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漢字入門  劉克雄教授主講  (第二十六集)  2015/8/22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56-181-0026

  教授:昨天我們下課,我們唱了放學的歌,裡面提到我們回去不要遊戲,先把今天功課再溫習,你們溫習了,碰到什麼問題,現在提出來。

  學生:老師,向老師請教,學生們昨天在複習的時候,發現「四聲之異者」。形聲字的有四種聲音,它的古漢語的四種聲調平、上、去、入,和現代漢語的四種聲調陽平、陰平、上聲、去聲,這些都不太了解,可不可以請老師舉例子為學生們介紹,並且說出來它們之間的關係,謝謝老師。

  教授:四聲,平、上、去、入:

  板書:

  在宋齊梁陳,梁這個時代,有個叫:

  板書:沈約

  沈約,他才發現我們古代字音有這四聲的分別,這四聲就是平、上、去、入。至於平聲、上聲、去聲、入聲是如何分別,不知道同學們備有一本林老師的《聲韻學通論》沒有?

  板書:聲韻通論

  裡面就說得清楚。歷來各家對平上去入如何的區別,說得比較清楚。簡而言之,這是古代的四聲。後來語言、字音是隨時間在漸漸的變化。到現在的普通話,北方的讀音,你們同學的地區比較廣,以北京地區為中心,上至東北,下至西南,這種普通話當時又稱之為官話。

  板書:官話

  我們上次曾經提過,現在所謂的標準國語是怎麼來的,還記得嗎?他們投票。投票定出來的標準國語,真的標準嗎?這是個很大的問題。只能說投票以一票之差定了北方音,北京話。現在我們說四聲,注音符號現在都是根據北京話來定的。現在北京話裡面,也就是說,在台灣說是國語,在大陸說是普通話,是一個東西。它所分的四聲,第一聲、第二聲:

  板書:

  以前的三聲,上聲屬第三聲。

  板書:

  以前的去聲,屬第四聲。

  板書:

  注音符號:第一聲,一般聲調它不標;第二聲這樣();第三聲這樣();第四聲這樣(),大家都熟悉的注音符號。那同學們會問,以前的入聲怎麼就消亡了?原因,從古音裡面的四聲漸漸演變到現在的北方音,它入聲就分到:

  板書:

  它就分到前面的三聲裡。現在的第一聲、第二聲是原來的平聲,平聲因為字數比較多,所以就分成陰平、陽平。

  板書:

  平聲字字數多,就分成陰平、陽平,只是把它分成兩部分,本身毫無區別。記得,陰平、陽平本身毫無區別,只是原來的平聲字字數太多,把它分成陰平、陽平。所以現在的第一聲、第二聲,大體上跟這個陰平、陽平是比較接近的。

  板書:

  所以,現在國音裡面的四聲,第一聲、第二聲、三聲、四聲,並不是古代的平上去入,這個表就很清楚了。

  我以前曾經也跟同學們說過,聲調跟作詩講平仄,是息息相關的。

  板書:

  我這漏了一個字,《聲韻學通論》。《中國聲韻學通論》,作者就是林老師(林景伊、林尹先生)。同學們能夠備有這本書,那有關聲韻方面,在裡面就可以查。譬如我們課本裡面,最後引的四十一聲紐,就是從這裡面摘錄出來。

  詩裡面聲調講平、講仄。

  板書:

  月落烏啼霜滿天:

  板書:

  仄仄平平仄仄平(韻腳)。「月落」,三聲、四聲。在現在的國音裡面,從這劃開:

  板書:

  三聲、四聲屬仄聲,一聲、二聲屬平聲。「月落」是仄仄,「月」第四聲,「落」也是第四聲,所以它是仄仄。烏啼,「烏」:

  學生:平。

  教授:「啼」:

  學生:平。

  教授:「啼」,第二聲。「烏啼」屬平聲,月落烏啼()沒錯吧?上次我們介紹過詩的平仄,一開始兩個仄聲,接下來兩個字要跟它相反,兩個仄接下來就兩個平;再接下來兩個字又跟它相反,它兩個平,它又兩個仄。記得嗎?不記得就不及格,因為這個是將來你學作詩,是一個最基本而非常簡單的原則,你再把它忘了就很可惜。

  再說一次,「月落」仄仄,「烏啼」平平。先兩個仄聲的話,接下來的兩個字就跟上面兩個字相反;再接下來,第五六跟三四又相反。「烏啼」是平平,接下來應該兩個仄聲,「霜滿」,這個「滿」沒有問題,「滿」是第三聲;「霜」呢?「霜」是第一聲是平聲。

  板書:

  也就是作者張繼,楓橋夜泊,他的平仄這裡就不對了。真正按照規矩,那就是兩個仄、兩個平、兩個仄,然後押韻。他這裡為什麼該仄的時候,他用個「霜」?很高興同學還記得,為著不拘束我們的性靈,作詩,你的性靈不是太受拘束,所以有個方便之門,「一三五不論,二四六分明」。再看這個不合規矩的「霜」,屬第幾個字?

  學生:五。

  教授:第五。一三五可以不論,最好是能夠按照原來的規則,萬一找不到合適的字,可以讓你自由,免得你削足適履,明白嗎?讓我們的性靈不至於太受嚴格的拘束。

  我上次又說過,律詩當中那四個句子是兩個對聯,對聯是相當的麻煩,平仄跟作詩一樣,兩個仄、兩個平,接下來兩個仄。詞性要一樣,第一聯用了形容詞第一個字,第二聯也該是形容詞;你用了名詞,第二聯也應該是名詞。所以是詞性相同,而這種對句作完了以後是非常漂亮。「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」,王勃千古的名句。

  板書: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

  這是一個對句,看二四六,第二個字,落「霞」,平聲;秋「水」,仄聲。「與」、「共」是連接詞。孤鶩,「鶩」,仄聲;「天」,平聲。齊「飛」,平聲;一「色」,仄聲。這是平仄一正一反,一正一反,讓你朗讀的時候是抑揚頓挫,是鏗鏘有聲。然後,「落霞」是名詞,「秋水」也是名詞;「與」、「共」同是連接詞;「孤鶩」對「長天」,「齊飛」對「一色」,詞性相同,平仄相反。這是作對句,我們舉王勃《滕王閣序》為例。

  上次我們曾經舉白樂天的《錢塘湖春行》一首詩,「孤山寺北賈亭西,水面初平雲腳低。幾處早鶯爭暖樹」,下一聯,「誰家新燕啄春泥。亂花漸欲迷人眼,淺草才能沒馬蹄。」這個對子也對得很好。我們現在說,作詩講究平仄,平仄的原則上次我們說過,現在等於是複習。上次也舉了這個例子,「月落烏啼霜滿天」;為什麼這個字(霜)該仄聲,他用平聲?我們也說過,一三五可以讓你自由。

  剛才同學問的是四聲問題,古代的四聲跟現在的四聲分別在哪裡?

  板書:

  這裡我們畫了一條線,現在北方音的四聲完全沒有入聲字,它入聲字分配到前三聲裡面。比如「月落烏啼」這個「月」,你現在讀起來是第四聲,實際上它是道道地地的入聲字。杜甫懷念他的老友李白:

  板書:

  「落月滿屋梁,猶疑照顏色。」懷念他的老友李白。分析它的平仄:

  板書:

  落月滿屋,猶疑照顏,「屋」是平聲嗎?

  板書:

  根據這個分析,「屋」是第幾聲?

  學生:第一聲。

  教授:第一聲,那當然是平,是吧?答錯。何以故?你把韻書翻開,「月」、「屋」它都是在入聲韻。所以,因為北方的音已經完全沒有入聲字,所以作詩的時候往往會犯這個錯誤。房屋的屋,你一讀是平聲,第一聲;你以為是平聲,其實它本來是入聲字。如果你會閩南語,你會客家話,會廣東話,那也許就方便一點。屋,告訴我讀什麼?房屋的屋,房屋就讀ㄅㄤ ㄡˋ,屋就讀ㄡˋ。所以入聲字是一發就收,ㄡˋ,一發就收,它無法拉長,無法延長。平聲字可以延長,延長之後它的韻不會變。

  上次我們這還舉過,譬如東西南北的東,我好像還耍了一次花腔高音。東…這個韻沒有變,東…可以拉長。房屋的屋,它是一發就收,它不可能拉長。如果像剛才那個花腔,你填詞作曲填一個屋,那叫那個歌唱家他到最後就ㄡˋ、ㄡˋ、ㄡˋ,他不可能唱,這之所以詞曲的平仄要比詩講究得嚴格的原因,它要適合歌唱。明白嗎?

  學生:明白。

  教授:這是說到古代的平上去入與現代的北音一二三四,由於入聲已經分到前面三聲裡面,譬如「月」,月亮的「月」也是入聲字,它分到第四聲;房屋的「屋」是入聲字,它分到平聲第一聲去。像這些地方是讓北方的朋友們,作詩碰到一些小麻煩。有沒有辦法克服?很簡單。想不想聽?

  學生:想。

  教授:好簡單,你手上有《廣韻》嗎?沒有,最好有一本。如果沒有《廣韻》,你學作詩最少有一本《詩韻集成》,不然你怎麼知道用韻?

  板書:

  還有個更簡單的辦法,中華書局出版的一本《唐詩三百首詳析》,中華書局出版的,它後面附有簡單常用的韻目、常用的字,平上去入。那是少之又少了,但是你可以翻到,一翻「屋」,它原來是入聲,差點害我把它搞錯,以為是平聲。所以你如果備有這本《唐詩三百首詳析》,它附在後面的,有個簡單的韻書,很容易查到。最好有這本《詩韻集成》,那裡面一翻,把入聲字翻開一對照,「屋」、「月」這都是入聲,你就不至於把它誤以為是平聲,清楚嗎?

  學生:清楚。

  教授:我們中國的漢字,一個字一個音,字音裡面又分平上去入。所以從《詩經》、《楚辭》、漢樂府、唐詩、宋詞、元曲,在這些文學作品裡面,我們可以看到應用我們漢字特有的一字一音的聲調,而作成平仄抑揚頓挫的韻文,是最優美的一種作品;又很工整,譬如「落霞與孤鶩齊飛,秋水共長天一色。」

  《詩經》開始,就有很多優美的作品,「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。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。」有多美,現在讓你來作,你也作不過它,「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」、「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」你譬如《小雅》,「呦呦鹿鳴,食野之苹。」利用我們漢字聲音,單音有平上去入的分別,竟然讓我們朗讀起來聲調是那樣的優美;文辭,字面上的文辭也那樣的優美。同學們應該有個問題,我講到這你應該有個問題,妳提:

  學生:現在一個字一個音,譬如說丨(ㄍㄨㄣˇ),它有三個音,引而上行讀若囟,引而下行讀若退,還有丨ㄍㄨㄣˇ,它有三個音。普通字降ㄐㄧㄤˋ、ㄒㄧㄤˊ,同一個字有兩個音?

  教授:好,這個是應該提的問題,容往後一點我再講。剛才我要同學們想的問題,我是說,我們韻文的鼻祖《詩經》怎麼有聲調那麼優美?文辭那麼優美,聲調也那麼優美,難道這不是一個問題嗎?四聲是誰發現的?

  學生:沈約。

  教授:沈約是什麼朝代?

  學生:梁朝。

  教授:《詩經》是什麼朝代,相隔多少年你想。《詩經》的作者現在是不可考。那我們說《詩經》的作者,難道他預先看到沈約說的平上去入的四聲嗎?不可能。那怎麼會他的平仄用得那麼好?我要你們想的是這個問題。

  學生:因為自性流露。

  教授:請再說一次。

  學生:自性流露出來的東西是完美無缺的。

  教授:再大聲一點。

  學生:自性流露出來的東西是完美無缺的。

  教授:前兩個字妳說什麼?

  學生:自性。

  教授:字句?

  學生:自性。

  教授:自性。

  學生:就是佛性。

  教授:佛性,有道理。我們用兩個字:

  板書:天籟

  這是天籟!到了沈約他才歸納分析出,我們的文學作品裡面有這四聲。實際上最早的文學,它並不是先有四聲,然後按照它來做。如果是這樣的話,恐怕就不會有像《詩經》、《楚辭》,那樣像天籟那麼美的作品,就會受到什麼?平仄的約束。譬如到了唐代近體詩,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,這個原則要記得。

  我們中國文學的發展,它不是憑空的,它都是有那種自然的趨勢,發展到了六朝的時候,漢末六朝時候,中國的文學可以說發展到造極的地步。梁,昭明太子他喜好文學,他編輯的一本書,他選,的叫《昭明文選》。

  板書:昭明文選

  季剛先生命林老師熟讀,最好背誦。林老師幾乎整本能背。他也要求我,《昭明文選》一定要熟讀。我順便提供給各位做參考,最好你如果喜好我們的中國的文學,要備有這本《昭明文選》。六朝時候,他們崇尚唯美文學。

  板書:唯美

  字句雕琢錘鍊,希望它做到最完美。這種要求對一個如果才華不夠的人來說,那是非常難以做到。我想同學們一定熟讀過《滕王閣序》,王勃的《滕王閣序》讀過嗎?《古文觀止》就選的有「滕王閣序」。因為這種駢文,我們說它是駢文:

  板書:駢文

  駢就是對,兩句一對,兩句一對。整篇文章是這樣對下來的,《滕王閣序》就是這樣。要講究駢對,通篇文章都是這樣做下來,「落霞與孤鶩,秋水共長天」,整篇文章都是這樣做出來,這是駢文。美則美矣,但是難以做到上次我說的「文以氣為主」。

  板書:氣

  曹丕《典論.論文》,他說「文以氣為主」,曹丕提出來的,文章以氣為最重要。駢文因為要講究對仗,所以一般的作者做起一篇駢文就顯得堆砌,不是一氣呵成,顯得堆砌。所以有人形容,這種不能以氣來統御整篇文章的駢文的作者,他的作品前人做一個比喻,像是七寶樓台很漂亮,炫人眼目,可是拆下來不成片段,沒有內容。這之所以到唐代韓昌黎(韓愈)大聲疾呼的原因,他說這種駢文害人,盡是在裡面雕琢、堆砌,所以他要恢復古文。所謂的古文是對駢文而言,駢文以前的那種文體韓愈稱它為古文,像什麼?《左傳》、《史記》這些都是極好的古文。在韓愈大聲疾呼,一時緊從的就有柳宗元,一直到宋初的歐陽修,後面三蘇(蘇洵、蘇軾、蘇轍)、曾鞏、王安石,我們稱它什麼?古文,幾個?

  學生:八個。

  教授:算來,算我聽,哪八個?韓愈、柳宗元,這屬於唐代,到宋以後,歐陽修、三蘇、曾鞏、王安石,八個,古文八大家。由於駢文很容易造成那種堆砌的毛病,才華不夠的就會被人詬病,「你只在堆砌文辭」。我們之所以稱王勃以及駱賓王,說他是唐初,幾個?

  學生:四傑。

  教授:對,唐初四傑。四位傑出、了不起的作家,唐初四傑。駱賓王,在《古文觀止》也可以看到一篇文章《討武曌檄》,討伐武則天的一篇檄。檄是什麼?誓師文字。徐敬業興師要討伐武則天,駱賓王作的一篇誓師起義的文章。這種文章用駢文來寫,你說有多難。但是由於駱賓王是位才華蓋世,所以在他寫來(同學們可以翻開《古文觀止》看):「喑嗚則山嶽崩頹,叱吒則風雲變色。以此制敵,何敵不摧。以此圖功,何功不克。」駢文,作得那樣理直氣壯,因為要誓師去討伐武則天。這是說駢文不容易作,要作得有氣勢。再就是王勃,我們提過他的《滕王閣序》。上次我們講過嗎?《滕王閣序》。

  這說到四聲,同學們剛才提到的四聲。古時候的四聲跟現在的四聲的分別,然後我就附帶的提到古代四聲沒有被發現之前,詩經、楚辭、漢代的樂府詩、漢代的古詩為什麼那麼好?要同學們想它是怎麼回事。歸納出來,是種天籟。都是千錘百鍊以後,雖然沒有平仄來約束他們,他們能夠知道這樣才會優美。剛才這位同學問的是這個問題吧?現在清楚?

  學生:老師,還有問題可以問嗎?

  教授:可以。

  學生:在課本的三百六十七頁,老師講到聲韻畢異者。譬如「需」字,需它的聲母是而,它的聲母是「ㄦˊ」的音。老師講過聲母和形聲字的聲子它的讀音音、韻完全不同,是因為做為聲母的字是無聲字,無聲字多音,但是後來喪失了多音之道,那麼我們可不可以通過「需」的音來推論「而」還有一個音也是念ㄒㄩ呢?

  教授:這個「需」,我們課本上已經把反切分析過。聲來說,聲母與聲子,一個是日紐,一個是心紐;韻來說,一個是一部,一個是四部。所以聲母與聲子之間,「需」跟「而」這兩個字是聲、韻都不同。原因何在?那就是我們說過的無聲字可以多音。「而」這個字,它本身是無聲字。由它衍生、孳乳的形聲字,像這個「需」,這個字音「ㄒㄩ」跟「ㄦˊ」,現在看來是毫無關係。那由於「而」本身是無聲字,它可以多音,也就說明需這個音目前看來像是不合形聲字造字的道理。而實際上可以看成什麼?

  板書: ㄦˊ ㄒㄩ 需

  「而」本身是無聲字,現在我們看到它的聲子「需」,它跟聲母的字音毫無關係。我們可以設想「而」本身有這兩音,一個是ㄦˊ,聲母現在的讀音;一個它還有ㄒㄩ這一音,也就是:

  板書:

  這本來是兩個因人、地、時不同造的字。讀音一個讀ㄒㄩ,一個讀ㄦˊ,字形一樣,所以後來:

  板書:

  這兩個字形一樣,字音不同,它衍生的聲子(需)保有它的聲音ㄒㄩ。現在因為我們只看到上面紅的那一部分,這部分已經失去了,所以我們會懷疑。現在明白嗎?跟我們舉的例子「妃」這個字是一樣的。

  形聲字裡面聲母與聲子聲、韻不同,完全不同的,都是這個原因,都是季剛先生發現的「無聲字多音」產生的後果。還有問題嗎?

  學生:有。

  教授:還有問題。

  學生:在三百七十七頁,老師在昨天講「叚」這個字,第一個字的「叚」是可以做第二、三、四、五這個字的聲母,所以後面的字都是念ㄒㄧㄚˊ,所以第一個字也是念ㄒㄧㄚˊ。但是我們在查《說文解字》段玉裁先生的註解當中是查的是ㄐㄧㄚˇ,學生們也發現,如果第一個字這個「叚」字旁邊加一個人字旁,就是假借的「假」,是否學生就可以認為第一個字它本來也有兩個音,一個是ㄐㄧㄚˇ,一個是ㄒㄧㄚˊ?

  教授:ㄍ和ㄐ的變化,記得嗎?見紐,我們特別說到,我們《說文》書上,上面標的注音符號是ㄐㄧㄚˇ,然後我就說到它是ㄍ和ㄐ的變化,這個不能夠把它當作無聲字多音,它是ㄍ、ㄐ的變化。弄清楚?

  學生1:老師,但是這裡是ㄒㄧㄚˊ,是ㄐ和ㄒ的音。

  學生2:老師,她說的意思就是說,第一個字是叚,它的聲母是ㄐ,然後後幾個字從叚(ㄐㄧㄚˇ)得聲的,它有的聲母是ㄒ,所以學長她不太清楚,它是不是也屬於無聲字多音。但這裡是疊韻。

  教授:不是,我明白妳問的問題了。第一個聲母(叚)我們讀它為ㄒㄧㄚˊ,後面這些字都是從叚得聲,那妳查出來的注音有的是注成什麼?

  學生:假借的假。

  教授:假借的假。

  學生:對,假借的假,旁邊是一個人字旁,這邊也是跟叚(ㄒㄧㄚˊ)同樣的字,段玉裁先生註,旁邊這個字(叚)也是讀ㄐㄧㄚˇ,所以學生就不太了解了。這個字(叚)是段玉裁先生註的時候念ㄐㄧㄚˇ,它組成形聲的字,這個字(假)也讀ㄐㄧㄚˇ,但是另外一個體系裡面,我們看書上,那裡是ㄒㄧㄚˊ,由它組成的字,其他字也是念ㄒㄧㄚˊ。所以這個是ㄐ的音(叚)變成ㄒ,老師昨天講的是ㄍ變成ㄐ的。

  教授:ㄐㄧㄚˇ、ㄒㄧㄚˊ。同學們翻開後面那個切語上字表的前面,有發聲部位,同學們先把這兩個字叚和瑕的反切給查出來,看它是什麼聲紐。很高興同學們熱烈的提出這些問題,可見同學們是真正在用心,現在寫在黑板上我就看得很清楚了。

  板書:

  

  有讀ㄒㄧㄚˊ,有讀ㄐㄧㄚˇ、這(瑕、鰕)都讀ㄒㄧㄚˊ,這個(叚)讀ㄐㄧㄚˇ,同學的問題是懷疑它(叚)是不是無聲字,有個音讀ㄒㄧㄚˊ,有個音讀ㄐㄧㄚˇ。首先無聲字的原理,聲母、聲子之間聲韻都完全沒有關聯,才叫無聲字多音,這個先弄清楚。現在看看它是無聲字嗎?它不是,它不是無聲字多音。只是發聲部位起了一點變化,ㄐ、ㄒ,之所以我要同學翻開四十一聲類表前面的那個發聲部位表,那ㄐ、ㄒ。「乎」在哪一紐?匣紐。「乎」在匣紐。(叚)這個注音在我們的書上注成ㄐㄧㄚˇ,我們說過它是見紐,應該是什麼?ㄍ,是嗎?我們又說過,ㄍ容易變成ㄐ。所以我們書本上本來應該是ㄍ,它注成了ㄐ,音變了。這個問題沒問題了吧?

  再看這兩個,ㄐ和ㄒ。國音發音裡面,ㄐ、ㄑ、ㄒ都同屬什麼?

  學生:齒音。

  教授:齒音。同發音部位,有的只有發聲送氣的不同,因此它很容易變。很容易由ㄒ變成ㄐ,由ㄐ變成ㄒ。上次曾經要同學們讀唇音的ㄅ、ㄆ,試試看:

  學生:ㄅ、ㄆ。

  教授:再讀ㄐ、ㄑ:

  學生:ㄐ、ㄑ。

  教授:一個是發聲,一個是送氣。ㄐ是發聲,ㄒ,ㄐ、ㄑ、ㄒ,ㄑ是送氣,ㄒ呢?它還是發聲。所以ㄐ、ㄑ、ㄒ同是齒音,它容易變化。所以由ㄐ變成ㄒ這是很容易的事。所以可以讀ㄐㄧㄚˇ,可以讀ㄒㄧㄚˊ,韻還完全一樣(ㄧㄚ)看到嗎?現在清楚了吧?好。

  剛才休息的時間,在外面有這位同學在旁邊,聽到有種我們常常聽到的鳥叫,咕咕咕,咕咕咕,聽過嗎?

  學生:聽過。

  教授:在這四周到處叫。那是什麼鳥?

  學生:布穀鳥。

  板書:春鳩鳴何處

  這個鳥(鳩),我們一般說牠是布穀鳥,實際上就是這個鳩。韋應物的詩,「春鳩鳴何處」。這是韋應物:

  板書:韋應物 蘇州

  我們又叫他韋蘇州。他也屬自然詩派,跟王、孟同可歸到自然詩派。你看這個詩多麼好,「春鳩鳴何處」。你們聽到這到處在叫,咕咕咕,咕咕咕。正好這位小同學在旁邊,我說你聽到嗎?他說聽到了。我說叫什麼鳥?他不知道。我說你查一查這個句子(春鳩鳴何處),查出來了,韋應物的一首詩裡面的一句。

  我們班上這位最小的同學,你不要看他年紀小,他學得很好。我說這個鳥牠叫做鳩,他眼睛眨一眨,忽然說,我知道了,廣東話這個九讀ㄍㄠˋ,也是這個鳥在那叫,告告告、告告告。快鼓掌。不要看他年紀小,已經真正學到了,能夠應用,知道這個鳩原來就是牠那鳴叫的聲音。那鳴叫為什麼不叫啾啾啾、啾啾啾?因為它古音就讀ㄍㄠˋ,告告告、告告告,ㄍㄠˋ。

  我們講過蘇東坡跟王安石說的是九隻鳥,說過嗎?沒有說過。想不想聽?

  學生:想。

  教授:王安石學問很大,當宰相,又變法。學問固然很大,他又是古文八大家之一,可是他喜歡說解文字,他喜歡臆說。他有一次碰到蘇東坡,他跟東坡說:「東坡,你這個坡字是土之皮也。」東坡聽了愣在那裡,他說:「我這個坡是土之皮也。那請問荊公(王荊公),那水波的波應該是什麼?」王安石不假思索:「水之皮也。」東坡說:「那請問荊公,這個字(滑)呢?」

  板書:滑

  滑呢?荊公(王荊公)他一下無言以對。你說東坡非常的刁鑽,難道水有骨頭嗎?東坡還不饒他,他說:「根據荊公這樣說解,我現在才恍然大悟。」王荊公瞪著眼睛聽:「你恍然大悟什麼?」我現在才明白,這個鳩是九隻鳥也。這下把王荊公也弄糊塗了,他說這怎麼說?東坡說:「荊公,你難道忘了嗎?《詩經》裡面有兩句說」:

  板書:尸鳩在桑 其子七兮

  「尸鳩在桑,其子七兮。」王安石說:「我怎麼會忘了,我當然知道。可是只有七個,不是只有七個嗎?」東坡說:「連爹帶娘,所以九個。」這是鳩,這成為笑話。所以文字,同學們沒有翻《說文》,千萬不要臆說,自己想當然耳,就會變成九隻鳥也。如果同學們還有疑問,我希望你多提出來。現在我們先回到課本,在課間下課你都可以隨時來問,好嗎?

  下一個字我們就看「凡从戔得聲之字,皆有小義」。同學妳讀一遍。

  學生讀誦:凡从戔得聲之字,皆有小義。(王聖美說)

  沈括《夢溪筆談.卷十四》:「王聖美治字學,演其義以為右文。古之字書,皆從右文。凡字,其類在左,其義在右。如木類,其左皆從木。所謂右文者,如戔,小也。水之小者曰淺;金之小者曰錢;歺(ㄜˋ)而小者曰殘;貝之小者曰賤;如此之類,皆以戔為義也。」

  1、戔,《說文》:「賊也。从二戈。」《周書》曰:「戔戔巧言。」《易.賁(ㄅㄧˋ)》:「束帛戔戔。」按:戔合二戈會意,兩戈相向,相互爭鬥,必有傷殘,故戔引申有小義。

  2、淺,《說文》:「不深也,从水,戔聲。」段注:「按不深曰淺,不廣亦曰淺。」《玉篇.水部》:「水淺也。」按:小水為淺。

  3、賤,《說文》:「賈少也。从貝戔聲。」《玉篇.貝部》:「價少也。」按:貝指錢幣,引申為價值,表示價值之小者為賤。

  4、箋,《說文》:「表識書也。从竹戔聲。」按:《慧琳音義》:「小箋也。」按,竹簡之小者謂之箋,今稱便箋。

  5、諓,《說文》:「善言也。从言戔聲。」《集韻.先韻》:「諓,淺薄貌。」按:《漢書.李尋傳》顏師古註:「諓,小善也。」皆有小義。

  6、棧,《說文》:「棚也。竹木之車曰棧。从木戔聲。」按:棧就是小木棚,又如「棧道」,表示小的道路。小的旅社為「客棧」。

  7、綫,《說文》:「縷也。从糸,戔聲。」《淮南子.要略》:「中國之不絕如綫。」高誘註:「綫,細絲也。」《孟郊.遊子吟》:「慈母手中綫。」綫就是細小的綫。

  8、餞,《說文》:「送去食也,从食,戔聲。」按:餞為送別時的酒食,離別傷感,食之甚少。

  9、踐,《說文》:「履也,从足,戔聲。」按:足履物上,則物被殘傷,引申有小義。

  10、濺,《集韻》:「水疾流皃。」水疾流濺起的小水花。

  11、殘,《說文》:「賊也。从歺戔聲。」按:傷殘則小。

  12、琖(盞),《說文》:「玉爵也。夏曰琖,殷曰斝(ㄐㄧㄚˇ),周曰爵。从玉戔聲。」按:玉爵是一種小的酒杯。

  教授:好。我們舉的這十二個從戔得聲的字,凡從戔得聲,都有小義,這是王聖美提出來的。我們找了這些例子,同學們可以繼續再找,可以補,從戔得聲還能找到哪些,看看它是不是一樣的都有小義。

  上次我們說過,了解到形聲字聲多兼義,如果把形聲字的變例去掉,那季剛先生就說聲必兼義,像這些我們舉出來的從戔得聲這些字都兼有小的意思。前面從水、從金,這些水和金是指它的類別,形符。形符是指這個形聲字的類別,聲符是字音兼字義。前面我們說的,像從句得聲的多有曲的意思,也舉了一些字。比較難理解的有一個,太炎先生舉的第三個,什麼字?翻過來看。第一個,太炎先生說的,凡從半得聲之字,多有分的意思。我說比較難以理解的是他舉的這第三個字,哪一個?

  學生:胖。

  教授:「胖」字。這個「胖」字怎麼有分的意思?那是因為我們現在對胖這個概念,已經形成了你固定的概念,認為是這樣子才是胖的意思。實際上《說文》說什麼?「半體也。」就是祭祀神明所用的犧牲(牛羊豬)的半體,一半的牛羊豬,這叫胖。《說文》裡面還有一解:「一曰廣肉」,我們現在說的大胖子、小胖子這個胖,應該是從這一曰來的,廣肉。

  好,接下來看第七,從力得聲之字,都有條理之義。

  學生讀誦:「凡从力得聲之字,皆有條理之義。」(段玉裁說)(段注「力」下曰:「人之理曰力。故木之理曰朸(ㄌ一ˋ)。地之理曰阞(ㄌㄜˋ)。水之理曰泐(ㄌㄜˋ)。」)

  1、力,《說文》:「筋也。象人筋之形。」按:力是人用力時,經絡鼓起,肌理分明。

  2、朸,《說文》:「木之理也,从木,力聲。」

  3、阞,《說文》:「地理也,从阜,力聲。」按:地之紋理曰阞。

  4、泐,《說文》:「水之理也。从水,阞聲。」《周禮》曰:「石有時而泐。」按:水之紋理曰泐。

  教授:這是從力得聲,找了這些例子。接下來第八:

  學生讀誦:凡从奇得聲之字,皆有偏義。(段玉裁說)(段注「齮(一ˇ)」下曰:「按凡从奇之字多訓偏。)

  1、奇,《說文》:「異也。一曰不耦。从大从可。」按:異乃特別不同之稱;凡物大則異於常,異於常則偏也。

  2、畸,《說文》:「殘田也。从田奇聲。」段注:「殘田者,餘田不整齊者也。」

  3、踦,《說文》:「一足也。从足奇聲。」按:一足則偏也。

  4、倚,《說文》:「依也。从人奇聲。」按:人倚物則體偏。

  5、齮,《說文》:「齧也。从齒奇聲。」《漢書.田儋傳》顏師古註:「齮,側齧也。」按:齧,即今之嚙字,表示咬、啃。按:啃物則不全,有偏義。

  6、掎,《說文》:「偏引也。从手奇聲。」《漢書.敘傳上》顏師古註:「掎,偏持其足也。」

  7、觭,《說文》:「角一俛(ㄈㄨˇ)一仰也。从角奇聲。」按:角一俯一仰則偏也。

  教授:這是從奇得聲。《段注》它說,凡从奇聲的字,多有偏義。接下來看第九:

  學生讀誦:凡从侖得聲之字,皆有條理之義。(段玉裁說)(段注「侖」下曰:「凡人之思必依其理。倫、論字皆以侖會意」)按:「侖」讀作「ㄌㄨㄣˊ」,發「ㄌ」音時,舌頭打轉,故「侖」為聲符的字,多有圓轉義,再引申為條理之義。

  1、侖,《說文》:「思也。从亼冊。」按:「亼」表示集中編排之義,「冊」指簡冊,編排簡冊要有條理次序。

  2、倫,《說文》:「輩也。从人侖聲。一曰道也。」按:侖,有條理之義,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這種人倫的條理是需要人人遵守的。

  3、論,《說文》:「議也。从言侖聲。」段注:「凡言語循其理,得其宜謂之論。」按:議論之辭必須有條理次序。

  4、輪,《說文》:「有輻曰輪,無輻曰輇。从車侖聲。」按:車輪圓轉義是从「ㄌㄨㄣˊ」聲而得。

  5、淪,《說文》:「小波為淪。从水侖聲。」《詩》曰:「河水清且淪漪。」按:「淪」,即水一圈一圈圓的波紋。如王維的《山中與裴迪秀才書》:「輞水淪漣,與月上下。」

  教授:好,這個字以前我們也說過:

  板書:

  「侖,从亼冊。」亼是個指事字,用三個線條表示集合在一起。編輯簡冊是把它串在一起,是需要有次序、有條理,所以「侖」引申為有次序、有條理。之所以有這種意思,是由於侖本身的字音,它發聲,ㄌㄨㄣˊ這個發聲是先民們他們造字的時候,他就會感覺到,發這個字音的時候:

  板書:ㄌ

  舌頭在打轉。所以用它來表達圓轉的意思。所以:

  板書:輪 淪

  都讀它為ㄌㄨㄣˊ。由發聲有圓轉,然後賦以字音,車輪、淪漣,再引申為:

  板書:倫

  有條理,圓轉就有條理,車輪滾動,它有條理、有次序,所以引申條理、人倫。

  板書:論

  論說。語言,把一個比較抽象、不容易理解的意思,你需要有條理、有次序說出來,稱之為論。在這裡我們舉的這些,都可以很清楚明白的看出聲義如何?

  學生:同源。

  教授:同源,聲與義密切的關係。接下來看第十:

  學生讀誦:凡从辰得聲之字,皆有動義。(段玉裁說)(段注「䟴(ㄓㄣˋ)」下曰:「與口部唇,雨部震,手部振音義略同。)

  1、辰,《說文》:「震也。从乙匕。厂聲。天時也。从二(ㄕㄤˋ)。二,古文上字。」按:震有動義。

  2、震,《說文》:「劈歴,振物者。从雨,辰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震夷伯之廟。」段注:「引申之,凡動謂之震。」

  3、振,《說文》:「舉救之也。从手,辰聲。一曰奮也。」段注:「采芑傳曰:『入曰振旅。』振鷺傳曰:『振振,羣飛皃。』七月傳曰:『沙雞羽成而振訊之。』皆此義。」按:段氏所舉《詩經》諸例,皆有動義。

  4、䟴,《說文》:「動也。从足,辰聲。」

  5、娠,《說文》:「女妊身動也。从女,辰聲。」《春秋傳》曰:「后緡(ㄇㄧㄣˊ)方娠。」按:妊娠表示懷孕,胎兒在母腹中蠕動。

  教授:好,這是从辰得聲。段玉裁說「皆有動義」。我們把這群字找出來,看出確實从辰得聲都有動義,一再的說明同音同義,聲義同源。明白嗎?好,下一個字,「多」。

  學生讀誦:凡从多得聲之字,皆有大義。(段玉裁說)(段注「卶(ㄔˇ)」下曰:「凡从多之字訓大。」)

  1、多,《說文》:「緟(ㄔㄨㄥˊ)也。从緟夕。夕者,相繹也。故為多。緟夕為多。緟日為曡。」段注:「緟者,增益也。故為多。」按:數量多則表示大。

  2、卶,《說文》:「有大慶也。从卪多聲,讀若侈。」段注:「大慶,謂大可賀之事也。」

  3、哆,《說文》:「張口也。从口,多聲。」段注:「《小雅》:『哆兮侈兮。』毛曰:『哆,大皃。』」按:哆表示口張得很大。

  4、移,《說文》:「禾相倚移也。从禾多聲。」段注:「《表記》:『衣服以移之。』」注:「移讀如禾氾移之移。移猶廣大也。」

  5、垑,《說文》:「恃也。从土多聲。」段注:「恃土地者,自多其土地。故字从多土。」按:土地多則有大義。

  6、侈,《說文》:「掩脅也。从人多聲。一曰奢也。」《公羊傳何休注》:「侈,大也。」

  教授:這是從多得聲,都有大的意思。我們這裡只引了些《說文》,或許同學們可以從其他像《廣韻》之類的書,你或許能夠增補。接下來看十二:

  學生讀誦:凡从皇得聲之字,皆有大義。(段玉裁說)(段注「鍠」下曰:「按,皇,大也,故聲之大,字多从皇。」)按:皇為喉音,凡喉音多有大義。

  1、皇,《說文》:「大也。从自王。」段注:「始王天下,是大君也。故號之曰皇。因以為凡大之稱。此說字形會意之恉。」按:皇字金文作「」,像人頭戴冠冕,至高無上的大王。

  2、喤,《說文》:「小兒聲。从口皇聲。《詩》曰:「其泣喤喤。」段注:「啾謂小兒小聲。喤謂小兒大聲也。如離騷鳴玉鑾之啾啾,詩鍾鼓喤喤。」

  3、瑝,《說文》:「玉聲也。从玉皇聲。」段注:「謂玉之大聲也。」

  4、鍠,《說文》:「鐘聲也。从金皇聲。」按:鍠為大的鐘聲。

  教授:這裡面我們引到這些從皇得聲的字,它都有大義。而究其根本,為什麼從皇的字都有大的意思?原因,皇是喉音。有同學已經跟我說出來了,喉音都有什麼?大的意思。這裡面我們引的有一個段注,第二個段注,他說小兒小聲叫什麼?「从口秋聲。」啾,跟我分析下聲韻,皇是喉音,啾呢?

  學生:齒音。

  板書:ㄐㄑㄒ

  教授:啾是齒音。所以從皇得聲都有大義,原因是皇聲是喉音。啾,小兒小聲,它為什麼有小的意思?原因,黑板上我寫了,這是齒音。齒音為什麼有小義?我曾經要你跟西洋的大力士怎麼樣?跟他比聲音,你要設定這個條件,他就活該了。你設定他,你讀齒音,我們兩個來比聲音,看誰大小。齒音是無論如何發不大的,所以齒音的字多有小義。這裡段玉裁說,啾,小兒小聲。像這個問題,你要徹底弄清楚,不久的將來,各位同學都是要弘揚傳統文化的前衛的尖兵,你要說得清楚為什麼皇有大義。如果你的學生問你:《說文》:「从金皇聲。鐘聲也」;段注說:「聲之大,字多从皇」,如果學生提出來這個,他問為什麼?你說當然,不然你再看喤、瑝、鍠、煌,它都是大義。他一查果真是大義,他覺得這個老師真厲害。這還不行,他萬一問你為什麼這群字都有大義?你就跟他說徹底了,喉音都有大義。他再看到:老師,這個啾為什麼是小的意思?你也要跟他說得清楚,齒音。他如果還不信,怎麼辦?有個辦法,你說,好,我們兩個比聲音,你跟他設定一個條件,他就會清楚。

  我們先唱歌,我起頭,一二唱:「功課完畢要回家去,先生同學大家暫分手,我們回去不要遊戲,先把今天功課再溫習,明朝會好朋友,明朝會好朋友,願明朝齊到校無先後。」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