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空三願  (共一集)  1997/10/18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20-011-1018

  昨天收到台北廖居士寄來他們道場修學的資料與錄相帶,總共有四十份,今天可以分發給同學。這個道場規模很小,記得以前也給你們做過簡單的報告。道場總面積還不到五千平方英尺,台灣的算法是一百七十坪,一坪三十六英尺,人數只有一百多人。

  他們的方法是採取報名參加的,不是自由開放的,跟學校一樣是報名參加的,而且規定很嚴格。修學的方式是我過去在講經裡面常常提倡的,以《了凡四訓》作基礎,先學存好心、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做好人,一定要做到四好。他們很難得,完全依照這個方法去做,認真的去把它做到。他們也編了一個功過格,我想也許你們同學都看過,擬定的一百條,每天反省,每天改過,希望同學們各個都能夠做得很圓滿,這是第一個階段。第二個階段用《金剛經》,修學《金剛經》,學習破執著,破我執,破法執,都是認真在幹。第三個階段就是依《無量壽經》一門深入,求生淨土,這是這個道場的特色。很難得,他們不重視在解,重視在行,所以實在講在現代是一個很希有的道場。

  在古時候,我們看到東晉遠公大師廬山的東林念佛堂,一百二十三個人也是報名參加的,裡面有秩序,絲毫不紊。這一次他有個錄相帶,你們大家可以看看。所以真正修行,道場不需要太大,人也不需要很多,人太多就雜亂,道場是以清淨無事為莊嚴。百丈大師叢林二十個原則非常好,第一條就是叢林以無事為興旺。錄相帶寄來的是很早,一直在海關,海關用了很長的時間把錄相帶做一次檢查,所以現在錄相帶都貼著有新加坡政府的標籤,表示新加坡政府肯定這個錄相帶對社會是有好處的,准許流通,所以這是政府負責任的一種做法,這是值得我們讚歎的。

  世出世法能不能興旺都在一個緣分,有這種機緣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做,沒有這個緣分,我們常常存在心上,隨時隨處把這個理想告訴別人,這也是佛法裡面所說的圓滿。真正發的這個心,沒有機緣也是圓滿功德,佛在《楞嚴經》上說的,所以佛家講的圓滿功德真的是合情合理,不一定是把事情做得很圓滿才是圓滿功德。事情是靠外緣,要有許多的條件,這裡面最重要的條件,一個是人事,你有沒有這麼多志同道合的助手,有沒有財力,有沒有支持的,所以那是要靠外緣。沒有外緣,你真正發心,這個功德也圓滿,這才真正合情合理,不是沒有財力、沒有勢力、沒有人緣的人就不能修圓滿功德,所以在佛法裡面,一切眾生都可以修圓滿功德,問題就是你懂不懂、會不會。

  時節因緣不到,我們可以把這個法傳遞下去,下一代也許有,下一代沒有緣,再下一代也許有緣。如同達摩到中國來傳承禪宗,他來的時候,緣分不成就,沒有大威德的人擁護。他見梁武帝,談話不投機,梁武帝不護持他,這孤家寡人到中國來怎麼辦?等待時節因緣。他到少林寺去面壁九年,等到一個人:慧可。慧可傳他的法,緣也不具足,一直傳到第六代惠能大師才算是開花結果。我們要有這個智慧,要有這種耐心,不一定在我們手上完成,但是真實智慧,一種好的理念、好的理想,只要有人繼續傳承下去就好。

  在二十多年前,台灣中華書局編了一部書叫《中華民國近代名人錄》,裡面選了大概三千多個人,當代名人錄。我也收到中華書局的通知,要我提供資料,我這一想,我算什麼名人?哪一樣也都比不上人。在台灣佛門裡面有名的法師太多了,在社會上有聲望、有地位,得到大眾尊敬的很多,所以這個通知收到之後,放了兩個星期,我也沒有理會。最後我想到一樁事情,我說這也許是佛菩薩安排的因緣,我有一個心願,我知道在這一生當中做不到,不能完成,如果能夠寫幾句放這個裡面,讓後人看到,也許給有心人一點啟示,將來能夠做到,那倒是一樁好事情。所以我就簡簡單單依照他的規定,他的規定好像是寫七百字的一個簡單的介紹,我遵照他的規定,我就寫了三樁事情。

  第一樁是佛教,他找我的是佛教,所以第一樁是佛教,我就寫出來佛教是佛陀的教育,不是宗教。這個教育的目標是什麼,方法是什麼,目的是什麼,以簡單的兩、三百個字寫出來。第二樁事情是文言文,非常重要。我說出文言文是中國古聖先賢,我們老祖宗最了不起的一項發明,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所沒有的,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傳遞智慧經驗的工具,我們要重視,要認真的學習。你能夠懂文言文,你看孔子這種書籍,這些人距離我們已經兩千五百多年,我們讀他的文字就如同現在時常通信一樣,可以溝通。

  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的語言跟文字是一樣的,是一致的,走一條路的,於是年代久了就困難了,語言會變。時間久了之後,古時候人講的話我們現在不懂,不要說太遠了,五十年前我們做學生的時候,常常用的這些術語,現在都沒有了,聽不到了。現代人講的這些術語,我們聽不懂,不曉得什麼意思,還去問問這個話什麼意思。所以在歐洲古老的典籍,拉丁文寫的,他們也沒辦法看懂,幾個少數考古學家在那裡研究、摸索還未必正確。

  這種情形我們中國老祖宗看出來了,明白了,所以他們想了一個方法,語言跟文字走兩條路,語言隨你怎麼變,我文字永遠不變,這是智慧。所以用永遠不變的東西來記載他們在一生當中的體驗,把他們的智慧經驗寫成文字留給後世,永遠不變。確確實實我們走遍全世界沒有發現第二家,這中國獨有,才曉得我們老祖宗對於後代的愛護,設想得無微不至。我提出這個問題,這個問題是大事情,鼓勵大家要認真去學文言文。

  第三樁事情我是念念不忘的,建祠堂。中國文化能夠綿延這麼多年,一直到今天,在世界上還沒有消失,全世界四大古老的文明,其他的都沒有了,只有中國還存在,原因是什麼?實在講就是祠堂。中國人在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就是祭祖先,一個人連祖先都不要了,根都沒有了,你還談什麼?中國民族能存在世界上這麼久遠就是這個根深蒂固,這是孝道。

  文化大革命,祠堂統統沒有了,在我的看法,好事情。但是破壞之後一定有新的建設,舊的東西破壞了,有更好的建設,這就有意義了。從前中國祠堂是每一家、每一個姓氏一個祠堂,甚至於一個姓氏支派不同,還有兩個祠堂的。像我家鄉,我俗家姓徐,我們廬江縣那個「廬」,我們家鄉的話,土話念「餘」,你們都不懂。我這個姓在我那個小縣裡頭就兩個祠堂,同一個縣,但是是兩個支派,所以就兩個祠堂,像這種情形在中國很普遍,很多。

  所以每一家這個祠堂廢除了,我就想到每一個縣建一個總祠堂,這個我們民族能團結,所以我就想到百姓宗祠,每一個縣建一個,清明祭祖,冬至祭祖,一年兩次。從前主祭是我們這一族裡面推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來主祭,那是每一個家族的。現在我們做一個總祠堂,主祭就是地方的首長。這一個縣建一個祠堂,祭祀的時候,縣長代表主祭,每一個族裡面選一位年高德望的作陪祭,這很有意義。我們整個民族都團結起來,好事情。每一個省建一個總祠堂,省長作主祭。在首都建一個全國最大型的祠堂,由國家主席作主祭,真正做到全民團結,不要一個姓搞一個了。在海外有華僑的地方也建一個祠堂,這個地方的華僑領袖,或者是當地跟中國有外交關係的,中國大使來作主祭,或者是總領事來作主祭,在華僑領袖當中選出一些人來作陪祭,全世界的中國人團結成一家。

  這是我的三樁心願,我自己想到,但是能力做不到。我說中華書局編這個書不錯,我就把這三點意見寫出去,因為這個書流通很廣,我知道流通很廣,而且差不多各個大的圖書館都會收藏。所以我就寫了這三條送給中華書局,他也把它編到裡面去了。我想了想,他會找到我,奇奇怪怪,也許三寶加持,我這個裡面我做不到,還能傳下去,將來被後人看到這個啟示,讓他們去做去,好事情。所以我們過去印的這個小冊子《認識佛教》後面,我把建百姓宗祠的願望也寫了一點東西附在後面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
  現代我們看到底下這個世紀,看到全世界的社會狀況,我就想我們佛教應該走哪一條路子,對於這個社會我們應該做出什麼樣的貢獻,這是我跟大家講過,最重要的就是安定社會,和睦。各種不同的族群,不同的宗教信仰,消除歧見,消除隔閡,能夠叫全世界的人能夠和睦相處,共存共榮,互相合作,我們把這個當作教學的重點。用什麼方法來做?實在講還是《了凡四訓》。所以我們提倡「四好運動」,就是普遍教人要存好心,存利益眾生的心,利益社會的心,說好話、做好事、做好人,我們提出這「四好」。

  我有時候還鼓勵大家成立「四好學社」來推動,因為我們說四好,其他宗教認同,他們聽到很歡喜,提倡佛教,其他宗教就有排斥,就不能接受。佛教不提了,單單講四好,誰都喜歡聽,然後再告訴他們佛教不是宗教。因為佛教不是宗教,所以跟任何宗教都能相處。如果佛教是個宗教,跟別的宗教就對立了,他就排斥。所以我們跟許多宗教徒、宗教領袖相處得非常和睦,我們就是提出一個概念告訴他,佛教不是宗教,所以他們也歡喜研究了。

  另外就是一個社會,現在在全世界一個很嚴重的問題,大家曉得,但是不知道怎麼解決。道德的教育,中國古老的教育,佛教教育,他教人的中心課題就是教人明瞭人與人的關係,敦倫盡分,人與社會的關係,人與大自然萬物的關係,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,中國古老教育的中心在此地,佛教育的中心也在此地。你要是都明白了,你就曉得怎麼做人,怎麼待人,如何接物,接物就是接觸萬物,你懂得如何接觸萬物,使整個大自然和諧,順乎自然而不違逆自然,這個教育的效果就達到了,在佛法講順性,順乎法性,順乎真如本性。

  現代社會的教育沒有這些東西,所以造成整個社會的動亂,自然生態的破壞,追究其根本就是這一些人沒有受過這個教育,不知道人與人的關係,不知道人與自然的關係,所以才造成今天的現象。我們要用佛教育來補救,所以今天我們推行《無量壽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是佛教育的代表。佛家經論雖然多,佛教的經論就是佛教的教科書,種類雖然很多,我們細細觀察,以這本內容最契合時機,分量雖然不多,裡面講得很圓滿,面面都說到,要用現在的術語來說,它是最好的佛學概論,佛教概論。所以推出去之後,能夠受到這麼多人的歡迎,道理在此地。說得比這個更詳細的是《華嚴》,但是《華嚴》分量太大,你一推出去,人家看到那麼多,現在人不看,那就沒有法子了。所以這個好,《華嚴》的濃縮。《華嚴》面面說到,它也面面說到,《華嚴》說得詳細,這個說得簡略。現在人喜歡簡略,所以這個東西推出去之後,立刻就受到廣大的歡迎,道理在此地,所以契機。其他的經論推出去為什麼得不到這麼大的回應?不契機,契少數人的機,不能契多數人的機。

  你們諸位現在用這個功夫,如果編一套很簡單的註解,那對於這部《無量壽經》將來的弘傳是一個最大的幫助。喜歡讀的人多,又能解它的意思,你說這個多圓滿,多好!所以大家認真努力做,代佛弘化,這真正是替阿彌陀佛做工作,替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做工作,這個機會難得。替諸佛如來做事情,為一切眾生做事情,我們在真幹!希望能真正幫助下一個世紀,維護世界和平。

  我們一定要尊重每一個地區、每一個種族的風俗習慣與傳統,決定不能破壞,這是佛最偉大的地方。大家知道佛教裡頭有密宗,密宗裡面有很多這些神明,佛法跟神明平常是沒有關係的,為什麼密宗會有這麼多神明?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最高智慧的德用,很了不起。佛沒有出現之前,印度是多神教,宗教之國。佛出現之後,沒有破壞他們的宗教,但是把智慧滲透進去,他那個宗教就變成佛教。還是你們尊重的這個神,但是讀的那些經的時候,裡面智慧進去了,形式上完全沒有改變,儀規上也沒有改變,思想改變了,這個了不起。

  你們拜神,四大天王是神,四大天王雖然講天,實際上講,你們在經典上看是大鬼王,他們統領的是鬼道(八部鬼神),大鬼王。佛法沒有跟他牴觸,而給他加了新的意思,東方天王:持國天王,你看一講,教你做人做事,對家庭、對社會、對國家負責盡職,把這個教義一推進去,他不就變成佛教了?高明。對你的傳統、你的宗教信仰一絲毫都沒有改變,你還是拜的這個神,還是這個儀規,觀念變了,對你有切身的利益,這是高度智慧的表現。不破壞你,使你更美,等於說你那裡有真善美,佛把慧加進去,你才曉得佛法真正是高度的智慧,惠以眾生真實之利,住真實慧。

  我們要有這個智慧的表現,所以我們進人家教堂,他怎麼拜,我們跟他怎麼拜,他叫我們講,我們講一番道理,比他們那些牧師、神父講得還高明、還好聽,這就成功了,那個基督、天主、阿訇都變成菩薩了。尊重他們的傳統,尊重他們的信仰,絲毫沒有破壞,而加入智慧,這才叫生活的藝術,這是真正的高明。

  土地公、山神不是不能拜,地方群眾尊敬,我們給他加個意義,住在這個地方,我們的生活靠這個地方,五穀雜糧這個地方生的,以這個地方的出產養活我們這些眾生,這個地方的土地對我們有恩德,而土地就是代表這個地方的一個神明,中國俗話說「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」,水裡頭有水神,山有山神,智慧加進去了就變成佛法。在《華嚴經》裡面看到幾十種的這些神道,山神、水神,甚至於花木之神,主夜神,主晝神,十幾二十種,都把智慧加進去了,都變成菩薩了。菩薩就是覺悟了,覺悟了就是菩薩,土地覺悟了,土地是菩薩,山神覺悟了,山神是菩薩,不覺悟的是凡夫,覺悟了就是菩薩,你說這個多有意義,多美!何必要破壞它?破壞,你就是破壞了自然生態,使它不平衡,就會出現問題,不但不能解決問題,是製造問題。有智慧的人是解決問題,絕不製造問題。所以你明白這個道理,懂得這個原理,世界上有什麼事情不能解決?再嚴重的矛盾、衝突都能解決,所以遇到般若智慧馬上就解決了。所以我們從事於佛教教育工作要能調和社會,替社會解決一切紛爭,解決一切歧見,這是我們的工作,這個工作非常偉大。

  另外一個,我們看到年齡老化是社會上非常嚴重的問題,所以我們建立道場要從養老這個方向去做,從這個目標去努力。佛教在全世界一定發揚光大,一定得到全世界民眾的愛戴。不管他是什麼樣的種族,不管是什麼國家,不管是什麼樣的宗教信仰,見到佛教沒有不崇敬的。

  佛法的確超越時空,超越一切,這真是佛在經上講普度九法界一切眾生,就是給予九法界一切眾生真實的智慧,沒有改變他的生活方式,沒有改變他的宗教信仰,尊重他的生活方式,尊重他的宗教信仰,我們跟他打成一片,你說這點多重要。如果我們沒有這個觀念,沒有這個理念,你就不是佛弟子,你把佛教當作宗教,搞成一個佛教徒,是個宗教信徒,這個諸佛看到都流眼淚,這麼好的東西傳下去,你們把它變質了,真正辜負了諸佛如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