這裡勸我們發願,勸願流通,勸我們要發願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我們總結前面講的這些道理,總說就是要看破放下。我們真正看破放下,實實在在講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,實際上像印光祖師講的不用講經,也不用聽經,因為你都明瞭了,真正看破放下了。但是如果我們還未看破放下以前,對這個世間出世間法還有掛礙,還放不下,那麼經教就不能沒有,一定要聽經明理,斷疑生信。真正看破放下了才可以不用聽經,這點很重要。下面是勸行,是六方諸佛勸願到此地,下面是勸行流通,這部經的宗旨是信願行。我們看經文,先把經文念一遍:

  【舍利弗。如我今者。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。】

  這個地方的『諸佛』,諸位要記住,就是阿彌陀佛。前面跟諸位講過,蕅益大師《要解》裡頭告訴我們,這個「諸佛」就是阿彌陀佛,『不可思議功德』。

  【彼諸佛等。】

  『彼諸佛』就是阿彌陀佛,『等』就是指前面所講的六方諸佛。六方實際上就是十方,阿彌陀佛跟十方一切諸佛,這句的意思就是如此,就是說阿彌陀佛與十方一切諸佛。

  【亦稱讚我。】

  『我』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自稱,他自己的稱呼。諸佛跟阿彌陀佛也『稱讚我』,「稱讚我」釋迦牟尼佛。

  【不可思議功德。】

  他們也稱讚我『不可思議功德』。我有什麼「不可思議功德」?下面就講了:

  【而作是言。釋迦牟尼佛。能為甚難希有之事。】

  這就是『釋迦牟尼佛』不可思議功德。什麼是『甚難希有之事』?下面經文講:

  【能於娑婆國土。五濁惡世。劫濁。見濁。煩惱濁。眾生濁。命濁中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為諸眾生。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。】

  下面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的,叫著舍利弗:

  【舍利弗。當知我於五濁惡世。行此難事。】

  『難』是困難的難,什麼是「難事」?第一個是念佛成佛,第二個是為一切眾生說這個法門。所以蕅益大師跟我們講釋迦牟尼佛是怎麼成佛的,蕅益大師講釋迦牟尼佛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,念佛成佛的。怎麼知道念佛成佛?就是這段經文,他在『五濁惡世』當中:

  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】

  這就是成佛,證得無上正等正覺,他是用念佛,念佛成佛,這不可思議。所以「勸行流通」這不可思議。釋迦牟尼佛現身說法,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,不是用言語勸導我們,用行動來表演給我們看。

  底下這一段,「諸佛共讚釋迦,濁世證果度生」,五濁惡世,證果度生。我們剛才念的這段經文一直到信受奉行,這是勸行流通。

  諸佛所讚的,「能為甚難希有」,說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、在五濁惡世,做了兩件不可思議的偉大事業,希有的事業。在娑婆世界、五濁惡世,第一個希有的大事是「得證無上正等正覺」,這了不起。第二樁大事是「為眾說此難信之法」,為眾生說這個難信的法門。這下面說「為濁世眾生說」,特別是在現代社會比以前困難得多。

  「說漸法容易,說頓法難」。漸是說有個次第一直修,漸次的修學。譬如我們讀書從幼稚園、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學、碩士、博士,一層一層,這漸次進修。說漸法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,比較能接受。你如果要說頓法,這就比較困難,為什麼?大家不相信,哪有那種事情!他不能接受。所以說漸法比較容易,大家較能接受。漸法較適合現代人思想的邏輯,他們認為這個才合理。斷八十八品見惑證須陀洹,再斷八十一品思惑證阿羅漢,你說這個斷證,這大家較能相信。單單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就能橫超三界,而且往生不退成佛,人家聽了,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情?反而不能相信。這個頓法,而且是圓頓之法,一般人不能接受。

  「說餘頓法猶易,淨土橫超,頓法尤難」。餘是其餘的,佛門大乘法很多是頓法,快速成佛的方法,譬如禪宗,這是在中國最流行的頓法,很多人學習。確實現在這個社會上對禪,一般人不排斥,喜歡靜坐。美國這個國家跟禪的風氣很相應,所以有很多人喜歡學打坐、坐禪,淨土沒人說。

  早年家師 淨空上人在台北景美華藏圖書館講《華嚴經》,有一位美國的博士生,跟台灣大學是交換學生,在台大研究所研究哲學,她研究的科目就是《華嚴》,所以就有同學介紹她到圖書館來見家師,她要求聽《華嚴經》。這個美國學生大概三十幾歲,是個女學生,會說中文,家師也很佩服她,家師講《華嚴經》,居然她會聽。以後要求館長能不能住在圖書館,館長也很歡喜,讓她住在圖書館,好像在圖書館住了好幾個月。有一天她跟家師說,要求家師,她說法師,你到美國可以弘揚淨土,她說別的法師到美國會非常困難,你去弘揚淨土就對了。所以以後家師到美國去,她的勸請也是重要的一個因素。

  正式邀請家師到美國去弘揚淨土,是我們圖書館早期辦大專佛學講座的同學,以前台中慈光圖書館大專講座,中國佛教會大專講座,過去參加大專講座的同學當時在美國差不多有三百多人,散布在美國各地各個城市,但是很難得,他們都有聯絡,希望家師到美國去。正好遇到一個因緣,萬國道德會,中國的萬國道德會,他們在洛杉磯召開第三次世界代表大會,在洛杉磯。我們韓館長是他們裡面的委員,館長向他們的會長介紹家師,聘請他做顧問,有這個緣分就辦了美國的簽證,這是家師第一次到美國,一九八二年第一次到美國。

  一到美國之後,同學都知道了,從各州來看他,緣分從這裡結的。從此以後,每年至少到美國一個月,有時候去兩次。難信之法。家師了解美國的佛教狀況,前兩年他在美國到處弘法,做弘法工作,他不講淨土,講禪、講密、講法相唯識,偶爾提起淨土,但是沒有專門講淨土。那個時候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,家師恰好在講《彌陀經疏鈔》,《疏鈔》剛好講完了,那個時候沒有錄影,沒有錄音,以後才開始有錄音,所以《彌陀疏鈔》現在留下來只有錄音,以後也做成CD出來流通。《彌陀經疏鈔》,早期是只有錄音帶,他帶了一套《彌陀經疏鈔》的錄音帶三百多片,三百三十幾片,一片是一個半鐘頭,一部《阿彌陀經疏鈔》。

  他到美國去弘法,講經以前把這套錄音帶擺在講台前,三百三十幾片擺在那裡。擺在那裡,那時他就開始介紹淨土。人家一看,擺在那裡是什麼東西?《阿彌陀經》,錄音帶講這麼多。《阿彌陀經》經文不長,薄薄的一本,哪有辦法講這麼長。那時候在圖書館一天講一個半鐘點,九十分鐘,講了三百三十幾遍,差不多就是講一年,講一年的時間。大家看到這樣子,心就穩定下來,感覺很驚奇,《彌陀經》那麼小本,怎麼有辦法講這麼長的時間?這時候大家才體會到這部《彌陀經》經文雖然不長,但是它的含義非常深廣,這樣大家才生起信心,真正不容易。

  在此以前,美國那邊學佛的人都不把淨土看在眼裡,總是認為念阿彌陀佛,這是不識字沒知識的老阿公、老阿婆,年紀大了只好叫他們念佛求往生,一般人總是這個看法、這個觀念,他不知道《彌陀經》的內容,不了解,看到家師講《阿彌陀經疏鈔》講三百三十幾片才知道不簡單。所以家師用這種方式把淨宗帶到美國,讓大家不敢再輕視淨宗,真的這個法門是難信之法。所以他們喜歡禪、喜歡密,家師對這方面的常識也很多,他也能講。禪,講《六祖壇經》、《永嘉大師證道歌》、《金剛經》,這都屬於禪,禪的經典,還有《圓覺經》。密,他的常識也很豐富,他頭一個老師章嘉大師是密宗的上師,常常在他的身邊聽到很多有關密宗的常識。所以一開始到美國兩年,前兩年講禪、講密、講法相唯識,一般知識分子較能接受,然後才引導大家認識淨土法門,所以這個法門真是難信,不容易生信。

  下面說「淨土橫超,頓修頓證」,怎麼說是頓修頓證?一念相應一念生,你說是不是頓修頓證?頓就是快速,修很快,也很快證得果位。一念相應一念佛,這是頓修頓證的事實真相。頓是快速,沒有階級,不落這個階級,不要長時間,時間不用很久。頓到什麼程度?《彌陀經》上講的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,到若七日,就成功。最久七天,快則一天,慢則七天。那麼現在為什麼有些修淨土的同修,修了多少年連個消息都沒有?好像跟經上講的七日成就不相應。打佛七,我們時常打佛七,打了好幾個佛七,好幾十個佛七,甚至好幾百個佛七,參加這麼多佛七一點消息都沒有,難免引人懷疑。但是我們看古時候《淨土聖賢錄》裡面記載,《往生傳》裡面記載,有沒有七天當中成就的?有。最顯著、最明顯的例子,宋朝瑩珂法師,念佛三天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了,果然三天之後他就往生,跟經上講的一樣。

  十幾年前美國D.C.周廣大居士往生,這是十幾年前的事情,不算很遠。家師在美國弘揚淨土以後沒多久,華盛頓龔居士勸周廣大先生,他還不能算居士,因為他沒有皈依。他是往生前三天,龔居士勸他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往生西方,那時候他才聽到佛法。他是得到癌症,醫生放棄治療了。有這個殊勝的因緣,我們華盛頓淨宗學會龔振華居士去勸他放下萬緣念佛求往生。他聽了真正歡喜,真正相信,一絲毫懷疑都沒有,真正放下萬緣不再求病好了,一心一意就是念阿彌陀佛,求阿彌陀佛來接引往生西方,這樣在這些同修、他的家屬助念之下,真正三天阿彌陀佛念來了,臨終前三天,這是我們現代很明顯的一個感應。三天,真正佛來接引他走了。關鍵在什麼地方?還是經上講的善根福德因緣,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。你有善根、有福德、有因緣,少還不行,要多,多善根、多福德、多因緣,這樣這一生念佛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如果善根少、福德少、因緣少,還是去不了。

  我們念佛念了好幾十年,消息都沒有,不是經不靈,是我們自己業障太重,掛礙太多,我們的修學不如理、不如法,所以沒有這樣顯著的感應,沒有明顯的感應。如果你能夠放下一切掛礙,如理如法的修行,如理如法是對於經教要通達、要明瞭。蓮池大師也常常講過,我們對於經典裡頭的意思如果沒有相當程度的理解、認知,我們這個心,真信切願你就發不起來,這樣才產生了障礙。

  蕅益大師註解《彌陀經》不是容易的事情。諸位看看《疏鈔》,古德法師還有《演義》,古德是蓮池大師的侍者,是蓮池大師傳法的弟子。《彌陀經疏鈔》實在講真正就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的濃縮,確實稱得上博大精深,真正能夠引人入勝。蕅益大師的《要解》可以說是《疏鈔》的精華,許多地方以前的人沒有說過,蕅益大師為我們說出。像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。發菩提心,我們常常有疑惑,鄉下老阿婆、老阿公,他也不識字,也沒聽過經,什麼叫菩提心他也不知道,但是他念佛能站著往生、坐著往生,預知時至,他真正往生了。我們常常會想,想他們這些人往生瑞相這麼殊勝,他們到底有沒有發菩提心?家師初學佛的時候他就很懷疑這件事情,他們沒有發菩提心光念佛也能往生?總是有個疑團存在。讀了蕅益大師《要解》才恍然大悟,《要解》裡面講「真信切願就是無上菩提心」,我們這才懂。老阿公、老阿婆不懂什麼叫菩提心,但是他真正相信,他切願,信願真誠,一絲毫懷疑都沒有,原來這就是無上菩提心。蕅益大師的話愈想愈有道理。我們才知道這些鄉下沒有知識、沒有文化的阿婆、老阿公念阿彌陀佛,他真正暗合道妙,他自己雖然不知道,但是他確確實實具足阿彌陀佛所講往生的條件,他真具足,所以他一點掛礙都沒有。蕅益大師給我們解答了這個疑問。這一集的時間到了,我們就報告到這裡。謝謝大家的收看,阿彌陀佛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