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華嚴經疏論節要研習報告  (第十四集)  1997/10/19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12-016-0014

  請看講義:

  【頓詮此理。故名頓教。達磨以心傳心。正是斯教。若詮三乘即是漸教。若詮事事無礙即是圓教。】

  這一小段是為我們辨別古大德判攝佛經,依據什麼樣的原則來說它是屬於頓教,或者是屬於漸教,這是一個簡單的標準。如果這部經裡面,『詮』就是詮述,裡面內容所說的,要是說頓說此理,理是講的心性,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,如果這部經裡面直截了當為我們說出心性這一個問題,這部經論就稱它作頓教。禪宗達摩祖師當年到中國來,他所用的方法是不立文字,『以心傳心』,這正是頓教的教義。雖然是用這種方法,但是還是要用經論來印證,你傳的正不正確?如果不依據經論所說,這在佛法裡面,四依法當中就說得很清楚,那就是依人不依法,就是違背了佛陀的教誨,佛是教我們依法不依人。所以達摩用這種非常的手段以心傳心,也要用經典來做印證,正是說明依法不依人。

  當年達摩祖師是用《楞伽經》來做印證,到五祖忍和尚才改用《金剛經》做印證,五祖以後一直到近代,禪宗都是以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來做印證。唐以後,除了《金剛經》之外,還有一部《六祖壇經》,我想這兩部書,有很多同修都曾經讀過,這是屬於頓教。假如這部經裡面,這三乘佛法都有,有講到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度萬行,像這類經典在這個經論裡面佔的分量很多,幾乎方等經裡面太普遍了,這一類都是屬於漸教。不但方等裡面是屬於漸教,即使二十二年所說的般若,般若部裡面所講的聲聞、緣覺都講得很多,我們在《大般若經》裡面,會會都見到,但是它是偏重在大乘,裡面包含著有聲聞、緣覺,都算是漸教。如果這個經上講到「事事無礙,理事無礙」,那就是屬於圓教,像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,特別是《華嚴》,古德把它判作別教一乘,《法華》還判作同教一乘,這個都是屬於圓教。古德判教是依這些原則來說的。再看下面一段:

  【佛地論云。大覺地中無邊功德。略有二種。一者有為。二者無為。】

  這一節文裡面,最重要的我們要明瞭,什麼叫做功德。有許多學佛的同修把功德當作福德,福德當作功德,這兩個名詞混淆不清,這是錯誤的,對我們修學自然就產生障礙。諸位要曉得福德跟功德是兩樁事情,修福這個福德感得的是六道裡面有漏的福報,福德所感得的。我們說六道而不說三善道,三善道裡面,享受福報的很明顯,我們都能夠明白;三惡道裡面,也有享福的眾生。譬如畜生道裡面,諸位看到,新加坡我不太清楚,我在外國住的時候,看到外國人養的寵物真有福報,全家人照顧牠、愛護牠、伺候牠,無微不至。我仔細觀察,那一棟大房子好漂亮,主人是誰?寵物,所有的人都伺候寵物,寵物是主人,福報大,那沒話說。牠的福報,我們知道是前生修的,多半還是在佛門當中修的,修的福德。

  所以福德只能夠享受一點六道裡面有漏的福報而已,不能解決問題。什麼問題?生死的問題,斷煩惱、出三界的問題,這個福報是無能為力。六祖在《壇經》裡面也說,這樁事情福不能救,福德不能救,一定要功德。功是什麼?功是你自己修行的功夫,你修行得力。我們現在大家都修,有人用念佛,有人用讀經,有人用持戒,有人用參禪,方法眾多,都在哪裡修!修是修了,有沒有功?你這個修有沒有功夫,這個很重要。雖然修行,修了沒功夫,沒功夫就不能成就。好像天天念書,書是念了,每天念多少遍,念得沒錯,這一考試都得零分,那有什麼用處?那個沒有用處!考試要拿高分數,那你就有德了,你就算是有功了。拿到高分數,明年就升級了,升級是德。諸位從這個比喻當中去體會,修行什麼叫功,什麼叫德,你就有功德。

  我們一般人來講修行的功夫,什麼是功夫?能斷煩惱是功夫,你修行真有功夫,斷煩惱他就證果。見思煩惱斷了,你這個修行有功,你證須陀洹果;須陀洹果就是德,你得到果位。你再把思惑前六品也能夠斷掉,你的修行功夫更高,你證到二果,那你就有德,德是你得到果位,所以功德才能解決問題。

  平常我們講持戒有功,持戒有功夫得定,戒定慧三學,你得定,定能伏煩惱。所以實實在在說,小乘四果羅漢,我們講斷見思,那不是真斷。那是怎麼斷?伏斷,他有這個功夫能令煩惱決定不起現行,他有這個功夫,所以他是伏斷,不是滅斷。什麼時候才滅斷?修定有功,這個功夫不簡單,用這種定功,甚深的定功,轉煩惱成菩提,煩惱沒有了,煩惱變了,變成菩提了。不但見思煩惱變了,塵沙煩惱也變了,無明也轉了一分,這就開慧了。所以說是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;持戒有功,得定是德;修定有功,開智慧是德。什麼叫功,什麼叫德,我們要辨別清楚。

  智慧開了之後,轉了。諸位要曉得煩惱是滅不掉的,煩惱如果滅掉了,智慧也沒有了,為什麼?煩惱跟智慧是一不是二。迷的時候,智慧變成煩惱;悟的時候,煩惱變成智慧,它是一不是二。所以煩惱要是滅掉,智慧也沒有了,沒有這個道理。轉煩惱成菩提。因為煩惱都變成智慧,煩惱沒有了,所以叫它滅。那個滅就是它轉了,不是真的沒有了,這個是我們要懂得的真實的事相。所以功德兩個字搞清楚了。

  這個地方講的『大覺地中』,這個大覺地是如來果地。如來果地無量無邊的功德有兩種,一種『有為』,有為的功德是佛幫助眾生,教化眾生,也就是我們講他受用的功德。佛以大慈大悲,哀憫三界,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,感應道交,在十法界現種種身,說種種法,這都是有為功德。他這個功德怎麼個算法?教化眾生是功;看到眾生各個成就,他是德,他得的是這個。這是屬於有為的。另一方面是『無為』功德,是如來果地上自受用的。諸位要曉得,有為跟無為是一不是二。實實在在講,佛在十法界應化,正是在應化度化眾生的時候,這是有為;雖然是有為,他還是住在無為法中,他有為是功,無為是德。所以自受用是住在無為法中,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。再看底下這一段:

  【無為功德淨法界攝。淨法界者。即是真如。無為功德皆是真如體相差別。】

  這一段把有為、無為就說得更詳細。無為是性體,真如自性的本體,這是清淨無為。所以如來在果地上與性體完全相應,無論現身不現身,無論度眾不度眾,無論說法不說法,無時無刻不相應。我們凡夫修積種種功德,剋實而論,十法界裡面的沒有明心見性,所修積的全是有為功德,與無為功德不相應。必須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有為功德與無為功德相應一分,再往上去,分分增長,一直到四十一品無明破盡,圓滿的相應,那就是如來的果覺。所以『無為功德』就是清淨法身,就是真如本性,所以它是『淨法界攝』。

  『淨法界者,即是真如』。這個淨法界,此地是用清淨的淨,這個意思就是說明一真法界。十法界不清淨,一真法界叫「淨法界」。我們要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西方極樂世界是淨法界。所以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上看到,西方世界依正都說法,依正都放光,依正都放寶香,都能攝受一切眾生,眾生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都能夠滅罪生福,都能夠斷煩惱、證菩提,顯示出西方極樂世界是大圓滿的無為功德,是這樣的境界。

  『無為功德,皆是真如體相差別』,真如之體沒有差別,真如的相有差別。西方世界依報的相跟正報的相有差別,依報與依報當中也有差別。西方世界的樹木、花草,樹也有差別,經上講的有純金樹、純銀樹,一寶成就的,有二寶、三寶、雜寶成就的,那就不一樣,就有差別。這就說明相有差別,但是諸位要知道,體性沒有差別,體性皆是無為法。這些色相是有為法,阿彌陀佛從無為法裡面變現出有為,所現的有為即是無為,有為跟無為不二。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接觸這種種有為法,就是接觸到無為法,所以他的成就快速不可思議,道理在此地。

  我們明瞭清楚了,對於西方極樂世界信心、願心、嚮往之心,才真正能夠生起來。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這個世界,兩個世界一比較,再看看佛在一切大、小乘經裡面所說的十方諸佛剎土,我們跟西方極樂世界做一個較量,自自然然你就願意選擇阿彌陀佛的淨土。所以我們選擇彌陀淨土,決定不是盲目、不是盲從,我們是理性的選擇,智慧的選擇。

  佛法跟其他宗教有一個相似點,那就是講求信心,可是佛法不是迷信,佛法叫正信。正信的標準是什麼?是把裡面的道理、事實真相都搞清楚、都搞明白,我才信它,這就叫正信。如果對於這裡面事理、因果都沒有搞清楚就信了,這個信叫迷信,這不叫正信。正信是入門。信了之後,還要求解,要把這個事情搞得更清楚、更明白,徹底的明瞭,那個時候就從正信提升到真信,不是假的,真信。由此可知,佛法裡面講的信心,隨著自己修學的功夫,那個信心會加深,不一樣!同樣都是信佛,所信的信心程度不相同,與你的理解、與你的修行功夫成正比例。請看講義:

  【有為功德四智所攝。無漏位中智用強故。】

  有為裡面說到功德,實在講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。這一部經是《華嚴經》,所以它的標準跟其他法門不一樣,圓教一乘!所以它的標準是法身大士。因此講到無為功德,這是諸佛如來果地上的起用。圓初住就是諸佛如來,因為他見了一分性,破一品無明,證得一分自性,得一分法身就是如來;天台家所講六即佛裡面分證即佛,他是真的,他不是假的。所以初住菩薩就有能力示現八相成道,《無量壽經》第二品裡面講的八相成道,圓教初住菩薩就有能力示現,應以佛身而得度者,他就示現八相成道成佛來度化眾生。他們所表現的,也就是所示現的,所化導的就是有為功德。

  有為功德之所依是依四智,換句話說,這個位次的菩薩是圓教初住、別教初地,已經轉八識成四智。如果還沒有轉識成智,他在十法界,他不能超越十法界;轉識成智之後,就不在十法界,那就到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叫淨法界,十法界是染法界,十法界都染,他染污的輕,愈往下污染愈嚴重。

  轉識成智,轉八識成四智。我們凡夫起心動念用的是八識,佛與這些大菩薩他們也起心動念,但是他不是八識。這正像《壇經》裡面,永嘉大師所說的。永嘉大師開悟了,六祖考他,考試通過、及格了,末後六祖又問他一句話,他說:「你還有分別嗎?」六祖問了這麼一句話。永嘉答得很好:「分別亦非意」。六祖很贊成,沒錯!他那個分別是四智菩提,它不是意。四智菩提哪裡有分別?隨順眾生的分別而分別,它不是意。他自己沒有分別,隨順眾生的分別;自己沒有執著,隨順眾生的執著;這個妙極了,這就叫佛法不壞世間法。世間人有種種分別、執著,不能破壞它,隨他分別,隨他執著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這樣才能夠令眾生歡喜接受佛法,佛法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。

  「轉識」,唯識經論裡面講得很好,從哪裡轉?從六、七識轉,六、七因地轉,五、八是果上轉。所以你從五、八去轉,你是決定做不到。六、七轉了之後,五、八就跟著轉,所以真正用功就是在第六、第七識。第六識是分別,第七識是執著,怎麼個轉法?不分別就轉第六意識,不執著就轉末那識。我們能不能在日常生活當中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去訓練,訓練什麼?訓練不分別、不執著,你真正在這上面做功夫,這叫真修行。

  可是在處事待人接物的時候,我們依舊分別、執著,那是什麼?恆順眾生。雖然分別執著,實際上決定沒有分別執著,自己決定沒有分別執著。眾生說這個樣子是個人,我們也說是人;眾生承認這個身體是我,我對人講我,我也說我。這不就有分別有執著嗎?他們分別執著,我也順他的分別執著,彼此好溝通。而實際上,他是心裡頭真的有分別執著,我們心裡頭毫無分別執著,這就跟凡夫不一樣,所以修行跟不修行差別就在此地,心裡頭乾乾淨淨,一塵不染。

  所以一定要用四智。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,你要離開一切分別,你看這個世出世間就妙觀察,你才能看到一切妙相莊嚴,你就能見到十法界皆是妙相莊嚴。你能夠轉第七識就成平等性智,心得清淨、得平等。在淨沒有淨的分別,在染沒有染的分別,於是一真法界、十法界,你在這裡面是平等的享受,跟凡夫享受不一樣。凡夫有五種受:苦、樂、憂、喜、捨,這五種受都是不正常的,如果你能夠轉末那為平等性智,你就得到正受;正受是正常的,沒有苦樂憂喜捨。在極樂世界沒有苦樂憂喜捨,在阿鼻地獄也沒有苦樂憂喜捨,平等了。

  這兩個轉過來之後,前五識轉變成成所作智,那就是無為功德,我們用前五識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。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,阿賴耶裡面含藏無量無邊的種子,這個時候一轉成大圓鏡智,這些種子就能夠隨心所欲現行,種子不滅!因為阿賴耶識裡面有佛種子,你可以到十方世界去示現成佛。阿賴耶識裡有菩薩種子,你可以隨緣以菩薩身度化眾生,你要沒有種子,你憑什麼現身?你要想學地藏菩薩到地獄度眾生,正好阿賴耶識有地獄種子,地獄種子現行就變成地藏菩薩,到地獄去度化眾生。所以一切種子都起了作用,不是自己去受報,自己不受報,都把它變成利益眾生的種子,在十法界隨類化身。所以煩惱就轉成菩提。

  『無漏位中智用強故』。有漏不行,有漏用得不自在,我們凡夫完全不得其用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十法界裡面藏教佛、通教佛,可以得到幾分,總沒有一真法界菩薩那麼樣的自在。所以無漏位中,此地的無漏位是講一真法界,破一品無明才算是無漏,不是小乘斷見思煩惱就叫無漏,那個不行,那個不是真的無漏。再看下面這一段:

  【有諍說生死。無諍說涅槃。生死及涅槃。二俱不可得。】

  這首偈為我們證實了,佛在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法是佛法。大乘經上也說佛法從緣生,這是說明諸佛如來為我們說種種法,這個法是從緣生,如果沒有緣,佛也就不說法。眾生說生死,佛就建立一個涅槃對治生死;眾生要不說生死,那佛這個涅槃也就沒得說了,這就是現代人所講的相對法,所有一切法都是相對的。如果真的離開相對,你們說說看,能不能說出一句話來。禪宗常常出這個題目來考試學生,離開相對道一句來,說一句給我聽聽。你說個大,大的反面有個小;你說個長,長的反面有個短;你說個有說,有說的反面是無說,都有兩邊,叫你兩邊不著,你說一句給我聽聽,就沒得說了。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凡是說得出的皆是相對的。這才明瞭為什麼佛法從緣生,為什麼佛法也不能執著,道理就在此地。

  真理事實真相怎麼能說得出來?可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我們眼看得清楚,看得清楚說不出。所有的名字相、言說相都是相對,你離開這些相對,你就沒有辦法說出,但是看得清楚,聽得清楚,六根接觸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給諸位說那就是見性。所以說「開口便錯,動念皆乖」,你一動念落到意識裡面去,迷了,就不是真性,一起心動念就迷了。所以給你講叫無明,無明叫「無始無明」。

  無明從哪裡來的?無明沒有開始,無始無明不是說很久很久之前我們就無明,不是這個講法,你這個講法就錯了。這個講法,你還承認有時間、有空間,時間、空間不是真的。佛給你講無始無明,就是說無明沒有開始。你現在見色聞聲,你一動念就無明;你不動念,不動念就是佛,就見性了。昨天說得很好,無念就是佛,有念就是眾生。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叫正念分明。可是一起念頭就錯了,就是一個妄念起來,那就是無明,就變成眾生,佛就變成眾生。佛什麼時候變成眾生?當下!不是過去,也不是未來,當下!當下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、不動念,所謂第一念就是如來正覺的境界,可是第二念就糊塗了,第二念就變成凡夫、變成眾生,起了分別、執著。於是這個分別、執著愈迷愈深,愈起愈多,愈變愈複雜,這才搞成糊塗人。

  『諍』就是爭論、議論,就是起心動念,這個就有生死。『無諍說涅槃』,世尊為了對治眾生的毛病,不得已假設一個法,這個法也不是真的,假設的,用這個假設的法對治你的毛病。所以佛門常講「以假修真」,什麼是「假」?佛法是假的。「真」是什麼?真如本性,那是真的。佛法是假的,用這個假的佛法可以能夠修成真性,幫助你見性。但是這個假的,你可不能執著;一執著,你永遠不能見性,所以你要知道法是假的。

  『生死及涅槃』,生死是世間法,涅槃是佛法,這個意思就是世間法跟佛法『二俱不可得』。為什麼不可得?都是緣生的,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來的。佛的一切法是如來四智菩提,我們也來個假設,把四智菩提暫時變成八識五十一心所,說出這一切法出來。我這個話是假設,你們大家聽了可不能執著,這是一種方便說,說明佛法也不可以執著。

  所以《金剛經》上講,佛說法「如筏喻者」。筏在此地沒見過,但是在中國大陸有,有竹筏竹子編的,有木頭編的,過河、過渡的工具。過了河,這個筏就不要了,就丟掉了。佛法是個工具,過渡的工具,破迷之後就不能要了,再執著就又迷了。我們先被世間法迷了,學佛又被佛法迷了,你說冤枉不冤枉!釋迦牟尼佛絕沒有心去迷惑人,但是有不少人自己迷惑了,這一點我們要清楚、要明瞭。佛不迷我們,我們自己不要自我陶醉,自己迷在佛法裡面,這個佛不負責任,是我們錯解如來真實義,錯解了。所以去年我們在這個地方,特別將《金剛經》細說一遍,主要就是說明這一個事實,佛不迷人,佛法不迷人,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,我們用佛法而不迷在佛法裡面,這個修學就正確了,所以要曉得佛法、世法都不可得。

  《般若經》上對於這個道理、這樁事實,世尊的確是慈悲,不厭其煩,反覆多次宣說。一般人說一次不就好了,為什麼多次宣說?多次宣說有道理,熏習,讓你不斷重複薰習幾十遍,甚至於幾百遍,你的印象深刻。這一部經讀下來,當然沒有辦法都記住,可是重複說很多遍的句子,印象很深刻,他能夠記得住,唯有記住才能在日常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之處,提起觀照功夫。也就是說遇到事情,我想到佛在經上怎麼說的,跟它對一對,比對一下,我們的想法、看法有沒有錯誤,這就叫依文字起觀照,它真起作用。

  觀照跟研究不一樣,研究研究想一想,壞了,愈想愈糟糕,所以觀照是不用思惟,也就是說不用第六識、第七識、第八識,不用了,離心意識叫觀。禪宗裡頭還有一個名詞叫參、參究,不叫研究,研究是用第六意識,用意識叫研究,不用心意識叫參究,不用心意識才叫觀照。我們現在也有個名詞比較接近,但是還不是,現在有個名詞叫直覺,有一點接近,直覺。也就是說你沒有思考,沒有通過思考。經教要不熟,這是決定做不到,一定要很熟,在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當中,才提得起觀照。請看講義:

  【勝鬘經云。不染而染。難可了知。染而不染。難可了知。即不變隨緣。隨緣不失自性也。】

  這一句經文意思很深。『不染而染』是說十法界裡面的眾生,也就是沒見性,還用八識五十一心所的這一類眾生,凡夫!六道叫凡夫,六道外面的十法界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在大乘法裡面叫他做外凡,六道以外的凡夫就稱他作外凡。為什麼?沒有見性。所以凡聖的標準是在見性,見性那就不叫凡夫,叫聖人,沒見性都是凡夫。通教的佛、藏教的佛沒有見性,還是凡夫,這一點我們要清楚。十法界裡面的凡夫「不染而染」,不染是什麼?真如本性,真如本性決定沒有污染。

  我們自己也是的,真如本性本來不染,現在染污了。這個理事很深,『難可了知』,幾個人知道?沒人知道。如果大家剛才聽了上一節所講的這個意思,你要是聽明白了,這個地方就能懂得一點。我們真性真的沒有污染,真如本性在哪裡?在眼叫見性,在耳叫聞性,在鼻叫嗅性,在舌叫嘗性,在身叫觸性,在意叫知性,這六根的根性就是真如本性。所以楞嚴會上講「六根門頭,放光動地」,哪個沒有?一切眾生無不具足,我們六根的根性,跟諸佛如來果地上的大圓滿,無二無別,跟他們相比沒有絲毫相差。在起作用的時候,為什麼就不同了?「難可了知」,這句話用上了。

  可是佛告訴我們,我們眼見色就是眼看外面境界,第一念是真性見,第一念你還沒有起心動念,還沒有分別執著,你張開眼睛看到外面,見性見色性,這是諸佛如來之見。你看自性不是現前了,不染!可是第二念就染了。第二念是什麼?就起了分別,看到眼前這是蓮花,這是紅的,完了!不染而染了,你在外面境界相裡面,起了分別,起了執著,又打妄想了。

  由此可知,一真法界裡面,這些諸佛如來他們的本領在哪裡?永遠保持第一念,不會落在第二念,這就叫明心見性,這就叫法身大士,他們的本領就在此地。諸位要懂得這個道理,以後再在經典上看到無始無明,別再去想無始無明到底什麼時候生的?到底什麼原因生的?你那個是無明上再加無明、再加無明、再加無明,永遠不能解決,佛講得那麼透徹,無始無明根本就沒有無明,凡聖一念之間。一乘了義經典對這些道理事實真相講得非常透徹,凡聖在一念之隔,所以這是凡夫不染而染,這講我們。事理這個意義深廣無盡,難知!

  『染而不染』。是諸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來度眾生,他們是什麼?好像染了,跟我們和光同塵。特別是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應身!應身,他也投胎,示現的跟我們一般普通人沒有兩樣,也投胎,也慢慢從小孩長成,也要經歷這個世間許許多多的苦難,好像慢慢修行覺悟了,裝樣子給我們看的,表演給我們看的。就像《華嚴經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樣,那些諸佛如來都是演戲的,演給我們看。染,他們演的染,實際上不染,他是真的不染。真的不染,表演一切污染給我們看,讓我們在這裡面漸漸去覺悟,所以這是佛菩薩應世,難可了知。

  這也正是像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說的不可思議,阿難尊者問釋迦牟尼佛:「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須彌山,四天王天、忉利天住在哪裡?」佛沒有正面答覆他,反過來問他:「夜摩、兜率住在哪裡?」阿難尊著也是裝模作樣表演,豁然明白了,業因果報不可思議。我們身體業因果報不可思議,眾生的業因果報不可思議,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業因果報也不可思議,就是此地所講的難可了知的意思。

  而這樁意思下面解釋得好,就是「不變隨緣,隨緣不變」,『隨緣不失自性』就是不變。這兩句話,我在過去講經,我把它變成四句來講,四句四個不同的境界,這古人沒說過的,但是我們想想有道理。「不變隨緣」是如來,如來證到究竟的果位,如來不變隨緣。「隨緣不變」是菩薩,菩薩在九法界恆順眾生、隨喜功德,他修什麼?就是在隨緣裡面修不變,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裡面,修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就是菩薩。在一切分別裡面,練不分別,我在事相上有分別,理上沒有分別,心性裡沒有分別。事相上有種種執著,心性上毫無執著,心地永遠是清淨的,一念不生。生活處事待人接物完全是演戲,演戲在舞台上叫你動作,劇本上寫的到什麼時候你要動一下,到什麼時候說哪一句話,都不是自己意思,自己沒有意思。所以我們要把生活變成演戲,變成表演,可不能當真,你就叫真正修菩薩道,你的生活就很快樂。為什麼?演戲!從生到老死演一輩子戲,演給別人看的,不是演給自己看的,演這一場戲覺悟眾生,這就是菩薩所演的。所以「隨緣不變」是我們修行人的功夫。

  還有兩句,「不變不隨緣」,這是二乘,小乘人見思煩惱斷了,入了偏真涅槃,不變了,他也不度化眾生,他也不演戲,不變不隨緣是二乘。另外還有一種「隨緣隨著變」,就是我們這些凡夫,不成器的,隨緣隨著變,這就很糟糕。這兩句我把它說成四句,你們想想也有點道理。我們說明四種不同的人,四種不同的境界。所以現在我們明白了,我們在這裡真正用功夫的,就是隨緣裡頭學不變,這是真實功夫。說實在話,什麼緣都可以隨,就是在裡頭練不變,練功!真修行!請看底下一段:

  【第一義空。該通真妄。真非俗外。即俗而真故。雖空不斷。雖有不常。】

  這一段的意思很深。『第一義空』就是真空,說真空又怕諸位產生誤會,現在科學裡面所講的真空,是把空氣都抽掉,玻璃瓶裡面空氣抽掉叫真空,不是這個真空,那叫頑空,在佛法裡面叫頑空,那不是真空。這個真是真如本性,真如本性裡面,就是講它的理體裡面一法不立,所以說之為空,在佛學裡面立一個名詞叫「第一義空」。

  第一義空裡面,『該通真妄』,通是統統都包括,真妄都包括。真是什麼?真是一真法界,妄是十法界。第一義空裡面,一真法界、十法界統統包括在其中。第一義空就是自性空,就是經上講的寂滅相,清淨寂滅。

  『真非俗外,即俗而真故』。這就跟你說明真、俗是一不是二,而佛說法這也是一個重要說法依據的原則,二諦,真俗二諦。佛隨順我們凡夫知見來講的是俗諦,要是隨順他自己親證境界來說的就是真諦。譬如此地講的第一義空,這是隨順真諦講的,不是我們凡夫境界,我們凡夫沒法子理解。如果講到真俗不二,真是理,俗是事,理事不二;真是性,俗是相,性相不二。確確實實見性在哪裡見?見相原來就是見性,因為相是性變現的,古人用金跟器做比喻,把金比作性,把器比作相,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。由此可知,虛空法界森羅萬象哪一個相不是性?你明白了,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就見性了。

  剛才講我們眼見外面的色,不起心、不動念,第一眼見,見性見色性,第二念起心動念,把見性變成了眼識,那個變得好快。把外面的色性變做色塵,眼識見色塵,見不到性。聞,耳聞聞到這個聲,沒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聞性聞的聲性;這一起心動念就變成耳識,聞聲塵,原本是一樁事情,毛病就是我們隨緣隨著變,毛病就出在這裡。菩薩的本事是隨緣不變,凡聖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。這個理事我們都要清楚,然後你才會用功。無論依靠哪一部經論,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,這個原理原則是不會變更,只要與這個原理原則相應,你的功夫就得力。功夫得力這個現象,你就是煩惱輕、智慧長。煩惱是什麼?妄想分別執著,輕了,逐漸少了,你的智慧就長,所以這些道理不能不清楚,不能不明瞭。

  『雖空不斷』,這是講第一義空,它不是斷滅空,它是不生不滅的,它是永恆存在。我們現在知道虛空不是真實的,虛空還是有生有滅,因為它的時間長,我們壽命短,我們見不到虛空的生滅。而虛空生滅可以證實,可以證明,譬如我們作夢,我們在夢中當中有虛空,作夢的時候,夢中這個虛空現前;夢醒了之後,虛空滅了。但是在夢中的人,夢中的自己,見不到夢中虛空生滅,醒來之後一想,虛空有生滅,夢中虛空有生滅。正如同我們現在在這個虛空當中,我們的壽命沒有它長,見不到它的生滅。

  過去一些科學家認為光的進行是直線的,現代科學家證明光進行不是直線的,是曲線的。如果是直線的,那宇宙就是無限的;它是曲線的,宇宙還是有限的。這些種種的發現,實在講都跟佛在經上講的宇宙逐漸逐漸相應。佛講一個世界,一個小千世界,一個中千世界,一個大千世界,這個世界是有範圍的,是有邊際的。這個世界外面還有世界,世界無量無邊,從哪裡來的?自性變現出來的,無量無邊恆河沙數的世界都是一個自性變現的。所以雖然自性是空寂,一無所有,它不是斷滅相,沒有斷滅相,這是從性上講的。心性永遠沒有斷滅,心性的德能永遠沒有斷滅,心性裡面的般若智慧永遠沒有斷滅,這是我們要知道。佛法所修學、所追求的就是明心見性,這是佛法所有法門、所有宗派修學最後的目標,見性成佛。

  下面講:『雖有不常』,「有」是相上說的,就是俗諦,俗是講相、現象。現象雖然有,但是現象雖有不常,這是一定要知道。十法界裡面的現象雖有不常,所以才講萬法無常,這都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。請看講義:

  【楞伽云。初生則有滅。不為愚者說。一切法不生。我說剎那義。】

  這四句偈是佛在《楞伽經》上說的。剛才提到達摩祖師到中國來,最初禪宗裡面印證就是用《楞伽經》。『初生則有滅,不為愚者說』。佛對這些愚人不說,這個愚者是誰?是不是我們?不是的,我們不是愚者。誰是愚者?阿羅漢是愚者。玄奘大師在《八識規矩》裡面就講,「愚者難分識與根」,那個愚者是指阿羅漢、辟支佛。他們什麼叫根、什麼叫識搞不清楚,分不開,所以愚者是說他們,不是說我們,我們還搆不上愚者的資格。可是佛的確很看得起我們,為什麼?對我們也說了,這不就是很看得起我們。

  「初生則有滅」,這是講生就是滅,生滅不二,這個理跟事實在講太深太深了。它存在的時間太短暫了,換句話說,生滅同時。你不能說它沒有生滅,說它沒有生滅,那就不是一個現象;它是一個現象,但是這個現象存在的時間太短太短,幾乎一般人不能夠發現,不知道有這個東西的存在。現在科學往這個極其微細的物質裡面去觀察、去分析,大家現在所知道的,將物體分析成分子、原子、電子、核子、粒子,愈分愈小,愈小的東西存在的時間愈短暫。

  前幾年有科學家提出基本的粒子並非最小的,還有更小的,這個英文名稱稱作「夸克」,但是這幾年來始終沒有人能夠把它證明。我在前天你們聯合日報上看到,有一位科學家最近好像到新加坡來,他證實、證明了,這是目前所發現最小的物體。小到什麼程度?假如把一粒原子,把原子放大成一個地球這麼大,這個「夸克」多大?一粒黃豆那麼大。所以最精密的儀器都看不到,我們佛法裡面講鄰虛塵,它是不是鄰虛塵,現在還不能夠確定,但是科學已經能夠發現到這樣微小的一個物體,很不容易。生滅幾乎是同時,剎那生滅。

  所以佛說:『一切法不生,我說剎那義』。你要真正懂得佛講剎那的意思、理論,你才會相信,才會同意佛所講的一切法不生,因為生滅同時。我們現在今天看到這個現象是什麼?這是業因果報最粗的現象,最粗、最明顯的現象,這個現象還是剎那義。但是這個剎那義是相續的相、轉變的相,諸位要知道,剎那相續、剎那轉變,所以跟佛的理論還是相應,怎麼相應?一切法不生,這一點不假,確確實實是事實真相。這是一真法界法身大士們所證得的,所見到的。

  我們凡夫這個虧就吃在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所以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佛說的這些事實真相,我們都能見到。然後你才明瞭六道輪迴是多麼冤枉,不但六道是冤枉,連十法界都冤枉,根本就沒有這些事,沒有這些東西,這個東西就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變現出來,所以佛在經上稱六道凡夫是可憐憫者。如果是事實,佛不能講可憐憫,那講可憐憫的話,對我們連同情心都沒有,他慈悲在哪裡?我們所受的全非事實,就好比一個人在夢中受苦一樣,那才叫可憐憫,完全虛妄的,虛妄在裡頭受苦,這個才叫可憐憫,不是事實。佛眼看我們世間不一樣。再看底下這一段:

  【照惑無本。即是智體。照體無自。即是證如。非智外如。為智所證。非如外智。能證於如。】

  這一段的意思很深。『照』是智慧的觀照,『惑』是無明。無明有沒有?智慧一觀照,無明沒有。那無明從哪裡來的?智慧不照就是無明,無明就起來了。無明就好比黑暗,我們燈一開一照,黑暗沒有了;你不照,黑暗就現前了。般若智慧現前,無明就沒有了。那無明是什麼東西?無明就是般若智體。再深入一層去觀照,照那個體,體是空寂的,『照體無自』,自就是它的相,沒有自相,這是真如本性,所以『即是證如』。這就是你證得真如,證得自性,宗門裡面講明心見性,就是這個境界。心性才是真正的自己,禪宗裡頭常說「父母未生前,本來面目」,這個自性是我們的本來面目。我們這個身相是它變的,我們生活環境也是它變的,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它變的,無量無邊諸佛國土也是它變的,本事可大了,它是能變,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現象是它所變。能變之體是空寂的,什麼也沒有。

  在這段文裡面,關鍵的字眼就是「照」字,所以觀照也是我們佛法裡面修學用功的總綱領。禪宗講觀照、照住、照見,分三個層次,觀照是功夫得力,相當於我們念佛法門裡面功夫成片,得力了,能夠把煩惱伏住,雖有煩惱不起現行。伏什麼?我們平常在生活當中,六根接觸外面境界,能夠真正做到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就是觀照,觀照功夫得力。無論見色聞聲,順境逆境,你的心是平等、清淨的,功夫得力了。我們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也是這個境界,跟禪宗裡觀照功夫得力相同。

  照住,那是得定,得三昧,照住是定。這個定有淺深不同,淺一點的定能斷見思煩惱,深一層的定能破塵沙、無明,定功有淺深不一樣,但是都是在照住這個範圍裡面。能夠再往上突破,照見了,照見是開智慧,從定開智慧,這就叫做照見。《般若心經》,大家天天念「觀自在菩薩,照見五蘊皆空」,那是照見。照見就是明心見性,此地講的這個是照見的境界,這是我們要明瞭的。在念佛法門裡面,講的是功夫成片、事一心不亂、理一心不亂,名詞術語不一樣,境界完全相同。功夫成片就是觀照得力,事一心不亂就是照住,理一心不亂就是照見。

  『非智外如,為智所證』,這就說明如跟智是一不是二。古人有個比喻,比喻得也很好,像燈跟光一樣,我們點一盞燈,燈放光,燈就是如,光就是智。智從哪裡來的?智從燈生出來的,智還照燈,燈光還照這個燈,用這個來作比喻。如是講真如自性,智是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,真如自性裡面萬德萬能,般若智慧是德能的一種,所以你見性,能就出來了。這個比喻也很有趣味,也比得很好。

  非智外如,為智所證,『非如外智,能證於如』。這兩句話諸位多念幾遍,細細的去體會,然後你就明瞭世尊在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「圓滿菩提,歸無所得」。為什麼無所得?因為能證跟所證是一不是二,真正是歸無所得。所以想證得究竟菩提,不過是恢復自性而已。自性是本來有的,不是從外來的,不是你修得的,是把這些種種障礙去掉,讓自性完全透露出來,就這麼一樁事情。自性是一切眾生本來有的。請看底下一段:

  【約斷惑不二而二。能斷是智。所斷是惑。惑體智體無二體故。故名不二。】

  這是佛在經上常說的「斷惑證真」,惑是無明、是煩惱,我們常講的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。這就是說明這三種煩惱的根本都是迷惑,都從迷惑生的煩惱,你要是不迷了,這些東西統統都沒有。如果就斷惑來說,這深一層的意思,那是『不二而二』。不二是什麼?從體上講是不二;二是從事上講,事上有能斷、有所斷,有能所是事;在理上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這個道理事實雖不是我們的境界,我們要能夠體會到幾分,對我們修學幫助斷疑,斷疑我們的信心才堅定不動搖,才能成就。

  『能斷是智,所斷是惑』,是迷惑,迷惑就是無明,所以修行一定要修定、修慧。不僅僅是禪宗修定、修慧,教下功夫都離不開止觀,止就是定,觀就是慧。我們念佛法門也不例外,經上講的一心不亂,一心是定,不亂是慧。所以有一些人不明這個道理,以為念佛法門裡面充其量只有一點小定而已,沒有慧,這是他看錯了,他沒有深入淨宗的經論。這一句阿彌陀佛,我們一心稱念是修定,六字洪名字字清楚、了了分明是觀慧,若非定慧等持,怎麼可能有那麼樣的成就!所以世尊在《大集經》上說,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深妙禪。我們明白、清楚了,修學這個法門,看到其他法門我們尊重,不會為它動搖,不會隨外境所轉,我們的功夫才能得力。所以這一句萬德洪名稱之為萬德,就是無量無邊的法門修學的原理原則統統包括在其中,真正不可思議。

  所以一定要修定,因戒得定,這個戒是廣義的,戒就是方法,一定要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,你就得定,你心清淨。定能開慧,定功達到一定的程度就生智慧,《金剛經》上也說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,實相是智慧、是般若。智慧現前,無明就斷了,由此可知,無明跟般若是一個體,同一個體。般若現前,無明就沒有了;無明現前,般若就沒有了,一體的兩面,所以「能斷是智,所斷是惑」。惑體、智體是一,是一個體,就是真如自性,它不是二體。經中又說,智就是菩提,惑就是煩惱,所以說煩惱即菩提,煩惱就是菩提。煩惱的體跟菩提的體是一個體,不是兩個體。所以諸位要懂得煩惱哪裡能斷,煩惱斷了,般若也沒有了,般若也斷掉了。是轉變,這個斷是轉的意思,轉煩惱成菩提,這是聰明人、是菩薩。

  我們凡夫幹傻事情,轉般若成煩惱,我們幹這個事情,所以壞了。人家所幹的是轉煩惱成菩提,我們今天是轉菩提成煩惱,你說糟糕不糟糕?而現在人還自以為很榮耀,怎麼說?世間人稱知識分子,我是知識分子;知是智慧,識是情識、煩惱,就是轉智慧成煩惱,他還認為很榮耀。菩薩是什麼人?菩薩是識知分子,不是知識,兩個字顛倒。菩薩是轉識成智,現在知識分子是轉智成識,你說糟糕不糟糕?希望我們都能夠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事相,然後知道功夫怎麼用法,自自然然就得力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