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華嚴開敷夜神章  (第三集)  1986  台灣華藏講堂  檔名:12-004-0003

  請掀開經本,第七百八十頁倒數第四行,我們將經文念一段對對地方。

  【善男子。若有眾生。盛年好色。愛著縱逸。五欲自恣。憍慢醉心。】

  從這個地方開始。在前面曾經將安樂眾生行這一小段介紹過了,今天我們讀的這一段是利益眾生行。從這個地方我們能夠看出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所謂佛教的事業,它的宗旨、目標也就是這兩點:第一,令一切眾生得安樂;第二,叫一切眾生得利益,決定沒有損害一切眾生的。可是講到利益,實在說許多眾生對於利與害他搞不清楚,利害都不能辨別,真妄、邪正、是非、善惡他當然搞不清楚。能夠辨別利害的人,他一定趨利避害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佛門裡面常常講智慧,什麼是智慧?能夠辨別是非、利害,這個人就有智慧。今天這個經文我們要討論這個事情,看看什麼是利、什麼是害。這個經文裡面有十三句,剛才念的這個是總說,後面還有別說,別說裡頭有十句,總的裡面有三句,合起來一共是有十三句。這個十三句也不過是舉個例子而說,其實利害之事太多太多了,數不盡!舉幾個例子,希望我們能夠從這個地方去體會。一定要做到舉一反三,聞一知十,曉得世出世間哪些對我們真正有利益,哪些沒有利益。

  一開端我們看到經文裡面所說的,『盛年』是在年歲最好的時候,在我們一般講二十歲到三十歲,這是在一生當中的黃金時代,最好的時代。在二十歲之前,人之春,拿春夏秋冬來講,春天,最好的時候;二十一歲到四十歲,那是夏天;四十一歲到六十歲是秋天;六十一歲以後是晚年,那是冬天,就是光景不多了。「盛年」就是指二、三十歲的時候,盛年。在這種年齡,大家覺得什麼是利益?『好色』,你看是『愛著縱逸』,「縱」是縱欲,放逸;『五欲自恣』,「五欲」是財色名食睡,貪圖這些,享受這些,以為是很樂、是很自在,這是利益。大家都是這麼說的,都是這麼想的。其實錯了,真正的錯了。

  我也經過這個年代,可是我在這個年代當中都是讀書,也正好學佛,天天往寺廟裡面跑,去聽經,去念佛,去參加法會。我那些同事、長官、同學都說我太迷了,這個人很可惜,迷在佛教裡去了,人生的享受一點都享受不到,都很替我惋惜。其實他們那種生活,我不是不了解,我了解,當時也有很好的同事、朋友來跟我談這些問題。我就告訴他,我說人眼光要放遠一點,不要看得太近,我年輕的時候可以吃苦,吃一點苦頭,不在乎。我的希望是什麼?我也要享樂,也要「五欲自恣」,我也要享樂。我在什麼時候?我在晚年。我說你們享樂,年輕的時候就享掉了,晚年就苦了;我年輕的時候多受點苦,希望老年的時候來享樂。他們搖搖頭,都不大相信。現在我這些老朋友看到我的時候都說,你的路子走對了。我說是,我在二十歲之前不就告訴你了嗎?你不相信有什麼辦法,今天看我悠遊自在。我們把享樂、吃苦的時間顛倒了一下,換了一下,他們的樂老早享完了,現在該受苦了;我那個時候這麼多年都在受苦,現在該享樂了。這是以世間法來說。

  人在一生,就是拿世俗來講,命運有最好的五年,也有最壞的五年,凡夫往往是被命運所轉。其實也有很多同修曾經問過我,命運可以轉嗎?可以。難不難?不難。怎麼轉法?只要你心裡頭有主宰就轉了,心裡面沒有主宰就被命運所轉。所以主宰,我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,不管在什麼環境裡面,我決定不變更,這就是主宰。一心一意的念佛、學佛,跟著一個老師,學不成功決定不離開老師。所以選老師,這個也是,俗話講也是命運,可遇不可求,人能遇到一個好老師,那是多生多劫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緣。我大概過去世還有這麼一點善根、因緣,所以學佛沒有走冤枉路。介紹我入門的是方東美先生,雖然他不是佛教徒,他是到快要走的時候才皈依的,但是他是一個真正有學問的好老師,尤其是對於佛學,他有相當深入的研究。所以晚年,在台大、在輔仁的博士班裡面,統統講的是佛經哲學。他是接引我入門的,介紹我入門的。我入門之後不到一個月,很幸運,就認識了章嘉大師,承蒙他指導我三年,所以我佛學的根柢是在他手下奠定的。他老人家過世,我親近台中李老師,跟了他十年,在台中十年就是學教,專門學講經,自己修學的根柢是在章嘉大師那裡得到的。所以我學佛沒有走冤枉路,這幾個老師都是大家所公認的一流的善知識。所以學不成決定不離開,決定不捨棄。

  成功與否,在此地我要告訴諸位,其實這是我自己親身的體驗,但是還是古大德教導的。世出世間法,無論是求學、是求道,成敗的關鍵是在師資。換句話說,沒有老師,你說能成就的,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我們從《壇經》裡面看到,永嘉禪師那一段就說得明明白白,如果沒有老師指導、傳授,說你要能夠修行成功,經上講,那是威音王佛前可以,威音王佛以後說是自己自修而成就的,都是天然外道。換句話說,決定不可能的。所以六祖能大師還要親近五祖,五祖給他印證。永嘉大師在六祖道場只住一晚,叫一宿覺,他只住一晚,一晚就行了。所以他的老師教他多少天?一天,教他一天,第二天他就走了。他本來一晚都不住,他在六祖大師那裡,六祖給他一印證,他馬上就要走。六祖說你走得那麼快幹什麼?住一晚上,明天再走。所以稱為一宿覺,他是永嘉玄覺禪師,叫一宿覺。這是一日為師,他是指點你的路,給你印證。所以說是沒有老師傳授的決定不能成就,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認識。

  親近一個真正的善知識,善知識親近他的人多,為什麼有的人有成就,有的人沒有成就?這個關鍵在哪裡?絕不是聰明智慧,某人聰明、根利,某人很愚笨。其實不然,這個不能說沒有關係,不是第一因素,那是第二、第三因素。第一因素是什麼?在誠、敬。所以印祖,你看在《文鈔》裡頭常說,有人請教他老人家,問學佛有沒有祕訣,就是很快就能成就的。哪個人不圖快?現在一般人就是因為有這個心理,希望快快成就,希望不要吃苦頭,自己就能夠得道,就能夠開悟。於是乎妖魔鬼怪就現身欺騙你,變現一點神通,變一點魔術給你看看,你就相信了。其實都是一些騙人的把戲,不足以為道的。印祖說得很好,他說有,祕訣是什麼?誠敬二字,就是至誠恭敬,學生對老師有一分誠敬就得一分利益,有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。對於老師沒有恭敬心,那你就不必在那裡住,住了沒用處,住一輩子也得不到東西。所以成就與否,與自己的誠敬心成正比例。

  所以我們在佛門裡很多語錄、傳記裡面往往看到,有參學的人見到祖師大德,一番談話之後,他就指點他,你的因緣不在我這個地方,在某某地方,你到那個地方去。果然到那裡去不久,他就證果了,他就開悟了。既然這個善知識有這麼大的神通,能夠指他開悟之路,那為什麼在他這裡沒有因緣?傳記裡面所記載的簡單,談話絕對不是就這麼幾句話。像我們初見面的,一定問你,你貴姓?你叫什麼名字?你學佛多少年?曾經看了些什麼經?有沒有聽講過?總是問一大堆。親近哪些善知識?你最景仰的是哪一位?必定會問這些。所以不是善知識有神通,一問之後,看看他的確是個法器,能成就,他對某人最景仰,那就直截了當告訴他,你的因緣不在我這裡,你要到你最佩服的那個人到他會下去,你才會有成就。指點是這麼個指點法的,不是隨便指點的。所以對於某一位善知識他有十分恭敬,他到那個地方他會有十分的成就。他在我這裡只有三、四分恭敬,換句話說,他只能成就三、四分,我要把他收留了對不起他,道理在此地。所以善知識對於學生沒有不愛護的,沒有不希望他成就的,總是盡心盡力幫助他成就,因緣實在不在此地,一定要介紹、推薦,使他有圓滿的成就。這是我們求老師,我們求老師是這樣求法的。

  既然你是十分恭敬這個善知識,從什麼地方表現?那就是百分之百的順從,老師怎麼教就怎麼做法。像我在台中親近李老師的時候,一進老師的門,首先給我開示的,就是從此之後只能聽他一個人講經說法,不准聽第二個人的,這老師交代的,我們要能夠做;非經過他許可的,任何經典都不可以看,我們要想看什麼經,一定要報告老師,老師看了同意,這個你可以看,才行。如果你要不聽話,那就是普通的學生,像一般來聽經的,老師對你不負責任。老師為什麼要這麼專制?有他的道理。學生像一塊材料,老師是什麼?像雕刻的專家,他要把你雕刻成一個什麼樣子,你得要聽他的話,他要隨心所欲,他才能夠雕塑得出來,你要不聽話他就沒有辦法。所以老師對學生要負絕對的責任,要負責任,學生要絕對服從,這樣叫師資道合,才能成功。老師也歡喜,學生有成就。

  現在難了,縱然有這個老師,沒有學生。所以我過去每次去見李老師都勸他老人家,現在佛法衰了,弘法人沒有了,希望他趕快培養一些學生。我想我大概總講了二、三十遍,他聽得也煩了,到最後有一次跟我說,是,你替我找學生來。我從此以後不敢開口,為什麼?我找不到,我到哪裡去找一個百分之百服從老師的人?找不到。現在的學生不聽話,意見多多,不肯順從,好老師找不到學生。所以說是學生找一個好老師不容易,好老師找學生更難!看到師資道合,那是無限的感慨。這是求學,我在此地貢獻給諸位,我自己有這麼一點點小小的成就,就是得力於對老師的誠敬。

  自己成就之後,我們在外面弘法,弘法講因緣。這個因緣看什麼?看那個地方的信眾,第一個對法門,第二個對我本人,他有幾分誠敬之心。而且這個誠敬不能在表面上,表面上誠敬沒有用處的,那個力量很薄弱。如果這個地方的信眾對於我們所主張的這個法門,譬如說我今天無論是在哪個地方,我所提倡的兩部經,這一部《華嚴》,跟一部《彌陀經》,專修淨土,他要樂意了,肯跟我在一起專修淨土,這是第一個條件符合。第二個條件,他對我很有信心,對我很尊敬(其實並不是我要他對我恭敬,這個就沒有意義),他對我有恭敬,他能得到好處。

  說實在話,善說不如善聽,這裡頭有恭敬心。佛經裡面有個故事,說有一個年輕的比丘,喜歡開玩笑,碰到一個老比丘,那個老比丘就求這個年輕的,他說我很想證阿羅漢果,不知道怎麼修法?年輕比丘就跟他開玩笑,這個不難,容易。他說那要怎麼樣?你先好好的辦一桌好菜來供養我。那個老比丘真的把自己的衣單都賣掉了,賣了錢真的辦些好菜來供養他。供養了之後,他說那你現在可以傳法給我了。這個年輕比丘哪有什麼法?沒有法,他就告訴他,你蹲到那個牆角下,眼睛閉上,他拿個球在他頭上打了一下,好,你證須陀洹果了。那個老比丘被打了一下之後,起來給他磕頭禮拜。好,再換一個牆角,再打他一下,你證斯陀含了。四個牆角打了,你證阿羅漢了。這個老比丘歡喜得不得了,給他磕頭頂禮膜拜。結果他說我跟你開玩笑的。他說不是開玩笑,我真證阿羅漢。那個年輕的比丘慚愧得不得了。他為什麼會證?他有十分誠敬之心。所以說,善說不如善學。

  你有十分誠敬,你真正有成就,老師不行,學生行,所謂是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」,道理在此地。所以古時候人常說,聽說有狀元的學生,沒聽說有狀元老師,就是這麼個道理。問題就在我們學的人,對這個老師,對這個法門,有幾分信心,有幾分誠敬心,問題在這個地方。所以弘法利生、選擇道場要看這個。如果這個道場裡面的信眾都是一心一德,同修一個法門,而且對於老師能夠尊師重道,能夠認真的修學,這是一個非常殊勝的道場,這個道場裡頭決定有成就。所以這是成功之後弘法,你怎麼樣選擇道場,你到外面去,哪個地方與你有緣,你一看,這就是有緣。一個是求學,一個是弘化,都是在誠與敬上。

  上面說的這幾句,世間人以為這是利益,以為這是好事,『憍慢醉心』,醉心於前面所講的這些事。所講的這幾句裡面意思非常之廣,諸位要明白這一點。「好色」,不只男女之色,凡是對於一切法生貪愛染著之心,都包括在這兩個字裡頭。乃至於佛法,我世間法不好了,喜歡佛法,對佛法起了貪心,還是糟糕,還是墮落在這個裡面。譬如有人學了佛法,貢高我慢,那也就是「憍慢醉心」,他不貪世間法,貪佛法。佛法是教你斷貪心的,不是教你換對象的。他沒有斷貪心,他換了對象,把世間法換成佛法,貪心還是一樣的,這是大錯特錯。所以佛法也不能貪。菩薩怎麼做法?看看菩薩如何來教他,教他真正的利益。所以前面這是害,不是利,世間人把害當作利,把真正的利益當作害,利害都分不清楚,都顛倒了,這叫愚痴。

  【我為示現老病死相。令生恐怖。捨離諸惡。永斷無明。離生死怖。】

  菩薩為他現相,現什麼相?現無常的相,使這個人正在得意的時候能夠幫助他提高警覺。這一點很重要,如果能常常想到死到臨頭,他所有念頭都毀了。所以我在年輕剛剛學佛的時候,我每天看報紙,但是我看的跟別人不一樣,別人看新聞內容什麼東西,我每天看訃文,報紙一打開我先看訃文,這麼多人走了,天天都有這麼多人走了,看看哪一天輪到我了,我看這個。看這個為什麼?提高自己的警覺。所以印祖過去常說,念佛人應該把死字貼在額頭,常常想到我要死了,這個時候你不念佛你到什麼時候念佛?也許你要問,菩薩沒示現這個相給我看!那你就大錯特錯了。像我剛才說的,每天報紙登的訃文,就是菩薩示現給你看的,可惜你不警覺。每天醫院裡面、殯儀館那些,都是菩薩示現給你看的,你要覺悟!你不能說那些事情於我不相干,那你就是迷惑顛倒。那些都是諸佛菩薩在那裡示現給我看的,都是來度我的。

  如果我們對於生死大事還不清楚的話,應當生恐怖之心,世間沒有另外一樁事情比這個更嚴重了。生死事大,時時刻刻提高警覺。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,我們這個問題沒解決,這一生遇到了佛法就應該解決這個問題,如果這一生再得不到解決,我們這一生又空過了。空過不要緊,來生我們繼續再幹。沒錯,是有來生,來生不見得得人身,得到人身不見得遇到佛法,這是真的。如果這一生惡業做多了,來生到三惡道去了,聞不到佛法;如果這一生修的福報大,來生在人天享大福報,也聞不到佛法。我們看到許多這些豪富大貴的人家,都是前生在佛門修的福,現在佛門連進也不進來。他福報享完了之後,他過去生中造的惡業又現前,必墮三惡道。

  真的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,所以應當『捨離諸惡,永斷無明』。這兩句話我們用最粗淺的話來說,「諸惡」無過於貪瞋。順自己的意思起貪心,貪愛,這是惡;不順自己的意思起瞋恚心,這是惡,大惡。「無明」就是愚痴,就是真妄、邪正、是非、善惡,甚至於利害,都辨別不清楚,都顛倒了,這是無明。我們在順境裡面不起貪心,逆境裡面不起瞋恚心,一切境界了了分明,如如不動,這就是斷無明的方法,這樣才能夠『離生死怖』,這個生死恐怖才能夠遠離。生死能不能真正離?能。問題就是你肯不肯修學,你願不願意修學?必須要曉得人生苦短。你要想真正成就,我要告訴諸位,首先要突破命運的主宰。如果你的命找個人給你看個八字,算算命、看看相,要算得很準的話,那你就好可憐。為什麼?你被命運控制住了,你沒能夠超越,這個太可憐了。所以你要有能力突破,他算算不準,看也看不準,要有本事突破,這是了生死的第一步。連個命運都不能夠超出的話,那生死如何能夠超越得了?

  要想擺脫命運的主宰,沒有別的,就是修定、修慧。我們念佛,一句彌陀定慧都有,定慧具足。一句彌陀念得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是慧,應用在一切事物沒有一樁不是了了分明;念這句佛號一切妄念不起就是定,就是禪定,就是一心不亂,心裡只有這一念,沒有別的念頭,才起一個念頭,馬上換成阿彌陀佛,所以這是定,定慧等學。從初發心到無上道就是一句名號,所以八萬四千法門,這個法門最為殊勝,道理就在此地。這是給諸位略說,細說說不盡,這裡頭太奧妙了。《華嚴經》主修的法門就是念佛,善財童子修什麼法門?念阿彌陀佛。他五十三參到處參訪不是善知識給他說了很多法門嗎?對的,那叫歷事練心,那就是修行。什麼法門都接觸、都聽、都看,看得清楚、聽得明白,增長智慧,自己怎麼樣?如如不動,還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,一心不亂,他是定慧雙修。他修行的原理,就是《金剛經》上的兩句話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。他參訪樣樣清楚,但是他不著相,不著相是禪,內裡頭不動心,一句彌陀念到底,絕對不受你的影響,這是定,這是修一心不亂。所以每參訪一位善知識,他的定慧就升了一級,從圓教初住,到這個地方是第七地,一次一次提升,現在善財童子是七地菩薩。到最後他成佛了,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他成佛了。所以我們在《華嚴經》,釋迦牟尼佛講經,《華嚴》是第一部,第一部我們看到善財童子一生肉身成佛,給我們示現一個榜樣,做一個樣子。他能做得到,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,你要懂得他的妙訣,知道他怎麼個修法的。菩薩示現這些,就是教他得真正的利益。

  【復為稱歎種種善根。令其修習。】

  除了示現這些之外,提醒他的警覺,警覺之後又要教給他修學。所以對於他的善根要讚歎,同時要教給他『修』,要教給他『習』,「習」是實習,「修」是修正,你有錯誤了,把它修正過來;習是應用在生活當中,把它變成我們日常的生活,天天練習,要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。修的是什麼?拿前面這個經文來說,好色是病,修正過來;愛著縱逸,這四個字都是病,愛是病,著相也是病,縱欲也是病,放逸也是病,都是病;驕傲是病,慢也是病,醉心更是病,醉心就是心迷惑顛倒,這些都是病,要把這些病修正過來。所以正心誠意用在我們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之處,這叫習,修習。

  下面舉十個例子,這十個例子立刻要修正過來,不能叫這個毛病延續,所以修正得愈快愈好。古人常說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念起不怕,念就是前面講的惡念,這個惡念起來不怕。為什麼?無始劫以來的生死習氣哪裡說是一下能斷得了的?你要能斷掉了你就是佛菩薩,你不是凡夫,凡夫必定是一天到晚起惡念,這是必然的現象。要緊的是要覺得快,所謂覺得快就是轉變得快,念頭一起「阿彌陀佛」,馬上轉成阿彌陀佛,用這個方法。這個方法是文殊菩薩教善財童子的。如果你說這個方法是老太婆修學的,好像沒學問、沒智慧下愚人學的,咱們問一問,文殊菩薩下愚嗎?沒有學問嗎?大家要曉得,文殊智慧第一!文殊菩薩修什麼法門成佛的?念阿彌陀佛成佛的。所以對於最得意的學生,教他這個法門。所以最得意就是什麼?百分之百聽話的,就教他這個法門,他很快,一生就成佛了。對於誠敬心不具足的,對於文殊菩薩信心大概只有個八成、九成,不圓滿,恭敬心也不圓滿,菩薩就教給他其他的法門,拐彎抹角,到最後還是會走到,那都要走一些冤枉路。所以這個法門是教最清淨的學生,才傳授的。

  我們如果明白這個道理,自己一定要非常的珍惜,聞到這個法門實實在在不容易。我自己學佛三十四年,我在講台上講經講了二十七年,我自己所得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,全程肯定,我一絲毫都不懷疑,我相信我這一生決定生淨土,我很有把握。所以我生活非常自在,誰給我的?阿彌陀佛給我的。所以我今天介紹給諸位,我學這個法門要沒有得到好處,我不會這麼樣告訴你。我已經得到好處,我告訴你,你不相信,那你另外學別的,你走那個冤枉路。我告訴你是最直捷的、最近的一條道路,你不走,你搞別的,那我也肯幫你忙,我也肯幫助你,八萬四千法門,哪個法門都好,到後來都達到同樣一個目的地,就是有人到得快,有人到得慢。我這個路是最直捷的、最近的一條路,最快速的一條路。請看下面經文:

  【為慳吝者讚歎布施。】

  這是第一句。『慳吝』是毛病,我們清淨心裡頭找不到「慳吝」。實際上慳吝也在貪的裡面,通常我們講貪慳,慳吝是自己有的捨不得放下,講貪是自己沒有的希望得到,這是貪心。這是無量無邊煩惱的根本,只要有這兩種心,你的煩惱就斷不了。所以你要想斷煩惱,善學的人從根本修,這是根本。底下講的十個病都是根本大病,但是十個病裡頭是以這個最嚴重,這個病要是拔掉了,其餘那九個都沒有了,所以這個病最重。哪個人沒有貪心?不但三界之內的個個有貪心,三界之外的,沒有見性的,二乘、權教菩薩還是有貪心。只要有貪心在,他就不能了生死。三界之內,就是貪圖三界之內的,我們講三有、二十五有,你就沒有辦法超越生死輪迴。我們念佛人如果對於世間法還有貪心、有貪愛,你不能往生。為什麼?娑婆世界的緣沒有斷,西方世界縱成就了,這個緣沒斷,沒有了,去不成。不是阿彌陀佛不肯來接你,是你此地放不下、捨不得,那就沒法子。所以你一定要能放下、要能看破,你才能往生佛國。

  你自己真正想得自在,不看破、不放下,決定得不到的。你要明白這個道理,譬如說你有苦,這幾天很不自在,你坐下來好好想一想,你那個苦在哪裡?去找。苦在哪裡?臉上滿臉的愁眉苦相,對著鏡子照一照,哪個細胞裡頭有苦?去找。結果找得到嗎?找不到。好,你說心裡,你再去找找心,連心在哪裡都找不到。你看《楞嚴經》,阿難尊者七處找心,結果被釋迦牟尼佛一個一個都駁倒了,心也沒有。《金剛經》上說得更明白,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」,你哪個心裡有苦?你哪個地方有煩惱?自己認真一回頭,回光一返照,覓煩惱了不可得,沒有。煩惱不可得,苦也不可得,生死也不可得,你不自在誰自在?迷惑顛倒裡頭起的幻覺,不是真實法,迷裡面產生的,悟裡頭沒有這個事情。

  所以『讚歎布施』,「布施」就是放下,布施是捨,你就放下了。此地,很多同修們一看到布施,大概是要拿一點錢去供養、去做善事,這是雞毛蒜皮,不管用。要把什麼布施掉?把妄想布施掉,把貪瞋痴慢布施掉,把生死布施掉,把六道輪迴布施掉,這個多自在,沒這個事情。所以要把這些東西布施、放下,你就得大自在了。布施個幾文錢,那算什麼?不能解決問題。把貪瞋痴慢給布施掉,把它捨掉,這才是大益,真正的利益。為什麼經論裡面講布施供養先要講財?這個裡頭也有道理,愚痴的人、貪著的人財難捨,所以古人有所謂要錢不要命,把錢看得比命還重要的,真有,真有這種人。甚至於他到年歲老了,他曉得不久要死了,怎麼辦?天天在那裡燒紙錢,為自己準備著。這個意思很簡單,我死了以後做鬼,做鬼怕沒有錢用,兒孫不孝,不燒紙錢,我現在多燒一點,準備我做了鬼做個大富鬼,不要做窮鬼。都叫打妄想,燒那麼多紙錢,結果被陰曹地府的國庫沒收去了,等到他死了,一文也拿不到,妄想,實實在在是妄想。

  所以有財,我們財存在哪裡?存在什麼地方最可靠?我告訴諸位,存在法界裡頭最可靠,銀行會倒閉,法界不會倒閉。存在法界裡面就是叫你要做功德,怎麼做法?利益眾生。我命裡頭有這個財,財來了,財來了我不享受,我給大家去享受去,給一切眾生去享受去,這個叫布施,這個叫放下。可是放下,心裡不要起個念頭,我現在布施,將來我有好多的回報,佛法裡面講「捨一得萬報」就是這種修法。是不是真得萬報?不止萬報,不止,但是你不能夠有希求的心,我今天布施為了將來要得大福報,那你所得到的有限。會不會有福報?有,得到的有限。為什麼會有限?因為你心裡頭有界限,境隨心轉。你不求果報,心清淨、平等的,心沒有界限。心沒有界限,這個心跟虛空法界一樣大,所以隨你布施一文錢、布施一塊錢,那個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的。如果心裡一有界限,我將來要得,有個我,馬上就有我執,就有界限,一有界限將來福報就有限量,再大都有限量。

  世間福報最大的無過於帝王,你看古時候的帝王他能傳十幾代、傳二十幾代,他能享國幾百年,沒有修那麼多福報不可能得到的。但是享得盡,周朝在我們中國歷史最長的,八百年,它還是享得盡。羅馬一千年,也享得盡,沒有享不盡的。只有清淨心,不求果報的布施,那個福報是無有窮盡,它跟法界一樣,跟法性一樣。所以修行常說要稱性起修,全修即性,一定要懂得這個原理。所以首先叫你放下,放下的前提是看破。你為什麼不能放下?因為你沒看破,看破了的人沒有不肯放下的。看破是學問,放下是功夫。所以這個學問,不在乎你念了多少書,你拿了多少個學位,不在這個,學問是在看破,功夫是在放下。這是修正我們第一個大病。第二:

  【為破戒者稱揚淨戒。】

  戒律在佛經裡面非常的重要,而且分量非常的可觀。佛法可以說分為三大類:經、律、論,它佔一類。這個經典也是浩如煙海,分量非常之多,而且這個裡面境界更是高下不同。它的內容、精神一句話可以說盡,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這個就是戒律。律藏那麼多,所講的不過就是這八個字而已。為什麼佛說這麼多?就是給我們辨別什麼是善、什麼是惡。善惡的確不容易辨別,符合戒律標準的是善,與戒律相違背的是惡。諸惡莫作是小乘戒,就是自律的;眾善奉行是大乘戒,是菩薩戒。所以自律宗旨是修清淨心,你一切惡不做,你的心自然清淨,這是對自己;對別人是要修我們的大慈悲心,那你一定要行善,你這個慈悲才有具體的表現。否則的話,我一樣好事都不做,我說我修大慈大悲,這是自欺欺人,沒有這個道理。所以對別人要大慈大悲,要眾善奉行,對自己要諸惡莫作,修自己的清淨心。而且修的時候兩者同時修,這叫菩薩道,叫菩薩行。

  所以戒律有那麼多,就是佛教給我們,從我們初發心一直到等覺菩薩,位次不相等,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戒律,不相同的。雖然名目相同,譬如說不殺生,我們剛剛一學佛就學不殺生,等覺菩薩還持不殺生的戒。但是等覺菩薩那個不殺生跟我們所持的這個不殺生,境界不相同,理論依據也不相同,方法也不相同。這個譬如學校科目,科目裡頭有國文,初中一年級有國文,二年級有國文,三年級有國文,高中也有國文,大學也有國文,統統都有國文,內容、程度不一樣。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,在某一個階段戒律是怎樣來持,如何是不犯,每一條戒律都有開遮持犯,一定要明瞭。

  戒律是學佛的大根大本,現在學佛的同修把這個疏忽掉了,所以千萬人學佛,難得有一、二個人成就。這一、二個人成就還是講念佛的,還不說別的,別的成就,我一個沒聽說過。為什麼原因?就是不持戒。所以古德一直教給我們持戒念佛。但是現在又有困難,一講戒律大家跑掉了,沒人來學佛了。我們今天在講經,經好聽,大家都來了。我今天在講戒,人家都跑掉了,為什麼?聽你在罵人,罵得我身心難過,算了,我去看電影去,你就不會來了。所以現在出家人也隨緣,不講戒了。不但平常不講戒,受戒的時候也不講戒,不講戒那個戒怎麼受法,我不懂。

  佛菩薩慈悲,看到這種情形,所以你看印祖(這是再來人,印光大師大家曉得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),他因為看到目前這個情形,大家都疏忽了戒律,所以他老人家特別提出三本書,讓我們自己自修。這三本書代替戒律,非常的重要。第一種就是《了凡四訓》。所以《了凡四訓》一定要熟讀,從《了凡四訓》那個地方,你可以能啟發信心,信因果報應,相信因果報應,知道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一定要斷惡修善才能有成就。所以《了凡四訓》是啟發我們信心的,建立信心的,拿今天的話來說,就是心理建設的第一個階段,然後他老人家教給我們《太上感應篇》。《太上感應篇》是道教的,印光大師一生提倡,另外一本書就是《安士全書》。《安士全書》前面一半是「文昌帝君陰騭文」,也是一個詳細的註解。「文昌帝君陰騭文」也是道教的,他老人家拿這個東西,因為「陰騭文」與《感應篇》完全講因果報應,拿這個東西來代替戒律。如果我們依這兩樣東西來修學,來斷惡修善,以這個來做善惡標準,就是持戒。

  所以他老人家把這三樣書,在他一生當中,我概略的給它估計了一下,他至少印了三百萬冊。我是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講經,偶然的一個機會,在中華佛教圖書館看到印光法師弘化社出版的書,我把它後頭翻了一翻,那個版權頁,一看,都印了幾十版,每一版都是印的五千冊以上,多的時候五萬冊,這使我吃了一驚。我回頭一想,老法師一生印經不少,但是這三種書可以說在他印書總的數量裡面幾乎佔一半,這一定有道理,沒有道理他不會這麼大量的去印。他是挽救末法時期的眾生,大家不講戒律,所以特別提倡這個法門。我回台之後我也印,好像我印了有五萬冊。而且我在台北跟高雄都講過,講過好幾次,我講過《了凡四訓》,講過《陰騭文》,講過《感應篇》。當時我講這些東西的時候是在中國佛教會大專講座,那個時候大專講座人數最多的時候,曾經到八百人的樣子。講這個,曾經有一個法師質問我,他說你這麼多年來,經講得不錯,你為什麼不講佛經,講外道?我說我沒有講外道,我不承認我講外道的東西。最後他指出來了,《感應篇》這個不是佛經。我說你說這個,我就請教他一句話,我說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」,這首偈是不是佛教的法印?他說是,沒錯。我說那就好了,我說這個書是我們佛教的法印,蓋大印,蓋上去了,蓋上去就是佛教,你去看看《感應篇》裡頭,是不是講的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」?他臉紅了,調頭就走了。

  諸位一定要明瞭,雖然不是佛說的,不是菩薩說的,外道說的,可是他講的宗旨跟佛教完全相符合,就是佛教的東西。佛教不排外,不跟人劃界限,他跟我們劃界限,我們不跟他劃界限,我們包含他,他不包含我們,我們比他大。所以要曉得,印祖選的這些道教的東西都符合佛教的宗旨,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」,那就是佛教。所以我們用這三部書代替戒律,這三部書都是中國人寫的,雖然是文言文,是很淺的文言文,而且裡頭引用的故事非常之多,很能夠警惕我們自己,諸位放在案頭常常看。我們這幾種書,這些年來不斷的在印,現在都送得差不多了,最近我又印了,最近《安士全書》又印了。所以這是『稱揚淨戒』,非常非常的重要,我們千萬不能夠疏忽。第三句說:

  【有瞋害者令行慈忍。】

  這就是瞋恚心重的人,這個業障也是很大,因為瞋恚是地獄的業因,我們一定要警覺,常常喜歡發脾氣絕對不是好事情,到臨命終時再發一次脾氣就入地獄了,這個不得了!所以一定要修忍辱。貪愛是餓鬼道的業因,瞋恚是地獄道的業因,愚痴是畜生道的業因,所以貪瞋痴是三惡道的業因,能斷貪瞋痴就不墮三惡道。所以對於惡人,極惡之人,也不能有瞋恚心,也不可以有瞋恚心,一定要慈悲幫助他回頭,幫助他改過自新。如果機緣沒成熟,慢慢的等待,不要著急,總有回頭的一天,我們對人一定要有這樣的信心。

  所以遇到瞋恚心重的人,這真有,不是沒有,我過去有一個同事,他的嫉妒、瞋恚很重,他階級雖然高,跟我是好朋友。那時候我初學佛不久,他就常常來跟我講,他就說老弟,我的瞋恚心實在太重,喜歡發脾氣,而且記仇,哪個人得罪他,多少年他都不會忘記。他自己曉得,這也很難得,曉得這是大病。他受持《金剛經》,《金剛經》念得之熟,他親自背給我聽,從頭到尾一遍背下來,十三分鐘。他念了三十多年,還是這麼大的脾氣,還是這樣惡的習氣,真是沒有法子。但是知道,這也是他自性當中一念覺悟,他還曉得。曉得,換句話說,就有改過的機會,就怕他不曉得。脾氣一發,發完之後,曉得,就後悔。這好,常常後悔,對他有絕大的好處。所以對於這樣的人,我們要教他修慈心、修忍辱,對待一切眾生要慈悲,對待一切不如意的事情要能夠忍耐。忍耐是功德,這是頭一個要修學的。為什麼?不能忍就不能得定。所以忍辱波羅蜜是禪定波羅蜜的前方便,就是預備功夫。我們對什麼事情不能忍,你的定怎麼能修得成?你念佛怎麼能得一心不亂?所以凡事能忍才能得一心,才能夠成就禪定。所以一定要修慈悲。

  【若懈怠者令起精進。】

  『懈怠』也是大病,這個雖然不是外來的,偷懶,每個人都有,都有這個毛病,這個要『精進』,「精進」就是方法。方法無量無邊,自己要曉得對治,就是自己知道我自己有懈怠懶惰的病,懶病。勤奮不會死人的,你聽到哪個說勤勞而死?有沒有聽說過?只聽到「懶死了」,懶會死人,懶惰會死的,勤奮不會死的。所以你要用方法對治,這條很重要。而且對治,每個人不一樣,每個人的習氣不相同。所以對我有效,對你不見得有效;對你有效,對他不見得有效。自己一定要曉得什麼方法對自己最有效,要選擇方法。

  從前寺院裡面,那就是陶冶人的一個道場,真正能成就人,他對於精進警策非常重視,所以大家在一塊修行就是依眾靠眾,自己一個人會懈怠懶惰,大家在一起就不好意思了。所以寺院裡面在一塊住,沒有說一個人一個房間的,一個人一個房間都會懶死了。為什麼?他有隱蔽,人家看不見。所以寺院裡面統統是廣單,通舖,就跟軍隊一樣,他就沒有法子,處處要守規矩,你不守規矩個個人都看到。所以今日之下我們想辦個佛學院,學生一個人一個房間,這個佛學院充其量他對於經教,他能夠學到一點,對於行門的功夫,講定與慧,完全不相干,只是在教上學一點皮毛而已,沒有用處。換句話說,佛學院必須要住通舖,要住廣單,才能成就人。他不願意來的,那就不要來,我們這是為道、修道的,不是來貪圖享受的,貪圖享受到別的地方去,真正想修道的到此地來,這是我們要明瞭的。

  居士們發心更要注意,法師真是難得,我們要好好的供養。供養他舒舒服服的,把那個道心都供養跑掉了,到最後都把他供到阿鼻地獄去了,你有什麼功德?現在真是如此,好些發心的年輕法師一個個都墮落了。怎麼墮落的?居士幫助他墮落的,把他供養供墮落的。看到他吃的也不好,不行,趕緊去買一點補的、好的給他吃;看他穿的不行,多做幾件好衣服給他;睡的這個地方太硬了,又要給他加點軟墊子,結果都把他墊到阿鼻地獄去了,一定要有警覺。出家人睡的床舖就是睡硬板凳,睡得太舒服就貪睡了,就不願意起來了。睡得很不舒服,實在沒有辦法,睡一下,是不是?警覺一起來,他馬上自己就爬起來,為什麼?睡得不舒服,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。所以有些居士覺得很不忍心,他是不忍心他成佛,希望他快墮地獄,這個就是利害、是非不能辨別。我們一定要明瞭,曉得自己的病根在什麼地方。

  我自己也很懶惰,你看看多少人要我寫書,我從來一篇文章都不寫。為什麼?懶!過去教育部給我出版的那一次講演的,那是他請我在中山堂講的,我也沒有講稿,他們替我記錄下來的,我看了還不錯。如果常常要有人記錄的話,那我今天的著作比我人還要高了。我對治這個毛病是怎麼個對治法?就是上講台,上講台就不懶惰了。欺騙老師很容易,我從小還有這點聰明,所以不念書。遇到考試,之前十分鐘,書趕快翻一翻、看一看,馬上去考試,決定及格,所以就不念書了,有個強記的能力。但是三天就忘掉了,又還給老師了,所以很能騙老師。但是上了講台,這麼多眼睛在此地,騙不過了,所以就要很認真充分的去準備。

  最初出來講經的時候,講一個小時要預備二十個小時,所以不能偷懶。那是一個星期講一次。到後來講熟了,講一個鐘點,只要三、五個鐘點去準備就可以。怎麼辦?一個星期要想辦法講三次,逼著自己不能懈怠。所以一定要想方法逼自己。所以有很多人說我喜歡講經,不是的,不是喜歡講經,治病。我有病,治病,不是喜歡講經,是治病。所以我過去曾經說過,我說因為不會講,學講;如果會講,我就不講了。會講,何必要講?會講,人家請我,我還未必講;不會講,我要找著講,找機會去講。對治自己懈怠最有效的方法,逼著自己不能不看經,不能不蒐集資料,不能不做充分的準備。所以說自己的病,懈怠病,自己曉得,哪個方法對治有效,自己也曉得,你一定要用最有效的方法堅持到底,把這個毛病改過來,這樣才能夠成功。這個十波羅蜜講到這個地方講了四條,後面還有六條,也就是六句,今天時間不夠,我們鐘點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這個十條就是十度,十度就是十波羅蜜,就是要對治我們十種病根的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