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無量壽經(二次宣講)  (第四十八集)  1990/4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02-005-0048

 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八面,第一行:

  【我作佛時。生我國者。所須飲食。衣服。種種供具。隨意即至。無不滿願。十方諸佛。應念受其供養。若不爾者。不取正覺。】

  這一章包括了四十八願裡面的第三十七、三十八兩願,三十七願是「衣食自至願」。特別是在我們娑婆世界,無論是古今中外,我們都感覺到生活相當的辛苦,衣食不容易。在佛法裡面也常說「法輪未轉食輪先」,換句話說,如果生活不安定,對於修行就會有很大的障礙。凡夫畢竟是凡夫,說明天沒得吃了,要是說這個情緒、心理毫不受影響,那可以說是相當有功夫的人,普通的人決定做不到。佛陀在世的時候生活方式是乞食,當時在家的信徒、社會大眾,對於出家修行人都非常尊敬,知道供養,雖然如此,還或許有托不到飯的,托缽托空缽回來的往往有之,這個是從前的生活方式。佛教傳到中國來,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跟印度不相同,中國人把乞食看得很低、很賤。尤其是中國的帝王派遣特使到印度、到西域,去禮請法師到中國來弘法,怎麼能夠教這些法師去到外面托缽乞食?這在中國習慣上決定是行不通的,哪有帝王的老師上街上去要飯,這個皇帝不被人罵死了。所以到中國來之後,這種制度等於就廢除了,法師們接受國家的供養,當時帝王大臣們供養。以後佛教可以說正式傳入了中國,而且在中國發揚光大,多數的道場都是國家建立的,也有一部分是大富長者們他們奉獻的。所以寺院都有產業,我們常講廟產,寺院有產業,有田地、有山林,這些田地租給農夫去種植,寺院裡面收租,因此他的生活非常安定。即使這一個寺院能住幾百人、幾千人,生活可以說是都相當的安定,因此他才能夠專心修道。我們看看現代的台灣,少數幾十年、幾百年以前的古道場也有產業,可是現在不多了,現在沒有了。新建的道場當然更不必說,沒有恆產,寺院的經濟要靠信徒,換句話說,沒有固定的收入。所以法會就很多,經懺佛事很多,諸位想想,這必定耽誤修學。所以,寺院經濟制度如果不健全,對於修學產生很大的妨礙,這就是法輪未轉食輪先的道理。

  西方極樂世界,大概阿彌陀佛參觀考察十方諸佛剎土,修行的人都有這樣的憂慮。所以他對於物質生活的供養設想得非常周到,修行人所需要的『飲食、衣服、種種供具』,這句話裡面就包括了我們物質生活所需要的一切,統統具足。『隨意即至』,這是助道之緣殊勝,沒有欠缺。『無不滿願』,你所需要的東西,西方極樂世界統統都有,隨念現前,所謂思衣得衣、思食得食。也許有同修看到這個文就產生疑問,這西方極樂世界還有飲食,飲食是五欲之一,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那有五欲還比不上色界天,西方世界有什麼殊勝之處?好在經文後面,釋迦牟尼佛有詳細說明,這個飲食的需要,大概都是像我們剛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沒幾天,為什麼?有這個習氣:怎麼好久了怎麼還沒吃飯?這個念頭一動,這飯菜就擺在面前。擺在面前想到:我現在是菩薩,這個不需要了。這馬上就沒有了。所以這是欲界眾生,初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習氣未斷,還有這個事情,實在講決定不需要。我們這個世間初禪天就不需要飲食了,「禪悅為食」,何況西方極樂世界!這就是說明,你的習氣帶到那邊,只要一現行,這個東西都能現前,何況其他?何況我們心目當中所希求的,哪有一樣不現前的道理!

  下面是第三十八願,『十方諸佛,應念受其供養』,這是說到「十方」那就是普供。我們在這個世界遇到佛不容易,別說遇到佛,遇到一個羅漢,甚至於在今天遇到一個真正修道的人都非常稀有、都很難得,所謂可遇不可求,哪裡能夠供養到真佛?到西方極樂世界,每個人都有能力、都有機會普供十方諸佛,一尊佛都不會漏的,普供。供佛當然會聞佛說法,這個一定道理,供佛必然得到佛的加持。實在說,佛為我們說法,佛護念我們,這個就是加持,或者是自己功德圓滿。深深顯示生佛不二,感應道交。供佛,一定會念佛,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,佛一定攝受,這是大乘經上常說「頓修頓證,因果同時」。所以願文當中明白的告訴我們,「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」,這是修學第一殊勝的因緣。若不是彌陀宏願的加持,我們怎麼能夠做得到?這實在是十方世界菩薩、聲聞看在眼中,羨慕到了極處,他們做不到,極樂世界的菩薩能做到,顯示出極樂無比的殊勝。我們再看底下第十九章:

  【我作佛時。國中萬物。嚴淨。光麗。形色殊特。窮微極妙。無能稱量。其諸眾生。雖具天眼。有能辨其形色。光相。名數。及總宣說者。不取正覺。】

  這是第三十九願,從三十九願到四十三願,是攝佛土功德願,內容是說西方極樂世界依報莊嚴,願文沒有「一切眾生」這種字樣,這是純粹給我們介紹西方世界。『我作佛時,國中萬物』,「國中」就是指極樂世界,「萬物」是總說,我們講的依報,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謂的環境,居住的環境、修學的環境、生活環境。『嚴淨』這兩個字是從體上來說的。我們這個世間這個物質不是很清淨的,為什麼不清淨?居住在這個世界上的眾生,心不清淨,這一定要知道。佛在經上跟我們講宇宙人生的源起,環境屬於依報,依報隨著正報轉。西方極樂世界佛心清淨,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,心地也非常清淨,心不清淨不能往生。念這句佛號要會念,那個不會念的,雖念不能往生。怎麼叫會念?把妄想分別執著都念掉,心就清淨了,這叫會念。一面念佛是一面打妄想,那叫不會念,那個念的不能往生。所以念佛的功夫,是經上講的「一心不亂」,那叫功夫,念到一心不亂就成功了。佛在本經裡面給我們講的「一心稱念」,一心、一向,都是心地清淨才能做到。所以我們有疑惑,心就不清淨;我們有雜念,心也不清淨;有妄想,心也不清淨,這些統統不能往生。所以往生西方有一定的水準,極樂世界徹上徹下,心地都是「清淨平等覺」,也就是我們這個經的經題上,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標準都顯示出來了。所以我們的心要清淨、要平等、要不迷惑,不迷就是覺。什麼叫不迷?不為這個世間五欲六塵所迷,不為這個世間財色名利所迷,不迷,不迷就覺了,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往生,這是同修們不可以不知道的。這一句阿彌陀佛,一定要念到清淨心、平等心、覺而不迷,我們就很有把握決定往生。

 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人心清淨,感得的依報環境無比的莊嚴潔淨。像經上告訴我們的,西方世界的地,不是像我們這是沙土,它是琉璃地,琉璃我們沒見過,只是聽說而已,實在沒有見過,佛怎麼形容我們也無法體會,沒有親見過。跟我們這個世界綠色的玉比較上接近,當然我們的玉遠遠比不上西方世界的物質,我們今天講翡翠這都是很稀有,大家都看得很名貴的,綠色透明。西方世界那個地,地質就是琉璃的,透明的,地下面都看得清清楚楚,琉璃地。黃金是鋪路面的,我們這裡黃金也看得很寶貴,多少首飾都用黃金做的,人家那個地方的黃金,相當我們這個地方的柏油,鋪馬路用的。那個世界是七寶世界,居住的房屋,那個建築材料統統是七寶,的確是珍寶宮殿。所以莊嚴,莊嚴就是美好,我們今天講美麗;潔淨,就是一塵不染,真是心淨,身心、境界都清淨,不需要打掃,不需要整理,永遠是那麼樣的乾淨。

  『光麗』,「光」是光明,因為一切都是珍寶所成。我們這個世間的珍寶不會放光,有光照到它,它有反射的光,自己本身不放光。西方極樂世界的珍寶本身放光,這個寶是紅色的就放紅光,是藍色的就放藍光,它會放光;不但放光,它還有香氣,這個很奇妙的;不但放光、有香氣,而且它的珍寶是柔軟的。不像我們這個世間,我們這個世間的珍寶是堅硬的,你說黃金有相當的硬度;西方極樂世界的黃金,薄的黃金就像我們這個布一樣,可以做衣服穿的。七寶之體都非常柔軟,這個是我們很難想像的,光明美麗、華麗!

  『形色』,形是形狀,色是色彩,形狀與色彩,種類繁雜,太多太多了。『殊特』,殊是殊勝,特是很特別,換句話說,不是我們這個世間所有的,也不是我們思惟想像能想得出來的。『窮微極妙』,微就是微妙,微妙到極處,稱之為「窮微極妙」。這是前面經文所講的「實際理體,相即不二」,完全是性德變現的作用。『無能稱量』,稱是稱說,量是衡量、度量,沒有法子。不但我們凡夫沒有能力來稱量;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們,也沒有能力。他們的神通道力,我們在經上看,幾乎都是七地以上的能力,七地菩薩以上這種智慧能力,這絕對不是聲聞、緣覺可以相比的了。

  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,『其諸眾生』,是講西方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,剛才講七地以上的,智慧與能力。『雖具天眼』,他們的天眼不是普通的天眼,盡虛空遍法界他都沒有障礙。他要有障礙,怎麼能夠去供養十方諸佛?可見得像前面願文裡面所說的,他們天眼洞視、天耳徹聽,這樣的能力,『有能辨其形色、光相、名數,及總宣說者,不取正覺』。這個就是說明七地以上的菩薩,都沒有這個能力把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完全了解、完全明白,到底有多少種、有多少數量、有多少形狀、有多少光彩,說不出的。那個各式各樣多少名稱、數量,阿彌陀佛說,要有人能夠說得出來,我就不成佛;現在他成佛了,說明七地以上的菩薩沒有這個能力。所以西方世界的的確確是「唯佛與佛方能究竟」,即使是等覺菩薩也不能完全徹底了解,這稱之為極樂。所以,我們常常講極樂世界依正莊嚴,到底莊嚴到什麼程度?諸位用這一段文就可以解答了。這也就是給我們具體說明,像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面所說的,這一個法門、這樣的經典,只有十方諸佛才有能力宣揚流通,因為只有諸佛才徹底明瞭;九界有情,如果不是蒙彌陀威神加持,不但你不能說,理解也不能夠。我們今天能夠稍稍明白這麼一點點,這都是彌陀威神、十方諸佛加持的。再看第二十章:

  【我作佛時。國中無量色樹。高或百千由旬。道場樹高四百萬里。諸菩薩中。雖有善根劣者。亦能了知。】

  這一章裡面有兩願,第四十願就是「無量色樹願」。樹木,我們從這一願來看,大概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眾生,可能對於樹木花草都有喜愛之心,像我們一樣。怎麼知道?這就是從彌陀本願裡面去體會,他老人家看了許許多多的諸佛世界,看到大家都喜歡樹,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樹木花草,比其他世界格外的莊嚴。所以他說『我作佛時,國中無量色樹』,寶樹周遍國土。『高或百千由旬』,這是講樹的高度,「由旬」是長度的單位。古印度這個由旬有三種講法,有大、中、小,在古大德註疏裡面說,一個大由旬合我們中國是八十里,中由旬是六十里,小由旬是四十里。這一由旬就不得了,四十里豎起來多高,那要大由旬八十里還得了!我們現在飛機還不可能飛這麼樣的高度。它那裡有多高?「百千由旬」,有百由旬、千由旬,恐怕從我們地球到月亮?這個不可思議。從這個地方我們也能夠體會,西方極樂世界大,大到不可思議。拿現在的話說,它是一個很大、很特殊的一個星球,絕對不是像我們這樣一個小小的星球。或許有人要問,這麼高的樹未免太大了。實在講這麼高的樹,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人,那個人身之大,它那個比例當中,這樹不算太大,跟我們這個世界的人,看到那個幾千年神木大樹差不多。

  經上不是講嗎,你看阿彌陀佛的身相有多大?「白毫宛轉五須彌,紺目澄清四大海」。阿彌陀佛面孔上眉心裡頭有兩根毫毛,這個毫毛是捲在一起,像一個珠子一樣,多大?五座須彌山那麼大。須彌山咱也不曉得多大,就算我們這個世界喜馬拉雅山吧,要是有五倍喜馬拉雅山那麼大,那麼阿彌陀佛的面孔比我們地球大得太多太多了。如果像我們這個世界的樹,比西方極樂世界最小的草那個高度都不夠。人大,人身大,所以沒有這麼大的樹,就不成比例,這是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。阿彌陀佛這個身相是這麼大,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跟阿彌陀佛身相都一樣的,你就想想這個世界有多大,實實在在不可思議。我們這個小世界的太陽系,太陽系裡面最大的星球就是太陽,太陽比地球要大一百三十萬倍。要比起西方極樂世界,差得太遠太遠了,這個現在科學家們相信。為什麼?太陽在太空當中不是一個大星球,是個中小型的星球,不是大的,比太陽大的,我們現在發現的有很多。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星球,現在科學家還沒發現,距離我們這兒太遠了,十億個佛國土。一個佛國土算一個銀河系,是十億個銀河系,現在科學家沒辦法,探測不到,距離太遠了。雖然這麼遠,這一剎那之間就可以到達,一彈指就可以到達,這個奇妙,不可思議。所以念佛人念成功,彌陀來接引我們,不需要費很多時間就到達了,一彈指頃,從我們這個世界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。所以諸位聽了這個距離,不要以為太遠,實在講,比你家裡頭到我們這個道場近得多,我們用時間來算,真是近得多。

  『道場樹高』,這個道場就是阿彌陀佛說法的講堂,講堂周邊的大樹,比普通的樹更高、更要莊嚴,就『四百萬里』。『諸菩薩中,雖有善根劣者,亦能了知』,這個「諸菩薩」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大眾們,即使善根最劣,像我們下下品往生,煩惱,見思煩惱一品也沒斷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對這個樹的莊嚴,也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一點都不迷惑,為什麼?這個是西方世界小事一樁。好像,我們不要說別的,我們這個地球上到底樹木有多少種,我們不知道;如果我們院子裡面栽的幾棵樹,那當然很清楚,你天天看它,所以說是「善根劣者」也能夠清楚。不過西方極樂世界的樹是很奇特,世尊在經上給我們介紹的,他說這些樹光無不照,因為樹也是七寶所成。有一寶成就的,譬如金樹,根、幹、枝、葉、花、果統統是金,一寶所成,有二寶所成,有三、四寶所成,有無量寶所成。七是代表無量的意思,不是一個數字,無量珍寶所成。因此這個樹也放光,也有香氣,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叫香光莊嚴。所有一切物質統統放光,人身體也放光,它不需要靠日月燈,不要靠這個東西,光明世界,那個世界沒有黑暗的,大地都放光,香光莊嚴。這也就是世尊介紹我們的說,光無不照,香無不薰,香光莊嚴,形色微妙。不但如此,一切萬物,當然樹也不例外,都能夠隨眾生的心,如眾生之意。我怎麼看美,它就現美的形狀給你看,我喜歡看這個樹是直的,他喜歡看彎曲的,它這個樹可以能隨眾生心起變化。

  不僅是如此,樹還出法音,隨人所好,你喜歡聽什麼音聲,你就能聽到樹上有音聲,所謂天樂鳴空。音樂不稀奇,還有說法,我們想聽經,想聽《無量壽經》,這個樹上它就在那裡講經說法,你在樹下就聽得清清楚楚;我想聽《華嚴經》,那你所聽的就是在講《華嚴經》,法音能隨眾生心。由此可知,這些統統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。西方世界眾鳥說法,那些鳥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的,變的是有情身,為大家說法;樹木是無情之身,也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的。由此可知,彌陀身是報身,樹也是報樹,也是應化樹。我們體會到這一層,就會聯想到,原來整個極樂世界無不是阿彌陀佛變化之土,也就是阿彌陀佛變化之身。身土不二,對這句話才稍稍有點體會。從前常聽到身土不二,總是解不開,不曉得什麼叫身土不二,現在明瞭了。一一莊嚴,統是阿彌陀佛為了教化眾生,善巧方便,變化所作,這真正不可思議。所以眾生見樹聞香,聽到法音,自然就開悟,自然就證果,這樣的樹他方世界找不到。我們這邊的樹,高大的樹,確確實實遊覽在森林當中,悅目怡心,其他的利益就得不到。西方極樂世界這些寶樹,能令我們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。那西方極樂世界還有苦嗎?有。有什麼苦?見思煩惱沒斷,我們生到西方世界,見思煩惱沒斷;塵沙煩惱未斷;無明沒斷盡,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沒有斷盡。到西方極樂世界,很快、很容易就把這些煩惱斷盡,煩惱斷盡,就能夠證得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。所以你把這裡仔細去看一看,確實它那裡成佛容易,修行方便,真的,十方諸佛世界無能為比,比不上。再看下面第四十一願:

  【欲見諸佛淨國莊嚴。悉於寶樹間見。猶如明鏡。睹其面像。】

  底下兩句是總結:

  【若不爾者。不取正覺。】

  這一段看起來是尤其不可思議,世尊在當年為大家講經說法的時候,本經裡頭也有說過,佛有神力把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顯現出,給與會的大眾來看。佛滅度以後,後世的弟子,這些高僧大德們有這樣能力的就不多了,古時候有,隋唐的時候還有,宋以後就很少了。這樣不可思議的境界,現在科學發達,我們能夠體會到一些,像我們家裡面打開電視機,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地方發生的事情,這個畫面我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。西方極樂世界這些寶樹,就像我們這個世界的電視機一樣。我們這個世界電視機所收的範圍還很有限,能夠收到我們這個地球上,差不多一般地區能夠收得到,別的星球就收不到了。西方極樂世界這寶樹裡面所現的,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剎土,統統見得到。那個寶樹裡面,那邊人要想看看我們台北景美華藏講堂現在講經,他們看得清清楚楚,都現在樹的畫面上。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統統都能夠展現,這就不是我們的電視機能做得到了。因此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,你掛念你的家親眷屬他們現在生活狀況怎麼樣,你可以時時刻刻看到他。即使他在六道輪轉,他不認識你,你會認識他,他到哪一道,眼前狀況怎樣,什麼時候機緣成熟了,所謂機緣成熟,就是你給他說法,他聽得入耳、他能相信,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隨時化身為他說法,去度他。

  所以真正想幫助我們家親眷屬,不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這個能力。光有這個願,這個願是空願,做不到;要想真正做到,決定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這種能力就具備了。不但我們今生父母眷屬,我們還有過去世,還有過去世的過去世,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父母家親眷屬,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統統都明瞭、都知道了,他們在哪個世界、在哪一道,你全部都看到了。諸位想想,西方極樂世界要不要去,應不應該去,值不值得去?如果不去,你說在這個世界修行,說實實在在話,即使修成了地上菩薩,也未必有這樣圓滿殊勝的能力,這是事實。所以願文裡面給我們說,『見諸佛淨國莊嚴』,這個「諸佛」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剎土,在寶樹間統統都見到。願文裡面講得簡單,世尊在經文裡面給我們介紹得詳細。

  樹現佛剎,就像《觀無量壽經》,《觀無量壽經》佛一共給我們講十六觀,在第四觀裡面是寶樹觀。《觀經》我們過去也講過,第四觀的經文有一段敘說得很清楚,它說「此諸寶樹,生諸妙華,涌生諸果」。由此可知,極樂世界的寶樹,不但枝葉茂盛,有花有果,因為它是眾寶所成,所以它有大光明;光明當中化現出幢幡寶蓋,幢幡寶蓋數量都很多很多,也是沒有法子能夠算得清楚的;寶蓋當中就現出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,十方國土亦於中現。這裡面是兩個意思,第一個,先講一個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,佛事就是諸佛菩薩在那裡教化眾生的狀況,統統都從寶蓋光明當中顯現出來。後面兩句又是一個意思,「十方佛國亦現其中」,這個範圍就廣了,十方諸佛的剎土,每一尊佛的剎土都有十法界。極樂世界是特別它沒有十法界,它只有一真法界,純菩薩的法界。其他諸佛剎土跟我們釋迦牟尼佛的教區大致都相同,有十法界、有六道、有三途。在寶樹、幢幡、羅網光明當中,統統可以見到,不但能夠見到,我們記住前面的願文,你見到是屬於天眼;你也能聽到,諸佛講經說法,你在那裡聽得清清楚楚。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,不但能看到,也聽到聲音。不但能看到佛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法音,一切眾生苦樂的音聲,你也能夠聽到,像人天的歡樂、三途的痛苦,統統都看得清清楚楚、聽得明明白白。由此可見,極樂世界確確實實是含攝一切佛剎,相即相入,不可思議,這是西方世界無比的莊嚴。所以才說,生西方淨土就是生一切諸佛剎土,見阿彌陀佛就是見十方一切諸佛,在這個地方我們又得到了一次證實。何況西方世界的大眾,他們的神通、道力能夠隨意遍至諸佛國土,這個是在寶樹間見到的,真正諸佛剎土想到就到。

  正因為這個事實,所以有許多同修嚮往彌勒淨土,對於彌勒菩薩,因為他是底下一尊佛,釋迦牟尼佛已經滅度,將來彌勒菩薩要到我們這個世界來示現成佛。就有很多人希望,彌勒菩薩將來成佛的時侯,我也做他的大弟子,像釋迦牟尼佛會中舍利弗、目犍連一樣。有不少人有這種願望,因此他們一心一意想求生彌勒淨土,而忽略了西方淨土。彌勒淨土容不容易往生?說實在的話,相當不容易。要想往生彌勒淨土要修定,經上給我們講的,要修唯心識定。因為彌勒菩薩是唯識專家,他是法相唯識宗的始祖,唯心識定要修五重唯識觀。就是這個定它有五個層次,由淺而深,你能夠修成,這有資格往生兜率內院;如果修不成,這就去不了。從前師子覺菩薩、無著、天親,這三位菩薩是非常好的同參道友,三個人先就有一個約定,都是修彌勒淨土的,哪一個人先往生,生到那邊去回來報個信。師子覺先往生,去了很多年,音信都沒有,沒回來報信。以後無著菩薩往生,過了三年回來給天親菩薩報了個信,他生到兜率內院。天親菩薩就問他,你怎麼去了三年才回來報信,怎麼這麼久?他說,「哪有,天上的時間長,我不過是到彌勒菩薩面前打個轉就回來,哪裡曉得這個世界就三年了,在他那裡才幾分鐘而已,是很快就回來報信」。他就問,那師子覺到哪裡去了?「他生在兜率天,在外院遇到許許多多的天女,他已經被迷了,沒到內院去,去享樂去了」。你想想看,那樣的功夫,從外院到內院,在外院就墮落了,不容易,沒有往生淨土穩當!這個就是說,你有沒有能力禁得起誘惑?我們人間這美女不算美,天女可不得了,你有能力不受迷惑嗎?這一受迷惑,又搞三途六道,你說這多可怕。

  這就是說明,西方極樂世界殊勝,到底殊勝在什麼地方,我們仔細去想想,你就會明瞭了。實在講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既然就是生一切諸佛剎土,難道兜率內院彌勒菩薩還除外嗎?當然也在其中。何況我們這部經後半部是彌勒菩薩當機,彌勒與西方淨土的關係,從這部經上我們可以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的看出來。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說法,彌勒菩薩天天去聽,都不缺席的。所以你要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看到彌勒菩薩跟你坐在一排:下課我到你那裡去玩玩。那彌勒菩薩不是很歡迎嗎?手牽手就帶你去兜率內院去參觀、遊覽,你跟他是同學;你這裡往生彌勒淨土,你是他的學生,他是你老師。你看,輩分都提高了一輩。所以,要想見彌勒菩薩、親近彌勒佛,要想生兜率內院,有徑路你們曉不曉得?徑路就是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,這是徑路。不必去搞唯心識定,那個很麻煩,不太容易搞成功;就是修成了,要是通過那個外院的話,如果像師子覺那樣,那就完了,這多可怕!

  所以諸位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,對於西方世界的殊勝莊嚴要了解,它殊勝在哪裡;莊嚴,並不僅僅是依報、正報的莊嚴,有能力遍供諸佛、有能力度一切眾生,這才是真正的莊嚴。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,說實在的話,如果要是有一個去享樂的心理:西方極樂世界太好了,七寶宮殿、琉璃世界、黃金為地,真是享樂!這樣的心態不能往生。要曉得,西方世界是一座佛教大學,可以說是十方諸佛菩薩共同辦的這個學校,不過是請阿彌陀佛當校長而已,裡面的主辦人、裡面董事會的成員,就是十方諸佛如來。所以,沒有一尊佛不介紹一切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生到那個世界去,你的道業才能在一生當中圓滿成就。比你自己修學(在他方世界修學)要穩當得多、要快速得多,這個道理在此地。所以這部經、這個法門,乃是十方一切諸佛,普遍為一切眾生宣揚的一部經典,普遍勸勉一切同修發菩提心、一向專念的法門。我們果然能夠相信,能夠依教奉行,不僅是世尊第一弟子,這是本經上所講的;實在是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的第一弟子。這個事實真相,正是夏蓮老所說的「億萬人中一二知」,幾個人曉得?你今天知道了,明白了,你才曉得我們自己是多麼幸運,億萬人中一二知,我居然就是那一、二之數。所以要珍惜,決定不能夠自暴自棄,把握這一生絕好的機緣,決定成就圓滿菩提。決定成就的方法很簡單,就是發菩提心、一向專念。

  發菩提心,就是真正發願求生淨土,我這一生當中我什麼都不要,就要西方極樂世界;什麼都不求,只求見阿彌陀佛,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。怎樣修?就是專念這一句阿彌陀佛,決定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像大勢至菩薩所說的「淨念相繼」,一句佛號貫徹始終,這就成功。印光大師,這是我們淨宗最近一代的祖師,傳說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。我們仔細去想想,他一生的行持真的很像大勢至菩薩。他老人家親自寫了一幅《大勢至菩薩圓通章》,這個經文我們現在都把它複印出來了,同修們可以請一幅回家去供養,常常看看、常常念念。因為這一章經文就是淨土宗的心經,不但是淨土宗的心經,我也曾經說過,它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四十九年所說的心經,也就是《大藏經》的心經,真正不可思議!《般若心經》是般若部的心經,不是整個《大藏》的心經;所以淨宗的心經也等於是《大藏》的心經,也可以說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一切法門的心經。印祖親筆所寫的原版也在我們這個道場,這個對聯是印祖親筆寫的,這個《圓通章》的親筆寫的原本也在我們這邊。這個因緣非常非常的稀有,希望同修們多多的讀誦,依教奉行。我們今天就講到這一願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