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金剛經講義節要—念佛還是要修觀  悟道法師主講  (第一OO集)  2023/11/1  華藏淨宗學會  檔名:WD15-008-0100

  《金剛經講義節要》。諸位同修,大家晚上好。阿彌陀佛!請放掌。請大家翻開《金剛經講義節要》卷三,一百二十頁。我們從第五行科題八十六這裡看起:

  【八六、闡明說法真實義 總結前文 結成無住發心 標結】

  請看經文:

  【是故須菩提。菩薩應離一切相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】

  我們從這裡看起。這一段經文是『闡明說法真實義』,佛前面說的法,我們要能夠去理解它的真實義,也就是我們開經偈念的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。『總結前文,結成無住發心』,發心無住,無住發心。『菩薩應離一切相』,菩薩跟凡夫差別就是我們凡夫著相,菩薩他不著相。不著相就是菩薩,著相就是凡夫。所以《金剛經》講,「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」,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薩。我們現在去受個菩薩戒也都稱為菩薩,這個沒有錯,受了菩薩戒,但是是名字菩薩,實質上的菩薩你要離四相,那才是真正的菩薩。

  這一段非常重要。前面我們也學習過,我們修淨宗的同修常常念《無量壽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修學的宗要,最主要、最重要的,就是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」。發菩提心,這是我們念佛往生不可缺少的。一向專念跟發菩提心好像兩個輪子,缺一個都不可以,所以必須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。菩提心是覺悟、平等,大慈、大願、大行的意思,所謂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。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我們如果著相,菩提心生不起來,你心量很小。我們凡夫為什麼心量小?執著,著我相。這個心量愈執著愈小,愈狹隘,所以《金剛經》教我們破相。前面的經文我們學習過了,就是你要度一切眾生,無論胎生、卵生、濕生、化生,有想、非有想,下至蜎飛蠕動,上至非想非非想處天這一切眾生,要度這些眾生都入無餘涅槃,把他度成佛,發這個心就是大慈悲心。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」,那叫大智慧心,大智。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是大悲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大智。眾生是四大五蘊和合而生的,緣生法,緣生法它有生有滅,有這個相。所以發心度無量無邊眾生入無餘涅槃,不執著空;實無眾生得滅度者,不執著有,二邊都不執著,中道就現前了。

  不著這個相,因為這些相是幻相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因為它是緣生法,緣生法就是緣合則生,緣散則滅。我們現在看到一切相都是這樣的,都是緣生緣滅,動物有生老病死,植物有生住異滅,礦物有成住壞空,沒有一樣不是生滅變化的,那個是相。相是從性出現的,像我們看電視屏幕,屏幕是空的,但是它能現一切相,那個相變來變去。你開關打開,相就出來了,把它關掉就沒有了;它不是沒有,它隱藏起來了,不是沒有,你再開又出現了,它又現相了,但這個相有變化。你度無邊眾生,不執著這個相,當體即空。講當體即空,我們透過一些比喻,你在生活當中再去觀。好像我們照鏡子一樣,你看照鏡子,鏡子不是什麼人來它就現什麼相嗎?男的來現男的相,女的來現女的相;中國人來現中國人的相,外國人來現外國人的相;老人現老人的相,小孩現小孩的相,什麼相到鏡子前面它都現得很清楚。鏡子叫做照,照就不落痕跡,它沒受污染。你看鏡子,正當它現這些相的時候,它還是空的,它還是當體即空。不是說相去了才沒有,相出現了就有,不是,正當現相的時候它還是空的。相沒有了,它是空的;相現前了,它還是空的。古大德就是用鏡子,像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,中峰國師不是用這個比喻嗎?用寶珠、用鏡子來給我們比喻。古代沒有電視,如果中峰國師到現代,他可能會用電視來講。古代只有鏡子(銅鏡),還有摩尼寶珠,用這個來比喻,我們做三時繫念常常念到。

  我們做三時繫念常常念這些,常常聽,我們如果沒有深入般若這些教義,實在講我們不知道怎麼去修觀。修觀也非常非常重要,我們修行都在修這個心。修觀就是說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,我們都執著,把這個當作是真的。所以為什麼會有煩惱?為什麼有貪瞋痴?就是因為著相。你不著相,煩惱即菩提;著了相,菩提就變成煩惱,其實煩惱跟菩提都是我們這個心,菩提也是這個心,煩惱還是這個心。好像水結成冰,那個冰是不是水?它還是水,只是冷凍起來變成冰,它本質還是水,等到化掉的時候它又恢復到水了。這些道理我們要明白,對我們修行就有很大的幫助。因為我們修行修什麼?我們不是說只有做一點好事,做一點善事;善事要做,但是要離相,要有智慧,不然你修得再好得人天福報,不能超越六道,不能破無明、成佛道,所以要修般若智慧。修行,無非修我們這個心。我們做三時繫念,每一時都要念一遍懺悔偈、念一遍四弘誓願,四弘誓願第二願不是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嗎?你修什麼?就修這個。

  《金剛經》給我們講,這些煩惱都是假的。假的才能斷,真的斷不了,真的你怎麼斷?因為假的,說斷也是方便。所以般若,我們看這個經文,包括我們現在這個《講義》,這個叫做文字般若。文字般若它是個工具,我們要懂得怎麼去起觀照般若,那才有作用,不然文字是文字,跟我們沒有關係。你要透過這個文字去起觀照般若,這個才有作用,然後證實相般若,實相般若就是我們的自性,「人人本具,箇箇不無」。我們做三時繫念常常念,念得都很熟了,大家也聽得很熟悉了。我們的自性大家都有,自性在哪裡?你每一天在看的,你能看、你能聽,你這個六根的根性,那個就是自性,哪個人沒有?有錢的人有,乞丐也有,大家都平等的;相有差別,性是平等的。我們起觀照般若,才能證實相般若。

  這些我們都是要深入的去理解,在生活當中提起觀照功夫,我們修行才會得到法喜。我們現在修行,為什麼修到最後會退轉?為什麼修了很久,煩惱不但沒有減輕,還增長?就是不懂得修觀照。這個是人人都必須要修的,不然我們在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,到道場來做義工,來修功德,修到最後都生煩惱。因此我們大家來親近道場,都要學習般若,無論你是擔任什麼樣的工作都要學習,在家出家統統要學。你願意學、發心學,你就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,不學你就得不到。這個不能怪別人,自己不願意去學習,得不到這個利益,得不到這個利益就是伏不住煩惱。所以修行人不能說不多,很發心、很用功的也不能說沒有,但是修到最後往往都退心了,有的是走入歧途,有的是增長邪見。黃念老講,過去浙江國清寺有一個出家人,念佛念到風聲、雨聲統統是佛號,後來拿個繩子上吊了。以前景美的老同修,他念佛三天三夜還去開車,精神很好,後來跳樓自殺了,我都跌破眼鏡,為什麼?他也念《無量壽經》,佛號念三天三夜,我不如他。為什麼這樣的功夫,到最後會這樣?不懂得修般若。所以要懂得修觀,修觀你那個觀念改變,你的行為才會改變,這叫修行。如果你不懂得修,就是念,你的行為還是照舊,該生煩惱還是生煩惱,煩惱習氣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,那就不會有進步,甚至還會退步。所以念《無量壽經》,念了要去修,這個才是重點。

  這邊講,這段經文非常重要,『菩薩應離一切相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』,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」是無上正等正覺的心。在《無量壽經》經題講「清淨平等覺」就是無上菩提心。不是說你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再去離一切相,不是;是你離一切相,你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自然就現前,因為這個心大家本來具足的。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你自己本來就是佛,因為都有佛性,這些不是外面求來的,你本來就具足。本來具足,現在為什麼不能現前?因為我們著相,被執著障礙了;離一切相,自然能夠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所以前面不是說你發菩提心,然後離一切相;是要離一切相,發菩提心。這邊經文很明顯給我們講,「菩薩應離一切相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」,經文不是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菩薩應離一切相」,這個就不一樣了。我們看《節要》第一條:

  【一、前云:離一切相則名諸佛,是約證果說;離一切相以修六度,是約修因說。此節經文即承其義,而結歸到應離一切相而發心,是起修之因,是說到本源上。無論果位、修功、因心,而離相則始終一貫。則般若為貫徹始終之法門,離相是轉凡成聖之途徑,當可洞明矣!】

  第一條《節要》,『前云』,前面經文講,『離一切相則名諸佛,是約證果說』,從證果上來說的,就是你離一切相就叫諸佛。『離一切相以修六度,是約修因說』,不著相修六度,這是約修因。「離一切相以修六度」,我們在生活當中都可以這樣來學習。六度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。五度都要有般若,才能到彼岸;沒有般若,那只是修人天福報。持戒就持戒,布施就布施,忍辱就忍辱,精進就精進,禪定就禪定,這個是不能到彼岸,必須要有般若。般若也不是離開五度,另外有一個般若,般若就在五度當中,就是每一度都需要有般若,般若像眼睛,五度(如盲)好像手腳。一個人眼睛瞎了,你手腳好好的,你會走路,前面有個洞你也看不到,你要掉下去,這就很危險。所以必須有眼睛,你四肢好好的,你走路就不會走錯路。

  所以離一切相修六度,布施就是不著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,這個前面經文有講到。布施也就是能所兩忘,就是三輪體空。好像我布施一萬塊,不執著布施的對象,我布施給某某人,布施給某某單位,不著這個相;沒有能布施的我,也不執著我能布施,你是接受我布施的,我布施你一萬,沒有放在心上,這樣的布施就能跟般若相應,就超越了。這樣的布施就稱性,布施一文錢,功德也是無量無邊,因為他離相了。我們一般凡夫布施,都是希望有個名義,希望人家報答,還要人家報答就著相。我幫助你多少,你都不知道報恩,就著相了。所以我們學習般若,布施我們不著這個相。不著相,不著法相,也不著非法相,我們關鍵就是心,你不要去執著,那個相就沒有妨礙。所謂理無礙、事無礙、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,那個相沒有妨礙。我們布施,有時候寫功德,我們這邊政府規定要開收據,你有指定的,或者沒有指定的,都要開收據,因為政府都要來查帳的。有些同修說:師父,不用不用,我不要收據。我說你不要,我們還是要開。他不要,我的辦法就是(他也不要留名字)寫個三寶弟子,然後那個收據我就把它放在觀音菩薩那邊,到時候要化長生祿位就一起化了。所以我們不著這個相,開收據也就沒有妨礙,我們不著相。你只要心裡不執著就好了,你收據也照開,不然我們也沒辦法跟政府講,我們不著相,所以不開,你看行不行?所以這個要聽清楚。有一些人他沒有真的聽明白,會搞出很多問題。所以《般若經》從宋朝以後法師都不太講,就是怕人家誤會,沒有真正去理解不著相的真實義。所以這個要聽清楚、聽明白,這樣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,你才沒有障礙。你不著相,你怎麼做都可以。你不著法相,你又著了非法相,那又著相了。所以《金剛經》講,法相不能著,非法相也不能著,二邊都不能著。

  離一切相以修六度,這個六度就沒有四相,沒有我、沒有人、沒有眾生、沒有壽者。沒有我長時間在修布施,這個壽者相就是長時間的,著這個時間。這些我們好好來理解,你理解深入,那很有味道,我們修行就不會退轉。過去禪宗有一些修行的語錄等等的,這個就很有趣味。所以自古以來不學佛的一些讀書人,如果不懂得幾句口頭禪,語言無味,講話沒味道。你懂得這些般若,學佛就趣味無窮,無窮無盡的法喜充滿,就不會退轉了。我們會退轉,就是因為我們修行伏不住煩惱。我們修行,實在講是在修自己這個心,伏煩惱、斷煩惱,這個是修行。我們淨宗不用斷也要伏,你伏了就能跟佛有感應,這是我們當前很重要的功課。

  我們從修六度開始,六度我們一定要理解,我們就知道非常親切,不然我們聽到六度,那是菩薩在修的,我是凡夫,距離我非常遙遠。距離我們那麼遙遠,我們來學這個就沒有什麼意義,反正我也用不上。如果這樣,佛還來這個世間跟我們講經幹什麼?講了我們又做不到,那講了就沒有意義。這個六度,實際上每一個人都在修,只是你不知道,就修得心不甘情不願的,就這樣。你知道了那就法喜充滿,你就知道是在修六度。不知道的,他就為了賺幾個錢看你的臉色,那不是心不甘情不願嗎?現在不都這樣嗎?你去工作,去工作是不是修布施?是!無論你做什麼工作。我每天看到我們大樓那個清垃圾的,我很佩服這些人,那個在街上掃地的,我很佩服這些人。不是說白領階級的,穿得西裝畢挺,上班吹冷氣的,那很高尚,其實都平等。沒有這些人,你高尚給我看看?你家的垃圾一堆,高尚到哪裡去?我就不相信。我看他們就是在修布施,內財布施,用精神、體力來為大眾服務。所以你去街上掃地也是在布施,你煮飯供養大眾不是布施嗎?做義工,你做任何的事情,只要對社會大眾有利益的,你的付出奉獻有外財布施、有內財布施。你在家裡燒菜給家人吃也是布施,把家裡整理好也是布施。如果你不懂這個道理,真的做得心不甘情不願,每天就做這個事情,做得都煩了,不生煩惱了嗎?那不是煩惱無盡誓願斷,愈做愈煩惱,那就錯了。所以知道在修布施,開心!我在行菩薩道。你在家裡做家庭主婦,也是行菩薩道,做任何行業統統行菩薩道。這個我們在《華嚴經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看到了,都表演給我們看,各行各業,在家出家、男女老少,沒有一個不是菩薩。你會了,頭頭是道;不會,處處成障礙。所以般若智慧非常重要,你有般若智慧,那你修什麼法門,功夫都能得力,而且法喜充滿。我們修行為什麼會退轉?因為修到枯燥無味,不懂得修觀。不懂得作觀,煩惱妄想來了他控制不住,他就退了。

  我們念佛還是要修觀,不然念佛你修到最後念不下去,不相信你試看看。所以說老實念佛,真正能老實念佛的人是有,不是沒有,很少,他真能老實念。真能老實念,他不起妄想,他跟真心就相應。我們老和尚推薦的海賢老和尚,他是老實念佛,但是海賢老和尚的光碟多看看,他都有般若在其中,他從事相上去表現,我們老和尚能看出他的門道。更早是鍋漏匠,這些都是老實念佛的人。一般人如果不能老實念佛,你不修這個就不行。不認識字的不代表他就老實,我們說不認識字的老實念佛,不是這樣,我看到很多不認識字的還是很不老實。不是一概而論,要看人!這個我都是真實的經歷,不是聽人家講的。我們早年圖書館有一個女眾,大概五、六十歲了,她來當義工。有一天她就跟我說她想出家,我說妳六十幾歲了。她說我出家,我就學鍋漏匠(早年我們老和尚常常講鍋漏匠的故事),我不去受戒,就是老實念佛;只要我出家,那些粗重的工作我來做。我說好,那我就去跟館長講,看她要不要讓妳在這裡出家?這個道場是她管的。後來館長也同意了,讓她出家。出家她也都是打掃、擦窗戶、拖地,這些粗活她都在發心做。後面有一些年輕的女眾也出家,出家沒多久就去受戒。後來她哭了,說她也要受戒,我說妳當初不是說要學鍋漏匠嗎?不受戒。她現在受不了了,看到人家受戒,她也要去受戒。她也不認識字,所以不認識字也不代表她就一定老實。這是我親身接觸的,這些也都是我們修行很好的一些資料,讓我們知道真正的問題在哪裡。所以修行不能盲修瞎練,不能蠻幹,不可以,一定要明理。所以雖然不認識字,多少也要明白一點道理,因為人人都有佛性,你不認識字,還是有佛性。你只要這個般若的道理不斷在我們心識裡面薰習,慢慢這個善根它也會成長。剛開始聽不懂,聽久了,他慢慢也會懂,因為這是自性的東西。

  所以,「離一切相以修六度,是約修因說」,一個是講離相修六度,這是從修因上說;「離一切相則名諸佛」,這是從證果上說。『此節經文』就是這段經文,『即承其義』就是承接前面經文講的意思、義理,『而結歸到應離一切相而發心』,就是結歸到你應該離一切相而發菩提心。『是起修之因,是說到本源上』,「本源」就是我們本性。『無論果位、修功、因心,而離相則始終一貫』,你從果位也好,從修行的功夫,還有因地發心,離相是始終的,一貫就是離相。『則般若為貫徹始終之法門』,這是再給我們提起般若的重要性,貫徹始終的法門就是般若。實在講,如果沒有般若就不是佛法,就變成世間法。你不要說你持戒精戒就是佛法,不是。有人持戒精嚴,但是他沒有般若,他就不能到彼岸,都是變成世間善法,所以般若非常重要。『離相是轉凡成聖之途徑』,這些道理我們要懂。我們為什麼是凡夫?因為我們著相;佛菩薩為什麼是聖?他知道要離相,他就是聖人。所以轉凡成聖就是要離四相、離四見。『當可洞明矣』,「當」是應當,我們可以洞徹的明白,我們所有煩惱的根源就是從著相來的,這是我們無量劫來就迷在這個上面。我們看第二條:

  【二、度無邊眾生,令入無餘涅槃者,發『菩提心』也。實無眾生得滅度者,『應離一切相也』。】

  這一條也是在給我們講,度無邊眾生入無餘涅槃是『發菩提心』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就是『應離一切相』。「眾生」就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,種類繁多,萬事萬物,種類很多。無量無邊的眾生都是緣生的,眾緣(很多因緣)合起來生起這些相,這些現象叫眾生相,眾生的相。我們看到一切眾生,從蜎飛蠕動到非非想處天,這些統統是眾生,這些眾生統統要把他度成佛,這個是發菩提心,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發這個心、發這個願。我們做三時繫念,念四弘誓願,第一願不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嗎?我們不是一直在念嗎?我們現在只是停留在念而已,要怎麼度?這就要發菩提心。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,應離一切相也。」你發這個心要度眾生,你不能著一個度眾生的相;你只要著了一個相,就是四相統統有了。你不能去執著那個度眾生的相,你要發願度眾生就是不著空;發願度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,不執著有,不執著真有眾生可以度。我度了幾個眾生?這就執著了,就著相了,實無眾生。

  實無眾生是不是真的?是真的。這個就是叫我們觀什麼?觀「本不生」。密宗講「阿字本不生」,「阿」這個字是一切音聲最原始的字母。阿字本不生,什麼叫本不生?它本來就存在的,本來就有的,叫「本不生」。我們的自性它本來就有,本來就存在,我們自性本來就有的。本來沒有,現在有了,那個叫做生。本來沒有,現在有了、現在生了,有生它就有滅,那個滅是從生來的。我們人為什麼會死?死是從哪裡來?從生來的。人一生下來就注定要死,因為有生就有死、有生就有滅。這個生滅的相是緣生緣滅,但是我們的性,我們常常在做三時繫念,不是中峰國師都給我們開示嗎?生,法性也不跟著緣生,因為它本來就存在;滅,法性也沒有跟著緣滅。法性不生不滅,緣生,它沒有跟著生;緣滅,它也沒有跟著滅。

  法性在哪裡?就在我們現在能聽、能看的自性。《楞嚴經》佛講得很多,六根的根性,這個根性「元依一精明,分成六和合」,「一根既返源,六根成解脫」。《楞嚴經》觀音菩薩修耳根圓通的,二十五圓通他修耳根。我們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,所以《楞嚴經》講「聲有亦非生」,聲音起來也沒有生;聲音滅了,我們性也沒有跟著滅,就是我們的聞性,我們能聞聲音的這個性。我們拍一下桌子,聲音生了,等一下聲音沒有就滅了。我們聽到外面聲音,它有生有滅,但是我們能聞的這個性,它沒有跟著外面聲音在生滅。我們一直都是這樣,沒有生滅,是外面聲塵有生滅。你以此類推,每一根都是一樣的,這些相有生滅,我們的性它不生不滅。所以《金剛經》教我們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去觀自性,如如不動的性。要明心見性,見性你就成佛,就真正見到你自己本人了。我們現在問題就是把這個性忘記了,迷在這個相上面,執著在這個相上面。執著在這個相上面,那就是煩惱。他沒有見到事實真相,見到虛妄相,把虛妄相當作真相,真相就在眼前不知道。所有的問題就是出在迷在相上,所以《金剛經》就是教我們破相的,破執著的。《金剛經》任何一段你能夠契入,你都能見性,不一定全部,一首偈也就夠了。講這麼多,看你在哪一段能夠契入,你去修,都能夠明心見性,都能夠成就,對我們修行都很有幫助。

  我們念佛人也不能疏忽這方面的,因為如果你不懂得修觀,實在講要做到老實念佛也不容易,因為你念到最後,你念得沒味道,你就念不下去。過去新加坡佛教居士林,我們老和尚那個時候在弘法,一九九八年那個時候,也是提倡念佛堂二十四小時開放讓人家念佛,用四字四音的念佛機。我們老和尚一提倡,剛開始人很多,好幾百人,日夜都有人念,但是慢慢愈念愈少,念到最後剩下幾十個。白天還有一、二十個人來念,到晚上好像剩下二、三個,愈念愈少。後來我們師父說不行,還是要聽經。

  為什麼剛開始念的很多,念到最後愈念愈少?因為他念不出法味。為什麼念不出法味?他伏不住煩惱。為什麼伏不住煩惱?不懂得修觀的這些原理,枯燥無味,修到最後當然會退,這很自然的。所以江老居士在《金剛經講義》講得特別多。你看宋朝到民國這個時期,除了禪宗還要修觀,其他宗派也都很少在講,幾乎沒有。到了民國,我們中國佛教出現很多大德,以前沒有的。你看夏蓮居老居士會集《無量壽經》,以前沒有,一千多年都沒有,但在我們這個時代出現了。藏密以前也沒有傳到漢地來,以前傳的都是在宮廷當中,皇帝才能修的,民間沒有,到民國的時候也傳到漢地來了。民國初年出了很多在家、出家的大德,梅光羲老居士、夏蓮老、黃念老、江味農老居士、周止菴(江味農就做《金剛經講義》的);出家的大德,諦閑老法師、印光大師、倓虛老法師、虛雲老和尚,這些大德在這個時代出現。所以我們這個時代,學佛的因緣也相當的殊勝,我們有緣遇到了,要珍惜這個因緣。希望我們這一生能夠成就,往生西方淨土。好,我們再看下面:

  【八七、釋成】

  【不應住色生心。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。應生無所住心。】

  我們看《講義節要》:

  【一、此節釋成上文應離一切相。發起平等慈悲之覺心,則心生起時,便當擺脫色聲等等對待之塵境,而不應住著。則一切相皆離矣。但應生起於所有對待的塵境,一無所住的心,乃是菩提心也。】

  『此節釋成上文應離一切相』,就是這一節經文給我們解釋上面經文講的『應離一切相』。『發起平等慈悲之覺心,則心生起時,便當擺脫色聲等等對待之塵境,而不應住著。』我們總是會著相,這很自然的。我們眼見色、耳聞聲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。根跟塵,就是一個能、一個所,一個對待的,對待就是不應去住、不應去著,不要去執著,『則一切相皆離矣』,你只要不住著。著就好像去黏住了,你著了,著了那個相,我們一起心一動念都是住著。所以為什麼叫觀照?你看《心經》講,「觀自在菩薩……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。我們的心對這個境,就是要保持能夠提起觀照。照,「照」字不思索,就是沒有思惟想像,沒有分別執著,就直接用照。直起直用,我們要練習在生活當中這樣來修。就像鏡子照萬物一樣,它照,但是它沒有著,它沒有東西黏上去。所以鏡子跟照相機不一樣,照相機你一照,它就落一個相進去了,有個底片。鏡子,現相的時候它還是空空的,它沒有住、沒有著,那個叫做照。我們透過這個比喻來體會我們的心,用心如鏡。這個照,如果你常常這樣用功,功夫用久了就照住,心就定了;功夫再深就照見,照見五蘊皆空,照見五蘊就空就度一切苦厄。所以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」,他就用照的,那個照的離心意識。

  用照,這個功夫就比較深了,我們現在雖然還沒有辦法馬上用上,但是我們透過思惟不斷的提升到這個照。照就是不思索,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這個你思惟想像就達不到。夏蓮老在《淨語》的開示也很好,他說我們念佛、做事都要用第一念,那個也是我們初步下手的功夫。我們也可以找時間來學習學習,都用第一念。這個第一念是比較深的,他講的是我們一般人都可以用得上的,這個第一念。真正的第一念就是我們眼見色、耳聞聲,那個現量境界,那個第一念,那個我們把持不住。我們每個人都有,但是我們眼睛就好像攝相機那個鏡頭,鏡頭它沒有什麼分別,傳進來透過眼識,我們這個眼根,然後一個眼識,就傳到第六意識。前面的五識跟第八識也都沒有問題,它都沒有分別,那個叫了別;了就是我看得很清楚、很明瞭,像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。我們眼見色、耳聞聲、鼻嗅香、舌嘗味、身接觸,前面這個五識叫了別。第八阿賴耶叫含藏,它是負責接收檔案的、存檔的,它也沒有分別,也不會增加,也不會減少。前面的五識跟第八識,這個都沒問題,現在問題出在第六識、第七識,第六識是分別,第七識是執著,就是著相。你現在去轉是轉第六識跟第七識,這兩個轉了,前面五識就變成成所作智,第八識就變成大圓鏡智。現在問題出在六、七,第六識分別,一聽到聲音,這什麼聲音?男的、女的?執著是什麼?這個我喜歡,那個我不喜歡,執著了。你眼睛看也這樣,看到,眼識進來,然後意識就開始分別,男的、女的,長得漂亮、長得醜的,漂亮的我喜歡,貪;醜的討厭,不要,瞋,那就是執著,煩惱就從這裡出來,造業也是從這裡開始。

  現在我們要修,《金剛經》就是教我們破這個,不分別、不執著,不著這個相。從不著相開始,到最後破四相、破四見,就能夠明心見性。不應住,住就是執著。什麼在執著?就我們第六識跟第七識,一個分別、一個執著,前面五識只是了別。我們眼根它是一個工具,我們眼睛看外面就像照相機鏡頭,透過這個鏡頭它輸入進去有個眼識,眼識就是了別,它看得很清楚,這個叫了別。了別,它就明明了了,看得很清楚,但是它沒有分別。分別不是前面五識在分別,不是眼睛眼識它在分別,是第六意識在分別。前面五識傳進去,第六意識就起分別,第七識就起執著。第八識它也沒有分別,也沒有執著,它只是負責保管的含藏識,像倉庫一樣,存檔的。所以唯識宗講轉識成智,就修這個。

  「此節釋成上文應離一切相。發起平等慈悲之覺心,則心生起時,便當擺脫色聲等等對待之塵境,而不應住著」,不應住著就是不起分別、不起執著。現在我們都可以用佛號來幫助,也就是說,我們真正能夠把這些境界都換成佛,這個也很直截了當,也很省事。如果我們還會夾雜這些妄念,那就還是要修一點觀來補助。所以這些觀法,我們念佛人也不能完全沒有;你懂得一點觀法,就知道我們這個念頭有沒有夾雜妄念。因為很多念佛人,他一方面念佛也念得很用功很勤,就像我們剛才講的念到風吹不入、雨打不濕,但是他有夾雜那些妄念在裡面他不知道。念佛的要訣,就是如果你夾雜妄想就不算了。如果你念這句佛號不夾雜妄想,那就很直接的,你當下念這句佛號就是佛了,你就得大自在,這個是很方便、很簡要的。如果你夾雜妄想,那就不算了。你不夾雜妄想,你就念這句佛號也是現量境界。

  中峰國師到後面第三時講,「常寂光處處現前,大願王塵塵契會」。我說做三時繫念做這麼久了,什麼叫常寂光處處現前?我還是煩惱處處現前,感受不到什麼叫常寂光,那是中峰國師的境界,跟我沒關係。但是我們師父要求我要隨文入觀,我說阿彌陀佛!隨文作觀就做不到了,還能入觀?隨文入觀就是三時繫念你念到哪裡,你的觀念就入那個境界。念到後面中峰國師講,「常寂光處處現前,大願王塵塵契會」,我念到那邊,我就感覺這個距離我很遙遠,因為感受不到什麼叫常寂光。後來我看到夏蓮居老居士的《淨語》,我才恍然大悟!什麼叫常寂光處處現前?你心裡提起這句佛號,當下就是常寂光現前。這個一點也不誇張,因為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果德,他修行成就的果德,我們凡夫的因地心,用他的果地覺攪入我們的識心,我們的識心就變成佛心了。念佛的原理就這樣,如染香人,攪入我們的識心。所以我們念佛,常常妄想都會跑進來,實在講是互相的,妄想會滲透到我們念佛裡面來,反過來我們念佛也能滲透到妄想裡去。我們念佛,你有一念滲透到妄想裡面,你當下就是常寂光;如果你能夠保持,那你就成就了。但是我們就是很短暫的,大概幾秒鐘,又開始妄想了。但是你常常滲透,滲透久了,時間就愈來愈長,功夫就愈來愈得力。所以也不要灰心,我們就是放下萬緣,就一直念、一直念,不知不覺,你念念念就暗合道妙了。但是我們要常常提醒,常常提醒才不會忘記。為什麼要聽經聞法?無非是提醒,不提醒就忘了,忘了就不知道要念佛;提醒,又開始念了。我們功夫還沒有成片,要常常提醒,常常提起觀照。

  「則一切相皆離矣。」『但應生起於所有對待的塵境,一無所住的心,乃是菩提心。』「一無所住」,心無所住,這個叫「無住生心」。無住生心實在講,我們凡夫修有一定的困難,無住就不能生心,生心就不能無住。念佛有一個方便,念這句佛號是生心,佛這一念代替所有的妄念就是無住,所以念佛是修無住生心最方便的方法,因為同時。我們再看:

  【二、生心時即是無住時,無住時即是生心時。如此,則有即是空,空即是有,空有同時。在在處處,無一非中。所謂圓中,則我法雙空,四句俱遣,乃無相之極致,方為發離一切相之無上菩提心。】

  這個就是講「無住生心」,《金剛經》這一句經文也是一個重要的地方,六祖就是聽五祖跟他講《金剛經》,講到這一句他就大徹大悟了。所以這句就變成很有名,「無住生心」,六祖聽到這句他就大徹大悟了。生心即是無住,無住即是生心。『生心時即是無住時,無住時即是生心時』,同時的,沒有先後。『如此,則有即是空,空即是有。』空有,空是當體就是空,相有體無。好像我們看電視,電視這個相,相有但是體無,它的自體沒有,它是從那個空出來的,有是從那個空出來的。所以我們看電視就是空有同時,但是看電視的時候要修觀,你才是在修行。但是我們常常看的時候忘記了,忘記提起觀照,所以這是我們修行的一個關鍵,就是你看的時候提起這個,那你看電視就是在修行。所以我們老和尚就印那些,現在我們也印出來了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這些貼在電視上。你們還沒有請的可以請回去貼,貼了不妨礙你的畫面。

  什麼叫生心時就是無住時?螢幕它生出那些相,它也沒有住。鏡子你看它照一切相,它也沒有住,它是空空的,但是有相。它沒有黏上去,它是空的,所以叫做當體即空。正在現相的時候,它還是空的,不是說這個相走了才空,是正當它現相它是空的。沒有這個相是空的;現這個相,它還是空的,這個叫做「空即是有,有即是空」。真空妙有,有是在空當中,空在有當中,所以空有是同時。『在在處處,無一非中。』你看到所有一切的現相,沒有一樣不是中道,頭頭是道,左右逢源。『所謂圓中』,圓滿的中道,圓融的中道,『則我法雙空,四句俱遣』,「四句俱遣」就是四句都沒有了。四句,第一句,有;第二句,無;第三句,亦有亦無;第四句,非有非無,反正你動個念頭統統落在四句,但是這個四句也都遣了。『乃無相之極致,方為發離一切相之無上菩提心。』這些道理我們好好來體會,有體會一、二分也就法味無窮了,我們要多多來嘗這個法味。世味不如法味濃,這個法味你嘗到那就欲罷不能。現在我們為什麼聽得無精打采?沒嘗到味道,嘗到你就會不斷的深入了。所以我們要進一步去嘗到那個法味,你就法喜充滿,你就不疲不厭了。

  好,今天時間到了。這一段經文,《節要》我們只學了兩條,後面還有六條,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