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四十華嚴寂靜夜神章  (第八集)  1983  檔名:12-007-0008

  七百二十二面第四行,最下面一句開始:

  【若見眾生色相不具。我為說法。令得如來圓滿色身。】

  這個以下有十五句都是講的世界悉檀。這個四悉檀是菩薩事業的總綱領,換句話說,這個事業雖然是無量無邊,像我們這個社會上所謂是各行各業,菩薩用心跟凡夫用心不相同,五十三參就是代表各行各業。我們看每一位善友,無論是從事哪一種行業,以某一種身分,他自行化他一定與菩薩道、菩薩心相應的,這個裡面就具足這四悉檀的條件了,就是四種普遍的布施,悉檀是遍施的意思。向下十五句,所謂世界悉檀偏重在接引眾生,偏重在接引上,都是叫眾生生歡喜心。眾生都喜歡色相,所以佛與菩薩沒有一個不修相好光明。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,菩薩要成佛的時候,還要特別去修行一百劫,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特意去修。為什麼原因?為了接引眾生。我們也在經典裡面看到了不少的公案,有許多人發心的因緣就是看到佛的色相太好了,像阿難尊者在楞嚴會上,那就是非常顯明的一個例子。佛問他你當初為什麼發心?是我看到佛的相太好了,這個相絕不是父母所生的,一定是佛修得的。你看他發心原來沒有想修別的,只是想修相好光明,像佛一樣。可見得大家對色相的重視。

  我們在造像裡面也看到,凡是看到菩薩相都是非常圓滿,羅漢相就不一樣,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相,這就是說明菩薩重視修福,阿羅漢不重視。菩薩為什麼重視修福?為了度眾生,沒有福報不能接引眾生。這第一句就說到,如果『見到眾生色相不具』,「具」就是具足,不具足就是有欠缺,欠缺裡面往往他生起一種自卑感,或者從自卑感當中產生的傲慢,佛法裡稱之為卑慢,這些都是障礙、都是煩惱。所以佛一定要給他說法,叫他『得圓滿色身』。怎麼個說法?諸位要曉得,這個相好是果報,要懂得修因。不修因,哪來的相好?連如來都要修一百劫的福,才能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。佛的色相莊嚴不是隨便就可以得到的,他也是修來的。因此造像一定要依照規矩來造,所謂《造像度量經》,要依這個規矩來造,把他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要能夠很明顯的塑出來,使眾生一見到之後就想到我應該要修什麼樣的因,才會得什麼樣的好相。譬如經上常給我們講「廣長舌相」,廣長舌相是生生世世不妄語才能得到。經典裡面告訴我們,一個人三世不妄語,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自己鼻子。三世不妄語,普通人做不到,沒這麼長的舌頭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他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整個面孔蓋住,證明他生生世世不妄語,證明他每一句話都是真實的。所以勸他要求圓滿的果報,一定要注意修因。

 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些因與果,江味農居士《金剛經講義》裡面列舉得很詳細,諸位可以參考。但是我勸諸位,讀了以後不要刻意去修相好,不要刻意去修。等到什麼時候去修?等到你快要成佛了,菩薩到了等覺菩薩,你將要作佛了,那個時候再去修。現在應當一心念佛,求生淨土要緊,這是比什麼都要緊。底下一句說:

  【若見眾生形容醜陋。我為說法。令得無上清淨法身。】

  『形』是講身體,『容』是講容貌。這些都是果報不殊勝,得這樣的果報一定要明白因緣。我們這一生所得的果報是前一世的因緣,所以佛門常講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,受就是今生的果報就是前世的修因;「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,因果是通三世的,因果是永遠不變的真理。所以我們起心動念都要警覺到後來有果報,正所謂「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」,眾生造因的時候迷惑顛倒,果報現前害怕,怕也沒有辦法,怕還是要受;菩薩他覺悟,所以他小心謹慎,他不造惡因,所以他不受惡報。

  經論上常跟我們說,證得須陀洹果之後了,就不會造殺盜淫妄、貪瞋痴這些東西,不會造這些東西,所以他決定不墮三惡道,他來生的果報是人天兩道。所以小乘須陀洹這才叫入流,是真正入流,入了聖人之流。天上人間只要七次往返,思惑就斷了,就能超越三界了。如果他在第七次有佛住世的時候,他是聲聞、羅漢;如果沒有佛住世的時候,是在滅法的時候,沒有佛住世,他稱獨覺、辟支佛。由此可知,他的成就不會再拖延,一定要等到什麼佛出世,不必要。小乘法如是,大乘佛法怎麼有例外的?沒有例外的。何況,嚴格的來講,大乘佛法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,沒有小乘,哪來的大乘。

  在我們中國,以往修學大乘佛法的這些大德們,無論是在家、出家,都有了不起的成就,近百年來,我們就很少看到真正有成就的人了。原因在哪裡?就是從前他的確有基礎,我們現代這一代的人修行沒有基礎,好像蓋房子一樣,沒有打地基,永遠不能往上發揮。以前的人哪一個不讀孔子公的書,可以說在民國二十年以前的人,都念過儒家的書,四書五經、諸子百家都涉獵過。民國二十年以後?就差了,逐漸逐漸不重視了,這在大乘佛法上連基礎沒有了。儒家、道家在我們中國代替了小乘佛法,所以小乘佛法在中國不盛行有它的道理。我們儒家跟道家確確實實是不比小乘差,而且在思想、見解上實在講是接近大乘佛法,在修學上不亞於小乘。小乘講斷煩惱,儒家是格物致知、誠意正心,沒有兩樣,換句話說,有過之而無不及。我們今天儒家的東西不念了,小乘經典也束之高閣,沒有把它看在眼裡,一上來就學大乘,的確是難,變成了大乘佛法沒有根底了。這是怎麼個苦修,修上幾十年連個消息都沒有。不像過去人三、五年,十年、八年就有殊勝的成就。這是我們要重視小乘佛法的修學,也就是重視儒家、道家修養。

  明瞭這個因與果之後,我們這一生的果報就不會怨天尤人。我們的身相、形容是不平等,我們的法身是平等的。這個色相是假的,不是真實的,清淨法身是真實的。所以修行目標要遠大,不求眼前的福報,不求這一生的福報,要求永恆的福報,這才是一個聰明人。可是諸位要曉得,連世間看相算命的,他都懂得這個道理,相隨心轉。這個身體的形、面孔容貌都會改變的,可是你不必刻意去修這些,你只好好的修心,心善容貌就變善了,心理健康了,身體就壯、就健康了。確實佛法講的這個道理沒錯,依報隨著正報轉。境隨心轉,我們這個身是最親密的一個境界,也是隨心轉的。你修成清淨心,這個地方特別著重清淨法身,心清淨了,身就清淨了,清淨當然健康,感應不可思議。我們所求的要求無上清淨法身,這是如來果地上證得的。底下一句說:

  【若見眾生色相粗惡。我為說法。令得微細金色皮膚。】

  第三句如第一句意思是差不多的。第一句是說色相不具足,這個地方是『色相粗惡』,菩薩一定跟他講這其中的果報,勸他修學。

  【若見眾生諸苦逼迫。我為說法。令得如來最極安樂。】

  『苦』這個事情太多了,所謂三苦、八苦,這都是從綱領上說。「苦」能不能離開?能離。若要想離,那一定要好好的學佛,因為佛法提示我們的宗旨就是離苦得樂。這個口號多好聽。苦從哪裡來的?苦從迷惑顛倒當中來的。樂從哪裡來的?樂是從大徹大悟當中得來的。由此可知,苦與樂都是果報,迷與悟是因。所以在果報前面有一句非常重要,叫破迷開悟,破迷就離苦了,開悟就得樂了。佛法無量法門,門門都是教我們破迷開悟的,換句話說,門門都是教我們離苦得樂的。再看底下一句:

  【若見眾生種種安樂。我為說法。令其安住一切智樂。】

  這是看到有一些享福,有福報的眾生。但是要曉得,這個世間的福報不究竟。縱然是天上,天上福報最大的是四禪天,而最快樂的是三禪天,這種福不究竟,享盡了還是要墮落。因為無始劫以來一切眾生阿賴耶識之中,我們講心裡面你含藏的這些習氣、種子善惡統統都有,善的種子起現行,你這一生享福;惡的種子起現行,那就得受苦。善惡往往隨著緣牽引,自己做不了主。這個太苦了,自己不能做主。因此菩薩見到享樂的眾生也勸他,勸他得永恆之樂。『令其安住一切智樂』,「智」就是開悟,悟了以後他得的這個樂才是真樂。這個境界跟沒悟的時候完全不相同,沒悟之前這個樂是苦樂之樂,是相對的。悟了以後是苦樂兩邊都離開了,那叫真樂。苦樂兩邊都沒有了,這是「智樂」。

  經文每一句就好像是一個文章的題目一樣,如果要發揮那真是說之不盡,句句含義非常的深廣,句句都深廣,我們自己要細心去體會。當然我們看到這個情形,哪一個人不想得到?這些法門在哪裡?這一部經上就具足這些法門,要用心的去研究、探討,而且要實行,要把它做到。做到裡面最重要的就是修心,所謂修心就是改變心理,我們現在講的就是心理建設,建設一個純善之心,建設一個真善美慧的心理,那就與佛法相應了,自然就離苦得樂。如果享樂那個樂就愈來愈真實了,不是虛妄的。

  【若見眾生種種病苦。我為說法。令其成就如影像身。】

  病苦也是人之所不能夠避免的。前天有一個同修告訴我,是他同學的一個親戚,也就是最近,年歲不大,好像住在中部。他在檢查身體的時候,發現喉嚨裡面食道長了癌。醫生告訴他一定要開刀,不開刀的話有生命的威脅,但是開刀之後可能聲帶要受影響;換句話說,從此以後人可以能夠活著,不能說話了。他自己也感覺得,他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,他就想想這是業報,最後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,還是命要緊,所以就答應這個醫生給他辦了手術,第二天九點鐘到醫院去,去進行手術。他就一想:我從此以後都沒有聲音了,都不能念佛了,於是就發心念了一晚上的佛,一晚上沒有休息。心裡想:以後沒有聲音了。念到半夜的時候,念到嘴巴都出血,一身都是汗。出血,他也不管,繼續念,一直念到第二天九點鐘的時候到醫院。從此以後沒有聲音了,以最後一天的音聲來供養佛,心非常虔誠。九點鐘到醫院去了,到了手術間,上手術台的時候,醫生一檢查,沒有了,這個癌沒有了。他仔細看,真的沒有了,醫生說不要開刀了,沒有了。那怎麼辦?醫生再做證明,確實是沒有了。他大概那個時候一破血流出來了,不可思議!他現在念佛念得非常虔誠,人家就說你年紀輕輕的怎麼這麼虔誠?他就把這個事情告訴他。所以我跟那個道友說:哪一天把他找來,找來我們見見面。真正不可思議,他也沒想到會有這種感應,沒想到,是把他最後一天的聲音來供養佛,懇切的念了一天,這是不可思議的感應。

  所以說是能夠曉得這個身不是真實的,注重在心理上的健康。如果我們常常會想到病,諸位要知道,一個健康的人常常懷疑這裡大概有毛病了,要不了多少天這真就長病了。病從哪來?想來的。這個也是真的事實,我們佛門裡有個慧忍法師,也許有人認識他,他是大概七、八年前到香港去了,現在住在香港。他是從小出家,大陸亂了之後,他就跟軍隊到台灣。軍隊住在金門,他就想下來了,沒有辦法,年紀輕輕的,天天裝病,裝什麼病?裝心臟病。裝了三年,真的得了心臟病,一直到現在都醫不好。觀想觀來的,他不作佛觀,他作心臟病觀,這個觀想觀成了。觀成了以後,想把這個病去掉,去不掉了。

  所以心裡面這個念頭比什麼都重要,心清淨,心裡頭存著善念,沒有一絲毫的惡念,必定能夠轉病苦,真的能轉病苦。病苦有三種,清淨心三種病苦統統能轉,都能轉。所以醫生往往給病人診斷,也是特別重視心理健康,心理健康的人那個病很容易治療。最怕的是心理不健康,對什麼都懷疑,那個醫生對他無可奈何。他對醫生也懷疑,恐怕靠不住,這藥恐怕不靈,他這一懷疑,醫生果然靠不住,藥也果然不靈。這些我們都應當要曉得,所以特別著重心理健康,第二著重於飲食衛生,我們得病的機緣就少了,自然健康長壽。講到長壽還得要修布施,財布施得財用不缺乏,得自在;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智慧增長;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。所謂無畏布施,常常肯照顧別人、肯幫助別人,別人有苦難,你能夠給他排解、能夠給他保護,這是屬於無畏布施。可是這三種布施往往有連帶的關係,所以勤修布施一定得好的果報。

  【若見眾生積集色愛。我為說法。令其愛樂諸菩薩行。】

  這個地方所講得『積集色愛』範圍包括得很廣,這就是人有嗜好,譬如有人喜歡收藏古董的,有人喜歡收藏書畫的,都是屬於色法。有人喜歡收藏金銀珠寶的,只要有這些嗜好都是麻煩,都是障道的因緣,不要把這個看輕了。所以,古德教給我們初學的出家人,連經本、佛像都不可以貪愛。因為佛像有很多古董的佛像,雕塑非常好的,他起了貪愛心,那個事情都是麻煩。經本,好的版本,年代很久的,他在那些地方都起了貪著之心,那個事情麻煩大了。所以這個範圍很廣大,無論什麼東西,只要你起了貪愛,你收集。佛門裡頭有,他喜歡的他收集,有人收集佛像、收集經書,他有這個嗜好,喜歡收藏,統統要放下。

  我過去在年輕的時候,其他的嗜好沒有,喜歡書,喜歡收藏書,現在這個嗜好沒有了。我出家的時候收藏一些好版本的書,但是我還不像那些人嗜好變成一種好像是完全據為己有的,這個念頭還沒有,我很珍惜的來保存。所以同學們有很多人要向我借書,借是不行的,我是決定不借給你。為什麼?借去之後就糟蹋掉了,他看了之後怕不小心在裡頭隨便圈圈點點又寫些字,這個東西就可惜了,怕損壞。所以我有兩個條件,第一個你發心講這部經,我馬上供養你,絕不吝嗇。你講給大家聽,這個功德大,我應當供養你。第二個條件,你發心影印、流通,這個我馬上就拿給你。如果不是發心出來講這部經,又不發心影印流通,還是我保存的比較好一點,不會損壞,這個是確確實實。

  書為什麼不能貪愛?諸位要曉得,因果不可思議,臨命終時你去投胎就是最後一念,假如你對這個書要捨不得,臨命終時候還捨不得,那個事情就麻煩了,那你投胎要到哪裡投?一定到書裡頭去做那個蛀蟲去了,要不然就到那個書庫裡頭去變老鼠、蟑螂。他永遠離不開那個地方,因為他心心念念他不忘記那個地方,他就會到那裡去投胎。你說可憐不可憐,所以不得了。世出世間一切貪愛統統要放下,絕沒有好處,只有壞處,沒有好處,什麼都不能貪,什麼都不能愛。所以菩薩對這一類眾生,馬上要改變他的心理,轉移他的目標,要他『愛樂諸菩薩行』,能夠「愛樂諸菩薩行」,好,他能成無上道。

  【若見眾生貧窮所困。我為說法。令得菩薩功德寶藏。】

  貧窮也是每一個眾生所害怕的,除非是真正明達之人,否則的話沒有不怕貧窮的。孔老夫子學生當中,有一個最窮的,顏回。可是顏回非常快樂,他是物質生活貧窮到極處,精神生活是非常的圓滿。所以儒家也說「君子憂道不憂貧」,重視精神生活。佛法更如是,所謂是安貧樂道。古時候你看看出家人自稱為貧僧,現在一般人說富僧,不是貧僧。從前是貧僧,穿的衣服百衲衣,補了再補,確實是清貧,三衣一缽,他什麼都沒有。普通術語裡講「清高」,清就貧,清貧才高。沒有說富高的,沒聽說這個名詞,只聽說清高的,沒聽說富高的。要品格高,那就要能夠耐得清寒,跟他的精神生活。菩薩的功德是三學、三慧,所以在這一句裡面並沒有叫他得財富,沒有叫他得世間的富貴,是提升他的精神生活。精神生活提高了,跟諸位說,物質上的生活自自然然也解決。

  可是要想在物質生活的提升,諸位一定要了解,不是你用什麼聰明智慧就能夠賺到錢的、就能夠致富的。世間一等聰明智慧的人多得很,一生當個窮教員,教一輩子書,靠那一點薪水過日子,苦得不得了,聰明極了;有一些大富豪沒有念過書,連名字都寫不好,他發大財。可見得致富不是聰明就能致富,這個裡頭有因果報應。發大財的人是前世多修財布施,他現在得這個福報。別人做生意不賺錢,他一做就賺錢,那是他的福報;聰明智慧的是他前生專修法布施,不修財布施,都是修福不修慧,一個是修慧不修福,他果報不一樣。財布施的多,他得的財多,因為他沒有修法布施,所以他愚痴,雖然愚痴發大財。諸位真正懂得這裡面的果報,你就不稀奇了,不會怨天尤人。那個人那麼笨、那麼愚痴,為什麼他發財?世間人怎麼想也想不通這個道理,也想不通,所以我們要了解。

  【若見眾生樂止園林。我為說法。令其供養承事諸佛住法園苑。】

  這在世間講,在古時候所謂隱逸之士,我們稱為隱士。這些人有學問、有道德,家庭大概也是小康之家,為什麼?他才悠遊自在,才能隱居,不要做事情。可見得他生活不憂愁,他也不肯出來做官,有學問、有能力不肯出來做官。在二十五史裡面,你看每一個朝代都要把這些人立傳。我們中國的歷史,它立傳是有標準的,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夠寫進歷史裡面去,一定對國家有很大的貢獻,或者是做很大的惡事,能夠給後世做為警惕。這一類的人雖然他有學問、有道德、有能力,他沒有替社會做事情,一輩子幾個好朋友在一起天天遊山玩水,喝酒、吟詩、作賦,幹這個事情,就這麼幹了一輩子,為什麼歷史還要給他作傳?他有什麼貢獻?諸位要曉得他沒有正面的貢獻,他也有不可思議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在,他教人什麼?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。憑他智慧能力,取功名,要做個官,輕而易舉的事情,他不是沒有能力,不幹,清高之士。所以我們沒有不尊敬他的,敬他的清高,他對社會的貢獻就是潛移默化教人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,我們這個社會才真正能夠得到今天所講的安和樂利,這個是世間的高人。所以歷史也要給他作傳。

  菩薩遇到這些人也要度他,也不能放棄他。你喜歡住在山林,如果自己隱居一個處所,那為什麼不到寺院裡去?大陸上寺院、叢林都是建築在名山,風景非常之美、非常之殊勝的地方,你到那個地方去學佛,『承事諸佛』,那個地方有許許多多的善友,個個都是與你志同道合,都是於人無爭、於世無求的,那不都是志同道合嗎?為什麼不到那裡去?以這個來勸他,可見得善巧方便實在是太多,真正能叫一切眾生個個都能生歡喜心。

  【若見眾生遊行道路。我為說法。令其趣向一切智道。】

  這個是喜歡遊行道路的,就是現在所講的觀光旅遊,他是很喜歡常常到外面去旅遊的、去旅行的這些人。旅遊實在講也是一種好事情,尤其是在現代的社會,平常大家工作都非常的繁忙,利用假期到外面去旅遊,對於身心的健康確實有幫助。不但身心健康上有幫助,而且增廣見聞,能夠提升你的視野,好處是非常非常之多。菩薩遇到這種人,既然喜歡旅遊,最好是遊菩薩道。遊菩薩道在過去講就是參學,我們旅遊就是有目標了,哪個地方名山梵剎大善知識,那是我們去訪問的目標,我們到那裡去參訪。在思想上,或者在修學上,我們有一些障難,這些善知識一定能為我們解除。由此可知,世間一般旅遊所收穫的,決定比不上佛法的參學。因緣殊勝,往往在參學當中獲得大徹大悟,這種情形尤其是在中國禪宗語錄裡面。菩薩給他說這個法。

  【若見眾生樂居村邑。我為說法。令出三界。】

  這一類眾生,我們一看這個文字就曉得,他喜歡安靜。都市繁華熱鬧,他喜歡清淨,喜歡住在村莊上,人煙稀少。菩薩給他說法,三界之內都不清淨,你現在求這個清淨是暫時的清淨而已,你要不出三界,你再一轉生一投胎,如果你投胎到都市裡面去,那你想清淨也清淨不了。我們現在也很想清淨,找一個人跡不到的,山明水秀的村莊去居住,這多自在。沒有這個緣分,有什麼法子。超越三界是真清淨,勸他修出世間法,知道三界火宅,三界之內絕不是真正的清淨。

  【若見眾生樂住聚落。我為說法。令其超越二乘之道住如來地。】

  『聚落』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小鎮,鄉鎮,比村莊要大,比城市要小,這小鎮。喜歡住在這個地方,既不太寂寞,也不太繁華。住村莊的人他是很喜歡清淨的,一般人在那住幾天覺得太寂寞,他也住不了;都市太繁華,他受不了,他喜歡住在小鎮。佛就給他說法,說的是叫他『超越二乘之道』。二乘人所謂是自了漢,他們的態度不是說不度眾生,是要眾生去找他,向他求學他肯教,他也不是不慈悲。我們常常講小乘人自了漢不度眾生,他不主動去度眾生,你找到他,他教你,你不找到他,他不會來找你。所以不像菩薩,菩薩是你不找他,他來找你,像經上所說的「菩薩為眾生作不請之友」,你不請他,他就來了。所以菩薩是時時刻刻來找我們的,可惜我們不認識。你如果要是真的認識了,你就曉得從早到晚有不少菩薩來找過你,這都是真話。

  所以諸位要好好的讀《華嚴》,你會覺悟。諸佛菩薩沒捨離過我們,只有二乘羅漢、辟支佛,那你遇不到,因為他不主動找你。這是勸這些人,你看他並不是不度眾生,他也度眾生,他也領眾修行,他不像那個住村落的;他又不像菩薩廣度眾生,好像是住都市裡頭他也不像,他想住在一個小鎮裡面,類似這樣的人。那就要勸他,「超越二乘之道住如來地」,這才是究竟圓滿。如來所住之處叫常寂光淨土,叫實報莊嚴土,最極清淨土,又不捨眾生。這是正合他的意思,又清淨,又不捨離眾生。

  【若見眾生樂住城郭。我為說法。令其得住法王城中。】

  這一類眾生是天性喜歡熱鬧,愈是熱鬧的場面他愈歡喜,他歡喜是天天能有許多人聚會在一起,有這種天性的人。這種人是決定不能夠寂寞的,你要叫他幾個人住在一起,他就不耐煩了,他就受不了了,這是生活在都會裡面,他喜歡住在都會。菩薩見到就為他說法,勸他更進一步,我們今天所謂的把生活品質提高,提高到『住法王城』。「法王」是佛,所以菩薩稱為法王子。如來的法會太熱鬧了,九界有情的眾生都是佛的弟子,因緣聚會,那個法會是非常非常的莊嚴。我們在大經,講《華嚴經》,前面序品裡面「世主妙嚴品」,《華嚴經》經長、序也長,序就是有五卷,你看華藏海會,那一種殊勝莊嚴還得了!各式各樣的人物都有,有菩薩、有二乘、有諸天、有仙人,有六道的眾生,統統聚會在一塊,比那些喜歡住在都市的更熱鬧,更要繁華,而且都是清淨大眾,諸上善人俱會一處,這個裡頭絕沒有惡人。今天的都會龍蛇混雜,甚至於治安不好的時候,我們出門都要小心,都要提心吊膽。如來的都會,你儘管放心就是,決定遇不到一個惡人,決定找不到一個起惡念的人,你看這樣的都會多好,這是我們應當去處的所在。

  【若見眾生樂止四隅。我為說法。令得三世平等智慧。】

  這一類的眾生他喜歡居住在偏僻的所在,正是所謂人各有志,這些偏僻的地區一般人都不樂意去,他的慈悲心很重。像我們本省一些山地,很少人自動的希望到山地去工作,那個地方辛苦,待遇也很薄,可是真正有慈心、有愛心的,那些地方沒有人願意去的,我去。這正所謂宗教的情操、宗教的精神,確實我們看到許多的天主教徒,我們不能不佩服,大家不願意去的地方他去,而且有的時候他一生都居住在那個地方,為那個偏僻地區的人謀幸福,照顧那一方的人;菩薩精神亦不例外,也是這樣。所以菩薩給他說法,『令得三世平等智慧』,把偏愛一方的心,化為平等、慈悲一切眾生。平等、慈悲一現前,諸位要曉得,把他這個地位就提升到法身大士,從凡夫地提升到法身大士,等視眾生,對他的工作並沒有影響,只是叫這個心量要化開。

  【若見眾生樂止諸方。我為說法。令得智慧。見一切法。】

  『諸方』含義也非常之廣,因為這個「方」可以做方向講、可以做方法講,諸方是多方面的,我們今天拿白話來講就是這個意思。他的嗜好是多方面的,不是專一的,他有多方面的興趣,有多方面的愛好,有多方面的需求,這在社會上我們也常見。我們俗話說,這人多才多藝,就是指這一類的人。多才多藝如果要能夠精,那是很難的,那是天才,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得到的。要真正成就,中人以下要專才能成就,專門學個一、二樣,多了不行,多了你這個心就不能專。換句話說,你樣樣都能通達,可是樣樣都有限(都有限度),不能夠深入。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。但是有沒有這種人?有,所謂天才,上智之人,他行。確確實實他真的是多才多藝,而且每一樣他所學的東西都夠得上水準,都是高水準,在我們中國稱為才子。所以我們曉得,既不是人人可以能夠做得到的,自己一定要曉得自己的根性,曉得自己的程度。

  我們佛門所講大通家,就好像世間人講的多才多藝。大通家幾乎都是再來人,像馬鳴、龍樹,不但博通三藏,世出世間法幾乎沒有他不通達的。那都是些再來人,不是一生一世修成的,凡夫學不到的。學不到怎麼?學不到我們就學專,要是走專一的道路,是人人都有成就,成就之後再博學多聞。這個就是講修學程序我們要明瞭。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出來與同修們共同勉勵,那個《大藏經》雖然都是佛說的,一定要明瞭,不是為我一個人說的,不是叫我一個人學的,為什麼?我沒有那個能力。那個一等的大通家行,像馬鳴、龍樹、智者、玄奘這些人行,不是我們能力能夠學得成功的。所以《大藏經》裡面我們可以瀏覽一遍,就是對它整個一個了解,了解之後在裡面選幾種,適合於自己口味的、自己喜歡的,選個幾種來修學就足夠了。選了之後還要曉得要逐漸的淘汰,譬如開頭選,選了一百種,過了二、三年,至少要淘汰掉一半,一百種太多了,受不了,要能夠放下,要能夠捨,再過幾年又要淘汰幾種。其實這種情形,這世間真正做學問,或者在才藝上有成就的,幾乎都不例外。譬如以唱戲來說,平劇,大家曉得,民國初年大陸上四大名旦,他們學的東西真多,到了晚年一個人大概只有一二齣,專攻。這一二齣戲在他唱絕了,他能夠把最喜歡的、最有心得的他保留著,登峰造極,其他的他都放棄掉。做學問也是如此,最先的時候他博覽,學得很多,到最後專攻一門,而在這一門上有了不起的成就。有偉大的建樹都是一樣的。佛門如果諸位仔細去觀察,歷代一些祖師大德,他開頭他選了有個上百樣的經論,到了晚年只有一、二樣,而這一、二樣就傳流後世。這是我們要覺悟,我們沒有古人的那種根性,沒有他們那樣的天分,我們就少選一點。選了以後,一定要曉得逐漸逐漸去淘汰,如果這樣也喜歡、那樣也喜歡,你的成就就有限了。所以這一句是對於那些多才多藝、有特殊天分的人說的,不是對普通人講的。

  『我為說法,令得智慧,見一切法』,「見一切法」這才完全都通達了。如何能見一切法?要開智慧。開的什麼智?根本智。根本智一開,它起作用的時候就是後得智。所以大乘佛法,我們可以這樣說法,無論是哪一個法門,都是求根本智為它的第一義。念佛叫你念一心不亂,理一心不亂就是根本智,所以證得理一心不亂就一切通達了。事一心不亂是定成就,念佛三昧成就,理一心不亂是慧成就。這些方法在平素我們也常常在講席當中提起,修行是以修清淨心為我們現前第一個目標。首先要正確的認識佛法,不能夠有誤會,不能夠曲解了。佛法之所求是無上正等正覺,我們在這個經裡面看到太多太多了,你看善財童子每見一個善知識,他就告訴他:我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就是我已經發求無上正等正覺的心,可是我不曉得怎樣修菩薩道,怎樣學菩薩行。「菩薩」這兩個字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覺悟,是覺的意思,覺者。什麼叫覺?與無上正等正覺相應的心叫菩薩道,與無上正等正覺相應的行為叫菩薩行,心行都不離無上正等正覺,而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清淨心所生的智慧。

  所以,在修行行門裡面的總綱領,這才提出三皈依。修行、修心,換句話說,菩薩道跟菩薩行都要用三皈依來完成才能辦得到,所以我們要懂三皈依的意思。八萬四千法門是三皈依的手段,三皈依是八萬四千法門的目標,修的什麼?就是修的三皈依。皈是回來、回頭,佛法常說「回頭是岸」,皈是回頭。從哪裡回頭?從迷回頭。你不是要求無上正等正覺嗎?那你要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,依覺悟,要依覺。所以皈依佛,佛是覺的意思。六祖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面直截了當的告訴我們,皈依覺(他把這個三皈依完全用中國的意思來說,不用梵語)、皈依正、皈依淨,正是正知正見,淨是清淨不染。從不覺、從迷那裡回過頭來皈依覺,這就是皈依佛;從邪知邪見裡面回過頭來,依正知正見這是皈依法;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從為境界所染回過頭來,求我們心地一塵不染,這叫皈依僧。佛法哪有迷信?真正能夠做到覺正淨,心清淨了,智慧現前了。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要學就通達了,所謂是自然智、無師智(沒有老師的智慧),自自然然統統現前了,這叫後得智。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,求智慧要從清淨心生起。如果心不清淨,憑著自己分別執著求智慧,沒有這個道理。那種智慧是佛法裡面所講的世智辨聰,世智辨聰在佛法裡說八難之一,你是遭了難,是八難之一,那是所知障,不是智慧。真正智慧是從極清淨的心裡面自然現前。所以學佛的人他不會求智慧的,他要求智慧,那智慧就是所知障、那智慧就是無明。所以他要求戒、求定,定當中生的慧那是他所求的。他讀經,前面跟諸位說過,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。他讀經不是分別名相,不是求解,他是修定,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實在是太妙太妙了。

  到這個地方十五句,你看都是講菩薩如何接引眾生。其實菩薩法無量無邊,十五句是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而已,希望我們在這個裡面能夠舉一反三,明瞭佛法接引眾生的方便。這個十五句統統屬於世界悉檀,令一切眾生剛剛一接觸佛法就生歡喜。這個地方我們要善於觀察、善於用心,你就會學了,對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,他聽了很歡喜,就把他引到佛門裡面來了。舉出十五種不同的人,不同個性、不同愛好,菩薩有不同的方便,都把他度到佛門裡來。好,我們今天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