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四十華嚴寂靜夜神章  (第十一集)  1983  檔名:12-007-0011

  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:

  【善男子。我以如是無量法施攝諸眾生。種種方便教化調伏。令離惡道。受人天樂。脫三界縛。住一切智。】

  從這個地方看起。這段經文,這是要講到,菩薩前面所說的,教化眾生他的成績,我們今天講成績,也就是所謂的功德利益。在經文裡面很顯然這個句子上,一開端有『善男子』,凡是有這種字樣就是另一個段落。『我以如是無量法施』,這是總結前面這一大段經文裡面所說的,全都是說的法布施。『攝諸眾生』,「攝」是攝受,菩薩的法施,確確實實有非常深廣攝受的功能,除非是他不願意接受,如果他願意接受,佛法是愈深入會覺得愈有濃厚的興趣,到後來必然是欲罷不能,這就是他攝受的功能。愈讀愈想讀,好的文章也有這個力量,但是力量總不如佛法來得這麼樣的深厚,來得這麼樣的廣大。如果我們讀經文或者聽經,聽了幾次不感興趣;讀,讀厭了,那是沒有嘗到味道。即使是讀或者聽不如法;換句話,沒有看到裡面真正的東西。看到了真東西,你才曉得法味,是世出世間一切味道,都不能夠相提並論的。這是入門嘗到味道之後,才能體會到,而且這個法味沒有止境的。即使是同樣一部經,我們來都從頭去看,可以說遍遍味道不相同,真是法味無有窮盡。

  因此,古來大德弘揚經教,都是著重在一門深入。我們當初學佛的時候會起個妄想,這一部經從頭到尾聽過一遍,第二遍還聽它幹什麼,就用不著了。像清涼大師當年講《華嚴經》,他老人家講了五十遍。《華嚴》以我們以往的經驗來看,這一部經從頭到尾講下來,大概需要三千個小時,這部經才能講圓滿。一天要講八個小時,恰恰是一年,一年講一遍,清涼大師活一百多歲,他講了五十遍,他活一百多歲。如果像我們現前一般這個講法,一生當中難得講一部。像台中李老師一個星期講一次,一次他還有翻譯,他那個講堂聽眾大概有四百人的樣子,大多數是本省同胞,需要翻譯。翻譯去了一個鐘點,實際上一個星期講一個小時,一年大概講四十三個星期到四十五個星期,就是四十三個小時或四十五個小時,他這部經大概總要講五十年才能夠圓滿。壽命短的還沒法子,這是實實在在的。所以這個大經過去都是在寺院裡面講。聽經從前人有福報,前面跟諸位說過,寺院可以掛單,居士也可以掛單。譬如說法師在那裡講《華嚴經》,一天講八個小時,像學校上課一樣,一年講圓滿,你可以在那裡掛單,在那裡住一年把這個經從頭到尾聽圓滿,這一遍聽了沒有悟處,再聽一遍,聽熟了就開悟,熟了就開悟,所以經一定要一門深入。

  大經的註解《八十華嚴疏鈔》,濟南路華嚴蓮社南老過去提倡印這本書,他們好像印過好幾版,諸位如果要研究可以到華嚴蓮社去聽。《四十華嚴》的註解,我們這上面擺的統統是,我們這裡可以贈送,諸位如果要的話可以贈送,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本子的註解。我們因為是用聖經紙印的很薄,如果像這個紙印的,大概分量比這個還多,可以贈送給諸位做參考。經教一定要一門深入,所以以往在大陸,每個道場幾乎它都標榜一部經,這部經是它道場主修的經典、依靠的經典,它這個道場有它主修的法門,就等於專科大學一樣,他能成就。他不是搞得很多,搞得很多的時候,我們一般講貪多嚼不爛,反而沒有成就。我在台灣這麼多年,過去參觀過很多的佛學院,也教過一些佛學院,到後來恍然大悟之後,覺得過去實在對不起學生。佛學院就跟一般學校一樣,每個學期排上十幾二十門課程,請十幾二十個老師來教,四年畢業學生是一無所得,得到的就是一點佛學常識皮毛,樣樣都懂一點,樣樣都不通。不但在教理上不通,而且在知見上亂了,這個老師指你這個門好、那個路好;這個老師這不行,那邊那個路好。聽多了無所適從,不曉得走哪一條路好,毛病在此地。

  所以說古來的寺院叢林,它們提倡一個法門,很有道理。我們看《高僧傳》、看《居士傳》,人家在短短的三、五年就有成就了,十年、八年就大徹大悟了。他為什麼?現在我們才明瞭,他一門深入。你想,如果我們是要遇到清涼這個道場,他老人家《華嚴經》一遍一遍的講,一遍、二遍入不進去不怕,十遍、八遍決定有個入處。他熟了,他整個精神貫注在一門上,一門通了門門都通,正所謂是一經通一切經通。所以學佛有捷徑,這裡頭有門道,你要把它找到。經是佛說的,佛說得太深了,我們無法體會,註解等於說是古大德他來給我們做導遊,他幫助我們深入,給我們解決了許多困難。因此經與註都要專,一切經裡面選一種,古大德這個註疏裡頭選一家,這也就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,所謂的師承。我們《華嚴經》跟誰學的?今天我們這個《華嚴經》是跟清涼大師學的,我們用的註解清涼大師的,我們是清涼的學生,要有這個共同的認識。

  諸佛菩薩開無量法門,是要契合各種不同眾生的根性。像大陸上寺院叢林那麼多,每個叢林它有它的特色,五台山標榜的是《華嚴》,華嚴專科大學;浙江天台山標榜的是《法華》,是法華專科大學;窺基法師在慈恩寺,標榜的是《唯識》,是法相大學,它都是專科;道宣律師在終南山開律宗大學,統統是專科。不像我們現在的佛學院。所以我那個時候就想,如果我們佛學院四年想一樣東西,這個學生一定有成就。他整個四年精神貫注在一樣,這一樣東西能夠通,一定有很好的成績拿出來。四年要學十樣,一樣東西只學個幾個月,功夫力量都不夠,這個法門他沒有辦法入進去,時間太少了。

  所以這幾年來,我把一切這些大經大論,雖然很喜愛的,也忍痛的把它放下,走一門;再要不放下,對我自己來說,那就沒有成就的希望了。所以一覺悟趕緊回頭,我們一個道場崇尚一部經。而且我們這個道場就是講的《四十華嚴》,講完了從頭再來,周而復始。我們景美圖書館專講《彌陀經》,也是一部講完了從頭再來。有許多同修來要求,就是上一次跟諸位提到的,要求我講《通贊疏》,這兩天想想還是不對,人情還是不能為它所轉,所謂人情所轉,自己的原則就要破壞了。《通贊疏》一講,至少要耽誤一年的時間,如果對於研究教的人來講有些幫助。我們一心一意想念佛求生西方,了生死出三界,還是蓮池大師《疏鈔》好,說明一門深入。

  菩薩開無量法門,是接引無量不同根性的眾生,所以古人常講緣分在某個地方,那就是什麼?跟某一個地方的宗旨志同道合,他就有緣分。諸位看《高僧傳》、看禪宗語錄,常常看到祖師告訴學人,你的緣分不在我這裡,在某某地方。他到那裡去沒多久,果然他就有成就,那什麼原因?當然祖師接眾的時候,不會就說那麼兩句話,總是問得很多,知道他的興趣、他的根性,再給他推薦。祖師絕對不會說,我這個道場就好了,到我這來就行了,何必到別人那裡去?絕對不拉信徒,而且是大慈大悲成就眾生。你在我這個地方不符合我的宗旨,我這裡講《華嚴》,你要學《法華》,我總不能為你再去開個《法華》課程,哪個地方講《法華經》推薦你,你的因緣在那裡,到那裡去。這是真正慈悲,用意都是成就人,絕不阻礙人,絕不給他做障礙。

  我們在前面所看到的,菩薩為我們所說四十多個法門。如果加上世界悉檀、對治悉檀裡面所講的,差不多是有六、七十門樣子。這些所講的統統是原理、原則,可以應用在任何一個法門上,這是我們應當要深思的。這就底下講,『種種方便教化調伏』,「種種方便」,拿現在來講,就是教學的方式、教學的方法。教學的方式,在古人講教儀,你看天台宗教儀有四教,教法也有四教,所以稱之為天台的八教。「教化調伏」,這是講成就,調是講的調心,伏是降伏煩惱,這就是教學的成就。如果佛菩薩善巧方便為我們說一切法,我們沒有能夠做到調心,降伏煩惱;換句話說,我們雖然聽了不能夠拿出成果來。也就是說,我們在生活品質上並沒有提升,還是老樣子,這就是修學沒成就的。如果有成就必定是每天境界都不相同,這就是修學進步的現象。境界往上提升,就法喜充滿,真正達到佛法所說離苦得樂,破迷開悟的效果。底下兩句,『令離惡道,受人天樂』,這就是結果,教化調伏是因,有因有果。『脫三界縛』,「縛」是煩惱,縛是比喻纏縛,佛法叫解脫。『住一切智』,此地的「一切智」就是一切種智,因為它在文字上都是四個字一句,所以一切智,就是如來果地上的一切種智。

  【我時便得廣大歡喜法光明海。速疾愛樂。甚深圓滿。其心怡暢。安隱適悅。】

  這是說明,菩薩自己在教化眾生,看到有這麼樣殊勝的成果當然歡喜,這是菩薩度化眾生,可以說最大的安慰。經文到這個地方,將所做的事業答覆完了,當然所做的事業是無量無邊的,不過是舉幾個例子來說的,但這個例子也舉了不少。底下一段經文,這是再答覆善財童子,這四個問題裡面的,「作何觀察」,給我們答覆這個問題,就答覆第四個疑問。這是前面都跟諸位介紹過,善財童子所問的順序,跟菩薩所答的順序不一樣,用意前面都講過。請看經文:

  【復次。善男子。】

  我們看經文,有『復次』,這是一個大的段落開始。

  【我常觀察一切菩薩道場眾海。修種種願行。現種種淨身。有種種常光。放種種光明。以種種方便。入一切智門。入種種三昧。】

  底下一共有三十三句,這個三十三句是說的觀菩薩境界,在觀菩薩境界裡面,對我們平時的修學有很大的作用。我們今天一般所謂是人生觀、宇宙觀,這是哲學的名詞,雖然學術裡面在不斷的研究討論,實際上都沒有結果。一直到今天,東西方的哲學家沒有定論,所說的種種理論,並不能叫大多數人,都能夠心悅誠服的去接受,這是為什麼原因?世間這些學問家,包括的這些宗教家,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並沒搞清楚,都是在那摸索。佛門有個比喻說「瞎子摸象」,他說的有沒有道理?有道理,雖有道理,它不完整。像瞎子摸象,摸到象的大腿,象像個柱子,是有點像柱子。摸到肚皮上,象像個牆壁,是像個牆壁,都不能得到一個完整的概念。唯有佛法證入的是究竟,它不是摸索,所以佛菩薩給我們講的,全是他的現量境界。不是理想,不是推想的,是他真正見到的諸法實相,為我們說出來親證的境界。由此可知,我們對諸佛菩薩的觀察,那就是幫助我們提升觀察諸法實相。我們不曉得怎麼觀察法?你用這個方法漸漸用熟、用會了,自自然然就契入,會把你對於人生宇宙的觀念統統改變過來。我們過去的觀念都是錯誤的觀念,把錯誤的觀念修成正確的觀念,那叫正知正見,大經裡面講的「入佛知見」,意思就在此地。

  善財童子提出這個問題,可見這個問題重要,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,此地菩薩教給我們如何去觀察。『觀察』兩個字要注意,「觀」是觀照,「察」是覺察,觀照是根本智,諸位一定要曉得,觀照那個心它是不起心動念,像鏡子一樣照外面的境界,他是不用心意識的。如果用心意識就不叫觀照,用心意識那叫打妄想,那不叫觀照,禪家提倡參禪離心意識參。教下也不例外,教下要不離心意識,不能夠大開圓解,這是一定的道理;禪宗要不離心意識,決定不可能大徹大悟;念佛人要不離心意識,不能得理一心不亂。不過他不要緊,縱然不得理一心,得個事一心、功夫成片也可以往生;換句話說,不礙他往生。可是要想把你往生品位提升到實報莊嚴土,你還是要離心意識。由此可知,在理上來講,宗門、教下、淨土無二無別,沒有兩樣。事上來講淨土的確佔了大便宜,這就是說的帶業往生,不必斷惑他能生凡聖同居土。而凡聖同居土的殊勝,真正是不可思議,這個將來都留在《彌陀經疏鈔》裡頭,詳細來討論。

 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練、要學,學什麼?學盡可能的少用心意識,逐漸逐漸把這個距離拉近,這就是好現象。為什麼不能用?因為心意識是有為法。諸位讀《百法》就曉得,心是阿賴耶識,意是末那,識是第六意識,心法、心所法、色法、不相應行法,統統屬於有為法。有為法佛在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很好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。所以有為法不是真的,有為法是依他起性;那個不相應行法是遍計所執性,更假。離開了心意識,跟諸位說那就是圓成實性。所以交光大師在《楞嚴正脈》教給我們,「捨識用根」,所謂捨識就是捨心意識,用六根的根性,因為六根的根性是圓成實性。怎麼個捨法?這很難,不是說說就能做到的。我們首先要明白它的作用,心意識是作用,先從作用上離開它,這就是開始學轉識。心是落印象,阿賴耶識落謝種子,這條相當不容易,我們今天眼見色、耳聞聲都會落印象,希望這個印象不要落得太深,愈淡薄愈好。要想真不落,不是我們做得到的,希望不要印象太深。

  第七識的作用是執著,第六識的作用是分別,我們曉得它的作用就有辦法。我們平常在生活裡面,從早到晚待人接物盡量少用分別心、少用執著心,不要落很深的印象就好。印象是妄想,分別、執著、妄想要一天比一天淡薄,一天比一天少,你的智慧自然就增長,你的定功也就現前,要這樣修法叫觀。是要離心意識,這是觀,觀照,所以它是依智慧,不是依感情的。《心經》裡頭說得最好,「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」。唯有觀照才能夠看得破,能看破才能夠放得下,放下是禪定,看破是智慧,禪定與智慧是互為體用,相輔相成,不做這個功夫就入不了菩薩的境界。察是什麼?明察秋毫,沒有一樁事情不知道的,後得智;觀照是根本智,般若無知,心地清淨像一面鏡子一樣一塵不染。察是什麼?後得智,沒有一樣不知道。

  《般若經》說得好,「般若無知」,無知是照,有知決定不能照,無知才能照;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,無所不知是察,後得智。像鏡子裡面,鏡子本身乾乾淨淨,一塵不染,這是照。裡面的影像清清楚楚,一樣都不漏,照在裡頭一個也不漏,那就是察,那就是後得智。這兩個字是這一大段經文關鍵的所在,你這兩個字要搞不清楚,底下念念就沒意思;這兩個字要搞清楚了,下面就有味道。都是告訴我們,在平常待人接物一天到晚、一年到頭,你如何去用心才能夠契入諸佛菩薩的境界。入佛菩薩的境界;換句話說,把我們自己的境界提升了。今天社會上時髦的名詞,是將我們生活的品質提升,世間人講生活品質是有名無實,《華嚴經》講生活品質是道道地地的,一點都不假的。將我們從凡夫的品質提升到諸佛菩薩的品質,這是真的,一點不假。

  下面三十三句也是略舉幾條,我們讀了之後要曉得舉一反三,聞一知十,古人所講「一聞千悟」,就能把這些理論,把境界跟我們自己實際的生活融成了一體,這才是真正得受用。第一句說『一切菩薩道場眾海』,「海」這個字是比喻,形容其廣大,我們這個經已經讀了一半多,無處不是。你看,五十三參都是法身大士,他們所示現的在這個社會裡面各行各業,菩薩道場真廣大。菩薩一定要懂得它的名義,「菩薩」是梵語,它的意思是覺悟的有情眾生,覺而不迷。誰覺?如果你真正用般若智照,沒有一個不覺的。正如同佛在本經裡面,所說的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如果你用般若一觀照,一切眾生本來是菩薩,哪一個不是菩薩!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,這個境界你達不到。這個境界是什麼?要在如來果地上才能看到。但是看到一切有情眾生皆是菩薩,你有能力觀察得到。所以凡夫,是迷惑顛倒的菩薩。

  我們試問一問,我們現在是凡夫地位,我們有沒有用六根根性?如果不用六根根性,以眼來說,如果不用見性,你能看到外面境界嗎?從你用見性上來說,你不是菩薩是什麼!從你用聞性上來說,你不是菩薩是什麼!古大德悟了之後,所謂是六根門頭放光動地。不是說他自己,這是境界的轉變,你自己是菩薩,你才見到大地眾生個個是菩薩;你成了佛,見大地眾生人人都成佛;你是凡夫,看到諸佛菩薩他也是凡夫,所以境隨心轉。境界不實,不是實法,是隨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,這是兩層意思。所現的十法界依正莊嚴,是真如本性,這裡面種種變化、因因果果是唯識,唯識所變。唯心所現,心能現,識能變,你就曉得什麼重要?能現能變的重要,所變所現的不重要。這個時候你才真正的入了「菩薩道場眾海」,就像善財童子出來參學一樣,五十三參,五十三參就代表我們整個社會各行各業,形形色色,沒有一處不是菩薩境界。

  所以參學,特別是出家,在家也一樣,在家也要參學,參學實在講不分在家、出家,到什麼時候才有資格?像善財一樣,根本智得到之後,才有資格參學。要是我們念佛道場來說,要證得理一心不亂以後才有資格參學,事一心都不行。事一心得定,念佛三昧成就了,智慧還沒現前。所以,參學是初住菩薩以後的事情;換句話說,在初住之前都要依止道場,要依止善知識不能離開。好像學校學生一樣他沒畢業,他要依靠學校,畢業就到社會上去。佛門裡頭的畢業就是圓教初住,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這叫畢業了。無明沒有破之前不算畢業,沒有資格參學。破了無明之後,那個時候叫同生性,佛學名詞上跟諸佛如來同一個性,怎麼同一個性?同用真心,不用妄心,同真心。

  我們凡夫是從真心現前的時候,變現一個妄心,那個有為法從哪裡起來?還不是從真如本性起來的嗎?迷失了真如,這才變現出心意識。所以了義經上常講,「一念不覺而有無明」,無明還在三細之心,「無明不覺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」。這個說得多清楚!一定要明白這個事實的真相。所以無明、三細、六粗,都是自己真如本性迷了之後,現的這個境界。雖然迷但是並沒有離開真,離開了真就沒有迷,所以說迷悟不二。因為理上講迷悟不二,所以事上講生佛不二,眾生與佛沒有兩樣。理上沒有兩樣,事上哪有兩樣?所以這個大經才講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,就是這麼個道理。

  由此可知,「觀察一切菩薩道場眾海」,是從你心地上用功夫。換句話說,今天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,都叫做觀察,善境界是菩薩示現的,叫我們要學習的;逆境界也是菩薩示現的,叫我們要戒勉的。這樣一來,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個不是善知識,沒有一個不是佛菩薩。你說佛菩薩沒有遇到,我是天天遇到,一天不知道遇到多少佛菩薩,我就想不透,你們為什麼一個都遇不到,我說的話是真的,不是假的,一點都不假!他明明是一天到晚都用六根根性,都放光動地,不是菩薩是什麼?他變現的那一套是給我受用的,不是他受用,處處來啟發我、處處來提示我,我怎麼會不進步?我怎麼會退轉?沒到西方極樂世界,已經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,你會不會觀察?我跟大家說的,句句都是真實話。如果你要是會這樣用心,你一天到晚就法喜充滿,順境裡頭歡喜,逆境裡頭還歡喜,為什麼?一切境界裡面沒有分別、執著、妄想,在一切境界裡歷事鍊心,你的心愈練愈清淨,你的智慧愈練愈光明,這叫修行。

  第一句跟前面所講的例子都一樣,總說,所以說第一句非常重要。下面別說,這舉幾個差別的例子,教給你如何去觀察法。『修種種願行』,在修行裡面第一樁事情,是要發願。這個事情不但在學佛,就是世間法裡面,我們一般講人要立志,人在一生當中如果沒有志向,就好像在大海裡頭沒有方向,沒有目標,那就很苦了。他有志向就是有一個方向,有一個目標,他一生有個奮鬥努力的方向,他決定成功,他在人生當中他有樂趣。最怕的是沒有志向,糊裡糊塗過一輩子,所謂是醉生夢死。這在佛法裡面講是屬於愚痴,果報多半都在畜生,都在三途。所以學佛首先要立願,願要大,所以菩薩有願,菩薩沒有心,有心就變成攀緣了,願要普度眾生,他有沒有度眾生的心?沒有,他有這個願。度眾生隨緣,決定不攀緣,眾生機緣成熟了,剛剛好遇到,他要盡心盡力去做;沒有這個機緣他在那裡如如不動。只要願行真,度眾生圓滿功德,不度眾生的時候還是圓滿功德,這個道理懂嗎?不度眾生,機緣沒成熟,不是他不度,緣不成熟。所以他是念念都是圓滿功德,他怎麼不歡喜!

  所以我們看善財童子發的願,就是給我們做參考,給我們做榜樣,願一定要成就無上菩提,我們一定要取無上正等正覺。四弘誓願是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大願的總綱領,觀音菩薩十二願,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都出不了這四大類,第一願度眾生,後面的三願都是為了要完成第一願。我要度一切眾生,看到眾生苦,看到眾生迷惑顛倒造種種罪業,你要想度脫他,首先你自己要斷煩惱。斷煩惱要拿現在的話來說,品德的修養,你自己沒有高尚的品德,你不能度人。斷煩惱是德育,修學無量的法門是智慧,你有道德,沒有智慧、沒有能力還是不能度人。所以學法門,是為眾生學的;斷煩惱,是為眾生而斷的,不為自己;成佛道,不成佛道,不能夠圓滿度一切眾生。因為你度眾生,你只能度程度比你低的,比你高的你度不了他,成了佛連等覺菩薩也在你教化之內,這個教化才算圓滿,要發這樣的願,這個願不可思議。

  如果為自己發願,跟諸位說,很容易懈怠,反正是為我自己,我自己爬不到那麼高的時候,矮一點也沒關係,自己可以原諒自己;現在不是為自己,是為眾生這個意義不相同。我自己學佛學不成,來生不墮三惡道就好了,對自己講的時候能過得去,能夠保住人身能過得去,不想再精進。如果看到廣大眾生,我可以保得住來生能得人身,不墮三惡道,他們行嗎?為了他們不精進怎麼得了?願異道行,你的願愈大,一定是精進不懈,永無退轉。為什麼?願在那個地方領導著你、鼓勵你,你要去做。這個事情不是為個人,不是為一家,是為十方三世一切苦難的眾生,我們才發願修學。諸位是真正發願,必定得到諸佛菩薩護念、諸佛菩薩加持。所以在總綱底下,第一條就列出這個願行。『現種種淨身』,種種是多,以本經這個例子,本經我們看到五十三位善知識,除善財不算,這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種種,他們以種種不同的身分、各行各業,無有一位不清淨,無有一行業不清淨,全是菩薩,無有一法不清淨,這是「現種種淨身」。心清淨,身就清淨,身心清淨,境界就清淨,世界就清淨。淨是從定得到,是從一心得到,是從離開煩惱而得到,破煩惱障,心就清淨。

  『有種種常光,放種種光明』,這兩種是智慧,煩惱障破了,所知障還要破掉,為什麼?不破所知障,智慧不能現前。所知障、煩惱障都沒破,他有聰明才智,跟諸位說,就是佛門裡面常講的叫世智辯聰,不是真智慧,世智辯聰!真正智慧是要破所知障之後現前,這是真智慧。「常光」,我們常常在經典裡面讀到,或者在佛的變相圖當中看到,佛身上有光明圓光,像我們畫的佛像,後面畫個圓光,這就是「常光」。如果以我們人來說,就是我們所講的光彩,一個人的精神、容貌、智慧,也都透露在他的面孔當中,一看就曉得這個人很聰明、很有智慧就是放光,這常光。放光是利益眾生的,講經說法是放光,舉止動態是放光,凡是能夠啟發人,令人覺悟的都叫放光。所以佛說法演說,演是表演,一舉一動都含有很深的意思在,我們見到要細心去體會,這就是常光。經論上念到的佛放光明,每個部位上放光,代表某種特殊的意義,這在此地也不必多說。

  『以種種方便入一切智門』,「方便」就是講方法,佛法裡常講八萬四千法門,這都是方便。又說無量法門,四弘誓願說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這些就是此地所講的「以種種方便」。「入一切智門」,就是入如來果海裡面的一切種智,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。這個意思諸位要是明白,你就曉得法門平等,無二無別,如果說這個法門好,那個法門不好,你是門外漢,你沒有入門。如果你這個知見永遠存在,你這種分別執著存在,八萬四千法門,任何一個法門都沒有你的分。你說為什麼?這種分別執著就是煩惱障、所知障,障礙你自己的悟門,你不能進去。諸位讀《楞嚴經》,你看《楞嚴經》裡面二十五位菩薩,個個都說第一,沒說第二的,那不就是證明平等平等嗎?楞嚴會上是把無量無邊的法門,歸納為二十五類,因為一切法門,都離不開這些大類,不是屬於六根,就屬於六識、六塵、七大,包括盡了。你還說哪個法門能超出這二十五類之外,沒有了。所以二十五類,就包括了無量無邊的法門,門門第一,沒有第二。因為門門都能叫你成無上道,所以學東西學一門就可以了。

  人人都讚歎他自己那個法門,絕沒有毀謗別人的法門。你們在一切經裡頭去看去,我們五十三參也是如此,每位善知識讚歎他自己這個法門,更特別推崇別人的法門。我們要從這些地方去體會,你的心才得清淨。看這個不順眼、看那個也不如意,自己馬上要覺悟,自己的煩惱起來,自己的障礙現行。外面的境界不是真實的,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所以外面的境界是平等的,它都是虛妄,虛妄等於虛妄,哪有高下好醜?沒有。高下好醜都是煩惱心所變現的,所以一有這種意念起來的時候,自己馬上要警覺,要回頭,回頭是岸;如果不回頭,愈迷愈深,去一切智門是愈來愈遠。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曉得,對自己所修的法門歡喜讚歎,還得要謙虛,對別人的法門要尊重。如果說那個法門是虛妄的,是不正確的,加以詆毀,試問問那個法門是不是佛說的?如果是佛說的,你是不是叫謗佛、謗法?這個罪業阿鼻地獄的果報,這就是大錯特錯。所以一個明達佛理的人,絕不會犯這樣的過失,絕不會有這種不正確的知見。所以在這一句裡面它的意義就含得非常之深,說明無量法門是門門平等,因為門門都是入一切智門。

  『入種種三昧』,三昧是正受,正常的享受,種種是境界,我們六根所對的六塵境界,無量無邊。六根捨盡的時候,起分別、執著、妄想這個受用就不正常,起苦樂憂喜捨的感受這都是不正常的。因為真性裡面沒有苦樂憂喜捨,苦樂憂喜捨不但真性裡頭沒有,八識裡頭也沒有,從哪裡來的?是與八識相應心所來的。你說我們這個眾生,佛說可憐憫者,真可憐,真如本性是自己、是本人做不了主,八識當了家,妄心當了家,自己做不了主。譬如說我僱了個傭人,傭人他當家,他掌權,事事聽他的,把我擺在一邊冷落掉,你說可憐不可憐?再仔細一看,我那個傭人他也很可憐,他也僱的傭人,他那個傭人當家,心所它當家,我那個傭人原來也當不了家。五十一心所當家,五十一心所當家還罷了,再仔細一觀察,二十四個不相應還在當家,更糟糕了,真是可憐憫者。

  什麼叫正受?苦樂憂喜捨的受,統統都沒有,就叫正受。也許你會以為苦樂憂喜都沒有了,這個人生還有什麼意思,跟諸位說明,正受裡面的法喜,真樂!這是真樂。苦樂的樂是相對的,是假的,不是真實的,所以在佛法裡面叫做壞苦。我們世間人講的樂,佛法叫壞苦。離開苦樂憂喜捨,真樂,常樂我淨之樂,它是絕待的,不是相對的。流露出來的是大慈大悲,法喜充滿,大慈大悲我們世間人講博愛。這個博愛如果建立在清淨、平等心的基礎上,這個博愛就是佛門講的大慈大悲。所以他對於宇宙萬物,無有一法不愛護,這種愛心清淨不染,他不生煩惱;平等,他沒有差別。所謂是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這是正受,這是三昧的起用。不是沒有受,是真正有受。

  【現種種神變。出種種音聲海。具種種莊嚴身。】

  我們講前面這兩句好了,『神變』,是以種種不同的身分去利益眾生、去幫助眾生。像《普門品》裡面所說的,應以什麼樣身得度,菩薩就現什麼樣身,現身自在。在我們初學的時候,不過這個一定要得三昧才行;換句話說,你的心要得清淨才行,這是不能再降低的標準。假如心要不清淨,你這個隨類化身必定墮落,清淨心自己在眾生國土裡頭,腳跟站穩了。為什麼?不管什麼境界自己不墮落,不管什麼境界自己心地裡頭不沾染,四攝法裡頭才能夠修同事攝。如果心地不到真正的清淨,四攝法裡頭只可以布施、愛語、利行,不能同事。所以小乘戒、小乘修法的時候,四攝法只有前面三個,沒有最後一個,他決定不跟你同事。為什麼?就是自己定力不夠要防範墮落;到自己心真正清淨不染的時候,這時候可以。所以參學道理也在此地,參學是開放,到你明心見性,不但你定成就,理一心不亂,智慧也開,這個時候完全開放。智慧沒有開,定沒有成就,那是約束得非常的嚴謹,小乘教樣樣都要守規矩,都要受約束,樣樣都不能自由,都不能自在,這是一個修學的過程。

  像學校學生一樣,小學生、初中生約束得很嚴,高中生放寬一點,大學生更放寬一點,逐漸逐漸放寬,所以一定要受相當的約束。因此,大乘戒跟小乘戒,戒條是一樣,修法不一樣,精神不相同,小乘戒論事不論心,約束得緊緊;大乘戒論心不論事,所以大乘戒心地皆平。當年唐朝時候,終南山的道宣律祖他那個形式就是小乘,窺基大師他就是大乘,他們兩個形象給人家的觀察完全不相同,兩位都是戒律精嚴,都是人天尊敬的。所以『種種神變』,就是種種不同的身分來幫助一切眾生。『種種音聲』,這就是種種言詞,眾生喜歡聽什麼給他講什麼,佛無有定法可說。善於講經的,經本子也是無有定法可說,同樣一句經文,這麼說一個道理,那麼說還有道理,能夠適合一切眾生,適合各種不同的根性,叫他聽了都歡喜,都能得利益,所以經是活的,不是死的。經沒有說法,有無量無邊的講法,這是它的妙處,不能把它看作世間典籍來看。今天時間到了,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