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漢字入門  (第六集)  劉克雄教授  2015/8/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56-181-0006

  教授:大家看看甲文水的寫法,金文水的寫法,再看到小篆,小篆的水是從金文、甲文變化而來,而變化並不大。甲文不止一種寫法。

  板書:

  把它橫過來看,像不像水波?

  學生:像。

  教授:不管金文、小篆,橫過來看它就是水波。所以這個象形字字形上很容易理解,按照水波的樣子畫出水波的形狀。後面同學妳幫我念一遍:

  學生讀誦:水,甲文 金文水小篆,ㄕㄨㄟˇ,水是水流的象形。甲文、金文、小篆都像水流,「水」當橫看作「」,有水流和激起的水波。

  備註:

  典籍所見:(1)水,水流。《老子》:「上善若水。」按:上善是最高的修養,「上善若水」是說,一個人的修養最高的境界是像水一樣,水的性質,永遠是從高處往下流,引申為:1、人的修養永遠要學水那樣,謙卑就下。2、再看水從高山上潺潺的往下流,它一定是順著地勢,有坑窪的地方先把它填滿,再往前流,倘若碰到一座大石壁,它絕不會硬闖、硬衝,它會繞一個彎,再往前走,最後流到江河,歸於大海。這顯示給我們,做人做事,要學水流,順乎自然,順乎自然是道家的中心思想。

  「上善若水」。接下來老子說: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。」是啊,水給萬物帶來最大的利益,它默默的施恩,從不望報。試想,萬物不管植物、動物,包括我們人類,能離開水而生存嗎?你從來沒有聽到水這樣說:「人啊!對我客氣一點,對我恭敬一點,不要忘記我對你的恩德,不然明天就不給你喝了。」如果我們也能學會水的這些美德,不就是老子說的「上善」嗎?

  由水的美德讓我們聯想到,五千言《道德經》裡,時時處處提醒我們,要謙卑,要不爭,要順乎自然的處世哲學。如《道德經》第二十二章:「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」又如第六十七章:「我有三寶,持而保之:一曰慈,二曰儉,三曰不敢為天下先。」

  水是部首字,偏旁寫作「氵」,凡由水組成的字,多與水有關,如:江、河、流、淺等。

  常用詞:滴水穿石,水到渠成,水落石出,飲水思源。

  教授:好,水它的性質,我們引了老子「上善若水」這一章,「上善」就是最高的修養,「若水」要像水一樣。水它的性質,它從高山慢慢的往下流淌,它碰到一個低窪的地方,它一定先把它填滿,然後繼續再往前走;如果碰到一座大石壁,它絕不會硬衝硬闖,它會繞個彎再往前走,是嗎?然後流到一個平坦地方,它會在那裡徜徉一下,然後再往前走,匯成江河,然後最後歸到大海。這種水流,從山上一直到歸到大海,它都是順著自然的形勢。所以《道德經》老子整個的中心思想,兩個字:

  板書:無為

  道家的中心思想:無為。不要誤解「無為」,以為是什麼都不做,不是。無為,用我們現在的話:

  板書:順乎自然

  就是順乎自然。剛才我們說到水,它就是一種比喻,它絕對是順乎自然。從水它自高山往下流,最後歸向大海,我們還發現它的另外一個性質,它永遠是從高往低處流。永遠從高往低處流,引申到我們做人,如果我們也學習水,也學習水的這種德行,由高往下流,引申為謙恭卑下。我們如果認定它是一種上善,最高的德行,我們就要學它這種謙恭卑下的德行,內心千萬不要存有一絲一毫的驕傲之氣。這是說到我們個人修養。如果能學到像水這樣,永遠是需要謙卑。

  在《老子》這章「上善若水」,提出一個總的綱領,人處在世間,最高的這種修養應該像水一樣,他提出這一個總綱領。譬如他也跟他的門生在說他的哲學思想「上善若水」,悟性高的學生他也會點頭稱是。就像早上我們說的,孔子在《論語》裡面說:「參乎,吾道一以貫之」,記得吧?曾參悟性高,他馬上點頭說:「唯」,是的。老子提出這麼一個最高的原則「上善若水」,他的門生,聽到的人,悟性高的他也會點頭,像曾參一樣,說什麼?「唯」,是!

  有些悟性不能像曾參那麼高,可能還有疑惑,老子接下來解釋,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」。水,為什麼我說它是上善?看水在給萬物帶來最大的利益,而不爭功。譬如,草木能離開水嗎?草木如果缺水,它就不能生活;動物能離開水嗎?也不能;人能離開水嗎?好像忍耐一、二天可以,再久了就恐怕不行。所以萬物,包括動物、植物,以及我們人類,都不能離開水,它給萬物帶來最大最大的利益。我們也從來沒聽說這個水它說:「人啊,對我客氣點,我是水,你如果不對我恭敬,明天不給你喝了」,絕沒有聽它這樣說,它就是默默施恩而不望報。

 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默默施恩而不望報。經他這麼樣一解說,絕大部分聽到他在說這個道理的時候,大家也都會點頭,不錯,我是不能離開水,水給我帶來很大利益。可是這裡面還有部分的人,他還有疑惑:老子先生,你叫我們效法水那種性質,它的德行,要謙卑,這個我接受。你叫我要像水那樣默默施恩而不望報,我有點疑惑。那我這樣豈不是成為一個天下最大的大傻瓜、無名英雄嗎?是不是會有人有這種疑惑?

  老子一定會莞爾一笑,接下來他把利害拿出來給你看。朋友,你有這個疑惑,你再想想,「夫唯不爭,故無尤」。尤是過失、災禍。正因為他不與人爭,所以他從來不會樹立一個敵人。如果我們人生下來長大到老、到死這個過程,假如比喻說是從此岸到彼岸的話,從生到老、到死,一個人能學習水的謙卑、不爭、施恩、不望報,他從來不會樹立一個敵人。他從來沒有敵人,絕不會有人在他背後害他一下,給他栽個跟斗,絕不會,他就可以從此岸風平浪靜的渡到彼岸。「夫唯不爭,故無尤。」聰明的朋友你自己想,這是聰明還是笨,是大傻瓜嗎?你自己想,他沒有答案,「夫唯不爭,故無尤」。

  所以他一開始提出一個總綱領,人的修養要學習水那種美德,他說「上善若水」。人的修養,上是最高最高的境界,最高的道德標準,要學水那樣。接下來他再補充、解釋,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」。如果有人還有疑惑,那我不是成為一個大傻瓜、無名英雄嗎?他再跟你解釋,把利害拿給你看,正因為不爭,水它可以風平浪靜,此岸登彼岸。明白嗎?有疑惑嗎?提出來討論。

  所以我們說老子道家的中心思想,這兩個字「無為」,換成現在的話是順乎自然、不去爭。這是老子道家整個他的學術的中心思想,從它開始第一章,到最後八十一章,處處都在說解他這種學術思想,有時正面說,有時側面說,有時甚至從反面說明,讓我們了解道家的中心思想。要不爭,你說不爭有點困難,以現在工商社會來說,我不去競爭,去爭一個好的工作崗位,我怎麼樣賺錢養家?你說不爭,說來容易,實際上碰到很多的困難。

  所以他有一章要我們降低我們的物質欲望,說:「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,五味令人口爽,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。」我們的感官,眼耳鼻舌身,我們的感官有要求,對顏色追逐美的顏色。如果你追逐得太過分,現在的社會裡一入夜,城市裡面霓虹燈五光十色,你如果迷戀這種五光十色,最後蔚藍的天空你可能看不見了,真正大美的蔚藍晴空你可能看不見了,因為你不會注意到,這叫目盲,「五色令人目盲」。

  「五音令人耳聾」,天天泡在什麼KTV,裡面震耳欲聾的聲音,你覺得真美,這讓你耳朵只喜愛那種噪音。風入松擊,最美妙的松濤,你聽不到了,等於耳聾。你點頭嗎?所以他說,「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」。五味,大餐,酸的、辣的、甜的,味道愈重我愈喜歡,好吃。你天天追逐這些五味、美味,傷害了我們的味蕾,舌頭上的味蕾,最後,菜根的香味,可能你吃不出來了。所以說「五味令人口爽」。

  五色、五音、五味,這都是我們人的感官,眼睛看到,耳朵聽到,舌頭能辨別的味道。還有一句話,「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」,騎著快馬去追逐打獵,馳騁畋獵,讓我們心發狂。你說我們現在沒機會打獵,我不能領略。那很簡單,開著寶馬,或者奔馳,腳尖加油一點,噗——飆出去,令人心發狂。這都是說到我們的感官,有時候自己不曉得克制,往往會帶來什麼?目盲、耳聾、口爽,甚至讓你心發狂,不得平靜。這個道理,有沒有反對的?真好。

  想想跟《心經》裡面是不是很契合?有好多同學都在點頭。《心經》裡面說:「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」,這個都跟《老子》這一章,不要太去重視我們的感官享受,我們要把這個欲望降低一點,能降到愈低愈好。所以《心經》裡面也教導我們,《心經》的後面又說到,提得很高,「以無所得故,無有恐怖」,你就遠離什麼?「顛倒夢想」。這都說人如果能夠降低欲望,所謂的放下,你就能夠不會很多煩惱,你就能夠遠離顛倒夢想。

  使我們又聯想到六祖惠能大師,當五祖跟他傳授《金剛經》的時候,講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「應無所住」,不要執著,簡單的說,不執著於這些聲色欲望,簡單的說。惠能大師一下就開悟,是的。所以到《金剛經》的後面,那首偈大家都一定很熟悉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世間的一切,你細想,如夢,黃粱一夢。「夢短夢長俱是夢,夢裡胡為苦認真」,記得下來嗎?「夢短夢長俱是夢」,你活長,一百、二百歲;短的,像早上我們說的王勃,這麼一個大才子,二十九歲,有的還更短。「夢短夢長俱是夢」,都是一場夢,既然是夢,「夢裡胡為苦認真」。所以《金剛經》最後偈語,「一切有為法,如」,這一個字是什麼?

  同學:「夢」。

  教授:莊子有一次到郊外去,走累了,又熱,前面有棵大樹,他就走到樹下想休息一下。當他坐下來,手竟然按到一個像石頭一樣的東西,仔細一看,是一個人的骷髏骨,人的頭的骷髏骨。你也許會嚇一跳,莊子他不怕,他看到,「你是骷髏」,他就拿那個馬鞭敲它,「老兄,你是因為你的年壽到了,今天變成這個樣子嗎?」當然,這位老兄不會回答。莊子又敲,「老兄,你在世間,是因為妻子、兒女的拖累把你累壞了,變成這個樣子嗎?」他當然也不能回答。再敲,又問:「你是作奸犯科變成這樣嗎?」他也不會回答。他本來就走累了,然後又問了這麼多,也問累了,想睡一覺,把它拿來當枕頭,就睡著了。

  睡著,一覺睡得很舒服,竟然也做起夢來,夢見這位老兄,這個骷髏來跟他說話。這位骷髏反過來稱他老兄,他說:「老兄,你剛才用馬鞭敲我,你為什麼敲那麼重?很痛。老兄,你敲我,問我那些話,都是生人之累也」,人活在世上的拖累。「老兄,你要不要聽聽死了以後的快樂?」這個莊子固然是個很豁達的人,還是第一次聽到那個老兄說死了以後很快樂,他就很想聽聽,他實在不相信死了快樂。他反過來問那個骷髏,他說:「你說死了快樂?那好,我叫有司(有司就是我們說的閻羅王這一類的)還給你生命,對你吹一口氣,噗,讓你活過來好嗎?還給你生命。」骷髏搖搖頭,「我不願意。」莊子說:「你大概貪瞋痴還未了,你覺得光給你生命還不夠,那好,叫有司除了還給你的生命,再還給你原來世間的那些妻子、兒女,一家團圓,你願意活過來嗎?」骷髏還是搖頭。莊子想:「這個傢伙貪心太重,還給他生命不夠,還給他妻子、兒女,他還貪;好,乾脆滿足你,除了這些,再還給你世間的功名利祿,讓你活過來好嗎?」骷髏怎麼回答?他說:「老兄,你真是一個笨蛋。」他反過來罵莊子是笨蛋。我告訴你,「死了以後是那樣自由自在,沒有你所謂的妻子、兒女拖累,沒有春夏秋冬的變化,冬天也不必加很多衣服,不必去超級市場去買漂亮衣服,不必。」所以最後他結論說,「雖南面王樂,不能過也」,當皇帝都沒有我死了以後快樂,我為什麼還要活過來?莊子一聽,醒來了,原來他在作夢。《金剛經》裡面說,「如夢幻泡影」。

  時間,人的生命時間呢?你說我身體很壯,現在醫學又進步,保健一切都會很好,我一定可以活到一百歲以上。好,一百歲,在時間長河裡面算多少?一剎那都不夠。所以,以時間來算,人的生命又是那麼短暫。「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」,兩個打火石一打,一閃就沒有了,電光一閃沒有了,露,太陽一曬乾了,沒了。「如露亦如電」,指的時光,人的生命、時光太短暫。一切有為法,如夢、如幻、如泡、如影,都不真實的。時間來說,如露亦如電。

  所以有一個很有名的人,他把他自己的號叫六如居士。哪六如?剛才說的如夢、如幻、泡、影、露、電。六如居士,是誰啊?不知道。你手機一定查到,六如居士,你自己查去。鼎鼎大名的明四家之一,唐伯虎,他自稱六如居士。

  板書:

  認識這個水字,本來是個象形字。水波使我們聯想到,老子裡面提到他學術的中心思想,最核心的就是上善若水,要我們順乎自然。提醒我們人的一生,你一定要順乎自然,一定要放下部分,不要與人爭。爭的結果是什麼?剛才我們說不與人爭,你能夠風平浪靜,從此岸一帆風順,然後能渡到彼岸,這是不爭。反過來想想,如果爭是怎麼樣?

  板書:蝸牛角內爭何事,石火光中寄此身。隨富隨貧且歡喜,不開口笑是痴人。

  看看這首小詩,作者白樂天,白居易。「蝸牛角內爭何事,石火光中寄此身」,這很清楚是吧,剛才我們是要來探討爭的結果是怎麼樣,白樂天一開始就說爭來爭去,其實在有慧眼的人看,你爭來爭去就還是在蝸牛的角內那一點點。以現在來說,譬如一個人他在一個單位裡面他是個科員,他就想我要表現好,我要能夠勝過其他的科員,將來我要當科長,要爭科長。當他真正爭贏了,他當了科長,他發現還有很多科長。那怎麼辦?我要想辦法排擠他們,我要當局長。他上去當局長了,最後一級一級還在爭。白樂天說,你爭來爭去,真是最後還是在蝸牛角內,有什麼好爭的?就那麼一點點大。更何況人的生命是那麼短暫,就像兩個火石一擦閃出那個火花,一下就滅了。我們人的生命,在這麼短暫的時光裡面寄此身,我們的生命。所以白樂天說,「隨富隨貧且歡喜」,要歡喜的生活,歡喜的在這個人間過你這一輩子。最後他罵人了,「不開口笑」是什麼?「是痴人」,是個笨呆。要我們歡歡喜喜,要能夠快快樂樂,常常笑口常開,這時才不會被他挨罵是痴人。

  這說明爭的結果,在慧眼的人看,你爭來爭去,科員當科長,科長當局長,局長上去又廳長。廳長,怎麼還有很多廳長?爭不完。再想一下,今天你是科員,他也是科員,你處處排擠他,他當然也感受到你在排擠他,可是他一時爭不過你,他心服嗎?他心不服。我現在爭不過你,我服你,而實際上他心不服,等一有機會,他可能從你後面給你栽個跟斗,可能他害你一下,這個跟斗,讓你栽跟斗之後永不得翻身。所以是爭的結果會造成樹立敵人。因此老子告訴我們,上善怎麼樣?

  學生:若水。

  教授:水如何?

  學生:水善利萬物而不爭。

  教授:水善利萬物而不爭。夫唯不爭,故:

  學生:天下莫能與之爭。

  教授:不是,「夫唯不爭,故無尤」,是這一章裡面的,另外一章有說到「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」。一切哲學學術思想,我們說哲學是現在的名稱,古代中國沒有哲學這個名稱,就是學術思想。儒家的學術思想是什麼?道家的學術思想是什麼?我們剛才就說道家的學術思想,「無為」、「順乎自然」。要學水那樣永遠順乎自然,永遠謙下,不要驕傲。我們是不是在課堂上說過《易經》的乾卦,從初九「潛龍勿用」,到九二「見龍在田」,然後一步一步努力,到九五怎麼樣?「飛龍在天」。這是警惕我們怎麼樣?千萬不能驕傲,「亢龍有悔」第六爻,你一個驕傲、一個粗心,你會有很不好的結果,亢龍有悔。

  使我們想到,道家教我們謙下,上善若水,儒家也教我們亢龍有悔。剛才我們說,順乎自然、上善若水,這是道家他們的中心思想。從它的第一章,到它的最後一章,八十一章,翻來覆去就說的、就闡發這一個順乎自然的中心思想。我們舉出「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」,讓我們降下欲望,因為欲望少了你就不會去與人爭,少爭。如果我們手上有《老子》,你隨便翻開哪一章,它都不離我們剛說的這個主題。有一章他說到:「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」。然後他解釋,「何謂寵辱若驚?寵為上,辱為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」,這是說寵辱若驚。

  第二個主題,他說「大患者身」,後面他接著解釋:「吾之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,若吾無身,吾有何患?」

  板書:大患者身。吾之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,若吾無身,吾有何患?

  大患若身,若就當者,「大患者身」。然後他解釋:「吾之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,若吾無身,吾有何患?」很清楚嗎?我們之所以有很多煩惱憂患,因為你有這個身體在。這又稱什麼?臭皮囊。有你這個身體在,你說身體有很多欲望,所以你就有很多大患,很多憂患。「若吾無身」,等到哪天你能夠看破了,或者真的把臭皮囊丟掉了,無身,你還有憂患嗎?「若吾無身,吾有何患」,就再也沒有憂患。這就說明人的憂患煩惱都由我們的心造,心為著要滿足你這個身的種種欲望,所以你就有很多憂患。所以「大患者身」,「吾之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,若吾無身,吾有何患?」

  《心經》裡面也告訴我們,「無所得」,你就「無有恐怖」,你就能「遠離顛倒夢想」。它提得很高的境界,「無老死」,甚至「無老死盡」,都把它看開了,提得很高的境界。它最後說的讓你「遠離顛倒夢想」,跟這裡說的一樣嗎?幾乎是可以畫個相當靠近的等號,「若吾無身,吾有何患?」我們說到上善若水,聯想到《老子》裡面,他有時候說的淺近一點,有時候說的深入一點,說來說去都在發揮他那個上善若水、順乎自然的哲學思想。剛才我看到一則《荀子》的一小段話,我們也拿來跟這個對照一下。

  板書:不誘於譽,不恐於誹,率道而行,端然正己,不為物傾側,夫是之謂誠君子。——孫卿子

  孫卿子就是荀子。好像早上我們說過,先秦諸子,各家使出各種辦法來保衛他的學說,孟子說:「予豈好辯哉?予不得已也」。我也提過荀子他的文章非常慎密,說理讓你不得不服。這裡讓我們見證到,一個君子人「不誘於譽,不恐於誹,率道而行,端然正己,不為物傾側,夫是之謂誠君子」。(誠)這當真的意思,真假的真。真正的一個君子不會為外在的聲名,所謂譽所迷惑,「不誘於譽」。「不恐於誹」,你只要心正,其他有人對你的誤解,你可以不理,無所恐懼。「率道而行」,秉持正道,修己治人。「端然正己」,端正自己。「不為物傾側」,物是外物,外物也就是一切欲望,不為這些外物被它們傾側。這種「是之謂誠君子」,真正的君子。跟剛才我們引的《老子》那些,有沒有相同的地方?「不誘於譽」,聲名,這都是身外。好好的修己,跟剛才我們引的那幾章都一樣,說不要為身外的這些所謂名、所謂利,去被它們傾側,才算真君子。世間人最難通過的兩個關口。

  板書:

  一個釣魚的老翁,有根釣竿,是嗎?這是一條魚,我這魚畫得很可愛。這是什麼?蘆葦草,這也是蘆葦草。

  板書:五湖三江一扁舟,東西南北任去留。過眼青山綠水圖畫萬卷,最愛蘆花州。蘆花深處,你北冥鯤,你龍門鯉,看誰能逃我名利雙鉤。

  在蘆葦叢裡面有位釣翁。牠叫什麼名字,這個魚?

  學生:北冥鯤。

  教授:或者?

  學生:龍門鯉。

  教授:看你有多厲害,哪怕你是北冥的鯤,北冥鯤是什麼?《莊子》裡面「北冥有魚」;鯉能躍龍門,看你多厲害。「五湖三江一扁舟,東西南北任去留。過眼青山綠水圖畫萬卷」,他看過那麼多的青山綠水像圖畫那麼美的圖畫萬卷。這是一句,它不是兩句。「過眼青山綠水圖畫萬卷,最愛蘆花州」,他最喜歡有很多蘆花的蘆花州,為什麼?因為裡面有很多魚,「最愛蘆花州」。「蘆花深處,你北冥鯤,你龍門鯉」,看誰能逃我什麼?「名利雙鉤」。好了,我們今天晚上課到這,帶著很高興的心情回家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