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2O18年道德講堂光碟教學課程第四季開示  悟道法師主講  (第二集)  2018/11/26 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三重淨宗別院  檔名:WD32-023-0002

  我們剛才聽蔡老師講第十六集,我們學習十六集《群書治要》,在第二頁第六段,「孔子曰: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,小人以其所不能信人,故君子長人之才,小人抑人而取勝焉」,這是出自於《孔子家語》。

  剛才講到衛王,被外族的人侵略,把他殺死而且吃他的肉,吃到剩下一個肝。他的臣子把自己的肝剖出來,把衛王的肝放到他的身上,為了給衛王留全屍。蔡老師講,我們一般人聽到這個都會有一個疑問,真的嗎?有可能這樣做嗎?這個就是不信人,自己做不到,但是又不能相信別人能做到,那這個就是小人。君子就是看到自己做不到,別人做到了,對他很敬畏。這個事情其實古代有,現代還有。我們有位同修她有兩個兒子,她的大兒子肝壞掉了,他弟弟要捐肝給他,他哥哥原來不接受,後來一直溝通才接受了。所以現在在比對,把他的肝割一部分給他哥哥,讓他哥哥能夠繼續活下來。所以剛才講到這個肝,我就想到這個事情。有時候真的有一些事情我們做不到,不代表別人就做不到。所以就是這裡講的,我們應該要以君子之心來敬畏人,對能做到的人,我們對他心存尊敬畏懼,不應該去懷疑說可能嗎?會有這種人嗎?我們不要懷疑。古代的時候有,講古代沒看到,古代有這個公案,我們一定要把它拉到現代來對照,古代有,現在還有。所以這個我聽了就很有感受,因為前天她才跟我講的,這個很近的,印象深刻。

  我們學了這個《群書治要》,這裡講的都是唐朝時代的,不要說唐朝,就是民國以前很多時期都屬於太平盛世,也有很多時期都是亂世。過去的亂世,沒有我們今天這麼亂,我們查歷史沒有這麼亂的,亂到連自己祖宗都不認了,沒有。像以前改朝換代,殺來殺去,你看歷史就知道了,沒有現在這麼亂。所以在唐朝,那個時候叫貞觀之治,那個時代叫治世,叫做治世。治就是說他治理得很好,那整個社會風氣,大家都很守規矩,都守禮、守規矩,一點不亂。治,治世。後來也慢慢變了,就不完全像治世那麼好,變得比較差一點了,到我們現在是亂世。我們學習這個也要懂,所以我就特別跟大家講。

  在《菜根譚》有一句話講,「處治世宜方」,方就是方方正正的,一點不苟且,在治世大家都守規矩,你一個人不守規矩,那怎麼行?這個絲毫不能苟且的,這個是治世。唐朝貞觀之治,這個時候是治世,漢朝有文景之治,在清朝有康熙、雍正、乾隆,這三朝算是治世。處治世宜方,大家都是規規矩矩,你怎麼可以去破壞這種規矩,這是一定不可以的。這是處治世宜方,方方正正。「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」。處叔季之世就是沒有像治世大家那麼守規矩,但是規矩還是有。在這樣的一個時代,有時候要方,有時候要圓。「處亂世當圓」,就是說有方,有方圓並用,有圓,統統有,看在什麼地方、怎麼用,什麼樣的情況、什麼樣的環境要圓,這樣才能行得通。就好像講世間法,治世、叔季之世、亂世。

  以佛法的法運來對照,治世就是正法時期,大家都守戒律,你只要持戒,就證阿羅漢果了。佛法傳了一千年到了像法,像法就相似了,很相似正法時期。但是已經有改變,這個時候完全只靠戒律,證果就達不到了,證果的人少了,得禪定的人多了。所以這個時候,持戒修定,加修這些止觀,自己修定。在正法時期,持戒,你二百五十條戒持得清淨,自然就證果了。到了我們現在末法了,進入二千年以後,進入末法時期,戒律也不行,禪定也得不到定,只有淨土才能成就。所以這個世間法對照佛法,這個來比對也是有相通的地方。因此我們現在是什麼時代,你要認識清楚。

  所以聽課,我怕大家把它聽死了,剛才蔡老師講不能講人情,不能講人情,行嗎?我問你,這個是他七年前講的。蔡老師現在出家了,是成德法師,現在愈來愈提升了。早年在二OO四年講的,跟七年前講的差別很大,現在當然又更不一樣。所以不能聽死了,你該方的時候要方,有時候你要方圓並用,有時候你要圓,你要看是什麼人、什麼環境、什麼對象、什麼地區。雪廬老人(李炳南老居士)講,一部《四庫全書》講的就是世故人情,怎麼可以說不講人情?你能離開人情嗎?不然你試看看,可以試一下,看你行得通,行不通?行得通,那表示可以,就繼續這麼做。如果行不通,那恐怕要聽聽雪廬老人講的。禮就是講世故人情,那什麼叫禮?禮,它就是有規矩在,順乎人心,順乎人情。這個順乎人心,順乎人情,它不是順人的私心,而是順一個公理。所謂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順一個公理。你自私,你有私心,那你看到別人有私心,你接不接受?如果你能接受,那當然也可以。如果不能接受,就說明什麼?這個是不對的。別人這樣做,不對,我們這樣做也不對,是不是?就是要有個公理,要公正。不能說別人不可以這樣,我就可以這樣,那就沒有理了。這個叫做世故人情,這個叫人情。

  比如說你看到別人貪,不行。那我貪可以嗎?我貪可以,他不可以,這樣合理嗎?不合理,對不對?這個誰都不能接受。這個當中就是一個公理,他答案就出來了。所以這個公理就是大家要去遵守的,你不可以,當然我也不可以這樣,那個叫禮,這個叫世故人情。禮的精神就是自卑而尊人,這個方面學問很大,大家要虛心來學習。所以「恭而無禮則勞,慎而無禮則葸」,都要有個禮去節制。恭敬,你沒有禮去節制,他就很疲勞;謹慎沒有禮去節制,那就很不自在,不曉得該做還是不該做?做也不對,不做也不對,要禮去節制,這個非常重要!所以我們學這個,要懂得去圓融,我怕你們把話聽死了,等一下又天下大亂。

  好,我們現在是午齋時間,祝大家禪悅為食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