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華嚴經疏論節要研習報告  (第三集)  1997/9/6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12-016-0003

  請掀開講義,我們看第一段:

  【文殊菩薩勸諸比丘。住普賢行。入大願海。成就大願海故心清淨。心清淨故身清淨。身清淨故身輕利。身輕利故得大神通。無有退轉。得此神通故。不離文殊師利足下。普於十方一切佛所。悉現其身。具足成就一切佛法。】

  我們看這一段。經上文殊菩薩勸導這些比丘,比丘是學人的代表;換句話說,也就是我們的代表。菩薩對他們說的話,實際上就是對我們的開示,我們在此地讀到這一段經文,聽到這個說法,應當直下承當,才能夠得到殊勝的受用。菩薩告訴我們:『住普賢行,入大願海』,這兩句話是他開示的重點。行、願就是我們每天在課誦裡面所讀的普賢菩薩十大願,我們尊稱之為「願王」。由此可知,對於諸佛菩薩的弘願上來講,我們對於普賢菩薩的願特別尊崇,特別的崇敬。

  全部的《華嚴經》,說到修學的綱領,世尊是舉兩位菩薩作代表,也就是這兩位菩薩做為我們表法的。文殊菩薩所表的是十行;十波羅蜜,普賢菩薩所表的是十願,這兩位菩薩教導我們的方法,我們要懂得相輔相成。十願裡面每一願都具足其餘的九願,不但具足其他的九願,文殊菩薩十波羅蜜也在其中,這是大經上所說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也是經上跟我們講的「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」。

  「行布」,行是講修行的位次,在《華嚴》裡面十信、十住、十行,一直到等覺、妙覺,菩薩有位次,每一個位次裡面,有修行的方法,有修學的綱領,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科目。而任何一個行門圓攝一切行門,所以從五十一個位次上來講,每一個位次修學的綱領,這叫做行位。布的意思是遍佈在各個層面上,各個階層上,所以行布的意思是行位遍佈。圓融是一即一切,任何一個位次都圓含一切位,所謂「一修一切修,一斷一切斷」,這是華嚴的境界,也是普賢的行門。

  不僅僅是行布圓融不二,普賢行門裡面最要緊的就是心量,也是我們常說的,用的是真心,這一點希望同修們細心的去體會。平常我們也講得很多,六道、十法界這裡面的菩薩們,說菩薩就代表所有一切修學的四眾同修,都還是用識心,也就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,沒有能夠做到轉識成智,轉八識成四智,這是法相宗的說法。要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講,八識五十一心所是妄心,不是真心,四智菩提是真心,也就是說怎麼樣轉妄心為真心,如果是用真心,就不在十法界了,就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法身大士。假如用妄心,那就不是真心;換句話說,我們的修學就決定不是普賢行,這個諸位要搞清楚。文殊、普賢行是要用真心,不是用妄心,妄心就是通常大乘佛法講的六度(六波羅蜜)。

  真心跟妄心的差別在哪裡?這是我們要辨別清楚的。真心裡面沒有分別、沒有妄想、沒有執著,這是最簡單、最明顯的一個標準。換句話說,我們還有執著、還有分別、還有是非人我,我們用的是妄心,不是用真心。菩薩在此地勸我們,要用真心修普賢行;普賢行願。

  普賢行願在綱領上講只有十條,而「十」在《華嚴》不是數字,是表法的,代表無盡,代表圓滿。佛菩薩非常慈悲,實際上也跟我們講了十個科目,第一個「禮敬諸佛」,普賢菩薩的心目之中,哪些是諸佛?有過去佛、有現在佛,我們都能夠理解。未來佛,未來佛在哪裡?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。所以普賢菩薩的禮敬是平等的,普賢菩薩眼目當中,看到我們大家都是佛。他對於毘盧遮那是怎樣的恭敬心,對於釋迦牟尼佛是如何恭敬,對我們每一個人同樣的恭敬,決定沒有差別;如果有差別,他就不是普賢菩薩了,他修的就不是普賢行。所以普賢行不容易修!

  你要不相信,試試看,你面對著大眾,你恭敬心能生得起來嗎?生不起來!看看這個人,這個人不如我,我為什麼對他恭敬?那你就不是普賢行,你也不是普賢菩薩。普賢菩薩面對一切大眾,不會起心動念,他看一切眾生真佛,不是假佛。他從哪裡看的?他從性上看的。我們為什麼做不到?我們是從相上看的,沒有看性;如果從性上看,三世諸佛無二無別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他怎麼不是真佛?他不是假的,是真佛。

  不但有情眾生是佛,無情眾生也是佛,無情是講什麼?我們今天講的植物、礦物,無情的!菩薩知道有情眾生有佛性,無情眾生有法性,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,不是兩個性。所以從性上看,離相你就見性,見性這才平等,你才能夠有普賢菩薩的用心,才有普賢菩薩修學的工夫。我們雖然做不到,做不到一定要做,也就是說,我們對於周邊的環境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儘量的把分別、執著降低,決定不能增長。諸位要曉得,分別、執著是煩惱,降低就是你的煩惱減輕,煩惱一年比一年輕,一月比一月輕。煩惱輕了,相對的智慧就增長。所以文殊菩薩這幾句話非常重要,我們要契入普賢的願海。

  『成就大願海故心清淨』,你就得清淨心了,清淨心是真心。清淨心得到了,平等心一定同時得到,《無量壽經》上講的「清淨、平等、覺」,你就統統都得到。讀到這個地方,我們就想起來,《無量壽經》跟《華嚴經》確實是同一部經。普賢的願海在哪裡?就是西方極樂世界。你看看《無量壽經》第二品「德遵普賢」,只要你往生西方世界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即使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,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修普賢行,這個了不起!所以極樂世界就是普賢菩薩的法界,就是普賢願海;普賢願海就是彌陀願海,我們要深深的去體會它。

  『身清淨』,你這個身就得到輕安;輕是輕安,利是講的利益。『身輕利故』,你的本能就恢復了,我們今天講神通,所謂神是神奇,通是通達,六根恢復到本能的作用,我們說它做六種神通。不但天眼恢復,慧眼、法眼、佛眼統統都恢復。如來果地上五眼圓明,盡虛空、遍法界,你都能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虛空法界大而無外,小而無內,都變成你現量的境界,這是不可思議,但是諸位曉得,這是事實。能力恢復之後,決定無有退轉。實實在在講,普賢菩薩在《華嚴經》上勸導我們,到最後他真正的用意說出來,真正的意思是什麼?勸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唯有往生極樂世界,你才圓證三不退,否則的話,退轉是決定不能避免。

  按照通常佛在經教上所講的,到什麼時候你才能證到三不退?八地菩薩,八地才是不退地。由此可知,七地以前都還有退轉,這個不退轉談何容易!唯有往生極樂世界,得到彌陀本願的加持,不但你得三不退,而且是圓證三不退。諸位要知道,八地只是證三不退,不圓滿!什麼地位才圓滿?最低限度是等覺菩薩,才可以說圓證三不退。我們是凡夫,一品煩惱都沒有斷,只有往生西方世界,一生到西方,智慧、神通、德用,實實在在講,超過八地菩薩。經上常講,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;阿惟越致是八地以上,八地到等覺都叫做阿惟越致菩薩,這個利益太殊勝了。這是講『無有退轉』。

  得到這樣的神通,也就是圓證三不退了,我們還是沒有離開文殊師利菩薩;不但文殊菩薩沒離開,普賢菩薩也沒離開,阿彌陀佛沒有離開,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沒離開,乃至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沒離開,盡虛空遍法界與我同在,入了這樣的境界。

  『普於十方一切佛所,悉現其身』,就像《彌陀經》上所說的,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(你看經上告訴我們),每一天這些大眾他們都到十方世界供養諸佛,供養諸佛修福;我們沒有福報很可憐,辦什麼事情都有障礙。他們天天供養十方無量無邊諸佛,不只十萬億,十萬億是方便說。

  供佛,佛一定說法,這是規矩;佛接受你的供養,不可能不說法,沒這個道理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佛跟弟子每一天出去托缽,托缽接受人家供養,接受供養之後,都要給人講開示,都要給人說法。人家財布施,我們法布施,沒有說接受人家財布施,一句話不說就走了,沒這個道理;禮尚往來,有往有來。所以諸佛給你說法,你想想看,你一天聞多少佛法?無量無邊!天天如此,所以你的福慧很快就圓滿了。你要知道這個事實,知道這種利益,你怎麼會不發心求生西方世界?什麼力量都攔不住,你恨不得趕快去,你真正明白就行了。所以一切諸佛面前都能現身。『具足成就一切佛法』,就是剛才所講的福慧雙修,供佛聞法,你才能成就。於是對於世出世間一切真相,你才真正徹底圓滿的通達明瞭,這就是我們一般講的證果,一般講的成佛。

  這一段還有一點引申的意思。因為我們看到經上跟我們講的,『心清淨故身清淨』,身清淨故世界就清淨。為什麼?經上常說「依報隨著正報轉」;華藏世界、彌陀淨土為什麼有那樣殊勝莊嚴,道理在哪裡?正報清淨感得依報就清淨。同樣一個道理,新加坡這個國家,在這個地區,你看看周邊有不少國家,為什麼新加坡這個地方跟別人比較比較,這個國土清淨莊嚴,周邊的環境都比不上,道理在哪裡?新加坡的人清淨,人守法。中國諺語也說「福地福人居,福人居福地」。你們這些人肯修福,守法、修福這個地區就清淨莊嚴。當然我們雖然心地清淨守法,但是比起華藏世界的菩薩們,比起極樂世界的菩薩們那比不上,所以他們的國土比我們更殊勝、更莊嚴。從這個道理上,我們明白了一樁事情,現在這個地球,地球生病了,這樁事情我想現在許許多多同修都明白了,你們從資訊裡面看到,從電視、廣播裡面明瞭,它生的什麼病?自然生態失調了,於是病態就現前了,這個病態對我們住在地球上這些人來說,關係非常密切。

  所以現在每一個地方政府都在講求環保,其他的問題好像還沒能達成共識,大概環保的意識是逐漸逐漸都接近了。我們用什麼方法,來恢復地球自然的生態?固然在技術上,我們要研究、要努力;最重要的還是我們住在地球上這些人,說老實話,動物不會破壞自然環境,為什麼?動物的生活恆順自然,順著自然就不會破壞自然環境。唯獨住在這裡這些人,人不老實,天天在打妄想,搞這些科技,科技的發展就把自然生態破壞了。

  所以地球生病,那個細菌、病菌就是我們這些眾生,我們住在地球上這些人;要是把地球當作一個人來說,我們住在地球上的人就是它生病的病菌,就是細菌,我們在破壞它。要恢復地球的健康,一定要從清淨心修起,心清淨,身心世界才能得清淨,然後我們用些科技方法來補救,才能真正收到效果,這一點我們從這段經文也體會到現實。希望我們佛門四眾同修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多多以此勸人,端正心行,這才能救自己,才能夠救世界、救眾生。我們看底下這一段:

  【若離信根。心劣憂悔。功行不具。退失精勤。於一善根心生住著。於少功德。便以為足。不能善巧發起行願。不為善知識之所攝護。不為如來之所護念。不能了知如是法性。如是理趣。如是法門。如是所行。如是境界。若周遍知。若種種知。若盡源底。若解了。若趣入。若解脫。若分別。若證知。若獲得。皆悉不能。】

  這一段的開示特別強調『信根』。佛在《華嚴》上告訴我們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。說「信」重要。我們成就道業的根源,所有一切功德都從信心裡面生出來,所以叫功德母;母是比喻能生的意思。淨宗特別注重信、願、行三個條件,信是第一個條件。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面給我們講了六種信,六種信裡面,第一個就是要相信自己。相信自己有佛性,相信自己有德能,相信自己有智慧,相信自己跟諸佛如來本來無二無別,相信自己依照佛的教誨、遵循佛的方法,我們一定能夠成就,要從這裡建立信心。如果信心喪失,不但道業沒有成就,世間的事業也很難有成就。為什麼?心劣、憂慮、常常後悔,這就是煩惱現前。『心劣』要用現代的話來講,就是意志薄弱,沒有一個健康的心理,煩惱容易起現行,所以功行不具足。功是你用功不得力,行是講修行;你用功修行都不得力,退失精進,不能精進,常常退轉。這是說你要是離開信心,你就會有這樣的結果。

  下面一段告訴我們,如果『於一善根』,你要心生執著也是麻煩。無論是在佛法或在世法,往往一些人有一點小小的成就就很驕傲,就值得驕傲。值得驕傲是什麼?就是此地講,你執著了。『心生住著』,你住相,你著相。你一定是『於少功德,便以為足』,我們常講「得少為足」,他的病在哪裡?病在不能把自己境界再往上提升,他產生障礙。另外一種?依舊會退轉,都是與信心有關係。

  所以,『不能善巧發起行願』,比不上這些菩薩們,比不上這些真正覺悟的人,同時你也得不到善知識的幫助。一個善知識、好老師,沒有不愛護後學的,這個諸位一定要了解。真正的善知識、好老師,他對待跟他學的人,他沒有分別,他也沒有執著,沒有任何條件。學生能不能得他的法?在乎學生自己,你具不具足修學的條件,也就是真誠、恭敬。印祖常講「一分誠敬,得一分利益;十分誠敬,得十分利益」。你對你自己沒有信心,你的誠敬心從哪裡生起來?你生不起來!所以善知識也就沒法子教你。這點諸位同修要想在這一生當中親近善知識,得善知識教誨的殊勝利益,不能不知。

  我在年輕的時候,我聞佛法很晚,二十六歲才聞到佛法,六祖惠能大師二十四歲就證果,就明心見性,就接了祖師位;我二十六歲才聞到佛法,不容易!聞到佛法,我能夠得善知識的教誨,憑什麼?就是憑的真誠、恭敬、好學,就這三個條件。這三個條件表現在我們形態當中,「誠於中則形於外」,我們親近這些老師,他看出來了。看出我們有誠敬又很想學,對老師能夠順從;恭敬是順從,能夠真正依教奉行,所以老師就特別照顧,特別的教誨,我們才得利益。這是得善知識的照顧,能得善知識照顧,給諸位說,就得佛力加持;你得不到善知識的照顧,善知識都不願意照顧你,佛很慈悲想加持,加不上!為什麼加不上?你有業障把佛的加持障礙住。所以這不是佛邊的事情,是我們自己本身邊上的事情。

  於是乎你就不能夠『了知如是法性,如是理趣』,這「如是」兩個字意思就很深很廣,這兩個字跟經的一開初,「如是我聞」的「如是」意思完全相同,一個境界!我們用一個容易懂的話來講,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理、一切事、一切物、一切現象都包含在「如是」這兩個字當中。法性是講理體、本體,你就不能了知,這一句話如果用禪宗的話來講也很方便,就是你不能明心見性。「如是理趣」,你不能明白教理;趣是歸趣。

  『如是法門』,法門是講的方法、門徑,修行證果的方法門徑,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的方法門徑,你不能了知。「不能了知」這四個字一直貫下去。『如是所行』,這個所行是講諸佛菩薩之所行。『如是境界』,諸佛菩薩所契入的境界,像《華嚴經》上講的華藏世界,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講的極樂世界,你都不能了知。由此可知,這個信根是多麼重要,不但我們現前不能疏忽,還要在這上下功夫,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依舊把這個抓得緊緊的。你看《彌陀經》上講的西方極樂世界,他們在那裡修行,天天在那裡聞法,聞的是什麼?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聖道分,這是講的綱領。每一法裡面都圓滿含攝一切諸佛所說之法,這才曉得這個東西多麼重要!佛在經上這三十七道品前面三科沒講,我們曉得到極樂世界、到華藏世界修的是什麼?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聖道分。

  三十七道品不能把它完全看作小乘,通大小乘。你看天台智者大師他講「四念住」,大師的著作,我們現在還能看到,他講的「四念住」:藏教的四念住,通教的四念住,別教的四念住,圓教的「四念住。由此可知,三十七道品通四教,藏教是小教,通、別、圓是大乘,不是小乘,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上所說的,圓教的三十七道品,真正是所謂「圓人修法,無法不圓。」所以我們不能看到小乘裡面,就認定這個是小乘法,那我們就看錯了。「不能了知」這一句一直貫到「如是境界」。

  下面這一段說:『若周遍知』,底下是講智慧。『若種種知,若盡源底』,這三種就是講的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,這個名相我們常常看,此地這三種智就是這個意思。

  『若解了,若趣入,若解脫,若分別,若證知,若獲得』,這幾句話裡頭有解有行、有因有果。「解了」是你覺悟了,我們一般講看破了,「趣入」就是我們一般講證得、契入。「解脫」,這個解是解除煩惱,念「卸」,當作動詞來用。解除見思煩惱,你就脫離六道輪迴,這就脫了,再進一步,你能夠解除無明煩惱;見思、塵沙、無明能破一品,解煩惱,你就能夠脫離十法界,解脫是這個意思。「若分別,若證知」,這是度眾生,利他的;「若獲得」,自他兩利。這些『皆悉不能』。由此可知,這個信根之重要,這一段開示特別強調信根,決定不能捨離,一切法都建立在信根的基礎上。再看下面這一段經文:

  【經偈云。如有大經卷。量等三千界。在於一塵內。一切塵悉然。】

  我們先說這一小段,這一段是從比喻上說的。假如有一部大經(其實它這個大經,就是比喻《華嚴經》),數量有多少?它的數量等於三千大千世界,『量等三千界』,這麼大的分量。其實龍樹菩薩在大龍菩薩龍宮收藏的《華嚴經》,他看到的這個本子是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,不是一個大千世界;十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塵偈,一四天下微塵品,這個數量不可思議。這麼大的分量,實在講大千世界都容納不下,可是佛有很巧妙的方法,他把它收藏在一微塵裡面,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,一點都不假!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在哪裡?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的《大藏經》,在一微塵裡頭,『一切塵悉然』,一一微塵無不如是。

  現代人想盡了方法,把《大藏經》經卷收藏在電腦軟件裡頭,電腦軟件比一微塵大得太多太多了,而且還要借用機器才能看得到,不借用科學技術,你還看不到。我們知道人能夠想出電腦,能夠容納這麼多東西,你就曉得佛在經上講的這個不是假的。為什麼大能容小?這是大小無礙,經上講的「芥子納須彌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芥子是芥菜子,很小像芝麻粒一樣,能把須彌山裝到芥菜子裡頭;芥菜子沒有放大,須彌山沒有縮小,它就能夠相容,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,所以《華嚴經》稱為「大不思議經」。可是這裡頭所講的理跟事都是真實的。為什麼能夠相容?因為法性融通,一微塵也是法性,須彌山還是法性,性與性沒有障礙,沒有排斥。量等三千大經卷也是法性,一粒微塵也是法性,所以微塵能夠含融大經卷。下面說:

  【有一聰慧人。淨眼悉明見。破塵出經卷。普饒益眾生。】

  這有一個『聰慧人』,一個聰明智慧的人,這個人是什麼人?我們現在曉得,最低限度也是法身大士,如果不是法身大士,沒有這個能力。為什麼?他『淨眼悉明見』,見了性!這一句就是講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這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法身大士,見性了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為眾生所說無量無邊的經卷,諸位要曉得,都是自性裡面生出來的;既然從自性生,當然還歸自性。所以見了性之後,無量無邊諸佛經卷自自然然就生起,這就是『破塵出經卷』,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,與諸佛如來無二無別。

  既然是無二無別,為什麼還要依照前面諸佛如來的經卷來講?他實實在在可以不必依循,為什麼還要依照諸佛如來的經卷來講?諸位要記住一個總原則,就是為一切眾生做一個好榜樣。你看看菩薩這樣聰明智慧的人都跟佛學,都天天要讀佛經,都要研究經教,做給我們看的,帶領我們,叫我們要依照佛的經教來修行。他實在是可以不必要,還要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。就像持戒一樣,人家已經一切到大圓滿,決定沒有過失,但是還要嚴持戒律,幹什麼?做給我們看。如果說是佛叫我們持戒律,他不持戒律,我們對他就沒有信心;他一定要做個樣子來給我們看,道理在此地。

  見性的人就有能力講經,因為一切事實真相從心性裡頭現出來。所以不但是菩薩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,一切都依照佛所說的,依照佛所指示的,教導我們尊師重道,做出這個樣子來給我們看。這是大慈大悲真實功德,我們才有個地方去學習。

  即使成佛了,你看世尊講《華嚴》,他怎麼說?他所說的是重複古佛所說的,不說他自己的,正所謂佛佛道同。由此可以顯示出,諸佛如來、諸大菩薩他們自己多麼謙虛,沒有說這是我說的,這是我的見解、我的發明,沒有!所說的都是別人的,佛法如此,世間法也如此。你看中國古時候在學術界裡面大聖人,孔老夫子,孔老夫子一生,他自己給人講:「述而不作」,述什麼?傳別人的,所講的是古聖先賢的,不是自己的,自己沒有東西,都是這麼謙虛。自己謙虛,尊敬別人,我們學佛就在這些地方學起,在日常生活當中,無論對待什麼樣的人,都要真誠的恭敬,不是做樣子。這個真誠恭敬心很難生得起來,你一定要明瞭,眾生有佛性,他的佛性跟釋迦牟尼佛的佛性沒有兩樣,他的佛性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。有很多人尊敬觀世音菩薩、地藏菩薩,他的佛性跟菩薩也沒有兩樣,我們怎樣敬佛菩薩,就應當怎樣去敬重他,佛法行門要從這裡做起。

  普賢菩薩教給我們「禮敬諸佛」,從這裡學起,一切恭敬。你看我們在儀規裡面,常常念到「一心恭敬,一切恭敬」,常常念的。念得很熟,沒有想到要去做,你會念不會做沒有用處,一定要把它做到,你才能得真實的利益。利益是什麼?利益是得定開智慧。說得定,大家一下比較難體會,你的真心現前,真心本來就是定,自性本定,不是修來的。你的真誠心現前,清淨心現前,平等心現前,慈悲心現前,都在待人接物這一念禮敬裡面修來的,所以普賢菩薩十願列在第一。

  這是清淨法、平等法,決定沒有差別,可是稱讚裡面就有差別。你看稱讚,他不說「諸佛」,他說「如來」;禮敬是諸佛,不說如來。為什麼說如來、說諸佛?諸佛跟如來不一樣,這個要知道。說諸佛是從事相上講,說如來是從自性上講的,《金剛經》上也是這麼說法。江味農居士《講義》裡面說得很透徹、很清楚,所以從事相上,我們平等的恭敬,決定沒有分別,你會得真誠心,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覺你會得到。「稱讚」?要看順著性的稱讚,違背了自性的不稱讚。

  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,善財童子參訪善友,有些善友言行稱性、順性,有禮敬、有讚歎;有幾位善友他的行為與心性相違背,善財童子去參訪有禮敬,沒有讚歎,你要細心看。哪幾位沒有讚歎的?讚歎佔多數,沒有讚歎的只有三位:勝熱婆羅門,他表現的愚痴;甘露火王顯示出來的瞋恨,殺人不眨眼,瞋恨心重;伐蘇蜜多女表現的貪愛。這三個人代表什麼?三毒煩惱:貪、瞋、痴。所以善財童子參訪他們,對於貪瞋痴的人恭敬,跟禮敬諸佛沒有兩樣,恭敬完了之後沒有讚歎,這一點我們要細心去體會,要學習。

  這也就是我們中國古人所講的隱惡揚善,隱惡揚善這是出於讚歎,所以這個稱讚,人家惡的不說,好的地方我們要表揚,我們要讚歎。無論他是行善、是行惡,他的自性是不變的,所以我們禮敬決定是平等的,道理在此地。所以這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,你才能度一切眾生,幫助這一切眾生,搞貪瞋痴的人勸他回頭。

  世間人都有自尊心,他雖然做壞事,他也曉得不是好事,但是他自尊心很強,你要是批評他,說他做壞事,他不能接受。那怎麼辦?你總不能說這個壞事是好事,這個不可以的,不說就好了。發現他做好事就讚歎他,讓他慢慢自己去覺悟,自己去反省;你看別人對我不錯,我做壞事人家都不說,做一點好事他們都稱揚;他慢慢自己覺悟,他就回頭了。所以我們見到人家過失,要有智慧、有善巧方便,幫助他回頭是岸。這種情形之下,一定是少責備,一定要忍讓,他總有好的地方,總有善的地方,你去讚揚,你對待他真正是愛護、關懷、幫助,人都有良知;換句話說,假以時日他自然會回頭。如果你方法用錯,一昧去責難他,他會越跑越遠,那不是救他,那是害了他,所以必須有高度的智慧,善巧方便。我們在《華嚴經》裡面會學到很多很多的東西。下面說:

  【佛智亦如是。遍在眾生心。妄想之所纏。不覺亦不知。】

  『佛智』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跟一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,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那個德相就是神通、能力。我們有!一切眾生都有,很可惜的是被妄想纏縛住,它不起作用,所以你不知亦不覺。

  【諸佛大慈悲。令其除妄想。如是乃出現。饒益諸菩薩。】

  『諸佛』是已經從妄想裡面出來的過來人,他們有智慧,他們有善巧方便幫助我們、教導我們,只要離開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你的佛智就現前了,你的德能也就出現了。『饒益諸菩薩』,這些菩薩包括我們都在其中。《華嚴》上講的法身大士,我們今天是初學的菩薩,初學菩薩跟法身大士比,那是距離太遠,但是我們念阿彌陀佛,彌陀弟子跟法身大士比差不多!你知道嗎?差不多!因為我們一生到極樂世界,就是八地以上的阿惟越致菩薩,跟《華嚴經》上菩薩差不多;如果你不求生淨土,就差得太遠,那不能比!這一點要懂得。

  【是以諸師。盡命弘傳。】

  因為這個道理,因為這個事實真相,所以歷代的這些祖師大德盡心盡力的來弘揚、來傳法,道理就在此地,這是我們要明瞭。我們今天是繼續佛菩薩祖師大德的慧命,既然發心出家,就要肩負起如來家業,弘法是家務,利生是事業。傳家,在家人是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,就是後頭要有繼起的人,我們佛法也不例外,要代代傳下去,使佛法能夠發揚光大,利益一切眾生,所以我們也要『盡命弘傳』。好!今天時間到了,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