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華嚴經疏論節要研習報告  (第十一集)  1997/10/11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12-016-0011

  請看講義:

  【善會佛意。所說權教乃是隨宜。所說實者稱理究竟。說彼權教是方便門。說於實教是真實相。不謂方便為真實則方便門開。知實理之普周則真實相顯。】

  這段的開示也非常重要。諸佛說法總離不開二諦、權實的原則,我們學佛的人對於佛的說法,一定要能夠善於體會,所以第一句就教給我們要『善會佛意』,善於體會佛的意思。開經偈裡面也說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這一句話非常重要。佛在經典裡面所說的權教,都是隨順眾生的知見、常識而說,這些說法我們聽起來很容易接受。譬如佛講的十善,講的孝親尊師,這個我們很容易接受,這些都是佛隨順眾生而說。如果說到真實,那是稱理究竟,譬如佛講的菩提、涅槃,這是真實說。

  《般若經》上有權、有實,跟我們講的「諸法緣生,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」,這是佛的真實說。說權教一定要懂得它是方便門,說實教一定是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真相明瞭,我們才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,怎樣去活用,把佛法也就是把你所覺悟到的一些理論、方法,都能夠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這個人就是佛法裡面所稱的菩薩。由此可知,菩薩是一切人,男女老少,各行各業,只要依照這個理論、方法修學去做,皆是菩薩。不但是人道,畜生道、餓鬼道,甚至於地獄道,也許有人要問,地獄道那有菩薩?你沒聽說過地藏菩薩在地獄道度化眾生;他在地獄道度化眾生,所現的是地獄身,地獄法界裡面有菩薩。由此可知,菩薩實實在在講,盡虛空遍法界,如果我們能夠細心仔細的去觀察,你會見到。下面說:

  『不謂方便為真實,則方便門開』。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能夠把方便當作真實,要懂得方便是方便,可以講方便是真實的權巧運用。如果不懂方便門就不能度眾生,所以佛度化眾生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。常言說得好,講經說法、度化眾生固然要懂佛法,還要懂得世間法,世出世間法都通達才能夠圓融自在,才能夠說法利生。如果只通佛法,不通世間法,你的佛法再高明,沒有人願意聽,沒有人相信,沒有人接受,還是不能夠利益眾生。如果只懂得世間法,不懂得佛法,決定不能幫助一切眾生出離三界,最多只能教導眾生修福,來生最殊勝的,也不過是人天福報而已;由此可知,世出世間法一定都要通達。

  世間法就是人情世故,大乘經上常說「佛法在世間,不壞世間法」。大家要注意,不破壞世間法,世間一般人他們的生活環境,他們的風俗習慣,諸佛菩薩沒有不遵守的,隨順他們的習俗,世間人歡喜。由此可知,佛法也不離人情,人情就是世間法,佛法就是真實法,真實法不離人情。假如佛法、世法都不通,那個問題就嚴重,不但佛法殊勝的利益得不到,世間法的福德也不能成就,那叫真正的可惜。這兩句話就要緊了。

  『知實理之普周,則真實相顯』。所以真實相就是諸法實相,諸法實相在哪裡顯?就在方便中顯。換句話說,就在一般人生活、工作環境裡面顯示無遺。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懂得、要明瞭,這是佛法甚深之義。再看下面這一段:

  【不識權實。以深為淺。失於大利。以淺為深。虛其功故。】

  這是跟我們說明,權實、方便、真實之重要,一定要認識。『深』是說的理,『淺』是講的事,甚深之理往往就在平常生活當中,穿衣吃飯這些淺近的小事。這些小事我們雖然天天都在做,可是從來沒有留意到,唯有大修行人他們是點點滴滴都沒有忽略掉。這一段還有他的別意,別意是指佛所說的經論,如果佛講的這些經,某一部經多分是講理,這個經就深,少分講事;有些經多分講事,少分講理,這經看起來就淺了。把深的當作淺的,殊勝功德利益你得不到,你把深經看淺了。哪些?像《法華》、像《華嚴》,這是深經,你把它看淺了。古人少,現在人多!

  還有一些人將《華嚴經》淺說,白話註解,白話翻譯。我看到這個本子,有些同修拿來給我看;「法師,白話文的《華嚴經》。」我說:「那了不起!」結果拿來翻翻,不是那麼回事,把這個意思全都翻錯了,那怎麼行?這樣不但是自己失掉最大、最殊勝的利益,你還連帶一般社會大眾都把這個殊勝功德利益失掉,這個過失就大了。

  『以淺為深,虛其功故』。譬如一般人講《彌陀經》很淺,《地藏經》很淺,打開來像念故事一樣,像看小說一樣,這個淺。把這個淺經當作深經,他不敢去看,這個經太深了,恐怕我接受不了。其實淺、深沒有標準,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,往往講經深的經好講,淺經難講。為什麼?深的經是講理,現代受教育的機會比較多,多半都是一般知識分子,你給他講理論他喜歡聽,容易接受,反而好講。像講《般若》、講《法相》,對知識分子、對大學生講好講。你對他們講《彌陀經》、講《地藏經》太困難了,他不能接受,他說這是神話、這是迷信,所以淺的經反而難講。為什麼?佛講淺是講事,講事的經你必須要把理說清楚、說明白,讓聽眾聽到這個事可以相信,這就難了。甚深之理要能把它講清楚、講明白,在日常生活小事都能夠派上用場,他才能歡喜,這樣才把東西講透徹、講明白,這是非常要緊的事情。大師這兩句話在此地告訴我們,不可以把深經當作淺,自己用輕慢心來學習,這是得不到利益;也不能把淺經看得太深,不敢去學習,不敢接受,這可惜了。下面說:

  【初發心時便成正覺。而謂但是如來方便說者。是以深為淺也。不能正修。高推聖境。即不能速證無上菩提。故云失於大利。】

  這個好,你看大師舉一個例子來跟我們說。這個例子是《華嚴經》上的,經上佛告訴我們『初發心時便成正覺』,那麼我們現在發心是不是成正覺?不是的,為什麼不是的?因為你沒發心,你要發心真的就成正覺。這個心是什麼心?菩提心。諸位同修要知道,菩提心不發則已,一發就是圓教初住菩薩。你看經上常講阿羅漢、辟支佛、權教菩薩沒發菩提心,所以你菩提心一發超過阿羅漢,超過辟支佛,超過權教菩薩。

  所以《華嚴》諸位展開經本來看,初住菩薩叫發心住,你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四十一位菩薩他的地位是最低的,發心住。十信位的菩薩沒發菩提心,如果要講菩提心,我們可以用天台大師六即的話來說,他是相似的菩提心,沒真發。到圓教初住是真正發菩提心,這是《華嚴》上說的,《金剛經》上也是這個境界。你看《金剛經》上佛說的,「若菩薩有我相,人相,眾生相,壽者相,即非菩薩」。就不是菩薩。由此可知,發菩提心的標準,四相斷了,你是真正發菩提心,四相沒有斷沒發,千萬不要把沒有發當作發,那就壞了,你這一輩子不會再有菩提心現前。為什麼?沒發自己以為發,這是你錯認了。

  這樁事情我們一定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佛這一句話是真實說,不是方便說,所以不可以把它以深為淺。你把這個深當作淺,我們發了菩提心,我在佛菩薩面前發了,我在法師面前發了,受了菩薩戒。自己以為發菩提心,最好拿《金剛經》對照一下,四相有沒有?四見有沒有?如果有四相、有四見,你趕快就要回頭去反省,沒發!

  『不能正修,高推聖境,即不能速證無上菩提』,所以說『失於大利』。清涼大師這幾句話對我們來講,實在是有困難,可是如果對於修淨宗法門的同修來說,這幾句話說得非常得體,說得太好了。因為淨宗發無上菩提心跟其他宗派不一樣,淨宗只要你下定一個決心,我這一生決定要求生西方淨土,決定要見阿彌陀佛,這個心,蕅益大師說就是圓滿的菩提心,這種殊勝的利益,你這一生當中決定得到。

  《無量壽經》不可思議,這部經裡面,可以說是跟《華嚴經》沒有兩樣,圓滿的法輪。為什麼說它圓滿的?《華嚴》具足性相顯密,《無量壽經》也具足性宗、相宗、顯教、密教,大小乘諸法無不包容,所以它是圓滿的法輪,無比殊勝的利益。我們不能把這個經看得太深,太深不敢學;也不可以把這個經看得太淺,太淺我們就輕率的心,粗心大意也得不到利益。一定要用真誠心、恭敬心去修學。理無比的深廣,事就是我們眼前的生活工作環境,希望在這一生當中,決定要有真實的成就。這種成就實在說,比《華嚴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有過之而無不及,這是實話,不是說我們修淨土宗的對於淨土宗特別的誇張,不是這個意思,實實在在的,諸位細讀《無量壽經》你就明瞭。這個話是釋迦牟尼佛講的,釋迦牟尼佛也就代表一切諸佛,把這個事實跟我們說明白。

  【戒經云。善護於口言。自淨其志意。身莫作諸惡。此三業道淨。能得如是行。是大仙人道。】

  戒經裡面這段話,跟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說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;善護身業,不犯威儀;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」,一個意思。《無量壽經》世尊給我們提出行門的三大綱領,要我們時時刻刻警覺到三業清淨,這是真正修行,三業清淨了,就叫成佛。我們常看佛像頂上有三個字,塑的像上沒有,諸位常常看到畫的佛像,畫的佛像佛有圓光,光圈頂上有三個字,這三個字通常是用梵文寫的,也有用中文寫出來的,這三個字叫唵、啊、吽,這是梵文的發音。這三個字什麼意思?三業清淨,唵是身業清淨,啊是語業清淨,吽是意業清淨,三業清淨;三業清淨就成佛了。

  那我們修行修什麼?就是修清淨業,《無量壽經》經題,講到修行綱領,第一句話就是清淨,清淨平等覺!三業無染叫清淨,一切境緣當中不起分別叫平等。說話跟聽話難,就怕你把意思聽錯,難講也不容易聽懂。我舉一個例子跟諸位說,早年我在台北講經,台中有一位居士,過去也是我的老聽眾,跟我也很熟悉,以後他搬到台中去工作。這有一個機緣他認識了一個女同修,一個女朋友,大概往來還不錯,很好!他寫了一封信來問我,問我結婚好不好?我看到這個信,我就寫了一個字送給他,用個明信片,明信片後面寫一個字,就寫個「婚」字寄給他。他接到之後,他好像有點悟處,回我一封信,他不結婚了。「婚」是什麼?見了女人頭就昏了,中國的文字妙,妙絕了!我收到他的回信嘆了一口氣,沒話說!我為什麼嘆了一口氣?他懂了沒有?沒懂!結而不昏那才叫高明。他看到這個字害怕不敢結婚了,所以他只懂一半,沒完全懂,意思錯會了。不是叫你不結婚,叫你可以結不要昏,成家立業是個好事情,你可不能昏,意思在此地。你就想體會意思好難!不容易!

  清淨,染淨不二是真清淨,跟染污相對的清淨不是真清淨。就好像我剛才講的這個小故事一樣,他看到這個字嚇的不敢結婚,他這個是相對的,完全是相對的,他沒有能把它合一,沒有能夠走向圓融,所以他不自在。我給他寫了這個字也害了他,現在年歲大了老了,老了沒有人照顧;能出家很好,不能出家的時候,老了誰照顧你?可見得相當不容易的事情。

  平等亦復如是,平等跟不平等不二,才是真平等,平等是一邊,不平等是一邊,你是落在兩邊,不是中道。大乘佛法講中道、講圓融,不是偏在兩邊。一般凡夫墮在不平等,你今天修平等,又墮在平等這邊,平等還是不平等。就跟前面講的權、實,權實是一不是二,實是體,權是用,有體、有用這就對了,這就是中道,偏在一邊都是錯誤。

  戒經上這三個原則,我們一定要遵守,『善護口言』,言語!我們的言語要謹慎,往往在言語動態當中,不知不覺得罪很多人,得罪人自己還不知道,你說冤枉不冤枉!跟人結下冤仇,這不是有意的,無意的;無意是傲慢的習氣,往往犯下這些過失。佛在一切經裡頭教導我們,不但是言教,佛自己做表率、做榜樣給我們看,《本行經》裡面這些事情很多。

  佛對於任何一個人都謙虛恭敬,自己謙虛,恭敬別人,為什麼?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他那個恭敬不是裝出來,是真誠心流露出來,因為眾生有佛性,有佛性他就是佛。他為什麼現在還做錯事情?他把他的佛性迷失掉了;換句話說,他是個迷惑顛倒的佛,他不是假佛是真佛,現在迷惑顛倒了。但是對於佛性不能不尊敬,我們怎麼可以輕率對一切眾生?何況佛告訴我們,輕慢心是煩惱,你學佛學的什麼?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煩惱起現行,你有什麼功夫!諸佛菩薩六根對六塵境界,是謙虛恭敬心起現行,我們是貢高我慢煩惱起現行,你學的是什麼佛?言語表態,普賢菩薩教得好,「禮敬諸佛」,這個意思大家都明白。真誠的禮敬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;對事認真負責,對事的禮敬;對物愛護、保養,把它放置整整齊齊、乾乾淨淨,對物的禮敬。

  『自淨其志意』,這一條是最重要的。意是念頭,諸佛教化眾生總綱領、總原則,世尊歸納起來告訴我們,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」。不是一尊佛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眾生的總綱領,就是上面十二個字,三句十二個字。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是戒律;斷惡修善,斷惡是小乘戒,自利的戒;眾善奉行是利他,菩薩戒。念念想到利益一切眾生,我能幫多少忙就幫多少,決不能打折扣。

  世間人幫助人往往自己還要留一手,不能百分之百的幫助人,他要留一手,為什麼?怕別人將來超過他,這在佛法裡面叫吝法,如果施財這叫吝財,自己還留一部分。佛菩薩教給我們毫無保留,所謂是和盤托出,像供養人家東西一樣,連盤子統統端出來,沒有了,全部拿出來。全都給人了,那我自己都沒有了,怎麼辦?妙啊!你全都給人,後面來的比你前面施的還要多,不可思議。

  也許你聽到我這個說法,明天你就去布施,把你家的財產統統布施掉,布施掉之後,後天沒飯吃了。你來找我,我話說錯了,害了你了。其實我的話沒說錯,你聽錯了。你怎麼聽錯了?你是用一個貪吝之心去布施,聽說我這個布施來得更多,有利息好賺,你就得不到了。怎樣才能得到?真誠心,決不求回報,那你就真正得到。所以這個事情幹真的,不能摻假,你摻一點假的意思在裡面,你就得不到果報。對於佛法要深入,你才懂得這個道理,你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,然後你歡歡喜喜去修學,這個歡喜修學是真幹,幹得很自在、很快樂。自己日常生活所需不要去想它,明天還沒到,想它幹什麼!你才得大自在。所以「意」要清淨,也就是講的清淨心。

  『身莫作諸惡』,這個「身」不造殺盜淫,這是身不造諸惡。『此三業道淨』,身、語、意這三樁清淨,所以叫做業道,業是造作。正在造作的時候叫事,你在做的什麼事;造完之後就叫業。業在哪裡?業變成種子了,業識種子落在阿賴耶識裡面。阿賴耶識是我們心性裡面的倉庫,就收到那裡面去,這個種子永遠不會消失,永遠不會丟掉。什麼時候緣成熟了,它是因,種子是因,遇到緣它就結果,就感得果報。因為這一個事實真相,所以佛法裡面才說「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。你有這個業因,遇到緣一定感果,一定受報。善因一定有善報,惡因一定有惡報,沒有不報的。這個果報早遲不同,諸位同修一定要明瞭,決定不能夠造惡因,因為惡的果報現前,我們都不願意受,不願意受,你為什麼要造惡因?不造惡因,你永遠就不會有惡報,所以因緣果報的權操在自己手裡。

  知道這個是事實,那麼我們一定是發願,我要做好事,我要修善因。善因當中,哪一個善因最好?作佛最好,沒有比這個更好的。你要問行嗎?行,哪一個人不能作佛?剛才講了,大家都有佛性,有佛性你就有作佛的資格,問題你肯不肯作?怎麼個做法?加上佛的緣,你就成佛了。你有佛的因,加上作佛的緣,你這一生佛就作成功了。佛的緣是什麼?最簡單、最穩當、最快速的,念阿彌陀佛,把我們的心變成佛心,把我們的願變成佛願。

  我們新訂的《淨宗朝暮課本》,我們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選來做早課,早課誦經文就念這段,目的是什麼?我們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,這個緣多殊勝!晚課我們選的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,斷惡修善,持戒念佛,與阿彌陀佛同德同行,你們想想看,這樣的人哪有不往生的道理?往生西方淨土就是一生決定成佛,這個因緣太殊勝了。所以身、語、意三業清淨,我們淨宗用一句阿彌陀佛就辦到了。

  『能得如是行,是大仙人道』。此地講的大仙人不是神仙,早期譯經翻譯的法師,因為中國人非常羨慕神仙,提到神仙沒有不尊敬的,提到佛菩薩他不懂、不知道、不了解,所以就把佛翻作大仙,仙裡頭最偉大的,稱為大仙人,大仙人就是成佛。「是大仙人道」這句話的意思,要用現代的話來說,成佛之道;成佛之道,《戒經》裡面講,就是善護三業,確實的!

  可是我們讀這些大乘經論,佛說得很明白,「正法時期,戒律成就」,這段講的是正法時期,正法時期,戒律成就。像法時期,這個戒律就不行了,不是戒律不行,人的根性劣了。要知道,我們從整個歷史往下看,無論是中國、外國,從上古、中古、近代一直到現代,細細觀察,確確實實我們得到一個結論,一代不如一代。也許你會說不見得,古時候沒有電燈,你看現在電燈多明亮;從前沒有汽車,走路多不方便。沒錯!科學技術是一代比一代超過,但是道德人情一代不如一代,人心的淳厚沒有了。

  我們學佛是修道,不是搞科技,我們是修道。古時候人心淳厚,持戒就能夠證果,就能夠得道。佛滅度之後一千年,人心沒有從前那麼淳厚,持戒證果的就見不到,那怎麼辦?修禪定還能夠開悟,也有能見性的,禪定成就,像法時期。正法一千年,像法一千年,兩千年以後,我們現在生在釋迦牟尼佛滅度第三個一千年,末法時期。世尊末法時期總共是一萬年,過了一千年了,現在還有九千年。所以算不錯了,我們生在末法第二個一千年很幸運了,往後比我們更差。不能打妄想,這一生不能成就,來生再來,來生比我們這一生還差,不可以等來生,這一生當中一定要成就,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。請看講義:

  【中論云。諸佛說空法。為離於有見。若復見有空。諸佛所不化。】

  這個『化』是教化。我們先把這首偈表面的意思說一說。『諸佛說空』,說法的時候講空,為什麼佛說空?因為看到眾生執著有,說空是叫你離開有的執著,這個『見』就是執著,叫見解,你有這種成見,有「有」的成見,這錯了;佛說空是叫你離開「有」的成見。好!「有」的成見離開了,你又執著空了,這個佛沒辦法教你,佛就沒法子教。所以佛講空是破有,講有是破空。所以佛實在講無有法可說,佛說法的原則是治眾生的病,眾生沒有病,佛就沒法了。眾生因為「有」病,那佛就用「空」藥來治你的「有」病;眾生是「空」病,佛就用「有」來治你的「空」病。佛有沒有法?佛沒有法,這個道理要懂。如果不懂的話,你看佛經準會謗佛。

  我就曾經看到一些大學教授,早年的不是現在的,早期的那些大學教授的確很有學問。他們看佛經對釋迦牟尼佛就搖頭,認為釋迦牟尼佛一會兒講「有」,一會兒講「空」,到底是「有」還是「空」,講得叫人迷迷糊糊。這就是不善聽,不會用功,不曉得佛說法的義趣之所在,才會產生這種弊病。

  《中論》上這幾句話,實在講就是對這些自以為聰明人所說。我們明瞭這個意思,然後才曉得,佛教給我們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非法是講的世間法,不是佛所說的法;法是佛所講的一切法。佛所講的一切法,我們可以用它,不能執著它,執著就錯了。你要會用它,不要去執著它,為什麼?因為佛法也是不可得,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」。這是佛在經上講的。佛法也是因緣所生法,所以佛法也是了不可得。

  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很好,《金剛經》上佛把佛法當作一個筏喻來做比喻。筏在新加坡看不到,是一個渡水最簡單的工具,有木頭編的、有竹子編的。在黃河那邊還有用羊皮灌氣,做為一個皮筏,渡水的工具。過了河,這個筏就不要了,就丟掉了。佛法?你覺悟之後,佛法就不要了;這個不要就是你不再執著它。我們沒有開悟、沒有證果,一定要利用這個工具,要認清楚它是工具,它是我破迷開悟的手段,不是目的。我一定要藉這個工具,要利用這個手段,達到我的目的,然後這個我們就不要了,捨棄掉了,要懂得這一層的意思。那麼更高明的人、更聰明的人,在利用它的時候就不執著,這是最高明的人,真正是離即同時。等到我證果位再捨棄,這是很笨的人,也算不錯,他最後還能夠捨,還能放下,總比不上根性很利的,即佛法離佛法。佛法尚且離即同時,何況世法?那你在生活裡面,就得大自在,你可以受用,你可以享受,你沒有絲毫執著,這樣的生活跟諸佛菩薩的生活沒有兩樣。再看底下這一段:

  【經云。唯此一事實。餘二則非真。十方佛土中。唯有一乘法。無二亦無三。除佛方便說。】

  我們先看這一段。從這段經文,我們深深體會,諸佛如來對於眾生恩德之大,沒有方法比喻,諸佛如來對於一切眾生的關懷、愛護,真正是達到了極處。我們每天迴向念的「上報四重恩」,這個佛恩的意思,才能夠體會得幾分。此地經文上明白的告訴我們,『唯此一事實』,「一」就是一乘法,一乘法成佛的方法,這一樁事情是真實的。『餘二則非真』,餘二?大乘、小乘。大乘、小乘跟諸位說,我在前面也曾經講過,大、小乘的修學有修因,沒有結果。小乘的阿羅漢不是真果,不是真正的結果,小乘教裡勉強說一個小果,不是真果。大乘法裡面權教菩薩,藏佛、通佛也不是真果,所以說「有因無果」。唯有一乘法裡面,有真正的修因,有真實的結果,這個事是真的。

  下面兩句說得詳細,『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』,「二」是大乘、小乘,「三」?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。那麼為什麼佛又說三乘、說二乘?這是『除佛方便說』。佛幫助這些眾生,誘導眾生,由這個方便契入一實;因為講一實法,講一乘法許多眾生不能接受。你今天跟他講,到這裡來修行將來要成佛,他一聽到成佛,佛太高了,我一生罪業怎麼能成佛!趕快就溜跑掉。為什麼?不好意思見佛,這個人是好人,不是壞人,他還有羞恥心,還不好意思見佛,你看!大好機緣不是失掉了。所以佛對這些人叫他做個好人,他容易接受,這個他願意來。然後再慢慢提升他,由好人再提升你證阿羅漢果、辟支佛果、菩薩果,最後再給你講一乘法。

  所以世尊在一代時教當中,最初示現成道就講《華嚴經》,《華嚴經》就是「唯此一事實」,就是一乘法。看看這個世間迷惑顛倒的眾生不能接受,所以把《華嚴》收起來,再講阿含、講方等、講般若,這就是方便說。最後到法華會上開權顯實,說一乘法,說真實法,才講一闡提亦有佛性,有佛性皆能作佛,所以叫成佛的《法華》,道理就在此地。我們要懂得佛教化眾生的苦心,知道他教學的方便,這個是無比的恩德。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:

  【吾從成佛已來。】

  這個『吾』是釋迦牟尼佛自稱,釋迦牟尼佛講的,他從成佛以來。

  【種種因緣。種種譬喻。廣演言教。無數方便。引導眾生。令離諸著。】

  『著』就是執著。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之後,就做教化眾生的事業,他怎麼做?身表演,表演的是八相成道。八相成道是什麼?就是我們普通的一個凡人,怎麼樣起了一念動機想求覺悟,想了生死,想真正的離苦得樂,起這麼一個念頭。然後尋師訪友,勤苦修學,到最後成就了,豁然大悟,菩提樹下示現成佛。成佛之後,講經說法,教化眾生,實際上從始至終都是在表演,表演是身教,口說是言教,所以是『種種因緣』;因緣用現代的話來講是條件,一定要具足種種條件,缺一條都不行。經一開端有六種成就,就是六個條件,少一個條件,這個法會就不能夠成立。這六個條件是講大段,每一條裡面,你細分就很複雜,所以種種因緣。

  『種種譬喻』,這是佛接引眾生的方法,所謂是善巧方便,給他說真實,他聽不懂,跟他講比喻,中下根器的人從比喻當中,而體會到佛所講的真實義,這個人數很多很多,所以比喻這個方法,佛在一切經上都有。『廣演』,演是表演,做給我們看;『言教』,這是說,言是說,用言語,教是教導我們。表演也是教導,言語也是教導,身、語、意三業的慈悲教化。『無數方便』,方是方法,便是便宜,無數的方法,無數的便宜;宜就是很適合,我們現在人所講的機會教育。一切時、一切處、一切境界當中,佛沒有不利益一切眾生的,從來不空過;時不空過,處不空過,眾生不空過,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。

  『引導眾生,令離諸著』。這個「著」在此地含義很深很廣,就是經上常講的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此地用一個字來代表。對於下根人教他離一切執著,教導他執著是錯誤的;對中根人教他離分別;對於上根人教他離妄想。這個上、中、下怎麼分?下根的六道凡夫;中根的四聖法界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藏通的佛;上根是法身大士。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那是上根,因為他們還有妄想,妄想就是無明沒破盡。所以這個地方講的上、中、下三根,不是我們普通所說。請看底下一段:

  【事乃是即理之事。理乃是即事之理。無理不明。無事不具。不滯一邊。必須融攝。】

  這段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,一定要明瞭,我們才算是真正懂得佛法,通達佛法,修學佛法。理、事是一樁事,不是兩樁,要懂得事是什麼?事是理之事。理就是體,理就是性,心性、理體就用這個字來代表。事是什麼?事是相,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事,事相無量無邊,從一個理裡面生的,所以理是一。理事不二,性相一如,這段就是教給我們這個道理。『無理不明』,明就是覺悟,如果沒有理,你到哪裡去覺悟!無事就不具,如果沒有事相,單有這個空的理,這個理沒有作用。此地這個「具」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,無所不具。理在哪裡?理就在事裡面,沒有一樁事裡頭沒有理,沒有一個現象裡面沒有性。

  真如本性在哪裡?你們看看禪宗的公案,我們看到奇奇怪怪,所問非所答,問的我們也不聽懂,答得也莫名其妙,問你會嗎?我們不懂得這會什麼?人家豎個指頭,老和尚點點頭肯定他會了;拈個樹葉,他也點點頭會了,他到底幹的什麼?我們不懂!他問你會嗎?就是這一句,理、事你會了沒有,你搞清楚沒有?理在哪裡?隨便拈一個事,理就在事裡頭,性就在相裡頭。你明心見性了,相在哪裡?哪一法裡頭沒有真性?法法皆是,所謂「頭頭是道,左右逢源」;道就是心性,源就是本體,沒有一法不是。那麼會用的,用什麼?用中,中就是兩邊不著。我們常講理是一邊,事是一邊,我們用要用中,用中道,既不偏理也不偏事,曉得理跟事是一不是二。

  諸位要明瞭《無量壽經》講的修行原則,清淨、平等、覺,我們要問:心性清淨,事相清不清淨?真正開悟的人清淨,事相就清淨,沒有悟的人不清淨。《高僧傳》、《神僧傳》裡頭有例子,真正覺悟的人,好像他的修行把戒律統統捨棄掉,也喝酒,也吃肉,我們看他不像個修行人。他教誡他的學生很嚴,一定要持戒規規矩矩的,老師不持戒,隨隨便便的。學生不服氣就質問老師,老師聽到哈哈一笑,好!明天我請你去吃肉。明天帶著學生,一早起來叫學生拿著鋤頭、畚箕,老和尚今天請他們去吃肉,到哪裡去?到曠野之處,沒有人照顧的那些墳墓去挖死屍,挖出來之後,問學生:「怎麼樣,這個肉好不好吃?」一個個不敢動,老和尚在那裡吃得津津有味。你有我這樣就學我,沒有我這個本事乖乖持戒。他到清淨,染淨不二,你沒有這個程度,你清淨跟染污是兩樁事情,你怎麼可以學他?不是容易事情。所以一定要做到圓融,你才能夠無礙;達不到這個境界,世法還是要歸世間法,佛法跟世間法要圓融過來。

  【別則教理等皆別。圓則教理等皆圓。】

  這兩句話就是佛家常講:「圓人說法,無法不圓」。圓人畢竟不多見。別跟圓天台家所講,天台的四教:藏、通、別、圓,這是舉例而說。如果是別教的根機,無論他看什麼經論,他看的這些教理都是別教。如果圓教根性,看一切經論都是圓教的教理。那麼佛所講的這些經教有沒有分別?沒有!這正是所謂「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」,所以佛經有沒有一定的講法?沒有!我們看《大藏經》裡面,經典的註解,《金剛經》自古至今五百多家的註解。《楞嚴經》我知道的大概就有一百五十種註解,可能還有很多我沒有見到。《法華經》也有一百多種註解。如果註解的都是一樣的,諸位想想,何必要這麼多?一種、兩種不就夠了嗎?這就是說經是一樣的,一個字也沒有更動,看的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,各人有各人的見解。

  現在他們這些注疏、這些註解,都收入《藏經》裡面;換句話說,他們所講的沒錯,都沒錯!值得留給後人做參考,所以統統收在《藏經》裡面。你要問哪一個註解正確?都正確。你要問哪一個註解透徹圓滿?沒有一個註解透徹,沒有一個註解是圓滿的。可是這些註解,所謂「拋磚引玉」,都能夠誘導人去見性,這就是個好註子。他這個提示,提示你這個路線是個正路,不是叉路,不是邪路,這就是好路子。

  蓮池大師將這些事情比喻作瞎子摸象,他寫這個寓言好像是在《竹窗隨筆》裡面的。他自己也有一本小冊子,分量不多,《楞嚴摸象記》。《楞嚴摸象記》是蓮池大師寫的。比喻作什麼?瞎子摸象。象很大,一群瞎子,大家都摸,真的摸到了;摸到大腿的,象像個什麼?象像個柱子,沒錯!摸到肚子上像什麼?象像個牆壁,也沒講錯!比喻古來大德講經說法那些註解都沒講錯,你要曉得,都講的是一部分,沒有講到全體。講到全體不容易,那不是佛菩薩再來,不可能的!都是講到一部分,這是他自己修行功夫,他悟入體會到那一部分,把他的修學心得報告出來,確確實實值得後人做參考,所以統統收入《大藏》裡面。

  我們要懂得古德注疏的這些性質,我們才會選擇,才知道怎麼運用,拿古人的東西來幫助自己。不可以墨守成規,不可以執著一家之言,執著一家之言是錯誤的。但是在初學那是例外,初學一定要跟一家之言,為什麼?打根基,打基礎。所以從這個基礎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,提升到智慧開了,有能力辨別真妄、邪正、是非,你就可以出師,現在的話講畢業,出師。出師之後參學,什麼都可以看,什麼都可以聽,不再執著一家之言。這裡面如果我們用佛學的術語來講,諸位更容易懂,最初學佛跟定一個老師是求根本智,道理在此地。根本智得到之後,出去參學,離開老師出去參學,不再執著一家之言,出去參學是求後得智。

  根本智是無知,「般若無知」,所以你最初跟一個老師學什麼?學無知。除了這個老師所講的,其他的我都不知道,都沒有涉獵,都不懂,學無知。你的心清淨,心是定的,清淨心生智慧。所以清淨心,智慧生起來了,那個智慧就是根本智。智慧生起來之後,這個智慧就能夠辨別真假,佛法哪是真的,哪是假的,能夠辨別邪正,能夠辨別是非,能夠辨別利害。你有這個能力,老師門打開,不再讓你跟他學,你出去參學,什麼都能聽,什麼都可以學,什麼境界都可以涉獵,成就你後得智,後得智是無所不知。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,所以你一定要先修無知,根本智,然後才能成就無所不知的後得智。

  因此,所有一切人的這些經論註解,我們只拿來做參考,提供我們做參考而已。不但是祖師大德的東西,我們只是參考;菩薩的著作,我們也是參考。我們依什麼?依佛的經論、經典,這是佛的四依法裡告訴我們「依法不依人」,我們才會有成就。這是通途研教,就是研究經教修行的一條正規,正確的軌道。如果不能,這個不能是我沒有這個智慧,我沒有這個能力,這是事實。我的文化程度很差,經論展開我看不懂,從哪裡研究起?展開古人的註解是愈看愈迷惑,比經還難,這個常有!

  我們這一生當中,也想成就根本智、後得智,行不行?行!笨人有笨辦法,什麼辦法?老實念佛就行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關鍵在老實,只要你肯老實,老實人沒有妄想,有妄想的人就不老實。老實人一天到晚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除了阿彌陀佛之外,什麼都不想,這種人老實。念上幾年,他就真的得定,他根本智得到,念上幾年他得到;再過幾年,他後得智也成就了。

  那我們要問:他既然成就智慧,他為什麼不度眾生?這裡面有兩個條件,一個條件是緣沒成熟,因為什麼?自己的文化程度很差,雖然自己證得果位開悟了,說出來人家不相信,也不聽!人微言輕,人家沒瞧得起你。緣不殊勝,所以沒法子弘法利生,往生了,他就往生了。另外一個是自己;一個是外緣沒有成熟,一個是自己覺得還不夠。有了這個功夫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隨意自在,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。急著先見阿彌陀佛,到那個地方成就無量智慧,再回過頭來度眾生,乘願再來。這兩個道理。

  也有智慧現前之後,他就講經說法,緣具足,一定有大善知識給他做助緣,對他尊重捧場,來抬舉,把他抬出來,那是緣成熟。這個在歷史上有,不是沒有,少數而已。所以我們雖然根性差一點,參禪不能開悟,研教太麻煩了,時間太長,不如老實念佛,這一句佛號決定成就,成就之後決不在宗門教下之下,這點我們要認識清楚。請看底下一段:

  【從假入空。從空入假。從假入中。三觀一心中得。即空即假即中。即一而三。即三而一。非先非後。非一非三。】

  這段文是天台的教義。我們現代人特別是研究哲學的,哲學裡面常說人生觀、宇宙觀,這個「觀」要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看法,人生觀是你對於人生的看法,宇宙觀是你對於宇宙的看法。這一段天台家教給我們修觀,世間人對於人生宇宙的看法都是錯誤的,如果他的看法要是正確沒有錯誤,在佛法裡面就稱之為正覺。正覺是什麼?阿羅漢,阿羅漢的人生宇宙觀才算是正確。實實在在講,阿羅漢是代表了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十法界裡面的佛。他們的看法為什麼算是正確?因為他們已經離開了見思煩惱,已經分破塵沙煩惱,所以他的看法算是正確的。修行從大原則上說,從總綱領上來講,就是修觀,修正我們一切錯誤的觀念。禪宗修觀,教下也修觀,我們淨土宗也不例外,老實念佛就是修觀。

  這個地方就用天台家這幾句話來說。『從假入空』,天台立的是三觀:空、假、中三觀,這三觀都能夠得到禪定,都能得定,得定之後都能夠開悟,明心見性。用一種行,用二種也行,三種統用也行。如果三種分開來用就是次第觀,按照這個次第。三種圓融?叫一心三觀,這是修行裡面根性最利,聰明智慧最高,一心三觀。「從假入空」,假是講相,相是假的,《般若經》上講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、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。你能夠把這一切相看穿,這是從假入空。萬法皆空,你對於這一切幻相、假相不再執著,決定不會執著,不再分別,心得清淨,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,智慧開了。智慧不是聽得多、聞得多,那個不是開智慧,連儒家都說「記問之學」,這是你記得多、看得多、聽得多、見識多,不是智慧,我們講常識,在佛法講你的佛學常識很豐富,一切經論都通達很豐富,沒有智慧!智慧一定是從功夫裡來的,沒有功夫哪來的智慧?功夫是清淨心、功夫是禪定,這個一定要明瞭。

  另外一種是『從空入假』,這個多半是性宗,禪宗就是用這個方法,一開頭就從這裡下手。所以說教下從有入門,宗門是從空入門,先求見性,見性之後,再求通達一切教下。見性之後,再研究經教,實在講是非常方便,進度很快,而且不容易出差錯,是一個好方法,這是很值得讚歎。

  還有一種『從假入中』,這是相當高明,中是中道,中是空、假兩邊不著,兩邊不立,不即不離,這個樣子修行就叫做「次第三觀」。剛才講,循著這個次第能達到中道的境界,根性利的人往往從一種或者是從空觀、或者從假觀,他就能契入。

  根性最利的是『三觀一心中得,即空即假即中』,諸佛菩薩在這個世間應化,他們的生活、他們的表現確確實實就是一心三觀。「即空」,他的心地清淨,一塵不染,他心裡面沒有分別、沒有妄想、沒有執著,這是空。「即假」,他表演的、他示現的是什麼身分,在這個世間做的什麼工作,他做得很認真、很負責,一點都不馬虎,那就是假。像上舞台表演一樣,表演這個角色,演得非常逼真,令大家讚歎,他在演戲,這個佛家常講遊戲神通,他是來演戲,是來表演的,這個就是假。「即中」是什麼?中是他的作用,示現給一切眾生,啟發眾生的悟性,表演的叫一切眾生看到他這個現象,看到他的表演,能夠破迷開悟,能夠從迷惑顛倒當中省悟過來。所以他們的生活、他們的言行是中道,既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空,然而他也不離性,他也不離相,確確實實是理事不二,性相一如,他在這個境界裡面。

  所以『即一而三,即三而一』,一而三,三而一,一體的三面,它是一樁事情,沒有先後。你說空、假、中哪個在先、哪個在後?沒有,沒有先後,所以『非一非三』。如果你執著有一、有三,你又錯了,一、三都不可得,確確實實是有這個現象,心裡頭決定沒有這個執著。如果有一、有三,你就又有分別、又有執著,你又錯了。這個意思是教給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對於理事、性相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清楚明瞭之後,絲毫不執著,這個就是「一心三觀」,這就是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的模式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