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華嚴經行願品妙住比丘章  (第七集)  1997/7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12-015-0007

  請掀開經本第十九面最後一行。

  【善男子,我唯知此普遍速疾勇猛不空供養諸佛成熟眾生無礙解脫門。】

  從這個地方看起。經文到這個地方是第四大段:

  【謙己推勝。】

  五十三參經文格局,也就是段落層次大略相同。這一段是接著前面,為善財童子傳授法門之後,自己謙虛,他因為有這一段這是謙己,然後再介紹善財童子,去參訪另外一個善知識。『推』是推崇,『勝』是殊勝,自己謙虛而能夠尊重別人、推崇別人,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。凡夫無量劫以來,習氣毛病最深的貪、瞋、癡、慢、惡見,佛給我們講,這六種叫根本煩惱,與生俱來。傲慢裡面就有嫉妒,這是很大的障礙,障礙我們求學,障礙開悟,那證果就不必說了,所以這是嚴重的障礙。菩薩在此地現身說法,表演給我們看,你看看他們是多麼謙虛,這些人都是斷見思、斷塵沙、破無明的法身大士,尚且對人,對於初學,善財代表初學,這樣的謙虛,這樣的恭敬,這就是教我們應該要學習的。

  叫著善財給他說,『善男子』是叫著他,善男子的標準、意義,前面曾經說過了。『我唯知此』,這一句就是很謙虛的話,無量法門當中,我只知道這個法門,只知道這一個法門,這個法門的名稱,就是下面所說的。這個名稱很長,實在說,將這個法門的內容,全部都包括盡了。我們一看到這個名詞,就知道這個法門它的殊勝,也正如同這個經論的題目一樣,明瞭經題其中的大意,就可以思過半意。他所修學的法門,諸位必須要記住,他的名號叫妙住。如果我們也希望自己能在這個世間做到「妙住」,這個法門你就要留意了。是不是我在此地勸大家修這個法門呢?可以說是的。但是我們所主修的,是念佛求生淨土法門,這個法門在日用平常生活當中、處事待人接物,可以用它來作助修,正助雙修,我們的成就就快速了。

  名題裡面第一句是『普遍速疾』,菩薩是真正能夠做得到,前面詳細說過,「一念遍往,同時分身」,他有這個能力,我們沒有這個能力。沒有這個能力,怎麼個學法呢?智慧、能力不如菩薩,我們的心不能輸給他,雖然說我心有餘而力不足,但是你有心,你不是沒有心,沒有這個心就錯了。這個心是什麼心呢?四弘誓願第一願的心—眾生無邊誓願度,他是有智慧、有能力辦得到,我們今天沒有智慧、沒有能力辦不到。辦不到不能沒有這個願,願是決定要有,跟這些法身大士沒有兩樣。願力不可思議,這個願力它能夠牽引你,能夠推動你,你認真努力去修學,自己修學。自己修成之後,這個動力又推動你去度化眾生,所以願力不可思議,第一條、第一句就是願力。

  第二句『勇猛不空』,前面說過他上供十方諸佛,下化一切眾生,他沒有空。清涼大師註解裡頭說:

  【現形益物,為不空等。】

  這個等就是等底下的三句。現形,隨類現身、隨緣說法,利益一切眾生,這個就是不空。

  『供養諸佛』,這是上求佛道。『成熟眾生』,這是下化眾生,菩薩的事業他真做到了,這是出家人的本分。妙住比丘是代表出家人,三寶裡面代表僧寶。出家人如何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,這一句都講盡了。你有沒有發大心?「普遍速疾」就是講的大心。你有沒有「勇猛不空」?對自己來講勇猛精進。法門雖然很多,你一定要依照自己的根性、自己的愛好、自己的程度、自己的生活環境,這麼許許多多條件之下,選擇一個有利的法門,容易修學的法門。選定之後,就要認真努力勇猛精進,那你就沒空過了,這就不空了。

  我們這個道場的同修選擇的是念佛法門,念佛法門依據的經典—《無量壽經》、《觀無量壽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—三經,還有一個《往生論》,三經一論。《普賢行願品》、《大勢至菩薩圓通章》是後來祖師大德們加進去的,加得很好,我們修學選擇這個法門,五經一論。能夠五經統學很好,這個裡面理論、方法、境界,都能夠得到一個圓滿。如果沒有能力、沒有時間、環境不許可,在五經一論裡面,選擇一門、一部,鍥而不捨,一生都不改變,你也決定成功。那麼要問,這樣子我品位是不是要差一點?不見得!品位高下與你選擇一部經、多部經不相干,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。

  那麼修學要從那裡學起?最近有一些同修來問我,我們修行到底從那裡修起?佛在《觀無量壽經》上告訴我們,從淨業三福學起,你要認真去做到。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、慈心不殺、修十善業,你做到了沒有?受持三皈、具足眾戒、不犯威儀,你做到了沒有?發菩提心、深信因果、讀誦大乘、勸進行者,你做到了沒有?這是我們學佛的根基。這十一句,每一句都包括圓圓滿滿的佛法,正是《華嚴》上所說的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字字句句都把虛空法界,一切諸佛所說之法都包括盡了。你才曉得這些句子裡頭,它的義理是無盡的深廣,你能夠解幾分,你就做幾分;如果你做不到,可以說你是完全不理解,理解沒有不肯做的。佛法跟其他的法不一樣,佛法確確實實知難行易。所以世尊當年在世,表演給我們看,講經說法四十九年。為什麼這麼長的時間來講經說法呢?解難,太難太難了,開經偈上講: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這談何容易!

  這十一句我們常念,可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說實在的話,一句都沒有做到。我們這個佛號,天天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這個心還是亂糟糟的,還是妄念紛飛,分別、執著依舊是非常堅固,無論用什麼功夫都不得力,這是一個真正想發心修行的人,很大的困惑。這三福,三福從那裡學起呢?如果諸位要問從那裡學起,這個答案是不確定的,為什麼不確定?因為一切眾生的根性不相同。佛為一切眾生說法,無有定法可說,對什麼樣根性的人,給他是某一種說法,法才能當機。對機了,聞法的人才得受用,每個人根機都不一樣。

  那麼我們今天就多數人、多數的毛病來觀察,佛在《無量壽經》裡面教給我們,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;善護身業,不失律儀」,我們就從這兩句下手,然後才能真正得到意業的清淨、不染。為什麼身、語、意,應當是按照這個順序來排列,佛又為什麼把口業擺在第一,把身業擺在第二?由此可知,一切眾生言語裡頭,造作罪業是最容易的。古今中外,言語上壞事的例子太多太多了。所以儒家教學,孔老夫子四科,德行在第一,第二就是言語,你看看,他對於這個言語多麼重視!言語說話要有分寸。一定要曉得該說不該說,或是長說,或是短說,這個裡面學問可大。善護三業就是孝養父母,父母希望兒女作聖、作賢,成就道德學問,成就技能,這是父母的榮耀。如果子女沒有學問、沒有品德,處處在社會上招惹是非,你想想看,那個父母的心多難過,師長的心多難過。諸佛菩薩是一切眾生最好的榜樣,我們學佛就要照這個樣子學。佛能夠善護三業,菩薩能夠善護三業,我們為什麼做不到?這是在日常生活當中,講到行持,做不到要把它改過來,勇猛改過,勇猛精進,這就不空。

  改過自新這是修自己,其實同時也就度化眾生了。怎麼說同時度化眾生呢?我自己一身的毛病認真改過,別人看到我的時候,他就得到啟示。他看到的時候,他就會想,他有過失他改了,我的過失還沒改!所以你做出樣子給別人看,讓別人看到你能生慚愧心,能自己回去反省,也來改過自新,你不豈是度化眾生了嗎?所以你要明瞭自度原來就是度他,度他也就是自度。我們把經教講給別人聽,勸勉大眾,諸位想想,勸大眾一遍,豈不就勸自己一遍嗎?天天勸大眾,這個熏習的力量很強,自己不想改過,慢慢自然就改了,天天在說,天天在熏習,習慣成自然,自然就改了。

  由此可知,自行跟化他是一樁事情,不是兩樁事情。如果只是勸勉別人,自己不知道改過自新,還要犯很多毛病;換句話說,你度不了自己,也度不了別人。為什麼度不了別人呢?別人看你常常以佛法勸他,再看看你,你自己完全沒有照做,人家對你信心就沒有了,你怎麼能影響別人?所以佛在經上常常教導我們,「受持、讀誦、為人演說」。「演」是做給別人看,「說」是講解給別人聽;所說跟自己所行的一定要相應,能說不能行,不是真智慧。這句話是倓虛法師跟我們講的,這是早年哈爾濱極樂寺開戒的時候,修無法師說的。修無法師往生的時候,這些同修幫他助念,請他開示,他說他是一個粗人出身,作磚瓦匠的,沒有念過書、不認識字,也不懂經教,什麼都不會,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,念得有一點心得,預知時至,自在往生,所以說出這麼一句話:「能說不能行,不是真智慧。」

  所以自己佛經讀了,要思惟裡面的意思,明白之後一定要去照做,這就是勇猛不空。我們真正能夠讀誦、信解、受持,就是供養諸佛,不必要用其他的供養,佛看到了,心裡頭就歡喜了,你是真正的佛弟子。這些道場裡面,香花、水果這些供養具,不是佛菩薩要的,這些供養具誰受用呢?大家受用。這裡面表法的意思,讓大家看到供養具,曉得它代表什麼意思,提醒自己如理如法的去修行,目的在此地,所以真正供養諸佛,就是依教奉行。

  「成熟眾生」,這是大慈悲心的流露,一定要幫助一切眾生。沒有聞到佛法的,我們真有這個心,真有這個作為,幫助他接觸佛法,也就是說,把佛法介紹給廣大的群眾。怎麼介紹法呢?現在在台灣非常方便。這些年來,經濟成長很高,人民都富裕了,善心的人不少。你看我們印的這些經書、錄音帶,都是贈送結緣的,你隨身可以帶一、兩個,無論在什麼時候,遇到認識的人,你就可以送他一片,送他一個小冊子,把佛法介紹給他。更簡單的,我們印的有很多佛像、菩薩像,這些小卡片,卡片後面都是經典裡面的好句子,身上隨時可以帶幾張,你要做成熟眾生的工作。沒有接觸佛法的人,把佛法介紹給他;已經接觸佛法的人,介紹他聽經,介紹他參加大眾共修,還可以介紹他,現在電視裡面,廣播的這些時間、頻道,可以介紹給他,你要真有這個心才行,這就是屬於「普遍速疾」。

  已經入門,已經學佛的人,你一定要勸他專修淨土,為什麼呢?唯有專修淨土,這一生才圓滿成就,其他的法門很難很難!你不相信,你去斷煩惱,你斷斷看,你什麼時候能把你那些妄想、執著,能夠控制得住,能夠伏得住,這都是事實,試驗、試驗才曉得不行!不行,趕緊回頭念阿彌陀佛,這個法門叫帶業往生,這個法門簡單、容易、穩當、成就。所以一切諸佛如來都讚歎這個法門,都宣揚這個法門,我們一定要認真努力。

  現在修學實在講,這一些全都是大乘法門,原本大乘法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,你不是先學小乘,你怎麼能學大乘?今天我們台灣同胞全是修學大乘法門,小乘的根機沒有,所以很難成就,只有過去生中善根、福德特別深厚的人,他有基礎、有底子,這個基礎是前生帶來的。如果過去生中,沒有深厚的善根、福德,這一生就難了,非常困難!過去我們在歷史上看到,無論在家、出家,修行成就的人非常之多,原因:他們修學過這個基礎。小乘雖然在中國唐朝中葉以後就衰了,但是中國有儒家、道家,讀書人都念過儒家的書,都涉獵過道家的書,以儒家、道家的基礎,足以代替了小乘。這樣契入大乘也行,沒有問題,所以代代都有許許多多成就的諸上善人。

  民國以來,大家把這個固有傳統的文化疏忽了,喪失了民族自信心,這是很可悲的,一昧學習外國人,養成一種崇洋不正常的心理,這是我們國家民族遭受災難根本的原因。民國初年印光大師有鑑於此,大家小乘經也不要讀了,儒家、道家傳統東西也不學了,那怎麼辦呢?念佛都不能往生。為什麼?念佛法門是大乘法門,剛才說了,淨業三福是基礎,我們淨業三福做不到,好比你蓋大樓沒有地基,你怎麼會成就?祖師有智慧、有善巧方便,所以他老人家在世,一生提倡《了凡四訓》、《感應篇彙編》、《安士全書》,特別著重在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,拿這個來代替小乘,代替儒家道家,這是了不起的智慧,了不起的善巧方便。我們如果能從這三本書上奠定根基,修學大乘也能成就。所以印祖一生真正是不遺餘力,極力的宣揚這三本書,我們要知道他的深義。他為什麼要這麼做?救度末法苦難的眾生。如果我們從這上下手,念佛得一心、功夫成片不難成就;如果不在這上下手,認真去做,每一天佛號念的再多,要把心裡面的妄想、分別、執著制伏住,不是容易事情。祖師的教導,我們決定不能疏忽,印光大師這個作法,真的是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,「成熟眾生」。

  『無礙解脫門』,解脫門是成就,有了解脫這兩個字就是證果。這個解是念去聲,不能念作解,念作解,去聲,動詞,就是解開了。把什麼東西解開?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給解開、解除了。脫呢?脫離三界六道生死輪迴,脫了!如果往生,那更殊勝了,連十法界都脫離。所以解脫是成就,是你修行真的有成就。上面加上「無礙」,這不是普通的解脫,為什麼呢?小乘阿羅漢他也有解脫門,他那個是把見思煩惱解除了,脫了六道。塵沙煩惱他還有,他還沒能解除,所以他出不了十法界。這個地方看到無礙,那就是塵沙煩惱也解除了,無明煩惱也解除了幾分,這才到無礙。

  所以看到「無礙」這兩個字,就是法身大士,不是普通人,他們脫離了十法界。門是法門,就是講這種修行的方法,這是出家人的榜樣。「普遍速疾勇猛不空供養諸佛成熟眾生」,供養諸佛是上求,成熟眾生是下化;受持、讀誦就是供養諸佛,為人演說就是成熟眾生。佛在一切經論裡頭常常說的,跟這個地方說的句子不一樣,一個意思!

  那麼『謙己推勝』裡面有兩段,這一句是一段,第一段:

  【先謙己知一。】

  謙虛,說出自己在無量法門,自己只知道一個。後面是推勝,總共有二十句,這個句子都不長。

  【如諸菩薩摩訶薩】

  這一句就是普遍的推崇讚歎別人。『諸菩薩摩訶薩』,可以說他謙虛到極處了。摩訶薩是大菩薩,我不如他們!這個還說得過去。菩薩是小菩薩,小菩薩他也有長處,我也比不上。這樣的推崇真正是出自於內心。僧團裡面,妙住是代表僧寶,三寶—僧寶。僧團裡面最重要的,是以戒為師。釋迦牟尼佛不在了,以誰為老師呢?以戒,所以這個地方說了二十種戒。換句話說,前面所說的成就—「勇猛不空」、「供佛度生」,這個能力從那裡來的?都是從持戒來的。在這個地方,我們看到了,這個戒律是廣義的戒律,不是狹義的。廣義的戒律,簡單講就是守法,遵守佛的教誨,佛的所有教誨叫教戒,都要遵守。

  我們先看清涼大師的註解,然後我們回過頭來看經文。

  【後如諸菩薩下,推勝知多。】

  推崇別的人他們知道的多,我只知道一門,無量法門只知道一門。

  【而皆明戒者】

  這下面說了二十種戒。

  【彰知所得無礙解脫,由持如來別解脫戒為依地故。】

  『彰』是明顯顯示出來,他所得的無礙解脫門,是由持戒而來的。

  【由持如來別解脫戒為依地故。】

  下面說:

  【前吉祥雲法門是定。】

  吉祥雲代表佛寶。

  【海雲是慧。】

  海雲代表法寶。

  【此中明戒。】

  妙住比丘代表僧寶。這三位善知識,他所代表的是佛法僧三寶,順序也是這樣排法。

  【具足三學。如天三光,如鼎三足,闕一不可。】

  我們修行要想成就,不能離開三寶,離開三寶就不能成就了,離開三寶修行就修錯了,就入了歧途了。那修的是什麼呢?修的是妖魔鬼怪了。諸位細讀《楞嚴》就曉得了,多少人學佛,學成了妖魔鬼怪,現在可能得一點福報,好像也滿榮耀的,將來的果報是苦不堪言。《楞嚴經》上,世尊為我們細說這樁事情。

  戒定慧三學,這是世尊教化眾生的總綱領、共同綱領,任何一個法門,都不能夠違背。依戒得定,依定開慧。《無量壽經》在經題上,就把修學的綱領告訴我們,我們在行持當中,實實在在說,現在許許多多同修,把修行兩個字都不認識,那還修個什麼?我們也講得太多了,可是老記不住。行是什麼?行是行為,行為裡面有身語意三大類:身是造作,語是言語,意是思想、見解,這個叫行為。行為再多,不出這個三大類,這三大類的行為有了過失、有錯了,你把它修正過來,叫做修行。

  那修正的標準是什麼呢?標準就是戒定慧。我們的思想、見解、言語、行為,與戒定慧相應,正行!與戒定慧相違背,那就是錯誤的行為。戒定慧三個字的意思,如果我們搞不清楚,《無量壽經》上經題,比這個好懂—清淨、平等、覺,好懂!清淨是戒,平等是定,覺就是慧。我們的思想、見解、言語、造作,能不能與清淨心相應?能不能與平等心相應?清淨就是不染。什麼是染呢?喜怒哀樂愛惡欲—七情,七情是染;貪瞋癡慢疑惡見這是染。我們的思想、見解、言語、造作,就是處事待人接物,我們有沒有被污染?在這個地方用功夫,在這個地方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。平等決定沒有高下、好醜之分,這個人喜歡,那個人討厭,你的心不平等。環境上,確確實實,這個人相貌有端嚴的、有醜陋的,怎麼能不分呢?學佛的人知道,那是一切眾生業因果報的不相同,他是平等的。相貌醜陋的,要修清淨心、修慈悲心,不久他就變端正了;容貌端正的,如果他裡面有貪瞋癡,不斷的再增長,漸漸相貌會變不好了。你們仔細觀察,常常接觸的人相貌會變,相隨心轉。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的心就平等了,你的心就能達到清淨了。何況真正修道人是修自己,修自己的清淨平等覺,這個道理與先前講的淨業三福完全相應。所以你要真正的理解,要時時刻刻檢點反省,要有智慧觀察這個世間,不能感情意氣用事。不但佛道你不能成就,你在世間做人都失敗,人都做不好,你怎麼能成得了佛呢?

  大師在此地說得好,這個三學『如天三光』,「天三光」大家曉得—太陽、月亮、星星。『如鼎三足,闕一不可。』

  【入菩薩道,先此三故。非戒不能修心行故。】

  戒是修心的前方便,戒是淨戒,特別著重在淨戒。所以佛教給我們,修行下手從那裡?五戒十善,從這個地方做起,不要管別人,好好的把自己管住。戒跟善有別,戒是什麼?發了誓願的,一定要遵守的,違背就違背了自己發的誓願。善,你沒有發過誓。你受五戒,你在佛菩薩面前發過這個誓,你違背的時候,當然你有罪,你也對不起佛菩薩,你欺騙佛菩薩,所以那個罪就很重。善,並沒有在佛前發過誓願,聽到佛說這個好,我們認真努力奉行。所以善感得是人天福報,戒能幫助你得定;所以戒是功德,善是福德。可是我們今天,許許多多受了戒的,並不知道戒的真實義,於是持戒也不能夠得定,把這個持戒也變成了修福了,真正肯做也算不錯了。

  善護三業裡面,頭一個是口業。在十善業道裡面,口業說得詳細。不妄語,我們有沒有做到?實實在在講,真正修行要從不妄語開始。過去儒家讀書人的修養,也最重視這一條。宋朝的司馬光,歷史上受到人的尊敬,他最大的德行,就是一生從來沒有欺騙過人,不妄語他真做到了。不自欺、不欺人,這是修行的基礎,自己騙自己,又騙別人,你怎麼能成就?換句話,你幹什麼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。儒家的修養都要從不自欺下手,何況我們學佛?不兩舌,兩舌是挑撥是非,在甲面前說乙的過失,在乙的面前說甲的過失,專門幹這個事情,讓人家不和,間離別人,幹這個。這種罪業,果報很可怕。《感應篇》裡面、《陰騭文》裡面,說造這種罪業的人,他的骨肉不能夠團聚,因為你常常間離別人,你一定得這個果報,你的家人不能團圓,不能常常聚在一起。什麼樣的因,有什麼樣的果報。不惡口,惡口是說粗魯的髒話,讓別人聽了不入耳。第四個是不綺語,綺語是花言巧語。像現在我們常常接觸到,流行歌曲是綺語,電視裡面廣播的這些戲劇、歌舞,你仔細聽聽它的內容—綺語,綺是什麼?那個言語很好聽,教你什麼?教你做壞事。你跟他們接觸,一定是增長貪瞋癡慢,增長是非人我,他教你幹這些,不教你幹好事。

  語業有這四大類的過失,所以佛在《無量壽經》,把這個放在第一句—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」。六祖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面,教戒學人說得更徹底—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那是最徹底的。真正修道人自己改過自新都來不及了,都覺得時間不夠用了,那裡還有心思看別人過失?諸位要曉得,看別人過失就是自己的過失!你自己沒有過失,你怎麼會看到別人過失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所以我們今天這一段講到戒律,真正要想學戒,學《了凡四訓》。《了凡四訓》是奠立堅定的信心,深信因果。修行的方法在《感應篇》、在《陰騭文》,了凡先生的功過格,就是依《感應篇》編的。《感應篇》的實踐,我們今天講《感應篇》的落實,就是功過格。所以這個地方的結語很好—「非戒不能修心行故」,這句話重要!下面說:

  【有二十戒】

  這一段經文有二十戒。

  【即第十迴向二十梵行。】

  在大經,我們這是末後的一品,在前面十回向品裡面,所講的二十種梵行,跟此地講的二十種戒是一樣的。

  【但彼約於自能清淨,方能淨他。故先護重,首明不破不缺等行。】

  這個戒裡面,有止持、有作持,有自行、有化他。前面十回向品裡面,所講的二十種梵行,梵行品裡所講的,著重在自度。所以他一開端就護持重戒,說怎樣不破戒,怎樣不缺戒,說這些。

  【此彰菩薩本為利他。】

  這一邊排列的順序不一樣,這個第一句是大慈悲戒。為什麼呢?普賢菩薩行願品著重在利他,著重在成熟眾生;成熟眾生,大慈悲心是第一!所以,

  【故先大悲,後顯無詬。名或小異。今當略會。】

  這個名詞,跟十回向品裡面,講的二十種梵行,大同小異。下面清涼大師都把它,一條一條對照說出來,這個很有趣味。那麼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經文,我們先看經文:

  【如諸菩薩摩訶薩具足受持大慈悲戒,波羅蜜戒,住大乘戒。】

  『具足受持』這一句,貫徹到末後一句,譬如像是具足受持『大慈悲戒』,具足受持『波羅蜜戒』,具足受持『住大乘戒』,所以這一句,它後面省略了,這一句是一直貫到底下的。大慈悲心落實在生活裡面,就叫『大慈悲戒』。我們曉得大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德用。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裡面跟我們說,菩提心有三個,這不是說三個心,一個心。直心是菩提心的本體,有體有用;直心,直是沒有委屈婉轉,這叫直心。這兩個字實在講,我們也很難體會,如果跟《觀無量壽經》,世尊講的三菩提心,合起來看就容易懂了。世尊在《觀經》上講的菩提心三心,他不是講直心,他講至誠心。誠是真誠,至是達到極處,真誠到了極處,這個心就是菩提心的本體,真誠到極處,也就是大乘經上常講的真心、本性,這是本有的。

  這一個心起作用,作用分為兩大類:一個是自受用,一個是他受用。也就是說,你自受用是用這個心對自己;他受用,我們用這個真誠的心對別人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都叫做他受用。自受用—深心,佛也是講深心,《起信論》裡面也是講的深心,這一條完全相同。古大德給我們解釋,深心是什麼意思—好善好德,這簡單的解釋。好善好德是人之天性,是人的本性,人能好善好德,他還會做損人利己的事情嗎?損人利己,他不幹;損人不利己的,他當然更不幹,這是用這個心對自己。對別人呢?《觀經》上講的是迴向發願心,《起信論》上講的大悲心,迴向發願就是大慈悲,你看把我們自己一生所修集的功德,乃至生生世世,盡未來際,所修集的功德,不自私、不自利,自己不要享受,奉獻給一切眾生,就是回向眾生。

  我們今天有沒有做?我們有能力,有沒有將自己的能力無條件的奉獻給社會大眾?不計較報酬,不計較名利,認真努力的去做。我有財富,能不能將這個財富拿出來,做利益眾生的事業?今天說慈善事業,其實慈善範圍包得非常非常的廣泛,而不求名聞利養,不求任何報酬,這才叫迴向發願心,這才叫大慈悲心。我們真正能照這樣做,那就叫你持大慈悲戒,這一條你真做到了,這是菩薩戒裡頭的第一條。換句話說,菩薩戒裡面的根本戒,沒有大慈悲心,那你就不是菩薩了,你叫什麼菩薩?所以阿羅漢、辟支佛不叫菩薩,為什麼呢?他不能把大慈悲擺在第一,他那個慈悲擺在後面,不是擺在第一,把大慈悲擺在第一,這就是菩薩。

  諸位再翻開這個註解裡面,我們看看清涼大師於梵行品經文匯通起來,看這個意思。

  【一大悲戒,即彼二十無恚梵行。】

  你看看在十迴向裡面,這一條不是列在第一,是列在最後,二十條列在最後一條,顯示前面著重自利,著重自行,這個地方著重在化他,著重在行菩薩道,要把它放在第一。

  【恚是悲障】

  恚是瞋恚,人有瞋恚、人有嫉妒、人有驕慢,大慈悲心就生不起來。所以說無恚,那麼這些煩惱統統都沒有了,障沒有了。所以,

  【有悲故無。】

  慈悲心生起來了,瞋恚、嫉妒、驕慢沒有了。往後這個註解,都是跟十迴向品裡面,這二十種梵行合起來看,我們看這一條就行了。後面諸位自己看就可以了,不必一條一條來對照。這是先說明大慈悲戒的重要,大慈悲心的重要。那麼也有同修來跟我說,說得都很坦誠,「法師,我這個慈悲心就是發不起來」,他也很苦惱,很想發慈悲心,發不出來。為什麼發不出來呢?你要看看梵行品裡面,你就曉得了。你就曉得,你的菩提心有障礙,大慈悲心有障礙,這個障礙—瞋恚,你一定是瞋恚重。稍稍不如意,心裡就不高興,所以障礙你的大慈悲心。怎麼樣去對治呢?對治的方法,六波羅蜜裡頭有,你要修忍辱波羅蜜。在一切境界裡,尤其是逆境,你要能夠忍受的了,不要讓煩惱發作,煩惱才動,念頭才起,阿彌陀佛,把這個念頭壓下去,你用這種方法。久而久之,你這個功夫得力,你的障礙力量就弱了,慈悲心就容易發起來了,所以忍辱度瞋恚。

  實在說,六波羅蜜都是破除我們三菩提心障礙的,就是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。所以它底下一句「波羅蜜戒」,這說得很有意思!波羅蜜是梵語,古時候譯經大師將這句從字面上,翻成中文的意思叫彼岸到,要順著中國的文法,中國人叫到彼岸,印度人叫彼岸到,他跟我們講話這個語氣不一樣,到彼岸。所以波羅蜜在印度是一個很普通的話,凡是事情做得很好的,都叫波羅蜜,所以這個意思很廣。譬如說你會燒菜,你燒菜功夫很好,別人都比不上,波羅蜜有中國人所講的到家了,有這個味道,你這個功夫到家了,在印度古印度人講就叫波羅蜜。無論做什麼事情,你做得很特出、很傑出,都稱作波羅蜜。

  那麼佛也就用這個名稱,給菩薩定了六個修行綱領,這六個修行綱領,佛都希望菩薩們都要把它做到到家,所以它叫做六波羅蜜,到家就起作用了。布施波羅蜜,布施對什麼呢?慳貪—這大煩惱。慳是吝嗇,自己有的,不肯布施給別人,不肯幫助人。有財富,財富自己要享受不幫助人;能力,能力也要自己受用,不肯幫助人;智慧,也不肯幫助人。現在不是全世界都講智慧財產權,那就是不肯幫助人!寫出來很好的書,確確實實對人有很多好處、有很多貢獻的,後頭版權所有、翻印必究,不肯幫助人。你要買他的書,花錢向他買,這個就是不肯布施,慳貪!慳是吝嗇,貪是貪而無厭,這是大煩惱,所以擺在第一條。用什麼呢?用布施。布施做到究竟圓滿了,那個標準在那裡呢?慳吝心沒有了,貪欲的念頭沒有了,這個布施功夫做到家了,稱作布施波羅蜜。

  我們現在有很多同修受了菩薩戒,也修六度;實在講,他是修六,後頭沒有度,度是波羅蜜,他沒有。他修布施,沒有布施波羅蜜,波羅蜜沒有。他為什麼布施呢?貪心布施。聽說布施會得到很好的果報,在佛門裡布施一塊錢,將來會得一萬塊,一本萬利,這個生意好做!他為什麼修這個?是為了貪財修財布施,為了貪圖聰明修法布施,為了貪圖健康長壽修無畏布施。換句話說,他都是從貪心出發的,他不是斷貪心。你看跟佛教戒完全相反,所以只是修布施沒有波羅蜜。我們要懂得佛的意思,佛是用這六種,是個手段,是個方法,一定要達到它的目標。布施是破慳貪的;持戒是破惡業的,從你內心,你的思想、見解、言語、造作,喜歡造惡,持戒是破惡見的,破惡業。持戒能夠把惡業破除了,不再造惡了,持戒波羅蜜,持戒的功夫圓滿。忍辱是度瞋恚的,精進是度懈怠的,禪定是度散亂的,般若是度愚癡的。下面講的六大弊病,佛用這六種方法來對治,稱之為六波羅蜜。

  那麼在《華嚴》,《華嚴》用十代表圓滿,講十波羅蜜。十波羅蜜從那裡來的呢?後面這四種是從般若裡頭展開出來的。由此可知,十波羅蜜跟六波羅蜜內容完全相同,並不是說十波羅蜜多,多四條;六波蜜少,少四條,沒有這個意思。般若波羅蜜再展開,有願、力、智、方便。願、力、智、方便,我們一般講權智,般若波羅蜜叫實智,實智叫根本智;後面這四條叫後得智。如果我們講六度,就統統在一起,就不分了,都合在一起;講十波羅蜜,特別講得詳細,把它分開來說。

  行菩薩道的人要用這六大綱領,每一天檢點自己有沒有這些過失,我依照這個方法修學,有沒有效果?這個才叫具足受持波羅蜜戒,你把六度、十度真的去做!這六條是菩薩行,從初發心的菩薩,一直到等覺菩薩,他們生活行為決定遵守這六條,決定不會違犯。菩薩的位次越高,這六條的意思越深越廣。所以從淺顯下手,逐漸逐漸的把這個層次擴大,深廣處去修學。成了佛之後,給諸位說,還離不開這六度;證到佛果了,再倒駕慈航普度眾生,像普賢十大願王,普賢十大願王還是六波羅蜜,諸位仔細觀察—沒有兩樣,就是六波羅蜜。但是他跟菩薩不一樣,就是他是用清淨平等心修,那就變成如來果地上的六波羅蜜,那就是十大願王。所以經上講得很好,菩薩不修普賢行,不能圓成佛道。換句話說,菩薩要不能用清淨平等覺心來修六波羅蜜,就不能成佛,就是這個意思。普賢行就是清淨平等覺心修六波羅蜜,那就是如來果地上的行法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