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無量壽經玄義  (第七集)  1989/11  新加坡  檔名:02-004-0007

  諸位法師、諸位同修,請掀開經本第十四頁倒數第三行,從七這一段看起:

  【菩提心義云,此菩提之心,成佛之本,大事因緣莫過於此。】

  這一句是引用《菩提心義》這本書裡面所說的。由此可知,一切經論之中,對於發菩提心都特別的強調。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,前面跟諸位講過很多,菩提是覺的意思,菩提心就是覺心。佛跟凡夫不相同的所在,實在說就是一個覺悟,一個迷惑;覺悟了就叫做佛,迷了就叫做凡夫。由此可知,凡夫與佛除了迷悟之外,沒有什麼不相同的。正因為如此,所以佛在一乘了義大經當中常常開導我們,說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,還有說的更透徹的,說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這可以說到真實究竟之處了。這也是諸佛菩薩在一切經論裡面,常常勸勉我們一定要發菩提心,就是要發覺悟之心。

  『大事因緣莫過於此』,大事就是《法華經》上所講「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」,前面已經跟諸位交代過了。我們要想了生死出三界,要想在一生當中成佛,一定要發菩提心。

  【菩提心論云,此菩提心,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。】

  我們知道佛是大覺,大覺之人當然包藏了無量諸佛功德之法。

  【若修證出現,則為一切導師。】

  從理上講,諸佛如來功德之法,是我們每個人心性裡面本來具足的,不是從外面來的,本來具足的。若能修證出現,這就是六祖所說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。性德雖然是具足,如果沒有修德,性德還是透不出來;換句話說,它不起作用。性德要起作用還得靠修德,所以我們對於修持不能不重視。修成了以後,什麼叫修成?也就是性德顯露,這個叫修成就了。則為一切導師,一切是指一切眾生,一切眾生包括了九法界;九法界就了不起了,上面包括了等覺菩薩,下面包含六道眾生。九界眾生的導師,導師就是佛的別號,我們對佛的稱呼。

  【若歸本則是密嚴土。】

  密嚴土是密宗裡面所說的,如來自住的清淨淨土。從這個地方我們也能夠體會到,淨密不二,淨土要是修成功,跟密宗的成就無二無別,這是同修們應當要曉得的。用淨宗的方法,實在講是最簡單、最容易、最可靠,也最穩當,還最快速,這一生當中決定能夠成就。

  【不起於座,能成一切佛事。】

  這兩句是說他的德能、神通廣大。一切佛事是教化眾生之事,他不要起座,就能夠到十方世界去度化眾生。怎麼去?分身而去,他有這個能力,分無量無邊身。像《普門品》裡面所說的,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就分身現身去幫助那些眾生,圓滿一切眾生所希求,真是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這叫做佛事。

  【又讚菩提心曰,若人求佛慧,通達菩提心,父母所生身,速證大覺位。】

  這首偈是很明白的告訴我們,即身成佛。父母所生身,就是這個身體;速是快速,證得大覺位,大覺是成佛,我們常說的肉身成佛。這首偈就是告訴我們肉身成佛,成佛的條件是要發菩提心,沒有菩提心,成不了佛的。這些在在顯示菩提心的重要。末後:

  【華嚴經云,忘失菩提心,修諸善法,是名魔業。】

  《華嚴經》上這句經文非常重要。古今許多的大德們註解經論,往往都引用這句經文,所以這句經文一般同修都能夠熟知。也許我們要問,沒有菩提心,修一切善業,怎麼是魔業?魔是魔王,魔王的事業。諸位要知道,佛菩薩修善,魔也修善,魔如果不修善,他哪有那麼大的福報?經上給我們講的魔天,魔天在什麼地方?在欲界天頂!他化自在天上面就是魔天。你想想看,他的福報多大!超過了玉皇大帝。玉皇大帝在忉利天,忉利天上面是夜摩天,夜摩天再上面是兜率天,兜率天再上去是化樂天,再往上面去是他化自在天。魔天在他化自在天之上,他也修福、也修善。

  跟佛不一樣在哪裡?佛有菩提心,他沒有菩提心。沒有菩提心,在我們佛門常講,修的是痴福,也就是說他修福沒有智慧,一生勤苦修善、修福,沒有智慧。沒有智慧,他的福報?當然,大的福報都在天上,這個天上統統在欲界天,欲界到了頂頭,魔業,做了魔子魔孫,到他那兒去了。佛講的不錯,說實在話,不是佛給我們說破這個事實真相,我們怎麼曉得,修善修到最後變成魔。

  【故發心之要,不可言喻。】

  這兩句是總結上來所講的發菩提心之重要,沒有法子以言語來形容、來比喻,發菩提心非常的重要。因為我們這個法門是一生成佛的法門,不發菩提心怎麼成得了佛?所以這個心一定要發。菩提心搞不清楚,也不曉得怎麼發法,沒有關係,昨天給大家講得很清楚。只要對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真正的相信,真正想去,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。這你聽到之後,「這不難,我也可以發」,對,你是可以發。你們想想看,與《華嚴經》上講的相不相應?你這個心一發,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成佛,你絕對不是魔,不會造魔業。

  如果你不發菩提心,我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,我每天念阿彌陀佛,一天念十萬聲,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。念阿彌陀佛的福報很大,如果你真的斷惡修善,很可能你就見魔王去了,就變成魔子魔孫,因為你修了很大的福報,修的大善大福。你看錯用了心,果報就不一樣,這是我們一定要分清楚,要搞明白。再看底下一段,這以下要說明一向專念,因為本經的宗旨是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這個很重要,發心重要,修行也重要。這一向專念怎麼個念法?

  【一向專念,即專恆依止持名念佛法門之義也。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之大願,故行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,必得往生淨土,圓證不退之妙果。】

  這一節是總說。我們現前這個時代不好,不僅是亂世,實在是經上給我們講的,濁惡到了極點的一個時代。我們處在這個時代非常可怕,人心濁惡到了極處,就像一個炸彈已經點燃,快要爆炸了。你說這個世界多危險,引信都點燃了,馬上就要爆炸,我們處在這個時代。如果真正認清這個時代,什麼法門擺在你面前,那個法門好,好是沒錯,是真好,我們要依照那個法門去修來不及。

  真正有高度警覺的人,也就是真正覺悟的人,真正發菩提心的人,他知道我們現在的時間很短促,時間不長,搞其他的法門統統來不及。要想在這一生成就,唯一的方法是專精一門,從這一部《無量壽經》下手,決定不改。決定不再去看其他的經典,再去修學其他的法門,決定不會更改的;除非到自己真正有把握往生,那可以。大災難來了的時候,自己是真走得了,真有把握,這個可以;如果沒有把握,決定不能換題目,這個重要。

  所以本經提倡的一向專念,就是專,專是專一,恆是恆常,永遠是這個樣子;依止,依是依靠,止於這個持名念佛法門,這叫做一向專念。這種修行法根據什麼?根據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所說的,十八願世尊講「十念必生」,根據第十八願來的。所以修淨土的同修,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你就必定能夠生到淨土,這個語氣十分的肯定,必得往生淨土。生到淨土果報不可思議,果報是圓證不退,圓是圓滿,這三種不退後面會說到,位不退,行不退,念不退。

  什麼時候這三種不退圓滿?真正要講三不退圓滿,最低的位子也是圓教八地。諸位想想看,像我們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是帶業往生,我們一品煩惱都沒斷,帶業往生。生到西方世界,我們的品位也不很高,可是果報不可思議,果報就等於八地菩薩。從凡夫一下就跳到八地,這是不可思議,這叫做難信之法。的確不容易叫人相信,哪有從凡夫一下就到八地菩薩?這些話是佛在經上跟我們說的。所以,西方極樂世界是個非常特殊的世界,不能用一般的眼光去看它,用一般的眼光去看它,那準看錯了。這是果報不可思議。下面我們要細細的來討論一向專念。

  【一向專念者,古云,上盡形壽,下至十念。】

  這是古人解釋這句經文,上與下是講根性。上根之人是盡形壽,下根之人就是十念,修十念法。底下說:

  【上盡形壽,指從發心念佛之日,終身念佛,直至命終之最後一念也。】

  我們今天發心,要修這個法門,就從今天起。我這一生就修這個法門,只要有這一口氣在,我這一句阿彌陀佛都不間斷,這叫一向專念。這種修行是真實的積功累德,希望我們同修都能夠了解這樣的殊勝功德,發心來修學。常人所謂業障深重,罪障深重,我們心裡面把佛給忘掉,沒有佛了,這就是業障現行,這就是罪障深重之相。我們念念提起這一句佛號,心裡面想阿彌陀佛,業障就沒有了,罪障也消除了;心裡有佛,口裡有佛,哪裡還有業障?心裡佛、口裡佛沒有了,業障就現前。

  所以,念佛、憶佛是消業障最好的方法,而且對於業障是消的最為徹底。經上告訴我們,「念一聲阿彌陀佛,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」,這個話一點都不假。我上次在此地講經的時候,跟諸位報告過,經上所講,念一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,我相信。不但我相信,我還說過,這個說法是相當保守的說法,實際上消業障的力量決定超過這個數字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你要是真正明白佛號功德這樣的殊勝,你一定會去念佛。

  有些人念佛昏沉,念了念了就打瞌睡,睡覺了,這也是業障深重之相,一定要把它克服過來,只要一克服了之後,這個現象再不會有。我們台北有個居士,以前開計程車,他書念的大概不多,所以他給我講過好多次,他說法師,我的智慧很淺,我不要去研究經好不好?我只是念阿彌陀佛。我說好!他不要聽經,所以他就很少來聽經,他念阿彌陀佛。當初念的時候也是有很多障礙,現在他告訴我,他可以念兩天兩夜不眠不休。念完了以後精神飽滿,還照樣開計程車,很了不起,他也不過是念了兩三年的功夫而已。所以業障消除之後精神飽滿,念佛不會疲倦的,愈念精神愈好,這是正常的現象,這是好現象,業障習氣少了。這是講上根之人。

  【下者,未能及此,或因障重,或因事繁,未暇多念,則於每日行十念法,亦符於一向專念。】

  下等的沒有這個時間,也不能這麼樣的精進,盡形壽執持名號。或因障重,障就是他確實有障礙,想念也沒法子,他有障礙,或者是事情多,他要去辦事,沒有時間來念佛。實在講念佛這個法門,行、住、坐、臥皆可以念。我們在國外,尤其在美國,一般的工作都相當的緊張,那邊同修們念佛,多半利用在駕車。他上下班的時候需要駕車去,往返總得要一、兩個小時,他就在車上念佛。所以,很多人早晚課都在車上做,早晨上班去,車上做早課,下午下班回來,在車上做晚課。他沒有時間,採取這個方法。

  或者十分忙碌之人,你修十念法。十念法是盡一口氣叫一念,這一念當中佛號不拘多少,一口氣叫一念,念十口氣,不要多也不能少,十口氣。因為這種念法要念多了傷氣,所以十念是個非常標準的修行法,這費時間不多。早晨起來,洗臉漱口之後,在佛像面前用這個方法來修,如果沒有佛像,面對西方心裡面觀想阿彌陀佛也行;晚上在睡覺之前,修這個十念法。也是從今天起發心,一直到最後這一天,命終之前,這個早晚課誦一堂都不缺,這個符合一向專念,不能夠缺。不能說是今天忙了缺一堂,明天再補,不可以,不能夠補的,這是特別要注意到的。你念經,我今天少念一點,明天多念一點,可以的;早晚課不可以的。早晚課沒有說是我今天這十念我少念十句,明天我念二十句,我補出來,這不可以,這個是一向專念功夫斷掉了。

  所以諸位同修發心作早晚課,開頭發心不要發得太勇猛,太勇猛做不到,到以後慢慢都斷掉了。今天實在是忙,菩薩面前請個假,明天我再補!到明天更忙,菩薩,後天我再補!補個兩三天累積了,補都補不過來,算了,跟菩薩也不見面了,就算了,這樣情形的人很多,我都見得很多。所以開始訂功課,訂得愈少愈好,少慢慢往上加,這是好現象;訂的多了,逐漸往下退轉,這個現象不好。所以開始學佛,發心不要太勇猛,要守這個原則。

  【更下,則如觀經所說惡逆之人,臨欲命終,得聆聖教,至心悔改,十念稱名,亦得往生,故云十念必生也。】

  這一段就是十八願的精髓,可是我們要知道,一定要搞清楚,千萬不能夠發生誤會。否則的話,你要是聽錯了意思,你將來念佛不能往生,我在這裡聲明,我絕對不負責任,你把意思聽錯了。《觀經》上講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是一生無惡不造之人,惡逆,造的是十惡五逆罪,這種人照理說決定墮地獄。他在臨終的時候還沒斷氣,快要死了,還沒斷氣,他要是有這個緣分遇到善知識,這個善知識開導,叫他「你趕快念阿彌陀佛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」。他馬上就相信,馬上就願意,知道自己一生所造的罪業太重,真正用懺悔的心來念阿彌陀佛的名號。這個十念不是平常的一口氣是一念,這就是十句阿彌陀佛他也能往生,這是《觀經》上講的下下品往生。

  我剛才特別提醒諸位同修,你不要看到經上有這一段經文,「不要緊,我這一生多造點罪業,到臨終時還來得及」,你要是這麼想的話,那你這一生決定墮阿鼻地獄。經上說了,這個造五逆十惡的人,一生沒有遇到佛法,你們現在已經遇到佛法,已經聽講這部經,這個路走不通,你們沒分。你們最低限度要早晚修十念法,這一條你們都沒有分,因為你們已經聞到佛法了。這是這個人一生沒有聞到過佛法。

  像歷史上唐朝的張善和,張善和就是這個樣子。臨命終時地獄相現前,張善和是殺牛的,屠戶,一生殺牛。臨命終的時候看到許多牛頭人來問他討命,這是地獄相現前。他很幸運,他神智清楚,他沒有迷惑,大叫「救命、救命」。這是緣好,他一喊救命,剛好有一個法師從他家門口過,聽說裡面喊救命,這法師就進來。「什麼回事情?」張善和講好多牛頭人來問他討命,這個法師就點了一把香拿給他:趕快念阿彌陀佛,求生淨土。他就大聲的念,念了十聲,他說「牛頭人不見了,阿彌陀佛來接我了」,他往生了。

  所以諸位想想,他這個緣我們能保證遇得到嗎?我們能保證在臨命終的時候頭腦清楚嗎?這是第一個條件,頭腦要清楚。病重的時候,家人眷屬都不認識,那就枉然了,那一點辦法都沒有。所以第一個條件,他頭腦清楚。第二個,正好在這裡遇到善知識,提醒他念佛。第三個,他真正懺悔,知道一生做錯了,痛改前非,這樣才能夠感得佛來接引他。這是臨終十念往生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。我們想想幾個臨命終的人得到這三個條件?最大的一個難關,差不多臨終的人十個有九個是迷惑顛倒,講什麼他都不知道,這是一點辦法都沒有。張善和這樣的往生,可以說是他過去生中他念佛的善根現前。如果沒有過去世深厚的善根,哪有這麼巧的事情被他遇到?

  今年華盛頓D C周廣大先生往生,跟張善和的情形差不多。但是周先生他是開麵包店的,他沒有殺生,他念佛的時間長,三天三夜,三天三夜西方三聖從雲彩裡面下來接引他往生,三天三夜。他也沒有皈依,他也沒有受戒,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就念來了。所以至心,他真正發願求生淨土,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,這個心就具足三皈五戒,就具足,皈、戒就具足了,何況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!「南無」是梵語,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皈依,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皈依阿彌陀佛,念念都有皈依,這是同修們必須要注意的。

  真正發心學佛了,一定要學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一定要斷惡修善,到西方極樂世界,高增品位。早一天成佛,到十方世界去度化眾生,這才符合彌陀無盡慈悲的大願。後面這一段,特別提醒我們:

  【行者應知,一向專念,指從初發心念佛,直至最後一念也。】

  就是念佛的同修應該知道,我們現在發心念佛,一直到最後那一口氣,我們還是念這句阿彌陀佛,所以平常阿彌陀佛要念的熟。如果你真正發心修學這個法門,你要知道,從前我們念很多經很多咒,現在發心念佛,一定要把那些咒統統放下。還有一些同修,在沒有皈依之前還拜了很多鬼神,家裡還供了很多神像。所以也都常常來問,他說我現在皈依了,我現在不拜那個神,那個神會不會怪罪我?會不會來找我麻煩?心裡頭憂疑不絕,這些都是人之常情。如果你對於事實真相要明瞭的話,你就不會有顧忌,不會有憂慮了。要知道阿彌陀佛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恭敬讚歎,何況於鬼神?這是一定道理!

  我們今天念阿彌陀佛,發心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,而且這一生是決定去的了的。你想想看,這些鬼神見到你老遠都跪在地下給你頂禮磕頭,你是肉眼凡夫看不到。你要看到的時候,你走到神廟旁邊過一過,那些神都出來迎接你,都在旁邊頂禮膜拜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這些鬼神決定不會再來干擾你,他保護你、護持你都來不及,怎麼會敢來害你?不可能的。除非是什麼?你今天發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過了幾天退了心,你一退心,鬼神就瞧不起你了,會找你麻煩。你過去拜我,這幾天你不拜我,你把我趕走了,你現在又不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,那我可以對你下手了。所以你的願心不退,鬼神恭敬,這是我們要知道的。

  【而其關鍵實在最後。】

  最後的一念決定我們往生,也決定我們的品位。所以這非常重要。

  【反之,如有人念佛數十年,或於最後階段,輕視持名而改行他法。】

  反過來看,去學別的法門,念了多少年,到最後他不念了,他改別的法門去了。

  【或於臨終不欣極樂,而戀世間,未能念佛。】

  到了臨命終時怕死,不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,這都是退心。

  【是則不名一向專念也。】

  這不符合經裡面的標準,所以他不能往生。這一段我要特別提醒諸位同修,要特別的注意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在過去生中就犯這個毛病,所以落得今天這個地步。我們念佛不是現在才發心的,不是這一生才發心的,我們與阿彌陀佛的因緣非常的久遠,生生世世都念佛,也都求生淨土。那個求生是有口無心,口裡要求生,心裡實在不想去,所以生生世世都沒去得成。這些話講我們從前的現象,這個要值得注意,如果今生還犯這個毛病,那這一生又空過了,這就很可惜。

  明白這個事實真相,我們這一生一定要好好的把握住,決定不再犯老毛病。不犯老毛病就是把世緣,世間種種的境緣,境是物質環境,緣是人事環境,一切人與物要看淡一點,不要看得太濃,看得太濃臨命終時捨不得、放不下。平常看得愈淡愈好,不要認為看得這麼淡,好像這個人絕情寡義,確實是有點這個樣子,但是往生容易;你愛情太重,往生就發生障礙。所以經上一再提醒我們娑婆世界眾生說,「愛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淨土」,你愛情重了就要搞六道輪迴,就要搞三惡道。所以,愛情不是好東西,生生世世害我們害得這個樣子,還捨不得離開它,這是太愚痴了,一定要覺悟。

  佛菩薩不是沒有愛情,佛菩薩是有真正的愛情,但是在佛門裡頭不用這兩個字,為什麼?怕跟凡夫這個愛情混合在一起搞不清楚,佛的愛情他的名詞叫「慈悲」。慈悲就是我們凡夫講的愛情,是一樣的意思。慈悲是什麼?有理性的愛,他有智慧,他覺而不迷,覺而不迷的愛就叫做慈悲;凡夫的愛是迷惑顛倒,實在講那個愛是假的,不是真的,大家不要上當!為什麼是假的?今天愛愛得不得了,明天兩個又鬧成冤家對頭,你說這個愛不是假的嗎?你看看現在國內國外報紙上常常登的,愛得不得了,兩個人結婚了,結婚還沒多久,上法庭裡打官司要離婚,這不是假的嗎?哪有真的!

  所以你要曉得世間人心不真,他心是假的,什麼都是假的。說得再好,姑妄言之,我們也姑妄聽之,不要認真,你認真決定要上當。佛菩薩給你講的話可以認真,為什麼?佛菩薩用真心,他說的話是真實的。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,所以說的話都不能很可靠,都靠不住,不要當真。這些是事實真相,你要把事實真相搞清楚,你對於世緣逐漸就冷淡了。

  如果你真正喜歡這個人,一定勸他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為什麼?才能夠常常在一起。不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一個輪迴,各人走各人的,不知道走到哪裡去了?想將來再碰頭,不知道要到哪一生哪一劫!不容易!確實不容易再遇到,因為每個人造的業不相同,六道輪迴隨著業力牽著去了。所以這一生相聚在一塊,下一生再相聚在一塊,不容易,太難太難!不曉得要經過多少個大劫,或許才碰到一次,所以很不容易。這是珍惜人生,珍惜佛法,尤其是珍惜這個無比殊勝的法門。底下一段說:

  【或疑念佛何以有如是功德。】

  大師這是給我們假設一個問答,或者有人疑惑,實在講有這種疑惑的人不少,真是大有人在,懷疑念佛哪有這麼大的功德?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圓證三不退,從一個五逆十惡這樣重罪的凡夫,一生能成佛!所以這個法門叫做難信之法。下面這一句給我們說得很清楚。

  【因能念所念,皆是實相故。】

  前面我們在第二章跟諸位報告過,這部經的理體就是實相。阿彌陀佛的名號是實相理體的德號,能念之心是實相,所念的佛號也是實相,因此它的功德就不可思議了。下面引用蕅益大師的開示:

  【要解云,無量光則橫遍十方。】

  光是光明,代表實相理體。

  【無量壽則豎窮三際。】

  光代表空間,壽代表時間,時間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這個叫三際。

  【橫豎交徹,皆法界體。】

  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時空,整個時空就是法界的本體。

  【舉此體作彌陀身土。】

  阿彌陀佛的法身,阿彌陀佛的常寂光淨土,就是這個。

  【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。】

  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真如本性理體的名稱。

  【是故彌陀名號,即眾生本覺理性。】

  本覺理性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。所以古德也常說「自性彌陀,唯心淨土」,自性、唯心都是說的本覺理體。

  【持名即始覺合本,始本不二,生佛不二。】

  持名念佛剛才講,我們能念的心是始覺,所念的佛號是本覺。當我們發心念佛的時候,就是始覺合本覺,始覺與本覺是一個覺,不二。

  【故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也。】

  道理在此地,所以念佛的功德無量無邊,不可思議。

  【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,起心念佛,是為始覺;所念之佛,正我本覺,正顯持名功德不可思議也。】

  蕅益大師答覆這個疑問,可以說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末後這一段是勸勉我們:

  【一句彌陀,人人能念。】

  不難!哪個人不會念?

  【個個可行。】

  這就是這個法門特別殊勝之處。其他法門未必是每個人都能夠修學的,唯獨這個法門人人可以修,人人可以學。不但人人可以修學,而且保證人人可以成就,這是其他法門裡面所沒有的。

  【名召萬德。】

  這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六個字,這六個字裡面包含著無量無邊的功德。

  【妙感難思。】

  感是感應,奇妙的感應,微妙的感應,不可思議。

  【從有念巧入無念,即凡心頓顯果德。】

  巧是巧妙、善巧。凡是凡夫,我們是博地凡夫。頓是快速,非常快速將如來果地上的功德就能夠顯示出來,就能夠得到無邊的受用。

  【如疏鈔云,齊諸聖於片言,越三祇於一念。】

  《疏鈔》是蓮池大師作的。齊是等齊,諸聖是講文殊、普賢、觀音、勢至、彌勒菩薩這些等覺菩薩。片言就是一句佛號,我們用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就在這一生當中跟等覺菩薩平等;齊就是平等的意思,可以能跟他平等。越三祇,三祇是佛在經上常講,我們凡夫修行成佛需要多少時間?三大阿僧祇劫。這三大阿僧祇劫是怎麼個算法,我們要清楚。說實在話,我們從無量劫之前就開始學佛,生生世世斷斷續續,不止三大阿僧祇劫,說實在的話,經過無量劫了!

  這無量劫以來,我們為什麼還是這個地步?為什麼沒有成就?經上佛又講,三個阿僧祇劫就成就了,諸位要曉得,三個阿僧祇劫從哪裡算起?這個要知道。是要從證得位不退那一天算起,也就是小乘初果,你哪一天證得小乘初果,從這天算起,三大阿僧祇劫可以成佛。在大乘圓教就是初信位的菩薩,圓教初信等於小乘的初果,從這一天算起。由此可知,我們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修行,從來就沒有一次證得初果,如果你要是證得初果,你今天決定不在此地聽經了。今天還在此地坐著聽經,那就是你無量劫來修行,每次修行都沒證得初果。沒證得初果就退,退到凡夫位上去了;證得初果之後,不會再退到凡夫,從那天開始算起三大阿僧祇劫。這是講修其他的法門要這麼長,修淨土法門不需要,一生這問題解決了。所以說越三祇於一念,就憑著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超過了三大阿僧祇劫,這個難得。所以這個法門是:

  【極圓極頓,至簡至易。】

  簡是簡單,易是容易,簡單到了極處,容易到了極處。

  【故知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,不但為本經之綱宗,實亦為一大藏教之指歸也。】

  所以不但是本經綱領、宗旨,實在講也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,整個《大藏經》的指歸。所以古人說,「千經萬論,處處指歸」,這是有道理的。到這個地方是把本經的宗旨報告完了,下面則是講歸趣,「明趣」。宗旨是修行的方法,依照這個方法修行,我們得什麼結果?這個結果就是歸趣,這些統統都要曉得。知道之後,才曉得我們用這個方法來修行,將來會得到什麼好處,得到什麼利益,我們的功夫沒有白費,所謂功不唐捐!

  【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之所歸。】

  歸是歸宿,指歸。

  【在於往生極樂淨土,證三不退,故本經以圓生四土,逕登不退為趣。】

  這是歸趣。下面要說明一下,四土是什麼?圓生四土,圓生是一生一切生。像我們帶業往生的,生凡聖同居土,雖然生凡聖同居土,同時也生方便土、實報土、寂光土,一生一切生。那些華藏世界的大菩薩們,像文殊、普賢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他們生實報莊嚴土。雖然生實報莊嚴土,他同時也生方便土,也生同居土。所以我們到那個地方才一天到晚見面,當中沒有障礙,這叫圓生四土。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,不管什麼樣的人,統統都是圓生四種淨土。這個現象是十方諸佛世界裡面所沒有的,找不到的,佛在一切經論裡面也沒有這麼說過的,只有這個經上有,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。相信的人有福了,不相信,善根福德不夠,他不相信,相信的人有福。我們看底下一段,「略明四土往生之相」。第一:

  【凡聖同居土。要解云,此土凡聖之同居,遜於極樂者有四。】

  每尊佛都有四土,釋迦牟尼佛也有四種淨土。但是釋迦如來,這是我們的本師,我們娑婆世界的四土跟西方極樂世界的四土比一比,不一樣,有很大的不相同。但是除西方世界之外,十方諸佛的四土跟我們本師的四土出入不大,也就是大致上是差不多的。這裡有個比較,凡聖同居土,第一個是:

  【暫同。】

  暫時相同。

  【二乘證果便入滅。】

  他就走了,不跟你同了。二乘是聲聞、緣覺,他證初果、證二果、證三果,在我們這個世間跟我們是同居土。他要證到阿羅漢,他超越三界了,他不再跟你同居。可見得是暫同,不是永久的同居,暫時相同。

  【大權菩薩機盡則不示現。】

  確實我們這個世間有許許多多佛菩薩示現到我們人間來,跟我們住在一起。像在歷史上我們知道的,永明延壽禪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,善導大師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,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,傅大士是彌勒菩薩再來的,布袋和尚也是彌勒菩薩再來的,像最近的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。應化到我們世間,他來度眾生的,這些眾生就是根熟的眾生,他都得度了,再沒得度了,他就走了。

  也許有人問說,怎麼沒得度?我們都很想佛菩薩來度我們。實在講我們的根性不成熟,遇到佛菩薩,他給我們講,我們不相信!真正相信依教奉行的,遲早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。所以他度眾生,有緣的眾生統統度盡,他也走了,他不會再在這個世間,這都是暫同,不是永久的同。這一段是講我們娑婆世界,下面再看西方極樂世界。

  【彼土同居。】

  彼是西方極樂世界。

  【則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,直至成佛。】

  這個同居才殊勝。諸上善人,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善人。上善是指什麼?是指等覺菩薩,善當中最上的,等覺菩薩。西方極樂世界等覺菩薩太多了,數不清!這些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修成的,他用了多久的時間?大小本都給我們說,彌陀在西方示現成佛到現在才只十劫。十劫不算長的時間,居然修成等覺菩薩,就憑這一點我們也不能不到西方世界去,因為等覺菩薩就等於成佛,就是成佛。

  佛在經上常講的,證到初果以上,三個阿僧祇劫才能成個佛,成什麼佛?藏教佛,地位不高。天台家講佛有四種佛,藏、通、別、圓,他是成最低級的藏教佛,就是小乘裡面的佛,都要修三個阿僧祇劫。三個阿僧祇劫跟十劫不能比,他那邊十劫居然是圓教等覺菩薩,比藏教的佛高得太多了,十劫就成功了。你們諸位同修好好的算算這個帳,我的算數算是不太行的,我覺得十劫跟三個阿僧祇劫不能相比!你就曉得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快!十方世界去往生的,像我們這種身分的人太多了,到他那裡去十劫,人家就到了等覺菩薩的位子,這是我們捨棄西方世界到別的世界修行決定辦不到的。所以大家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,你才曉得西方淨土是非去不可,不能不去。這是第一個他方同居土比不上極樂世界的。第二:

  【難遇。】

  這是緣上講。

  【雖有聖者,現居此土,不易見聞親近。】

  這是講我們這個世界,我們這個世界真的有佛菩薩住在我們世間。像唐朝法照禪師在五臺山遇到文殊、普賢;觀音菩薩在普陀山。「三昧水懺」,我聽說這邊同修很喜歡拜懺,三昧水懺講的悟達國師,悟達國師遇到迦諾迦尊者,那是阿羅漢,住在四川。實在講,只有極少數有緣的人才能遇到,普通人遇不到。近代虛雲老和尚去朝五臺山的時候,在路上好幾次遇到大難,文殊菩薩化身來幫助他。很少數的人見到,雖同居不常見。

  【彼土則皆如師友,朝夕同聚。】

  西方極樂世界不一樣,這些菩薩、阿羅漢天天在一起,天天見面,從不離開。這是我們同居土比不上他的。第三:

  【希少。】

  我們這個世間雖然同居,聖賢人很少。

  【聖者如珍如瑞,希有難逢。】

  幾個人在一生當中遇到菩薩,遇到羅漢?沒遇到過。

  【彼土則其中多有一生補處,其數甚多,非是算數所能知之,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衹說。】

  這是《彌陀經》上的經文,拿來做證據。西方極樂世界這些諸上善人,就是等覺菩薩,沒有法子計算的,太多了,比我們去往生的人數多得多。這是十方世界比不上的第三條。第四:

  【所作不同,此土眾生輪轉六道,升沉無定。】

  我們這個世界,這些眾生心裡面想的是什麼?口裡面說的是什麼?身體做的是什麼?統統是造六道輪迴的業。身、口、意三業都在造罪業,哪有不墮輪迴的道理?這個世界的人統統在造六道輪迴。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?自己造的,自己不造六道輪迴,沒有六道輪迴!所以,六道輪迴是一切眾生共業所感現的這麼一個境界,真是自作自受。我們再回頭看看西方世界,西方世界的人跟我們完全不一樣。

  【彼土則同盡無明,同登妙覺。】

  他們那個世界每個人造什麼業?他們造淨業,不是惡業,也不是善業,他們在造淨業,他們在造成佛之業,在造普度一切眾生之業,跟我們不一樣。我們這個世界每個人造的業不相同,西方極樂世界那些人造的業相同的,向一個目標精進,成佛之道。這是大師略舉出這四大端,說明十方世界諸佛的凡聖同居土,比不上西方世界的同居土。再看第二:

  【方便有餘土,念佛功深,離雜亂心,專念一句名號,心口相應,字字分明。心不離佛,佛不離心,念念相續,無有間斷,如是念佛,名事一心。】

  功是功夫。這幾句話要記住,這是講我們念佛的功夫。你說佛號要怎麼念法?這是最簡單、最要緊的開示,《觀經直指》上說的。《觀無量壽經直指》是清朝乾隆年間慈雲灌頂大師所造的,他的註解。他註解上有這麼一段話,說「念佛求生為解冤釋結之要訣」,我想這句話是我們每位同修非常關心的。我們都曉得我們有很多冤親債主,冤親債主常常來找麻煩,因果報應。我們害了他的命的要償命,欠人家錢要還錢,這些冤親債主生生世世不曉得有多少,只要有機會碰到,總是來找麻煩。這個怨怎麼樣能把它解開?這個結如何把它化掉?灌頂大師告訴我們,念佛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你有真信切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所有冤親債主的結統統化解掉。

  他這個話我們聽了以後,仔細去想想,真的一點都不錯,這些冤親債主不但不來麻煩你,而且希望你趕快成就。為什麼?你成就了,他就得度。因為你一到西方極樂世界,你生生世世的冤親債主你統統看到,你有天眼通、有天耳通、有他心通。這些冤親債主跟你有緣分,所謂是「佛不度無緣之人」,他跟你沒緣你就沒法子度他。這個緣,善緣也好,惡緣也好,只要有緣就會得度。佛不度無緣之人,你有緣分的人這麼多,你就可以去度他。所以,冤親債主希望早一天你成佛,你來度我,他不會障礙你,不會給你找麻煩。

  我們自己的修學要認真,一定要念到心口相應,口裡面有阿彌陀佛,心裡頭也得要有阿彌陀佛,所謂是「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」,心裡頭要有佛。念到心不離佛,佛不離心,念念相續,無有間斷,這就叫事一心。這是事一心功夫最淺的,我們常講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是事一心最淺的。

  【若達此境界,雖不求斷惑,而見思煩惱,自然斷落,則橫生極樂方便有餘土。】

  達是到達,你念佛功夫到了這個程度。這個境界,功夫繼續不斷下去,先是伏煩惱,伏久了之後煩惱自然斷了,自然沒有了,這就得到事一心的上品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就不生凡聖同居土,生到方便有餘土,比前面地位要高。第三:

  【實報莊嚴土,憶佛念佛,歷歷分明,行住坐臥,唯此一念,無第二念,不為貪瞋痴煩惱諸念之所雜亂,是名事一心。】

  這句話就是講的不夾雜,決定沒有夾雜,功夫純,純而不雜,這是事一心。

  【事上即得,理上未徹,屬定門攝,未有慧故。】

  這是得定,得念佛三昧,智慧沒有開,所以它是屬於事一心。事一心再往上提升一步,也就是:

  【更進一步,於自本性,忽然契合。】

  這就是禪家講的見性,明心見性了。可見得我們用念佛的功夫,念到純熟的時候可以明心見性,這種方法比禪宗裡頭來得殊勝。禪宗裡面,方法用錯了容易著魔障,用念佛的方法決定不著魔障,穩穩當當。這是這個法門的好處,非常穩當,而且還有更大的利益。禪宗要不到明心見性沒有成就,不能算成就;我們這個法門只要念到功夫成片,不見性也沒關係,可以往生凡聖同居土,這是禪宗裡頭沒有的。所以,這個法門保證成就,你的功夫淺深沒有關係,統統都可以成就,沒有一個不成就的;禪宗裡頭沒有保證。所以一契合就見性。

  【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。】

  能念的是始覺,所念的是本覺,始覺、本覺是一不是二,一心,能所一如。

  【不住有念,不落無念。】

  到這個時候我們要問,他還念不念?他還念。所謂是「念而無念,無念而念」,他還是念。但是他那個念跟我們凡夫念決定不一樣,那一句阿彌陀佛,音是一樣的,意境不一樣;人家是理念,我們是事念。

  【如疏鈔云,若言其有,則能念之心,本體自空,所念之佛,了不可得。】

  有是講有念,你要是說他有念,他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他不著相,他不動心。

  【若言其無,則能念之心,靈靈不昧,所念之佛,歷歷分明。】

  這是理一心不亂的樣子,理一心不亂的境界。我們雖然眼前沒有達到這個功夫,這個境界我們要知道。知道這個境界之後,有個很大的好處,那就是把我們念佛功夫不斷向上提升,不會終止在一個低階層。曉得我到了一層樓,上面還有一層,再爬上去,爬上去知道上面還有一層,可以不斷把自己的功夫向上提升,增高品位。到西方世界成佛快速,也就是說西方世界不必住十個大劫你就可以成佛,很快就可以成佛。這是勉勵我們自己要真正用功,要真正努力,唯獨這個事是真正的事實。

  世間事都是假的,我們把精神、把體力用在這個世間事上,縱然講賺錢,好,全世界的錢都給你賺去了,你滿不滿足?試問問你將來死的時候,能不能帶一個銅板去?一樣也帶不去,你又何苦?所以在這個世間,衣食足就夠了,不要再去辛苦。希望把那個辛苦轉過來念佛,因為念佛是真的,是你全部帶得走的,你搞世間其他的事業,沒有一樣能帶得走,唯獨念佛增高你自己品位,這是帶得走的。所以,世出世間事一定要看清楚,哪是真的,哪是假的?哪是真實的利益,哪個是假利益?聰明人、覺悟的人、有智慧的人要做真事,不要去做假事,這點非常重要。

  【無念而念,念而無念。】

  這是講理一心不亂。

  【言思路絕,不可名狀,唯是一心,清淨本然之體。】

  言是言語,思是思想,這個境界不但言語說不出來,想也想不到。所以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唯有你自己契入這個境界你才會知道,你不契入這個境界你不曉得。古德說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,我喝這一口水,你問我這水熱不熱?我說熱,熱到什麼程度?你不知道。你必須嘗一口,你才曉得它熱的程度,你嘗這一口,你也沒有辦法告訴別人。這個境界一定要自己親證,沒有證到這個境界說不出來,也無法想像的。不可名狀,沒法子說,就像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「清淨本然」,清淨本然之體。

  【更有何法而得雜亂,是名理一心。】

  這個境界就是六祖大師在黃梅所證得的,「何期自性,本來清淨;何期自性,本不動搖」,就是這個境界。這是理一心境界。

  【屬慧門攝,兼得定故。】

  有慧一定有定,有定不一定有慧,所以有定沒有慧是事一心,定慧等持是理一心。理一心是:

  【念佛若達理一心,破一分無明,則生實報莊嚴土。】

  實報就是真實的果報,是諸佛如來自受用的淨土,他自己享受的,自己的生活環境,自受用淨土,所以叫實報莊嚴土。

  【同時分證常寂光淨土。】

  就是常寂光淨土,因為常寂光土是理不是事,在事上證得實報土,同時也就證得理上的常寂光淨土。下面一段還得把常寂光淨土簡單的介紹一下。

  【常寂光土,法身佛所居之土,名為常寂光土。】

  實在講,法身沒有身相,常寂光土也沒有土相,因為它是個理體。前面三種淨土是事,這事相從哪裡來的?是這個理上生出來的。如果用現代哲學的名詞來說,前面三土是現象,常寂光土是宇宙萬有的本體,這是講本體,也就是真如本性。

  【要解云,實相之體,非寂非照。】

  實在講,任何的名詞統統加不上,雖然非寂非照,

  【而復寂而恆照,照而恆寂,照而寂,強名常寂光土,寂而照,強名清淨法身。】

  由此可知,諸佛的清淨法身與常寂光土是一樁事情,統統說的是真如本性,萬法的本體。

  【故知身土不二,皆屬強名。】

  強是勉強,不得已用一個名詞來稱它。

  【寂照同時,非思量境。】

  這個境界就是經上常講不可思議。下面把常寂光三個字分開來說。

  【常,法身德,法身常住故。】

  這是講三德秘藏,常是講的法身。法身常住,不生不滅,本來不生,哪裡會有滅!這是我們真正的自己。禪宗裡頭常說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本來面目就是常住法身,這是真正的自己。

  【寂,解脫德,塵勞永寂故。】

  寂是清淨寂滅。塵勞永寂,也就是六祖所講的「本來無一物」,心地清淨至極,決定沒有一個妄念。塵勞就是煩惱、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永遠斷掉了,永遠沒有。

  【光,般若德,智光遍照故。】

  光是智慧。你只要證得寂光淨土,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事相是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。這個智慧、能力從哪裡來的?是你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不是從外面來的。我們今天做凡夫很可憐,我們人人都有常寂光,常寂光現在也沒丟掉,雖有常寂光而不能證得。為什麼不能證得?佛給我們說得很明白,「但以妄想執著,而不能證得」,這是佛在《華嚴經》上說的。我們有妄想,我們有執著,只要你有妄想、有執著,你就不能證得。妄想是什麼?是所知障。執著是什麼?是煩惱障。兩大障礙把自己的常寂光障礙住了,雖有不能現前,不得起用,雖然本來是佛,可是現在是生死凡夫。所以佛法的修學,修什麼?恢復我們自性常寂光而已,沒有別的。自性常寂光恢復了,就叫做圓滿菩提,就叫成佛。所以底下說:

  【涅槃三德,如來秘藏。】

  秘是秘密,藏是含藏。但是諸位要知道,這涅槃三德,如來秘藏,原來是我們自己人人具足,個個不無,現在就等待著將我們的自性三德秘藏,把它開發起來。現在佛教給我們一個最巧妙的方法,用什麼方法開發?信願持名,用這個方法。不要再用別的方法,就是這一個方法,就很快的把我們的三德秘藏開顯出來。這是常寂光土。底下這一行把它念掉:

  【等覺大士,歷盡四十一品無明,更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,法身全顯,圓證三德,徹本心源,究竟清淨,證入常寂光土。】

  等覺菩薩,圓滿證入常寂光就是成圓教的佛果,也就是我們經上常講的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圓滿的證得。好,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