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四十華嚴—普救夜神章  (第二十四集)  1977 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 檔名:12-006-0024

  七百零五頁倒數第二行末後兩個字開始:

  【於彼一一諸如來所。得現三世法界藏。住廣大法界身。】

  從這個地方看起。前面講到,菩薩聞法修行,修行之後一定要說證果,修行必定有一個結果。今天這段經文,就是說他所得到的成就。經文裡面只有兩句,這個兩句包括的境界非常之廣,也非常的深,剛才我們念的只是第一句。實際上講,佛法修學得法只有一種,並沒有兩種,所謂是法門雖然是無量無邊,殊途同歸。但是它有深淺不相同,深淺不一樣,譬如《華嚴經》裡面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四十一位所證的法決定是平等。但是平等法裡面有淺深不相同,而說有四十一個次第,也就是四十一種淺深不一樣,證的什麼?禪家講的明心見性,見性在我們俗話是說證道,或者成道,都是指見性來說的。

  第一句裡面講,他在『一一諸如來所,得現三世法界藏』,「現」是顯現,「三世」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「法界藏」就是說真心、說的阿賴耶識。大經佛告訴我們「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」。真性就是「三世法界藏」,三世法界,這個法界是講十法界依正莊嚴,都是真性變現之物,正如同六祖所說的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。能藏的意思,就是本來具足。起作用的時候就是「能生萬法」,這是講真如本性的起用。後半句就是我們一般講的,他證得了清淨法性。

  『住廣大法界身』,「住」是安住,實際上就是心性的起用。我們凡夫雖有真性、真心,可是把它忘掉,雖有,不得其用。其實它是有作用的,不能說不得其用,只能夠講不得其受用,沒有真性的受用,它是有用的。迷也現法界,不能說迷了就不現法界,迷了還是現,現了怎麼樣?我們在這個裡頭不能得到正常的受用,在這個裡面起種種煩惱。菩薩得了正受,與如來果地上一樣的自在受用。他曉得「身」,什麼是身?我們凡夫以為我這個身體是我的身,除這之外不是我的身,這是迷惑。覺悟之後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,這叫法身,法是盡虛空遍法界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就是自己的身。這樣說起來很難懂,怎麼會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?這是真實的境界,絕對不是虛妄,不是我們凡夫意識裡面的境界,所以說起來我們很難體會,當然也不敢承認。如果你要是承認了,那你就證得法身,你就是法身大士。

  佛法裡有許多的善巧,可以用比喻,我們來體會到一點,雖然不能夠證得,可以從比喻當中,能夠體會到一點。凡夫都會作夢,我們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,我們把能作夢的那個心,當然夢是我們自己變現的境界。能作夢的心比喻作真如本性,比喻,夢中的境界把它比喻作「現三世法界」。三世法界是境界,夢中有境界,夢中當然有自己,不會說作個夢,夢裡頭沒有自己的,這是絕對不可能的。夢裡面有自己,也有別人、也有虛空、也有日月、也有山河大地,這一切的一切全是能作夢的心變現出來的。作夢的時候我們不知道,清醒過來想想不錯,整個夢境是我心變的。你醒過來之後好好去想一想,夢中哪一法不是自己?都是自性變現的,沒有一法不是自己,法法皆是,哪一法不是自己!如果在作夢裡頭忽然覺悟,我現在在作夢,整個夢境都是我自性變現的,整個夢境就是我自己,這就叫證得法身,不再以為這個身是自己,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。試問問法身有生滅嗎?沒有生滅。

  佛與大菩薩是以法界為自身相,這個時候他心性的受用才完全現前。我們一般講這個心量拓開了,盡虛空遍法界都在他的心量包含之中,他得大自在,所以從這個地方才生起無邊的清淨。清淨從哪來的?沒有取捨,好的境界是自己變現的,惡的境界也是自己變現的。覺悟了之後,就不會再自心取自心,不會有這個現象,迷的時候才有,悟的時候就沒有。於是乎自己受用是無比的清淨,對一切眾生那就是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是一個自體。這個慈悲心是真正的慈悲,從真性裡面流露出來的。第一句是證得法身理體,也就是禪家所講的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法身是本來面目。證得法身在圓教裡面講初住菩薩,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。與如來的在果地上證得圓滿法身,是一樣的法身,絕不是兩樣。所以初住所證得的跟如來果地上的圓滿法身,無二無別,只有程度淺深不一樣。因為初住菩薩證得的一分法身,這上面還帶了不少無明,無明再去一分,他的深度又加深一層,四十一品無明破盡了就叫圓滿法身。

  古人拿月亮來做比喻,把初住菩薩比喻初二、三的月亮,你看初二、初三看那個月牙一點點,有那麼一點點月光,那是真的月光,不是假的。把圓滿法身比作十五的滿月,你看月光是一樣的,只有月光從初二、三到十五,有這個月光光度不一樣,但統統是真正的月光。不能夠說我看初三的月光不是十五的月光,這講不通的,絕對是的,只是光度明暗有差別。這就是比喻初住菩薩證的法身,跟如來的圓滿法身是一不是二。再說如來的法身跟我們眾生的法身,也是一不是二,眾生是無明蓋得滿滿的,一點光都沒透出來。好像初一的月亮,完全背面對著地球,我們一點都看不出來。古德用這個比喻也比得很好,所以這第一句是證得法身,這是屬於自受用。第二句是講他受用,應化在世間所謂遊戲神通。再看底下一句:

  【得入一切智光明。入一切普賢行。】

  前面這半句,『得入一切智光明』這是般若,後面這半句『入一切普賢行』,是解脫。他在一切如來所得到的法身、般若、解脫,這個「智光明」是般若,意思非常明顯,我們很容易看出來,「普賢行」是解脫之行。清涼大師在《疏鈔》裡面,跟我們講的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這是普賢行。如果有障礙就不叫普賢行,菩薩一定要修菩賢行才能夠圓滿菩提,不修普賢行不能夠圓滿菩提。《華嚴經》裡面所講的修學法門,統統是菩賢行,在前面一品「離世間品」有五卷經文,列舉二千個法門,顯示出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而在這品四十卷裡面,以善財童子、以五十一位善知識,將這個四無礙的法界表演給我們看,這個事無礙、理無礙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做給我們看,這真是慈悲至極。

  這部經的理論、方法、境界,末後這品完全表演,如何將這個理論、方法、境界,變成我們實際的生活。如果要說佛法是消極的,佛法是談玄說妙的,不是實際的,你看看《華嚴經》就覺悟了。世間人講現實,沒有佛在《華嚴經》裡講得更現實。這講普賢行,普賢行的總綱領,就是本經末後一卷,普賢菩薩歸納的十大願王,那是總綱領,也是整個《華嚴經》的總結論。既然是《華嚴經》的總綱領、總結論,就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教學的總結,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,無量無邊教海的總結。所以清涼大師把這一卷提出來單獨流通,這個用意都非常之深、非常之好。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:

  【善男子。我依一切智光明故。於念念中。見無量佛。】

  這是般若智慧現前,清淨心現前,見到無量無邊的佛,這個意思前面都詳細的討論過。這個地方所講的『無量佛』,就是佛在前面所說的,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自己成佛的時候一定見到大地眾生齊成佛道。

  【既見佛已。先所未得。先所未見。先所未聞普賢菩薩所有妙行。悉得成就。】

  這幾句經文,實在就說出來見性的好處。佛門常講修行是明心見性,為什麼要明心見性?明心見性有什麼好處?我現在不明心見性,也覺得沒什麼壞處。其實不知道明心見性的好處,這幾句把好處全都說出來了,你沒有得到的全都得到,沒有見到的全見到,沒有聞到的統統都聽到。這就是一般宗教裡面讚歎上帝、讚歎神,「全知全能」。那些宗教裡頭說,神與上帝全知全能,倒未必,我們是疑信參半。佛法裡面說的這個境界,我們一點都不懷疑,我們現在的功夫沒有達到,一見就全見了。佛法裡常說,一證一切證,一悟一切悟,但是這個悟是有標準的,不同我們平常講的小悟、大悟,那不是真正開悟。真正開悟禪家講大徹大悟,教下講大開圓解,都是證入圓教初住菩薩這個境界,或者是別教初地。別初地跟圓初住雖然很相似,可是別教始終比不上圓教,那就是別教菩薩,他帶著有無始劫以來分別執著的習氣,沒有圓教那樣的自在開放,當然圓教難,圓教的成就非常的殊勝,那真正是所謂上根利智之人。

  他能夠入這種自在無礙的境界,這個境界就叫做普賢行。普賢行稱為『妙行』,這個「妙」就是沒有一行不稱性,行行稱性、念念稱性,就是與法性完全相應,沒有一絲毫違背。妙裡面還有一個意思,也是必須要明瞭的,空有二邊都不住,這叫妙。凡夫住在有,二乘住在空,所以都不妙。大乘菩薩空有二邊不住,這是妙!不住的心就是真心,所以佛在《金剛經》裡面,教人是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生心是活活潑潑,無住就與法性相應,我們最難的是什麼?生心有住,念念都有個住處。這住處怎麼講法?往深處講,是念念阿賴耶識裡頭落種子,那不就住了嗎?要做到無住,我們很想做,做不到。二乘人入九次第定還不行,還是有住。所以真正無住是什麼人?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,他就無住。沒有阿賴耶識了還住什麼?他才真叫無住。那個時候的起心,就是此地所講的「一切智光明」,大圓鏡智,他在起用的時候是無量的智慧,無量的方便,利益一切眾生,這叫妙行。所以這個境界是別初地、圓初住以上菩薩,當然善財童子到此地也是四地菩薩,圓教四地那還有什麼話說!四十一品無明,他已經破了三十四品,這是這麼個境界。下面還有一個徵釋,怕我們有疑惑,所以在此地再問一句:

  【何以故。】

  為什麼?

  【以得一切智光明故。差別顯示無量無邊法界門故。】

  這是說出其所以然的境界了,在本經「四諦品」裡面,這是很多年以前,我們講過《八十華嚴.四諦品》經裡面,所說的是無量四諦,它不說五濁,它說無量四諦,正跟這句相應,『差別顯示無量無邊法界門』,就是無量四諦。這是菩薩的大權示現,「無方大用」,行行都與般若相應。六祖大師的《壇經》不可不讀,六祖大師的境界,如果從本跡上來說,那個本我們不敢講,就跡象上來說,那總是圓教初住以上的境界。六祖大師的行業就是普賢行,顯示出自在無礙,他初見五祖的時候,他跟五祖講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」。這句話我們不能把它很輕易的看過去,他心中常生智慧就是他在一切差別境界當中,他生智慧,與般若相應,不與煩惱相應。

  我們凡夫在這個差別境界裡生煩惱,人家不生煩惱生智慧。雖生智慧,他老人家又說了「本來無一物」,你看他又不執著是智慧,心清淨,乃至於境界清淨,心無一物,境界也無一物。如果說我們心清淨,心裡沒有東西,外面是有的那錯了,那變成二法了。心境一如,萬法皆空,給諸位說,一空一切空,體空、相也空、作用也空,這意思就很深;一有一切有,體有、相有、作用有,空有不二。千萬不要落在二邊,落在二邊都不能見性,落在二邊必定有障礙。請看下面經文,下面這是屬於偈頌的部分,一共有四十一首半:

  【爾時普救眾生夜神欲重明此解脫門義。承佛威力。為善財童子而說偈言。】

  向下偈頌多半都是屬於重頌,這在佛陀教學的儀式裡面,現在講的教學法,在佛門裡面講教儀,現在新名詞叫教學法,這個教學法裡頭常用的,這個意思也很深。前面把這些道理一樁一樁給你分析說明白了,你也領悟了。悟了之後,這些理論、方法、境界一定要記住。如果記不住,你在生活當中,遇到這些境界又迷了,這是我們初學人常有的現象。長行文要想背誦很難,所以佛說完之後又用偈頌說一遍,偈頌便利於背誦,而且再重複說一遍,增加你的記憶,有這些用意在裡面。除這之外還有一個用意,那是佛的特別慈悲,就是佛講經不是像學校上課,學生人數是固定的,上課時間也是固定的。佛說法不是學校,所以聽眾當中有先來後到的,經講了一半,他人才來,佛也不辜負他,前面一半沒聽到,再用偈頌說一遍,把前面他沒有聽到的,也給他補出來,這個真正是大慈大悲。所以我們今天讀經文,或者是講經有這個好處,長行文沒有聽到或者沒聽完整,當中來的,偈頌可以聽得完整,也把這裡面的意思圓滿的聽到,所以這種儀式有許多的功德利益在其中。

  前面這幾句是說偈的儀式,『普救眾生夜神欲重明此解脫門義』,可見得這個頌是屬於重頌。『承佛威力』,這些字樣我們都要特別的留意,你看他多謙虛,不是我有能力給你說法,我是承佛的威神加持才有能力給你說法(給善財)。我們看每位菩薩都這麼謙虛,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。凡夫學佛不能成就最大的障礙,傲慢,這個東西麻煩,貪瞋痴慢,有一絲毫的傲慢就障道。慢是末那識俱生的煩惱,與第七識相應,四大煩惱常相隨。你要問第七識是什麼?換句話說,第七識就是這四種煩惱,我見、我愛、我慢、我痴,這就叫末那識。如果這四樣東西都沒有了,就叫平等性智。可見得這四種煩惱有一個,你的自性就失去了平等,這是根本煩惱,我執、法執都是從這裡生的。菩薩凡是說法的時候,都有這麼一句「承佛威力」,這是教我們斷除貢高我慢的習氣,也就是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,所以這句很要緊。下面就是夜神所說的偈頌,前面兩首是許說的意思:

  【善財汝應聽我說。】

  你應該聽我講。

  【甚深難入難見法。】

  這是他自己所證得的法門。法身、般若、解脫是圓教初住以上才證得的,權教菩薩、二乘都沒有分。

  【普光遍照於三世。】

  這句就是般若、法身。

  【一切差別智明門。】

  這是解脫、自在,在唯識入門裡頭,天親菩薩有一部論,論文是不長,五百多字。可是歷代這些唯識宗的祖師註解的分量,就相當可觀,這個入門的書叫《百法明門論》。百法是一切法的歸納,就是此地講的『一切差別』,天親菩薩把它歸納為百法,一百個大類,展開來就是一切差別法。『智明門』,「明」就是智慧,希望從這個裡面開智慧,真正成為正等正覺。這是一上來,就把他自己所證得的解脫門表示出來。

  【如我初發菩提心。勤求佛智諸功德。所證無邊解脫門。為汝宣揚應諦聽。】

  這個開示非常的稀有,非常的難得,他不但把他自己所證得的法門告訴我們,他怎麼樣證得的,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,這個難得。等於說給我們做了個示範,說他最初『發菩提心』,這在修大乘法的開端,不發心就沒法子修。「菩提心」是覺悟之心;換句話說,在一切境界裡面,不為境界所動,不為境緣所迷惑,這是菩提心。念念皆不失正念,這是菩提心,不容易,菩提心的確是難,菩提心一發就是圓教初住菩薩。你們看《大乘起信論》,「大乘起信」,那就是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,《金剛經》裡面所說的,也是初住菩薩的境界。這樣說起來我們只是口皮上發菩提心,那個菩提心如何能發得起來?這麼說起來,我們對於佛法是沮喪、很失望。說起來好聽,我們這一生做不到。其實不然,但是要真說起來那個理是非常的深,這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不可思議。

  蓮池大師大師講過,「一句彌陀,該羅八教,圓攝五宗」,你看這個口氣多大。八教是把整個的佛法統統包括了,一法不漏,五宗是講禪宗;換句話說,宗門教下全包括了一句佛號。這句話要是別人講,我們很難相信,為什麼?宗,你通了嗎?你要是沒有通宗,你怎麼敢說一句彌陀包括了禪宗?教下,大乘八宗,小乘有二宗,在我們中國佛教是十個宗派,一句阿彌陀佛統統都包括了,我們怎麼能相信?可是他說這句話,我們也不能不信。

  因為什麼?蕅益大師是真的讀過《大藏經》,而且很用功的讀,不是隨隨便便讀。他有一部《大藏經》的目錄提要,叫做《閱藏知津》,他每一部經真看,那個經的內容、摘要,他都把它摘出來了,所以他說這句話是有資格說的。再看看他所註的《彌陀經要解》,那就更沒話說,無怪乎印光大師讚歎,說阿彌陀佛再來,給《彌陀經》做一個註解亦不過如此,這是對蕅益大師的要解讚歎備至。諸位這個法門不能不知道,確實當生成就,你才曉得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奧妙,然後這句阿彌陀佛你才會念,念怎麼樣?把你的菩提心念起來,這句名號就是自性功德。南無阿彌陀佛翻成中國的意思皈依無量覺,這個念佛,聲聲要把自性覺給喚起來,那就是菩提心了。

  這句阿彌陀佛掛在口裡頭,不是唱歌,那沒有用處,唱歌的話與自性不相應,不能念念把你自性覺喚起來,那就是古人所講的「喊破喉嚨也枉然」,沒什麼用,起心動念還是迷惑顛倒。這個心裡頭一迷的時候,一句阿彌陀佛馬上就覺悟,就不迷了;你一剎那不念,一剎那就迷了。所以二六時中佛號不能間斷,就是把你的覺心喚醒,覺心就是菩提心,覺心是平等心,覺心是慈悲心,覺心裡面具足四攝六度、八萬四千行門,可見得佛號不可思議。是以這個境界喚醒我們的菩提心,這是自性清淨心,自性的覺心,他是用這種方法來修行。功夫淺的與戒相應,三學裡頭與戒學相應,六度裡頭與布施持戒相應,這就是功夫成片。更深一層的與定學相應,與忍辱、精進相應,這就事一心不亂。再深一層的與慧學相應,六度裡頭與禪定、般若相應,得理一心不亂。

  如果這一句佛號與三學六度不相應,那個佛號是白念了,這個佛號念得沒受用;與三學六度相應,那怎麼沒有受用!這一句佛號就是正助雙修。所以《彌陀經要解》這部書之不可思議,可以說它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的綱領、精華。本經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可以說歸結到《彌陀經》裡面。而《彌陀經》沒有《要解》,《彌陀經》的經義太深了,一般人很難看得出來。蕅益大師這個註子實在是了不起,我們不能不佩服。這是講到發菩提心,我們如果能夠真正選擇到這個持名念佛,你能把其他的都放下,皈依到持名念佛,雖然菩提心沒現前,可以說發菩提心。因為什麼?你走的是發菩提心的路,最直截、最正確的路,這是我們一生當中一定能做得到。

  發心之後,『勤求佛智諸功德』,「佛智」是般若,「功德」是禪定。持戒,這個戒要是不能得定,持戒是福報,是福德,不是功德。如果持戒,這個戒幫助你得定了,這個戒也是功德。這句就是勤求定慧,定是講一切境緣當中,物質環境、人事環境,在這個境界裡面,外不著相,不取於相;內不動心如如不動,這就是功德、就是禪定。那對於一切境緣了了分明,他也不迷惑,樣樣清楚這是智慧,菩薩所修學的就是學這個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歷事練心,練的什麼心?智慧光明的心。如如不動是禪定的心,他就練這個叫真修行,所以與法性完全相應。『所證無邊解脫門』,這句是講智慧、禪定的大用,無邊大用,事事無礙,無障礙就解脫了。「解脫」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自在,得大自在、自由自在。像孔老夫子所謂的,孔老夫子到七十歲,「從心所欲不逾矩」,這叫自在。從心所欲又很合規矩那叫真自在、大自在。『為汝宣揚應諦聽』,這種因緣多殊勝、多麼的難得。下面就是菩薩所說的法門,一共有三十九首半,這個偈頌相當之長。請看經文:

  【憶昔過剎極微劫。時有劫名無垢輪,剎號勝幢遍照燈。莊嚴廣大無諸垢。】

  前面有三十六首半,都是重複說明,他在最初劫中修學的方法,如何對治他的煩惱?如何對治他的習氣?這裡面一共舉出一百一十四尊佛,當然這個也是略舉。由此可知,他的修行時劫非常久遠。第一句說『過』,是超過,就不止這個意思,超過了;剎極微塵數劫,『剎』是佛剎,佛剎是三千大千世界,三千大千世界把它磨成微塵,一個微塵算一劫,諸位想想,這個數字沒人能算得出來。微塵很小很小,佛經裡面說阿羅漢的天眼能夠看到微塵。大概在我們現在的時候,這個高度的顯微鏡裡面也許能看到,我們肉眼看不到,從前沒有這些科學儀器,佛用比喻說。

  佛最初用牛毛,牛毛比較粗,牛毛的尖端上有一粒塵,它不會掉下來的,牛毛的尖端,這叫牛毛塵。牛毛塵的七分之一,把它分成七分叫羊毛塵,羊毛就細了,我們寫字用的羊毫。羊毛塵就羊毛尖尖上,也許眼睛好的還可以見得到。再把它分為七分之一,就更小了,叫兔毛塵;兔毛塵再分為七分之一叫水塵,就是這一粒塵在水裡面它可以自在的往來。現在好懂,現在曉得水分子當中有空隙,水的密度不大,當中確實有空隙,它可以穿來穿去,從前的人怎麼會懂得這個問題。水塵再分七分之一就是金塵,金屬密度大,密度雖然大它還是有空間,這個極小的微塵,金屬這個密度它還是可以通過,沒有障礙可以自由通過。金塵再分為七分之一,這才叫微塵,我們肉眼怎麼能看得見?這是講的我們這個世界是微塵集聚的。

  依正莊嚴形形色色的,就是這些微塵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樣,基本的物質是相同的,佛法的名字叫微塵。可是微塵還不是最小的,它還能分,微塵再分為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。色聚極微再分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,佛講不能再分了,這叫鄰虛塵,就等於虛空了。這是佛法三千年前的分析法,把這個物質能分得這麼小,是基本的物質,基本的色相雖然不一樣,基本的物質完全相同。所以經裡常講一合相,都是一個基本物質組合的現象,除這個基本物質之外,沒有任何東西,所以這個相是平等的,沒有差別。在此地是把微塵極劫的數,一個微塵當作一劫,是剎極微塵數劫還超過了。你看人家的修行這麼長的時間,我們要想在很短的時間就成功,覺得十年、八年太長了,沒有耐心,你還能成就嗎?人家修行還超過大千世界的微塵劫,所以修行要有耐心,要發長遠心,才會有成就。這句話我們一般講久遠劫前,那個時候有一個劫名叫『無垢輪』,這個劫是指時間,就是在那個時代,剎土就大千世界,叫做『勝幢遍照燈,莊嚴廣大無諸垢』,這是指出一個時代,這個時代裡頭有大千世界。

  【於中十力出世間。量與須彌塵數等。】

  『十力』就是指佛,如來在果地上有十種特殊的能力,這是一般菩薩都沒有的。前面跟諸位介紹過如來果地上的「十力」,所以經中講到十力就是如來、就是諸佛。是在這一劫、這個大千世界裡面,如來出現數量很多,許多佛出現在世間,數量『須彌塵數等』,「須彌」是須彌山,那個數量就像須彌山那麼多的微塵,數字都是非常驚人,豈止天文數字。所以過去是有一個教授名字我忘掉了,是台大的教授,他大概也看過《華嚴經》,他很感慨的說,釋迦牟尼佛很會說大話,這個真了不起,他說的大話,我們一般人想都想像不到。確實如此,因為佛講的數字,我們真是連作夢都想不到,怎麼會用這種比喻來說?確實是如此,佛法的境界真正是不可思議!

  【初佛寶焰吉祥光。】

  這是介紹這個佛的德號,從名字我們就能夠想像他的境界,這是顧名思義,這是一定要曉得的。『寶焰』,「焰」是表光明、表智慧;『吉祥』是福德,這個名號是從智慧、福德上建立。「寶」是有用之物,能夠給我們解決問題,我們貧窮、困苦,有了寶物一切都解決。所以寶是代表有用之物,能為我們解決一切問題,這是如來的智慧、福德,可以為一切眾生解決苦難。取的是這個意思,這是第一尊佛。

  【第二法王功德幢。】

  『法』是指一切法,『王』是自在的意思,一個國家在從前的國王他發號施令,他自在,別的人都聽他的,受他的約束,他不受別人的約束,所以王是取自在。這個意思是什麼?並不是說國王,他是在一切法裡面得大自在,一切法裡面他都通達,都沒有障礙,所以稱為「法王」。凡是諸位在經論當中看到法王兩個字,都是這個意思,在一切法裡都能夠通達沒有障礙,也就是有全知全能的意思。『功德』不僅是講定慧了,而包括他一切的成就都稱之為「功德」。『幢』是高顯的意思,非常明顯,不是人看不出來,每個人都能夠看出來,他於法自在,普度眾生,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。

  【第三法幢福須彌。】

  他的福報非常大,就像須彌山一樣。

  【第四無畏自在王。】

  這個也不必多說了,『無畏』是說佛有四種無畏,有十八種不共法,都是屬於自在的意思。

  【第五佛名寂靜王。】

  清淨寂滅,寂滅是講斷煩惱、斷無明,無明煩惱斷盡了才能證得清淨寂滅的境界,這個境界非常之高。《仁王經》裡面講五忍菩薩,最高的地位是寂滅忍,寂滅忍上中下三品,下品是法雲地菩薩,中品是等覺菩薩,上品是如來果地。寂滅忍下面才能無生法忍,這個比無生法忍還要高。

  【第六佛名寂靜城。】

  『城』是有守護的意思,取這個意思,心地清淨寂滅無明煩惱不生,取這個意思。

  【第七如來名稱山。】

  這個『山』都是指的須彌山王,名稱之大如同須彌山王一樣。

  【第八導師須彌德。】

  『德』是講他的德用,須彌山是四寶所成,他有光明、有德用。

  【第九佛號吉祥光。第十名為月面佛。】

  『月面』是取圓滿的意思,就是一絲毫欠缺都沒有,比喻佛的智慧、德能,自行化他,沒有一樣不圓滿,沒有一絲毫欠缺,取這個意思。這個十尊是普救夜神最初親近的如來,第一尊佛就是「寶焰吉祥光」,是他最初得法的一尊佛。要是以我們一般的話來講,就是他最初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他是在這尊佛的會下證得圓教初住。他現在就是第四地,從跡象上來說他現在四地了,這是敘說他最初證得圓初住的那位老師。雖然從性上來講,是無佛無眾生,生佛平等,亦無先佛後佛,這從法性上說,從真諦上說一點沒錯。如果從事相上說,從俗地上說這有先後次第,顯出大經「行布不礙圓融,圓融不礙行布」。

  清涼大師給我們說,圓融沒有次第,完全是平等平等,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,是一而三、三而一。從相上來講有差別了,差別是行布,從跡象來講是有差別的,可是差別是從無差別裡面建立的,因此差別即是無差別,無差別即差別。最難的就是性相是一不是二,必須完全融通才能入這個境界。就是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的境界,難就難在這個地方。我們要說為什麼這麼難?還是要怪自己,我們用分別心用成習慣了,你說圓融,我就分別圓融;你說差別,我就分別差別。你說圓融即是差別,差別即是圓融,我也在分別那個圓融就是差別,差別就是圓融,怎麼個分別來、分別去還是入不了境界,總隔那麼一層。如何入這個境界?把你這個分別心打掉,境界是了了分明,心像一面鏡子一樣。我們這一面鏡子照外面的境界,你說它是圓融,還是行布?你在這裡頭會這個意思,一面鏡子裡頭統統現出來了,圓融;境子裡頭有前後次第、有差別,雖然差別,還是在這一面鏡子裡面,從這裡去體會。

  用心如鏡,照得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它裡頭並沒有分別、也沒有執著、也沒有妄想,如果我們能夠用心如鏡,與諸佛菩薩自然就相應。如果還是習慣著用我們的分別執著,難,非常非常難。縱然是念佛辛辛苦苦念一輩子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凡聖同居土;如果能夠練習用心如鏡,決定是實報莊嚴土。剛才講就是證入的淺深層次大大不相同,這是我們要曉得的,應當再學習。實在講這一切經是很多,像《大藏經》這麼多,我們所需要的很有限,不需要那麼多。我們需要用的是什麼?破除我們的疑惑,建立我們的信心,尋求我們修行的法門,不就如此而已!疑障破除了、沒有了,信心建立,法門找到,這一切經教就放下,不需要了。一入進門了,一經通一切經通,一證一切證,一悟一切悟。前面說一見一切見,一聞一切聞,其餘的一切經論不學就通了。真的嗎?一點不假。

  六祖大師可以做證明,他沒有念過的經,人家去問他,你只要把那個經文念幾句給他聽聽,他就給你解決問題。你什麼地方不懂,哪裡有疑惑,他說得頭頭是道,把你的疑惑斷除了,那不是通達了嗎?一通一切都通,所以要曉得這個道理。問題已經解決,沒有懷疑,沒有障礙,門道找到了,信心堅固就行了,這個時候走路了,就是認真修行。這個時候不修行,那就是古人所說的,「說得一丈,不如行得一尺」,這個要緊。你在教下裡探討,解悟不管用,一定要證果。證入要真正用功,要真正去修行。好,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