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四十華嚴寂靜夜神章  (第二十三集)  1983  檔名:12-007-0023

  七百四十一面第六行第五個字開始,這向下有十二句,是說菩薩過去生中,所修的因行,因地裡面的修行。請看經文:

  【知無量如來過去諸行海。知無量如來所有本事海。知無量如來難捨能捨布施波羅蜜海。】

  這個以下一共是有十二句,我們一句一句來看。第一句是總說,菩薩的行門無量無邊,我們常講的六度萬行,四弘誓願裡面說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這就是說的行門之廣大無有邊際。這句裡面說得很明白,是指諸佛過去的修行,過去修行當然是在因地裡面,無量無邊的如來,他們是已經成佛,在這敘說他在沒有成佛之前,因地上的修行。這些行門對我們來講都是榜樣,我們要想成佛,也得要像諸佛因地這種修學,他是過來人,是我們的模範、是我們的典型。

  下面這是講別說,第二句講『知無量如來所有本事海』,「本事」是因地修行瑣碎之事,生生世世,我們今天講的過去叫故事,從前那些事情。這裡面如果看釋迦牟尼佛《本行經》,諸位就能看到,佛在因地裡六道裡頭,哪一道都去過,天王也做過,阿鼻地獄那些罪業也煎熬過。諸佛如是,我們每個人無不如是,我們可惜的就是有隔陰之迷,沒有宿命通,過去生中我們都不曉得、都忘掉。幾時我們這個能力恢復的時候,生生世世的事情都擺在面前,不需要想、不需要回憶都擺在面前,你就會看得清清楚楚,也是哪一道都曾經去過。由此可知,我們與一切眾生因緣之深,關係深!下面就舉出幾個例子,他修的是什麼?當然所修行的從事相上來說無量無邊,說不盡。還是照老規矩把它歸納來講,也就是十波羅蜜,十度,十大綱領,第一條講『布施波羅蜜』。「布施波羅蜜」你看看『難捨能捨』,一定要捨得清淨,這布施才能叫波羅蜜。波羅蜜是梵語,意思就是圓滿,圓滿的意思,印度文它的本意翻過來是到彼岸,翻成這個意思,我們中國俗話說到家了,這功夫到家。實際就是究竟圓滿的意思,心地乾乾淨淨,真正是一塵不染,這是布施度就圓滿了。

  我們現在講念佛,念佛的功夫成就,與這個法門有密切的關係,就是看你能捨多少、能放下多少,這就是功夫,念佛只不過是一個手段而已。這種功夫我們時時刻刻要提起,就是說要能夠覺照,失去覺照,不是墮在無明裡面,就是墮在邪見裡面。我們念佛佛號沒有了,沒有了也沒有想別的東西,佛號忘掉了這叫失念。失念就是無明現前,這不是覺觀。如果真正念到功夫成片以後,他不念佛的時候他一切明瞭,他不是無明,樣樣都清楚,樣樣都明白,不但知道現在,像菩薩一樣,知道過去、知道未來,知道無量無邊的境界那才是覺照,叫照見。我們現在念佛念頭沒有了,外面什麼都不曉得,沒有一樁事情知道這叫無明,這落在無明裡面。還有一個現象,在念著念著打妄想,想東想西,不管你想什麼統統叫妄想、統統叫邪知見,都是障礙、都是煩惱。

  所以說是一有這個情形,馬上就要覺悟,覺悟是一句佛號提起來,把無明妄想都打掉,時時刻刻要提醒。實在提不醒,就用錄音帶幫助你提醒,很有作用。現在科學的這些器具,確實對我們修行有很多的幫助,我們可以利用,用念佛的錄音帶來提醒。如果用這個工具有不方便地方,比如家裡人他們不學佛,你要是開了錄音聽佛號,別人聽了就討厭,有這種情形。現在有很小的隨身聽,你用耳機聽的時候都不礙事,而且用個耳機像助聽器一樣,別人就聽不到。聲聲提醒自己,使自己養成一個念佛的習慣,有這一句佛號了,把一切的妄念統統捨掉。「難捨能捨」,從心地裡面放下,把它捨掉,心就清淨了。清淨心就是法器,就能夠接受大法,所以這一條非常重要。學佛怕執著,執著不但生煩惱,而且是很大的障礙,執著就是放不下,放不下就苦。

  我今天聽了一個學生告訴我,他說他的師父身體很不好,常常生病。但是他發願要寫幾本書,當然就是寫佛經典的註解,這個願還沒有完成。有一天碰到廣欽法師,廣欽法師直接了當告訴他,你發的這個願就是執著。這個沒錯,真的沒錯,願是要有,不能有心,不能發個心我一定要在今生做成,不需要。能不能完成因緣,那是因緣。所以學佛的人自己一定要記住,因緣成熟了,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你,趕快就要往生。千萬不要就說,阿彌陀佛,我還有事情沒辦妥,等我再過幾年事情辦妥再走。那個問題就大了,機會就失掉。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可以乘願再來,何必把這個大好機緣錯過了,不可以錯過的。沒有了的事情,我以後乘願再來這才得自在。所以願要有,不能攀緣,不能有心,更不可以有個心落在名利裡頭,那就糟糕。我為什麼寫這個?留名於後世,那又完了,你這一關還沒過去,恐怕連帶業往生都有問題。古來許多大德或者是講經,經沒講圓滿,他走了,寫註解也沒有寫圓滿就走了,多得很。

  如果他一定執著我要做到什麼時候,他就誤了自己大事。捨己為人,我們在講席當中也提過,也不是無條件的,自己腳跟真正能站得穩當,絕不墮落,而後才能夠捨己為人。像智者大師建立天台法華宗,他捨己為人,他自己腳跟站得很牢,他能夠自己證得圓五品而不退轉,決定往生,這行。我可以不把自己的品位向上提升,我保全現前這個位子,我為大眾服務,幫助大家大慈大悲,這都是值得我們效法的。不是我們毫無把握就要捨己為人,那不得了,那這個話說不過去的,自己不能度而去度別人,沒這個道理。自己不能度自己,換句話說,知見就有問題,知見不正,如何能夠領眾?如何能夠幫助別人?特別是在大乘佛法,最重視的是正知正見。連戒經裡面都常說破戒有救,破見就沒救了,邪知邪見,佛都不能救。四重戒破了,佛能救你、菩薩能救你,墮在邪知見裡頭佛不能救,你看這個多重要!所以捨,就是把一切的分別執著、妄想全都要捨掉,這才是真正捨乾淨了,才能成就布施波羅蜜。第二:

  【知無量如來圓滿淨戒波羅蜜海。】

  這個戒律也很繁雜,在經典裡面它佔相當大的分量,三藏經裡面有律藏,戒律的精神兩句話就包括盡了,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。這兩句戒律的精神,這裡面我們要揀別的就是善惡,什麼叫善?什麼叫惡?這也簡單的講,我們不要講得那麼高,講那麼高不是我們境界,我們也做不到。講我們現前的境界,我們現前可以做到的非常非常重要,凡是對自己有利益的事情統統叫惡,對自己有利益的好事怎麼叫惡?增長我執。你們想想對不對?增長我執這是惡。佛法是要破我執,不能幫助你破我執的,反而增長我執,它不是惡它是什麼?凡是能夠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的都叫善,它這個善惡定義在此地,這是一個說法。

  還有個說法,是從這個說法再去延伸,把這個意思再延伸。現前有利益,來世沒有利益的這叫惡,你這個利益只一世,來世就不得利益,這不是善法。現前得利益,來世還得利益,生生世世都得利益這才叫善;或者是現在世不得利益,來世得利益,後世得利益,這也叫善。重視的是長遠的真實利益,並不重視眼前的利益,這要做到清淨圓滿,這是持戒波羅蜜。清淨圓滿的相,從你的念頭裡面來說,絕沒有一個惡念,無論是在順境、是在逆境,順境裡面絕沒有一個貪念,沒有貪愛的念頭,逆境裡頭沒有瞋恚的念頭,這個心清淨,清淨心就是圓滿的戒律。我們現前要修學,我們每天也遇到順境,也遇到逆境,順境裡面要提醒自己不能有貪愛,貪愛是煩惱,貪愛是惡業;逆境裡面不能有瞋恚,瞋恚也是惡業。持戒波羅蜜對治的就是惡業,惡業是病,持戒是藥,拿這個藥來對治病。第三:

  【知無量如來清淨安忍波羅蜜海。】

  這個我們一看就曉得,是忍辱波羅蜜。如果從最淺處來看,布施、持戒都是修福,這是講功夫最淺的都是修福報。這個福報能夠保全而不失掉,要靠忍辱,如果不能忍,經上常講「火燒功德林」。所以忍辱是成敗關鍵的所在,也就是功夫能不能成就,三界能不能超越,都在這個忍字。四禪八定這個定功深,他忍辱的功夫不到家,所以定功失掉的時候還要墮落。阿羅漢比他們強一點,耐心大一點,能夠從八定更深入到第九定,超越三界了,這是從凡夫、二乘上來看。菩薩法裡面更重視忍辱波羅蜜,事事都要忍,事事都要讓,要學忍讓。真能忍讓,自己決定不吃虧,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,能忍讓的人才能得到;不能忍讓的人得不到。這是講修因,修因後來一定有結果的,有果報的,哪有說修因後來沒果報?沒這個道理。能忍辱得的果報一定是美滿的,一定是幸福的。在佛法裡面把忍辱也分為三大類,第一類是人為的災害,我們要能忍;第二類的是自然的災害,也要能忍受;第三類,修行不是一天、二天能成就的,要修苦行。拿學一個經來說,也得要好幾個月、好幾年,才能把一部東西學完。如果沒有耐心,這一部經也學不成。打個佛七你也得忍耐七天,七天要都不能忍怎麼能成就?凡事都要忍,修行要忍。第四:

  【知無量如來廣大精進波羅蜜海。】

  進是進而不退,不但是進而不退,而且還要精純不雜,所以『精進』兩個字,不但要曉得進,更要曉得精,精才是真正的進步。法門無量無邊,絕不能夠學得太多、太雜,那不行。我們細細觀察,古人的成就,他在涉獵很多的時候他沒成就,到他成就的時候決定是一門,這在我們中國,過去像《高僧傳》、《禪宗語錄》裡面,諸位仔細去觀察,他在剛剛開頭的時候,他在摸索,多看看、多聽聽,接觸廣了之後,看哪一種東西自己喜愛,對自己的根性,他必然是涉一門,把其他的都放下他才成功。絕對不會說是他學二樣、學三樣他學成功了,大徹大悟、大開圓解了,沒這個道理,我們在佛教史裡找不到一個這樣的人。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五十三參,五十三個善知識也找不到這個人。一門深入!開始摸索的時候,那只是每個人都有習氣,哪個人一上來就一門深入,那太少了,總是抱著懷疑的態度,這也試驗試驗,那也試驗試驗,到處都學學。如果學得很多,你到最後不肯布施,不肯放下,樣樣都想來,成就那是不可能的,那必定是貽誤一生。

  涉獵的門太多了,兩個門都進不去,何況多門?你要想進來,一個門才能進來。所以這個時候要捨,要捨得乾乾淨淨,只有一門才能夠深入,沒有聽說過二門深入、三門深入,沒聽說過,只聽說過一門深入。所以到最後都是留一門,把其他所學的都捨掉,這才叫精進,所以我們要重視這個精字。這個捨難,精不容易做到,你在一切法裡頭真正認識了,真認識,真正抉擇,下了決心選擇這個法門,這個法門適合我的根性,自己修學這個法門,決定有把握在這一生成就,我們取了這個法門。覺得沒有把握,沒把握換,所以樣樣可以做試驗,哪一個最有受用,自己修起來不會感覺到困難,決定修學這一門。經教也是如此,我們看古大德,你看有的時候他的註疏、註解很多,有幾十種,都是什麼?從年輕時候樣樣都涉獵。你看到晚年的時候一定是專門一樣東西,專攻一樣東西,他在這一門東西裡面開悟了。

  所以註子多,有成熟的、有不成熟的,拿近代的圓瑛法師東西來說,圓瑛法師最成熟的註解,他的註子大概有二、三十種,只有《楞嚴經》、《圓覺經》是他成熟的作品,其他的比不上那兩部註解。這兩樣東西老法師一生的功力,也是最後寫出來的,他在佛法上修學的心得和盤托出,跟年輕時代寫的那些註解不一樣。他是得力於《楞嚴》,在序文裡頭他就說得很清楚,他從二十四、五歲的時候就很喜歡《楞嚴經》,一生專攻《楞嚴》。教也只能一門,這是理論的依據它才不雜、才不亂,這個叫精進。既然這麼說了,我們專修一門東西,其他東西可不可以聽?可不可以看看?可以的,不是不能看,不是不能聽。你這一門東西是總修的,我聽聽別的經典,看看別的經典,幫助我這一門深入,進步,幫助我這一門這就對的了;如果看看別的這個不錯,我也想學那就壞了。聽聽這個講得不錯,聽聽那個講得也有門道,又跟二個人學、三個人學,那就三、四、五條路,不曉得哪條路走得好。可以做參考,決定是學一門這樣才能成功。

  像蓮池大師他的《彌陀經疏鈔》不得了,他就是一門,就是一部《彌陀經》,他在註解裡面把天台、賢首、性相二宗,無量法門統統會集到這裡面,這個了不起。是不是有意會的?不是。到底是怎麼回事情?他在《彌陀經》裡面看出這些門道,句句字字與性相、與八大宗都能夠圓融貫通。這個真是佛眼才能看得出來,菩薩的法眼都未必能看得這麼周密,實在是不得了。怎麼回事情?這部《疏鈔》,就是整個《大藏經》的濃縮、《大藏經》的精華,並不是說《大藏經》縮在裡面,它本身就具足,字字句句都具足,這個不可思議。如果說是把《大藏經》濃縮在裡面,那是蓮池大師的本事大,了不起,我們還未必能相信他,你搞的!從經裡面把這個經義發明出來,這個了不起,這不是他自己的,這是經典裡本來具足的。如六祖大師開悟的時候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。何期《彌陀經》本來具足無量法門,這不可思議,這是過去人從來沒有發現的,被他發現。我們讀了《疏鈔》的時候,去想一想、去觀察,是不錯,不是他有意造作的,經義本來具足真是妙不可言,真正是不可思議,這是講精進。

  【知無量如來圓滿清淨禪波羅蜜海。】

  在這個地方我們也都要從綱領上去看,禪有狹義的、有廣義的,狹義是指禪宗各宗各派,六祖以後禪宗又分五個派別,我們常稱為五宗。像在現在的,在台灣談不上,在日本、韓國著名的,活動最活躍的曹洞宗、臨濟宗這些宗派,這是我們常常聽說的,這是狹義說法。如果廣義的說法,八萬四千法門哪個法門不是禪宗!都離不開禪定。念佛一心不亂就是禪定,換句話說,修學禪那的方法、手段不一樣,所達到的目的統統是禪定。因為沒有禪定不能開智慧,真正的智慧是要從禪定當中生的。我們要是研究經典、讀誦註疏,不會開智慧的,念得再多那就是儒家所講「記問之學」。你記得多,你聽得多,你問別人講給你聽,你都記住了,再多都是別人的,不是自己的,你自己沒開悟,不是從你自性當中流露出來,是別人的。你再多再多的,自己都不能肯定,為什麼?自己沒見到,聽別人說的,總免不掉裡頭有疑問在,都是打問號的,信心不能建立。自己信心不能建立,把這個東西講給別人聽,如何能叫別人建立信心?所以你去聽講,他講得模棱兩可,我們聽了也不敢相信。

  所以一定要修定,修定剛才講他的手段、方法那麼多,不一定天天要盤腿面壁,要認為只有盤腿面壁才叫修禪定。那是八萬四千種方法裡面的一個方法,除了這個方法還有別的方法,所以首先要曉得禪定的定義,禪定的境界。《金剛經》說得很好,把禪定兩個字講得清清楚楚,簡單明瞭,八個字,「不取於相」就是禪,「如如不動」就是定。這兩句話的意思無有窮盡,境界廣大無邊,它妙在哪裡?從初學,一直到如來地,都脫離不了這兩句的範圍,這個了不起。不取於相是不著相,你看我們現在開頭,初學的人就可以學。在一切相裡面我們不分別、不執著,高的阿賴耶識裡頭不落印象,這不是我們學得到的。如如不動,我們應該保持清淨心,內不被煩惱所迷惑,外不被境界所動搖,我們現前如如不動。到地上菩薩他那個如,就跟我們這個如不一樣,不是一個意思。天台大師解釋《法華經》裡頭「百界千如」,相如其性,性如其相,那個境界就太高了,還是如如不動,高境界的如如不動。我們初學的如如不動這是禪,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修禪定有沒有障礙?沒有障礙。無論你從事任何一個行業,對你的工作、對你的事業沒妨礙,事業照常去做,禪定就在工作裡面、事業裡面就修了,這個真是妙。真是清涼在本經裡面所說的,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,不礙你修禪定。

  念佛這個方法尤其是方便,念佛就是修禪定,而且修的是高級的禪定。你看《楞嚴經》裡面所顯示的,修的是楞嚴大定,我們在前面也跟諸位同修提示過,《楞嚴經》的精華,就是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這兩章。我在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講經的時候,那個時候去看海仁老和尚,他那個時候已經九十多歲,一九七八年往生的,第二年往生的,九十多歲。他是一生專門講《楞嚴》,弘揚《楞嚴》,教《楞嚴》,在香港稱為首楞嚴王,大家稱他作楞嚴王。他教得很嚴格,他的學生不多,因為跟他學《楞嚴經》,必須要把《楞嚴經》經文全部背誦,還要把註解背誦,才可以入他的門,才可以當他的學生。所以他的學生沒幾個人,條件太高。但是他的學生也都不錯,都有成就,都是背過經、背過註解的,那相當不容易,真是要下苦心的。那一年我剛好也在香港講《楞嚴經》,我就拜訪他老人家,跟他討論《楞嚴經》,他老人家也是認為《楞嚴經》最重要的第六卷,最重要的觀音、勢至這兩章。這都是我們要認識清楚的,觀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,你們想想與西方極樂世界,那個關係何等密切!一般人認為《楞嚴經》與密有關係,為什麼?它裡頭有五會楞嚴神咒(密咒),與禪有關係,不曉得與淨土關係最密切。

  我好像是在民國五十一年的時候,臨濟寺第一次傳戒,我在戒壇服務,那個時候台大有幾個同學帶了一個日本和尚,帶個日本和尚到臨濟寺來看我。這個日本和尚是台大的客座教授,他們陪著老師一塊來看我。這個日本法師就問我,問我學什麼?那個時候我正在台中跟李老師學《楞嚴經》,我說學《楞嚴》。他問我,修什麼法門?我說我修淨土法門念佛的。他聽了之後很不以為然,帶了有點輕視、瞧不起的味道,說了一句《楞嚴經》跟淨土法門有什麼關係?我一聽說他這個話,我就曉得他外行,他不通。我就反過來問問他,就問了一句,我說觀世音菩薩跟大勢至菩薩,與淨土法門有什麼關係?這一句話把他點醒了,當時他臉就紅起來,不好意思。《楞嚴》最重要的就是觀音、勢至,觀音、勢至是阿彌陀佛左右手,那怎麼沒有關係!他連這一點都沒有看出來,他對於《楞嚴經》不通,沒搞清楚、沒搞明白。所以《楞嚴經》與淨土關係最密切,與禪、與密,當然與教都有關係,最密切的還是與淨土。念佛是修楞嚴大定,你要曉得把這句佛號念好,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示,聲聲具足三學、三慧、三資糧。

  你要曉得怎樣才叫聲聲能具足,你去讀《楞嚴經》你就會了,你把《楞嚴經》裡面原理、原則、方法、境界,統統用在這句佛號上,完全就正確了。那就跟蓮池大師一樣,不是把《楞嚴經》精華貫注在一句佛號,這句佛號本來就具足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,聲聲具足。確確實實本來具足,不是有意把它濃縮配在這裡面,硬配配不上去的,本來具足,這禪波羅蜜。由此可知,修禪,你要是每天沒有功夫盤腿面壁,不要緊,可以用另外一個方式來修禪,可是它的原則就是不著相、不動心這個重要。心裡才一著相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是覺,你著相是迷,一句阿彌陀佛,喚醒你著相是錯誤的,馬上用一句阿彌陀佛把它換過來,把念頭轉過來。心裡才動心,一句阿彌陀佛把那個動心壓下去,把這個念頭也換過來,這是方法,這就是無上深妙禪。行住坐臥不離這個,這個禪沒有出定、沒有入定才叫首楞嚴大定。盤腿面壁坐下來這有定了,腿子放下來定就沒有了,那個定是有出有入的,有出有入不是高級禪定。高級的禪定沒有出入,正是所謂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。這才是真正的大禪定,究竟的禪定。此地說『圓滿清淨禪波羅蜜』。

  【知無量如來甚深趣入般若波羅蜜海。】

  這段文裡面是講的十波羅蜜,『般若波羅蜜』就是根本智。在如來三覺裡面就是自覺,根本智是自覺,後得智是覺他,後面這四條方便、願力、智是覺他的。所以「般若波羅蜜」是自覺,自覺的境界如何?《般若經》裡面說得好,「般若無知」,自覺裡面沒有覺的念頭,如果有覺的念頭,就是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,「知見立知,是無明本」。那就是無明起來。我現在覺悟,沒覺,你要說你現在有覺悟,我,我是我執,你還有我執,你哪來的覺悟?我覺了,覺是法執。我是我執,覺了是法執,你是我、法二執具足,你覺在什麼地方?不覺了。真正覺悟之相,經上所說的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。一個念頭沒有,外面境界了了分明,這種境界最顯著的,就是打七當中,禪七也好,佛七也好,在這個時候很容易境界現前,這是真正用功夫,不是法會。

  所以禪七跟佛七,七天當中都不能說話,這七天是什麼?七天要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,滅什麼?滅所有的妄念。沒有妄想,沒有昏沉,我雖然沒有妄想,功夫也沒有了,那不行,那是落在昏沉裡面。沒有妄想,沒有昏沉,境界清清楚楚,也沒有言說,真正是做到了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。佛七當中有一句佛號,禪宗裡面連個佛號都不能有,連個佛號都沒有,所以禪七比佛七要難。為什麼?有一句佛號容易提醒,佛號都沒有的時候,容易昏沉。所以坐禪的時候不是掉舉,就是昏沉,掉舉是心裡面妄念生起來,妄念紛飛這掉舉。另外昏沉就打瞌睡,精神提不起來,還有的人沒坐幾分鐘就呼呼打呼睡著了,這我都看到好多這種情形。一句佛號就好得多,它可以能夠治掉舉,也能治昏沉,佛七比禪七是要容易得多。所以念佛叫易行道,真的是易行道,那不是假的,比起禪七要方便得多、要容易得多。禪七當中克服自己,不要說別的,就是昏沉、掉舉就不簡單,就相當不容易。

  佛七比較起來是容易多了,就是以一句佛號,絕不摻雜任何閒雜的言語,這叫真念佛。我們這個道場是真正來護法,有意思將來常常打佛七。這個佛七一次不能超過十個人,諸位有意思參加報名,人數多了輪流,決定不能超過十個人。要求什麼?七天當中要做到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,求功夫成片,一心不亂,目標在這裡。到了這個程度的時候,別求往生這點很重要,統統到這來往生,以後沒人敢來了。所以到這個程度的時候,要發願多住幾年我們弘法利生,將這個法門發揚光大。我們多帶一些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去,不要急著說馬上就走,這是我在此地囑咐諸位的一點。這就是捨己為人,我們自己真正有這個功夫,可是還要多住幾年。這就是般若波羅蜜,這是真正般若波羅蜜就叫根本智,根本智是什麼樣子?說不出來了。這是只可意會,不可言傳,諸位去體會這個意思,剛才講了最容易體會的,就是禪七跟佛七最容易體會的。底下這個四條後得智,就是度眾生的,幫助別人的智慧,幫助別人第一個是方便。

  【知無量如來種種方便波羅蜜海。】

  你看般若波羅蜜甚深趣入,不是一門就沒有辦法做到甚深趣入,一門才能深入。要把心地裡頭拉拉雜雜的東西捨得乾乾淨淨,才能夠一門深入。方便法那就是無量無邊,所以『種種方便』,八萬四千法門是「種種方便」,十波羅蜜是種種方便,它有十種,這是屬於它的綱領有十種。諸佛菩薩接引眾生、幫助眾生全都是方便法,沒有真實法。所以《法華經》到最後開權顯實,《法華經》裡最重要的一品、精華的一品,「方便品」這不說得清清楚楚嗎?沒有一法不是方便法。得要從方便裡面悟入真實,因為真實法說不出的,那是言語它的功能是有範圍的,不是無止境的,乃至我們第六意識,思考、思惟它也是有範圍的。它的功能比言語還要大,第六意識對外它能夠遍緣六塵境界,對內它能夠緣到阿賴耶識,這個能力太大了,它緣沒有辦法緣本性。所以它的能力還是有限,它不能見性,它能夠緣到阿賴耶識,它緣不了真如本性。這就是為什麼要說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,本性才能入得進去。這兩個東西言語跟思惟都是本性現前的障礙,我們開頭用功要把這個障礙除掉,性才能顯露出來。到了功夫成熟,那就事事無礙了,這個境界就高了,方便與真實不二那就高!

  那是得入不二法門,在我們念佛人講是理一心不亂。我們曉得這個原理,可是我們現在決定做不到,你要想做到還得按部就班,一步一步把自己境界往上提升,先求功夫成片,再求事一心不亂,然後再提升理一心不亂才是入不二法門,理一心才入不二法門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言說與無言說是一不是二,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,我們初學的人學不得,學了決定成了障礙,到不了他的境界。初學人就要照初學的方法,依著初學的道理認真的去學習,這就是要用方便法。我們今天講打個禪七、打個佛七還是方便法,我們沒入不二法門。像此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們都是入不二法門的,人家那個禪定是在市場上去修的,我們做不到。我們還搞一個清淨佛堂,在裡面打個七天才行,才能見到功夫。人家不必要,哪個地方熱鬧到哪去逛逛,他在那裡就禪定成就了,就入甚深禪定,這我們做不到的。我們曉得有這麼樁事情,曉得高級禪定是不二法門,那不是我們境界。這就是教給我們要講求方便,有方便才能夠契入。

  【知無量如來種種增長願波羅蜜海。】

  這個願非常重要,連世間法都重視,世間法講立志,人要沒有志,他這一生就沒有一個奮鬥的目標,他這個一生就談不上什麼成就。學佛的人沒有願你的功夫就不得力,願力重要。四弘誓願是總願我們也會念,但沒有發,念的是過去的佛菩薩的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我們都會念,不是自己真正的願。如何能把過去佛菩薩他們發的願,變成自己的願這就很重要。普賢菩薩有十大願,我們這部經末後,總結論結歸在十大願。阿彌陀佛在《無量壽經》裡面有四十八願,我們可以學,看到人家的願力,激發自己的大願,這就對了。諸佛菩薩所發的願力,沒有一願不稱性,既然稱性了,這個大願也是真如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。所以與法性相應,與佛性相應,這個願是真實不虛。

  文字裡面說,『增長願波羅蜜』,我們現在沒願,聽說諸佛菩薩發大願,我們也明白了,心裡也很想發,發不起來,縱然發起來了力量很薄弱。我們要求一天一天增長,就是一天一天真實,開頭不過是四弘誓願念念而已,嘴皮上的願,心裡不相應;漸漸就心裡相應了,一天比一天真實,要真正的發願。前面跟諸位說過,願一定要有,不能有心。這個話很難懂,為什麼?又有願,願不就是心嗎?心不就是願嗎?我要度眾生,我有度眾生的願,不能存度眾生的妄想:我要趕快度眾生。在打妄想,這就錯了。我們舉個比喻來說,譬如我們種果木,果木園像現在農場,我們的願當然是收成,一定有願收成。那個蘋果剛剛結還沒成熟,你就去收,全都把它收下來,有沒有用處?沒有用。願是要收成,什麼時候收成?成熟了再收成。今天到蘋果園看一下,哪些成熟了,熟了先取下來,沒成熟那個過幾天,這就叫有願不能有心。如果你要有心的話,心就是願,願就是心,一到蘋果園全部都給它採來,熟的也採來,沒熟的也採來,那是個愚人,哪有那麼糊塗的人?

  所以願是決定有,度眾生,眾生因緣成熟才得度。所以又說「佛不度無緣之人」,哪個人與佛沒有緣?各個都有緣。這個時候不度無緣人,緣沒成熟,無緣是沒成熟,沒成熟不能度他;好比你去採蘋果,蘋果沒熟,沒熟今天不能採,等它長好了再採它。佛不度無緣之人,是不度緣沒成熟的人。經上不是說嗎?已成熟的就是要度他,沒成熟的要幫助他成熟,沒種善根的幫助他種善根,已經種善根的幫助他增長,這就是普度眾生,這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沒有種善根的人替他種善根,善根怎麼種法?教他念一句阿彌陀佛就種了善根,他與佛就有緣了。他看到佛像,他就與佛有緣;聽一次經,與佛也有緣。不管他高興不高興,你把他拉來聽一次經,下次不來了,沒關係,他與佛有緣了,他一生當中結了一次緣,這都叫度眾生。

  就是他沒種善根給他種善根,已經種善根幫他增長,已經增長的幫助他成熟,已經成熟的幫助他成就。所以眾生無邊誓願度,它有無量無邊的方便,有無量無邊的層次,決定不能攀緣,隨緣才能得大自在。所以佛菩薩常說,遊戲神通,可見他度眾生好自在,他遊戲,遊戲他會累倒了嗎?他會有苦嗎?不會有。遊戲人間,才是真正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自在解脫。利他就是自利,自利就是利他,自利利他不二,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,要曉得如何來修學。法緣沒成熟的時候,充實自己,好自在!法緣成熟的時候,幫助別人,也是大自在,都沒有障礙,都是在精進。換句話說,真正會修行的人,絕不浪費時間,他對於時間確確實實能把握住,念念圓滿,時時圓滿,事事圓滿,這是大圓滿。底下第九句:

  【知無量如來種種成就力波羅蜜海。】

  『力』是講能力,你有願、有方便,有願,如果你沒有能力,沒法子利益眾生,還得要有能力。這個能力就是我們今天講的,技藝、福德,這都是在能力上,包括在「力」裡頭。我們有技巧,技巧發展到高度稱之為藝術,我們有福報,沒有福報不行,不能利益眾生,俗話常說法輪未轉,食輪先。你要叫眾生修學佛法,頭一個要吃飯,肚子沒吃飽,他怎麼肯來跟你學佛?怎麼能來跟你修學佛法?首先要能叫他生活達到一般的生活水準,他才樂意。願意修苦行的人不多,如果佛法裡頭都是修得那麼苦的話,這個佛怎麼能學?飯都沒得吃,他不說你持午,說你沒飯吃,他不曉得這裡頭道理。所以一定要達到他生活標準,物質生活標準是一個時代比一個時代提升,我們也能跟得上,他才樂意。甚至於我們享受到時代最高的生活水準,教你修學佛法沒有障礙,那他更高興,更容易接受。所以福德因緣非常非常重要,佛成佛,成佛之後他自己圓滿了,後來就是專門要接引眾生,幫助別人,他還特別去修一百劫的福報,修福報幹什麼?就是力,充實他自己的能力特別修一百劫。專修福報不是為自己,如果是為自己要享受的話,那他煩惱就起來了。不是為自己,是為了利益眾生。

  佛教也得要跟得上時代,佛法講中道,時之中者也,無論在哪個時代它都是中道,這是它了不起的地方。中道是什麼?都適合,不管哪個時代都適合,不管哪個國家都適合,不管哪個地區都適合,不論哪種文化也都適合,這真高明。沒有不適合的;換句話說,沒有不能夠學佛的,這是佛法的特色。在科技昌明的時代,有這個時代的中道。不能夠墨守成規,守著古老的方法那就落伍,那佛法就會滅亡,那就不是中道,偏在那邊去。中者不偏,中者不會被兩岸阻止住變成死水,中流永遠是往前流的,是活水。我們就明瞭,佛法在現代要用現代方式來弘揚,要用現代眾生的意識形態,來把佛法發揚光大。所以我們今天這個組織,不是寺廟的形式,我們是用佛陀教育基金會,這就跟社會是一樣的了,你看我們社會上多少基金會,文教基金會,我們佛陀教育基金會,這就是護法,護持正法。我們與一般基金會同樣的組織、同樣的功能,來護持正法,光大正法,利益一切眾生。

  提倡正法,我們這個道場雖小,十方道場,不屬於個人,只要大家真正肯來都歡迎,我們都護持。你們要到此地來打七天佛七,什麼都不用帶來,此地一切供養,我們來護持,我們供養你。因為你這七天是菩薩、是佛,我們供養你好大的福報,我們就真正供養到佛了。平常就供養佛,佛在哪裡找都找不到,到這個地方打七天佛七,這七天你作佛,這真佛不是假佛。我說的話句句都是實話,七天你是真佛,不是假佛,因為你這七天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,不是凡夫能做得到的,我們來供養佛。所以這個地方不是做法會,在家出家只要肯利用這個地方,我們統統供養,一個七一個七可以連續打,歡喜的都可以來。你要是在外面有法師肯來的時候,請他來主七我們都歡迎。只要依照這個方法,依照這個法門,我們統統供養,我們要代表所有修福的人來供養佛。這個沒有能力、沒有福報不行,做不到。末後這一條:

  【知無量如來種種圓滿智波羅蜜海。】

  這是講後得智,這是講四智,就是辦事的智慧,事很複雜無量無邊,無量無邊的智慧,這就是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,這個智就是無所不知,前面第六條般若波羅蜜那是無知,般若無知。這條是無所不知,博學多能。我們今天把菩薩的因行,也是歸納為十條綱領給諸位介紹出來,我們應當要明瞭,應當要學習。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